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2、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作者为什么要介绍陀螺的别称?
介绍陀螺在故乡的别称是冰尜儿,一方面给读者做更多介绍,另一方面使文章用词更具生活乐趣,让读者倍感亲切,从而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2.我的陀螺遭到同伴们嘲笑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
3.仔细阅读第9、10自然段,说说在描写斗陀螺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陀螺以人的动作和情感,把陀螺写活了,好像陀螺也有了思想和意识,将小陀螺和大陀螺交战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出来。
4.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
虽然胜利小如微尘,但对于作者这样好胜心强的孩子来说也是足以陶醉许久的一件事情。
5.作者从斗陀螺这件事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作者明白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的道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才能、品质、行为等是不可能单单从外貌上就能看出来的,海水也是不可能用斗就可以测量出来的。这警示我们在生活中看待事物或问题不能从表面出发,而要看其内在本质。
6.为什么说我取得赛陀螺的胜利是辉煌的时刻?
一是我喜欢赛陀螺,到处找木头做陀螺,但是没有成功,我对赛陀螺充满着期待。二是叔叔送我的陀螺不那么帅气,我对它取胜不抱希望,但它最终战胜了大陀螺,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我非常激动,认为这是辉煌的时刻。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多么可亲可敬的乡亲们啊!他们还会把什么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呢?一位孤寡老人家没有水,邻居帮忙往他家挑水,老人家的水缸总是满满的,大家把这种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2.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他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摆搭石:①人们把精心挑选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②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直到满意了才离去。(2)走搭石:①一行人紧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②如果有两人同时走到溪边,总会止步,招手礼让;③年轻人在溪边遇到老人,会背老人走搭石。
3.课文为什么以《搭石》作为题目?课文以《搭石》为题,是因为:(1)作者以搭石为线素,按话搭石一摆搭石一走搭石一赞搭石的顺序叙述了所见所闻;(2)借任人走,任人踏的搭石,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4.秋凉以后,人们为什么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秋凉以后,如果人们来来去去还趟着水走,是很凉的)
5.为什么人们会谴责没有摆好搭石的村民懒惰?(因为十里八村的乡亲都要在寒凉的水里走,所以这个村子的人会受到谴责)
6.那一排排搭石还仅仅是一排排联结故乡小路的石头吗?它还联结着什么呢?(联结着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4、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松鼠》是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
2.读课文,画出全文的中心句,并分析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作用:下文所介绍的松鼠的外形突出了它的漂亮;松鼠的活动突出了它的驯良;吃食、搭窝突出了它的乖巧,所以,这句话总领全文。
3.你认为描写松鼠外形的这几句话好在哪儿?
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把松鼠刻画得活灵活现,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丽可爱。
4.课文说明了松鼠的些特点?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些特点的?
课文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
①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进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
②从松鼠的活动范围一一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一驯良。
③乖巧是从有人触动大树时反应的警觉,从蹦跳的动作表现出的轻快,从储备食物过冬表现出的聪明以及搭窝时有条不紊、精心考究表现出的聪明等方面来说明的。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5、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小岛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小岛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将军上小岛发现菜地,与战士们共享青菜的事情。
2.这个小岛有什么特点?
这个小岛的环境很艰苦。(1)小。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2)环境非常恶劣。树少,草少,土也很少。(3)很热。最凉快的时候,是二三十摄氏度。
3.为什么战士们要在小岛上种菜昵?
(1)上岛后没有蔬菜吃,有的战士就会牙龈溃烂,嘴里起泡。
(2)蔬菜运输困难,运往岛上的途中就要烂掉一大半。
4.战士们是怎样在小岛上种菜的?
(1)菜地里的土,大部分是战士们从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来的。
(2)菜种是战士们从老家带来的。
(3)为了防晒和防盐,战士们用油布棚将菜地遮挡起来,并把菜地放在了小岛的南面。
5.从 13-18 自然段的对话描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将军?
从将军与秘书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将军能与战士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从与队长和战士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将军平易近人,很民主,不硬性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6.从战士们把菜地拼成中国地图,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我能体会到战士们心中有祖国,热爱祖国。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守卫祖国的疆土,他们深深的爱国情怀可敬可叹!
7.将军的军礼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将军行军礼,表达了他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敬意,对战士的感激。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6、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教材分析:
《军神》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小学语文课本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本文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作者介绍:
毕必成,男,1941年2月5日出生,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人,中国著名电影编剧。
主要作品:电影文学剧本《路》、《庐山恋》、《赛虎》及大型话剧《锁不住的春光》等作品。
我会写:
庆:国庆 庆典 庆祝 庆功 庆幸 欢庆
诊:诊断 诊脉 门诊 出诊 会诊 诊所
沃:肥沃 沃土 沃野 沃灌 雪沃大地
龄:年龄 高龄 芳龄 同龄 工龄 党龄
匪:土匪 劫匪 盗匪 匪徒 获益匪浅
绷:绷带 绷紧 紧绷 绷被子
审:审视 审慎 审查 审核 审理 审问
剂:药剂 冲剂 调剂 清凉剂 一剂药
施:施行 施工 施肥 施舍 无计可施
吭:吭声 一声不吭
崭:崭新 崭露头角
衷:苦衷 由衷 衷心 热衷 衷情 衷肠
慈:慈祥 慈爱 仁兹 家慈 心慈面善
祥:慈祥 祥和 吉祥 祥瑞 不祥 祥泰
荣:光荣 荣幸 荣誉 荣耀 欣欣向荣
形近字:
诊(诊所)珍(珍贵) 肥(肥沃)跃(跳跃)
龄(年龄)岭(山岭) 审(审问)宙(宇宙)
吭(吭声)抗(抗争) 衷(衷心)哀(悲哀)
多音字:
绷:bēng绷带 běng绷脸
晕:yūn头晕眼花 yn晕车
近义词:
熟练纯熟 从容镇定
柔和温柔 吩咐嘱咐
慈样慈爱 荣幸庆幸
一针见血单刀直入
反义词:
熟练生疏 从容慌忙
镇定惊慌 柔和生硬
拒绝接受 崭新陈旧
慈祥严厉 荣幸屈辱
理解词语:
【端坐】端正地坐着。
【惊疑】惊讶疑惑。
【审视】仔细看。
【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崭新】极新;簇新。
【勉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
【由衷】出于本心。
【堪称】可以称作;称得上。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肃然起敬】形容由于受到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钦佩。
【荣幸】光荣而幸运。
课内词语:
图片
句子解析:
1、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在桌后。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沃克医生面对眼前的病人,表现出头也不抬、冷冷的态度,表现了他孤高自傲的性格。
2、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沃克医生的话表明他对眼前的病人有了新的认识。一针见血表现沃克医生态度果断,衬托了年轻人的镇定。
3、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沃克医生的目光变得柔和了,与先前冷淡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因为面前的年轻军人在伤势严重的情况下,表现得从容镇定,具有顽强的意志。他从内心钦佩这样的军人,所以在神态上也有相应的变化。
4、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平静表现出病人的态度非常冷静,他向沃克医生说明拒绝使用麻药的原因。这样镇定从容的军人,让人肃然起敬。为了有一个清醒的大脑,为了以后能够指挥打仗,所以刘伯承毫不犹豫地拒绝使用麻醉剂。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位伟大的、意志坚定的军人形象,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甘愿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的这种行为让人动容。
5、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再一次愣住、口吃形象地表现了沃克医生听到病人回答之后的震惊。这种手术的痛苦,绝非常人所能忍受,而病人竟然拒绝使用麻醉剂,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侧面衬托出病人的顽强意志和从容镇定的心态。
一刀刀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一刀刀 体现了手术的复杂,不是一刀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所以在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肯定要遭受很大的痛苦。如果去掉一刀刀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6、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从容镇定与颤抖、汗珠滚滚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表现了沃克医生在实施手术时心情紧张,他担心病人太痛苦,无法忍受和坚持,衬托了年轻人的坚强勇敢。
7、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年轻人比作会说话的钢板,直接表达沃克医生对年轻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点明文章的中心。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10),刘伯承伤势很重,找医生求治,非常镇定。
第二部分(11~15),手术前,刘伯承坚决不使用麻醉药。
第三部分(16~23),讲手术台上病人汗如雨下,一声不吭,忍受着剧痛,还一直数着开刀的刀数,医生称赞病人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是军神。
第四部分(24~26),讲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深感荣幸地认识了他。
(求治术前术中术后)
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问题归纳:
课文中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来写沃克医生?
课文中用大量笔墨描写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以此来衬托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品质。
课后习题答案:
一、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语速和语气,凸显人物的特征和情感的变化。
二、沃克医生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沃克医生曾经当过军医,根据伤口就能判断出来;刘伯承受了这么重的伤,还能如此镇定从容,这是一名军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由此确定眼前的病人绝非一般人,只有军人才能做到。
因为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重伤之后他不仅从容镇定,而且在做手术时拒绝使用麻药,疼痛使他把身下的新床单都抓破了,但是却一声没吭。遭受剧痛的折磨,却能清楚地数出刀数,手术后还谈笑自如,他那惊人的毅力与顽强的意志,深深地打动了沃克医生,所以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三、从下面的句子中, 体会刘伯承的心理活动,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1、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内心:你说是就是吧,只要能给我做手术。
微微一笑表现了病人具有超凡的意志,在伤势如此严重的情况下,竟然还能够露出微笑。
2、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内心:我是一名军人,我相信自己有坚强的意志,这点儿痛苦怕什么,我一定能坚持到底!
抓住、暴起、汗如雨水、使劲、抓破这些细节描写,形象突出了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所遭受的巨大痛苦,但是他却强忍和坚持了下来,表现了病人具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和非凡的毅力。
四、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冷冷惊疑柔和怔住慈祥肃然起敬。
体现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从轻视到认可再到赞叹的心理变化。
讲故事:
一天,我的诊所里来了一位病人。每天来我这看病的人很多,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只是冷冷地对待他。这是一个眼睛受了伤的人,根据伤口来看应该是枪伤。他伤得很重,但是却依然很镇定,我知道他应该是一个军人,而他的回答也证实了我的猜测。我准备要给他做手术了,但是他却提出了不用麻醉的要求。要知道,这么大的手术,不用麻药风险太大,于是我教训了他,认为他这是在胡闹,但是我听了他的理由后,我不得不给他做这个手术。手术过程非常烦琐,要知道眼睛不比别的地方,而他的伤势又是这样的重。看到他因过度疼痛而失去色彩的嘴唇,用力揪住床单而青筋暴起的双手,我的心里真的很担心他承受不住痛苦而晕倒,可是他却坚强地挺住了,一刀一刀地数着手术的刀数。这绝对是我见过有着最坚强意志的人!我知道他的身份一定不简单,当我得知他就是川东支队将领刘伯承的时候,不禁感叹有这样的将领,何愁战争不取得胜利。
●阅读链接
文章围绕丰碑这个主题记叙了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7、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
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让我们走进了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啊!那清新,清新又怡人的小径!
此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似乎在表达心中的淡然宁静和暖意,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1、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这句写的好在哪里?
雨后的泥路充满了泥泞,一脚踩下去就会沾一鞋泥巴,这原本是让人难以理解的,可是到了诗人的笔下,粘糊糊的泥巴路居然是凉爽又温柔的。
2、雨后的小径怎样走才能显示它的美好?
赤着脚让赤裸的双足与柔软的泥路亲昵地接触,充分地享受泥路的温柔;携着手与朋友、家人一同出游,一起享受雨后清新的空气和美好的景物。踏着新泥,涉过溪流一味地往前走让雨后大自然的泥土与流水在足下经过,让所有的美景尽收眼底。
8、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9、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1.生字
绣 潇 绽 朦 胧 晖 徜 徉
桦 涂 茸 穗 寂 霞 抹
2.词语
白桦 毛茸茸 潇洒 花穗 朦胧 寂静 朝霞
3.字词解析
流苏: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子,常用于舞台服装的裙边下摆等处。
姗姗来迟:比喻走得缓慢从容。现在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或来得很慢。
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毛茸茸:细毛丛生的样子。
徜徉:彷徨,心神不宁;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4.专有名词
白桦: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有白色光滑像纸一样的树皮,可分层剥下来,用铅笔还可以在剥下薄薄的树皮上面写字。
白桦喜欢阳光,生命力强,在大火烧毁的森林以后,首先生长出来的经常是白桦,常形成大片的白桦林,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树皮可提桦油,白桦树孤植、丛植于庭园、公园的草坪、池畔、湖滨或列植于道旁均颇美观。
5.作者简介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6.教材分析
叶赛宁的抒情诗《白桦》于1914年发表。这首诗意象鲜明、节律和谐、感情欢悦、意境明丽,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诗分四节,每节四行。
首节总写白桦的特点。用银霜和雪花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次节写桦树的枝叶。既然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去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桦树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儿。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这一句让我们想起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极尽想象,赞美雪后的桦树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三节作者又总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寂静用朦胧来修饰,这是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玉立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写出它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最后一节,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大有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之意。
总之,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
诗歌采用四行一节的形式,各节偶句押韵,全诗押通韵,读来音韵回环和谐,如一首欢快的小夜曲。加之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所以使这种欢快之情增加了几分深沉。
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当我们读到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的时候,我们能完全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10、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瓶 png 花瓶 酒瓶
挤 jǐ 拥挤 挤压
叉 chā 交叉 刀叉
挥 huī 指挥 挥手
11、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近义词:出奇稀奇 集中聚集 交叉交错
整齐整洁 飘动飘荡 指挥指导
反义词:集中分散 整齐杂乱 飘动静止
12、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倒 do 倒车 倒立 重 chng 重复 重新 叉 chā 交叉 刀叉
dǎo 摔倒 跌倒 zhng 重要 重任 chǎ 叉着腿
ch 劈叉 河叉
13、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白桦的?
这首诗是按总分的顺序来描写白桦的。
2.诗人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白桦的美?
写白桦在雪中的美、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在朝霞中的美。
3.文章以白桦为描写对象,表现了白桦怎样的形象?
本文以白桦为描写对象,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白桦之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挺拔之美。
4.白桦外在形象是怎样的?内在气质是什么?
白桦外在形象是挺拔、秀美、洁白;白桦内在气质是含蓄、高洁。
14、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银霜和雪花这两词写出了白桦通体洁白的形象;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披字把白桦拟人化了,表明对白桦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2.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毛茸茸的雪枝给白桦绣花边,像绽放的花穗,像洁白的流苏。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傲雪挺立的白桦形象。
3.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这一句写了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玉立写出它的挺拔、高贵的气质;闪着表现了白桦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这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有着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4.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徜徉姗姗来迟写出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及动态之美,白雪皑皑银色光华写出了白桦的色彩之美,拟人化的手法尽显白桦的秀美。这朝霞渲染下的白桦令人联想到包主席的词句: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5、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4小节,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小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部分(第24小节):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
16、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河北省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栏板上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介绍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精巧和图案美观的特点。
2.第2自然段从哪两个方面展现了赵州桥设计得坚固的?
从建筑材料和形状特点两方面展现了赵州桥的设计坚固的。
3.仿照课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
天边的云霞姿态万千,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吃草的小羊,还有的像潜游的鱼儿,真是美丽极了。
17、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宋阳(今湖南宋阳)人,生于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卒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聪明伶俐,讨人喜欢。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宫,时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公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他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 四大发明 之一的造纸术有着巨大贡献,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自尽而亡。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每个过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国造纸术发明及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与影响。
2.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课文写这段有什么作用?
这段写的是纸发明前人们记录、阅读、携带、保存文字的不便,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在纸上的探索不断,也使得纸的发明显得非常迫切,正是因为这些探索使得后来的纸的发明水到渠成。也与后文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呼应,为后面蔡伦改进造纸术做好的了铺垫。
3.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搬运和保存也方便,蔡伦真聪明
4.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我国的造纸术传到朝鲜,朝鲜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中国人太伟大了,竟然用这么容易找到的便宜材料做出这么实用的纸来,以后我们写东西、阅读、搬运、保存再也不发愁了。
5.仿写: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上面一段话写出造纸具体过程。请你用上,再写做一件事的过程。
早上起来,我先穿好衣服,再洗脸、刷牙。
18、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盼着母亲兑现在星期天带他出去玩的承诺,表现了小男孩由开始时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焦急无奈,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也表现了母亲的无奈以及对孩子的爱。
课文重难点探究:
1.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变化?
兴奋期待、愉快、耐心等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绝望
2.为什么如此令我期待的一天,我却记不清去哪儿了?
(1)母亲之前一直答应带我去,但是却没有兑现,我一直盼望,以至于忘记了目的地。
(2)我的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那个星期天由于期望的落空,失望的伤痛超过了一切,以至于忘记了具体去哪儿。
(3)作者第一次盼望的重点只是母亲答应带我出去,至于去哪里,也许一直都不是作者所在乎的。
3.我是怎样等母亲买菜回来的?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母亲出去买菜,剩我一人在家苦苦等待,只好跳房子、拨弄蚁穴、看画报来打发时间。反映了我孤独、寂寞、无奈的心理。
4.母亲为什么没有兑现承诺?
母亲洗衣买菜,翻箱倒柜地忙,没有一刻休息的时间,尽管一次次答应带我出去,却一次次耽搁了。
5.你如何评价我的母亲?
这是一位真实感人的母亲,她像大多数母亲一样,为生活而操劳,难免疏忽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了带孩子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对孩子 的承诺。但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且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
19、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中国美食》这篇课文首先图文并茂的形式列举了七种中国美食,又以纯文字的形式列举了四种中国美食。这几种中国美食比较常见,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
书写指导:
烧:烧右上部是戈去掉点。
鸡:鸡第二笔是点,最后一笔横伸向又下。
烤:右下部没有一横。
1、读课文,说一说本文介绍了哪些中国美食?
本文介绍了11 种中国美食: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2、本文介绍了中国美食的哪些烹调方法?这些分别是什么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
全文介绍了中国美食的烹调方法有:煎、烧、烤、煮、爆、炖、蒸、炸、炒。
分别是火字旁和灬的字,都和火有关。
3、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美食?
羊肉汤、牛肉汤、煎饼果子、烧鸡、辣子鸡、四喜丸子、红烧肘子、清汤丸等。
20、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传统节日》以长短句的形式,介绍我国一些传统节日。本文讲解的祖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跟西方的节日不一样,它是流传了很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节日。
书写指导:
艾:撇捺都要写得舒展,上面横画一定要写长点,撇捺交角稍微大点,这样字就写得美观。
热:四点底排列要注意方向,第一点向左,二、三点向下,第四点向右。
舟:第一撇是斜撇,第二个撇要写成竖撇。
转:写的时候要注意车的下面横画变成提。
1、本文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
本文介绍了7 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本文介绍了春节的哪些典型习俗?你知道春节的习俗,除了这些习俗外还有什么?
本文介绍了春节的习俗有贴窗花,放鞭炮。春节习俗还有:包饺子、拜年、给压岁钱,还有贴春联。
21、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神州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识字课。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三字经儿歌,儿歌共8句,写的是祖国的山川河流、台湾是祖国、祖国各族人民感情深厚,共同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奋发。教学时可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祖国版图和教材中的图画,引导学生用多样和有趣的朗读让学生记住字音,运用平时学过的记字方法记住字形。
易写错的字
州:三点中第一点与其他两点方向不同。
民:最后一笔是斜钩,不是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