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课型 课题 执教
主备人 审核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把握四位作家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2.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让学生仔细描摹,比较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
3.学习本文行文顺序、材料剪裁方面的特点。
4.课文语言丰富,让学生细细品味,注意积累。
学习重点及难点 1.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2.通过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
【知识链接】
一、作者介绍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迪耶普小城附近一没落的贵族家庭。1880年,莫泊桑以其《羊脂球》闻名于世,从此开始了作家生涯。他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在1880至1890年之间写成,有中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以及许多关于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文章。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充分显示出他的社会风俗画家的才能。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都有独到之处。文字简洁、质朴。
一、关于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他的作品,文字精练,是法国近世散文的典范。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早期写诗(《帕拉莎》《地主》等)。1847~1852年发表《猎人日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
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创作了由20部长篇小说组成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其中重要的有《小酒店》《娜娜》《萌芽》《金钱》《崩溃》等,内容主要通过一个家族中各个成员的不同遭遇,以自然主义笔法反映拿破仑三世时代法国的社会生活,揭露资产阶级的荒淫无耻。
主要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 教学内容
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
熟读课文,分别概括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和性格的特点,并用表格说明
。
揣摩课文中人物描写的句子,比较几个人物不同的写法。
分析描写的内容
对写作目的,中心思想的理解 1.读准下列字音
魅()皙()捋()踝()谬()颅()膺()琐()
2.本文主要讲的是什么?讲了几件事?
人物 肖像 语言 动作 性格
福楼拜
屠格涅夫
都德
左拉
3.本文写了四位作家,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
4.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文段:接着来的是左拉。……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1.这段文字刻画了谁的形象?抓住他什么特点来写?
2.这段文字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左拉的形象?从中看出他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3.结合全文看,对左拉是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会有这种安排?
4.“他就变得忧虑起来。”说说他为什么而忧虑呢?
5.作者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带有怎样的感情?
四、拓展提升
从你所熟悉的人群中选出几位有特色的人物,学习课文的写法,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特征进行描写,从而展示其性格,气质等。题目自拟。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感悟到什么了呢?
2、《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本文的场面描写和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情感态度目标:
感悟人物的精神面貌,揣摩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
2.学习本文的场面描写和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场面描写和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查找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的有关资料,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有哪些。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星期天你们喜欢怎么度过呢?(学生纷纷发言后,教师小结)同学们有的喜欢看电视,有的喜欢串门,有的喜欢看书,有的喜欢和好朋友一起玩……今天,我们跟着法国作家莫泊桑到他的老师法国大文豪福楼拜家去看看,他是怎么过周末的。
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大屏幕显示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本文的场面描写和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三.整体感知
1.抽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并用笔在书上画出来。
2.教师出示问题:
A.画出时间、地点。
B.文中一共写了几个人?是怎样出场的?画出表示其出场顺序的词语。
C.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举手回答,相互指正、补充、完善,老师略做指点帮助明确。)
四.精读品味.
1.教师导学:同学们,在当时的巴黎,荟萃了许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等,有各种沙龙,可为什么这些来自不同国度的文学大师喜欢到福楼拜家做客呢?请大家归纳一下原因,并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朗读课文,并讨论问题,小组长做好笔记,每小组选一名代表班上发言。)
2.引导学生明确:是主人福楼拜的热情和博学。大屏幕显示:
热情——一。。。。。。就。。。。。。;总是亲自去开门;他分别送到前庭;单独讲一会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博学——第九自然段;。。。。。。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3.教师导学:有这样好的主人,你喜欢去做客吗?(学生回答:喜欢)因此,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都有客人来,以至于后来的客人只好到餐厅里去,人这么多,可我们读了却没有混乱的感觉,几个主要人物分得清清楚楚的,现在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的句子,读一读,归纳他们的性格特征,填写下表。
出示表格
肖像 语言 行动 性格
福
楼
拜
屠
格
涅
夫
都
德
左
拉
(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每小组派一名代表班上发言,相互补充完善。)
学生讨论时,教师巡堂点拨。
4.教师小结:作者在描写人物时,抓住了各自显著的特征,刻画人物惟妙惟肖,所以,我们读了以后并不觉得混乱,谁是谁很清楚。因此,我们在进行场面描写时,要善于把握住主要人物的显著特征,通过他的举止言行来刻画其形象。
五.拓展延伸
1.教师导学;上周学校举行了篮球比赛,现在请同学们选一场你最喜欢的比赛中最难忘的一个场面进行描写,模仿莫泊桑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肖像、语言、行动,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写好以后,先小组交流,每小组选一篇最好的班上交流。 要求:不能出现真名实姓,只能用甲乙丙丁或ABCD等作为代号,大家听了以
后知道是谁,让大家猜得越快越准为最佳。
2.学生交流后,教师适当点评。
六.作业设计
1,将刚才完成的片断整理好写在周记本上。
2.用“读一读,写一写”中的每个词造一个句子。
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课型 课题 执教
主备人 审核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把握四位作家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2.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让学生仔细描摹,比较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
3.学习本文行文顺序、材料剪裁方面的特点。
4.课文语言丰富,让学生细细品味,注意积累。
学习重点及难点 1.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2.通过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
【知识链接】
一、作者介绍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迪耶普小城附近一没落的贵族家庭。1880年,莫泊桑以其《羊脂球》闻名于世,从此开始了作家生涯。他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在1880至1890年之间写成,有中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以及许多关于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文章。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充分显示出他的社会风俗画家的才能。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都有独到之处。文字简洁、质朴。
一、关于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他的作品,文字精练,是法国近世散文的典范。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早期写诗(《帕拉莎》《地主》等)。1847~1852年发表《猎人日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
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创作了由20部长篇小说组成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其中重要的有《小酒店》《娜娜》《萌芽》《金钱》《崩溃》等,内容主要通过一个家族中各个成员的不同遭遇,以自然主义笔法反映拿破仑三世时代法国的社会生活,揭露资产阶级的荒淫无耻。
主要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 教学内容
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
熟读课文,分别概括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和性格的特点,并用表格说明
。
揣摩课文中人物描写的句子,比较几个人物不同的写法。
分析描写的内容
对写作目的,中心思想的理解 1.读准下列字音
魅()皙()捋()踝()谬()颅()膺()琐()
2.本文主要讲的是什么?讲了几件事?
人物 肖像 语言 动作 性格
福楼拜
屠格涅夫
都德
左拉
3.本文写了四位作家,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
4.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文段:接着来的是左拉。……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1.这段文字刻画了谁的形象?抓住他什么特点来写?
2.这段文字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左拉的形象?从中看出他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3.结合全文看,对左拉是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会有这种安排?
4.“他就变得忧虑起来。”说说他为什么而忧虑呢?
5.作者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带有怎样的感情?
四、拓展提升
从你所熟悉的人群中选出几位有特色的人物,学习课文的写法,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特征进行描写,从而展示其性格,气质等。题目自拟。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感悟到什么了呢?
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课型:自读课主备:莫丽宏审核:徐辉
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人物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以前学生学到的是一个人物的描写,对于群体人物的描写较为陌生,因此要学生学会对群体人物的分析。
预习.导学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给下列点字注音。
魁梧 魅力戏谑 义愤填膺
荒谬白皙钦佩捋胡须
2、今天我们来结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你能给大家介绍这四位大作家吗?
福楼拜(1821-1880),作家,代表作有等。
屠格涅夫(181-1883),作家,代表作有等。
都德(1840-1897),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等。
左拉(1840-1902),小说家,代表作有等。
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文学家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
3.理清文章的结构提纲及表明行文顺序的语言
全文好像是一出舞台剧。时间:。地点:
。人物:以为核心人物,、、
逐个登场。主要内容:
。
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哪些?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把这些作家串连在一起的?
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在人物描写上显示了作者卓越的才能。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描写四位作家肖像、动作、语言的语句,并分析这四位作家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肖 像 语 言 性 格
福楼拜
屠格涅夫
都德
左拉
2.比较描写:针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外貌、语言、行动等描写时,四个人物又各侧重于哪一方面?
明确:福楼拜是主人,性格热情豪放,重点写他的;屠格涅夫博学多识,主要写他的;都德生性健谈,因此描写时是、并重;左拉沉默寡言,重在描写他的和。
二、合作研讨
1.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常插入抒情议论,试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找出人物描写的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并加以赏析。
检测.延伸
本文作者抓住了四位大作家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描写,今后我们在作文中,一定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另外,平时我们还要注意留心观察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表现,各有侧重地来进行描写。这样,你笔下的人物肯定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学习本文写法,写出一位同学(或好友)的不同个性特点。
要求:①从外貌(肖像)、语言、行动三方面来写。
教(学)后记:
年青人,你永远不要忘记……才华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你努力干吧!——福楼拜
5、《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设计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二中 刘彩云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并恰当的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
3.学习本文叙述详略得当的写法来指导自己的写作。
4.学习本文恰当的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使文章脉络清晰的写法。
学习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的写法,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学习本文恰当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从而使文章条理清晰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知识层次的人交往的人也不同。让我们一同走进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看他在工作之余,闲暇之后都和哪些人来往。(板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
1.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 ,人物 ,主要内容 。(明确:星期天;福楼拜家;以福楼拜为中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一登场;通过对每个人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2.找出出场标志性的词语(每四人一组,讨论完成)
“第一个”“过了一会”“接着”“渐渐地”学生自己在书上标注。
4.文章通过对四位大家相会时的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展现了每个人的什么性格特点?
师生共同研讨,完成课后练习填表:
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性格特点
行为
福楼拜
大胡子,蓝色的大眼睛
学生在书中划出
热情奔放和蔼可亲睿智
开门,拥抱,握手,拍肩
都德
白皙的脸
同上
睿智深沉平和激情荡漾
仰坐在沙发上
左拉
头小卷发披肩与胡子连成一片眼睛眯缝
同上
朴实固执聪慧沉默寡言
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
研读与赏析:
你谈谈福楼拜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客人来访?
指导:再次扣到对福楼拜的人物描写上。
学生四人为一组讨论,师指导紧扣原文,划出写福楼拜的语言、动作及外貌的语句加以体会,生作答。
师出示课件:
1.……总是亲自去开门;他分别送到前庭;单独讲一会话;紧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大方的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样的句子体现了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好客,热情
2.第九自然段……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来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这一段表现他的什么品质?
明确:博学,睿智
师小结:
一、这样一个热情好客,博学睿智的人有谁不愿意和他交往呢?所以他的朋友众多,很多人愿意来他这里。
二、你的朋友多吗?假如周日是你的生日,你会约很多你的朋友一起来欢度。请运用本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出你不同朋友的不同性格品质,恰当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让文章有条理,内容详略得当,以“相约周末”为文题。
要求:运用动作、语言、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品质。
2.用上“第一个”“过了一会”“接着”“渐渐地”等表现时间顺序的次使文章有条理。
相关连接:
掌握以下常识:
福楼拜是 国作家,代表作有 等。
屠格涅夫是 国作家,代表作有 等。
歌德是 国诗人,代表作有 等。
普希金是 国诗人,他是俄罗斯 的创建者,著有 等。
是左拉是 国小说家,代表作有 等。
莫泊桑国 作家,代表作有 等, 最突出,有“ ”的美称。
放飞思想:
作者莫泊桑的文学导师福楼拜,假设这天四位文学巨匠都来后,莫泊桑也来了,他与四人都谈些什么,行为如何?表情如何?那四个人又说了些什么?放飞你的思想,结合生活情景谈一谈。
6、《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备课人:苏豫中学张凤影
一、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描写人物的记叙文,又是自读课文。作者抓住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并穿插了确切的议论和抒情,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二、教学理念
创造性地学习运用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展开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师生同学,分享体验,以读促写,读写相长,逐步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课文,圈点人物性格特征的关键词句,批注描写时所用的方法。
2.学会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
3.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逐步适应“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
难点:运用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六、学习过程
(一)导入
展示课件,直接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三)自学指导
朗读课文,由学生自我推荐或大家举荐,教师要注意男女搭配,可选中等生。)
听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用不同的标记圈点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关键词,批注出描写人物时所用的方法。
(四)先学后教
1.学生朗读课文,并巡视学生圈点批注的情况,适时指导点拨。
2.合作学习:本文共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作者又是如何描写的?
教师友情提示:可以从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方面来说。
3.学习交流:
福楼拜:热情奔放、博学睿智
“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肖像)
有“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
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语言)
“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动作)
“他很讨厌用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古董来装饰屋子”“尤其是他那惊人的记忆力和超人的博学多识往往使人惊叹不已”(议论)
“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抒情)
屠格涅夫:博学多识、醉心文学
“白皙的脸”(肖像)
“仰坐在一个沙发上”(动作)
“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语言)
都德:开朗活泼、幽默健谈
他只用几句话,就勾勒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好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语言)
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有关当局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肖像)
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动作)
他很少讲话,不时发出几声“可是……可是……”(语言)
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肖像)
4.合作探究: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能把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如此鲜明,将人物刻画得如此鲜活?
抓住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进行了肖像、动作和语言等方面的细致描写。
教师补充:在记叙、描写时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插入了确切的议论和抒情。
(五)当堂训练:
以现场的某个人为对象,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可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或抒情或议论,写100字左右的片段。
教师巡视学生作业情况,个别辅导点拨。如果有时间,就把教师的下水作文与学生一起分享,还可选三四个同学的习作进行交流。
(六)教学反思
在教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节课之后,我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A、成功之处
a.学习目标初步达成。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技巧。
b.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的利用。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以优辅差,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c.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思路旨在师生共同分享体验,以读促写,从而达到读写相长的功效。
B、不足之处
a.少数学生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自学习惯有待培养。
b.“后教”过程中,优生对差生的帮辅效果不明显。
c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不够,教师引导较多。
d.当堂训练的时间没有15分,仅有10分钟供学生写作,致使一半左右的学生不能“堂堂清”。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能力训练
练一练
1.按拼音写汉字。
bèng()qiào()起zòng()观 lǚ()着淹mò()
fù()盖滑jī()荒miù()和ǎi()一拍jí()合
2.你对课文了解吗?
(1)《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________,法国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文中的人物________是他的启蒙老师。
(2)按课文内容填空,体味其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________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________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________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他时而________,时而________;有时________,有时________。他激动起来未免________,但激动后________的样子又使人心情愉快。
这一段表现了人物________的性格特点。
读一读
课内阅读:
接着来的就是左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原文见课本)
1.解释加粗的字。
极端荒谬:
忘乎所以:
2.用“极端荒谬、忘乎所以”造句。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描写,表现出左拉________的性格特点。
4.这段文字集中描写了左拉。试从肖像、语言、动作、性格几方面举例填写下表。
5.文中加粗字“透”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7、《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第十中学导学案
年级:初一科目:语文使用人:
主备: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使用时间:
单元 课题 课型 授课时间 备注
第三单元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新授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方法。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学习难点:
1、学会对群体人物描写的分析。
2、能够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学习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同学们,要认真预习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
魁梧 翘起戏谑 义愤填膺
荒谬白皙滑稽捋胡须
2.重要词语积累
博学多识:
一拍即合:
义愤填膺:
忘乎所以:
3.今天我们来结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你能给大家介绍这四位大作家吗?
福楼拜(1821-1880),作家,代表作有等。
屠格涅夫(1818-1883),作家,代表作有等。
都德(1840-1897),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
左拉(1840-1902),小说家,代表作有等。
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国文学家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
4.理清文章的结构提纲,找出表明课文顺序的语言。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自由读课文。要仔细读哦!)
a、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b、核心人物是谁?依次出场的是谁?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哪些?
c、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时间:。
地点:。
人物:以为核心人物,、、逐个登场。
出场的标志性词语:
主要内容:
。
二、课堂自学并展示:(我能行!)
1.本文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在人物描写上显示了作者卓越的才能。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描写四位作家肖像、动作、语言的语句,并分析这四位作家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填写表格)
人物 肖像 语言 动作 性格
2.比较:在对人物进行外貌、语言、行动三方面描写时,四个人物又各侧重写哪个方面?明确:福楼拜是主人,性格热情豪放,重点写他的;屠格涅夫博学多识,主要写他的;都德生性健谈,因此描写时是、并重;左拉沉默寡言,重在描写他的和。
三、合作研讨:(一个好汉三个帮!)
思考: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常插入抒情议论,试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体验与反思(张开想象的翅膀!)
假设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这时门铃响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莫泊桑,作者莫泊桑的文学导师是福楼拜,莫泊桑以其《羊脂球》闻名于世。请你抓住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想像一下此时这四位作家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呢?莫泊桑又会说什么?他会有什么表情?
五、课后作业:
将上文整理在作业本上,识记“读一读,写一写”的内容。
课外阅读五位作家的文章或书,下次课交流。
(教)学后记:(要注意总结噢!)
8、《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课题: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
教学目的:1、培养、建立孩子独立和敢于面对挑战的思想意
识。
2、学习以恰当的线索组织材料叙述事情的写法,理
解富有的哲理性的语言。
学习重点:目标2
教学方法:复述、研读讨论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在词典里,“男子汉”是一个带有褒义色彩的响当当的称呼,指的是体格健壮、性格刚强的成年男人。当男人拍着胸脯说“我是男子汉!”时,就常常给人以放心踏实的感觉。男子汉的承诺如山,男子汉的宣言如铁。可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在王安忆的作品里,“男子汉”竟然是一个几岁大的小孩,而且是一个不加引号的“男子汉”!
二、阅读主场
(一)研究题目
学生比较:我们家的男子汉——我们家的“男子汉”(为什么作者选择的题目是“我们家的男子汉”,而不是“我们家的‘男子汉’”?)
加引号表明他已有男子汉的某些特征,但还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不加引号这表示他已经是真正男子汉了。后者更能显示出发自作者内心的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文章写作时的巧妙构思。(“我们家的男子汉”让我们想到的可以是父亲、哥哥,不会想到是姐姐家的只有几岁大的小孩。)
(二)研究课文基本内容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归纳整理各部分所记述的主要故事的内容,再自荐复述故事。
⑴他对食物感兴趣,什么都吃。(兴趣)
⑵他十分崇拜父亲,认为爸爸是无所不能的。(崇拜)
⑶他能独立地去买东西。(独立)
⑷他不轻易流泪。(流泪)
⑸他勇敢的爬进窗口,踏上去合肥的火车。(爬窗)
2、讨论:串连几个故事的线索是什么?
小男孩面对生活的挑战逐步成长。
(三)重点文段阅读
1、“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两部分(体会人物性格寄给我们的启迪。)
⑴文章是如何刻画“男子汉”的形象的?(用什么方法?)(找出相应句子,小组交流后发言。)
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描写。
⑵小男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什么?你认为这种性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何重要意义?(小组交流后发言。)
独立。
2、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文章语言的哲理性。)
⑴“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文学和艺术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就是最真实的。
⑵“唉,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儿地长吧!”——让孩子们独立成长,给他们空间,别太束缚他们。
三、阅读尾声
1、课堂练习:“探究·练习三”
2、讨论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3、课外作业:
⑴把课文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爸爸妈妈回忆你小的时候与众不同的事,挑选其中一两件有意义的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⑵查阅资料:
①王安忆与小说《长恨歌》
②茅盾文学奖
9、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学习作者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技巧。
过程和方法:
1.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抓住人物特点、赋予人物个性。
2.体味遣词造句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增强语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家的高尚情操、共同兴趣,体会友谊的温情。
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组织材料的技巧。
教学难点:
体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分别概括四位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和性格的特点,并用表格说明。
人物 肖像 语言 动作 性格
福楼拜
屠格涅夫
都德
左拉
三、研读赏析
1.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的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哪个作家在哪一方面最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
左拉:最详细具体
都德:较详细形成鲜明对比
肖像描写福楼拜:略写
屠格涅夫:一句话,最简略
1、没有具体铺开写,只是概述了他们的说话内容
语言描写2、描绘了谈话的声调仪态
3、对口才也做了一些评论
福楼拜:全文中心人物,详写
左拉:坐相比较特殊,也较详细
动作描写都德:略写
屠格涅夫:一句话
写作家的肖像、语言、动作,又是为了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2.本文写了四位作家,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
a、按时间顺序来写:
第一个屠格涅夫
过了一会都德注意语言标志
接着左拉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
b、像舞台剧结构
时间:星期天
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
人物:福楼拜为核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个登场
主要内容:每个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人物之间的交流
3.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如:第3小结的议论,使读者对这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从文中找出抒情、议论的句子,并对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问题探究: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作业
体味莫泊桑在本文中所运用的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从文中找出例子来分析说明。
尤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