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1
一、多音字组词。
看kān()kàn()
恶è() wù()
秘mì()bì( )
二、读拼音,写词语。
qín xián qīng cuì bō li chán míng
( ) ( ) ( ) ( )
三、近义词和反义词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立即—( );呈现—( );
反义词:增加—( );拒绝—( )。
2、读句子,写出加粗词的反义词。
坚硬
①.它的表盖里还会发出的声音……( ) ( )
入神
②.我看得,唯恐父亲再把这的世界盖上。( ) ( )
高兴
③.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极了。( )
四、用“清”字组词,填入句子,让句子更通顺。
雨后,我顺着林荫小路散步,听着( )的鸟鸣,呼吸着( )的空气,聆听着( )的小溪欢腾跳跃的歌唱,喝一口( )的泉水,真是( )怡人,令人心旷神怡。
五、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后来我见人就说 我有蟋蟀在钵子里 蝈蝈儿在葫芦里 鸟儿在笼子里 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六、仿照例句,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补写时,要把弟弟渴望拥有变形金刚的心情写出来。
例: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我拽着妈妈的手,高高兴兴地走进了玩具店。我一眼看见摆在柜台上的那个变形金刚
七、回忆课文,回答:
1、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答:
2、从小作者童年的这件事情中,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答:
八、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 )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①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②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③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在句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句子①是描写,句子②是描写,句子③是描写。
(3)为什么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4)“我”是一个的孩子。从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观点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九、句子品悟。
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这样的话”指的是
(2)写一写你自己曾经这样的经历。
答案:
一、
看守 看见 恶人 可恶
秘密 秘鲁 看守 看见
恶人 可恶 秘密 秘鲁
二、琴弦 清脆 玻璃 蝉鸣
三、1.马上 显现 减少 接受
2.①柔软 沙哑 ②走神 丑陋 ③难过
四、.清脆 清新 清澈 清凉 清爽
五、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六、似乎在对我笑,好像在欢迎我。我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伸手就去摸那变形金刚。
七、1、围绕“好奇”作答都可;2、言之有理即可。
八、(1)因此 不但 还 (2)语言 动作 心理活动(3)因为我对他的表产生了神秘感,很想研究一番。(4)好奇心特别强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九、(1)“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2)我那时候特别喜欢玩魔方,有时候做梦还说“玩魔方!玩魔方!”
解析:这是一道写亲身经历的训练。首先要明白句子的意思,强调自己反复说的一句话。其次联系生活,寻找这样的生活经历,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
同步练习2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清脆 拦截 玻璃 恶意 恐怖
蟋蟀 柔和 可怜 生物 恐惧
二、比一比,再组词。
饰(饰品)悉(悉心)波(波浪)脆(清脆)拦(拦截)
怖(恐怖)蟀(蟋蟀)玻(玻璃)桅(桅杆)烂(灿烂)
三、多音字组词。
zhē 蜇伤
zhé 海蜇
四、近义词。
洪亮—(响亮)和谐—(和睦)
神秘—(神奇)拒绝—(谢绝)
丑恶—(丑陋)恐怖—(恐惧)
请求—(恳求)轻易—(容易)
五、反义词。
洪亮—(沙哑)坚硬—(柔软)
单调—(丰富)拒绝—(接受)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和谐)的声音 (坚硬)的表盖
(清脆)的声音 (美丽)的世界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请求 恳求
1.张连长(恳求)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连。
2.小姑娘再三(恳求)妈妈带她一块出去。
恰当恰好
3.他又筛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
4.(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能够让我们的作文分数提高。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配合的很适当。(和谐)
2.温和而不强烈。(柔和)
3.值得怜悯。(可怜)
4.显出,显露。(呈现)
5.(声音)清楚悦耳。(清脆)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为什么文中“我”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呢?
因为“我”对表的好奇是需要我去探究原因,而父亲的阻止不仅没让“我”打消念头,反而让“我”觉得表更神秘。
2.文中划线部分,父亲给“我”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为了阻止“我”随便动,二是因为对“我”这样的孩子无法讲清楚表这种精密的东西的构造原理。
3.最后一个段落中,“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这里
“这样的话”指的是什么话?
“这样的话”指“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在表里。”
4.为什么“我”后来不说了?请试着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自己的幼稚,明白了父亲的表里没有小蝎子,也明白了表里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所以就不再说了。
2、《表里的生物》生字组词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我会写:
脆:清脆 脆枣 脆弱 干脆 又甜又脆
拦:拦挡 拦截 拦网 拦堵 拦路虎
怖:恐怖 震怖 怖畏 怖惧阴森可怖
蟋:蟋蟀斗蟋蟀
蟀:蟋蟀蟋蟀草
形近字:
脆(脆弱) 拦(阻拦) 蟋(蟋蟀)
跪(下跪) 栏(栏目) 悉(熟悉)
蟀(蟋蟀) 布(布料) 玻(玻璃)
率(率领) 怖(恐怖) 波(波纹)
多音字:
好:hǎo好看hào爱好弹tán弹性dàn子弹
答:dā答应dá答案更gèng更好gēng更改
近义词
:
洪亮——嘹亮 和谐——融洽
单调——单一请求——恳求
愉快——欢快 猜测——猜想
反义词
:
坚硬——柔软单调——丰富
美丽——丑陋保护——破坏
答应——拒绝丑恶——美好
理解词语:
【钟楼】旧时城市中设置大钟的楼,楼内按时敲钟报告时辰;安装时钟的较高的建筑物。
【洪亮】(声音)大;响亮。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
【单调】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坚硬】又结实又硬。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食物)脆而清香。
【柔和】①温和而不强烈。②柔软;软和。
【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呈现】显出;露出。
【唯恐】只怕。
【拒绝】不接受(请求、意见或赠礼等)。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猜测】推测;凭想象估计。
3、《表里的生物》课文原文与朗读
[qq-video vids=z3058vqyx3v]15.表里的生物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动转,并且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 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主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却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xiē)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螫(zhē)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bō)子里,蝈(guō)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_________本文作者冯至,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
4、《表里的生物》知识点归类
课文知识点
1.专有名词
三弦:又称”弦子”,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三根,侧抱于怀演奏。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2.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
3.基础知识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清脆 拦截 玻璃 恶意 恐怖
蟋蟀 柔和 可怜 生物 恐惧
二、比一比,再组词。
饰(饰品)悉(悉心)波(波浪)脆(清脆)拦(拦截)
怖(恐怖)蟀(蟋蟀)玻(玻璃)桅(桅杆)烂(灿烂)
三、多音字组词。
zhē 蜇伤
zhé 海蜇
四、近义词。
洪亮—(响亮)和谐—(和睦)神秘—(神奇)拒绝—(谢绝)
丑恶—(丑陋)恐怖—(恐惧)请求—(恳求)轻易—(容易)
五、反义词。
洪亮—(沙哑)坚硬—(柔软)单调—(丰富)拒绝—(接受)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和谐)的声音 (坚硬)的表盖 (清脆)的声音 (美丽)的世界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请求 恳求
1.张连长(恳求)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连。
2.小姑娘再三(恳求)妈妈带她一块出去。
恰当 恰好
3.他又筛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
4.(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能够让我们的作文分数提高。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配合的很适当。(和谐)
2.温和而不强烈。(柔和)
3.值得怜悯。(可怜)
4.显出,显露。(呈现)
5.(声音)清楚悦耳。(清脆)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为什么文中“我”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呢?
因为“我”对表的好奇是需要我去探究原因,而父亲的阻止不仅没让“我”打消念头,反而让“我”觉得表更神秘。
2.文中划线部分,父亲给“我”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为了阻止“我”随便动,二是因为对“我”这样的孩子无法讲清楚表这种精密的东西的构造原理。
3.最后一个段落中,“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这里
“这样的话”指的是什么话?
“这样的话”指“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在表里。”
4.为什么“我”后来不说了?请试着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自己的幼稚,明白了父亲的表里没有小蝎子,也明白了表里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所以就不再说了。
5、巨人的花园同步练习
同 步 练 习 – 参 考 答 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硕大 允诺 砌墙 木牌 禁止
惩罚 呼啸 自私 拆除 脸颊
二、比一比,再组词。
想(想法)踪(跟踪)啸(呼啸)侠(侠客)拆(拆除)
惩(惩罚)综(综合)萧(萧条)颊(脸颊)折(折纸)
三、多音字组词。
jìn 禁止jìn 尽快
jīn 不禁jìn 尽头
四、近义词。
丰硕—(硕大)允许—(容许)禁止—(阻止)呼啸—(咆哮)
自私—(自利)踪迹—(踪影)柔嫩—(柔软)凶狠—(狠毒)
五、反义词。
允许—(反对)凶狠—(和善)禁止—(准许)
自私—(大方)覆盖—(揭开)拆除—(安装)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砌)高墙 (挂)告牌 (拆)围墙
(尽情)地玩耍 (动听)的音乐 (柔嫩)的青草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拆除 拆穿
1.总有一天,他的谎言会被(拆穿),到时候就不会有人再相信他了。
2.不合法的建筑终于被(拆除)了。
呼喊 呼啸
3.战斗机(呼啸)着凌空而过。
4.隔了几个窗口,她只能大声(呼喊)名字,才能确保对面的人听得见。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软而嫩。(柔嫩)
2.(果实)又多又大。(丰硕)
3.许可。(允许)
4.不许可。(禁止)
5.发出高而长的声音。(呼啸)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写词语。
2.“凝视”的“凝”字用音序查字典法应先查音序 N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冫部。
3.请找出巨人明白了道理的句子,并用“”画出来。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4.火辣辣 胖乎乎亮晶晶
5.这个毛小孩,这么大胆,还敢待在这里。
6.待人不要任性冷酷,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自己才会得到幸福和快乐。
6、《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脆、拦”等5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谐、清脆”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的事情。
3.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的事情。
教学难点:
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脆、拦”等5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谐、清脆”等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天上飞的,有地上跑的,还有水里游的……【出示课件2-5】你见过表里的生物吗?
板书课文题目《表里的生物》,学生读。
2.本课是著名作家冯至写的文章,记载了他小时候的趣事,你了解作者吗?你课下搜集关于他的资料了吗?
冯至(1905~1993),中国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作品主要有《昨日之歌》等。
3.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学习生字,自读课文
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书写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适当总结。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琴弦 清脆 添加 拒绝 恐怖 蟋蟀
2.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条理不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设置障碍。
①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板书:怀表有声音)
②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板书:被迷住)
③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④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板书:见人就说)
三、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6、7】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2.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齐读课题《表里的生物》
4.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十分感兴趣、充满好奇?
2.再次阅读课文,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指名反馈。学生结合课文相关的句子谈体会。
【出示课件-14】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这段话对作者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体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读出作者的好奇和儿童的那份天真。
(板书:心理描写 童真童趣)
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文中的“我”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充满了童真童趣。)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大段的心理、动作描写,集中表现了“我”强烈的好奇感,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好奇心将要满足之时的紧张心情。)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在他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生动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儿童有趣的内心世界,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形象。)
文章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语段,(比如1、6、15自然段)心理描写夹杂在叙事之中,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他共同感受童年的天真无邪。
【出示课件15】
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在体会这些语句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心理描写一是有提示语,易发现。二是没有提示语,难分辨,必须仔细阅读才行。
4.标点符号的特点。
冒号(冒号在本文出现了多次,应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掌握冒号的规范使用)冒号的作用:(1)提起下文(2)提取下文(3)引起下文(4)解释或说明(5)总结上文
以第7自然段为例,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究竟是怎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呢?文章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段描写要指导学生朗读好,并争取积累下来。
分号:并列的两个分句间的停顿,往往是为说明几个方面的内容时才会使用。第1自然段和16自然段都有这样的句子。
三、拓展练笔
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发现,虽然这样的发现或许是那样的可笑,但却是作者记忆中的珍宝,童年的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请你学习作者边叙事边抒情的方法写一写。
四、作业
【出示课件16、17】
1.思考:
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习课文中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写一写你儿时的一段经历或一个发现。
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
怀表 有声音
被迷住
心理描写 童真童趣
见人就说
教学反思: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一定有一个小生物。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营造这种亲切的氛围,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学,兴致勃勃地说。
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得多,提问得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在想象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
7、《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附答案
同步练习
[danger]参考答案如下:[/danger]
一、读拼音,写词语。
清脆 拦截 玻璃 恶意 恐怖
蟋蟀 柔和 可怜 生物 恐惧
二、比一比,再组词。
饰(饰品)悉(悉心)波(波浪)脆(清脆)拦(拦截)
怖(恐怖)蟀(蟋蟀)玻(玻璃)桅(桅杆)烂(灿烂)
三、多音字组词。
zhē 蜇伤
zhé 海蜇
四、近义词。
洪亮—(响亮)和谐—(和睦)神秘—(神奇)拒绝—(谢绝)
丑恶—(丑陋)恐怖—(恐惧)请求—(恳求)轻易—(容易)
五、反义词。
洪亮—(沙哑)坚硬—(柔软)单调—(丰富)拒绝—(接受)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和谐)的声音 (坚硬)的表盖 (清脆)的声音 (美丽)的世界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请求 恳求
1.张连长(恳求)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连。
2.小姑娘再三(恳求)妈妈带她一块出去。
恰当恰好
3.他又筛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
4.(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能够让我们的作文分数提高。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配合的很适当。(和谐)
2.温和而不强烈。(柔和)
3.值得怜悯。(可怜)
4.显出,显露。(呈现)
5.(声音)清楚悦耳。(清脆)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为什么文中“我”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呢?
因为“我”对表的好奇是需要我去探究原因,而父亲的阻止不仅没让“我”打消念头,反而让“我”觉得表更神秘。
2.文中划线部分,父亲给“我”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为了阻止“我”随便动,二是因为对“我”这样的孩子无法讲清楚表这种精密的东西的构造原理。
3.最后一个段落中,“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这里
“这样的话”指的是什么话?
“这样的话”指“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在表里。”
4.为什么“我”后来不说了?请试着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自己的幼稚,明白了父亲的表里没有小蝎子,也明白了表里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所以就不再说了。
8、《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清脆 拦截 玻璃 恶意 恐怖
蟋蟀 柔和 可怜 生物 恐惧
二、比一比,再组词。
饰(饰品)悉(悉心)波(波浪)脆(清脆)拦(拦截)
怖(恐怖)蟀(蟋蟀)玻(玻璃)桅(桅杆)烂(灿烂)
三、多音字组词。
zhē 蜇伤
zhé 海蜇
四、近义词。
洪亮—(响亮)和谐—(和睦)神秘—(神奇)拒绝—(谢绝)
丑恶—(丑陋)恐怖—(恐惧)请求—(恳求)轻易—(容易)
五、反义词。
洪亮—(沙哑)坚硬—(柔软)单调—(丰富)拒绝—(接受)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和谐)的声音 (坚硬)的表盖 (清脆)的声音 (美丽)的世界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请求 恳求
1.张连长(恳求)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连。
2.小姑娘再三(恳求)妈妈带她一块出去。
恰当恰好
3.他又筛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
4.(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能够让我们的作文分数提高。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配合的很适当。(和谐)
2.温和而不强烈。(柔和)
3.值得怜悯。(可怜)
4.显出,显露。(呈现)
5.(声音)清楚悦耳。(清脆)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为什么文中“我”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呢?
因为“我”对表的好奇是需要我去探究原因,而父亲的阻止不仅没让“我”打消念头,反而让“我”觉得表更神秘。
2.文中划线部分,父亲给“我”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为了阻止“我”随便动,二是因为对“我”这样的孩子无法讲清楚表这种精密的东西的构造原理。
3.最后一个段落中,“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这里
“这样的话”指的是什么话?
“这样的话”指“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在表里。”
4.为什么“我”后来不说了?请试着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自己的幼稚,明白了父亲的表里没有小蝎子,也明白了表里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所以就不再说了。
9、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1
一、多音字组词。
看kān()kàn()
恶è() wù()
秘mì()bì( )
二、读拼音,写词语。
qín xián qīng cuì bō li chán míng
( ) ( ) ( ) ( )
三、近义词和反义词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立即—( );呈现—( );
反义词:增加—( );拒绝—( )。
2、读句子,写出加粗词的反义词。
坚硬
①.它的表盖里还会发出的声音……( ) ( )
入神
②.我看得,唯恐父亲再把这的世界盖上。( ) ( )
高兴
③.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极了。( )
四、用“清”字组词,填入句子,让句子更通顺。
雨后,我顺着林荫小路散步,听着( )的鸟鸣,呼吸着( )的空气,聆听着( )的小溪欢腾跳跃的歌唱,喝一口( )的泉水,真是( )怡人,令人心旷神怡。
五、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后来我见人就说 我有蟋蟀在钵子里 蝈蝈儿在葫芦里 鸟儿在笼子里 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六、仿照例句,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补写时,要把弟弟渴望拥有变形金刚的心情写出来。
例: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我拽着妈妈的手,高高兴兴地走进了玩具店。我一眼看见摆在柜台上的那个变形金刚
七、回忆课文,回答:
1、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答:
2、从小作者童年的这件事情中,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答:
八、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 )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①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②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③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在句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句子①是描写,句子②是描写,句子③是描写。
(3)为什么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4)“我”是一个的孩子。从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观点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九、句子品悟。
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这样的话”指的是
(2)写一写你自己曾经这样的经历。
答案:
一、
看守 看见 恶人 可恶
秘密 秘鲁 看守 看见
恶人 可恶 秘密 秘鲁
二、琴弦 清脆 玻璃 蝉鸣
三、1.马上 显现 减少 接受
2.①柔软 沙哑 ②走神 丑陋 ③难过
四、.清脆 清新 清澈 清凉 清爽
五、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六、似乎在对我笑,好像在欢迎我。我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伸手就去摸那变形金刚。
七、1、围绕“好奇”作答都可;2、言之有理即可。
八、(1)因此 不但 还 (2)语言 动作 心理活动(3)因为我对他的表产生了神秘感,很想研究一番。(4)好奇心特别强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九、(1)“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2)我那时候特别喜欢玩魔方,有时候做梦还说“玩魔方!玩魔方!”
解析:这是一道写亲身经历的训练。首先要明白句子的意思,强调自己反复说的一句话。其次联系生活,寻找这样的生活经历,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
同步练习2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清脆 拦截 玻璃 恶意 恐怖
蟋蟀 柔和 可怜 生物 恐惧
二、比一比,再组词。
饰(饰品)悉(悉心)波(波浪)脆(清脆)拦(拦截)
怖(恐怖)蟀(蟋蟀)玻(玻璃)桅(桅杆)烂(灿烂)
三、多音字组词。
zhē 蜇伤
zhé 海蜇
四、近义词。
洪亮—(响亮)和谐—(和睦)
神秘—(神奇)拒绝—(谢绝)
丑恶—(丑陋)恐怖—(恐惧)
请求—(恳求)轻易—(容易)
五、反义词。
洪亮—(沙哑)坚硬—(柔软)
单调—(丰富)拒绝—(接受)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和谐)的声音 (坚硬)的表盖
(清脆)的声音 (美丽)的世界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请求 恳求
1.张连长(恳求)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连。
2.小姑娘再三(恳求)妈妈带她一块出去。
恰当恰好
3.他又筛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
4.(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能够让我们的作文分数提高。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配合的很适当。(和谐)
2.温和而不强烈。(柔和)
3.值得怜悯。(可怜)
4.显出,显露。(呈现)
5.(声音)清楚悦耳。(清脆)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为什么文中“我”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呢?
因为“我”对表的好奇是需要我去探究原因,而父亲的阻止不仅没让“我”打消念头,反而让“我”觉得表更神秘。
2.文中划线部分,父亲给“我”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为了阻止“我”随便动,二是因为对“我”这样的孩子无法讲清楚表这种精密的东西的构造原理。
3.最后一个段落中,“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这里
“这样的话”指的是什么话?
“这样的话”指“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在表里。”
4.为什么“我”后来不说了?请试着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自己的幼稚,明白了父亲的表里没有小蝎子,也明白了表里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所以就不再说了。
10、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知识点、同步练习
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作者介绍:
冯至( 1905一1993)原名冯承植,涿州人。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1925年,他和几位朋友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 等。
主要作品:《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等。
我会写:
脆:清脆 脆枣 脆弱 干脆 又甜又脆
拦:拦挡 拦截 拦网 拦堵 拦路虎
怖:恐怖 震怖 怖畏 怖惧 阴森可怖
蟋:蟋蟀 斗蟋蟀
蟀:蟋蟀 蟋蟀草
形近字:
脆(脆弱) 拦(阻拦) 蟋(蟋蟀)
跪(下跪) 栏(栏目) 悉(熟悉)
蟀(蟋蟀) 布(布料) 玻(玻璃)
率(率领) 怖(恐怖) 波(波纹)
多音字:
好:hǎo好看hào爱好 弹tán弹性dàn子弹
答:dā答应dá答案 更gèng更好gēng更改
近义词
:
洪亮——嘹亮 和谐——融洽
单调——单一 请求——恳求
愉快——欢快 猜测——猜想
反义词
:
坚硬——柔软 单调——丰富
美丽——丑陋 保护——破坏
答应——拒绝 丑恶——美好
理解词语:
【钟楼】旧时城市中设置大钟的楼,楼内按时敲钟报告时辰;安装时钟的较高的建筑物。
【洪亮】(声音)大;响亮。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
【单调】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坚硬】又结实又硬。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食物)脆而清香。
【柔和】①温和而不强烈。②柔软;软和。
【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呈现】显出;露出。
【唯恐】只怕。
【拒绝】不接受(请求、意见或赠礼等)。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猜测】推测;凭想象估计。
课内词语:
机器 钟楼 洪亮 街心 盲人 坚硬 清脆 单调 请求 加速 齿轮
玻璃 唯恐 丑恶 恐怖 证实 蟋蟀
句子解析:
1、 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因为“我”小时候没有听到过机器的声音。听到的鸟叫、狗吠、蝉鸣、虫唱、钟声和三弦的声音都是活的生物发出的。
作者以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充满了童真童趣。
2、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这段话对作者心理描写得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渴望能够打开那块表看个究竟。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这句话表现了“我” 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好奇心得到满足时的紧张心情。
4、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这句话写出了自己对美丽世界里有丑陋的蝎子的不理解。之所以感到愉快,是因为“我”一直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现在,父亲告诉“我”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有一只蝎子关在表里,证实了“我”的猜测没有错。
5、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了儿童有趣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了“我” 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9):写“我”小时候以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我”猜测爸爸的手表里有个生物。
第二部分(10~19):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的世界,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不能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第三部分(20~21):写“我”持续很久见人就说起父亲表里的蝎子。
课文主题:
本文讲述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表现了童年的“我”是个天真无邪、善于观察和思考,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的孩子。
问题归纳:
1、“我”好奇的是什么?有什么发现?
“我”好奇的是父亲的表秒针会走,还会发出声音。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表里的世界,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不能动表,他的话证实了“我”表里边有个活的生物的猜测没有错。
2、从对“我”的动作、心理、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是一个天真可爱,好奇心、求知欲极强的孩子。
3、“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说了什么?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
”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作者这么说是因为“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
课后习题答案:
一、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题目已经告诉我们,表里藏着生物。课文主要写了“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其好奇,几次想弄清缘故。后来父亲打开表,“我”终于看到了表里的世界,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我”童年时代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
二、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1)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这段话是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吓了一跳” 是因为表里的生物在“我”的想象中不会是蝎子,“感到愉快”是因为弄清缘由之后,证实了“我”关于“表里有一个活的生物”的猜测,于是感到愉快和满足。
(2)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这句话是对“我”的心理描写,再次反映了儿时的“我”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
这样的句子还有:
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三、选做
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
示例1:
记得在我四五岁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大地像是铺上了白色的地毯,踩上去软绵绵的。我和爸爸在广场上堆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雪人,给它戴上一顶时髦的帽子,按上两颗黑黑的眼睛、插上长长的鼻子,还在它的鼻子下面画上一张大大的红嘴巴。我高兴地围着雪人唱啊、跳啊!一直玩到天黑才回家。
第二天一起床,我就吵着要去跟雪人玩。可是来到广场上,雪人不见了!我急得眼泪直掉。爸爸转了一圈,弯着腰对花坛里的冬青嘟嘟囔囔说着话。一会儿爸爸高兴地冲我喊:“丫头,我打听好了。玉皇大帝昨天到广场巡视,发现我们堆得的雪人太漂亮了,就邀请他到天宫做客去了。”我一听破涕为笑,见人就说,玉皇大帝请我堆的雪人到天宫做客去了,一直说了好久。
示例2:
那是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妈妈买回一些蔬菜,让我洗菜,我一看,哇!妈妈买的菜真多啊!有绿如翡翠的白菜,有紫莹莹、嫩生生的茄子,有细长细长的豆角,还有身披红外衣的西红柿……这么多的蔬菜,怎样才能很快洗完呢?我飞快转动大脑,突然眼前一亮,一个想法诞生了——用洗衣机来洗菜。我小心翼翼地把菜放进洗衣机里,盖上盖子,摁下开关,然后坐在洗衣机旁得意地看起书来。
好不容易,“呼呼呼” 的洗衣机声终于停止了转动,我心花怒放地打开了洗衣机的盖子。呀!出乎我的意料:白菜成了光杆司令,茄子千疮百孔,西红柿早已无影无踪……见此情景,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想:惨了,惨了,这下完蛋了,妈妈肯定会责怪我的,我该怎么办呢?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最后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你真是我的‘得力小助手’啊!”
课外拓展:
关于探索的名言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郭沫若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左拉
◆真正有才能的人会摸索出自己的道路。
——歌德
◆大自然是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要揭穿它就必须反复地去探索。
——达尔文
◆对于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最不起眼的东西可以成为发现的源泉。
——格拉宁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