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条据导学案一等奖设计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档大全 > 中学教案

应用文条据导学案一等奖设计

时间:2023-01-05 14:32:17

应用文条据导学案一等奖设计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中学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应用文条据导学案设计

  【课前励志】

  自信自立,尚德尚能。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条据的概念和主要种类,理解其主要特点,掌握写作格式和要求。

  2.情感目标:培养证据和契约意识,树立依据条据凭证解决纠纷的观念。

  3.能力目标:能够对条据的种类进行区分,能根据需要恰当运用各类条据。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需要恰当运用各类条据

  难点:根据需要恰当运用各类条据

  【学法指导】

  认真研读教材,讨论、合作完成导学案,及时收齐导学案,并上交。

  【自主学习】

  1、学习提示:条据的概念?种类?特点?

  2、结合教材:告知性条据的结构与写作要领。

  3、结合教材:凭证性条据的结构与写作要领,注意事项。(重点)

  【合作探究】

  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将于今年7月8日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你是组织者之一。

  请根据下列情境拟写条据,必要内容可以虚拟。

  情境1、你需要到生活委员领取班费若干元购买所需的物品,请拟写一张领条。

  提示:此领条应写明领款原因、金额(大小写)、何时以何种方式报账、

  领款人和时间等。

  情境2、出去购物前,你想起要叮嘱文艺委员别忘了提前邀请任课老师参加,

  恰巧文艺委员不在,请拟写一张留言条。

  提示:此留言条应当写明邀请任课老师的范围、说清楚联欢会举办的具体

  时间和地点等。

  情境3、你购物回校后,在生活委员处清点物品,请代生活委员拟写一张收条。

  提示:此收条应当写明收物的原因、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生活委员签名及

  收物时间等。

  情境4、你需要到团委借一套音响设备,请拟写一张借条。

  提示:此借条应当写明借设备的原因、该套设备的具体名称及件数、归还

  日期、经手人及借取时间等

  情境5、你去某礼仪服务公司租用几套演出服装,不巧所带费用不够,还欠租金

  30元,请拟写一张欠条。

  提示:此欠条正文应当写明因何事欠款、欠款金额(大写)、何时归还等。

  【达标训练】

  一、判断题

  1.借款实物或款项时,应当向对方出具“借条”;在归还对方钱物时,对方应当出具“收条”。()

  2.借条是一种非正式契约。如果发生纠纷,借条是最有力的直接证据,提起诉讼时可不需要出示其他证据,就能完全支撑诉讼请求。()

  3.欠条的写法与借条大体一致,它们最大的不同是,欠条不但要证明欠款事实,而且还要证明欠款的合法性,写清楚事由。()

  二、根据下列情境资料写作条据。

  小高在2006年5月9日借给小叶35000元人民币,小叶在6月30日还了30000元并取回了借条。请你帮他写一张欠条。

  【学后总结】

  1、告知性条据与凭证性条据的区别

  2、分清不同凭证性条据的应用场合及写作的注意事项

  【布置作业】

  整理本次导学案,完成习题册有关习题,预习

2、应用文劳动合同导学案设计

  【课前励志】

  我自信我成功,今日事今日毕!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劳动合同的概念、种类,理解其主要特点,掌握劳动合同的写作要领。

  2.情感目标:了解劳动合同的重要性,树立守法、懂法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好习惯。

  3.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要求,规范签订劳动合同。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要求,规范签订劳动合同。

  难点: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要求,规范签订劳动合同。

  【学法指导】

  认真研读教材,收集相关法律资料,讨论、合作完成导学案。

  【自主学习】

  1.劳动合同的概念:

  签订主体: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_;形式:__________________;文种性质:_________。

  2.劳动合同的作用是什么?

  3.劳动合同的种类包括哪些?

  4.劳动合同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劳动合同的结构与写作要领包括哪些?

  6.劳动合同写作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合作探究】

  1.我来做法官

  我们先分析几个案例,看在这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案例一:某小型企业在竞争中惨淡经营,想尝试转产,又囊中羞涩,企业决定从本单位的职工中筹集资金。遭到一部分职工反对后,企业决定停止现行的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并把必须交纳5000元现金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部分。企业与职工新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吗?

  案例二:赵某,是北京市某出租汽车公司的司机。该公司与其签订承包合同。合同规定,赵某的病、伤、残、等,企业均不负责。赵某开的是出租车,一次发生交通事故,赵某负伤致残。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该出租汽车公司不负担赵某任何伤残待遇费用,赵某和该公司发生了争议并起诉到劳动行政部门,要求解决其伤残保险待遇问题。企业与职工签订的“生死合同”有效吗?

  案例三:湖北青年朱某到某公司应聘时,为使自己符合招聘要求,故意隐瞒高中毕业学历,购买假造大学本科文凭并编造工作经历而被公司录用与之签订合同,后来事情败露,被公司辞退,解除了劳动合同。朱某因不服所在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隐瞒个人情况所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2.我有火眼金睛

  阅读下面的劳动合同,请指出合同条款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与(先生/女士以下简称员工)双方经友好协商,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一致达成下列条款。

  (1)试用期12个月。

  (2)工作时间规定为8个小时,需要加班时必须加班。

  (3)按劳取酬,最低500元。

  (4)如违反公司规定制度,即解约(包括迟到一次)。

  (5)如员工表现好,可提前结束试用。

  (6)其他事项,依法律规定处理。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起有效。

  公司:员工:

  代表:身份证号:

  地址:地址:

  【达标训练】

  教师提供招聘企业及职位的资料。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别担任招聘方和应聘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利用教材例文签订《劳动合同》。将学生订立的《劳动合同》在各组之间交换,进行审查。要求学生找出问题并说明理由。

  【学后总结】

  课后及时复习已学内容,并按时完成作业。对于课上探究后依然生疏的问题,下课后组内互学,或小组之间探讨,做到查缺补漏,踏实稳固。

  【布置作业】

  完成习题册的相关作业。

3、应用文协议书导学案设计

  【课前励志】

  自信自立,尚德尚能!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协议书的含义,理解其要求和注意事项,掌握协议书的结构与写作

  要领。

  2.情感目标:遵守订立协议书的原则,树立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合法的契约精

  神。

  3.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协议书各方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撰写较为完备的协议书。

  【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写作任务,分析协议事项,明确协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难点:明确写作任务,分析协议事项,明确协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学法指导】

  认真研读教材,讨论、合作完成导学案,及时收齐导学案,并上交。

  【自主学习】

  协议书的写作指导与注意事项:

  1.标题:两种写法很容易掌握。

  2.首部:教学重点要强调两点,一是格式要正确,即各方主体的信息要分行排列,不能混排,并且注意文面美观;二是信息要规范,重要信息不可遗漏,不可随意简化,注意与与身份证,营业执照等法定证件上的信息一致。

  3.正文:包括前言和主文两个层次。

  4.落款:落款包括签署和订立日期。在内容合法的前提下,协议书是否生效,从何时 起开始生效,都以落款为标志,其重要性不可低估,务求准确规范。

  【合作探究】

  某技校要举办元旦文艺晚会,需要从白云歌舞团租赁10套维吾尔族服装。负责此事的学生会宣传部干事张元与歌舞团负责人方先生协商后,方先生同意以每套每天30元的价格租用3天。如有损坏,需修复原样,不能做到这一点,就需照原样做一套赔偿对方,或交赔款每套800元,损坏的服装即归租用方。双方同意就此签订一份协议,请你帮忙代笔。

  【达标训练】

  一、填空题

  1.协议书指作为▁▁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为设立、变更、终止▁▁关系,经▁▁订立的契约性文书。

  2.订立协议书应坚持▁▁原则、▁▁原则、▁▁原则、▁▁原则、▁▁原则。

  3.协议书通常由▁、首部、▁▁、▁▁、四部分组成。

  4.协议书首部明确订立主体,写明订立协议书的单位信息,如▁▁、▁▁、▁▁等;或个人信息,如▁▁、▁▁▁、▁▁、▁▁等;并注明各方主体在协议中的法律关系,如“供方”或“▁▁▁”、“甲方”或“▁▁▁”等。

  5.协议书正文核心部分一般采用条款式,也可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写明商定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等。

  二、判断题

  1.合同当事人的平等是当事人自己意志的前提,也是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相互对等的基础。上下级之间,个人和单位之间不能签订协议,因为这样违反了平等原则。()

  2.协议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合同自由是不受任何约束的。(  )

  3.协议只有依法订立,遵循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4.协议单位名称要与营业执照一致,不能用简称。()

  5.协议关系是一种道德义务关系,不履行合同是不道德的行为。()

  三、根据下列材料,拟写一份“午餐供应合同”。

  蓝天文化发展公司与民快餐公司签订一份供应午餐合同,每天供应午餐300份,定价为8元,两荤一素一汤,优惠价7元,每天中午11时30分前送到蓝天文化发展公司,双休日及固定假日不供应,供应时间从2005年2月1日至6月30日止。供应数量如有减少,须在当天9时前通知对方,同时赔偿对方违约金每客一元,否则全部损失由责任方承担。午餐材料如有不足,可自行补上,但要合理合法,费用每月结算一次。(其他有关卫生,支付等条款,可自行补充)

  【学后总结】

  利用教师归纳,提问学生归纳,知识小竞答等多种活泼有效的方式,将协议书的知识要点进行总结归纳和强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课内容

4、应用文自我鉴定导学案设计

  【课前励志】

  自信自立,尚德尚能!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我鉴定的概念和主要种类,理解其主要特点,掌握自我鉴定的写

  作要领。

  2.情感目标:培养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3.能力目标:能够进行恰当的自我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的要求写出规范的自我鉴定

  【重点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学会认识和分析自我的方法。

  难点:帮助学生学会认识和分析自我的方法。

  【学法指导】

  自我鉴定的写作不能虚拟,它是对自己的客观评价,所以必须以自己真实的工作、学

  习、思想、生活情况为依据,它又是写给别人看的,其主要点不能模糊。

  认真研读教材,讨论、合作完成导学案,及时收齐导学案,并上交。

  【自主学习】

  写自我鉴定要注意:

  1.要认真听取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老师看问题比较透彻,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有着

  比较全面的了解;同学之间朝夕相处,情同手足,互相之间比较了解。注意听取他们的意

  见,对写好自我鉴定无疑会有帮助。

  2.自我鉴定必须写实,是人看了鉴定如见其人,依据鉴定判断你的品质,能力,性格等,以便组织对你有所了解和合理使用。

  3.态度要端正,自己要公整。有些同学对自我鉴定不太重视,常常是条理不清,文笔不畅,字迹潦草,敷衍了事。这种鉴定给人留下的印象抑或缺乏责任心,抑或玩世不恭,抑或水平不高,让人怀疑你的能力。

  【合作探究】

  “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后来被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中国也有一句名言,叫做”人贵有自知之明“,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吗?回顾,反思你中学时代各方面的情况,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自我鉴定。

  【达标训练】

  一、填空题

  1.自我鉴定,也称个人鉴定,是对自己某一阶段内的政治思想、工作任务、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进行▁▁▁▁而形成的自我总结文字,具有▁▁▁▁和▁▁▁▁的性质。

  2.根据内容来分,自我鉴定可分为▁▁▁▁▁▁自我鉴定和▁▁▁▁自我鉴定两类。

  3.自我鉴定具有▁▁▁▁性和▁▁▁▁性的特点。

  4.自我鉴定正文由▁▁▁▁、▁▁▁▁(或成绩)、▁▁▁▁(或不足)和▁▁▁▁四部分构成。

  5.自我鉴定的▁▁▁▁部分一般说明自我鉴定的背景和目的。

  二、判断题

  1.自我鉴定对缺点和不足的分析,一般从主要问题写到次要问题。()

  2.写自我鉴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情况,但适当掩饰自己的“小缺点”,也是追求进步的表现。()

  3.一般而言,自我鉴定的内容安排宜分为几个方面一一介绍,而不采取完全按照时间顺序介绍的思路。

  4.写自我鉴定非常讲究内容有所侧重,分清主次详略。()

  【学后总结】

  利用教师归纳,提问学生归纳,知识小竞答等多种活泼有效的方式,将自我鉴定的要点进行总结归纳和强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课内容

5、应用文计划导学案设计

  【课前励志】

  自信自立,尚德尚能。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计划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其特点。

  2.情感目标:掌握计划的写作要领和写作注意事项。

  3.能力目标:认识计划在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性,掌握制订计划的一般方法,

  能够根据工作实际制订计划。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计划的写作要领和写作注意事项。

  难点:能够根据工作实际制订计划。

  【学法指导】

  认真研读教材,讨论、合作完成导学案,及时收齐导学案,并上交。

  【自主学习】

  1、计划的概念及分类

  2、常见计划的文体结构和写作要领

  3、计划写作注意事项

  【合作探究】

  计划行文常常采用手段撮要的做法,即用简明的句子概括本段的要旨,并写于段首,或以小标题的形式标出。要求所提的文句能统领全段,使读者对将要阅读的文章先有一个总体把握。

  下面是某公司财务科2014年的财务支出节约计划的片段,请根据各段的具体内容,抓住每段的中心词,并紧扣该篇计划前言部分中制订此计划的目的,概括出各段的要旨。

  ××公司财务科2014年财务支出节约计划(节选)

  为贯彻上级部门所倡导的勤俭办企业的精神,我公司结合去年的实际财务支出状况,争取在今年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想方设法节约开支。为此,特制订今年的财务开支节约计划:

  ⑴:去年变电器方面拿出贷款利息22700元,今年要加强资金管理,合理调度资金,把资金搞活;减少积压物资,加速产品配套。努力推销产品,减少银行贷款,每月节约利息支出700元,全年节约8400元。

  ⑵:加强出差外地和市内交通费的审核,去年采购变压器方面的差旅费支出为88397元,今年计划节约2%,全年将节约1768元。

  ⑶:加强长途电话的控制,节约使用办公印刷品。去年共支出办公费28000元。由于本公司今年将全面实施办公自动化,今年办公费用拟节约10%,即2800元。

  ⑷:加强仓库管理,减少耗材的领用。去年支用47740元,今年计划控制在46000元左右。

  【达标训练】

  一、判断题

  1、计划属于一种正式公文,在机关、单位(部门)广泛使用。()

  2、目标和任务是计划的灵魂和核心,回答“做什么”和“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二、情景拟写训练

  假如你是班长,请你按照班内实际情况和同学们的意愿,为本班制定一个春游活动策划方案。

  【学后总结】

  总结自己在计划写作时的基本写法和主要注意事项。

  【布置作业】

  整理本次导学案,完成练习册有关习题,预习《总结》

  语文

6、应用文申请书导学案设计

  【课前励志】

  自信自立,尚德尚能。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申请书的概念和种类。

  2.情感目标:掌握申请书的写作要领和写作注意事项。

  3.能力目标:认识申请书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写作申请书。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申请书的写作要领和写作注意事项。

  难点: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写作申请书。

  【学法指导】

  认真研读教材,讨论、合作完成导学案,及时收齐导学案,并上交。

  【自主学习】

  1、申请书的概念及分类

  2、常见申请书的文体结构和写作要领

  3、申请书写作注意事项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申请书,回答后面的问题。

  尊敬的学校领导:

  我是机电系机电一体化5012班的学生。我来自××省××县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一家七口人。上有爷爷奶奶,下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正在上学,而我又在读,一家人的全部费用均靠父母守着的那几亩薄地的收入,家里已为我欠下了近万元的债务。每每念及这些,我总是心存深深的愧疚,唯有以加倍努力的学习来报答他们。

  最近看到学工处下发的通知,得知学校近期要发放一笔学生特困助学金。我本不愿给学校添麻烦,但觉得若能够得到一些特困助学金,也可以减轻些家里的负担,所以特此提出申请,望能批准。

  此致

  敬礼

  学生:何××

  2010年3月29日

  1、这则申请书的主要申请理由是什么?

  2、按照“事由+申请”的标题样式,给这则申请拟写一个标题。

  3、你认为这则申请书存在哪几个缺憾?

  【达标训练】

  一、判断题

  1、申请事项要单一,一般是一事一书。()

  2、申请书的正文只需要把申请事项的内容写清楚就可以了。()

  二、情景拟写训练

  你所在的学校一定有许多学生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摄影协会、集邮协会、演讲协会、记者团、舞蹈队等。如果你非常想加入其中的某个社团,请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并结合你所在学校的实际,拟写一份申请加入该社团的申请书。

  【学后总结】

  总结自己在申请书写作时的基本写法和主要注意事项。

  【布置作业】

  整理本次导学案,完成练习册有关习题,预习《求职信》

  语文

7、应用文行政文书——通知导学案设计

  【课前励志】

  自强诚信,求实拓新。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通知的概念和主要种类,理解其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通知的

  写作要领。

  2.情感目标:树立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3.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具体语境的要求科学筹划工作,写出规范的通知。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通知的写作要领和写作注意事项。

  难点:认识通知在工作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情况撰写通知。

  【学法指导】

  1.认真研读教材,按照导学案要求,独立完成训练课题。

  2.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拿出最佳方案,作为小组展示。

  3.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丰富自己的设计。

  【自主学习】

  1.通知是在公务活动中,上级对下级、组织对成员要求、、

  或服从的一种事务性应用文。

  2.《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了通知的适用范围,通知“适用于

  下级机关的公文,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

  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3.根据通知的适用范围和功用,可分为性通知、性通知、

  性通知、性通知四类。

  4.通过阅读例文一(p75),回答以下问题:

  ⑴本通知属于哪一类通知?

  ⑵本通知的标题具有哪三个要素?

  ⑶本通知的主送机关使用了统称,包括多地区、多系统的多类部门。请给下面通知的

  主送机关加上标点符号:

  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②各市地人民政府省直各厅局

  【合作探究】

  1.修改下列文件标题。

  ⑴××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人事部关于××同志恢复名誉后享受××级待遇的通知

  ⑵××市教育局关于召开全市中小学校会议的《通知》

  ⑶××县严格控制会议费规定的通知

  2.请指出下面一份通知中所存在的问题。

  通知

  为了活跃我校学生课余生活,团委决定组织一次全校性学生歌咏比赛。请各班团支

  部书记今天下午开会,讨论有关比赛事宜。务希准时出席。

  2009年3月20日

  ××市国际旅游学校学生科

  ⑴格式上存在的错误:

  ⑵内容上存在的错误:

  【达标训练】

  1.下列事项中,不可以用通知来处理的是()。

  A、××省人大常委会拟公布一项地方法规

  B、××市水电局召开水利建设工作会议,需告知各县、各区水电部门事先做好准备

  C、××市纪委拟在全市范围内批评××局干部×××玩忽职守,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

  的严重错误

  D、××市政府拟批转卫生部《做好灾后防疫防病工作的意见》

  2.××省人民政府向所属县、市人民政府下发《财政部关于严格控制各级行政机关、

  事业单位发放奖金的紧急通知》,应用()。

  A、指示型通知B、转发型通知

  C、批转型通知D、发布型通知

  3.请根据以下内容拟写一份通知。

  5月16、17日是双休日,上海市将举行“三校生”高考,考试院要借用××学校的

  20间教室做考场。因此,××学校学生处在5月12日告知各班在周五下午把教室打扫干净,课桌内全部清空,放学后,学生会劳动部要进行检查。请代为拟写该通知。如缺少有关项目,可自行补上。

  【学后总结】

  课后及时复习已学内容,并按时完成作业。对于课上探究后依然生疏的问题,下课后

  组内互学,或小组之间探讨,做到查缺补漏,踏实稳固。

  【布置作业】

  整理本次导学案,完成《习题册》中有关习题,预习下节内容。

8、《林黛玉进贾府》导学预习案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能圈点出有关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描写的语句,并能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

  2.能赏析本篇课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的艺术。

  3.能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理清故事情节。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会有意识地通过对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把握,通过多种描写手段(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去分析人物形象。

  2.把握人物的性格,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

  3.掌握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文,读准句读,分类整理文言现象,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的内容。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4.习题按难易分三个等级,*为简单题,所有同学必须完成;**为中档题,***为较难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去完成。

  勿忘:自主完成,全力投入,不干扰别人和不被别人干扰,边读边完成预习导读题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预习案

  知识准备

  一、小说阅读

  1、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梳理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命运------理清环境描写的含义------理解主题

  2、梳理情节:(1)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概括时要注意几个要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认清是单线结构还是双线结构。(3)注意那些与情节发展有关联的人物、事物。

  3、环境描写的分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环境描写的作用:(2)提供人物活动的生活场所

  (3)反映时代社会特征(4)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境

  (5)侧面反映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6)暗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小说从大的范畴上讲属于记叙文,只是比一般的记叙文复杂一点,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组织阅读。

  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具体的分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

  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人物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

  鉴赏人物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主人翁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

  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人物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衰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简介《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作者曹雪芹,续作是由高鹗完成。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3、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情情)薛宝钗(冷情)贾元春(宫情)贾探春(敏情)史湘云(憨情)妙玉(度情)贾迎春(懦情)贾惜春(绝情)王熙凤(英情)巧姐(恩情)李纨(槁情)秦可卿(情可轻)

  4、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情伤) 平儿(情和)薛宝琴(情壮)尤三姐(情豪)尤二姐(情悔) 尤氏(情外)邢岫烟(情妥)李纹(情美)李绮(情怡)喜鸾(情喜)四姐儿(情稚)傅秋芳(情稳)

  5、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情灵) 袭人(情切)鸳鸯(情拒)小红(情醒)金钏(情烈)紫鹃(情慧)莺儿(情络)麝月(情守) 司棋(情勇)玉钏(情怨)茜雪(情谅)柳五儿(情失)

  6、人名隐意

  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此作部分摘录如下:

  贾宝玉——假宝玉林黛玉——怜待玉薛宝钗——削宝拆贾府——假府

  甄士隐——真事隐 甄英莲——真应怜 甄宝玉——真宝玉  霍启——祸起

  贾雨村——假语村(言)或假语存   贾化——假话 娇杏——侥幸

  冯渊——逢冤 秦钟——情种  卜固修——不顾羞  卜世仁——不是人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或惜叹姻缘 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琴棋书画  (抱琴--元春的大丫头,司棋--迎春的大丫头,侍书--探春的大丫头,入画--惜春的大丫头)

  秦业——情孽仁清巷——人情巷 十里街——势利街  贾政、贾敬——假正经

  潇湘馆——消香馆 梨香院——离乡怨 蘅芜院——恨无缘 怡红院——遗红怨

  千红一窟——千红一哭  万艳同杯——万艳同悲  王熙凤:站在冰山上孤零零的雌凤。(一说“亡西风”或“枉为犀利的女子”)

  7、选段在作品中的位置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摸出来的。

  课文标题"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分,显然是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因此,认真阅读课文对我们了解《红楼梦》很有意义。

  预习自测

  1、积累字词的读音。

  阜盛()绾着()内帏()盥沐()两靥()忖度()嗔视()茗碗()懵懂()憨顽()纨跨()敛声屏气()

  2、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

  小厮:

  纳罕:

  敛声屏气:

  憨顽:

  懵懂:

  潦倒:

  纨跨:

  膏粱:

  探究题

  1、读课文,首要探究课文文题,“眼睛是心灵的叛敌”,文题如眼睛,由文题可以知道文章大概内容。你从文题“林黛玉进贾府”可以提出那些有价值的问题?请你写出来。

  当堂训练题

  下面是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和贾府布局图。

  1、从图中找出选段中的对应的人物及他们的关系。

  2、试在荣国府平面图上画出林黛玉进贾府走过的路线。

9、《屈原列传》精品导学预习案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预习指导】

  独立研读文本,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学习目标】

  1.参照注释和资料疏通文句、翻译课文,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积累文言知识;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

  3.了解屈原和他的高尚人格;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解读和情感

  【重点难点】

  1、参照注释和资料疏通文句,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了解屈原和他的高尚人格;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解读和情感

  【情景导学】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会想起一个名字:屈原。那么司马迁笔下的屈原,是个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走进《屈原列传》,去认识一下他吧!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原文屈原和贾谊的合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了《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通读全文,完成文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第1-3自然段:

  2、第4~9段:

  3、第10~12自然段:

  三: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

  2.了解屈原和他的高尚人格;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解读和情感

  【重点难点】

  1.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了解屈原和他的高尚人格;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解读和情感

  2.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

  【情景导学】

  屈原的一生可歌可泣。在司马迁笔下,屈原有着怎样的人生际遇、透射出怎样的人格品质呢?

  【学习活动】

  活动一:文中用大量篇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活动二:人物传记,一般不需要作者直接评论。而本文作者却禁不住出来议论,怎么解释?

  活动三:记屈原和鱼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训练案

  【学习目标】

  1、完成一篇读后感

  2、在评点中明确读后感的写法

  【学习活动】

  1、完成一篇关于《屈原列传》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10、《兰亭集序》合作探究导学预习案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序”这种文体,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2、初步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中心。

  3、初步感知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的思考。

  自主预习案

  一、作者介绍

  王羲之(303-361),中国东晋,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有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会稽”。其子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后人称为“”。

  此外,王羲之还有很多趣事,你能说说吗?

  提示:东床快婿、以书换鹅

  二、文学和民俗常识

  1、序

  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其种类分为书序(自序、他序、代序、序、跋)和赠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2、修禊(xiūxì)

  是古已有之的消灾祈福仪式,一般在农历三月上旬。春日万物生长萌动,易生疾病时,于水上洗濯防病疗病。《后来演变成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经典范式,其中以发生在晋唐会稽郡山阴城(今绍兴越城区)的兰亭修禊和长安城曲江修禊最为著名。

  三、时代背景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

  四、基础过关

  1、预习全文,标示以下划线词语的读音。

  癸丑()会稽山()修禊事()激湍()

  流觞()骋怀()放浪形骸()趣舍万殊()

  一契()嗟悼()彭殇()

  2、请积累下列成语及常用语。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流觞曲水情随事迁

  游目骋怀感慨系之放浪形骸不知老之将至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3、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一觞一咏:

  所以游目骋怀: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掌握下列特殊句式:

  修禊事也

  死生亦大矣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悟言(于)一室之内

  当其欣于所遇

  亦将有感于斯文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五、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

  2、文章大意感知:

  文中第段叙事写景,第段抒情议论。

  记叙了的事情;

  描绘了的景象;

  表达了的情感;

  阐发了的议论。

  一、全文翻译

  (小组讨论,注意划线的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有疑问之处请做好标记)

  兰亭集序

  (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拓展延伸案

  一、基础巩固

  1.为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注音。

  (1)岁在癸(   )丑 (2)会稽(   )山

  (3)清流激湍(   ) (4)放浪形骸(   )

  (5)临文嗟(   )悼 (6)游目骋(   )怀

  (7)修禊(   )事也 (8)流觞(   )曲水

  (9)趣(   )舍万殊 (10)悟(   )言一室之内

  2.下列句子中与“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顶是:[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B.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我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与“信可乐也”中的“信”相同的一句是:[   ]

  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B.言必信,行必果

  C.文信美矣

  D.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

  4.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面对着欢乐的事,顷刻之间就成为过去的事。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作一样也是虚妄的。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译:人与人相交往,很快就度过一生。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译:后人看待我们今天的人,也好象我们今天的人看待前人的情况。

  《兰亭集序》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准确翻译文章,掌握重点语句,落实文言现象。

  2、学生能概括文章大意,说出作者情感由乐转悲的变化和原因。

  3、学生能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由此领悟并学习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学生能从文句中概括提炼作者“悲”的原因。

  学习难点:

  学生能理解当时社会普遍生死观及王羲之特有的生命观。

  课前温习旧知

  一、翻译落实: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课中合作探究

  一、文本研习

  (一)自读第一、二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并完成以下表格。

  所乐之处 文中语句 特点

  (二)品读第三、四段,可知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可谓兴尽悲来。那他为何而悲?

  小组讨论,并请代表发言。(提示:可对文中语句进行赏析)

  (三)此悲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提示一:可联系曹操《短歌行》进行理解;

  提示二:还可联系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参见课时一“时代背景”)进行感悟。

  (四)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参考:名家对生死的看法。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

  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周国平

  课后拓展延伸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有一次,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的字,真是呀!”

  在横线上补充成语,并写写这个成语的解释:

  3、尝试翻译以下句子,并感受魏晋名士在生死问题面前放浪形骸的做法。

  刘伶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锸:锄头)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不由径路:没有目的地游走)

11、《父亲的谜语》导学案(河大版七年级必修导学案设计)

  《父亲的谜语》导学案主备人刘艳秋

  科目 语文 年级 七 班级 时间 2009年10月日

  课题 父亲的谜语

  1.能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识字量。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父亲教“我”猜谜时的语气、语调。

  3.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能仿照课文,学习为自己感受兴趣的事物编谜语.

  4.能体会到其中蕴涵着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教学重点:通过父亲和我猜谜语的情景,感悟深沉的父爱。

  教学难点:通过这则描写眼睛的谜语感受父爱无处不在。

  学法指导

  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抒写父爱的小散文。文章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日常生活与“父亲的谜语”自然地融合起来,以“谜语”为主线把“我”成长过程中的几个生活片段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使文章充满了生活情趣,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位父亲对女儿细腻而深沉的父爱。

  有关散文知识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追溯背景

  本文选自1986年《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散文,原文记叙了一位海外游子回忆父亲的一条谜语,表现了深沉的父爱,体现了女儿对父亲深深地思念。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

  三、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人物典型而细微的神态、动作、语言、肖像、心理以及细小事物、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地描写。

  好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起到突出人物思想性格、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效果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预习课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文生字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环节和时间预设:1、板书(5)2、分配任务,分组研究(10)

  3、展示(25)4、巩固(5)

  具体操作:1、明确教学目标

  2、以组为单位,采取不同形式朗读课文。

  预习内容:

  一、认识这些字词吗?标上拼音。

  笼罩()深邃()冥思苦想()撅嘴()

  陡然()半晌()黯淡()荒诞()浑浊()

  二、理解词义

  深邃:

  黯淡:

  荒诞:

  冥思苦想:

  开释:

  三、整体感知

  1、全文围绕来写,这就是文章的线索。

  2、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记叙的重点是什么?

  答:

  3、通过阅读课文,你认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第二课时

  课型:展示课

  学习目标:1、赏析文中精彩语句

  2、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深地父爱。

  3.能发现、体味自己身边的父爱,学会珍惜。

  环节预设:1、检测字词2、合作交流(15)

  3、展示交流(20)4、巩固积累

  具体操作过程:

  1、科代表设计导语,带领同学们认知并解读学习目标,抽号到前后黑板听写生字,隔行书写,写满三行,重点生字注好拼音。

  2、分配任务,分组研究,准备版面,组长组织好展示。

  3、学生分组展示,其他同学做好补充,评价。

  4、总结

  教学过程:

  1、出示目标,师生共同解读目标。

  2、小组长检测上节课的生字词(抽学生到板面书写,隔行书写。座上的同学写在练习本上,两个同学交换批阅,是对满分者加分,强调易错点)

  3、小组讨论、赏析文中精彩的语句,教师深入到各小组,引导学生抓住对人物的描写进行分析点评。

  请大家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可以在书上作一个简单的批注,然后用“我感受最深的是,因为”的句式说话。

  如:(1)“父亲那细眯眯的眼睛笑看着我,悠悠的念着他的谜语”

  赏析:“细眯眯”写出了父亲眼睛的形状,“笑”则通过表情表现了父亲的慈爱,“悠悠”则写出了父亲态度的平和与自然。

  (2)父亲笑着说“你在听啊——”他把眼睛合上:“晚上关箱子,”又把眼睛睁开:“在上开箱子,”父亲把眼睛凑近我,“箱子里面有镜子,你仔细看,镜子里是不是有个细妹子?”

  赏析:

  (3)父亲的眼睛神神秘秘,仿佛可以给我变出许许多多快乐和光明。

  赏析:

  其它的学生自由谈感受。

  4、文章中父女的情感很多时候是通过父亲的眼睛表现出来的,父亲的眼睛中蕴含着情感的变化:

  当看到女儿快乐时,父亲的眼睛是

  当看到女儿困惑时,父亲的眼睛是

  当女儿要离开家乡时,父亲的眼睛是

  由此我们看出父亲对女儿怎样的情感?

  答:

  5分配任务,准备展示。

  6、学生质疑点评。

  7、文中刘蕊通过刻画父亲的眼睛,展现了父亲的爱女情深,那么你有没有感悟到父母平凡举动中的爱呢?

  请大家回忆生活中的点滴瞬间,并记录下这些爱的细节。以父(母)亲的——(眼神、手势、叮咛…)为题,写一个爱的故事。

  每个小组选出一篇最感人的全班交流。

  8.教师总结: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感受爱,他的良知是苍白;如果一个人只懂得索取爱,享受爱,他的情感是自私的”我们不仅要感受爱,还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愿本文能唤醒天下所有沉睡的儿女的心。

  第三课时: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一、关于细节描写举例介绍古今中外作品中运用的细节描写,

  如: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眼睛的描写——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儒林外史》中的不省灯油不瞑目的吝啬鬼——严监生: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由交流,抒写真情

  “走进生活珍惜父爱”

  平淡的生活也不缺乏真情,请你从日常的生活中选取一件小事,运用细节描写,最好用上深邃、苦思冥想、饱经忧患、开释来表现你感受到的亲情。

  1、选材越小越好。

  2、细节刻画越细致越好。

  3、语言越能表写人物的感情或性格越好。

幼儿园中学教案推荐 《诗词曲三首》(《观沧海》《江城子》《山坡羊》)教学案一等奖例(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文开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现代诗两首》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远离毒品关爱生命主题班会稿(七年级下册) 《雪》学案一等奖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一个都不能少,让阳光洒向那片阴暗的角落 ——————试论师爱与后进生的转变 班级管理反思(八年级下册) 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类人七年级(下)导学案一等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一等奖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体味和推敲句子”学案一等奖(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满井游记》教学预案一等奖 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河大版八年级上册) 《醉翁亭记》练习中考复习(八年级上册) 《喂----出来》 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敬畏自然》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师说》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四)

最新中学教案 应用文条据导学案一等奖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一等奖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家长会班主任发言材料(八年级上册) 《沙之书》教学案一等奖例(肖培东课堂实录)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人教版选修) 七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七年级上册) 北冥有鱼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二) 《古代寓言二则》之《郑人买履》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相关信息 应用文行政文书——通知导学案一等奖设计 应用文条据导学案一等奖设计 应用文申请书导学案一等奖设计 应用文协议书导学案一等奖设计 应用文请示导学案一等奖设计 应用文教学总结报告 应用文启事导学案一等奖设计 应用文指导——书信教学设计(职高适用) 应用文写作学习总结报告 应用文写作修改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