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同步练习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档大全 > 学习资源

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同步练习

时间:2022-08-06 17:33:36

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同步练习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学习资源的您有所帮助。

1、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同步练习

一、交流平台

  1. 下面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填字母。

  A.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B.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草原》(  )

  (2)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  )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藏戏》 (  )

  2.下面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填字母。

  A.首尾呼应,突出情感。

  B.融情于景,抒发情感。

  C.描写画面,尽显亲情的温暖。

  (1)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那个星期天》(  )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腊八粥》(  )

  (3)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十六年前的回忆》(  )

二、词句段运用

  1.下列诗句中的事物被赋予了人的什么品格、志向?选一选。

  A.生命力强 B.无私奉献 C.坚定顽强

  D.一身清白 E.不畏严寒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2.读下面描写外貌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日积月累

  1.把句子补充完整。

  A.有意栽花__________,无心插柳____________。

  B.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树欲静而_________,子欲养而_____________。

  D.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题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填空。(填字母)

  (1)妈妈的话虽然重了点,也不好听,但你要知道:______希望你改掉坏习惯。

  (2)“______”,对于学生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我们知道的又太少了。

参考答案

  一、1.(1)C (2)A (3)B

  2.(1)B (2)C (3)A

  二、1.C D E B A

  2.(1)突出了李大钊虽遭受了敌人的折磨,但依然平静、慈祥。

  (2)写出了扁鼻子军官的凶恶可怕,突出了敌人的残暴。

  (3)突出了祥子的憨厚老实。

  三、1.A.花不发 柳成荫

  B.忠言逆耳利于行

  C.风不止 亲不待

  D.莫把无时当有时

  E.事非经过不知难

  2.(1)B (2)E

2、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知识点+同步练习

  一、交流平台

  读一读这些句子,我发现这都是本单元课文中描写动物的明贬实褒句子,学习这样描写动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写出来的文章更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识字加油站

  我们知道了这是四组字形近字,我们可以通过换偏旁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三、词句段运用

  1.下面这些词语分别说的是哪一类人吗?选一两个说一说。

  千里马 老黄牛 百灵鸟 领头羊 小蜜蜂

  纸老虎 变色龙 铁公鸡 应声虫 哈巴狗

  “千里马”比喻有才干的人。

  “老黄牛”比喻老实肯干的人。

  “百灵鸟”声音好听、嗓子清脆、唱歌好听的人。

  “领头羊”比喻做事走在最前面的那个。

  “小蜜蜂”比喻勤劳的人。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

  “变色龙”在生活中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铁公鸡”那些小气 吝啬 贪婪的人。

  “应声虫”缺乏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哈巴狗”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2.体会下面句子中冒号的用法,从短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段话。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仲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2)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3)后来我看到鹅果然能看守门户: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读了这些句子,我们知道了这三段话都是举事例写一个动物的特点的,前半句是动物的特点,后面用冒号,紧接着举事例说明这一特点。

  (1)爱臭美的小狗:每天早晨会蹲在镜子前照着镜子抓抓耳,挠挠腮,好像在看自己样子漂不漂亮,有时把奶奶的小花手绢顶在头上跑来跑去的玩。

  (2)粗心的小杰:不是忘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把钥匙扔在家里。

  (3)热心肠的老奶奶:她总是闲不住,今天帮东家看个孩子,明天帮西家买个菜,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3.如果去掉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2)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3)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第一个句子如果去掉这三个语气词,就带有责备的意味了,感觉说话不够亲切,表达不出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第二个句子如果去掉语气词“啊”,就不能表现出作者对小猫的亲近、喜爱之情。

  第三个句子如果去掉语气词“啦”,表达的效果就是严肃、认真的,不能表现出作者对白鹅的亲近、喜爱之情。

  四、日积月累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1.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唐末文学家。字昭谏,余杭(今属浙江)人,罗隐的讽刺散文的成就很高,堪称古代小品文的奇葩。有诗集《甲乙集》,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2.古诗大意

  无论在平原还是在山尖,美丽的春光尽被蜜蜂占领。采集百花酿成了蜜以后,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甜?

  3.古诗赏析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虑(lǜ) 屏(bǐng) 蹭(cèng) 稿(gǎo) 腔(qiāng)

  折(shé) 侮(wǔ) 啄(zhuó)

  啼(tí) 嚣(xiāo) 吠(fèi) 奢(shē) 侈(chǐ)

  侍(shì) 窥(kuī)

  (2)难写的字

  贪:上面是“今”,不要加点,写成“令”。

  绩:右下部是“贝”,不要写成“月”。

  侍:左边是“亻”,不要写成“彳”。

  昂:下面不要多写一撇。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贪玩 尽职 屏息 稿纸 解闷 淘气 花盆

  田坝 忠厚 成绩 警戒 预备 啼叫 掘地

  狂吠 局促 侍候 供养 敏捷 昂首

  无忧无虑 生气勃勃 没完没了 细声细气

  一丝不苟 扬长而去 空空如也

  (2)近义词

  古怪~奇怪 呼唤~呼喊 尽职~尽责

  凝视~注视 温柔~温和 淘气~顽皮

  变化多端~千变万化 生气勃勃~生机勃勃

  讨厌~厌恶 欺侮~欺负 成绩~成就

  警戒~警惕 凄惨~悲惨 慈爱~慈祥

  高傲~傲慢 郑重~庄重 呵斥~斥责

  看守~看护 从容~镇静 倘若~假如

  侍候~服侍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局促不安~忐忑不安 从容不迫~泰然自若

  (3)反义词

  老实➝狡猾 尽职➝失职 温柔➝粗暴

  丰富➝单调 勇猛➝怯懦 天真➝世故

  生气勃勃➝死气沉沉 讨厌➝喜欢 反抗➝顺从

  忠厚➝奸诈 慈爱➝凶狠 勇敢➝怯懦

  郑重➝轻率 傲慢➝谦卑 局促➝从容

  奢侈➝俭朴 敏捷➝迟钝 偶然➝必然

  局促不安➝心安理得 一丝不苟➝粗心大意

  (4)词语归类

  ①ABAC式词语:无忧无虑 细声细气 没完没了

  大模大样 如怨如诉

  类似的词语:风言风语 活灵活现 尽心尽力 快人快语

  ②ABCC式词语:生气勃勃

  类似的词语:其乐融融 喜气洋洋 目光炯炯 想入非非 威风凛凛

  ③AABC式词语:空空如也

  类似的词语:比比皆是 楚楚动人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默默无闻

  ④带反义词的词语:左顾右盼

  类似的词语:大惊小怪 大材小用 东奔西走 来龙去脉 南征北战

  ⑤表示认真的词语:一丝不苟

  类似的词语:刻苦钻研 勤学苦练 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⑥形容变化多样的词语:丰富多腔

  类似的词语:千姿百态 五花八门 变化多端 姿态百出 千变万化

  ⑦量词:一根鸡毛 一个线团 一只母鸡 一撮毛儿 一群小雏鸡 一只鸟儿 一个母亲 一位英雄 一位朋友 一口冷饭 一口水

  ⑧修饰词:暖和的地方 忠厚的鸭子 贪睡的人 雪白的大鸟 高傲的动物 可口的滋味 丰富多腔地叫唤 狠狠地咬 咕咕地叫 傲然地站着 从容不迫地走 敏捷地跑 努力地吃

二、佳句积累

  1.排比句

  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这句话描写了一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伟大母亲形象。

  2.比喻句

  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这句话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突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

  3.对比句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这句话把鹅与鸭的步态作对比,使白鹅的高傲体现得淋漓尽致。

  4.夸张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鸡的炫耀,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

  5.拟人句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这句话称鹅为“鹅老爷”,明贬实褒,对鹅充满爱意。

  6.感叹句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这句话写猫抓老鼠时尽职尽责,非常有耐心和执着。

  7.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这句话直接写出了白鹅高傲的站姿,一个傲气的白鹅形象跃然纸上。

  8.描写猫性格的句子

  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勇猛: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三、考试热点

  1.依据课文内容填空考点提示

  《猫》经常考查课文的背写能力,以按原文填空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考查。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

  《猫》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常以填空、选择的形式对猫的特点进行考查。

  《母鸡》以填空、阅读的形式考查“我”的心理变化和母鸡的特点。

  《白鹅》以各种形式考查白鹅的特点。

考试点睛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考试中一个常考的知识点。常见的考查形式:在课内外阅读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这三篇文章都是通过描写动物的特点,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以激发我们保护动物,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这部分内容经常以填空、问答、阅读的形式考查。

  4.习作考点提示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动物”为主题,表达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我们平时可以多观察喜欢的动物,先讲给大家听,然后把动物的外形、习性等写下来。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沈石溪《斑羚飞渡》

  推荐理由:这本书是由好多小故事组成的,每个小故事都生动有趣,耐人寻味。那一只只在作者笔下的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明白动物世界里对生存的残酷竞争和追求辉煌的精神。

  阅读方法:阅读这本书,细细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作者通过叙事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一幅幅画面要用心来体会,在故事中学会感悟,更好地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步练习

一、交流平台

  1.用心体会:填空。

  A.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B.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C.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上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含贬义,可是在这三句话中,却表达了作者对所描写对象的________之情,我们可以称之为

  “反语”。

  2.学以致用: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表达相反的意思

  (1)你吃得真快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妹妹的胆子真大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识字加油站。

  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干:(  )(    ) (  )(    )

  ( )(    ) (  )(    )

  甫:( )(    ) (  )(    )

  ( )(    ) (  )(    )

  奂:( )(    ) (  )(    )

  ( )(    ) (  )(    )

  肖:( )(    ) (  )(    )

  ( )(    ) (  )(    )

三、词句段运用。

  1.连线。

  千里马 老实、勤恳工作的人

  老黄牛 有才干的人才

  百灵鸟 歌声动听的人

  领头羊 勤劳的人

  小蜜蜂 领军人物

  ———————————————

  纸老虎 一毛不拔吝啬的人

  变色龙 外强中干的人

  铁公鸡 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应声虫 驯顺的奴才

  哈巴狗 随声附和的人

  2.像这样含有动物名称的三字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头蛇等。其中________________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它要是高兴( )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用身子蹭你的腿( )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

  (2)什么东西响了一声( )它立刻警戒起来( )看看前( )看看后( )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

  (3)后来我看到鹅果然能看守门户( )凡有生客进来( )鹅必然厉声叫嚣(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 )它也要引吭大叫( )不亚于狗的狂吠( )

我发现,除了常见的逗号、句号外,这三句话中都使用了________号,它有________的作用。我能从下面的短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段话。

  有条理的妈妈  助人为乐的小彤

  淘气的小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完成后面的练习。

  (1)说它贪玩(  ),的确是(  ),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  )?

  (2)它板正的姿势(  ),步态(  ),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  ),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括号里填进去的词全部是__________,加上这些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文章语言_________的特点。

四、书写提示。

  1.我们在书写一段话、一篇文章时,必须要做到:(1)字距要比行距____________;(2)字的大小______________;(3)两边留的空白____________。

  2.按书写的要求把下面一段话工整地抄写下来。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五、日积月累。

  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这首诗补充完整,并说说所补充的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吟咏__________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的劳动人民,鞭挞了________________的人。

六、阅读短文《小松鼠》,完成练习。

小松鼠

  今天,我回家看见家里多了两只可爱的小松鼠。它们那玲珑的小面孔上镶着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和三角形的小耳朵。它们全身黑黑的,但有几条白色的花纹。小松鼠吃东西时很有趣,它们直起上半身坐着,把食物拿在手中,送进嘴里。吃玉米时,它们可是手脚并用地把玉米粒取下来一粒一粒慢慢吃。小松鼠睡觉时就更有趣了,它们一个像小狗一样躺着,一个像小刺猬一样蜷着身子。你走过去只要发出一点声音它们便会立即醒来。“它们的警惕性可真高!”我总是这样对妈妈说。妈妈总是回答说:“因为大自然是的法则是适者生存。小松鼠如果不提高警惕就会被天敌吃掉。”我说:“那小松鼠岂不是不能睡好觉?真可怜!”妈妈听了微微一笑。

  1.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了小松鼠的外形特点。

  2.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了小松鼠在生活习性上的特点。

答案:

  一、1.架子十足 耀武扬威 古怪 喜爱

  2.(1)我吃完了,你都还没吃完(2)连一只小虫都能把她吓得浑身发抖。

  3.(1)√ (2)×

  二、示例:

  赶 赶走 杆 旗杆 肝 肝脏 竿 竹竿

  铺 铺路 捕 捕捉 哺 哺育 浦 黄浦江

  换 交换 焕 焕发 唤 呼唤 涣 涣散

  消 消息 俏 俏丽 销 销售 削 削皮

  三、1.

  千里马———有才干的人

  老黄牛———勤劳的人

  百灵鸟———歌声动听的人

  领头羊———领军人物

  小蜜蜂———勤劳的人

  ——————————————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

  变色龙———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铁公鸡———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应声虫———随声附和的人

  哈巴狗———驯顺的奴才

  2.示例:替罪羊 中山狼 笑面虎 替罪羊 代人受过

  3.(1), : , 。

  (2), : , , 。

  (3): , ; , , 。

  冒号 提示下文 仿写略。

  4.(1)吧 啊 呢 (2)啦 啦 啦

  语气词 亲切自然

  四、1.小 基本一致 大致相等

  2.略。

  五、1.唐 罗隐

  2.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不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领。

  3.蜜蜂 勤劳、为他人造福 那些不劳而获

  六、1.面孔 眼睛 耳朵

  2.吃东西有趣 睡觉警惕

3、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一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

  走马观花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赴汤蹈火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二、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类文阅读

  瓦特发明蒸汽机(节选)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他好心地说:“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父亲莞尔一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6岁整,客人吃惊地说:“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掀动着……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几百倍。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

  为了搞发明创造,小瓦特发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13岁开始学习几何学,15岁读完了《物理学原理》,17岁开始当学徒工。此后,他真正投入了蒸汽机的研制和发明,一发而不可收。

  1757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学仪器修理工。那里既有完备的实验设施和各种仪器,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还专门为他创办了实验车间。这些都给瓦特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制成了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并且获得了第一台蒸汽机的专利权。

  1.从父亲的“莞尔一笑”中,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可能是。

  2.“一发而不可收”的意思是( )。

  ①指事情一旦发生,就发展得非常迅猛,已经不是凭借人力能够结束的了。

  ②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局面无法收拾。

  ③指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

  3.文章讲述了瓦特小时候的两个故事,一是 ,二是 ,表现了瓦特 的品质。

  4.读了这篇文章,瓦特的成长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参考答案】

  1.示例:暗暗得意

  2.③

  3.画各种玩具的设计图 观察壶盖,发现蒸汽的力量很大 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4.示例: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不但要善于思考,还要勇于探索,不怕失败。

  橡胶带来的启发

  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大约是在1817年诞生的。那时的自行车还很原始,除了车身和两个木头轮子之外,它( )没有坐垫,( )没有轮胎,这种自行车骑起来当然很不舒服。一直到充气轮胎被发明出来之后,自行车才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

  说起来很有意思,自行车的充气轮胎竟然是位医生发明的。这位医生叫邓洛普,居住在爱尔兰。邓洛普的儿子很想有一辆自行车,为了满足他的要求,邓洛普就买了一辆送给他。小男孩很开心,他骑着车在铺满鹅卵石的街上跑来跑去。不用说,在这样的路上汽车肯定会颠簸得厉害,一不小心还容易摔跤。看着儿子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邓洛普非常心疼。

  有一天,邓洛普用一根橡胶水管在花园里浇花。当他将橡胶管握紧、放松,再握紧、再放松的时候,橡胶的弹性启发了他的思维。他想:能不能把这根灌满了水的橡胶管安装到自行车轮子上,借此减少车子在行进时的震动呢?

  按照这一大胆设想,邓洛普马上动手做了起来。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试验,他终于用浇花的橡胶管制成了一个轮胎。但是,( )这种轮胎装满了水,( )骑起来非常不方便。后来,邓洛普开始用气体来代替水。经过多次试验,充气轮胎终于在1888年诞生了。刚开始,这种新轮胎遇到了人们的嘲笑,但是,骑自行车的人很快就发现,用这种轮胎跑得更快,也更平稳。

  有个叫迪克罗的商人在得知了这一消息后,专门开办了一个工厂来生产这种轮胎。后来,这个工厂就逐渐发展成大名鼎鼎的邓洛普橡胶公司。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原始的自行车轮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弊端?

  3.画线句子是一个句,改成陈述句是 。由此可以体会到邓洛普医生是一个 的人。

  4.“经过多次试验,充气轮胎终于在1888年诞生了。”对“终于”一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充气轮胎的发明经历了很长时间,不容易。

  B.邓洛普医生做的试验次数很多,过程艰辛。

  C.邓洛普医生的发明太慢。

  5.你还知道哪些发明也是从生活中受到的启发?请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参考答案】

  1.既……也…… 因为……所以……

  2.原始的自行车轮是木头做的,没有轮胎,在不平坦的路上会颠簸得厉害,一不小心还容易摔跤。

  3.反问 可以试试把这根灌满了水的橡胶管安装到自行车轮子上,借此减少车子在行进时的震动 留心观察、善于思考

  4.C

  5.示例:瓦特根据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现象发明了蒸汽机。

4、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同步练习

一、交流平台

  1. 下面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填字母。

  A.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B.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草原》(  )

  (2)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  )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藏戏》 (  )

  2.下面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填字母。

  A.首尾呼应,突出情感。

  B.融情于景,抒发情感。

  C.描写画面,尽显亲情的温暖。

  (1)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那个星期天》(  )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腊八粥》(  )

  (3)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十六年前的回忆》(  )

二、词句段运用

  1.下列诗句中的事物被赋予了人的什么品格、志向?选一选。

  A.生命力强 B.无私奉献 C.坚定顽强

  D.一身清白 E.不畏严寒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2.读下面描写外貌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日积月累

  1.把句子补充完整。

  A.有意栽花__________,无心插柳____________。

  B.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树欲静而_________,子欲养而_____________。

  D.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题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填空。(填字母)

  (1)妈妈的话虽然重了点,也不好听,但你要知道:______希望你改掉坏习惯。

  (2)“______”,对于学生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我们知道的又太少了。

参考答案

  一、1.(1)C (2)A (3)B

  2.(1)B (2)C (3)A

  二、1.C D E B A

  2.(1)突出了李大钊虽遭受了敌人的折磨,但依然平静、慈祥。

  (2)写出了扁鼻子军官的凶恶可怕,突出了敌人的残暴。

  (3)突出了祥子的憨厚老实。

  三、1.A.花不发 柳成荫

  B.忠言逆耳利于行

  C.风不止 亲不待

  D.莫把无时当有时

  E.事非经过不知难

  2.(1)B (2)E

5、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同步练习

一、交流平台

1.判断:把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打“√”,不可行的打“×”。

  问题:读书时遇到难懂的词语或者句子,怎么办?

  (1)查查资料,加以了解。()

  (2)联系生活经验加以体会。()

  (3)跳过去,不管它。()

  (4)向别人请教。()

  (5)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2.按要求完成练习。

  (1)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判断正误)

  A.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肥皂泡不可能飞得那么高。( )

  B.作者这样写,说明她是在吹牛。( )

  C.可以断定,作者在这里写的不是事实,而只是一个想象,只是她心中美好的愿望。( )

  (2)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填写)

  A.联系上下文可知小沙的“优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B.想一想小沙为什么这么“优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填空)

  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斗笠像蘑菇一样”是写()的样子。

  (4)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联系生活实际,选择)()

  A.这里是说笑声跟鱼儿一样活泼。

  B.这里是说,鱼儿一跳,孩子就笑了,鱼儿不跳,孩子也就不笑了。

二、识字加油站

  1.用“√”为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旭日( xiùxù)

  岛屿( yǔ xù)

  瞭望(liáo liào)

  巡航( xún xín)

  缆绳( lǎn nǎn)

  铁锚( māo máo)

  2.理解带点字的字义,填空。

  (1)旭日:“旭”指初出的( )。

  (2)岛屿:“屿”指较( )的岛。

  (3)瞭望:“瞭”指( )望。

  (4)巡航:“巡”指往来( ) 。

  (5)缆绳:“缆”指( )用的粗绳。

  (6)铁锚:“锚”指船( )时所用的器具。

  3.读词语,想象一幅军舰出海的画面,写一段话,把这些词语都用上。

  旭日  岛屿  海滨  礁石

  瞭望  巡航  缆绳  铁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词句段运用

1.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熟:①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②(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③加工制造或锻炼过的;④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⑤熟练;⑥程度深。

  (1)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熟了。()

  (2)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味道:①滋味;②气味;③情趣,趣味。

  (3)经典名著需要多读,才能体会出味道。()

  (4)他身上有一种好闻的味道。()

2.写出下面的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兔不可复得

  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猴子复仇记

  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

  麻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次,他算是遇到麻烦了。

  麻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自己想办法吧,还是不麻烦你了。

  麻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是围绕哪个意思来写的?在句中用“”画出来。

  (1)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2)今天天气真冷,手伸出去就冻得麻木了,呼出一口气,碰到北风吹到嘴角的头发立刻就结了一层薄冰。

4.围绕开头的意思接着往下写具体。

  (1)小丽多才多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下得真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日积月累

  1.解释下面的字。

  (1)见善则迁

  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谓过矣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善莫大焉

  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过不吝

  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善如流

  从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格言。

  (1)明明总爱躺着看书,虽然知道这样不好,但总改不了这个毛病。爸爸语重心长地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过错不可怕,知错不改才可怕。”

  (2)静静把班级图书角的书弄脏了,她偷偷还了回去。第二天,她看到同桌小心地把那本书擦干净了,还包了书皮,就去向老师承认错误。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这样做,说明你还是好孩子。”

参考答案

一、1.(1)√(2)√(3)×(4)√(5)√

2.(1)A.√B.×C.√

(2)A.只管耳朵还在不在,没有其他意见

B.因为他不想让剃头师傅剃头,他也不喜欢理发。

(3)孩子们戴斗笠 (4)A

二、1.xù√yǔ√liào√xún√lǎn√máo√

2.(1)阳光 (2)小 (3)从高处或远处

(4)巡查 (5)拴船 (6)停泊

3.示例:旭日东升,海风轻拂,海滨小城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海防战士登上礁石,瞭望着祖国的海疆。他们登上军舰,拉起铁锚,解开缆绳,军舰缓缓驶离港口。他们要巡航祖国的岛屿。

三、1.(1)①(2)⑤(3)③(4)②

2.(1)再,又。

(2)报复。

(3)烦琐,费事。

(4)烦琐难办的事情。

(5)使人费事或增加负担。

3.(1)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

(2)今天天气真冷

4.示例:(1)她既会唱歌跳舞,又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是一个围棋高手。

(2)只见天地间迷蒙蒙的一片,豆大的雨珠打在屋顶上啪啪地响,一会儿操场上就积满了雨水。

(3)看到主人回来了,冲上去直摇尾巴一阵亲热。主人示意它坐下,它就安静地坐着,不再闹腾。

四、1.(1)美好的品行等 就 追随,效仿

(2)这 才是

(3)好

(4)可惜

(5)听从别人好的意见

2.(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6、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基础知识归类同步练习

一、交流平台

  (1)文章的开头可以照应文题,点明中心,确定感情基调。《十六年前的回忆》,开篇直接交代回忆的年、月、日,突出这件事留给作者的印象之深,“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照应文题,使文章中心明确。《藏戏》这篇课文开篇以三个连续的反问句构成排比,突出强调藏戏的特点,颇具特色,先声夺人,引起共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草原》“可爱”“清鲜”“明朗”写出了草原上天空、空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高歌一曲”直接表达了作者初见草原的惊喜、赞叹之情。

  (2)文章的结尾可以与开头相呼应,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可以令人回味无穷。《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结尾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突出这一天是父亲的被难日,让“我”印象深刻,终生难忘。表达出了“我”的悲痛,以及对父亲沉痛的哀悼和深深的思念之情。《第一次盼望》结尾天色的变化和母亲洗衣服的声音牢牢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意味深长。

二、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诗句,联系你读过的古诗,说说有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1)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竹石》,赋予了竹子坚韧挺拔、顽强生存的品格。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出自《墨梅》,赋予了梅花高洁、卓然不群、淡泊名利的品格。

(3)荷尽已无擎雨盖,荷残犹有傲霜枝。

  出自《赠刘景文》,赋予了菊花枝干坚强不屈、孤标傲世的品格。

  参考答案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赋予了草生命力顽强的品格。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赋予了梅花孤高、坚强不屈的品格。

2.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2)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第一个句子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了一个经历残酷折磨后仍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亲人深沉的爱的父亲形象。第二个句子“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像鹰的爪子”刻画了一个凶狠、残暴的日本鬼子形象。第三个句子,“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眉粗短”“头发亮”刻画了一个憨厚老实的骆驼祥子的形象。

  删去这些外貌描写的内容,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三、日积月累

(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枝比较容易扦插成活,而花即使很用心种植,也难使其成活。比喻有些事情努力追求却没办法达到目的。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好药虽然很苦,让人难以吞咽,但却能让病痊愈,忠诚的话虽然有点让人听了不舒服,但却能帮助人们的一言一行。

(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

(4)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常常在有家产的日子想到今后可能无家产,不要等到破产以后再来回忆当初有家产时的景况。

(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会的知识太少了。在你真正应用知识于实际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学的知识不够;很多事情不亲身经历,不会知道它的难处的。

  一、交流平台

  1. 下面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填字母。

  A.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B.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草原》(  )

  (2)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  )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藏戏》 (  )

  2.下面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填字母。

  A.首尾呼应,突出情感。

  B.融情于景,抒发情感。

  C.描写画面,尽显亲情的温暖。

  (1)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那个星期天》(  )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腊八粥》(  )

  (3)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十六年前的回忆》(  )

  二、词句段运用

  1.下列诗句中的事物被赋予了人的什么品格、志向?选一选。

  A.生命力强 B.无私奉献 C.坚定顽强

  D.一身清白 E.不畏严寒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2.读下面描写外貌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日积月累

  1.把句子补充完整。

  A.有意栽花__________,无心插柳____________。

  B.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树欲静而_________,子欲养而_____________。

  D.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题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填空。(填字母)

  (1)妈妈的话虽然重了点,也不好听,但你要知道:______希望你改掉坏习惯。

  (2)“______”,对于学生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我们知道的又太少了。

  参考答案

  一、1.(1)C (2)A (3)B

  2.(1)B (2)C (3)A

  二、1.C D E B A

  2.(1)突出了李大钊虽遭受了敌人的折磨,但依然平静、慈祥。

  (2)写出了扁鼻子军官的凶恶可怕,突出了敌人的残暴。

  (3)突出了祥子的憨厚老实。

  三、1.A.花不发 柳成荫

  B.忠言逆耳利于行

  C.风不止 亲不待

  D.莫把无时当有时

  E.事非经过不知难

  2.(1)B (2)E

7、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1.(1)B(2)D(3)A

2.(1)没精打采

示例:得知这次作文比赛没有获奖,他垂头丧气地走回了家。

(2)比喻 群星 群星 蜡烛 生动形象

示例:金黄色的叶子纷纷落下,就像一群群金黄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3.(1)热闹 (2)极快 (3)奇妙

二、1.(1)设 自问自答

(2)C

2.略。

3.标题 落款 日期 名称 外观 数量 原因

时间 地点 具体方式

4.(1)遗失的时间不具体;鞋子的颜色、样式没写清楚;联系方式不详细;语言不礼貌。

(2)

5.示例:

三、1.抄写略。 少 开 多 短小 缩小

2.(1)B(2)A

四、1.兵 来 水 来 虎 穴 虎 子 为 实 为 虚 近 朱 者 赤

(1)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2.示例:不知天高地厚、太岁头上动土、天无绝人之路。

8、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奇妙的想象 非凡的能力 示例:能和大家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二、1.近义 B A

  2.(1)称赞 (2)赞美

  3.(1)拟人 北风

  (2)过冬 侧面

  (3)寒冷 直接

  (4)冬天冷的特点

  4.示例:秋天是庄稼成熟的季节。你瞧,高粱涨红了脸,苞米咧开了嘴,谷子笑弯了腰,大豆被风吹得乐出了声。

  三、1.老来方知读书迟 2.一日读书一日功

  3.学习不怕根底浅 4.学海无涯苦作舟

9、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如下:

1.c iānɡ sh 厂 房屋 ué ǎi áo 穴 洞穴

2.(1)①眉开眼笑 ②破涕为笑 ③捧腹大笑 ④开怀大笑

(2)嘲 狂 傻 眯眯 呵呵 嘻嘻

(3)示例:听了这个笑话,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3.(1)相近 灾难 柔软 教诲

(2)相反 男女 老少 远近

4.(1)B (2)A (3)CD

5.(1)①有定位 ②才艺 不如人 当 ③衣服 不如人

(2)戴帽子要戴端正纽必结

衣服扣子要扣好 袜与履,俱紧切

袜子穿平整,鞋带要系紧 冠必正

(3)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6.(1)有太阳的好天气 下雨的好天气

(2)大儿子不能晒果脯了 小儿子的雨伞就卖不出去了

(3)A

7.(1)② ① ① ③

(2)①× ②√

附听读短文: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当报酬,老山羊拒绝了,自己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看见了,上前问道:“牛哥,他出多少斤山芋请你背他?”

“千斤。”

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重千斤啊!”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0、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知识点与同步练习

单元知识点

[danger]一、字词盘点[/danger]

1.字

  (1)难读的字

  吾(wú) 弗(fú) 膑(bìn) 讽(fěng) 蔑(miè)

  肆(sì) 桅(wéi) 龇(zī) 咧(liě) 唬(hǔ)瞄(miáo)

  (2)难写的字

  “矛”:不要写成“予”。

  “丧”:下部是“”,不要在横下多写一撇。

  “耀”:“光”的末笔是竖提,“翟”下部是“隹”,共四横。

  “蔑”:上中下结构,下部是“戍”,不要写成“戊”。

  “赢”:部件较多,依次是“亡、口、月、贝、凡”。

  “艘”:左部“舟”为部首时,长横不出头,“叟”上部的短竖要出头。

  “桅”:“木”做部首时末笔撇变成点。

  “钩”:右部是“勾”,不要写成“勺”。

  (3)多音字

[danger]2.词[/danger]

(1)必须掌握的词

  夸耀 讥讽 轻蔑 赢了 一艘 航行 放肆帽子

  桅杆 吓唬 钩住 扭着 船舱 海鸥瞄准

  龇牙咧嘴 自相矛盾 瞪了一眼垂头丧气

  胸有成竹 哭笑不得 心惊胆战得意扬扬

(2)近义词

  誉~赞 坚~硬 约定~商定 依次~顺次

  扫兴~败兴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情形~情况

  挖苦~嘲讽 胸有成竹~成竹在胸 主意~办法

  得意扬扬~洋洋自得 夸耀~炫耀 讥讽~讥笑

  轻蔑~轻视 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调换~改换

  模仿~仿照 显然~明显 放肆~放恣

  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眼巴巴~眼睁睁

  吓唬~恐吓 灵巧~伶俐 心惊胆战~心惊肉跳

(3)反义词

  誉➝贬 失败➝成功 扫兴➝尽兴

  垂头丧气➝得意扬扬 胸有成竹➝束手无策

  输➝赢 挖苦➝称赞 轻蔑➝重视

  风平浪静➝波浪滔天 放肆➝收敛

  哭笑不得➝泰然处之 灵巧➝笨拙

  心惊胆战➝泰然自若 勇敢➝怯弱

(4)词语归类

  ①量词

  一次比赛 三场比赛 一匹马 一支枪

  一只大猴子 一声锣响 二十来个水手

  第一根横木

  ②修饰词

  勇敢的水手 桅杆的顶端 疑惑地看着

  胸有成竹地说 轻蔑地说 得意扬扬地夸耀

  眼巴巴地望着 觉得很扫兴 吓得大叫了一声

  笑得很开心 笑得更欢 气得脸都红了

  ③动词

  喜欢赛马拍着他的肩膀 瞪了他一眼

  讥讽田忌 打海鸥 瞄准儿子 追猴子

  摘下帽子 攀着绳子 抓着桅杆 爬上桅杆

  钩住绳子 调换顺序

  ④特殊词语:

  ABB式词语:眼巴巴

  类似的词语:皱巴巴 胖嘟嘟 懒洋洋

  ABCC式词语:得意扬扬

  类似的词语:文质彬彬 生机勃勃 死气沉沉

  言之凿凿 气势汹汹

  描写神态的词语: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得意扬扬

  哭笑不得 龇牙咧嘴

  类似的词语:眉飞色舞 全神贯注 大惊失色

  兴高采烈 神采奕奕

  含有人体器官的词语:心惊胆战 胸有成竹

  类似的词语:手舞足蹈 眉开眼笑 膀大腰圆

  心花怒放 张口结舌

[danger]二、佳句积累[/danger]

1.语言描写

  (1)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哇……”

  这是孙膑对田忌赛马失败后说的一段话。透过孙膑的语言,我们得知孙膑在观看比赛时进行了认真观察和用心思考。

  (2)孙膑还没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读这句话时要读出抱怨的语气。

这是对田忌的语言描写,写出了田忌比赛失败后的沮丧心情以及对孙膑的误解。朗

2.神态描写

  (1)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得意扬扬”“夸耀”“讥讽”写出了齐威王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朗读这句话时要读出轻蔑的语气。

  (2)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气得脸都红了”写出了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十分生气,为后面孩子做出冒险的举动埋下伏笔。

  (3)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吓呆了”这是对水手们神态的描写,侧面写出了孩子处境的危险和事态的严重。

3.动作描写

  (1)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跳到”“摘下”“戴”“爬上”写出了猴子动作的敏捷,表现了猴子的机灵与顽皮。

  (2)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生气已经让孩子失去了理智,他为了得到自己的帽子,孤注一掷,把自己置于了危险的境地。

4.比喻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

  这句话写出了孩子跳入水中时的动作又快又猛。

[danger]三、考试热点[/danger]

  1.《自相矛盾》常常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和用现代汉语来说说文中句子的含义,或是考查课文理解以及寓意。

  2.《田忌赛马》常常考查关于描写人物语言、神态的句子的分析,以及孙膑安排赛马顺序时的思维方式。

  3.《跳水》常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出现。

  考试点睛:厘清文章的故事情节是常见的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1)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概括文章或段落的主要内容。(3)梳理故事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性语句。

[danger]四、“1+X”阅读[/danger]

  推荐篇目:文燕《最佳路径》

  推荐理由:《最佳路径》讲述的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设计法国迪斯尼乐园的路径大伤脑筋,后来受到买葡萄的老奶奶“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的启发,产生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设计策略,最终所形成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文章语言朴实简明,情节清晰明了。格罗培斯设计路径的过程中体现了他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路径的设计策略中闪耀着他尊重他人、给人自由的人文思想,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阅读方法: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阅读时可以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最佳路径的产生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人性的光辉。

[danger]同步练习1[/danger]

[danger]一、交流平台[/danger]

  1.选一选,再填空。

  (1)《跳水》中船长为什么逼迫孩子跳海?(  )

  A.因为孩子太贪玩,爬到桅杆上了。

  B.因为船长对孩子的行为很生气。

  C.因为只有逼迫孩子跳进大海,才能更安全地救孩子。

  (2)《田忌赛马》中孙膑为什么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

  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的方法?(  )

  A.孙膑随意试试看是否能行。

  B.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经过

  认真思考想到用这个方法。

  C.孙膑从书中借鉴的方法。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你获得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如果遇到以下问题,你将怎样解决呢?

  (1)一个周末,明明和小华在草地上踢足球。小华用力过猛,只见

  足球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落到了草地外小坡处的一个坑里。

  虽然坑不是很大很深,但他们的手怎么也够不着。怎么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暑假的一天,小力和妹妹在池塘边捉蚂蚱玩,妹妹脚一滑,不

  小心掉进了池塘,妹妹吓得手脚乱划。这时小力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nger]参考答案[/danger]

  一、1.(1)C

  (2)B 示例: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决。

  2.示例:(1)可以往坑里灌水,让足球浮上来,这样就能取到足球了。 (2)找块木板丢进水里,让妹妹抓住,然后赶紧呼救,找大人帮忙。

  二、1.困难 艰苦 说 言之成理 歌曲 乐曲 回答 应答 坚硬 坚固 原因 缘故 防守 守候

  2.(1)①体会到时间的久远及时间过得很快。 ②体会到每一分钟对“我和爸爸”都是煎熬,“我和爸爸”很担心,很不安。 (2)示例:我今早睡过了头,上学快要迟到了,可路上偏偏遇到了红灯,一秒,两秒,三秒……我感觉今天的红灯变得特别慢。

  三、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及笄

  弱冠 ——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级

  而立——三十岁

  不惑——人四十岁

  花甲——人六十岁

  古稀——人七十岁

  期颐——人一百岁

  四、略

11、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同步练习

一、交流平台

  1.选一选,再填空。

  (1)《跳水》中船长为什么逼迫孩子跳海?(  )

  A.因为孩子太贪玩,爬到桅杆上了。

  B.因为船长对孩子的行为很生气。

  C.因为只有逼迫孩子跳进大海,才能更安全地救孩子。

  (2)《田忌赛马》中孙膑为什么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

  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的方法?(  )

  A.孙膑随意试试看是否能行。

  B.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经过

  认真思考想到用这个方法。

  C.孙膑从书中借鉴的方法。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你获得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如果遇到以下问题,你将怎样解决呢?

  (1)一个周末,明明和小华在草地上踢足球。小华用力过猛,只见

  足球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落到了草地外小坡处的一个坑里。

  虽然坑不是很大很深,但他们的手怎么也够不着。怎么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暑假的一天,小力和妹妹在池塘边捉蚂蚱玩,妹妹脚一滑,不

  小心掉进了池塘,妹妹吓得手脚乱划。这时小力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1)C

  (2)B 示例: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决。

  2.示例:(1)可以往坑里灌水,让足球浮上来,这样就能取到足球了。 (2)找块木板丢进水里,让妹妹抓住,然后赶紧呼救,找大人帮忙。

  二、1.困难 艰苦 说 言之成理 歌曲 乐曲 回答 应答 坚硬 坚固 原因 缘故 防守 守候

  2.(1)①体会到时间的久远及时间过得很快。 ②体会到每一分钟对“我和爸爸”都是煎熬,“我和爸爸”很担心,很不安。 (2)示例:我今早睡过了头,上学快要迟到了,可路上偏偏遇到了红灯,一秒,两秒,三秒……我感觉今天的红灯变得特别慢。

  三、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及笄

  弱冠 ——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级

  而立——三十岁

  不惑——人四十岁

  花甲——人六十岁

  古稀——人七十岁

  期颐——人一百岁

  四、略

12、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1.把下面的汉字和读音连起来。

  chénɡ jiàn zhù sì yǎnɡ yínɡ yǎn

  饲 养 筑 营 建 演 程

  2.根据语境填句子。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①我们平时去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因为 。

  ②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正像 说的那样。

  第2课时

一、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笑脸  (   )的老师  (   )的梦

  安静的(   )    绿色的(   )  盛开的(  )

二、照样子,写词语,填句子

  1.又香又甜

  ___ _____  ________  _____

  2.平平安安

  _____ ___  _____ __ ______

  3.绿叶沙沙像我们的歌声。

  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内

  1.伸 深

  弟弟(  )着舌头,做了个怪脸就跑了。

  张老师常常备课到(  )夜。

  2.安静 安全

  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注意(   )。

  考试的时候教室里非常(   )。

  02 同步答案

  参考答案:一、美丽的 敬爱的 甜蜜的 小院 帐篷 花朵

二、

1.又高又大 又白又胖 又香又脆  2.安安全全 整整齐齐 干干净净

  3.花儿像一张张笑脸。

三、

1.伸 深2.安全 安静

幼儿园学习资源推荐 蜘蛛开店生字拼音组词等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附答案 《树和喜鹊》同步练习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知识点 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知识要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知识点解读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同步练习 《古对今》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操场上》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小壁虎借尾巴》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知识点归类预习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知识点归类预习 《长大以后做什么》范文同步作业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类复习 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同步练习 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二语文园地二知识点练习题 《动物儿歌》生字笔顺拼音组词

最新学习资源 《秋天的雨》句子解析重点问题解答与段落大意 《花的学校》课文主题与课后习题答案 《灯光》多音字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一块奶酪》句子解析与问题解答,课文主题与段落大意 《搭船的鸟》中的句子解析与课文主题重点问题解答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 《在牛肚子里旅行》句子解析与重点问题解答 《我是什么》课文重点句子解析课后习题答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主题与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搭船的鸟》生字拼音组词多音字与词语解释

相关信息 语文老师学期工作计划 六年级写人作文我的奥特曼表弟 六年级语文上册:常考量词、关联词、标点符号、歇后语考点汇总! 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认识》评课稿 语文课内辅导整改报告 语文教师年底总结1500字 六年级运动会广播稿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知识点,详细解析! 六年级人物作文我的表弟 年级组长个人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