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词语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档大全 > 中学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词语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时间:2022-11-30 17:47:06

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词语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中学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词语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菜畦确凿秕谷渊博缠络桑椹轻捷臃肿脑髓相宜蝉蜕攒宿儒人声鼎沸人迹罕至

  2.《爸爸的花儿落了》

  肿胀叮嘱鸡毛掸子咻咻骊歌玉簪花徘徊花圃

  3.《丑小鸭》

  来势汹汹姊妹沼泽地沮丧恭恭敬敬弥漫泥泞木屐丑陋讪笑嫉妒

  4.《诗两首》

  忧郁瞬息涉足伫立萋萋幽寂

  6.《黄河颂》

  烽火气魄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

  7.《最后一课》

  诧异喧闹懊悔宛转惩罚踱步祈祷哽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逼狭崎岖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

  9.《土地的誓言》

  炽痛嗥鸣斑斓谰语怪诞亘古默契田垄蚱蜢污秽

  10.《木兰诗》

  杼金柝鞍鞯辔头溅溅胡骑戎机朔

  11.《邓稼先》

  任人宰割可歌可泣锋芒毕露妇孺皆知引人注目鲜为人知元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之无愧奠基截然不同家喻户晓马革裹尸兽鋌亡群挚友筹划殷红燕山仰慕鲜为人知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典籍仰之弥高锲而不舍炯炯目光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群蚁排衙校补迥乎不同独裁凶多吉少迭起昂首挺胸慷慨淋漓气冲斗牛赫然潜心贯注一反既往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门槛杂乱无章重荷含蓄小心翼翼磐石喧嚣深邃踌躇清晰可闻沉郁凌乱不堪惹人注目

  14.《福楼拜的星期天》

  一拍即合白皙钦佩琐事滑稽捋着荒谬脚踝义愤填膺和蔼可亲忘乎所以

2、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知识梳理备课资料(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25论语十则

  ●重点字

  省xǐng处chù恶è舞雩yú莫mù春冠guàn者弘hóng毅韶sháo喟kuì

  ●通假字莫春者(“莫”通“暮”,晚,尽)

  ●多义词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日初出沧沧凉凉(太阳)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成人之美(成全)

  春服既成(做好)

  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空谷传响(传出)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做)

  士不可以不弘毅(指读书人)

  虽执鞭之士(小官)

  其恕乎(表推断的语气次,大约)

  不以其道得之(代词,他的)

  咏而归(表修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表顺接,无实际意义)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厌恶)

  不成人之恶(不好的,坏的)

  ●古今异义词

  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古义:背离,抛弃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2、士不可以不弘毅古义:指读书人今义:士兵,战士

  3、吾与点也古义:赞赏今义:和

  4、虽执鞭之士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5、吾日三省吾身古义:多次,文言文中“三”“九”皆有多的意思今义:数词,二加一所得的数目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见贤思齐焉(指道德优秀的人、贤人)

  2、名词用作动词

  风乎舞雩(吹风)

  3、传不习乎(传授的知识)

  4、名词用作状语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吾与点也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固定句式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省略句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之)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之)也

  ●成语: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看齐。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任:负担;道:路途。

  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帮助别人实现愿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

  ●名言警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三月不知肉味

  26鱼我所欲也

  ●重点字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蹴cù尔得我欤yú所恶wù

  ●通假字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通“德”,感激)

  多义词

  向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为了,接受)

  呼尔而与之(表修饰关系连词,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关系连词,却)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二者不可得兼(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激)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苟富贵,无相忘(假如)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为宫室之美(的)

  ●古今异义词

  1、一箪食一豆羹古义:古代的一种食器今义:一种粮食类作物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古义:代词,这,指代上文反问的结果今义:判断词

  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古义:古代容量单位今义:名词,钟表

  4、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增加,指带来好处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5、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古义:能够用来今义:能够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2、动词用作名词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鱼,我所欲也(想要的东西)

  ●文言句式

  判断句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省略句

  2、向为(礼义)身死而不受(施舍)

  3、(我)舍生而取义者也

  27、订鬼

  ●重点字:

  寝衽(rèn)传曰(zhuàn)庖丁(páo)箠(chuí)椎(chuí)绳纆(mò)鬼见(xiàn)

  ●多音字: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案”通“按”,按着。)

  ●多义词:

  非人死精神为之也(代词,鬼。)

  皆人罹存想之所致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非人死精神为之也(变成。)身自疾痛(自然)

  然得而腊之以为铒(当做。)自吾氏三世居是乡(自从)

  刚梦见夫人据案其身(代词,那)俱用精神(因为)

  夫精念存想(句首发语词,无义)给其食用(费用,资财)

  ● 古今异义词:

  1、觉见卧闻(古义:睡醒。今义;睡觉)

  2、刚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古义:那人。今义:尊称自己及他人的妻子)

  3、凡人不病则不畏惧(古义:大凡人们。今义:平凡的人,普通人)

  4、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古义:欣赏,玩味。今义:玩耍)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凡人不病则不畏惧(生重病)

  2、暮卧则梦闻(做梦)

  ●文言句式:

  1判断句: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2宾语前置句:致之何由?

  3省略句:存想则目虚见(鬼)

  4双重否定句式: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28、马说

  ●重点字:

  祗(zhǐ)骈死(pián)一食(shí)外见(xiàn)食马者(sì)槽枥(cáolì)

  ●通假字: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同“祗”,只是)

  2、食马都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华。)

  ●多义词: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它的)

  其真无马邪(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反问的语气,恐怕。)

  不以千里称也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规律,方法)

  道不通(道路)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用作动词,鞭打)

  策而临之(马鞭)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一食或尽粟一石(名词,顿饭)

  食不饱,力不足(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古今异义词:1放虽有名马(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2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表重量的单位。今义:石头)

  3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顿(饭)。今义:吃)

  4是马也(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

  5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安装)

  6策之不以其道(古义:马鞭,这里为“鞭打”。今义:策划,策略)

  7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屈辱)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

  2名词用作动词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食马都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日行千里)

  4形容词的使动词法

  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尽)

  ●文言句式:

  ▶反问句

  其真无马邪?

  定语后置

  马之千里者尽粟一石

  介词短语后置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省略句

  食马都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也

  (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

  ▶排比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9、诗词五首

  蓟北(jì)衣裳(cháng)涧(jiàn)鹧鸪(zhègū)

  5论语十则

  1.曾子说:“我每天从三方面反省我自己-替别人商量办法是不是诚心诚意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过了呢?”

  2.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3.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生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吧!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

  4.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遥远。”

  5.孔子说:“做官与富贵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不讲仁义之道去得到它,就不应该占有。贫穷与低贱是每个人都厌恶的,行仁道却得到了贫贱,就算是人人所不喜欢的,但君子照样安守贫贱。”

  6.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7.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8.孔子说:“做官如果可以通过修养仁德而获得,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如果不能求得,我就从事爱好的事业.”

  9.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说:“没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10.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了,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游泳,在舞雩台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叹了口气说:“我赞赏曾点说的啊。”

  26鱼我所欲也

  译文: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因此我不做为了生而不择手段的事情。死亡是我厌恶的,但我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因此(即使)有祸患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得到生命的办法什么不可以用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严重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的呢?由于通过这种手段生存可以获得生存手段然却不用的人,通过这种手段生存可以躲避祸患手段却不采用。因为这个缘故,人们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厌恶的东西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不仅仅是贤能的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这种本性,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吆喝着给他吃,路上的饥饿的行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践踏着给他吃,就连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如果有丰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样,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带来什么好处呢?是为了房子的华美、妻妾侍奉和穷朋友感激我的恩德吗?从前有的人为了义即使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房子的华美却接受了;从前有的人为了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妻妾侍奉却接受了;从前有的人为了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穷朋友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不做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天性。

  一词多义

  1.而

  呼尔而与之。修饰“与”,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3.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得

  二者不可得兼得,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故不为苟得也取得

  5.为

  乡为身死而不受。情愿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为了,表目的。第二个“为”:接受。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采用

  6.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的

  人皆有之代词它文中指羞恶的本心

  得之则生代词它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代词它文中指行道之人乞人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代词它文中指万钟的俸禄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代词它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

  此之谓失其本心代词,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

  7.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获得生命

  8.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给

  9.加

  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这里指带来的好处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报

  10莫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没有什么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没有谁

  11.故

  故患有所不辟也所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因

  12.则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那么

  得之则生就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连词,这里表假设

  13.凡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凡是;只要是

  通假字

  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乡”通“向”,从前。例句:“相为身死而不受”。

  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辟”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

  5.“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今异义

  1.可以古:能够用来今:能够

  2.是古:这指示代词 今:判断动词

  3.豆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豆子

  4.钟古:古代的量器今:计时器具

  5.加 古:益处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舍生而取义者也。省略主语“我”。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作名词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马说》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却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粟(谷子)。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来饲养它。(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特殊的本领和英武的体态不能表现在外面,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都不能得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鞭策千里马不按(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却不能充分施展出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握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道:“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这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订鬼》译文

  大凡天地之间,出现鬼,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变成的,都是人们思念想象所造成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是由于疾病(的折磨)。人生了病就会忧愁害怕,忧愁害怕就好象看见鬼出现了。凡是人无病时就不会怕这怕那。所以得了病躺在床上,就害怕有鬼到来。一害怕就会老是想,想久了就会使得视觉错乱,恍恍惚惚地看见鬼了。

  用什么来验证呢?古书上说:“伯乐学习鉴别马的时候,由于用心过度,看到的东西,没有不是马的。宋国庖丁练习解剖牛的本领,三年以后,在他的眼里,没有见过活牛,所看到的全是分解了的)死牛。”这两个人都是专心到了极点。由于老是想着某一个问题,自然而然产生了错觉,看见异乎原物的东西了。人病了看见鬼,如同伯乐看见马,庖丁看见牛一样。伯乐和庖丁看到的其实不是真正的马和牛,由此可见病人所看见的也不是什么鬼了。

  病人身体困倦极了,身体疼痛,就说是鬼拿了棍捧鞭子欧打他,好象看见鬼拿着锤子、锁链、绳索,站着守在他的身旁。(这是因为)病人身体疼痛,心里害怕,才虚幻地看见这些的啊。刚得病时心里惊慌害怕,(就好象)看见鬼来了;病重一些就怕死,好象看见鬼在发怒;身上因病感到疼痛,(就好象)看见鬼在打:这都是由于想得过多,产生虚幻的感觉造成的,并不是真有那样的事实。

  专心想念事物(的结果),有的表现在视觉上,有的表现在说话上,有的表现在听见的声音上。表现在视觉上的,(好象)看见鬼的形状;表现在听觉上,(好象)听到了鬼的声音;表现在嘴上,(就会)说出鬼的事情。(因此)白天会看到鬼的出现,夜里就会在梦中听到鬼的声音。独自睡在空房之中,如果感到有些害怕,就会梦见好象有人按住他的身体哭泣呢!睡醒见到鬼形,躺下听到鬼声,都是由于精神作用引起的;害怕和想象,都出于同样的情况。

3、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词语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菜畦确凿秕谷渊博缠络桑椹轻捷臃肿脑髓相宜蝉蜕攒宿儒人声鼎沸人迹罕至

  2.《爸爸的花儿落了》

  肿胀叮嘱鸡毛掸子咻咻骊歌玉簪花徘徊花圃

  3.《丑小鸭》

  来势汹汹姊妹沼泽地沮丧恭恭敬敬弥漫泥泞木屐丑陋讪笑嫉妒

  4.《诗两首》

  忧郁瞬息涉足伫立萋萋幽寂

  6.《黄河颂》

  烽火气魄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

  7.《最后一课》

  诧异喧闹懊悔宛转惩罚踱步祈祷哽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逼狭崎岖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

  9.《土地的誓言》

  炽痛嗥鸣斑斓谰语怪诞亘古默契田垄蚱蜢污秽

  10.《木兰诗》

  杼金柝鞍鞯辔头溅溅胡骑戎机朔

  11.《邓稼先》

  任人宰割可歌可泣锋芒毕露妇孺皆知引人注目鲜为人知元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之无愧奠基截然不同家喻户晓马革裹尸兽鋌亡群挚友筹划殷红燕山仰慕鲜为人知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典籍仰之弥高锲而不舍炯炯目光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群蚁排衙校补迥乎不同独裁凶多吉少迭起昂首挺胸慷慨淋漓气冲斗牛赫然潜心贯注一反既往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门槛杂乱无章重荷含蓄小心翼翼磐石喧嚣深邃踌躇清晰可闻沉郁凌乱不堪惹人注目

  14.《福楼拜的星期天》

  一拍即合白皙钦佩琐事滑稽捋着荒谬脚踝义愤填膺和蔼可亲忘乎所以

4、七年级语文下册板书全集(人教版七年级必修备课资料)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爸爸的花儿落了

  3、丑小鸭

  4、诗两首

  5、伤仲永

  6、黄河颂

  黄河颂

  7、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横向)

  一件小事国家大事

  逃学

  上学

  上课

  下课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以情行文、以理服人)

  9、土地的誓言

  景:

  情:(热血喷涌)(誓要解放)

  10、木兰诗

  11、邓稼先

  两弹元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真诚坦白忠厚朴实

  民族感情?友情?——民族脊梁真诚对友

  我不能走——奋不顾身热血尤殷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5、孙权劝学

  16、社戏

  17、安塞腰鼓

  18、竹影

  19、观舞记

  20、口技

  几个场景 声响 听众反应

  表

  演

  之

  善 梦中惊醒 犬吠、欠伸、呓语、大啼、妇呜、絮絮、夫叱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渐入梦乡 齁声、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声、咳嗽 意少舒、稍稍正坐

  失火救火 大呼、齐哭、百千人大呼、百千人齐哭、犬吠、力拉崩倒声、风声、求救声、抢夺声、泼水声 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1、伟大的悲剧

  22、荒岛余生

  23、登上地球之巅

  24、真正的英雄

  25、短文两篇

  26、珍珠鸟

  人(爱)鸟

  鸟(信赖)人小鸟依人

  美好的境界

  27、斑羚飞渡

  斑 羚 试 渡

  惊 慌 无 助

  主 动 分 列

  没 有 换 位

  走 向 彩 虹

  28、华南虎

  华南虎 象征意义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 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莾莾的山林 向往自由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血淋淋的沟壑 勇于斗争

  29、马

  30、狼

  屠夫遇狼

  屠夫惧狼

  屠夫御狼

  屠夫杀狼

5、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苏教版七年级必修备课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教学措施:

  一、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质量。

  深化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

  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五、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六、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6、(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

  (时限: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写在括号里。(3分)

  (1)确凿()(2)珊()瑚(3)人迹罕()至

  (4)骊()歌(5)炽()痛(6)谰()语

  2、根据拼音在方格内写出汉字。(4分)

  geng咽屏zhang环ye玉zan

  kui甲澎pai狂lan可han

  3、根据提示,填出横线上的句子(6分)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②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④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⑥写一条与黄河有关的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校园内有一个清水池塘,塘中点点清荷常飘来清香。然而近日偶见有杂物漂浮于水面上。为保持塘水洁净,学校制作了一块告示牌,请你在牌上代写一句容易使人领悟和接受的告示语。(注意:不要用“禁止”等类似词语,不超过20个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下列句子,请你再写2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4分)

  示例: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嚷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

  写句:(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感悟(40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6—9题。(10分)

  王安石绝句改字

  洪迈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吴中士人家藏其草()(2)旋改为“满”()

  (3)凡如是十许字()(4)始定为“绿”()

  7、绝句是__(1)___的格律诗,根据每句字数的多少又分为_(2)_____言绝句和__(3)__言绝句。(3分)

  8、说一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在表现春天景象方面比“到”、“过”、“入”、“满”好在什么地方?(3分)_______

  9、文中说“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行文中已先后写出了五个,试再写出五个字。(2分)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0—14题(10分)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汪国真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以平坦吗?

  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

  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

  报我以幸福吗?

  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不幸吗?

  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

  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10、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词语概括了人生中的各种经历。(2分)

  11、本诗运用了_________段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以生动的形象传达出诗旨。(3分)

  12、简析最后一节的作用?(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诗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本诗的语言特点是()(1分)

  A、精炼、朴实B、明快、活泼C、深沉、含蓄D、幽默、风趣

  (三)阅读下面记叙文,回答后面15—19题(10分)

  读不完的大书

  朱维之

  七十多年前的农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玩具,没有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瀚的河流,繁茂的花草和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和昆虫,水中的游鱼等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实验的兴趣。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展翅飞腾或流荡滑翔,有时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荣(),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一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四瓣、五瓣的等等。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迁。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真叫人佩服。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体堆积如山,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是我最爱的。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笋子炒咸菜,味道鲜美无比。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清翠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独立着,大蒲扇似的叶子显得高洁,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15、文章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读不完的大书”?(用文中的语言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大自然这本书作者是分哪三部分来描写的?(2分)________

  17、如果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两个与前面的词意思相反的词,应该是_____和____,组成的词语是______。(3分)

  18、加点的“雨后春笋”是一个成语,我们现在常用它的比喻义,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9、文章对大自然中万物的描写有详有略,看一看第一、二段详细描写的各是什么?突出了事物哪方面的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0—24题(10分)

  永恒

  孙涛

  人们总是在说时光会冲淡一切的,淡到无影无踪,淡到你自己也会疑惑是不是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段故事,淡到你再也想不起当初的执著究竟是为了什么。正如东坡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然而真是这样吗?曾经的刻骨铭心真的可以淡如烟云?

  1952年,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梅纽因到日本演出,偶然听说有个擦鞋童为了能够听到他的琴声,千方百计凑钱买了一张最便宜的票。演出结束后,他穿过了贵宾席,避开了社会名流的盛情簇拥,径直走到低档席,找到了那位孩童,问他需要什么帮助,那孩子羞怯地说:“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听听您的琴声。”梅纽因的泪水夺眶而出,他把自己心爱的小提琴送给了他。

  三十年后,当梅纽因再次访日演出时,他设法找到了那位孩童——这些年来,他的生活依旧清贫,充满了坎坷,但三十年来他无数次地拒绝了许多想以高价购琴的人。当梅纽因再次问他是否需要什么帮助时,他仍和第一次一样回答他:“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再听听您的琴声!”

  当熟悉的旋律再次从那把旧琴上流淌出来,当空气中再次充满那穿越时空的情感时,所有的在场者无不泪流满面……

  世间有了音乐的流动,便有了永恒的情感!

  很多年以前,一叶扁舟静静地漂于湖上,俞伯牙端坐抚琴,琴声如水般从他的十指间流淌出来,那不只是简单的音符组合,伯牙全部的情感都已融入其中。钟子期闭目倾听,伯牙意在高山,琴声高昂激越,子期赞曰:“巍巍然如泰山,妙哉!”伯牙琴声一转,柔和悠扬,子期曰:“洋洋然如江河,妙哉!”一曲终了,余音未散,_________传为千古佳话……

  无论对俞伯牙还是钟子期来说,能够遇到对方,实在是他们的福气。那种________、惺惺相惜的情感,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那“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长叹又是多少人内心狂热的呼喊!

  子期死后,伯牙谓世无知音,于是绝弦破琴,终身不复弹奏!

  乐师好觅,知音难求!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人我们一生中也许只能碰到一次,与你擦肩而过的可能正是你寻觅已久的人。你遇到了,是你的运气,而_________,则是一种悲哀。

  回头看我们所经过的岁月,确实有太多的东西淡去了,那只是因为它们本来就没有真正感动过我们,本来就没有进入我们的心。在我们的生命中,它们只一些点缀而已。我坚信有一种情感永远不会被时光稀释,这,才是生命中的主旋律。去除了一切的粉饰和雕琢,你可以被任意一个音符感动,透过记忆模糊的界限来重温某些温柔的瞬间……

  20、根据文意,选出填入文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1分)

  A、曲高和寡肝胆相照失之东隅B、高山流水肝胆相照失之交臂

  C、高山流水心照不宣失之东隅D、曲高和寡心照不宣失之交臂

  21、本文的题目是“永恒“,但作者并没有空洞地去谈它,而是从音乐的角度,以具体事例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这具体事例是:(2分)(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22、请概括本文的主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有不少文辞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话,请摘抄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做简要分析。(不超过50个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这是一篇意蕴深刻的文章,请你从文章内容、作者情感、写作特点等角度选择其一,设计一个问题,并加以解答。(2分)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交流(60分)

  作文一(40分)

  25、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往事令我们刻骨铭心,我们曾激动、甜蜜、高兴或者流泪………但无论怎样,我们都有了精彩的人生体验,获得了宝贵的人生财富。请以“成长中的往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作文二(20分)

  26、在本学期的语文教科书中,编有一次“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你所在班级一定也开展了这项活动,你是怎样准备的?请你把准备这项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写下来,字数在350字左右,题目自拟。

  附参考答案:一、1、⑴záo⑵shān⑶hǎn⑷lí⑸chì⑹lán

  2、哽、障、谒、簪、盔、湃、澜、汗

  3、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②关山度若飞。③黄河远上白云间。④更上一层楼。⑤大漠孤烟直。⑥跳进黄河洗不清。

  4、(略)5、(略)

  二、6、(1)草稿,(2)立刻。(3)十几个。(4)才。

  7、四句五七。

  8、好在体现出了草生长的生机勃勃。

  9、智、来、经、回、还。

  10、平坦、崎岖、幸福、不幸

  11、排比、反问、比喻

  12、点题,总结全文。

  13、微笑着走向生活。

  14、B

  15、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16、动物、植物、昆虫

  17寒、衰、暑寒荣衰。

  18、事物发生快。

  19(略)

  20、B

  21、当梅纽因再次问他是否需要什么帮助时,他仍和第一次一样回答他:“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再听听您的琴声!”

  子期死后,伯牙谓世无知音,于是绝弦破琴,终身不复弹奏!

  22、友谊在我们身边很重要,我们要珍惜。

  23(略)

  24、(略)

7、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简析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等六个主题内容,另外还有名著阅读和经典诗词两个附加部分。在这里对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简析并提出个人教学上人意见。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无论是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有趣的斑蝥,传说的美女蛇,还是三味书屋里方正、质朴的先生,奇妙的“怪哉”虫,课堂上描画的绣像,都记录了鲁迅成长的足迹;《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中“爸爸”的去世,迫使“我”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成长历程;《丑小鸭》是一篇童话。童话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诗人用凝练的语言道出的殷殷嘱托,一行行的诗句曾激励过无数成长中的青年。《伤仲永》促使我们反思一个天资出众的人变得“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习优美的语言,凝练的文字。借鉴别人的成长经历,对自己的成长加以审视,能客观面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黄河颂》(光未然)把我们带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滨,让我们感受母亲河的雄浑壮阔;《最后一课》以儿童的视角帮助学生领悟母语与祖国的关联;《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十周年时写给被日本蹂躏的故乡东三省的誓言,炽热的语言背后跳动的是一颗蓬勃而痛苦的心;《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说理形象,鼓舞人心。《木兰诗》勾勒了一位替父从军、纵横疆场、保卫国土的女英雄形象。本单元的重点:体会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紧密相联。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对自己的情感的震动。品味学习散文优美含蓄的语言。语言的表达要有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手法。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有科学家邓稼先(《邓稼先》杨振宁),有艺术家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有诗人、民主人士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有个性鲜明的作家群(《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还有孙权对将军吕蒙的劝诫(〈孙权劝学》)。本单元重点:了解杰出人物的风采,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和品德。感受课文中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形象。学会观察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个性。

  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口技》中的民间传统艺术;《安塞腰鼓》《观舞记》中的舞蹈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但是学习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化艺术。像《社戏》,不仅有地方戏曲方面的文化内容,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竹影》中不仅有中国画的艺术内容,更有童真童趣的精彩表现。因此,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本单元重点:体会人类的勤劳、智慧、对美的追求。体会文章准确而生动的词语,进一步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懂得描写事物要抓住特点,在观察时抓住事物的特点。说话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话说得生动形象。了解民族文化中最朴实的一部分,用合理恰当的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描述与描绘,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

  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是写斯科特在挑战南极过程中的悲壮覆灭,《荒岛余生》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初涉荒岛的一段,表现一个人在身陷绝境时内心痛苦的挣扎和人的精神的强大,《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再现了60年代中国登山运动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最后一段路程.《真正的英雄》(里根)是美国前任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中牺牲的七位宇航员而发表的演讲。《夸父追日》和《两小儿辩日》两篇短文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的不懈的探索精神。本单元重点:了解消息、通讯的特点。体会新闻的简洁、生动、准确。学习写消息。学习网上搜索,阅读,通过网上写作和别人交流。学会挑战困难,挑战自我。

  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珍珠鸟》(冯骥才)写人与鸟之间是如何逐步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的美好境界的,《斑羚飞渡》(沈石溪)写一群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威胁时所做出的出人意料的举动,《华南虎》(牛汉)以虎喻人,讴歌了一个虽身陷囹圄却有着桀骜精神的灵魂,《马》(布封)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家用饱蘸关爱的笔把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写得动人心弦,《狼》(蒲松龄)写人与狼之间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比拼,虽简单明了,却也扣人心弦。本单元重点:接触动物世界,了解一些动物,激发爱护动物的热情。感受课文中准确地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说明,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向别人介绍。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进行宣传。

  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鲁滨孙飘流记》与探险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本部分重点:了解名著,阅读名著。学习鉴赏名作,选择有关内容的文章,能初步理解向别人推荐,积累名著知识,对名著有自己的观点。

  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著名古诗词。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淀集。汉语知识:了解实词。这部分教学重点:欣赏背诵名家诗句,感受诗歌中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感悟诗歌的凝练、生动、含蓄的语言,从中受到感染。学习鉴赏、品味、提高欣赏能力。学习在写人记事中抒情,写出真情实感。积极参加赛诗会,编手抄报,壁报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学素养的品味。

8、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课后的字词注音及课后成语备课资料(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课后的字词注音

  1.攒cuán执拗zhíniù拗ǎo确凿quèzáo菜畦càiqí桑葚sāngshèn轻捷qīngjié蟋蟀xīshuài臃肿yōngzhǒng脑髓nǎosuǐ相宜xiāngyí书塾shūshú方正fāngzhèng博学bóxué蝉蜕chántuì人迹罕至rénjìhǎnzhì人声鼎沸rénshēngdǐngfèi 盔(kuī)甲锡(xī)箔(bó)鸡毛掸(dǎn)子

  2.肿胀zhǒngzhàng叮嘱dīngzhǔ恐惧kǒngjù骊歌lígē花圃huāpǔ哺育bǔyù 玉簪(zān)花咻咻(xiū)

  3.丑陋chǒulòu讪笑shànxiào嫉妒jídù来势汹汹láishìxiōngxiōng 木屐(jī)

  4.瞬息shùnxī幽寂yōujì延绵yánmián荒草萋萋huāngcǎoqīqī凄凉qīliáng

  5.隶lì砚yàn扳pān谒yè称chèn泯mǐn

  6.巅diān澎湃péngpài狂澜kuánglán屏障píngzhàng 哺育bǔyù九曲连环jiǔqūliánhuán

  7.郝hǎo叟sǒu哽gěng懊悔àohuǐ祈祷qídǎo

  8.迷惘míwǎng逼狭bīxiá崎岖qíqū阻抑zǔyì回环曲折huí huánqūzhé亦复如是yìfùrúshì

  9.炽痛chìtòng嗥鸣háomíng斑斓bānlán谰语lányǔ怪诞guàidàn亘古gèngǔ默契mòqì田垄tiánlǒng  蚱蜢zhàměng污秽wūhuì锲而不舍qièérbùshě

  10倩qiàn唧jī机杼jīzhù可汗kèhán鞍鞯ānjiān辔头pèitóu溅溅jiānjiān燕山yānshān胡骑hújì啾啾jiūjiū啁啾zhōujiū朔气shuòqì金柝jīntuò铠甲kǎijiǎ策勋cèxūn赏赐shǎngcì红妆hóngzhuāng霍霍huòhuò著zhuó鬓bìn迸溅bèngjiàn

  11.宰割zǎigē筹划chóuhuà彷徨pánghuáng仰慕yǎngmù可歌可泣kěgēkěqì鲜为人知xiǎnwéirénzhī当之无愧dāngzhīwúkuì锋芒毕露fēngmángbìlù家喻户晓jiāyùhùxiǎo妇孺皆知fùrújiēzhī马革裹尸mǎgéguǒshī鞠躬尽瘁jūgōngjìncuì死而后已sǐ’érhòuyǐ铤而走险tǐng’érzǒuxiǎn叱咤风云chìzhàfēngyún博学睿智bóxuéruìzhì

  12衰微shuāiwēi赫然hèrán迭起diéqǐ高标gāobiāo锲而不舍qiè’érbúshě兀兀穷年wùwùqióngnián沥尽心血lìjìnxīnxuè潜心贯注qiánxīnguànzhù心会神凝xīnhuìshénníng迥乎不同jiǒnghūbùtóng一反既往yīfǎnjìwǎng慷慨淋漓kāngkǎilínlí气冲斗牛qìchōngdǒuniú

  13.重荷zhònghè愁苦chóukǔ深邃shēnsuì踌躇chóuchú巴望bāwàng锁闭suǒbì磐石pánshí惹人注目rěrénzhùmù杂乱无章záluànwúzhāng不见天日bújiàntiānrì

  14.捋lǚ博学多识bóxuéduōshí一拍即合yīpāijíhé寻欢作乐xúnhuānzuòlè忘乎所以wànghūsuǒyǐ义愤填膺yìfèntiányīng雄辩xióngbiàn分辨fēnbiàn辨别是非biànbiéshìfēi和蔼可亲héǎikěqīn迸发bèngfā

  15.《孙权劝学》卿qīng邪(耶)yé改邪归正gǎixiéguīzhèng

  16.《社戏》惮dàn肆无忌惮sìwújìdàn殚精竭虑dānjīngjiélǜ禅师chánshī踱duó棹zhào归省guīxǐng行辈hángbèi撺掇cuānduo凫水fúshuǐ潺潺chánchán楫jí作揖zuòyī 编辑biānjí通缉tōngjī缥缈piāomiǎo飘渺piāomiǎo淖nào

  17.狂舞kuángwǔ闪烁shǎnshuò火烈huǒliè飞溅fēijiàn亢奋kàngfèn晦暗huìàn羁绊jībàn蓦然  mòrán冗杂rǒngzá搏击bójī烧灼shāozhuó奔突

  bēntū翻飞fānfēi大彻大悟dàchèdàwù倾泻 qīngxiè铿锵kēngqiāng恢弘huīhóng叹为观止tànwéiguānzhǐ戛然而止jiáránérzhǐ迸溅bèngjiàn风雨如晦fēngyǔrúhuì诲人不倦huìrénbújuàn真知灼见zhēnzhīzhuójiàn绊脚石bànjiǎoshí斟酌zhēnzhuó

  18.撇piě蘸zhàn幽暗yōu’àn惬意qièyì疏密shūmì包罗bāoluó朱砂zhūshā口头禅kǒutóuchán参差不齐cēncībùqí闷热mēnrè水门汀shuǐméntīng岸芷汀兰ànzhǐtīnglán

  19.清扬qīngyáng咿哑yīyǎ静穆jìngmù端凝 duānníng颦蹙píncù粲然cànrán嗔视chēnshì变幻多姿biànhuànduōzī本色当行běnsèdāngháng离合悲欢líhébēihuān低回婉转dīhuíwǎnzhuǎn叱咤风云chìzhàfēngyún浑身解数húnshēnxièshù高视阔步gāoshìkuòbù尽态极妍jìntàijíyán息息相通xīxīxiàngtōng

  20.嗣sì顷qǐng呓yì齁hōu间jiàn许许hǔhǔ

  21.拽zhuài无垠wúyín癫狂diānkuáng凛冽lǐnliè 吞噬tūnshì销蚀xiāoshí羸弱léiruò步履bùlǚ 告罄gàoqìng遗孀yíshuāng坚持不懈jiānchíbúxiè 千辛万苦qiānxīnwànkǔ风餐露宿fēngcānlùsù夜不成眠yèbùchéngmián精疲力竭jīngpílìjié闷闷不乐mènmènbúlè毛骨悚然máogǔsǒngrán耀武扬威yàowǔyángwēi洋洋得意yángyángdéyì怏怏不乐yàngyàngbúlè姗姗来迟shānshānláichí忧心忡忡yōuxīnchōngchōng疲惫不堪píbèibùkān 畏缩不前wèisuōbùqián鲁莽大胆lǔmǎngdàdǎn 念念有词niànniànyǒucí语无伦次yǔwúlúncì 无与伦比wúyǔlúnbǐ巧妙绝伦qiǎomiàojuélún 美轮美奂měilúnměihuàn精打细算jīngdǎxìsuàn 与其yǔqí毋宁wúnìng

  22.硌gè噎yē辐射fúshè筛糠shāikāng遮蔽zhēbì幻影huànyǐng疲倦píjuàn协奏xiézòu躯壳qūqiào脐带qídài犁铧líhuá真谛zhēndì 卷土重来juǎntǔchónglái芸芸众生yúnyúnzhòngshēng  死得其所sǐdéqísuǒ莘莘学子shēnshēnxuézǐ 芸芸众生芸芸:众多。佛家语,指一切生灵。后多指世上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23.砭骨biāngǔ针砭时弊zhēnbiānshíbì履践lǚjiàn崔巍cuīwēi养精蓄锐yǎngjīngxùruì齐心协力qíxīnxiélì头晕眼花tóuyūnyǎnhuā腰酸背痛yāosuānbèitòng勇往直前yǒngwǎngzhíqián 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时弊”是指时代弊端和社会毛病过错。像医病一样,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又针又砭,求得改正向善。

  24.建树jiànshù阴霾yīnmái疆域jiāngyù迫不及待pòbújídài孜孜不倦zīzībújuàn刚毅不屈gāngyìbùqū

  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kuāfùzhúrì泾渭分明jīngwèifēnmíng 颛顼zhuānxū水潦shuǐlǎo

  26.猫污涩wūsè红绫hónglíng怂恿sǒngyǒng怅然chàngrán 蜷伏quánfú入场券rùchǎngquàn悲楚bēichǔ惩戒chéngjiè 妄下断语wàngxiàduànyǔ惬意qièyì

  27.肌腱jījiàn逞能chěngnéng恍惚huǎnghū甜腻tiánnì娴熟xiánshú进退维谷jìntuìwéigǔ一尘不染yìchénbùrǎn略胜一筹lüèshèngyìchóu眼花缭乱yǎnhuāliáoluàn秩序井然zhìxùjǐngrán

  28.旖旎yǐnǐ铰jiǎo劝诱quànyòu抽搐chōuchù 沟壑gōuhè不羁bùjī叽叽喳喳jījīzhāzhā 石破天惊shípòtiānjīng

  29.面面相觑miànmiànxiàngqù鬣liè剽悍piāohàn 疆场jiāngchǎng驯良xùnliáng勇毅yǒngyì窥伺kuīsì 伺候cìhou迎合yínghé疮痍chuāngyí创伤chuāngshāng 枉然wǎngrán阔绰kuòchuò观瞻guānzhān妍丽yánlì  庇荫bìyìn遒劲qiújìng劲头jìntóu犷野guǎngyě

  30.畸形jīxíng颚骨ègǔ慷慨以赴kāngkǎiyǐfù相得益彰xiāngdéyìzhāng有过之无不及yǒuguòzhīwúbùjí羁绊jībàn妒忌dùjì

  七年级下册

  人迹罕至:〖解释〗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示例〗它们所以不被人知,仅仅是因为它们处在~、交通阻隔的地方。

  人声鼎沸:〖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

  来势汹汹:〖解释〗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贬义词。

  〖示例〗洪水虽然来势汹汹,但我们的抗洪工程安然无恙。

  可歌可泣:〖解释〗泣:不出声地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褒义词。

  鲜为人知:〖解释〗鲜:少。很少被人知道。

  当之无愧:〖解释〗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锋芒毕露:〖解释〗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贬义词。

  家喻户晓:〖解释〗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示例〗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不如作~之《水浒》《西游》文字也。

  妇孺皆知:〖解释〗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马革裹尸:〖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解释〗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锲而不舍:〖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褒义词。

  迥乎不同:〖解释〗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示例〗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条件~。

  一反既往:〖解释〗一:完全;既往:从前。完全与以前相反。

  〖示例〗从今以后,他要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解释〗淋漓:充盛,畅快。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示例〗他慷慨淋漓地抒发他当时的感受。

  气冲斗牛:〖解释〗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示例〗兴见马忠是害父仇人,~,举青龙刀望忠便砍。

  杂乱无章:〖解释〗章:条理。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示例〗救火车开不进狭窄的弄。水桶拿不出许多。往来取水只是~的一阵胡闹。

  不见天日:〖解释〗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一拍即合:〖解释〗拍:乐曲的段落,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示例〗既然我们~,所见略同,我也不瞒你。

  寻欢作乐:〖解释〗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贬义词。

  忘乎所以:〖解释〗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不要误解为“手忙脚乱”。贬义词。

  〖示例〗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目中无人了。

  义愤填膺:〖解释〗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叹为观止:〖解释〗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参差cī不齐:〖解释〗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叱咤风云:〖解释〗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示例〗因此,一变而为欺人与自欺,而应当~的武士都变成了小丑。

  浑身解xiè数:〖解释〗浑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数:那套数,指武艺。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

  息息相通:〖解释〗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示例〗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与生命的起源息息相通。

  尽态极妍:〖解释〗尽:极好;态:仪态;妍:美丽。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示例〗这里必有繁音复节,才可~,畅所欲发;于是长诗就可贵了。

  坚持不懈:〖解释〗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风餐露宿〖解释〗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精疲力竭:〖解释〗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示例〗他~地倒在沙发靠背上,一口一口地喘着气。

  闷闷不乐:〖解释〗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毛骨悚然:〖解释〗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耀武扬威:〖解释〗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威风。贬义词。

  洋洋得意:〖解释〗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示例〗一席话说得夏作人~。

  怏怏不乐:〖解释〗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

  姗姗来迟:〖解释〗姗姗: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忧心忡忡:〖解释〗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疲惫不堪:〖解释〗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示例〗这一趟出差弄得~。

  畏缩不前:〖解释〗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示例〗尤其是她自己,起先虽然颇有~的心情,此时却已鼓起勇士临阵似的气慨了。

  念念有词:〖解释〗念念:连续不断地念叨。旧指和尚念经,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语无伦次:〖解释〗伦次:条理。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

  〖示例〗他~地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的遭遇。

  精打细算:〖解释〗打:规划。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

  孤立无援:〖解释〗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闻所未闻:〖解释〗闻:听到。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示例〗今日见了紫菱姐姐飞来飞去,业已奇极;谁知还有海外这些异事,真是~。

  郑重其事:〖解释〗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示例〗孙俊英背剪着手,~地在墙前站着看标语。

  不毛之地:〖解释〗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不可思议:〖解释〗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示例〗一片澄澈的蔚蓝色的天宇,高深得~。

  聊以自慰:〖解释〗聊:姑且。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示例〗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

  养精蓄锐:〖解释〗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力量。褒义词。

  〖示例〗他们个个像跑道上的选手,~,伸足擦腿,准备显身手。

  齐心协力:〖解释〗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解释〗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迫不及待:〖解释〗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示例〗他~地推开门,走进屋去。

  孜孜不倦:〖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示例〗他长年累月~地工作。

  进退维谷:〖解释〗维:相当于“是”;谷:比喻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示例〗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的苦闷。

  一尘不染:〖解释〗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示例〗特别是夏季,绿树红楼,~。

  略胜一筹:〖解释〗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示例〗这时,只要不是下等签,他就会感到一些满足,何况这比“中下”还~。

  眼花缭乱:〖解释〗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示例〗匡大被他这一番话说得~,浑身都酥了,一总都依他说。

  石破天惊:〖解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示例〗陈继泰被他们这样的一来,好似那雷霆乍震,~,只吓得个肺腑皆崩,神魂出窍。

  相得益彰:〖解释〗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示例〗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不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的,却使它们~。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注音100个词

  1.菜畦()2.攒()()3.蝉蜕()4.脑髓()5.人声鼎()沸6.骊()歌7.花圃()8.讪()笑9.嫉妒()()10.瞬()息11.山巅()12.澎湃()()13.狂澜()14.屏障()15.哽咽()()16.祈祷()()

  17.逼狭()18.阻抑()19.炽()痛20.嗥()鸣21.

  亘()古22.污秽()23.宰()割24.彷徨()()

  25.妇孺()皆知26.鞠躬尽瘁()27.赫()然28.锲()而不舍29.兀兀()()穷年30.迥()乎不同31.气冲斗()牛32.深邃()33.踌躇()()34.磐()石35.义愤填膺()36.捋()胡子37.脚踝()38.归省()39.行()辈40.撺掇()()41.惮()42.踱()43.旺相()44.撮()45.亢()奋46.晦()暗47.羁()绊48.蓦()然49.冗()杂50.烧灼()51.戛()然而止52.蘸()水53.惬()意54.参差()()不齐

  55.水门汀()56.颦蹙()()57.粲()然58.嗔()视59.叱咤()()风云60.浑身解()数61.拽()

  62.癫()狂63.吞噬()64.销蚀()65.羸()弱66.告罄()67.遗孀()68.毛骨悚()然69.怏怏()不乐70.姗姗()来迟71.毋()宁72.硌()73.噎()74.筛()糠75.躯壳()76.脐()带77.豸()78.砭()骨79.履()践80.崔巍()()81.阴霾()82.孜孜()不倦83.污涩()83.怂恿()()84.怅()然85.蜷()伏86.恍惚()()87.甜腻()88.娴()熟89.抽搐()90.沟壑()91.斑斓()92.觑()93.剽悍()()94.窥伺()()95.疮痍()()96.阔绰()97.庇荫()()98.遒()劲

  99.畸()形100.鬣()

9、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总复习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课标对名著阅读要求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这种要求如果落实在试题上,应该主要是主观表述题,而我们现在的试题主要还是考查学生的积累,考查学生对情节的掌握情况,属于客观表述题,换句话说就是考查学生有没有去读原著。

  主要考查的题型有有三种考法,选择题(3分),填空题(3分),简答题(4分)

  有三种考法,选择、填空、表述。今年中考确定的篇目是《童年》(《昆虫记》。

  二,题型分析

  (一)简答题:(4分)

  表述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有没有去读原著,对故事情节的熟悉度,考的是故事情节的把握,因此在表述中,要答全,不敢丢三落四,把得分点弄丢了,表述语言要概括简洁,切忌罗哩八嗦,没完没了。如果有打格限字的话,一定要先打草稿,修正,再抄进格子,千万不敢直接在方格上写,造成开头情节展得太细,把方格填满了,搞得还有要点没地方写。(其他打格限字题也是要这样处理)。

  中考范例:“杨志卖刀”、“真假李逵”是《水浒》中两个有趣的故事,请你任选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概述。(120字左右)

  (要点与评分:故事情节基本准确完整,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较清楚,给4分,语言表达给1分。)

  示例:“杨志卖刀”。杨志拿宝刀到闹市去卖,招来泼皮牛二的骚扰。牛二要求杨志演示宝刀的“三宝”,经过演示,前“二宝”丝毫不爽。牛二又无理要求杨志杀个人来证明第三宝——“杀人刀上没血”,杨志不肯,牛二就耍起无赖,来抢宝刀,还要打杨志。杨志一时性起,杀了牛二。

  示例:“真假李逵”。李逵回乡迎母,在一个偏僻处,跳出冒充自己的假李逵拦路抢劫。李逵大怒,把他打倒在地。假李逵慌忙求饶,自称李鬼,并编造谎言骗李逵。李逵听了,就饶了他。后来,在李鬼家,李逵得知受骗,还发现对方要加害于己,就杀了李鬼。)

  表述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有没有去读原著,对故事情节的熟悉度,考的是故事情节的把握,因此在表述中,要答全,不敢丢三落四,把得分点弄丢了,表述语言要概括简洁,切忌罗哩八嗦,没完没了。如果有打格限字的话,一定要先打草稿,修正,再抄进格子,千万不敢直接在方格上写,造成开头情节展得太细,把方格填满了,搞得还有要点没地方写。(其他打格限字题也是要这样处理)。

  简答题一般也是按点得分,题型有:

  (一)如果考查故事情节一定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二)如果是人物形象分析题,一定要答出人物的具体性格,以及在文中的表现,

  (三)如果是拓展题,一定要有(1)观点,(2)阐述观点由来(3)联系生活实际。(4)发出号召这几种题型都要求语言表述流畅,简洁分值(1)分

  《童年》人物形象——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1.阿廖沙: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2.外祖母: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他听。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

  3.外祖父: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4.舅舅: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真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

  5.《昆虫记》该书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诙谐幽默,充满盎然的情趣

  6.读完《童年》阅读感受:

  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二)填空题:

  填空题一般考重要名称,如人名(阿廖沙、外祖母、小茨冈)、地名、物品名(鞋跟高低、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败鼓皮丸)、动物名(耶胡、鼹鼠)以及情节名(斗杀西门庆、雪夜上梁山、大闹野猪林、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

  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是一个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人,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还有两个粗野自私的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乐观纯朴的学徒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快乐的麻脸保姆叶夫根尼娅。

  4.“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句话是《童年》中说的,“好孩子”指的是

  (答案示例:外祖母阿廖沙)

  5,根据高尔基《童年》的内容,在下面空白处填出相关人物。(2分)

  每逢周六,都要惩罚一下本周以来犯过错误的孩子,然后他就去做晚祷。这时,厨房成了孩子们的天地。外祖母收养的弃儿弄来黑色蟑螂,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答案示例:外祖父小茨冈或伊凡)

  6.《童年》讲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因此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是、;但也因为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的色彩,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在邪恶中看到,在冷酷无情中看到,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

  答案:严肃、低沉天真烂漫光明善良人性的光芒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7.《童年》中奥夫相尼科夫家的三个孩子玩捉迷藏时,阿廖沙看到________,就_________,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

  答案:‘老三掉到井里纵身跳到井里,与老大老二一起把老三救了上来

  1、《昆虫记》昆虫学家法布尔毕其一生观察研究昆虫,写出《昆虫记》(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3,《昆虫记》它根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将昆虫的生活和习性揭示出来,如蝉在地下潜伏4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5个星期;蟋蟀善建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善于捕食、织网;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樵叶蜂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做巢穴盖子……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4、法布尔的《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5,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这本书是《》。这本书又译为《》或《》,被誉为“”。鲁迅把这本书奉为“”的楷模。我们学过其中的一篇课文叫做《》。

  答案:法布尔《昆虫记》《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昆虫的史学》讲昆虫生活《绿色蝈蝈》

  6.本书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全书充满了对,充满了对。这本书是优秀的,也是公认的。

  7.《昆虫记》的作者是______,被誉为“________”

  答案:法布尔、“昆虫的维吉尔”

  8,《______》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______也由此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桂冠。

  《昆虫记》、法布尔“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9,《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除了真实地记录了,还。

  答案:社会人生生命的关爱之情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科普著作文学经典

  10,《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在作者笔下,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答案:杨柳天牛;小甲虫;小麻雀

  11,蜜蜂、猫和红蚂蚁都具备同一种本领,那就是答案:辨认方向

  三,选择题:选择题一般就是直接考《名著导读》当中的内容,或者是《名著导读》中的内容拿来翻新

  (三)选择题:

  选择题一般就是直接考《名著导读》当中的内容,或者是《名著导读》中的内容拿来翻新;

  1、对下列文学名著的点评正确的一项(B)

  A、《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状况。

  B、《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C、《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布封所著,这部书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D、《格列佛游记》是美国的斯威夫特所著,文中的主人公格列佛与鲁滨逊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

10、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古诗文默写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3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洲西涧》

  4独怜幽草涧边生,            。(韦应物《滁洲西涧》

  5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6独坐幽篁里,。(《竹里馆》)

  7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月歌》)

  8黄梅时节家家雨,。(《约客》)

  9、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洲西涧》

  10、             ,至今已觉不新鲜。(赵翼《论诗》)

  11、当窗理云鬓,。《木兰诗》

  12、,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3、有约不来过夜半,。(《约客》)

  14.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15.,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16.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7.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18.,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19.,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0.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21.虽人有百手,,;

  人有百口,,。

  二理解型默写: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

  6.《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是,。,。

  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是,。,。

  8.《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9.《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10.《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11.《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12.《木兰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是,。

  1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得东西的亲切感、自豪感的几句,,,。

  1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是,。

  15.《木兰诗》中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或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的比句是,;,?

  1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

  17.《木兰诗》中运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讴歌和赞美木兰谨慎、机敏的名句是,;,?

  18.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19.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

  20.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富有情趣的两句是,。

  2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2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2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2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2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26.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27.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28.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29.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表达诗人恬淡胸襟的两句是,。

  30.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

  3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

  3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3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34.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间,且对仗工整的两句是,。

  35.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两句是,。

  36.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

  37.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

  38.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是,。

  39.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

  40.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诗人,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是,。

  41.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42.赵翼《论诗》一诗中有两句诗可以用来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这两句诗是,。

  三语境型默写:(根据下列语境,写出相应的诗文语句)

  1、南亚海啸牵动着全球民众的心!灾害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

  2、站在长城脚下,遥想秦汉以来的战场: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征夫们期待的仅仅是“回家”二字!就像《木兰诗》中所写的“,”。

  3、小明暑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你就像《孙权劝学》中的吕下阿蒙,真是‘,’啊”。

  4、我只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树丛上黄莺频频鸣叫,把声音分送给野外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挑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露台,我就有眺望的舒适,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的人渐行渐远,在暮色溟溟中消逝了。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化用的诗句是。

  7、六朝山水诗在大谢、小谢手中时,大多还是繁缛之作,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曾只用短短四句诗,已经很有唐人五绝的风味。就境界而言,写出了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请写出这首诗

  8、园林与中国古典文学相互影响的的著名例子极多,比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许多描写自己

  “辋川别业”的诗歌,都兼在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两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其中一首名句是“。”

  9、在四川乐山市北约23公里的平羌小三峡是古代成都地区赴嘉州(今乐山)及经水陆出川的交通要道,峡区河道蜿蜒。自平羌峡以下至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迹甚多,久负盛名,站在此地你会想起李白哪句诗“。”

  10、“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国的民俗,其中“折柳”有三重含义: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诗经》中“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和无名氏《送别诗》中“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句子,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汉代文物专著《三横黄图》上有关“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的记述和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的“”说的即是此意。三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故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

  11、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有一幅叫“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

11、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类人七年级(下)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臃肿yōngzhǒng攒cuán成秕bǐ谷

  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ó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葚收(liǎn)敛脑(suǐ)髓人声(dǐng)鼎沸(kuī)盔甲

  3.用恰当词浯填空。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主旨: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

  1.重点:第2段(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2.动作描写:P5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

  3.P6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第2课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懒惰du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

  第3课 丑小鸭童话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讪shàn笑吐绶shòu鸡沼zhǎo泽木屐jī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

  (2)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碎裂声。小鸭只好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2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作者是安徒生,本文是由叶君健翻译的。

  第4课 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萋qī怀恋liàn幽寂jì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2)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姜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点拨:此句蕴含深刻哲理,耐人寻味,需记住。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女口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2.《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告口吻,强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自然界道路象征人生道路,要慎重作出人生选择。

  第5课 伤仲永文言文

  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仲zhòng谒yè称chèn前时之闻泯mǐn然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隶:属于。(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3)父异焉异:感到诧异。(4)邑人奇之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6)或以钱币乞之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谒:拜访。(8)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超过。(10)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解释为:牵,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3.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然,……的样子。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第6课 黄河颂新诗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巅diān澎湃péngpài狂澜lán屏píng障哺bǔ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2.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魂/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P.43注释①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1.修辞:呼告(啊,朋友!)、反复(啊!黄河!)、比喻(摇篮、巨人、臂膀)

  2.“望”字统领全诗

  第7课 最后一课小说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踱duó步赚zhuàn钱哽gěng住祈qí祷dǎo气氛fēn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2)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P47注释①都德,法国作家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

  3.第20段:比喻把法语比作钥匙,普鲁士侵略比作监狱(P52)

  4.第21段:讽刺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P53)

  5.人物描写方法:动作(P54第26-27段)、外貌、神态、心理

  6.主题:爱国主义

  第8课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崎qí岖qū阻抑yì一泻xiè万里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

  (2)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作者是李大钊,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

  P56注释①李大钊,字守常,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1.比喻说理(P57练习二)

  2.“趣味”:勇往直前的精神(P573-4段);“雄健的精神”:民族精神

  3.标题:因果关系,不能调换位置

  第9课 土地的誓言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chì痛嗥háo鸣谰lán语镐gǎo头污秽huì默契qì

  2.解释下列词语。

  (1)炽痛:热烈而深切。(2)标直:笔直。(3)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4)亘古:远古。(5)污秽:肮脏的东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

  四、人称变换:由第一段的“她”变成第二段的“你”,表达情感的变化;将“土地”比作“母亲”,更加亲切。

  第10课 木兰诗乐府民歌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zhù可kè汗hán鞍鞯jiān辔pèi头溅jiān溅啾jiū啾柝tuò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木兰当户织当:对着。(2)惟闻女叹息惟:只。

  (3)愿为市鞍马市:买。(4)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5)出郭相扶将郭:外城。(6)著我旧时裳著:穿。

  (7)双兔傍地走傍:靠近,贴近。(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

  (9)万里赴戎机戎机:战争。(10)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4)表现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表明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

  点拨:重点理解“但”“闻”“溅溅”等词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点拨:重点理解“戎机”“度”等词语。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点拨:重点理解“傍地走”“安”等词语。

  (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想做官。点拨:重点理解“问所欲”“不用”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木兰还乡”一段。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第11课《邓稼先》人物传记

  P78注释①邓稼先“两弹一星”;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词语积累:P84注释1、4、7;P85注释1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答: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转变作出巨大贡献得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对比: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突出邓稼先的品质和献身精神)

  3.小中见大:选取平凡小事表现人物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彷páng徨huáng鲜xiǎn为人知选聘pìn挚zhì友

  点拨:注意“彷徨”不要误读为“fánghuáng;”“鲜”是多音字,这里是“少”的意思,应读xiǎn。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zǎi)宰割(chóu)筹划鞠躬尽(cuì)瘁

  3.解释下列词语。

  (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

  (3)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二、重点句子知识单

  他(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点拨:这几句话高度概括了邓稼先的高贵品格。

  三、文学(文体)常识

  1.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迫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人名),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P89注释①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词语积累:P90注释1-7;P91注释4;P92注释3

  1.选材典型:三本书(学者),三件事(革命家)

  2.P93练习二、三(答案详见《三点一测》)

  3.修辞(P90第三段):比喻(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比拟(望闻问切:把民族比作病人)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锲qiè而不舍shě兀wù兀穷年潜qián心贯注迥jiǒng乎不同群蚁排衙yá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3)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3.解释下列词语。

  (1)锲而不舍:雕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2)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4)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2.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称谓),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称谓)臧克家。

  第13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门槛kǎn重荷hè深邃suì磐pán石下颏kē

  2.解释下列词语。(1)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2)踌躇:犹豫。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

  2.《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是当代作家何为,原名何振业。

  P94注释①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命运交响曲》

  ◇词语积累:P95注释1;P96注释2;P97注释2

  1.人物描写:神态、外貌、语言(具体文段)

  2.记叙线索: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

  参观(侧面描写:女佣)——观看(外貌描写:陌生人)——交谈(语言描写:贝多芬)

  第14课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白皙xī钦qīn佩捋lǚ胡须脚踝huái荒谬miù义愤填膺yīng

  点拨:“捋”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2)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和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

  (2)当一种文学热潮或一种艺术的陶醉使谈话者激动了起来……

  二、重点句子

  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2.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等。歌德,德国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左拉,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第15课 孙权劝学

  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即更gēng刮目相待

  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2)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见:了解。往事:历史。(4)及鲁肃过寻阳过:到。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6)卿今者才略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

  点拨:重点理解“当涂掌事”等词语。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点拨:重点理解“大有所益”等词语。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吕蒙了!

  点拨:重点理解“才略”“复”等词语。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土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他)。

  点拨:重点理解“更”“刮目相看”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

  1.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课文理解(将重点地方画上横线,便于巩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的描写和感受,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且介亭集》《二心集》等。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语带双关。小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伤。本文有两条线索贯穿全文,一是关于爸爸爱花、对花儿的描写贯穿始末,另一条线索就是毕业典礼,围绕毕业典礼这一中心事件,作者采用插叙手法,表现爸爸对女儿的关怀。这两条线索,前者是主线,后者是副线,后者起着烘托、映衬、推动的作用。

  3、《丑小鸭》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话大师。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在本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基础,采用童话这一灵活的艺术形式,塑造了一只“丑小鸭”的形象: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从文中可以看出,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他启示人们: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以丑小鸭的遭遇和奋争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劝说的口吻直抒胸臆,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关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这首诗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诗句清新流畅,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

  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课文《假如……》是他在邻居女儿的纪念册上题下这首诗。

  《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面临选择的人物。描绘了他选择时的心态,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而且没有回头路可走,因此应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这首诗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作者弗罗斯特,美国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因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著名诗集有《山间》《新罕布什尔》等。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文章以“伤”为题眼,意在表明对方仲永的“哀伤、叹惜”之情。方仲永从5岁到20岁之间,他的才能每况愈下,告诉人们: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学习是天才成长的关键因素。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

  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而写的组诗。在选文中,诗人时代的歌手出现,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身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以它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这首诗具有直白、豪迈的风格。

  7、小说《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所作。作品写的是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的事件。文章以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小弗朗士作为主人公,并以他的视角来观察、描写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通过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及心理变化,间接地写出了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深情。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作者是李大钊,他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是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课文围绕着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之间的关系,以长江大河,旅途征人作比,阐述了艰难的国运一定要有雄健的国民这一道理,鼓励国民“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曲调”,迎接崎岖与险阻。这篇文章通篇使用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文字的含义同时丰富了起来。

  9、《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从文章来看,标题的要点应在于“誓言”。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烈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我的坟前。”因此,本文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10、《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她的传奇故事。以时间为序,采用比兴的手法,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奔赴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这首诗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的“双璧”。

  11、《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是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结构将看似形式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表现一个主题: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弹一星”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说和做”总领全文,前半部分重点写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后半部分重点与闻一多是“大勇的革命志士”,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本文的作者臧克家,著名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第一本诗集《烙印》,并因《老马》的流传被誉为“农民诗人。”

  13、《音乐巨人贝多芬》按照访问的顺序,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本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贝多芬这要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着重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本文的作者何为。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以时间为序,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着重刻画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思想和性格特征。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15、《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点明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

幼儿园中学教案推荐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语文版七年级必修二) 《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 《现代诗两首》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 《致空气》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责任伴我行主题班会稿(七年级下册) 《观潮》教案一等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一等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安塞腰鼓》《真正的英雄》《斑羚飞渡》导学案一等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满井游记》教学预案一等奖 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陋室铭》教案一等奖(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口技》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敬畏自然》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峨眉山月歌》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背影》说课稿(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古诗《渔歌子》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干国祥构筑理想课堂)

最新中学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词语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祝福》导学案一等奖(学生版) 七上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导学案一等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2专题《指南录后序》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故宫博物院》优秀导学案一等奖(八年级上册) 《回延安》教学简案一等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与学科教学设计的整合 《注重创新立意,学会写得新颖》教学反思(九年级下册)

相关信息 语文阅读复习中考复习(九年级上册) 语文老师学期工作计划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作文父母的爱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三维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项训练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一天》教学反思 人教九年级上《谈生命》教案一等奖(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一等奖设计) 七年级下册《斑羚飞渡》教案一等奖(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一等奖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公平案一等奖例(教学案一等奖例) 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总复习 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