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
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
小女孩擦燃了五次火柴。第一次擦燃火柴,她看到了一个烧得旺旺的大火炉,因为她太冷了,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喷香的烤鹅,因为她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擦燃火柴,她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渴望在大年夜里得到节日的欢乐;第四次擦燃火柴,她看见了奶奶,说明她孤独、痛苦,她渴望得到亲人的疼爱;第五次,在整把火柴的亮光里,她看见奶奶把她带走了,带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你感觉自己什么时候很大,什么时候很小?你感觉自己什么时候很大,什么时候很小?
你感觉自己什么时候很大,什么时候很小?
答:当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够解决时,我觉得自己很大;
(当我能够帮助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时,我觉得自己很大;)
当我还需要父母的帮助,还依赖他们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当我因为一个人睡觉害怕,需要抱着娃娃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3、说一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都画了些什么?
说一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都画了些什么?
答:雪地里来的小画家有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①小鸡,画了竹叶;②小狗,画了梅花;③小鸭,画了枫叶;④小马,画了月牙。
4、我的画被嘲笑,老师是什么态度,做了什么?同学之后又是什么态度?
我的画被嘲笑,老师是什么态度,做了什么?同学之后又是什么态度?
老师的态度是严肃的,而且还坐在了我的位置观察杨桃的样子,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自己的错误。同学们吞吞吐吐的言语中看出了不好意思,表明他们已经知道错误了。而且教育同学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不能随便嘲笑他人。
5、我变成了一颗树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我想变成一只青蛙,在草丛里和蟋蟀、萤火虫一起开演唱会,在池塘里和小鱼、小虾做游戏。可是只有活动的东西我才看得见,这给我带来了一些麻烦。
6、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节余多少钱》 1.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 (1)淘气两次跳绳,一共跳了多少个? (2)笑笑踢毽子,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个?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节余多少钱》
1.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
(1)淘气两次跳绳,一共跳了多少个?
75-23=52 (个)
52+75=127 (个)
答:一共跳了127个。
(2)笑笑踢毽子,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个?
125-35=90 (个)
90+125=215 (个)
答:两次-共踢了215个。
7、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让我明白了:与人相处要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在生活中对人要宽容,要互相尊重。陶罐最后成了文物,让我们想到有的人外表并不华丽,但他们的品德和心灵却非常美好,所以他们能经得起挫折和时间的打磨。
8、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让你明白了什么?
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让你明白了什么?
答:生活中人无完人,不同的人都是存在长处和短处的,所以不能拿着自己的长处去跟别人的短处比较,对人要学会宽容,还有一定要做到尊重。从课文中我们也能看出来,铁罐用自己的长处瞧不起陶罐的短处,但是多年以后,埋在土里的陶罐变成了文物,铁罐却成为了一堆锈土。
9、我变成了一棵树,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
我变成了一棵树,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
如果我也会变,我想要变成一只小鸟,可以展翅飞翔,可以飞过海洋去国外看看,可以飞跃珠穆拉玛峰看看峰顶的美景。同时我还能飞到城市的上空,看看我居住的美丽城市。
10、读了方帽子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读了方帽子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我们要向故事中的孩子们一样,对周围不合理的事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努力去实践,而不能像方帽子店的主人那样固执己见。如果故步自封,不求发展,最终只能被时代淘汰。
11、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的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
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的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
第一次擦燃火柴,她看到了一个烧得旺旺的大火炉,因为她太冷了,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喷香的烤鹅,因为她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擦燃火柴,她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渴望在大年夜里得到节日的欢乐;第四次擦燃火柴,她看见了奶奶,说明她孤独、痛苦,她渴望得到亲人的疼爱;第五次,在整把火柴的亮光里,她看见奶奶把她带走了,带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觉得这是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她的内心深处藏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能够生活在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世界,这预示着小女孩即将死去。
12、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
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
小女孩擦燃了五次火柴。第一次擦燃火柴,她看到了一个烧得旺旺的大火炉,因为她太冷了,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喷香的烤鹅,因为她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擦燃火柴,她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渴望在大年夜里得到节日的欢乐;第四次擦燃火柴,她看见了奶奶,说明她孤独、痛苦,她渴望得到亲人的疼爱;第五次,在整把火柴的亮光里,她看见奶奶把她带走了,带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3、为什么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小女孩的病慢慢好了呢?
为什么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小女孩的病慢慢好了呢?
因为小豌豆的顽强生命力,感动了小姑娘,给了女孩希望,让女孩心情变好,使她也有了想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因此变得坚强。众所周知,有动力没有有什么事办不成。所以女孩所以慢慢好起来了。这就是奇迹,是爱的力量。
14、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为什么不是幸福,而是烦恼?
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王葆逐渐发现宝葫芦原来不分青红皂白,只懂盲目服从,多次让王葆处于尴尬境地,让他哭笑不得。宝葫芦还让王葆偷懒、说谎,失去了朋友。后来,王葆发现自己得到的东西都是宝葫芦偷来的。王葆终于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自己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于是气念败坏,把宝葫芦扔了。
15、《“诺曼底”号遇难记》文中两次写到“雾”,你体会到了什么?
《诺曼底号遇难记》文中两次写到雾,你体会到了什么?
文中多次描写了雾,其实雾的描写暗示着危险随时会发生,渲染了灾难的气氛。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事情的紧急性。
16、1.比较每组题结果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参考答案
1.比较每组题结果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参考答案
发现:一个分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分数。
一个分数乘1,积等于这个分数。
一个分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分数。
17、(3)根据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三参考答案
(3)根据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我利用直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面积就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这一结论来解答。
剪完圆后,我发现白铁皮剩下的废料同样多。
第一幅图圆面积:r
第二幅图4个圆的面积:1/4r4=r
第三幅图9个圆的面积:1/9r9=r
18、课文写老北京人过春节哪几天详细,哪几天简略,有什么好处?
课文写老北京人过春节哪几天详细,哪几天简略,有什么好处?
答:课文先写北京春节的开始,比较简略地介绍了人们做了哪些过春节的准备。有的民俗习惯只一句话带过。如,必须大扫除一次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紧接着详细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最后简略交代春节结束。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