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燕 yān 燕山 燕国 劲 jn 劲头 使劲
yn 燕子 燕尾服 jng 坚劲 苍劲
似 s 似乎 相似 还 hi 还有 还没
sh 似的 hun 归还 还钱
2、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沙:(shā)沙子 砂砾 (sh)沙一沙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出塞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出塞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还:hun(归还)hi(还是)度:d(度假)du(揣度)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4、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之题临安邸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之题临安邸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几:jǐ几个 jī茶几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5、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译文】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都是断魂般地落魄。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可以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问题归纳:
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6、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译文】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都是断魂般地落魄。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可以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4月5日前后(农历三月初)。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供嫔妃游戏。
纷纷:连绵不绝。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借问:向人询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受到此诗的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为酒店的名称。
7、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译文】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都是断魂般地落魄。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可以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多音字:
行hng(银行)xng(不行)
少shǎo (少人)sho (少年)
8、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重难点探究:
1.请揣摩咬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一个咬字,运用拟人手法,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2.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操?
这首诗用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写法,全诗借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意思对即可)
9、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近义词:坚劲坚韧 烈火猛火 焚烧燃烧
等闲平凡 清白纯洁 放松松开
千锤万凿千锤百炼
反义词:留去 尔吾 等闲不凡
清白污浊 坚劲泄气
10、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若 ru 倘若 、 宛若
rě 见〖阿兰若〗
要 yo 摘要 、 要塞 、 要诀
yāo 要求
11、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重难点探究:
1.《石灰吟》这首诗是抓住石灰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
这首诗抓住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而把白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来写的。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更突出石灰不怕击打。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中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粉,全不怕突出石灰甘愿经受磨炼,奉献自己的品质。
2.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12、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脉络 网络
锤 chu 锤子 锤炼
凿 zo 确凿 开凿
焚 fn 焚烧 焚毁
1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
浑:全,全然。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14、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组词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组词
络 (lu) (脉络) (网络)
锤 (chu) (捶打)(锤炼)
凿 (zo) (确凿) (凿子)
焚 (fn) (焚烧) (焚毁)
15、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脉络 网络
锤 chu 锤子 锤炼
凿 zo 确凿 开凿
焚 fn 焚烧 焚毁
16、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燕 yān 燕山 燕国 劲 jn 劲头 使劲
yn 燕子 燕尾服 jng 坚劲 苍劲
似 s 似乎 相似 还 hi 还有 还没
sh 似的 hun 归还 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