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语文下册11课白桦课文词句复习随堂笔记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银霜和雪花这两词写出了白桦通体洁白的形象;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披字把白桦拟人化了,表明对白桦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2.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毛茸茸的雪枝给白桦绣花边,像绽放的花穗,像洁白的流苏。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傲雪挺立的白桦形象。
3.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这一句写了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玉立写出它的挺拔、高贵的气质;闪着表现了白桦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这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有着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4.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徜徉姗姗来迟写出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及动态之美,白雪皑皑银色光华写出了白桦的色彩之美,拟人化的手法尽显白桦的秀美。这朝霞渲染下的白桦令人联想到包主席的词句: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一年级下册语文13课荷叶圆圆课堂词句复习笔记
1.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圆圆的写出了荷叶的形状,绿绿的写出了荷叶的颜色。
2.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蓝。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水珠把荷叶比作摇篮,语言生动、形象。躺眨两个动词的运用准确形象地展现出了小水珠躺在荷叶上那种舒适的样子。
3.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小蜻蜓把荷叶比作停机坪,说明了荷叶对它的重要性。透明展现了小蜻蜓的翅膀的特点,立展开体现了小蜻蜓快乐的心情。
4.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青蛙把荷叶比作歌台,让人联想到小青蛙在荷叶上唱歌的情景。蹲写出了青蛙的姿势。作者将青蛙的呱呱叫声写成歌唱,渗透着浓浓的喜爱之情。
5.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小鱼儿把荷叶比作凉伞,展现了荷叶又圆又大的特点。笑嘻嘻捧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鱼儿自由、快乐地样子。 一朵朵说明了水花很多。
3、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词句复习笔记
1.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熟写出了木瓜掉落的条件,高高的交代了木瓜树的特点和木瓜跟湖面的距离,所以咕咚声必然很响。
2.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小猴子看见了,问他为什么跑。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咕咚声太响了,吓得兔子拔腿就跑。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形象地写出了兔子害怕的心理。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小兔子认为它可怕极了。
3.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两个不好啦,一个快跑啊写出了小猴子非常害怕。
4.这一下可热闹了。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热闹是对整个场面的一个概括。一个跟着一个写出了热闹。这里的大伙指狐狸、山羊、小鹿。很平常的一声咕咚,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却传成了一种很可怕的东西,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跑叫都说明动物们既惊慌,又紧张、害怕。
5.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大象说: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野牛又问大伙,大伙也都说没看见。
野牛并没有盲目地跟着大伙跑,而是非常冷静地向大象、向大伙追问事情的根由,与大伙也都说没看见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告诉我们光凭耳朵去判断一件事情,常常会失误,甚至闹笑话。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咱们不仅要依靠耳朵,还应该用眼睛看,用嘴巴问,更应该冷静地用心思考,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聪明有头脑的人。
6.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这句话照应开头,再次揭示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7.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这里的大伙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4、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马过河课文词句赏析笔记
1.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这句话概括地写出了小马过河的原因。
2.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为难指小马不知道小河的深浅,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写出了小马的内心活动:遇到困难,想问问妈妈。可见他不爱动脑筋,喜欢依靠别人。
3.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难为情是因为小马答应了帮妈妈做事,却因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没能完成任务,他感到不好意思。省略号表示小马在回答妈妈的话时,吞吞吐吐。
4.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妈妈的话意思是:对于别人说的话,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并亲自试一试,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5、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词句复习要点笔记
词句赏析:
1.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这里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及起因,下面的内容是围绕奚落展开,重点描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奚落反映了铁罐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的特点。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铁罐发现陶罐懦弱,因此说话更加尖刻。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什么也不怕。
相提并论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或评说,课文中指铁罐自认为比陶罐强,不能把它和陶罐放在一起比较,它听了陶罐的话后非常生气,并开始威胁陶罐。
因为陶罐的话句句在理,铁罐无以反驳,所以它恼羞成怒。恼怒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铁罐的理屈词穷。通过描写铁罐生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它的蛮不讲理的形象。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这几句话是陶罐受到傲慢的铁罐奚落之后的据理力争。对于铁罐的无理取闹,陶罐表现出谦虚克制的态度,不和质地坚硬的铁罐去碰撞,然后用但字一转,说这并不是懦弱,因为罐子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这是罐子的职责。至于盛东西,陶罐说:我不见得比你差,这是从履行职责能力上讲的。再论后面的省略号,略去了一些别的理由,从下文许多年代以后陶罐光洁如新、铁罐消失得无踪无影可以看得出来。
4.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这样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没有什么可吵的。从中可以看出陶罐心态平和,不愿意和铁罐一争高下,表现出陶罐谦和、友善、克制的特点。
6.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两个罐子都被尘土覆盖,此时它们的命运是一样的。这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7.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这句话表现了陶罐宽广的胸怀。铁罐曾经经常嘲笑、奚落它,可是陶罐出土后,却首先想到让人们挖出铁罐。
8.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这几句话讲铁罐的下场及消失得无踪无影的原因。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说明找的时间长,找得很仔细,但仍不见铁罐的影子。最后一句,交代铁罐消失的原因。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说明铁罐经不起氧化,早就无踪无影了。
6、守株待兔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课文重难点课堂笔记
课文重难点探究:
1.宋人为什么没有再次得到兔子?
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宋人再也没有得到兔子。
2.宋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做事急于求成,对意外心存侥幸。
7、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花钟课文词句赏析
1.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三个词语,从三个方面写出了花的惹人喜爱。鲜花朵朵说明花的数量多,争奇斗艳说明花的姿态美,芬芳迷人说明花的气味浓郁、迷人。
2.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这句话是本段的总起句,下面的内容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起到了概括段意,引起下文的作用。
3.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这句话依次为我们介绍了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的开放时间是开花时的样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出了各种花开放时的姿态,同时表现了作者观察十分仔细。左右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与后文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相呼应。
4.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读者思考;同时也是个过渡句,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运用了举例子、作假设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植物开花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有被灼伤的危险的意思是如果昙花在白天开花,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就会被灼伤;若温度不高,则不会被灼伤,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展示美丽的笑脸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昙花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昙花的喜爱之情。
6.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这句话交代了影响植物开花时间的另一个原因: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关。
7.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的时钟。
这句话点明了花钟的含义,照应题目,使文章中心突出。
8.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依次开放的意思是按照次序一个一个地开放,写出了花开的时间虽然不同,但有次序。大致看似表意模糊,其实作者使用这个词语恰恰是一种准确的表达,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状况的准确反映。无论开花时间,还是对原因的分析,都是有一定范围,受一定条件限制的,如果把话说死了,看似肯定,反而不科学了。这句话写出了花钟的作用,点明了花钟的趣味性。
8、四年级语文下册13课,课文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些?
四年级语文下册13课,课文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些?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推,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9、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挑山工随堂笔记之文章内容及分段
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挑山工随堂笔记之文章内容及分段
主要内容:课文记叙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专心登山,脚步踏实,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分段及段意
本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登泰山时看见挑山工登山与游人不一样,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段(3-5自然段):讲我遇到一位挑山工的具体经历,证实他的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和我从挑山工的话中受到启发。
第三段(6自然段):讲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
10、四年级语文下册纳米技术就在身边课文词句复习笔记
1.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
与乒乓球放在地球上进行比较,充分说明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
2.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比钢铁结实百倍有力地说明了碳纳米管材料韧性强的特点。
3.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这句话是文章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下文列举纳米技术在我们身边的应用。
4.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这句话是文章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下文列举纳米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11、飞向蓝天的恐龙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词句含义上课笔记
1.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古生物学家们历时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成果喻为画卷,十分形象生动。
2.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连续用有些举例子及列数字,从行走方式、体形、食性等方面介绍了恐龙庞大家族形态各异的特征。
12、琥珀四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课文重难点复习笔记
1.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一句中,约莫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不可以,约莫表示大约,几万年前的事情只能靠推测,这样才符合逻辑,用词严谨。
2.琥珀有什么特点?
琥珀是由松脂球演变而成的透明化石,里面裹有苍蝇和蜘蛛,苍蝇和蜘蛛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3.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1)要有松树;(2)在炎夏季节;(3)滴下的松脂多。
4.松脂球形成化石需要哪些条件?
(1)漫长的时间;(2)陆地下沉,海水漫上来;(3)松树腐烂;(4)
淹没在泥沙下面。
5.第1至6自然段有三处描写太阳,各是怎样描写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太阳暖暖地照着;太阳照得火热;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表明天气越来越热,为下文的松脂滴落作铺垫。
6.文中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内容是推测的?
琥珀的形成是推测出来的,琥珀的发现和样子及其科学价值是真实的。
7.这块琥珀的发现有什么科学价值?(用文中语句回答)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琥珀课文随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用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的过程,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②脉络梳理:
全文共18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推测琥珀形成的时间。
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琥珀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第三部分(第1317自然段):琥珀被发现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琥珀在科学上的价值。
14、四年级下册三月桃花水课文重难点复习随堂笔记
1.课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
2.什么是三月桃花水?
农历三月江河水涨,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河面上洒满了桃花。
3.作者从春天的明镜里看到什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看到了:燕子翅膀上裹着白云垂柳如雾如烟水底浮起花瓣水底浮起红莲;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河水干净、清澈、明亮。
4.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1)美在有声;(2)美在有色;(3)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
5.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惊喜、高兴、激动。
15、四年级语文下册3课天窗课文词句含义及作用复习
1.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屋子比作地洞,突出了关闭木板窗后屋子里一片漆黑的情景。
2.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
顶是特别的意思,在这里表示程度最高。跑跳仰看写出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以及在雨中玩耍的兴奋。
3.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用也许这个带有想象色彩的词语组成的排比句,想象夜晚的美丽与神奇,极富感染力,体现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
4.从那小小的玻璃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将闪电比作带子,说雨风雷电扫荡世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和想象到的情景。大十倍百倍写出了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
5.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更复杂,更确实!
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解释了大人们应该被感谢的原因,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揭示了因为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富有变化的,所以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6、13课猫课文重点难点复习笔记,四年级语文下册内容
1.课文从哪三方面介绍了猫的性格古怪?
(1)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2)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3)它既胆小又勇猛。
2.课文从哪些方面写满月的小猫们淘气可爱的特点的?
(1)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淘气;(2)玩起来不怕摔跟头,也不怕疼;(3)肆无忌惮地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
3.第4段中,既写到猫什么都怕,又写猫勇猛,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这正好揭示了猫性格的古怪,胆小与勇猛敢斗同时体现了在猫的身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4.文中小梅花指的是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小梅花指猫的脚印,这里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猫踩在稿纸上的爪印比作美丽的小梅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5.作者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了猫的性格特点。写猫老实时,列举猫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的事例,写猫贪玩时,列举猫一天一夜不回家的事例,写猫尽职时,列举了猫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蹲守、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的事例都具体表现了猫古怪的性格。写猫小时候淘气可爱,列举了它玩妈妈的尾巴、玩鸡毛、摔跤、打秋千等具体事例来表现。
17、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1课白桦文中重难点解析
1.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白桦的?
这首诗是按总分的顺序来描写白桦的。
2.诗人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白桦的美?
写白桦在雪中的美、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在朝霞中的美。
3.文章以白桦为描写对象,表现了白桦怎样的形象?
本文以白桦为描写对象,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白桦之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挺拔之美。
4.白桦外在形象是怎样的?内在气质是什么?
白桦外在形象是挺拔、秀美、洁白;白桦内在气质是含蓄、高洁。
18、四年级语文下册11课白桦课文词句复习随堂笔记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银霜和雪花这两词写出了白桦通体洁白的形象;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披字把白桦拟人化了,表明对白桦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2.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毛茸茸的雪枝给白桦绣花边,像绽放的花穗,像洁白的流苏。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傲雪挺立的白桦形象。
3.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这一句写了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玉立写出它的挺拔、高贵的气质;闪着表现了白桦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这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有着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4.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徜徉姗姗来迟写出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及动态之美,白雪皑皑银色光华写出了白桦的色彩之美,拟人化的手法尽显白桦的秀美。这朝霞渲染下的白桦令人联想到包主席的词句: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9、第10课绿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重点难点随堂笔记
1.诗中的绿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景象和诗人的感觉(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2.诗中呈现了哪些绿色,有什么特点?
列举了六种绿色: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这些绿色的特点是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3.想象所有的绿色集中起来是怎样的情景?
满眼的绿是那么浓密,那么厚实,那么充盈,大自然充满了绿色,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4.第2至4自然段,诗人从哪几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程度、空间、形态这三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5.为什么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因为诗人心中充满了绿,感觉所有的绿(绿色的草叶、枝条)在春风吹拂下起起伏伏,富有节奏。
20、白鹅四年级下册第15课,课文重点难点复习笔记
1.白鹅的吃相可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白鹅的吃相可笑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鹅吃饭需要水、泥、草三样东西下饭;二是鹅一丝不苟的吃法;三是鹅循规蹈矩,不知变通的做法。
2.作者为什么称鹅为鹅老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之所以称呼鹅老爷,是因为鹅吃饭时的确像个老爷,必须有人侍候,摆老爷架子;饭被狗吃完了,鹅昂首大叫,耍老爷脾气。这样反语式的称呼,明贬实褒。言语中流露出亲昵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3.文中写鹅架子十足,是不是表明作者讨厌鹅呢?
作者表面上说鹅架子十足,实际上不但不讨厌它,反而非常喜欢它。这里运用了反语的手法,彰显了鹅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21、四年级下册11课白桦生字注音专项练习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桦涂茸绣穗抹 寂霞
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潇( )( )( ) 朦( )( )( )
胧( )( )( ) 绽( )( )( )
晖( )( )( ) 徜( )( )( )
徉( )( )( ) 姗(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桦( )( ) 涂( )( )
华( )( ) 添( )( )
茸( )( ) 绣( )( )
耳( )( ) 秀( )( )
穗( )( ) 抹( )( )
惠( )( ) 沫( )( )
寂( )( ) 霞( )( )
叔( )( ) 雾( )( )
四、咬文嚼字(填序号)
涂:A.乱写。 B.用笔抹上或抹去。 C.使颜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
1.由于涂改得太多,老师要求他重新绘画。( )
2.请不要在公共设施上随便涂鸦。( )
3.这些陶器以黑陶为特色,制作精美,有的甚至涂漆。( )
22、红楼春趣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课文词句复习笔记
1.一语末了, 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把风筝撞在竹子上发出的响声比作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说明声音很大,这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从而引出下文大家放风筝。
2.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我不管,我且拿起来。
紫鹃和宝玉的想法一样,不愿意归还风筝,表现了紫鹃任性、直爽的特点。
3.众人都笑他指着风筝道:要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通过对宝玉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突出了宝玉性急、率直的性格特点。
4.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
说明黛玉是个放风筝的高手,她善于观察思考,发现了宝玉的风筝放不起来的原因顶线不好,黛玉是个心细又聪明的姑娘。
5.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
大家都希望风筝能把黛玉的晦气带走,让她的病彻底好起来,说明大家很疼爱、关心她。
6.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一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飘飘飖飖写出了风筝在天空随风风飘荡的样子,展眼突出了风筝随风而去后,在天空飞行的速度很快。风筝被铰断了线,随风而去,越飞越高。开始,他们看到的风筝只有鸡蛋大小;后来,风筝迅速飞去,人们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最后,风筝在天空中消失。这个句子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迅速飞去直到消失的过程,作者抓住了风筝的姿态和形状,写得十分生动具体。
23、猴王出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课文复习笔记
1.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这一组排比句主要写了石猴食、住、行、乐等悠闲自在的日常生活情景。语言精练,内容丰富,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逍遥快活、自由自在、顽皮可爱的石猴形象,为下文石猴勇敢跳入瀑布作了铺垫。
2.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耍子去耶!
通过猴子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众猴生性好奇、贪玩成性的特征。
3.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从这里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可以看出石猴自告奋勇接受任务,突出他无所畏惧、敢于冒险的精神。我进去!我进去!精确地表现石猴的勇敢自信、敢于冒险的精神。
4.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暝、蹲、纵、跳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石猴的机智、灵巧、敏捷、勇敢的特点。
5.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抢、夺、占、争、搬、移一系列动词的运用,描绘出众猴嬉戏玩耍的热闹场面,生动形象地表现猴子好动、好玩、顽皮可爱的特点,也表现出众猴得到安身之处的高兴心情。
6.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描写了众猴心服口服拜石猴为王的情景。可见,石猴凭借自己的勇敢无畏、聪明机智赢得了大家的敬仰和崇拜。
7.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石猴先引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句话提醒大家要讲求信用,按照先前的承诺拜他为王。因为众猴进入洞中玩耍嬉戏,一起狂欢,早已把先前的约定抛到脑后。然后,石猴讲明自己不仅敢于冒险进入洞中,还为大家找寻一个洞天福地,能享受成家之福,理所当然成为猴王。这番话句句在理,让人心服口服,表现了石猴的聪明机智、爽朗坦率,做事有谋略,是天生做首领的料。
24、五年级下册11课军神课文重点难点探究复习笔记
1.沃克医生为什么认定病人是军人?
沃克医生曾经当过军医,根据伤口就能判断出来;刘伯承受了这么重的伤,还能如此镇定从容,这是一名军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由此,也可以判断出来。
2.沃克医生为什么称病人为军神?
军神是沃克医生对病人在做手术时表现出来的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病人在手术中能忍受一切痛苦,具有不怕一切的大无畏的精神。他所表现出来的意志跟钢板一样坚强,是一般军人做不到的。
3.刘伯承刚开始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最后又为什么要说出来?
刘伯承在战斗中受伤,深知自己是敌人捉拿的要犯,加上对沃克医生的为人不了解,所以不敢轻易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最后说出来,是因为他看到沃克医生医德高尚,值得信赖。
4.本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来写沃克医生?
用大量笔墨描写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以此来衬托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品质。
25、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26、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27、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28、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1.生字
绣 潇 绽 朦 胧 晖 徜 徉
桦 涂 茸 穗 寂 霞 抹
2.词语
白桦 毛茸茸 潇洒 花穗 朦胧 寂静 朝霞
3.字词解析
流苏: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子,常用于舞台服装的裙边下摆等处。
姗姗来迟:比喻走得缓慢从容。现在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或来得很慢。
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毛茸茸:细毛丛生的样子。
徜徉:彷徨,心神不宁;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4.专有名词
白桦: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有白色光滑像纸一样的树皮,可分层剥下来,用铅笔还可以在剥下薄薄的树皮上面写字。
白桦喜欢阳光,生命力强,在大火烧毁的森林以后,首先生长出来的经常是白桦,常形成大片的白桦林,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树皮可提桦油,白桦树孤植、丛植于庭园、公园的草坪、池畔、湖滨或列植于道旁均颇美观。
5.作者简介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6.教材分析
叶赛宁的抒情诗《白桦》于1914年发表。这首诗意象鲜明、节律和谐、感情欢悦、意境明丽,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诗分四节,每节四行。
首节总写白桦的特点。用银霜和雪花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次节写桦树的枝叶。既然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去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桦树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儿。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这一句让我们想起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极尽想象,赞美雪后的桦树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三节作者又总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寂静用朦胧来修饰,这是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玉立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写出它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最后一节,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大有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之意。
总之,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
诗歌采用四行一节的形式,各节偶句押韵,全诗押通韵,读来音韵回环和谐,如一首欢快的小夜曲。加之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所以使这种欢快之情增加了几分深沉。
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当我们读到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的时候,我们能完全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29、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白桦的?
这首诗是按总分的顺序来描写白桦的。
2.诗人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白桦的美?
写白桦在雪中的美、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在朝霞中的美。
3.文章以白桦为描写对象,表现了白桦怎样的形象?
本文以白桦为描写对象,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白桦之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挺拔之美。
4.白桦外在形象是怎样的?内在气质是什么?
白桦外在形象是挺拔、秀美、洁白;白桦内在气质是含蓄、高洁。
30、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银霜和雪花这两词写出了白桦通体洁白的形象;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披字把白桦拟人化了,表明对白桦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2.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毛茸茸的雪枝给白桦绣花边,像绽放的花穗,像洁白的流苏。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傲雪挺立的白桦形象。
3.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这一句写了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玉立写出它的挺拔、高贵的气质;闪着表现了白桦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这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有着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4.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徜徉姗姗来迟写出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及动态之美,白雪皑皑银色光华写出了白桦的色彩之美,拟人化的手法尽显白桦的秀美。这朝霞渲染下的白桦令人联想到包主席的词句: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