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绝句课堂笔记之作者简介
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绝句课堂笔记之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登高》《春望》等。
2、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课堂笔记:内容及作者简介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课堂笔记:内容及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诗人杜甫所居住的草堂周围明媚、生机勃勃的春景,表达了诗人欢快愉悦的心情。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登高》《春望》等。
3、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塞下曲课堂笔记之作者简介
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塞下曲课堂笔记之作者简介
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儒客名家,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
4、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墨梅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墨梅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棵梅花树,开出的朵朵梅花都带着淡淡的墨色。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好看,只希望留下清香之气充满天地之间。
5、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
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重要节日,照例应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此刻自然想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祛祛寒,也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
2.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
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酒馆的标帜。
6、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7、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绝句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绝句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春日照着江山,多么秀丽,春风吹来了花草的香味。燕子们衔着刚融化的泥土忙着筑巢,温暖的沙滩上睡着成对的鸳鸯。
8、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
9、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请揣摩咬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一个咬字,运用拟人手法,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2.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操?
这首诗用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写法,全诗借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意思对即可)
10、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咏柳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咏柳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11、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村居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村居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12、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村居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村居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这两句诗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写出了春日乡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两句诗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兴致勃勃地放起了风筝,使春天更显生机勃勃,富有朝气。
13、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堂笔记之作者简介
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堂笔记之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南宋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等。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今存诗4200余首。
14、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而那娇美圣洁的荷花啊,在骄阳的映照下,显得是那么的红润,那么的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