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一种兵器。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2、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稚子弄冰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稚子弄冰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①稚(zh)子:幼小的孩子。
②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③取: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④钲(zhēng):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⑤馨(q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⑥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3、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村晚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村晚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①陂(bēi):池岸。
②衔:口里含着。本诗中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漪(yī):水中的波纹。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4、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村晚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村晚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红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寒冷的水中,闪动着粼粼的波光。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向家走去,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5、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①三衢(q)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l):黄莺。
6、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近义词:坚劲坚韧 烈火猛火 焚烧燃烧
等闲平凡 清白纯洁 放松松开
千锤万凿千锤百炼
反义词:留去 尔吾 等闲不凡
清白污浊 坚劲泄气
7、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①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②擢(zhu)伸出,抽出。
③素:白皙的。
④札(zh)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⑤机杼(zh):织机的梭子。
⑥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⑦零:落下。
⑧盈盈:形容清澈。
⑨脉(m)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8、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里的柳树。
传蜡烛:指工种传赐新火。 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9、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指古代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10、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石灰吟》这首诗是抓住石灰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
这首诗抓住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而把白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来写的。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更突出石灰不怕击打。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中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粉,全不怕突出石灰甘愿经受磨炼,奉献自己的品质。
2.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11、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之诗句解析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之诗句解析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12、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①前两句描写了一片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②后两句借马抒情,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而又得不到赏识发出呼喊,表达了一种愤慨之情。
13、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