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六课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档大全 > 学习资源

三年级下册第六课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

时间:2023-03-30 21:51:10

三年级下册第六课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学习资源的您有所帮助。

1、三年级下册第六课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②段落大纲:

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共1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9):写讲铁罐奚落陶罐,陶罐据理力争。

第二部分(1017):写讲许多年代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不复存在了。

2、三年级语文下册6课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6课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说课稿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2.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4.明白课文与阅读链接中告诉的道理,能与自己的实际结合,学会正确看待事物,要全面的看待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对人要有礼貌。

5.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能积极进行课外阅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6课《陶罐和铁罐》,复习生字词。请大家回想一下,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

二、聚焦对话,凸显形象

(一) 铁罐为什么奚落陶罐?

1.文中第一段回答。

2.奚落是什么意思?

预设:说不好听,让别人难堪的话。

预设:嘲笑别人。

(二)品读课文第2~9自然段。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陶罐又是怎么回应的?快速浏览第2-9自然段,圈画出描写铁罐和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感悟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1.圈画出描写铁罐和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感悟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铁罐:傲慢 轻蔑 恼怒 陶罐:谦虚 争辩 不再理会

铁罐:傲慢无礼 陶罐:谦虚友善

2. 教师过渡: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陶罐又是怎么回应的?分角色朗读。

3. 汇报朗读,教师指导。

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读出陶罐的谦虚。

4.指导称呼和标点。

三、知晓结局,领会寓意

教师过渡: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而散,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的?铁罐呢?

预设:(内容见课件)。

2.为什么人们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教师补充铁在土中被氧化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3.故事中的陶罐是不是完美无缺,而铁罐则是一无是处呢?他们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4.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陶罐和铁罐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预设:用铅笔写字,有错误时能够用橡皮擦去,但是用铅笔写的笔记不能长时间地保存,钢笔字虽然不能擦去,但是笔记经过很长的时间仍然能看清楚。

预设:吴若曦的书写的很美观,并且作业认真细心,我应该向她学习。

5.通过读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预设: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预设:我们与人友好相处,不要蛮不讲理。

四、总结写法

这则寓言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描写人物的特点,通过写他与其他人互动、对话过程中的态度变化中展现人物性格。就本课而言,就是写他变化着的神态、语气和话语内容。

五、运用方法,阅读链接

1.学生朗读读《北风和太阳》,思考:

(1)北风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讨论发言。

(2)他们各用了什么方法?结果如何?

(3)比较北风和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教师提示:指导学生从性格和结局两个角度进行对比。

2.读书推荐

寓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陶罐和铁罐》以及《太阳和北风》两篇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下课我们多读一读,相信你们收获更多。

六、课后作业

1.把《陶罐和铁罐》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且说一说从中学到的道理。

2.阅读书籍《伊索寓言》。

七、板书设计

6 陶罐和铁罐

铁罐:傲慢无礼

奚落 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要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陶罐:谦虚友善

3、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我去公园看荷花。

第二部分(2、3):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

第三部分(4、5):写我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4、三年级下册第六课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②段落大纲:

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共1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9):写讲铁罐奚落陶罐,陶罐据理力争。

第二部分(1017):写讲许多年代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不复存在了。

5、三年级下册第七课鹿角和鹿腿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讲的是鹿一心赞美自己的角精美别致,而抱怨自己的腿太细配不上两只美丽的鹿角,最后却因鹿角差点送命,而因鹿腿狮口逃生的故事。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写鹿很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腿太难看。

第二部分(5、6):讲述了鹿狮口逃生的经过。

第三部分(7):借鹿之口点明了本文的寓意。

6、三年级下册第14课蜜蜂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写我验证蜜蜂有无辨认方向能力的经过,验证了蜜蜂特有的本能,表现了我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告诉了我们凡事要多动脑筋、勤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我想试一试蜜蜂辨认方向能力。

第二部分(26):写介绍了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第三部分(7):写实验的结论。

7、三下第六课陶罐和铁罐专项生字注音训练答案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nǎo chn pěnɡ xū di jiāo

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傲 o 骄傲 傲慢 懦 nu 懦弱 懦夫

谦 qiān 谦虚 谦让 弱 ru 弱者 软弱

罐 ɡun 罐头 煤气罐 陶 to 陶罐 陶瓷

价 ji 价格 价值

三、比一比,再组词

恼 恼火 恼怒 尘 尘土 灰尘

脑 脑子 头脑 尖 刀尖 笔尖

捧 追捧 吹捧 虚 谦虚 虚心

棒 冰棒 木棒 虎 老虎 虎头虎脑

代 代替 代价 骄 骄傲 骄阳

找 寻找 找钱 桥 木桥 桥梁

废 废话 废弃 辩 辩解 争辩

费 浪费 破费 辨 分辨 辨别

四、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盛 chng 盛饭 shng 盛开 处 chǔ 相处 ch 住处

8、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课陶罐和铁罐多音字近反义词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课陶罐和铁罐多音字近反义词

《陶罐和铁罐》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近义词

骄傲一傲慢 奚落一数落 

谦虚一谦逊(虚心) 轻蔑一轻视(蔑视)

懦弱一怯懦 恼怒一愤怒 

羞耻一可耻 朴素一朴实 

兴奋一高兴 惊讶一惊奇 

美观一美丽

反义词

懦弱一勇敢 骄傲一谦虚

朴素一华丽 荒凉一繁荣

多音字

盛shng(盛开)chng(盛饭)

处chǔ(相处)ch(到处)

9、一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树和喜鹊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树和喜鹊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树和喜鹊》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共同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过程。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1、从前,树和喜鹊为什么很孤单?

树和喜鹊孤单是因为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2、说说孤单是什么意思?

通过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可以看出孤单表示只有一个。

3、这棵树和这只喜鹊的邻居指什么?

这棵树的邻居指的是许多树,这只喜鹊的邻居指的是树林中的许多喜鹊。

10、一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树和喜鹊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树和喜鹊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树和喜鹊》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共同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过程。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我会写:

单dān(单人)(单手)(单元)(书单)

居jū(居多)(居民)(居中)(居住)

招zhāo(招手)(招工)(招呼)(招风)

呼hū(高呼)(欢呼)(呼声)(呼叫)

快kui(快乐)(快门)(快车)(飞快)

我会认:

只 zhǐ (只有) 窝 wō (鸟窝)

孤 ɡū (孤单) 单dān (单双)

种 zhnɡ(种树) 都 dōu (都是)

邻 ln(邻居) 居 jū(居住)

招zhāo (招手) 呼 hū (呼吸)

静 jnɡ (安静) 乐 l (快乐)

11、三下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知识点

三下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知识点

词语搭配

(骄做)的铁罐 (懦弱)的东西

(轻蔑)的神气 (荒凉)的废墟

(厚厚)的尘土 (傲慢)地问

(谦虚)地回答 (惊讶)地说

(兴奋)地说

词语扩展:

描写人品质的词语:谦虚 骄傲 诚实 认真 慷慨 狡猾 卑鄙 小气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翻来覆去 大惊小怪 东奔西走 积少成多 苦尽甘来 顶天立地 取长补短

课内词语:

国王、骄傲、看不起、傲慢、谦虚、懦弱、

神气、住嘴、王朝、尘土、光洁、美观、

古代、价值、动手

句子解析: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奚落,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从骄傲常常奚落可以看出铁罐的傲慢,为下文写铁罐对陶罐的恶劣态度埋下伏笔。

2.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这里表现出铁罐对陶罐的挑衅,写出了它的傲慢无礼,称呼陶罐为陶罐子,说明铁罐对它的极为蔑视。

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铁罐发现陶罐懦弱,因此说话更加尖刻。

4.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相提并论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或评说,课文中指铁罐自认为比陶罐强,不能把它和陶罐放在一起比较,它听了陶罐的话后非常生气,并开始威胁陶罐。

因为陶罐的话句句在理,铁罐无以反驳,所以它恼羞成怒。恼怒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铁罐的理屈词穷。通过描写铁罐生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它的蛮不讲理的形象。

5.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两个罐子都被尘土覆盖,此时它们的命运是一样的。这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6.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从捧倒清理体现了人们对陶罐的爱惜。这句话写陶罐被清理干净后光洁如新,朴素,美观,这是对陶罐外观的赞美,也暗指陶罐的心灵是纯朴的、美的。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9):讲铁罐自恃坚硬,奚落陶罐。陶罐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

第二部分(10-17):讲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连影子也见不到了。

课文主题:

课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问题归纳:

1.听了铁罐对陶罐说的话,你想对铁罐说点什么?

铁罐你太刻薄、太自以为是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你不能老拿自己的长处去嘲笑别人的短处。

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铁罐为什么会恼怒呢?

因为陶罐的话句句在理,铁罐无以反驳,所以它恼羞成怒。恼怒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铁罐的理屈词穷。通过描写铁罐生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它的蛮不讲理的形象。

3.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陶罐的话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陶罐宽广的胸怀。铁罐曾经经常嘲笑、奚落它,可是陶罐出土后,却首先想到让人们挖出铁罐。

12、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生字注音组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生字注音组词

我会写:

骄(jiāo) 骄子 骄傲 骄阳 骄横

傲(o) 傲气 高傲 傲骨 骄傲

谦(qiān) 谦让 谦虚 谦逊 谦卑

虚(xū) 虚弱 虚荣 谦虚 虚伪

懦(nu) 懦弱 懦夫

弱(ru) 弱点 弱小 虚弱

尘(chn) 灰尘 尘埃 尘土

捧(pěng) 吹捧 捧角 捧场

擦(cā) 磨擦 擦拭 擦洗

代(di) 年代 古代 代替 后代

价(ji) 价格 评价 价钱 价值

1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近反义词多音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近反义词多音字

《陶罐和铁罐》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近义词

骄傲一傲慢 奚落一数落 

谦虚一谦逊(虚心) 轻蔑一轻视(蔑视)

懦弱一怯懦 恼怒一愤怒 

羞耻一可耻 朴素一朴实 

兴奋一高兴 惊讶一惊奇 

美观一美丽

反义词

懦弱一勇敢 骄傲一谦虚

朴素一华丽 荒凉一繁荣

多音字

盛shng(盛开)chng(盛饭)

处chǔ(相处)ch(到处)

14、三年级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这样的生活?

因为池子觉得河流的生活太累,负重太多。时时都要背着沉重的货船、木筏、小船、小艇、大船,不能享受平静安逸的生活。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才是舒服,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看起来很辛苦的生活。

2.池水认为的哲理是什么?

不求出名,不要忙碌,只要生活安逸、悠闲就是好命运。

3.河流所提到的自然规律指什么?

水要流动了才能够保持清洁。也就是说流水不腐激荡变化充满挑战的生活才能让生命力更加顽强!

4.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

5.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首诗歌想要告诉我们:人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也告诉我们,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15、三年级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这是怎么回事?/池子对她的邻居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

以问句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总是表示经常,滚滚滔滔写出了河流奔流不息的状态,反问句从侧面反映了河流的忙碌,也写出了在河流眼里,河流这样的状态是非常疲劳的。

2.我总是看见,/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简直数也数不完。/

总是一会儿一会儿说明河流经常这样,突出了河流的忙碌。数也数不完写出了河面上的船只很多。

3.你几时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涯?//比起来,你我相差竟这么大!/

这样的生涯是指河流整日忙忙碌碌,不知疲倦地流着,身上负载着船只、竹筏。因为池子觉得河流的生活的太累,负重太多,所有他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多好差这么大表现出了池子对自己生活的自豪。

4.可是,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在我的胸膛上轻轻摇荡。/

池子将自己躺在柔软的泥土里比作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写出了池子生活的安逸。不用至多进一步表现了池子的无所事事及对自己生活的满意。

5.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

反问句强调了自己的生活无可代替,表现了池子对这样生活的满意。大家在忙忙碌碌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时候,池子却什么也不做,只在睡梦中空想。

6.啊,你在推究哲理?/河流说道,//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河流用有力的语气反击池子的说法,告诉池子不要忘记自然规律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7.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用源源不断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是河流的行动,与池子的生活形成对比。河流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告诫池子要遵循这条自然规律,才能收到人们的尊敬,生活才有意义,否则就会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8.河流的话果然应验。/河流至今长流不断,/遮掩,/到头来完全枯干。

这段话揭示了不同生活观带来了不同的结局。

16、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鹿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角的?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鹿非常欣赏自己的角,认为自己的角精美别致,像珊瑚那样美丽。看着自己的角,鹿的心情也是很美丽的。

2.鹿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腿的?

鹿认为自己的腿太细了,和美丽的角不般配,对腿很不满意。(此时他还没发现自己的腿的长处)

3.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也要看到事物的短处。

17、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这句话交代了鹿生活在丛林中,为下文鹿逃跑时被树枝挂住作铺垫。

2.池水清请的,像一面镜子。

这是比喻句,把池水比作一面镜子,突出了池水的清。

3.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

这句话是对鹿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鹿的惊喜与兴奋。

4.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这是比喻句,这是鹿对自己的角的赞美。两个多么表现出鹿自豪的心理。把角比作珊瑚,形象地表现出鹿角的美丽。

5.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就是抱怨的样子,鹿的意思是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感叹号的使用更加突出了鹿对腿的不满和抱怨。

6.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没精打采说明鹿对自己的腿太不满意了,这使他有点灰心。忽然、猛一回头、哎呀、逼近表明形势十分危急。

7.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有力、蹦来跳去、远远、甩写出了鹿腿的有力,突出了鹿腿的作用。甩字用得好,表现出了鹿和狮子之间的距离大,突出了鹿跑得快。

8.他叹了叹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鹿终于明白了,虽然角很美丽,但是角也有短处容易被树枝挂住;虽然腿细长难看,但是它很有力,能帮助自已逃生。可见事物各有所长,不能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到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18、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写鹿很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腿太难看。

第二部分(5、6):讲述了鹿狮口逃生的经过。

第三部分(7):借鹿之口点明了本文的寓意。

19、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中的这份备忘录记录了哪几种昆虫?

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

2.作者是根据什么来拟写小标题的?

复眼是根据蜻蜓和苍蝇的特点拟写的,花大姐是根据瓢虫的外形拟写的,独角仙和蚂蚱是根据它们的名字拟写的。

20、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

一直一次表现出了我对复眼非常感兴趣。

2.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总是琢磨不出来。

一连串的问号写出了我对复眼的疑问,却没有找到答案。总是体现了我爱动脑筋,脑袋里充满了奇思妙想。

3.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蜻蜓就有复眼就发现了,噌飞了。

这段话在结构上运用了总分的写法,先总写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然后用具体的事例表示这一特点,条理清晰。段末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噌表现出昆虫的机警、敏捷。

4.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两个感叹号连用,表示态度坚决,因为长了复眼,一定不好看。

5.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瓢虫当作人来写,动作缓慢,穿着黑绸衬裙,多么有趣,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6.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根据瓢虫身上的星点不同,可以起出不同的名字。

7.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这里用幽默风趣的话写出了作者对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的讨厌。

8.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

呜扑是拟声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独角仙飞行时的状态,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摔得很重与下文的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相呼应,因为大所以才摔得重。

9.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这段话抓住了独角仙的体型、甲壳和角这三个特点,把它统称为昆虫里的霸王。

10.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这里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表现了独角仙的力气大。

11.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

这句话点明了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事物以及我喜欢画蚂蚱的原因。

12.还有一种土蚂蚱,身体粗短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这句话写了土蚂蚱的外形、颜色、翅膀和遇到侵害时的表现。

21、三年级下册第26课方帽子店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26课方帽子店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这家帽子店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

开门见山,点明了这家店只做方帽子。这字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2.他们的橱窗里都是方帽子。第一顶是方的,第二顶是方的,第三顶还是方的

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表明这家店还有很多帽子,而且都是方的。

3.问他们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他们总是这样回答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

只做总是从来表明他们一直认为帽子就必须是方的,表现了他们的固执。

4.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真不舒服!

这里是写方帽子戴着不舒服: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这句话不仅写出了方帽子有很多弊病,不符合人们的需要,也写出了人们没有创新的精神。

5.小孩子们觉得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他们想,圆圆的头为什么不行吗?

  这里是心理描写,写出了孩子们的疑问,创新就是从疑问开始的。

6.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又舒服义漂亮。

  孩子们喜欢新鲜的玩意儿,为帽子的创新埋下了伏笔。

7.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主人大吃一惊。

  人山人海、密密麻麻写出了街上戴方帽子的人很多,而圆帽子的出现很新奇,令人吃惊。

8.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抓、丢两个动词写出了方帽子店的主人对儿子戴圆帽子的事很生气,对圆帽子持排斥态度。

9.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新帽子店的产品和广告与方帽子店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0.路上的行人已经变了样子,夏天戴着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呢绒帽

孩子们长大了,他们的愿望也变成了现实,漂亮的舒服的帽子已经形成潮流。

11.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慢慢地成为古董。

这里的古董指的是过时的东西。改变一次道出了作者索要说明的道理。

22、三年级下册第26课方帽子店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26课方帽子店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2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人们戴着方帽子并不舒服。

第二部分(516):孩子们不喜欢方帽子并且做出了许多式样的帽子。

第三部分(1721):新开了一家帽子店,人们慢慢地喜欢戴舒服的各式各样的帽子,而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23、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能够书写的纸是怎么发明的?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注意: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不是蔡伦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不断积累的结果。

2.蔡伦为什么要改进先前造纸的方法呢?

蔡伦之前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来字写在帛上,虽然解决了重量问题,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无法普及。西汉时期用麻造纸,但是粗糙难写。

3.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术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轻便好用的纸张。我从中体会到了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很敬佩他,赞叹又自豪。

4.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本文的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写出了纸的发明过程,以及造纸术对世界的贡献,赞扬了我们古代人民的聪明和智慧,表达了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敬仰。

5.本文首尾两段有何异同?

相同之处:都是在讲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意义;不同之处:首段简单,尾段更详细。

  像这样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相同的内容,就在结构上形成了一种呼应,这种写法就叫首尾呼应。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

24、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二自然段: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特点。

第三自然段:麻纸出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第四自然段: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五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学习资源推荐 蜘蛛开店生字拼音组词等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附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口耳目》生字笔顺同步练习 《找春天》同步练习 《人之初》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知识点归类预习 《动物王国开大会》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生字笔顺拼音组词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问题解答与教学内容预习 低年级看图写话资料大汇总(附常用词语、常用句式、练习)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海的女儿》教学设计 燕子课后习题同步练习 《一分钟》同步练习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交际指导与范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图文讲解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交际指导与交际范文 《动物儿歌》生字笔顺拼音组词 《古对今》生字笔顺拼音组词

最新学习资源 三年级下册第六课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 零七八碎儿是什么意思 四年级第七单元小练笔参考答案 二年级《1米有多长》练一练习题及答案4.估一估,量一量。 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的翻译是什么 灯光好词好句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19课剃头大师生字注音考前训练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15课小虾课文重难点分析笔记 二下语文第三课开满鲜花的小路注音组词

相关信息 三年级语文下册6课陶罐和铁罐评课稿一等奖课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6课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等奖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之诗句解析 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墨梅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课堂笔记:语文下册第28课枣核重难点 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第六课树和喜鹊词句复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