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岂(qǐ) 斩(zhǎn) 浒(hǔ) 煞(shà)
寇(kòu)琐(suǒ) 栩(xǔ) 瘾(yǐn)
籍(jí) 偿(chánɡ)馈(kuì) 酵(jiào) 鉴(jiàn)
(2)难写的字
诵
:左小右大,右边部分不要少点。
舅
:上下结构,上部较扁,下部是“男”字。
凯
:左右结构,左部“岂”下面的“己”要变形,右部不要写成反文旁。
衰
:注意与“哀”区别开来。
岂
:下部是“己”字,竖弯钩的弯伸展。
篇
:“户”略扁,撇要写舒展。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津津有味 豪杰 无限 消遣 索然无味
自作多情 风花雪月 篇章 刊物
(2)近义词
好~爱 谓~说 自足~自满 居然~竟然
着力~用力 厌烦~讨厌 消遣~游玩
质朴~朴实 一知半解~不求甚解
特别~特殊 馈赠~赠送 领悟~领会
增强~加强 赞誉~赞美 模仿~借鉴
遭遇~遭受 悲惨~凄惨 愉悦~喜悦
(3)反义词
耻→荣 仔细→马虎 急→缓居然→果然
厌烦→喜爱 消遣→工作 浅显→深奥
津津有味→索然无味一知半解→心领神会
特别→普通 悲惨→幸福 丰富→贫乏
赞誉→谴责 千篇一律→与众不同
(4)词语归类
①AABC式词语:津津有味
类似的词语:
侃侃而谈 高高在上 赫赫有名
格格不入 朗朗上口
②AABB式词语:勉勉强强 哭哭啼啼 朦朦胧胧
类似的词语:
欢欢乐乐 轰轰烈烈 摇摇摆摆
密密麻麻 嘻嘻哈哈
③“如×似×”式词语:如饥似渴
类似的词语:
如狼似虎 如胶似漆 如花似锦
如痴似醉 如花似玉
④四种事物并列的词语:风花雪月
类似的词语:
镜花水月 豺狼虎豹 风雨雷电
牛鬼蛇神 琴棋书画 柴米油盐
江河湖海
⑤量词:
一幅画页 一阕乐章 几百册图书
一段范文 一次委屈 一轮玉盘
⑥动词:
飞过花丛 流经山谷 涌起愉悦之情
撒给大地 挡着风寒 捧起果实
奉献人间 发挥作用
⑦修饰词:
生动的性格 风花雪月的文字
质朴浅显的篇章 流光溢彩的画页
欢快音符的乐章 卖力地呐喊助威
宽大的衣衫 沉甸甸的果实
呕心沥血的创造
⑧有关读书的词语
专心致志 凿壁偷光 好学不倦 学富五车
夜以继日 废寝忘食开卷有益 学而不厌
博览群书 韦编三绝 悬梁刺股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把书比喻成“长生果”,形象地说明了书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阙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把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比作画页和乐章,是为了说明自己对少年读书生活的怀念,可见那样的生活给了她十分美好的回忆。
(3)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
这是一个比喻句,作者把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比作“绿洲”,说明了作者当时的惊喜。可见作者当时对书籍是多么的喜爱。
2.排比句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这是一个排比句,这样的句式增强了语势,更具有说服力,强调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
3.精彩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聪明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是好学者对于学习的正确态度。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这句话讲出了对待知识的正确态度。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这是宋代朱熹的读书心得,对我们读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为我们读书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指导。
三、考试热点
1.《古人谈读书》一课中,是一些古人对于读书的名言。常以填空形式考查对名句的积累。
2.《忆读书》中常考查作者冰心的两句话的含义,多以填空题或问答题的形式考查,或以选择形式考查。
3.《我的“长生果”》多考查句子的仿写,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名著的认识。
阅读时梳理文章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是考试的一个热点。常见的考查形式:阅读文章,说说文章讲了哪几件事,简要写出来,或是文章从哪几方面讲了这件事?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莫言《童年读书》
推荐理由:文章通过借阅的四本书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而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被书吸引的程度是多么强烈,简直达到了身不由己的程度。文章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读书时的状态,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作者如饥似渴地迷恋读书的情景,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阅读方法:文章语言活泼,生动有趣。我们在阅读时,要动脑筋想一想,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类复习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必记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屹(yì)昂(áng)鼎(dǐng)沸(fèi)
卵(luǎn)跃(yuè)穗(suì)巢(cháo)
眠(mián)昧(mèi)坠(zhuì)霎(shà)
(2)难写的字
罩:上部是“罒”,不要写成“四”。
盼:左部是”目”,不要写成“日”。
犹:右部是“尤”,不要写成“龙”。
震:下部是“辰”,不要漏写中间的横。
牵:下部是“牛”,不要写成“午”。
卵:不要忘记写上两个“丶”。
(3)多音字
笼lǒnɡ(笼罩)lónɡ(笼子)
载zài (运载)zǎi (登载)
尽 jǐn (尽管)jìn(尽头)
处cℎù(无处不在) cℎǔ(处分)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观潮、据说、大堤、宽阔、笼罩、
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滚动、顿时、
风平浪静、水天相、逐渐、犹如、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震动、余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牵着、鹅卵石、坑坑洼洼、填上、
庄稼、风俗、跃出、葡萄
(2)近义词
屹立~矗立、顿时~立刻、犹如~好像
颤动~颤抖、霎时~刹那、依旧~依然
恢复~复原、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明亮~闪亮、柔和~柔润、新鲜~清新、
坑坑洼洼~崎岖不平、满意~满足、
招待~接待、闪闪烁烁~时隐时现、
奇妙~奇异、归~回、一瞬~刹那、
眠~睡、霸占~占据、纳凉~乘凉、
密密麻麻~密密匝匝、微小~渺小、
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3)反义词
浩浩荡荡→零零星星、宽阔→狭窄、
人声鼎沸→万籁俱寂、平静→喧闹、
风平浪静→风号浪吼、喜欢→讨厌、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柔和→坚硬、
坑坑洼洼→平平整整、奇妙→平常、
霸占→割让、新鲜→腐败、
模糊→清晰、梦幻→真实
(4)词语归类
①AABB 式词语:
浩浩荡荡、闪闪烁烁、坑坑洼洼、密密麻麻
类似的词语:熙熙攘攘、郁郁葱葱、懵懵懂懂、
隐隐约约、踉踉跄跄、星星点点 、兢兢业业、
战战兢兢
②ABAC 式词语:
人山人海、若隐若现、半明半昧
类似的词语:虎头虎脑、作威作福、
毕恭毕敬、有始有终、 知己知彼 、
能屈能伸 、自给自足 、不闻不问
③量词:一层薄雾 、一条白线、一片菜园
一堵水墙 、一匹战马、 一个月亮、
一块银毯、 一个传说 、一道后门 、
④动词:流着月光、填上碎石、和新土、
走过石拱桥、仰望天空
⑤修饰词:
宽阔的钱塘江、蒙蒙的薄雾、 隆隆的响声、
高高的点苍山、 细细的溪水、 可爱的水塘 、
新鲜的花瓣、 古老的传说 、闪烁的星星、
密密麻麻的星星、 静寂的夜 、
星群密布的蓝天、 深蓝色的天空
⑥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鸟语花香 、春光明媚、 草长莺飞、
花团锦簇、 烟波浩渺、 落英缤纷、
繁花似锦、 沃野千里、 山清水秀、
层峦叠嶂、 千沟万壑
四字词语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的考查形式有:
(1)补充词语。
(2)根据词语类型写出相关词语。
(3)用相关词语造句。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把水浪比作水墙,形象地突出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句话把浪潮比作战马,形象地突出水浪奔流的速度很快、很迅猛的情景。
(3)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这句话把稻田比作银毯,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稻田的景象。
2.拟人句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这句话把钱塘江当成人来写,十分形象有趣。
3.排比句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仅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更增强了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
4.设问句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运用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引出下文。
三、考试热点
1.《观潮》第 3、4 自然段常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也常作为课内阅读出现。第 4 自然段考查写作顺序,以及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大潮来时的壮观场面。课文的写作顺序也会有所考查,作文也会要求用这一顺序写作。
2.《走月亮》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课内阅读会考查“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以及抒发的感情。
3.《现代诗二首》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
4.《繁星》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
3、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归类复习
一、认识新笔画
竖折折钩(shùzhé zhé ɡōu)
(例:鸟 鸡 鸭 岛)
卧钩( wò ɡōu)
(例:心 必 志 思)
二、认识新部首
走之(zǒu zhī)
(例:远 近 达 过)
斜刀头(xié dāo tóu )
(例:色 角 争 免)
反犬旁(fǎn quǎn pánɡ)
(例:猫 狗 猎 猪)
鸟字边(niǎo zì biān)
(例:鸭 鸡 鸵 鸽)
单人旁(dān rén pánɡ)
(例:作 做 仁 代)
包字头(bāo zì tóu)
(例:包 句 勿 匈)
竹字头(zhú zì tóu)
(例:笔 竿 等 笛)
日字旁(rì zì páng)
(例:明 晚)
国字框(guó zì kuàng)
(例:国 团 囚 因)
绞丝旁(jiǎo sī pánɡ)
(例:红 经 绝 织)
三、生字
河水(shuǐ)去(qù)处
来(lái)往 不(bù)去
远(yuǎn)方没有(yǒu)
颜色(sè)近(jìn)处
听(tīng)力 无(wú)家
声(shēng)音还(hái)有
小(xiǎo)雨多少(shǎo)
小牛(niú) 果(guǒ)实
鸟(niǎo)叫多(duō)少
黄(huáng)金一只(zhī)
小猫(māo) 边(niān)沿
鸭(yā)子苹(píng)果
红杏(xìng)桃(táo)子
早(zǎo)晨 书(shū)包
转笔刀(dāo)尺(chǐ)子
书本(běn)背包(bāo)
作(zuò)业 农业(yè)
铅笔(bǐ)上课(kè)
学校(xiào) 木(mù)头
树林(lín) 土(tǔ)地
力(lì)气爱心(xīn)
明(míng)天 风尘(chén)
从(cóng)军 大众(zhòng)
一双(shuāng)森(sēn)林
枝条(tiáo) 中(zhōng)国
五(wǔ)星红旗立(lì)正
公正(zhèng)升(shēng)国旗
国(guó)家 红旗(qí)
红(hóng)色 歌(gē)手
升起(qǐ)什么(me)
美(měi)好 艳丽(lì)
四、多音字
还(háihuán) 看(kàn kān)
少(shǎoshào) 转(zhuàn zhuǎn)
的(de dì) 中(zhōng zhòng)
五、近义词
看——望 去——走
边——沿 群——伙
宝贝——珍宝 陪——伴
明——亮 独——单
立——站 徐徐——慢慢
美丽——漂亮
六、反义词
远——近来——去
有——无 大——小
多——少 宝贝——废物
静——动早——晚
上——下 明——暗
小——大高——低
升——降 起——落
七、词语积累
【表示人的量词】
个、位、口、名。
如:一个画家 一位老师 一位客人 三口人 一名学生
【表示动物的量词】
只、匹、头、条。
如:一只狗 一只鸟 一匹马 一头牛 一头驴 一条蛇 一条鱼
【表示人和动物器官、部位的量词】
个、只、颗、根、张、条。
如:一个鼻子 一只眼睛 一颗牙齿 一根头发 一张嘴
一条腿
【表示植物的量词】
棵、株。
如:一棵树 一棵草 一株水稻
【表示水果的量词】
个。
如:一个苹果 一个橘子 一个梨
也有例外的:一粒葡萄 一根香蕉
【表示植物部位的量词】
朵、片、条、粒。新课 标 第 一网
如:一朵花 一片叶子 一条根 一粒种子
【和团结有关的词语】
众志成城 团结一致 同甘共苦 风雨同舟 同舟共济
同仇敌忾 同心协力 甘苦与共 分甘共苦 患难与共
【描写升旗仪式的词语】
矫健的步伐 整齐 凝视 激动不已 高唱 恭恭敬敬
冉冉升起 庄严 雄壮
我会写、会组词
水(开水)(口水) 去(去了)(来去)
来(来了)(来去) 不(不是)(不去)
小(大小)(小山) 少(少见)(多少)
牛(牛头)(小牛) 果(果子)(水果)
鸟(鸟儿)(小鸟) 早(早上)(早安)
书(书本)(书上) 刀(刀子)(小刀)
尺(尺子)(一尺) 本(本子)(本来)
木(木耳)(木头) 林(山林)(林子)
土(土里)(水土) 力(大力)(无力)
心(手心)(开心) 中(中心)(水中)
五(五十)(五个) 立(立正)(坐立)
正(立正)(正中)
我会认
远(远方) 有(有无) 色(颜色)
近(近处) 听(听见) 无(无心)
声(声音) 去(来去) 还(还有)
来(回来) 多(多余) 少(多少)
黄(黄色) 牛(小牛) 只(一只)
猫(小猫) 边(一边) 鸭(鸭子)
苹(苹果) 果(水果) 杏(杏子)
桃(桃花) 书(书本) 包(书包)
尺(直尺) 作(作业) 业(事业)
本(本子) 笔(铅笔) 刀(尖刀)
课(上课) 早(早上) 校(学校)
明(明天) 力(力气) 尘(尘土)
从(从前) 众(众人) 双(双面)
木(木头) 林(树林) 森(森林)
条(条件) 心(手心) 升(上升)
国(国家) 旗(国旗) 中(中间)
红(红色) 歌(歌声) 起(起立)
么(多么) 美(美好) 丽(美丽)
立(立正) 午(中午) 晚(晚上)
昨(昨天) 今(今天) 年(过年)
本单元易错读音
翘舌音:
声、少、只、书、尺、尘、众、双、升、中
平舌音:
色、作、早、从、森、昨
鼻音n:
牛、年
边音l:
来、力、林、丽、立
前鼻韵母:
远、近、边、本、尘、林、森、心、晚、今、年
后鼻韵母:
听、声、黄、苹、杏、明、从、众、双、升、中
认识笔画
例字:鸟
例字:心
重点笔顺
水
“”共4画,第一笔是亅,第二笔是フ,第三笔是丿
去
“”共5画,第四笔是撇折
来
“”共7画,第二笔是丶,第三笔是丿,第五笔是丨
不
“”共4画,第四笔丶
小
“”共3画,第一笔是亅
少
“”共4画,第一笔是丨
牛
“”共4画,第三笔是一,第四笔是丨
果
“”共8画,第五笔是一,第六笔是丨
鸟
“”共5画,第一笔是丿,第二笔是,第三笔是丶,第四笔是竖折折钩
早
“”共6画,第五笔是一
书
“”共4画,第二笔是,第三笔是丨,第四笔是丶
刀
“”共2画,第一笔是,第二笔是丿
尺
“”共4画,第一笔是横折,第三笔是丿
本
“”共5画,第五笔是一
林
“”共8画,第四笔是丶,第八笔是捺
力
“”共2画,第一笔是,第二笔是丿
心
“”共4画,第一笔是点(往左),第二笔是卧钩,第三四笔是丶
五
“”共4画,第二笔是丨,第三笔是横折
正
“”共5画,第三笔是一,第四笔是丨
了解会意字
日+月=明 田+力=男
小+大=尖 小+土=尘
人+人=从 人+人+人=众
木+木=林 木+木+木=森
氵+目=泪 亻+木=休
不+正=歪 ⺮+毛=笔
认识偏旁
辶
走之 例字:远、近、还
⺈
斜刀头 例字:色
犭
反犬旁 例字:猫
鸟
鸟字边 例字:鸭
勹
包字头 例字:包
亻
单人旁 例字:作
⺮
竹字头 例字:笔
日
日字旁 例字:明
□
国字框 例字:国
纟
绞丝旁 例字:红
偏旁与字意的关系(偏旁表意)
艹
很多草字头的字与有关:花、草、莲、苹
木
很多木字旁的字与有关:树、林、桃、桥、棋
女
很多女字旁的字与有关:妈、奶、姐、妹、姨
氵
很多三点水的字与有关:江、河、清、溪、流
讠
很多言字旁的字与有关:词、语、说、话、诗
鸟
很多鸟字边的字与有关:鸡、鸭、鸥、鸽
笔顺规则
从左到右:
儿、林、
先撇后捺
:本、天、人、大
积累量词
头
一牛 一猫 一鸭子
颗
一枣 一桃 一杏子
只
一鸟 一苹果
积累反义词
大——小 多——少 远——近
有——无 去——来 正——反
东——西 高——矮 弯——直
广告
最好的方法给孩子
作者:王芳
京东
背诵课文
1、《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大小多少》
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3、《小书包》
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少。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
4、《日月明》
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5、《升国旗》
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国歌声中,徐徐升起;
迎风飘扬,多么美丽。
向着国旗,我们立正;
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6、《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易读错的字
母亲(qīn) 鹦(yīng)鹉 翠(cuì)鸟
吞(tūn)下 捕(bǔ)鱼 蒲 (pú)公英
合拢(lǒng) 盛(shèng)开 观察(chá)
二、易写错的字
搭:右上边是“艹”,不是“⺮”。
翠:羽字头不带钩。
耍:上面是个“而”字,第二笔是撇。
钓:右边的“勺”,第三笔是点。
趣: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喜:注意上边是“士”,不是“土”。
睡:右边第四笔横最长,最后一笔横最短。
三、重点词语
搭船 母亲 外祖父 沙啦 响亮 羽毛
翠绿 长嘴 静悄悄 吞下 捕鱼 雨点
船夫 用力 船头 翠鸟 蒲公英 盛开
玩耍 呼喊 哈欠 钓鱼 而是 观察
合拢 有趣 喜爱 睡觉 乡下 窗前
常常 绒毛 假装 起床 一本正经
四、多音字
啦:lā(沙啦) la(来啦)
假:jiǎ(真假) jià(放假)
乐:lè(快乐) yuè(音乐)
觉:jué(自觉) jiào(睡觉)
盛:shèng(盛开) chéng(盛满)
悄:qiāo(静悄悄) qiǎo(悄然)
五、形近字
沙(沙发) 搭(搭船) 悄(悄悄)
吵(吵闹) 答(回答) 消(消失)
啦(沙啦) 吞(吞下) 盛(盛开)
拉(拉手) 蚕(养蚕) 盆(盆子)
欠(哈欠) 耍(玩耍) 钓(钓鱼)
吹(吹风) 要(重要) 钩(钩子)
六、近义词
用力—使劲 美丽—漂亮 玩耍—嬉戏
喜爱—喜欢 快乐—欢乐 盛开—开放
仔细—认真 合拢—收拢 张开—展开
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引人注目—惹人注意
七、反义词
漂亮一丑陋 快乐—悲伤 引人注目—默默无闻
喜爱—讨厌 仔细—马虎 合拢—张开
吞—吐 有趣—枯燥 静悄悄—闹哄哄
八、词语搭配
【形容词搭配】
(彩色)的小鸟 (翠绿)的羽毛 (红色)的长嘴
(金色)的草地 (绿色)的草地 (可爱)的草地
(一本正经)的样子 (有趣)的蒲公英
【量词搭配】
一(条)小鱼 一(只)翠鸟
一(张)长嘴 一(种)花
一(片)草地
九、词语归类
【ABB 式词语】 静悄悄 傻乎乎 懒洋洋
毛茸茸脏兮兮慢吞吞喜洋洋
【拟声词】沙啦 呼噜 嘎吱 喀嚓 轰隆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一本正经 大惊失色
从容不迫心平气和没精打采
十、句子积累
1·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外貌描写)
2,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动作描写)
3,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吧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心理描写)
4,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的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神态、动作描写)
5,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按时间顺序描写)
6. 比喻句: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7. 感叹句: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十一、考点提示
1.《搭船的鸟》通过记述“我”去外祖父家的途中认识翠鸟的经过,表现出“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2-4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2.《金色的草地》主要写了生活在乡下的兄弟俩经常在草地上玩耍和哥哥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这两件事。作者通过对这两件事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并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常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
3. 学会和同学交流你观察到的事物。
4. 能够把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事物、人物或场景写下来。
5、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易读错的字
弄(nòng)错 回答(dá) 井沿(yán)
一堵(dǔ) 衔(xián)着 哀(āi)号
晴朗(lǎng) 葫芦(lu) 比赛(sài)
葫芦藤(téng) 寒号(háo)鸟
二、易写错的字
沿:右上部分不是“几”,不要带上钩。
观:右边是“见”,不要写成“贝”。
答:上边是竹字头,不要写成草字头。
际:右边是“示”,竖钩不要通到上边去。
朗:左边不要写成“良”。
却:右边是单耳刀,不要写成双耳刀。
谢:中间“身”的最后一撇不要出头。
三、会写的词语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大话面对 晴朗 枯草
冷却 将来纷纷 夜里 一阵 一棵 谢谢想法
盯着 邻居 治虫 奇怪坐井观天 无边无际 自言自语
四、多音字
落:luò(下落) là(落下)
号:hào(口号) háo(哀号)
哪:nǎ(哪里) na(天哪)
当:dāng(当然) dàng(当作)
和:huo(暖和) hé(和平)
种:zhòng(种地) zhǒng(种子)
五、形近字
喝(喝水) 开(开门) 陈(陈列)
渴(口渴) 井(井口) 阵(一阵)
粉(米粉) 郎(新郎) 颗(颗粒)
纷(纷纷) 朗(晴朗) 棵(一棵)
六、近义词
晴朗—明朗 劝告—劝说 暖和—温暖
哆嗦—颤抖 懒惰—懒散 将来—以后
奇怪—惊奇 从前—以前 雪白—洁白
得过且过—苟且偷生无边无际—一望无际
七、反义词
朋友—敌人 抬头—低头 晴朗—阴沉
慢慢—迅速 奇怪—平常 赛过—不如
温暖—寒冷 得过且过—精益求精
八、词语搭配
1. 量词搭配
一(棵)葫芦 几(朵)小花 几(个)小葫芦
几(个)虫子一(只)鸟 一(口)井 一(只)青蛙
2. 形容词搭配
(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小葫芦
(晴朗)的天气 (温暖)的窝 (暖暖)的太阳
九、词语归类
1.ABAC 式词语:
无边无际 无影无踪 无拘无束 无法无天 无穷无尽
2. 形容天气寒冷的词语:
寒冬腊月 滴水成冰 天寒地冻 冰天雪地 寒风刺骨 寒气逼人
十、佳句积累
1. 感叹句: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2. 祈使句: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3. 比喻句: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 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4. 反问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默写《江雪》。
2.《坐井观天》青蛙与小鸟的对话常通过阅读理解的形式考查。
3.《寒号鸟》说明的道理常通过问答题的形式考查。
4.《我要的是葫芦》第 3、4 自然段常通过阅读理解的形式考查。
6、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易读错的字
夜宿(sù)山寺(sì)星辰(chén)
顽(wán)皮街(jiē)道桥梁(liáng)
淘(táo)气试(shì)穿衬衫(chèn shān)
制(zhì)服彼(bǐ)此模(mú)样
喘(chuǎn)气哎呀(āi yā)旺(wàng)火
渐(jiàn)渐冒(mào)出冲(chōng)进
烫(tàng)人终(zhōng)于浑(hún)身
水淋(lín)淋
二、易写错的字
敢:右边是反文旁。
野:右边是“予”,不要多加一撇。
步:下面不要写成“少”。
论:右下方是“匕”。
妹:“女”作为偏旁时,撇长横短。
旺:“日”要写得瘦长。
三、会写词语
危楼 不敢 惊吓 阴天 田野 苍茫 岸边 房屋 散步 消失 船只
远方 海岸 不久 同时 行人 唱歌 赶快 兴旺 旁边 浑身 很轻
水汽
四、多音字
五、形近字
六、近义词
嚷——叫 渐渐——逐渐 连忙——马上 好奇——惊奇
知道——了解 藏——躲 霎时——瞬间 无论——不管
悠闲——清闲 消失——消亡
七、反义词
暖和——寒冷 轻——重 飞快——缓慢 远——近 从前——以后
远方——近处 霎时——永久
八、词语搭配
(蓝色)的远方 (呛人)的烟 (烫人)的火 (美丽)的白云
(很轻很轻)的水汽 (激动)地说 (躺)在床上 (闭)上眼睛
(冒)出黑烟 (蹿)出火星 (冲)进屋里
九、词语归类
ABB 式词语:天苍苍 野茫茫 水淋淋
描写“风”的词语:
寒风 凉风 暖风 热风 微风 狂风 台风 风暴 和风细雨
描写“天气”的词语:
云开雾散 微风习习 冰天雪地 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 寒风刺骨
鹅毛大雪 电闪雷鸣
十、句子积累
1. 拟人句: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2. 夸张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夜宿山寺》《敕勒歌》。
2.《雾在哪里》熟读雾把景物藏起来后的句子。
3.《雪孩子》熟读雪孩子冲进火里救出小白兔的句子,体会雪孩子勇敢、舍己救人的品质。
7、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岂(qǐ) 斩(zhǎn) 浒(hǔ) 煞(shà)
寇(kòu)琐(suǒ) 栩(xǔ) 瘾(yǐn)
籍(jí) 偿(chánɡ)馈(kuì) 酵(jiào) 鉴(jiàn)
(2)难写的字
诵
:左小右大,右边部分不要少点。
舅
:上下结构,上部较扁,下部是“男”字。
凯
:左右结构,左部“岂”下面的“己”要变形,右部不要写成反文旁。
衰
:注意与“哀”区别开来。
岂
:下部是“己”字,竖弯钩的弯伸展。
篇
:“户”略扁,撇要写舒展。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津津有味 豪杰 无限 消遣 索然无味
自作多情 风花雪月 篇章 刊物
(2)近义词
好~爱 谓~说 自足~自满 居然~竟然
着力~用力 厌烦~讨厌 消遣~游玩
质朴~朴实 一知半解~不求甚解
特别~特殊 馈赠~赠送 领悟~领会
增强~加强 赞誉~赞美 模仿~借鉴
遭遇~遭受 悲惨~凄惨 愉悦~喜悦
(3)反义词
耻→荣 仔细→马虎 急→缓居然→果然
厌烦→喜爱 消遣→工作 浅显→深奥
津津有味→索然无味一知半解→心领神会
特别→普通 悲惨→幸福 丰富→贫乏
赞誉→谴责 千篇一律→与众不同
(4)词语归类
①AABC式词语:津津有味
类似的词语:
侃侃而谈 高高在上 赫赫有名
格格不入 朗朗上口
②AABB式词语:勉勉强强 哭哭啼啼 朦朦胧胧
类似的词语:
欢欢乐乐 轰轰烈烈 摇摇摆摆
密密麻麻 嘻嘻哈哈
③“如×似×”式词语:如饥似渴
类似的词语:
如狼似虎 如胶似漆 如花似锦
如痴似醉 如花似玉
④四种事物并列的词语:风花雪月
类似的词语:
镜花水月 豺狼虎豹 风雨雷电
牛鬼蛇神 琴棋书画 柴米油盐
江河湖海
⑤量词:
一幅画页 一阕乐章 几百册图书
一段范文 一次委屈 一轮玉盘
⑥动词:
飞过花丛 流经山谷 涌起愉悦之情
撒给大地 挡着风寒 捧起果实
奉献人间 发挥作用
⑦修饰词:
生动的性格 风花雪月的文字
质朴浅显的篇章 流光溢彩的画页
欢快音符的乐章 卖力地呐喊助威
宽大的衣衫 沉甸甸的果实
呕心沥血的创造
⑧有关读书的词语
专心致志 凿壁偷光 好学不倦 学富五车
夜以继日 废寝忘食开卷有益 学而不厌
博览群书 韦编三绝 悬梁刺股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把书比喻成“长生果”,形象地说明了书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阙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把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比作画页和乐章,是为了说明自己对少年读书生活的怀念,可见那样的生活给了她十分美好的回忆。
(3)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
这是一个比喻句,作者把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比作“绿洲”,说明了作者当时的惊喜。可见作者当时对书籍是多么的喜爱。
2.排比句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这是一个排比句,这样的句式增强了语势,更具有说服力,强调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
3.精彩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聪明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是好学者对于学习的正确态度。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这句话讲出了对待知识的正确态度。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这是宋代朱熹的读书心得,对我们读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为我们读书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指导。
三、考试热点
1.《古人谈读书》一课中,是一些古人对于读书的名言。常以填空形式考查对名句的积累。
2.《忆读书》中常考查作者冰心的两句话的含义,多以填空题或问答题的形式考查,或以选择形式考查。
3.《我的“长生果”》多考查句子的仿写,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名著的认识。
阅读时梳理文章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是考试的一个热点。常见的考查形式:阅读文章,说说文章讲了哪几件事,简要写出来,或是文章从哪几方面讲了这件事?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莫言《童年读书》
推荐理由:文章通过借阅的四本书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而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被书吸引的程度是多么强烈,简直达到了身不由己的程度。文章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读书时的状态,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作者如饥似渴地迷恋读书的情景,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阅读方法:文章语言活泼,生动有趣。我们在阅读时,要动脑筋想一想,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8、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绕(rào) 慨(kǎi) 蔼(ǎi)
(2)难写的字
簸
:注意右下是“皮”,不要写成“支”。
涯
:左窄右宽,右边“厂”下是两个“土”。
裹
:外面是“衣”,里面是“果”,不要少写左下的“丿”。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晶莹 摇篮 壮观 和蔼 半径 资源 有限
矿物 地质 无私 矿产 慷慨 节制 开采
枯竭 贡献 毁坏 滥用 生态 设想 例如
基地 破碎 目睹 子孙
(2)近义词
晶莹~剔透 交错~交叉 渺小~微小
恩赐~赏赐 慷慨~大方 开采~发掘
枯竭~干涸 贡献~奉献 随意~任意
温暖~暖和 合适~适合 顺溜~顺畅
松散~疏松 舒服~舒适 打算~盘算
笑嘻嘻~乐呵呵
(3)反义词
晶莹→浑浊 和蔼→严厉 渺小→伟大
无私→自私 慷慨→小气 开采→埋藏
枯竭→充沛 贡献→索取 投入→支出
温暖→寒冷 顺溜→阻碍 松散→紧凑
舒服→难受喜欢→厌恶 白霎霎→黑漆漆
盘踞→撤离 险恶→平安 恭敬→傲慢
劲挺→弯曲 勇敢→胆怯 凶猛→温柔
荡漾→平静 风雨同舟→分道扬镳
(4)词语归类
①描写神态的词语:和蔼和亲
类似的词语:
笑逐颜开 喜笑颜开 愁眉苦脸
②含有风雨的词语:风雨同舟
类似的词语:
风雨兼程 狂风暴雨 疾风骤雨
③含有日或月的词语:日月同辉
类似的词语:
日新月异 日月无光 日积月累
④量词:
一个晶莹的球体 一粒种子 一张软床 一片雪
⑤动词:
遥望地球 提供矿产资源 毁坏资源
提出设想 解除干渴 滋润心田
⑥修饰词:
群星璀璨的宇宙 松散的地 温暖的怀抱
粼粼的波光 了不起的奇迹
⑦描写大地的成语:
顶天立地 山崩地裂 地动山摇 春回大地
大地回春 大好河山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山崩地陷 大地春回 寸草不生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气层比作地球的纱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球的美丽。
(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地比作母亲,把“耙得又平又顺溜”的土地比作“妇女们刚梳的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黑在自己的土地里认真细致地劳作的工作态度和深沉地热爱土地的思想感情。
2.拟人句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地球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球像母亲那样“和蔼可亲”地孕育和哺养着人类。
(2)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树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的“勇敢”的特点。
3.精彩句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生动的描写,写出了环境的美丽与舒适,表达了作者对青山的热爱之情。
5.含义深刻的语句
(1)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只有”一词,突出地表现了保护地球的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这句话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农民与土地关系之密切。
(3)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青山不老”指的是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拟人句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三、考试热点
1.《古诗三首》一课,常以课文内容填空或默写的形式考查。
2.《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第1、2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3.《三黑和土地》一课,课文中的几处比喻句,考试时常以仿写句式的形式考查。
4.《青山不老》一课,第3、5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5.第六单元的习作是学写倡议书,在课外阅读题中常以写建议的方式考查。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郭以实的《鸟儿的侦察报告》
推荐理由:文章以童话的形式,用鸟儿给“我”发回的几份侦察报告贯串全文,借鸟儿之口诉说了鸟类遭到人类迫害的种种情形,形象地展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带来的令人心痛的恶果,警示人们要保护环境。
阅读方法:这篇文章可以和本单元的其他几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从内容、题材、写作方法、主题思想等几个方面比较它们的异同,从而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第17课《古诗三首》
唐
1.《浪淘沙(其一)》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的前两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通过“、、、、”等词语的组合,展现了黄河的气势。后两句中“”四字显现了诗人的精神风貌;而“同到牵牛织女家”一句则化为,将读者带到了奇异的神话世界。
杜牧
2.《江南春》是唐代诗人的作品,他和并称为“小李杜”。《江南春》这首诗抓住莺等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诗中,描写江南 明媚春光的句子是:“。”感叹南朝覆灭,寄托讽喻之意的句子是:“。”
宋
3.《书湖阴先生壁》是代诗人的作品。湖阴先生是王安石的,诗中一句一景,分别展现了等景物,由,韵味悠长。赞美庭院清幽,表现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诗中,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美丽的田园景色的句子是:“。”一个“”字,一个“”字,化为,令人拍案叫绝。
对偶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
5.字词解释
颠簸。
簸:
山城,山村。
山郭:
虚指,形容寺庙很多。
四百八十寺:
青苔。
苔:
推开门。
排闼:
题写。
书:
绿树红花互相映衬
绿映红:
浪淘沙、木兰花、青玉案、念奴娇、黄莺儿、踏莎行
6.曲牌名:
7.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
列数字、举例子
1.《只有一个地球》一文采用了等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关于地球的多方面知识,(1)(2)(3)有力地说明了“”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
再生
2.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一类是可以的,如;一类是,如。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人类所犯的错误是;对于可再生资源,人类所犯的错误是。正是因为如此,人类才会面临的危险。
40 万亿千米
3.至少在地球为中心的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另一方面,作者对科学家们提出的可以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也用了“”和做了回答。其实,这是在告诉我们,这个设想很难实现,不现实。
4.反义词
慷慨—吝啬
4 月 22 日
5.世界地球日:
6.现象及宣传标语
乱砍乱伐、乱倒垃圾、无节制开采、大肆捕杀、乱排乱放导致水资源及大气受到污染等现象。
现象:
标语:
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水是生命之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第19课《青山不老》
15
1.《青山不老》一文讲述了一位老人用年的时间创造的奇迹——绿化了,造了,造福后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赞扬了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
点明中心
2.“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这句话,不老的不仅是老人留下的这座青山,还有的奉献精神。所以老人的精神也不老,和青山一样长青。
3.描写青山的诗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第20课《三黑和土地》
质朴
1.这首诗歌以的语言,的情感,通过对农民在土地上劳作与的情景的描绘,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抒发了农民对的热爱以及对的憧。
简朴的乡间生活
2.诗中的比喻来自,把土地比作“”“”,把挚爱土地的农民比作“”。使得诗歌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起早贪黑、春种秋收
3.描写农民的词语:
4.热爱大地的名句:
大地,你是万物之母。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协商
1.意见不同时,可以通过来解决。要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
①认真倾听,准确理解;②心平气和,表达观点;③求同存异,换位思考。
2.遇到不同意见要做到
生态平衡、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回收利用
3.有关环保的词语:
语文园地 6
一部分
1.我们是大地的,大地也是我们的。
注释
2.理解古诗词的时候,可以借助理解,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来体会。如果古诗与古代神话故事、历史古诗有联系,也可以。了解,多了解一些对学习古诗词会有很大帮助。
通读整段话
3.弄清楚一段话的意思,要,从把握内容,然后注意抓住。练习中这段话的观点是:
4.日积月累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麦、黍、菽、稷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彩:黄、青、赤、白、黑
9、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姿(zī) 势(shì) 况(kuàng)烈(liè) 镇(zhèn)
述(shù) 联(lián) 胸(xiōng) 仰(yǎng)
渣(zhā) 者(zhě) 诚(chéng) 血(xuè)
撤(chè) 帘(lián) 速(sù)
眨(zhǎ) 瞅(chǒu)眶(kuàng)
(2)难写的字
登
:上下结构,右上部分书写顺序为撇、撇、捺。
跌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两笔是竖、提,“失”最后两笔两笔撇、捺要舒展。
腿
:左右结构,“月”写时要竖长些,走之要舒展,托住上面部分。
勇
:上下结构,“甬”和“力”写时扁平一些,使整体字形更美观些。
默
:左右结构,左边要写得紧凑一些,“犬”写得大些。
养
:上下结构,一撇一捺要盖住下面。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掌声 文静 默默 轮流 讲台 一齐 角落
慢吞吞 刚刚 热烈 持久 泪水 平息 动听
勇气 面对 郊外 养病 跳动 欢快 谷粒
男孩 或者 严寒 本来 可惜 肯定 诚实
(2)近义词
骤然~突然 文静~文雅 情况~状况
注视~凝视 镇定~镇静 姿势~姿态
忧郁~忧愁 歧视~轻视 鼓励~鼓舞
高大~伟岸 非常~特别 周围~附近
或者~也许 严寒~寒冷 仰望~仰视
可惜~惋惜 果然~果真 诚实~诚恳
婉转~悠扬 欢快~欢畅 本来~原本
消灭~歼灭 激烈~猛烈 陆续~连续
仍然~依然 镇定~镇静 敏捷~灵敏
沉思~深思 恳求~央求 迅速~快速
(3)反义词
犹豫→果断 热烈→微弱 持久→短暂
镇定→慌乱 鼓励→打击 忧郁→开朗
歧视→重视 高大→矮小 欢快→伤心
严寒→炎热 肯定→否定 诚实→虚伪
仰望→俯视 可惜→幸好 果然→居然
激烈→平静 镇定→慌张 敏捷→迟钝
危险→安全 迅速→缓慢 同意→反对
胜利→失败
(4)词语归类
①含有数字的词语:当头一棒
类似的词语:
十全十美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六神无主
九牛一毛五湖四海七上八下七零八落
②ABAC式的词语:自言自语
类似的词语:
一心一意百发百中多种多样无边无际
若隐若现半信半疑自作自受多姿多彩
③描写时间的词语:争分夺秒
类似的词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弹指之间 日积月累
稍纵即逝一日三秋 瞬息之间 斗转星移
④量词
一次联欢会一位同学一阵掌声
一个小男孩一棵白桦树 一次战斗
一座小庙 一块弹片 一台手术
一个士兵
⑤动词
讲述故事响起掌声鼓起勇气离开阵地
⑥修饰词
热烈的掌声 高大的白桦树 欢快的灰雀
⑦描写战争的词语:硝烟滚滚
类似的词语:
金戈铁马 穷兵黩武 大动干戈
兵戎相见 兵荒马乱 赤地千里
二、佳句积累
1.动作描写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从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我们便可以体会到英子内心的矛盾心情。这掌声中包含了大家的鼓励和信任。
2.“被”字句
气焰嚣张的日军刚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
这个“被”字句说明了敌人被我军打得猝不及防,遭到重创。
句式转换——“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常见的考查形式有:给出句子,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或将“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3.精彩句
(1)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里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一种被认可的泪水。这掌声是第二次掌声,掌声中除了鼓励还有赞扬。
(2)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说明形势已经十分危急,这与“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白求恩临危不惧的精神。
4.含义深刻的句子
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这些话表达了英子当时的思想以及后来发生变化的原因。“微笑着面对生活”是指有直面生活困难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考试热点
1.《司马光》一文常以按课文原文填空和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
2.《掌声》一文中第3自然段常作为课内阅读进行考查。
3.《灰雀》一文经常考查生字的书写。
4.《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第2、3自然段常作为课内阅读进行考查。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一个苹果》
推荐理由:本文是抗美援朝志愿者张计发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里,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故事。故事反映了伟大的、激烈的上甘岭战役,真实而又生动地描写了战士们处在危难关头仍为他人着想、关爱他人胜于关爱自己的优秀思想品质,歌颂了战友间真挚的友情。志愿军战士们传递的不仅是一个苹果,更是一种情谊,一种关心别人胜于自己的精神。
阅读方式:文章内容浅显,感情真挚。可以与同学一起读,来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