1、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延安,我把你追寻》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的心情。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本课最主要的表达特点是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
脉络梳理:
全诗共6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节):写对延安精神的追寻。
第二部分(第3、4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三部分(第5、6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2、一年级上册项链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一年级上册项链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项链》犹如一段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2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分别描绘了大海、沙滩、浪花的美。
第2自然段:写了小娃娃在沙滩上尽情玩耍的快乐场景。
3、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则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不明真相还自以为是。
段落大纲:
全文共7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故事的背景,引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第二部分(第2、3段):小鸟告诉青蛙他来自很远的地方。
第三部分(第4、5段):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第四部分(第6、7段):青蛙不相信天很大,小鸟让青蛙跳出井看一看。
4、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爬天都峰》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遇上一位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脉络梳理:
全文共10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暑假里爸爸带我爬天都峰。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
第三部分(第37自然段):写我和老爷爷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第四部分(第810自然段):写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互相道谢以及爸爸对我们的称赞。
5、五年级上册松鼠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松鼠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松鼠》一课不同于《太阳》,语言活泼有趣,学生没有接触过,并且课文介绍说明松鼠的信息比较多,要求整理这些信息并分条写下来,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可通过范例引导,梳理个部分层次,帮助每一位学生逐步达标。
脉络梳理:
全文共5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先总说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再具体描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两个方面来说明松鼠驯良的性格特点。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乖巧的行为特征。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以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
6、一年级上册小公鸡和小鸭子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一年级上册小公鸡和小鸭子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 借助拼音读把课文通顺。2、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字。3、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玩。
第2自然段:写小公鸡捉到了虫子,给小鸭子吃。
第3自然段:写小鸭子要下水给小公鸡捉鱼吃,小公鸡偷偷跟下了水。
第4自然段:写小鸭子救了小公鸡。
7、一年级上册四个太阳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一年级上册四个太阳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随文认读13个生字,认识舌字旁,会写太、阳、校、秋4个字和笔画横撇弯钩。2.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表演等方式,了解街道、清凉、邀请、香甜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明白我画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送给夏天秋天的原因,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给大地带来清凉。
第2自然段:写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
第3自然段:写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
第4自然段:写我画了个多彩的太阳,送给春天,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四个太阳》讲述了一个小孩子画了四个不同的太阳,给人们带去欢乐的故事,表现了孩子一颗童真的爱心。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有一个,而且只有一种颜色,可书上怎么会有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呢?这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读、去想、去说、去背,引导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8、五年级上册月迹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月迹》这篇散文描写了作家贾平凹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童趣。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因为文章描述了孩子们追寻中秋月踪迹的趣事,也是因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温暖的痕迹,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脉络梳理:
全文共24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孩子们看到的镜中之月。
第二部分(第323自然段):写孩子们和奶奶在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24自然段):写我们在沙滩上看月。
9、五年级上册军神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军神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沃、匪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3.找出文中对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其心理活动,感受其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理解其被称为军神的原因。4.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试着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脉络梳理:
全文共26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写一位伤势很重的病人到沃克医生的诊所求治,沃克医生认定他是军人。
第二部分(第1115自然段):写手术前,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
第三部分(第1623自然段):写手术台上病人汗如雨下,却一声不吭,还一直数着手术刀的刀数,沃克医生称赞病人是军神。
第四部分(第2426自然段):写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
10、五年级上册景阳冈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景阳冈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筷、恰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会写冈、饥等15个字,会写一饮而尽、性命等9个词语。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句试着猜一猜。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理清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注意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4.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中的武松作出自己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脉络梳理:
全文共7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武松在酒店喝酒,不听店家的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武松上冈,看见官府的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仍决定继续过冈。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武松打虎的经过。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写武松打死老虎以后,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本课作为精读课文,除了需要学生掌握故事情节,更要体会人物形象,所以重点讲解打虎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对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感受人物的英雄形象。
11、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能认识茧栈等14个字,会写蚕考等14个字,联系语境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意思;2. 能梳理出文章的写作线索,通过场景、细节描写品读体会父爱的伟大以及我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3.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并说出文章以父爱之舟为题的理由。
脉络梳理:
全文共10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以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日常生活中的父爱。
第三部分(第59自然段):写求学路上的父爱。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照应开头。
12、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重点指导写好级、划、尝、改、亏这几个字。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脉络梳理:
全文共21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渴望上台表演。
第二部分(第315自然段):写排练的具体情况和我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1619自然段):写我演出的情况。
第四部分(第20、21自然段):写我演出失败后寻找失败的原因。
13、四年级上册乡下人家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乡下人家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7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说说课文描写了哪几幅图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3.围绕文中最感兴趣的景致展开交流,摘录、积累好词佳句。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脉络梳理:
全文共7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乡下人家总爱在房前屋后种瓜、养花,养鸡、养鸭。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描写了夏天和秋天乡下人家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乡下人家有着独特、迷人的风景。
1.品读语句,感受美景。在本文教学中,我始终把读贯穿全文,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的美好。2.抓住中心,分层感悟。在教学时,学生找出中心句,概括感兴趣的风景或者标注小标题,画句子交流品味感受。
14、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兵、败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钉,会写否、旋、况等1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3.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4.学习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5.使学生认识到玩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独到的感受。
脉络梳理:
全文共13段,可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冰尜儿的制作方法和玩法。
第二部分(第413自然段):写我用叔叔送我的陀螺取得了胜利,并悟出了人生的道理。
15、四年级上册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揽、焰等8个生字。2.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3.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脉络梳理:
全文共7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简要叙述了中华儿女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不断尝试,重点描述了明代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探月工程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1.创设情境。展示神舟五号发射的视频和飞天梦想实现的图片,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也激起他们为祖国感到骄傲,为航天工作者感到骄傲的心理。2.思路清晰。在了解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时,学生在朗读中找出相关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按时间顺序加以概括,最后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16、四年级上册牛和鹅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牛和鹅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谓、拳等10个生字,会写摸、甚等15个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2、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3、能借助相关词语,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4、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
脉络梳理:
全文共15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我们不怕牛却怕鹅。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写我被鹅咬住不放,吓得又哭又叫。
第三部分(第812自然段):写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并告诉我如何赶走鹅。
第四部分(第1315自然段):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
17、四年级上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乒、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字,会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7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同学交流不懂的问题。3.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联系实际,体会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脉络梳理:
全文共5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21世纪是纳米的世纪。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什么是纳米技术。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写我们身边的纳米技术,以及纳米技术能够让人们更健康。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写在不远的将来,纳米技术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1.重点突出。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了解有关纳米技术的科学知识,在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之后,抓住文章的第二、三部分进行学习。学生在读、画、说的学习中,对纳米技术有了清晰的认识,感受到了纳米技术的好处。2.学习说明方法。作者在文中介绍纳米技术及其应用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通过品读、比较等方法了解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18、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梅兰芳蓄须》 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 主要讲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为拒绝日本人的邀请而蓄须,充分显示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脉络梳理:
全文共9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交代了梅兰芳先生的身份、职业、习惯等。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具体记叙了梅兰芳先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以及抗战胜利后又重新登台演出的事,体现了他坚定的民族气节。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深化主题。从表演艺术和民族气节两个方面对梅兰芳先生进行了高度评价。
19、四年级上册绿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绿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能结合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熟读成诵。
脉络梳理:
全文共5小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小节):写眼前铺满了绿色。
第二部分(第24小节):从程度、空间、形态等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第三部分(第5小节):写绿色在风中飘动。
20、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挺等12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第1自然段从海水、海底、海里、海岛四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语句来写的。3.借助文中语句,尝试围绕一个意思介绍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段落大纲: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概括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第二部分(25):按照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
第三部分(6):写西山群岛必将变得更美丽,更加富饶。
21、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弟弟周建人的女儿周晔所写。主要是通过回忆有关鲁迅先生的五件小事(追悼鲁迅、谈《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来反映伯父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本文可以按自然空行形式分为五段,也可以按事件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一件小事。全文以围绕结尾处中心句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展开,这是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在具体的叙述方式上,第一件事主要是场面描写,第二件事主要是作者的叙述,第三件事主要是对话描写,第四件事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等的描写为主,第五件事主要是女佣阿三的讲述,以侧面描写为主。每一件事都有不同的叙述方式,这也是本文的特点之一。
段落大纲:
全文共2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1):写人们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23):写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并教育我要认真读书。
第三部分(413):写伯父鲁迅先生和我笑谈碰壁。
第四部分(1416):写除夕的时候,伯父和爸爸替我们放鞭炮和花筒。
第五部分(1725):写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
第六部分(2627):写伯父关心女佣。
22、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读懂课文,把握主要内容。2.运用读进去,想开去的学习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完成课文导读中三个问题的学习。3.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受到老人精神的感染。
段落大纲: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1): 描述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景观和一幅喜人画卷。
第二部分 (25):主要写老人改造山林及绿化山沟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所取得的业绩。
第三部分 (67): 写我的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点出文章中心意旨。
23、六年级上册藏戏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藏戏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藏戏》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较强的民俗散文。因此,本设计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及学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争辩,在争辩中激活思维。
段落大纲:
全文共1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47):写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第三部分(817):具体介绍藏戏的特点。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藏戏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文。初读课文,让学生围绕课文的主要问题读文、思考,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及脉络,这样更容易让学生走进文本中,为细读全篇扫清障碍。
2.在教学中,全程为学生考虑,努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时间,促进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间、同伴间的对话。
3.在阅读中能够科学地引导学生释疑解惑,并适时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24、二年级上册雪孩子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雪孩子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累、添等15个生字,会写汽旁两个字。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3.能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语调,知道故事的由来。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14段。
第13段:大雪过后,兔妈妈为了不让小白兔跟自己出门,便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
第46段:小白兔和雪孩子一起玩,玩累了。他添了柴便睡着了,结果旁边的柴堆被烧着了。
第712段:雪孩子看见小白兔家着火,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并救出了小白兔。兔妈妈向前来帮忙的小动物们大家表示感谢,却不知是谁救了小白兔。
第1314段:雪孩子化成了水,变成了水汽,飞上天空,变成了白云。
25、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语故事,指的是自己本身并没有什么本事,却借助别人的能耐吓唬其它人。这一次狐狸通过他的聪明才智,成功的欺骗了老虎,可是如果过了几天,老虎和狐狸又见面了,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9段。
第1段:写寻找食物的老虎逮住了一只狐狸。
第24段:写狐狸对老虎说自己是老天爷派来的做百兽的首领的。
第5、6段:写老虎被狐狸蒙住后,狐狸带着老虎去百兽面前证实。
第7、8段:老虎跟着狐狸来到森林里,百兽看到老虎都吓跑了。
第9段:写老虎受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