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后反思
本学期的习惯培养安排了“认真写钢笔字”和“认真写毛笔字”。
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写的都是铅笔字。三年级开始练习钢笔字了,所以,部分学生对钢笔的握笔姿势,书写要领,都不能掌握,但是另外一小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学生要加强指导,从握笔姿势,到书写要领,使用钢笔的注意点,都要一一指点。
在实际书写中,发现孩子们写钢笔字存在这样几个问题:1.笔画不顺畅。原因一:可能是钢笔本身出水不畅,建议学生把钢笔彻底清洗干净,尤其把笔尖剔净,然后再打墨水,书写。原因二:学生握笔姿势不对,发现个别孩子是侧着笔尖或倒着笔尖写字,所以形成了这种运笔不畅的线条。应手把手教孩子们握笔。2.手指离笔尖的位置,太远或太近,这样都不利于运笔,所以,应让学生反复尝试,感受放到一个怎样的位置,书写最轻松,最容易顿笔、行笔,收笔。
毛笔字的书写学生没有经验,所以还应从握笔开始,逐步指导。软笔的书写,对初学的孩子来说是一大挑战,不管是握笔,还是书写的力度,运笔的方式,和硬笔都有很大的改变。让学生从欣赏开始,多读读帖,从基本笔画练起,借助书法课,让孩子们逐步找到书写的要领。
“提笔即是练字时”,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应贯彻始终,在平时的教学中常抓不懈。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后反思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苏教版的特色,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它远远不是一堂课能教完的,不仅要督促孩子形成新的好习惯,更要将原有的好习惯保持发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
“不懂就问”是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疑问,向他人请教。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懂就问”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做到“不懂就问”。我在教学中不仅仅与学生讨论了“不懂就问”这个学习习惯的内涵,更注重于对他们自身的研究。经过不同形式的“问”这一主题的讨论,使学生们知道了不开口也可以问的,这就从另一角度思考了这个问,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为不同性格的孩子打开了一扇扇“问”的门窗。最后,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讨论:我是否有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事例?该怎么做?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评点、指正。
“勤于搜集资料”是学生在阅览室、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上网、参观有关展览、采访等方法搜集资料。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知道搜集资料的重要性,知道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在公共场所查阅资料要注意言行举止文明,保持教室安静,还要注意爱惜资料。如果资料不是自己的就不能剪贴,但可以将需要的资料抄录下来或者复印下来加以保存。还要注意做好资料的交流和展示。
我想,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育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学生多多练习。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
——
本册要求学生在仔细观察课本图画或教学挂图的基础上,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了解读书做笔记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读书做笔记的方法,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读书做笔记。我先和孩子们交流了读书做笔记的好处,有的说能提高写作水平,有的说能提供写作的机会,能将记忆长期保留,积累珍贵的见闻或资料,等等。我给他们介绍了名人坚持读书做笔记的事迹,并告诉他们,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今后的道路还很长,如果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对于今后的成长是大有帮助的。就像老师坚持天天备课、写反思一样,长期坚持,你会发现做笔记这件事会变得越来越轻松了。
事实上,我们五(3)班的孩子在两年前就已经养成了读书写批注的良好习惯,而且有一部分孩子,能写出大段的感想。但是语文学习的名目是很多的,由于语文时间的缺失,能坚持每天都读书写笔记的孩子是很少的。
随时使用工具书。首先我和孩子们一起交流了身边有哪些工具书,这些工具书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一交流,我才发现,农村孩子身边的工具书是少之又少的,基本上就添了新华字典,个别的也就多了成语词典。我给孩子们介绍了《汉语拼音词汇》、《学生辞海》等平时经常能用到的工具书,发动他们利用双休时间去新华书店走走看看,见识一下各种工具书。农村教学资源的缺乏导致学生的接触面狭窄,这学期,我一定要多利用多媒体,来让这些孩子多接触新鲜事物,多增长知识。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9》教后反思
本来这部分内容安排一课时解决的,哪知一上起来就觉得要说的实在是挺多的,前面的“读书做笔记”环节就花了我整整一节课时间。课上,我重申了《采蜜本》上的摘抄要求,希望孩子们都来做勤劳的“小蜜蜂”,把阅读积累到的好词、好句、好段及时记录下来。写读后感虽然平时多有尝试,但是看了教材所提供的范文,好好为孩子们捏了一把汗:这篇读后感字迹工整、美观,篇幅较长,间接地给学生提出了本学期写读后感的目标要求——感受要相对深刻,文章应该具有一定的篇幅。在作文教学计划中我安排了“学写读书笔记”一课,为的是让孩子们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练习,掌握写读书笔记的一般方法。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反思
我是一位新教师,今天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群孩子。孩子们对于我的到来非常欢迎,这让我忐忑的心放松了下来。课堂一开始我就告诉他们一两点我要求的学习习惯,比如说,当老师数到三的时候,孩子们必须安静无声并且坐端正,同时为了不影响孩子以前的一些习惯,我并没有做出很多改变,怕产生冲突混淆了孩子。
我先让孩子们认识钢笔的构成,这部分所花时间很少,因为家长已经有所指导。重点的就是后面的握笔姿势,这部分令人头疼,因为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用着一种错误的握笔姿势,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很难进行改变,在我指导之后,很多同学都能按照要求,但过几分钟再一次握笔时又回到原来的姿势,这种情况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呢?是不是应该适当纠正,但也不能牵强。接下来,我让孩子们欣赏课本上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并请他们说说你觉得好在哪里。在后面的临摹时,我有很大的疏忽,很多孩子的钢笔没有墨水需要加墨水导致了课堂混乱,并且一些孩子在本子上有很多钢笔渍,这让我的教学顺序有些乱。
我让孩子临摹了两首古诗,孩子们能很好的进行。
本节课的问题主要是握笔姿势以及钢笔与墨水的使用,这个我将在日常学习中慢慢引导。
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习惯是一种持久的耕耘,花是收获的果。
本册要求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逐步培养课内外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及有关要求,逐步养成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预习和复习要求早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提出了,只不过随着年级的增高,要求随之提高。所以,预习要求只让学生回顾了一遍,并布置晚上的家作就是预习第一篇课文,通过实践检验预习能力和效果。课堂上,我和学生们一遍看图一遍交流,让学生明确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都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并表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接着,我又请立刻班上预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榜样的垂范来带动一部分不够自主的学生重视起来。最后,让学生明确预习和复习的异同点,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缺一不可的重要性。
交流“认真完成作业”这一环节,首先和学生一起欣赏了书上的优秀学生作业,反思自己的,认识到不足和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接着出示了开学后书写认真的作业,提出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让学生取长补短,努力改进自己的作业。我们又欣赏了插图,进行了交流,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想,明确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
习惯养成教学,是一项恒久的工程,是一种品德的积淀,更是日常的鞭策与鼓励。希望我的孩子们能更好的做好自己。
7、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书中有两个板块,一是认真写钢笔字,一是认真写毛笔字。在课前,我们做了这样的调整,因为学校新开辟了一节书法课,而且是毛笔字的教学,因此,我们把习惯培养中关于认真写毛笔字的教学移到书法课上学习,本节课,只进行关于认真写钢笔字的教学。
其实,用钢笔写字和铅笔写字一样,坐的姿势,握笔的姿势,以及书写的行款都是一样的。所以,我把重点放到了钢笔的了解、使用、保养上。我先拿出一支钢笔,把它拆开,让孩子认识钢笔的笔套、笔杆、笔尖、吸管。并从笔尖的不同样子,认识普通钢笔和美工笔。接着,我又演示了吸墨水的过程,一边做一边说,让孩子明白如何使用钢笔。最后,我作了友情提醒:1.写字时如果中途离开,一定要把钢笔套套上。 2.笔套套得紧,切忌用力两手拔,这样很容易漏墨水。3.当钢笔不出水了,不能用力乱甩,不然墨水会乱溅,弄到作业本上,别人的衣服上就不好了。4.当钢笔书写不畅时,或者想换一种颜色的墨水时,一定要清洗干净。 5.墨水用完,要及时吸水。 6.吸完墨水,要用柔软的纸擦净,避免用硬的纸使劲擦笔尖。
最后,我让孩子们用钢笔在纸上练习写字,因为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钢笔,第一次写钢笔字,孩子们都显得小心翼翼,生怕写错。所以我提醒孩子们,在动笔前,一定要想好,看好,尽量少用橡皮,这样作业本才能整洁工整。
8、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后反思
本学期的习惯培养安排了“认真写钢笔字”和“认真写毛笔字”。
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写的都是铅笔字。三年级开始练习钢笔字了,所以,部分学生对钢笔的握笔姿势,书写要领,都不能掌握,但是另外一小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学生要加强指导,从握笔姿势,到书写要领,使用钢笔的注意点,都要一一指点。
在实际书写中,发现孩子们写钢笔字存在这样几个问题:1.笔画不顺畅。原因一:可能是钢笔本身出水不畅,建议学生把钢笔彻底清洗干净,尤其把笔尖剔净,然后再打墨水,书写。原因二:学生握笔姿势不对,发现个别孩子是侧着笔尖或倒着笔尖写字,所以形成了这种运笔不畅的线条。应手把手教孩子们握笔。2.手指离笔尖的位置,太远或太近,这样都不利于运笔,所以,应让学生反复尝试,感受放到一个怎样的位置,书写最轻松,最容易顿笔、行笔,收笔。
毛笔字的书写学生没有经验,所以还应从握笔开始,逐步指导。软笔的书写,对初学的孩子来说是一大挑战,不管是握笔,还是书写的力度,运笔的方式,和硬笔都有很大的改变。让学生从欣赏开始,多读读帖,从基本笔画练起,借助书法课,让孩子们逐步找到书写的要领。
“提笔即是练字时”,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应贯彻始终,在平时的教学中常抓不懈。
9、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本学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及“留心观察事物”两个习惯培养的内容。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读书做记号尤为重要。孩子们阅读的书比较多,面比较广,很多家长跟我交流时都说孩子喜欢看书,但是只看故事情节,不积累,不动脑筋思考,于是我决定重点讲一讲“读书做记号”。
和学生交流“读书做记号”时,我先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读书时要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呢?在交流中大家懂得了读书做记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然后结合练习三中的常用的记号习惯,以课文中的《“东方之珠”》为例,交流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有哪些,并将第十课《九寨沟》作为练习。最后,我还告诉孩子们,读书时,除了做一些记号外,我们还要写写批注,把自己的想法及时表达出来,这样读书才有收获。
10、《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后反思
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苏教版教材每册书的开篇就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从不敢懈怠。针对班级实际情况,我一改传统式的看图说话、模仿操练,以学生朗读活动替而代之,教学中,我以一篇小诗《青松》让学生去练习朗读。在朗读活动中贯穿读书姿势的训练与读书品质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也随之高涨,朗读能力也在自己练习与欣赏同伴中不知不觉提高了。
另外,在教学中,我也告诉学生,朗读时,光读也不行,应该带着思考去读,每次训练时,提醒学生要养成身正、肩平的读书姿势,以及读书时的专注。当然,光靠课上几分钟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生活中,时时提醒学生,关注学生,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朗读、背诵、阅读变成一种真正的乐趣。当然,课堂上我们只能教学朗读背诵的方法要求,课题中的“勤于”两字要在课后落实。所以,习惯养成功夫在课外。
现在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对我们班极大部分同学能逐个养成一个又一个好习惯充满信心,但班级里大概还有那么五六个同学我也很担忧,今天的习惯课堂都是我行我素,东张西望,一直在做小动作,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