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制第八册目录
阅 读
第一单元
一 英国诗两首
咏水仙…………………………………………………… 华兹华斯
蝈蝈与蛐蛐……………………………………………… 济慈
二 俄罗斯诗三首
囚徒……………………………………………………… 普希金
帆………………………………………………………… 莱蒙托夫
风………………………………………………………… 帕斯捷尔纳克
三 美国诗三首
太阳出来了……………………………………………… 狄金森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诗的画图………………………………………………… 威廉斯
四 诗两首
舞蹈的西班牙姑娘……………………………………… 里尔克
汲水的辘轳……………………………………………… 蒙塔莱
第二单元
一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
二 打渔杀家(节选)
三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 施洋生
四 泰坦尼克号(节选)…………………………………… 卡梅伦
第三单元
一 变色龙…………………………………………………… 契诃夫
二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三 太阳·老人·少女……………………………………… 舒克申
四 窗………………………………………………………… 泰格特
第四单元
一 短文两篇………………………………………………… 林 庚
青与绿
易水歌
二 读《醉翁亭记》………………………………………… 谢 冕
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沈祖棻
四 生活的诗(关于《太阳·老人·少女》)…………… 曾 卓
第五单元
一 曹刿论战……………………………………………… 《左传》
二 养鱼记………………………………………………… 欧阳修
三 日喻…………………………………………………… 苏 轼
四 《诗经》三首…………………………………………
关雎
蒹葭
君子于役
第六单元
一 山鬼…………………………………………………… 屈 原
二 捕蛇者说……………………………………………… 柳宗元
三 黄生借书说…………………………………………… 袁 枚
四 诗词五首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
终南山………………………………………………… 王 维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 殊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写 作
第一单元
审题和立意
第二单元
构思和创新
第三单元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第四单元
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第五单元
毕业赠言
第六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一)
第七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二)
语文实践活动
一 一二言行 尽显人物本色
——课文主人公大聚会
二 为产品作精美包装
——广告语评选设计活动
三 大家来摘“长生果”
——读书报告会
四 咫尺画幅 万千气象
——读画之后的说与写
2、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第八册目录
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第八册目录
阅 读
第一单元
一 英国诗两首
咏水仙…………………………………………………… 华兹华斯
蝈蝈与蛐蛐……………………………………………… 济慈
二 俄罗斯诗三首
囚徒……………………………………………………… 普希金
帆………………………………………………………… 莱蒙托夫
风………………………………………………………… 帕斯捷尔纳克
三 美国诗三首
太阳出来了……………………………………………… 狄金森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诗的画图………………………………………………… 威廉斯
四 诗两首
舞蹈的西班牙姑娘……………………………………… 里尔克
汲水的辘轳……………………………………………… 蒙塔莱
第二单元
一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
二 打渔杀家(节选)
三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 施洋生
四 泰坦尼克号(节选)…………………………………… 卡梅伦
第三单元
一 变色龙…………………………………………………… 契诃夫
二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三 太阳·老人·少女……………………………………… 舒克申
四 窗………………………………………………………… 泰格特
第四单元
一 短文两篇………………………………………………… 林 庚
青与绿
易水歌
二 读《醉翁亭记》………………………………………… 谢 冕
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沈祖棻
四 生活的诗(关于《太阳·老人·少女》)…………… 曾 卓
第五单元
一 曹刿论战……………………………………………… 《左传》
二 养鱼记………………………………………………… 欧阳修
三 日喻…………………………………………………… 苏 轼
四 《诗经》三首…………………………………………
关雎
蒹葭
君子于役
第六单元
一 山鬼…………………………………………………… 屈 原
二 捕蛇者说……………………………………………… 柳宗元
三 黄生借书说…………………………………………… 袁 枚
四 诗词五首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
终南山………………………………………………… 王 维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 殊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写 作
第一单元
审题和立意
第二单元
构思和创新
第三单元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第四单元
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第五单元
毕业赠言
第六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一)
第七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二)
语文实践活动
一 一二言行 尽显人物本色
——课文主人公大聚会
二 为产品作精美包装
——广告语评选设计活动
三 大家来摘“长生果”
——读书报告会
四 咫尺画幅 万千气象
——读画之后的说与写
3、高中语文第三、四册目录
【作者】:大胡子-zlz(浏览次数:9次)
【发表日期】:2001-03-0915:18
第三册
阅读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
2、中国现代诗三首
死水
老马
再别康桥
3、中国当代诗四首
鱼化石
乡愁
华南虎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外国诗两首
祖国
孤独的收割人
第二单元
5、《诗经》三首
卫风·氓
秦风·无衣
魏风·硕鼠
6、离骚(节选)
7、孔雀东南飞(并序)
8、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白马篇
饮酒
第三单元
9、梦游天姥吟留别
10、*琵琶行
11、近体诗八首
*李白绝句二首
越中览古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尉遥有此寄
杜甫律诗三首
春望
登高
*属相
刘禹锡绝句一首
石头城
陆游律诗两首
书愤
临安春雨初霁
12、词六首
*虞美人
雨霖铃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剪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扬州慢
第四单元
13、荷塘月色
14、我的空中楼阁
15、*散文诗两篇
记忆
门槛
16、*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第五单元
17、灯下漫笔(节选)
18、灯
19、*巴尔扎克葬词
20、短文两篇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鲁迅诗稿》序
第六单元
21、祭十二郎文
22、*愚溪诗序
23、赤壁赋
24、*虎丘记
4、五年制第九册《开国大典》说课一席谈
南平曹振道
“说课”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创造性的教研活动,方兴未艾,已经成了小学学科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一头联系着“备课”,另一头联系着“上课”,起着极其重要的纽带、调节作用。现以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开国大典》为例谈谈搞好“说课”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备而未必述,述而不求全。
一、“说课”必以备课为源头为基础
这是说好课的前提与保证,不能离开个人的独立备课来侈谈“说课”,中心“说课”人尤其要认真钻研教材,务求深入、具体、周详、细致。《开国大典》的备课先要次序有第地看一遍教材,包括目录、第二组导读、课文预习要求、课文、课后生字、思考·练习和相关教材即本组读写例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接着对照教材,认真阅读教师教学用书,再图示读、备速读、下水作业,尔后,在比较熟悉教材、教学用书的情况下重点考虑教学设计,怎样把教材变为学材,怎样使教法与学法统一起来,怎样调配教学资源,合理落实课时教学内容任务,怎样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质疑。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以及教材的编写意图,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要了然于胸并且有自己的见地。
所有这些备课中的体会收获、酸甜苦辣,自然无须留在“说课”时全盘托出,这就叫“备而未必述”,但是这个较真的备就极为重要,“说课”就可以有备无患,切中肯綮,洒脱自如,游刃有余。
二、“说课”必以“上课”为标的以同仁为对象
这是说好课的关键所在和成功所系。“说课”就要说清“准备怎样上课”,而听你“说课”的不是学生而是你的同仁,所以就要考虑说得对大家上好课有助益。《开国大典》说课,说“教材”,就要说到这是一篇长课文、讲读课文、龙头课文,题材珍贵、陌生但并不难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务必适当联系建国五十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的成就,民族有今天祖国有今天人民有今天,“开国大典”乃是一个划世纪的里程碑;说“教法”“学法”,要突出以“读”为纲,教师要搞好范读、引读、品读、默读,要突出训练速读,按全文-自然段-段三层推进,辅以细读、精读,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意思比较深的句子,朗读要突出本课“朗诵”的要求,反复训练一般朗读-感情朗读-抒情诵读-背诵;说“教程”,第一课时安排快读训练(全文,自然段),做思考练习,让学生质疑问难;第二课时安排细读精读,做思考练习2、3,师生共同解疑释难(如“54门”标志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28响”表示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走过28年的光荣历程,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第三课时安排做思考练习4、5,突出朗读、诵读、背诵指导与训练;说“具体建议”,是本课预习安排在课内,以便速读,这一新要求的训练得到严格、亲切、有序的指导,二是课外组织观看《开国大典》的影视,三以“开国大典到五十周年大庆”为范围自行取材命题作文。这就叫“述而不求全,但求精”。
5、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基础训练习作指导
[习作要求]
写一件生活小事。
[习作指导]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一件生活小事,关键要在“小”字上下功夫。
一、要从“小”处着手。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要发生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我们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正是由这样一些小事组成的,在这些小事中,有我们的欢乐,也有我们的眼泪,有我们取得的成绩,也有我们受到的挫折。只要留心观察,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比如接待客人,学做家务,买东西,课间的一个小游戏,饭后的一次散步,师生间的一次谈话等等,都是我们写作的好素材。
二、要小中见大。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很留心地去观察了,可观察到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怎么我就发现不了值得写进作文的事呢?其实不是你观察到的事不值得写,而是你没有对这些事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发现“小”事情的“大”意义。我们要学会思考,善于从小中见大,如通过这件事,自己是不是受到了某些启发,是不是有所感受,是不是在某方面的取得了进步等等。当这一件件的小事同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同我们对生活切实的感受结合起来时,你就会发现它们原来是那么有意义,那么值得写下来。
三、要小中有细。有的同学之所以不愿意写“小”事,是因为小事的经过都太“简单”,三言两语就写完了。写作文时,交待清事情的经过是必须的,但最可贵的还是细致生动的细节描写。确定了要写的事以及所要表达的中心后,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如何通过生动的细节来表述事情,来表现中心。这次习作,我们的重点要放在对事中人物的描写上,细致地去描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有血有肉,生动引人。
--------------------------------------------------------------------------------
[习作例文一]
《走 夜 路》
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二十里铺小学六年级 朱倩
--------------------------------------------------------------------------------
第一次走夜路的感觉真是非同一般,令我至今难忘。
那一天晚上,我看完了电影,等了好久,妈妈还没来接我。天很晚了,看电影的人们渐渐地散去了,我又急又怕。又等了一会儿,妈妈仍旧没来,我壮了壮胆,独自向家走去。
大街上,人虽然不多,但好歹还有路灯,我心里像揣了只小鹿,一路急走,终于到了通向我家的那条胡同口。到我家,必须得经过这条漆黑的胡同。天越来越晚了,周围一个人也没有,我的心跳得更快了,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向漆黑的胡同走去。
走了一阵儿,前面忽然出现了一个小黑影,我的心猛地揪紧了,汗毛也一根根竖了起来。我哆哆嗦嗦地在墙角站了一会儿,黑影没了,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还没缓过神儿,黑影又出现了,还在我面前直晃悠,眼中似乎还闪着光。我的心“腾”地又悬了起来,连大气也不敢出,平时在电视小说中看过的妖魔鬼怪、精灵女巫之类的形象塞满了我的头脑。我越想越害怕,不由地抓起一把沙子向黑影抛去。随着“喵呜喵呜”的声音,黑影溜走了,原来是只猫。虚惊一场,自己吓自己,“胆小鬼,真窝囊!”我自责着。
快到家了,面前又出现了一个高高的影子,这回不是猫,是人!有了刚才的“经验”,我不再那么害怕,迎着黑影走了过去。近了,我定睛一看,是妈妈。弦都快绷断的我一下子扑到了妈妈的怀里......
走夜路真是既惊险,又有“趣”。今后,我再也不做胆小鬼了,我决心要做一名勇敢的少先队员。
--------------------------------------------------------------------------------
[习作例文二]
《生日那天》
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二十里铺小学六年级 朱瑞敏
--------------------------------------------------------------------------------
9月13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因为那天是我的生日。
那天一大早我就背着书包来到了学校,走进教室,我发现同学们早就到齐了。我一来,他们就纷纷走过来向我祝贺生日,这个一句,那个一句,一句句真诚的祝福简直让我“耳”不暇接。往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一看,只见上面用彩色粉笔写着一行大字“祝贺朱瑞敏同学生日快乐!”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非常高兴,当时的心情用任何语言都表达不出来,我只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正在这时候,预备铃响起了,同学们迅速地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齐声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那歌声比往日要响亮得多,要整齐得多,那歌声传遍了整个教室,传遍了整个校园。同学们一遍又一遍地唱着,用中文唱,用英文唱,温馨的歌声整整响了10分钟。同学们边唱边起劲地拍着手,听着,听着,幸福的泪水不知何时已挂在了我的腮边......
中午放学的时候,同学们把早就准备好的小礼物一一送给了我。朱倩和朱楠给我带来了几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李雯送给我了一个漂亮的小熊,李慧送给我了一个蓝色的发卡,还说要亲手给我戴上......。虽说都是些不值钱的小物品,但我却觉得这些东西是那么的昂贵,因为那是全班同学20颗火热的心。
下午放学后,我让姐姐买了个大蛋糕,请全班同学来吃。人很多,每人只分得了一小块蛋糕,可同学们还是很高兴地吃着唱着跳着。
天渐渐的晚了,同学们一个个散去了,而幸福的我,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我真为生活在这样一个温馨和睦的班集体中而感到自豪。我心里一遍遍地重复着切蛋糕前我许下的愿:“愿全班同学都能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愿我们能永远保持这份纯真的友谊。”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基础训练2
习 作 指 导
郑州市金水区庙李学区 刘国强
联系作者 访问专辑
我的专辑中还有其它国家级省市级获奖论文及精美课件,欢迎访问! 我的专辑中还有其它国家级省市级获奖论文及精美课件,欢迎访问!
6、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基础训练1习作指导
郑州市金水区庙李学区 刘国强
[习作要求]
继续练习写建议书。
[习作指导]:
这是一次写建议书的练习。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写建议书了,再次进行练习,我们要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议书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既然是“应用”文,就要突出其实用性,除了格式正确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建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格式要正确。和其它应用文一样,建议书也有它特定的格式:1、标题 在第一行中间写上“建议书”或“关于XXX的建议”。(XXX指建议的内容)2、称呼 提出的建议希望得到什么人的响应,称呼就写什么人,称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3、正文先写明提出建议的原因,再写建议的内容,如内容较多,可分几项来写。4、署名 署上提出建议的团体或个人的名字,并写上提建议的日期。
二、建议要有针对性。建议必须是明确地针对某一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此问题要有充分的提出和解决的必要,决不能单纯为了本次习作而“无病呻吟”,空提建议,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1、调查 留心观察自己班级、学校或所居住社区的事物,深入调查周围的各种社会现象,找出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2、分析 在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准确选择解决问题要涉及的人或单位。有了调查和分析,我们所提出的建议才会更有针对性,更有现实意义。
三、建议要有实效性。写建议的目的就是通过提出建议,解决自己周围存在的某些实际问题,因此,并不是写完建议书就完成了本次习作,还要想办法使自己的建议落到实处,使建议产生实际的社会效果,让建议对问题的最终解决起到积极的作用。根据建议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采取向班级、学校黑板报或广播站投稿,把建议书寄给相关单位,在居住社区内张榜公告等形式。不仅是以上形式,同学们还可开动脑筋,采取一些更有效、更实际的形式,使建议落在实处,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
[习作例文]
建 议 书
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二十里铺小学 陈雪
--------------------------------------------------------------------------------
全体村民们:
今年,为了美化我村的环境,方便村民的生活,村委会投资几十万元铺修了全村的道路,原来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漂亮的水泥路,大大方便了全村人的生活。可是,有个别不自觉的村民,为了个人利益,不顾社会公德,肆意在新修的路上晒粮、打煤球、堆放杂物,这样既影响通行,又破坏了环境卫生,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我们建议在全村村民中开展一次“爱村护路”活动。
一、不要在道路上晒粮食、打煤球、堆放杂物,或进行其它影响通行的活动,以使道路畅通,确保交通安全。
二、要自觉维持路面的清洁,积极打扫自家门前的卫生,不随地倒垃圾。
三、不要随意往排水道中扔东西,保证排水畅通。爱护道路设施,不破坏路灯及路边绿化物,使道路周边环境更加优美。
四、要勇于向不良现象做斗争,发现有破坏道路设施,影响道路畅通的行为,要严厉遣责,说服无效的要向村委会汇报。
全体村民们,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为了我们美丽的村庄,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共同为我村的繁荣美丽而努力吧!
二十铺里小学全体少先队员
2000年12月21日
7、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基础训练3习作指导
郑州市金水区庙李学区 刘国强
[习作要求]
写一次活动。
[习作指导]
一、要写清楚活动的过程。有的同学在写作文时,对所写的内容还没有考虑清楚,就急于动手写作,由于思路不清晰,结果往往把作文写得一团糟。我们在写作之前,要把活动的过程在头脑中认真整理一下,想清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参加了什么活动,都有哪些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的经过是怎样的,活动的重点是什么,通过活动自己有什么收获,然后按照活动的先后顺序列出详细的提纲。这样再动手写的时候,就会思路清晰,有“纲”可依,自然很容易就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了。
二、要点面结合,突出活动的重点。写清了活动的过程,好比搭起了文章的“骨架”,一篇文章只有骨架肯定是不行的。我们还要点面结合,突出活动的重点部分,“面”就是活动的总体场面,“点”就是重点,就是对活动中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等方面进行的细致刻画。写活动的文章既要有生动的“面”的描给,又要有细致的“点”的刻画,只有点与面都安排好了,写好了,文章才会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文章的“血肉”也就丰满了。
三、要明确活动的意义。没有“灵魂”的文章即便是骨架再完整,血肉再丰满充其量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一般来说,学校组织的每次活动,都是有一定的目的的,比如组织体育活动是为了增强同学们的体质,组织文娱活动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生活,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在写之前,一定要明确活动的意义,写时也要在文章中表现出来,比如通过活动自己受到了什么教育,增长了什么见识等等,这就是文章的中心,也就是文章的“灵魂”。写这部分内容是一个画龙点睛的过程,不在于写得多,而在于写得精,写得妙。
有完整的骨架,有丰满的血肉,有内在的灵魂,这就是一篇很好的记活动的文章了。
--------------------------------------------------------------------------------
[习作例文一]
《学 溜 冰》
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二十里铺小学六年级 朱磊
星期天上午,我们班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溜旱冰。
一到旱冰场,就见场内已有许多人了。优美动听的音乐声,冰鞋磨擦地面发出的“哗哗”声和人们的欢声笑语,共同奏成了一部欢乐的交响曲。只见场内的人们一个个像轻快的小鸟一样在冰场中飞来飞去,还不时做出一个个优美的花样,惊险而又优美。老师还在讲注意事项,我们班的几个“冰迷”就迫不及待地系好了鞋带,老师的话音还没落,他们就也飞进了场中。
我因为不会滑,所以开始只是坐在场边看。可看着场内欢乐的人们,我不禁有点心痒,也想下场试试。我换好了鞋,小心翼翼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刚一挪动,我就发现脚下根本就站不住,完全没有了在平日走动时的稳定感。我心里不由地害怕起来,心惊胆颤地一点一点地往前挪。可是没挪出两米,我还是重重地一屁股摔在了地上。人们发出一阵笑声,我的屁股摔得疼极了,心里又难受又不好意思。
就在我准备打退堂鼓的时候,我们班的几个同学滑了过来冲我说:“来,我们扶你一起滑!”刚才那一跤还让我心有余悸,我胆怯地摇了摇头。“来吧,没什么好怕的!”看着他们热情的目光,我硬着头皮又走进了场内。两个同学握着我的手,我有了一丝安全感,心里也不像刚才那么害怕了。他们一边滑一边对我说:“想学会滑冰,决不能怕摔,你看这满场的人现在滑得挺自在的,可他们有哪一个不是摔出来的呢?”他们带我滑了一会儿,我心里渐渐有了底。我说:“松开手,让我自己试试吧!”“好的,你可要小心!”几个同学松开了我的手,轻快地滑走了。
我试着向前滑了一下,比刚才好多了。谁知没滑出几步,我就又摔在了地上。我咬咬牙,坚强地站了起来,一跤、两跤、三跤……,不知摔了多少跤,我终于可以跌跌撞撞地向前滑了!“朱磊,好样的!”同学们看到我有有这么大的进步,都向我祝贺,我的心里高兴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中午,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溜冰场。事后我想,不管我们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不被它吓倒,迎着困难而上,我们就一定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习作例文二]
《炒 菜 大 赛》
郑州市金水区庙李中心小学 李琳媛
--------------------------------------------------------------------------------
星期二下午劳动课上,我们班进行了一次炒菜大赛。
期盼已久的上课铃终于响起了,评委老师们一个个走进了教室。随着劳动老师一声令下,早就跃跃欲试的同学便分组忙碌起来了。只见同学们有的洗,有的切,一时间教室里锅碗的相撞声,切菜的当当声,响成了一片,教室里充满了浓浓的油香味。
李丹是我们这一组的“掌勺大厨”。他接过我洗过的豆腐,挥刀刷刷地切了起来,一块块方方正正,大小匀称的豆腐丁转眼间就切好了,瞧他那麻利劲儿还真有点饭店中“大厨”的神韵。我刚笨手笨脚地把煤气灶打开,李丹已经切好了葱蒜青椒等配菜,“嚓”的一声响,我们这一组的青椒豆腐下锅了。只见李丹时而端起炒锅晃一晃,时而拿起菜铲翻一翻,随着盐、味精、十三香等调料的依次放入,不一会儿,青椒豆腐就做成了,真香啊!。我们赶忙请过去评委老师来品尝,老师尝过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豆腐金黄,青椒翠绿,味道也不错,真是色香味俱佳!看来这次大赛的第一名非你们组莫属了。”接着,评委老师又逐个品尝了其他组做的菜,最后我们这一组的青椒豆腐果然得了第一名,我们全组成员都高兴地跳了起来。
比赛结束了,我们一块做下来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吃着自己做的菜,只觉得味道格外鲜美,和在家里吃爸妈做的现成饭菜是截然不同的感觉,因为这里面有我们付出的劳动。
8、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教材《语文》第一册
谭值元
摘要:《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语文》(第一册)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精神,在原《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一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两套教材对比,新教材在体系和结构上有较大的改革:一是,将阅读教材和写作、口语教材分编;二是,汉语知识不再分散在一些课文的后边,而是写成短文安排在课本的最后;三是,增加了语言实践活动内容;四是,对附录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对比分析
从2000年秋季开始,全国统一使用《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语文》第一册(下称“修订本”),该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精神,在原《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一册(下称““试用本””)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而成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握教材,认真贯彻大纲精神,在此谨对““试用本””和“修订本”作一简要对比分析。
一、阅读
““试用本””阅读部分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组织单元,全册共31课,其中现代文28课,文言文3课,二者的比例约为9:1,分八个单元混合编排。教读课文17课,自读课文14课。各单元选编内容和教学要求如下表所示:
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方法习惯
一家庭生活认识、理解课文反映的家庭生活。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思想。勾画、摘录关键词语。朗读、勾画摘录
二学校生活认识、理解课文反映的学校生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揣摩关键词语。查字、词典、改写
三社会生活认识、理解课文反映的社会生活,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借助语言环境推断词语意义。朗读、复述
四革命生活认识、理解课文反映的革命生活。注意用不同方式反映生活。文章顺序。提出问题自求解决
五自然景物认识、理解课文反映的自然景物。文章中的描写、抒情和说明,揣摩生动形象的语句。圈点批注、边读边思考
六经济、文化生活认识、理解课文反映的经济、文化生活。详略与中心,揣摩准确、生动的语言。摘抄
七科学生活认识、理解课文反映的科学世界。理解文章层次,理解关键语句的作用。列提纲做卡片
八想象生活认识、理解课文反映的思想世界。体会文章中的联想和想象,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提 要
“修订本”阅读部分仍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组织单元,全册共共30课,其中现代文20课,文言文10课,比例约为3:2。分六个单元,每个单元5课,现代文与文言文不再混合编排。教读课文15课,自读课文15课。各单元选编内容和教学要求如下表所示:
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方法习惯
一家庭生活认识、理解课文反映的家庭生活。辨字形,正字音,释词义,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字斟句酌、细心研读)朗读勾画积累
二学校生活认识、理解课文反映的学校生活。理解局部,感悟整体,注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把握、整体领悟)默读查工具书
三四季景物和生活认识、理解课文描写的四季景物和生活。精读课文,揣摩精彩词语、句子和段落,了解作者用词造句的好处,领会作者的感情。(揣摩语言、深入探究)精读摘录
四想象世界认识、理解课文反映的想象世界。领会文章中的联想和想象,并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发挥想象,潜心感悟)列提纲做卡片
五古代生活认识、理解课文反映的古代生活。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指定的课文。(读读背背,了解大意)
六古代生活认识、理解课文反映的古代生活,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背诵指定的课文。(读读背背,了解大意)
两套教材对比,我们不难发现:
(1)、课文选篇“修订本”变化大。
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保留了“试用本”第一册的一些传统课文,约占课文总数的30%。如,《短文两篇》(《散步》,莫怀戚;《金黄的大斗笠》,高风),《背影》(朱自清),《羚羊木雕》(张之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最后一课》(都德),《春》(朱自清),《济南的冬天》(老舍),《皇帝的新装》(安徒生),《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寓言三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盘古开天辟地》(袁珂),《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过故人庄》(孟浩然)等。
第二种情况,虽然也是保留的传统课文,但与”试用本”相比,这些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种种变化。有的按组织单元的教学重点进行了重新组合,有的是从自读课本进入了教科书,有的在内容上有了若干变化。如《我的老师》(魏巍),”试用本”编在第二册,现在作为反映学校生活的课文,编进了第一册。类似的还有《海滨仲夏夜》(峻青)、《木兰诗》(北朝民歌)、《狼》(蒲松龄)、《宋定伯捉鬼》(干宝)、《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因为这些古诗文在内容上比较浅显,新教材要增加这部分的比例,就把它们放在了第一册。现行”试用本”第一册所选的古诗词,多数已被列为小学的背诵篇目,所以初中就不能再选了,而古诗词背诵又有量的规定,所以就把本属”试用本”第四册的《观沧海》(曹操)、《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如梦令》(李清照)、《西江月》(辛弃疾)等诗词编入了第一册。《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原来是自读课本中的选文,这次编入学校生活单元。《为学》(彭端淑)原来在第四册,作为《短文三则》中的一则选入的,这次把它作为单独的一课,同时恢复了原来删去的两段文字。
第三种情况是这次修订时新选的课文。《我儿子一家》(舒婷),《父子情》(舒乙),《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秋魂》(刘增山),《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刘虔),《花的话》(宗璞),《短文两篇》(两小儿辨日,《列子》;《乐羊子妻》,范晔),《卖油翁》(欧阳修),《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游山西村》(陆游),《次北固山下》(王湾),《望岳》(杜甫)。
(2)加大古代诗文的比例。
这次教材修订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古诗文的比例大大增加。这样做,是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尽量多读些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受到传统文化、道德修养、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潜移默化的熏陶。过去的大纲和教材,对古代诗文的学习,是“读读背背,不作具体要求”。所以,现行初中教材中的古代诗文选得很少,前四册每册只有三四课,根本无法组成独立的单元,只好与现代文混合编排在一起,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次修订,大大增加了古诗文的分量,同时也提高了学习要求。根据大纲“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的规定,每册教材都安排了两个古诗文单元,每个单元5课,篇幅短小的,一课安排若干篇(首)。从学习要求上说,不仅要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求熟读,个别名家名篇则要求背诵。至于古诗文部分的选文,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尽量编入。二是大纲作为“附录”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包括20篇古文,50首诗词曲,都要有计划地编进教材。至于编排的顺序,则按照课文语言的难易程度,兼顾作品的思想内容,尽量把内容或写法相近的作品编在一起,这样便于教学。一般说来,教读课文稍微难些,自读课文则稍微容易一些,也是考虑到学生自读的方便。古诗文部分的练习题,强调熟读和背诵,有的还在朗读和背诵的方法上作了一些指导,意在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读得少、背得少的状况.
“试用本”的文言文,由于只10%,数量少,因此有不少是与现代文混合编排的。试用修订本教材,古典诗词和文言文增至课文的30%左右,有条件单独编排,一般是编排为每册课本的后两个单元。它们都是反映古代生活的。单独编排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3)教读课文从18篇减少到15篇,由此,我们可以见出“修订本”注重了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文言文的接触,充分体现了新大纲的指导思想,强调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4)、教学要求上,““试用本””强调段落划分、中心归纳、层次理解,共四个单元有要求,有三个单元对词作了要求。整体看对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感情的体会要求甚少,未对“背诵”作要求。“修订本”没有再对段落划分、中心归纳、层次理解作要求,而是重点对“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感情,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作出要求,充分体现新大纲《教学内容和要求》中“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 和定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两个单元的文言文,要求“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背诵指定的课文”。这体现了新大纲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中的“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要求。
(5)、课后练习上题量少而精。
“试用本”练习数量较大,其中教读课文一般有七至八题,“教读课文的练习一般分三个层次。(1)理解、分析:着重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2)揣摩、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推敲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巧妙所在,并进行动口动手的练习。(3)积累、联想:继前两项之后,巩固、扩展学习成果,进行熟读和背诵,抄录词语警句,选取与课文有关的文字材料作比较阅读,以加深理解和开阔视野。练习较多,但有些只是引导学生思考,不要求一一作答,并且分必做与选做两种,由教师灵活掌握,有较大的弹性。”自读课文一般是三题左右,练习分必作和选作,在教学中不好处理,因此市教科所不得不对课后练习作出“必作、选作、删除”的处理,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仍不易处理好。
“修订本”为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时间,练习的量大大减少,教读课文一般有四道题。第一道题是整体感悟题,包括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作者的思路、观点和感情。第二道题是文笔精华。要求学生学习的,或者是语言运用的巧妙、精彩之处;或者是课文构思的精巧之处;或者是课文思想观点上的闪光之处;或者是写作技法上的高明之外,等等。第三道题是语文运用。要求学生动口动手,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东西做练习,以把课文中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种练习,防止烦琐机械,力求灵活,有启发性,并与意念感情相结合。第四道题是联想比较,把课内所学的东西扩展到课外,使新知与旧知相联系,开拓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作探究式、讨论式学习,培养创新意识。这四道练习,都避免了烦琐的章法作法分析,而是力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把握课文,接受文化熏陶,进行语文积累,全面提高语文素质。阅读部分的练习答案,提倡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过去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往往一道题只有一个答案,统得太死,束缚了学生。现在,除了有一部分练习只能有一个答案以外,大部分练习都是开放型的,尤其是对于文学作品,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因此允许甚至提倡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哈姆雷特”和“林黛玉”。只要言之成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就要给分。初中第一册教材中,例如《羚羊木雕》,究竟怎么处理把羚羊赠给好朋友这件事,学生就可以充分地各抒己见。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心思想是什么?私塾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每位同学都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又如《最后一课》,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是一人,还是两人?都可以讨论。诸如此类,教材和教参,都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出发,进行开放型的设计。
二、写作部分、听说训练(口语交际)
““试用本””与“修订本”的训练内容如下表所示:
单元“试用本”修订本
一说自己想说的话作文--精神产品的独创说话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口语训练)
二说话要真实、要实在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三说话要有条有理说真话诉真情要说得清楚、简洁(口语训练)
四用恰当的方式反映生活多读多写文自工
五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六说话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口语训练)自由命题作文
七要说得清楚、简洁(口语训练)自由命题作文
八展开想象,拓宽思路
““试用本””将作文、听说训练,安排在每一阅读单元结尾,全册共八次写作、听说实践活动。安排八个阅读单元,却仅安排六个写作训练,二者的比例不适当。
“修订本”根据大纲精神,“作文每年一般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写500字左右的文章”,写作部分一共安排了七个单元的写作实践,其中前五个是命题作文,尤为可贵的是后两个单元是自由写作实践,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全册六个阅读单元,都安排了九次写作听说训练,可见其对写作训练的重视。
两种教材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修订本”对写作训练尤为重视,突出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从阅读与写作的比例上还可以看出,教材有利于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讲得多,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少的弊端,用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改变学生“眼高手低”的现状。
写作部分,根据大纲“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的要求,第一册安排了七次整篇作文,其中五次为命题作文,两次为自由写作实践。主要让学生记叙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自由写作实践的安排,从某种程度上吸收了近年来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新概念作文”的基本精神,即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设任何框框,没有任何限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性。不过,我们认为,“新概念作文”对于少数有文学才能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不见得都能适应。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显然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写好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能够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表达简洁得体;能够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还要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等等。因此,初中语文中的写作教学,必须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的基本功,同时知道一点写作方面的知识。所以,新的写作教材,还是以命题作文为主。当然,教材所提供的作文题目,也仅仅是参考性的,教学中完全可以撇开参考题目,由教师补充题目,或由学生自拟题目来写。五次命题作文,各配了一篇指导写作的短文,意在让学生随便读读,知道一点写作知识,在小学的基础上,增加一点对作文的理性认识,让他们知道初中的作文是怎么回事。这五篇短文分别是:作文精神产品的独创,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说真话诉真情,多读多写文自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科书,阅读教材和写作、口语交际教材大都是混合编排的。长处是便于读、写、听、说的密切结合,但弊病更为突出。一方面,读为了结合写,往往只是从写作角度去阅读,着力于课文的体裁特点、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等,而忽视了从阅读教学的角度去学习课文。实际上使阅读成了写作的附庸。另一方面,教科书以阅读为本位,主要内容就是课文,写作、口语交际教材在教科书中没有地位,往往缺乏系统的安排,随意性很大,因此,写作、口语交际是阅读的附庸。简言之,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互为附庸,影响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为了克服这个弊病,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教材分编,构造各自相对独立的教材系统。
实际上,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虽然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有各自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般来说,阅读是搜集、筛选、整理和加工读物的信息。阅读能力强,表现为吸收得快、加工得好。这套教科书构造的阅读系统,就是致力于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扩大视野,以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人文素质。而写作、口语表达,通常是把已有材料加工为语言作品。学生的写作、口语表达,涉及语言问题、表达问题,也涉及思维问题。这套教科书构造的阅读系统,就是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由此可见,采取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分编的形式构造各自的教材系统,有利于按照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各自的规律编排教学的内容、步骤和方法,使教科书线索分明,序列清晰,便于操作。
“分则系列分明”,这仅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合则相互为用”。根据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的天然联系,把三个教材系统合编成一本书。“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对写作有促进作用,反之,写作中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也有助于阅读。因此,这套教科书的阅读教材尽可能顾及写作、口语交际,比如设计一些单向性或综合性的表达训练;在写作、口语交际教材中,尽可能顾及阅读,比如作文提示中的示例、命题时的取材,尽量多采自课文。总之,处理好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的辨证关系,使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协调发展。
第四,写作教材,把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个性,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在每一个写作单元中,都贯穿了这个精神。现在社会上对我们中学作文教学批评得最多的,是“作文一个模式”,千篇一律,千文一面,没有个性,没有创新。新修订的写作教材,竭尽全力克服这个弊病,例如,初中第一册的写作教材,第一单元是“作文精神产品的独创”,第二、三单元分别是“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说真话,诉真情”。这就是,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认识作文的本质,把握作文的基本要求,与“作文一个模式”划清界线。每个学期的作文都是七个单元,其中两个单元是自由写作实践。当然,其余五个单元也不是束缚学生用脚的,也让学生放开写,但这两个单元是完全放开的。几乎与课外练笔一样,不限时间、字数、文体,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类似古代所说的“放胆文”。应该说,写作教材这样编排,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三)汉语知识
““试用本””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且将其作为考试内容,因此每个单元都安排有“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要求教师要讲解,学生必须掌握。
“修订本”主要讲汉字和语汇的基础知识及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格。这部分知识相对集中编排,写成知识短文,放在全书的最后,不再作为考试内容,学生只需了解即可。
““试用本””与“修订本”选编内容如下表所示:
“试用本”(基础知识)修订本(汉语知识)
一单元形声字、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汉语和汉字
二单元名词、动词形声字
三单元形容词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字
四单元数词、量词、代词什么是词汇
五单元副词、连词单义词和多义词
六单元介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七单元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褒义词和贬义词
八单元词的感情色彩比喻
分散安排在八个单元(考试内容)比拟
比较而言,“修订本”对这部分内容降低了要求,避免了单纯的语文知识的训练,有利于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语感的阅读、写作训练上。
3.正确处理语文常识的教学
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语文教学中强调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弊多利少。所以,这次修订,淡化了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强调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按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语文常识五条线索编排教学内容。即使是纯粹语言能力的训练,也强调了训练的科学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与语文相关的知识素养。
必须强调的是,新教材淡化语文常识,并不等于取消语文常识。语文常识,包括语法常识、修辞常识、作家作品常识和文学常识,仍然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这也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是这部分内容的编排,过去有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的一面。这次修订时,不再追求全面系统,贯彻精要、好懂、管用的原则,只介绍与学生学习语文关系密切的内容,着眼于语言的实际运用,也不要求教师系统地讲授,让学生随便看看即可。我们希望在教学中,能把过去讲这部分内容的宝贵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阅读和写作。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以后也不再列入考试范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
四、语文实践活动
第一册的语文实践活动共安排了四次。分别是:写字比赛,查字典、词典比赛,词语接力赛,写日记。语文实践活动,希望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力图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教材还增加了“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把与学习语文有关的了活动有意识地引入课堂。另外,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教材还对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作了一些引导。比如,有些阅读练习涉及让学生组织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有的还要求联系课外的阅读、写作、参观以及专题研究等活动,意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
五、附录
在全套教材的后面,我们有计划地安排一些附录,把与学习语文有关的政策法规、有关资料等放在教科书的后面。一是增强学生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二是提供学生学习语文的方便。第一册共安排三个附录,它们分别是:汉语拼音方案,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应用文。
“试用本””内容目录:
阅读;汉语知识;写作;听说。
附录:文章的阅读;汉语拼音方案;语法简表(一)
“教读课文的练习一般分三个层次。(1)理解、分析:着重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2)揣摩、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推敲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巧妙所在,并进行动口动手的练习。(3)积累、联想:继前两项之后,巩固、扩展学习成果,进行熟读和背诵,抄录词语警句,选取与课文有关的文字材料作比较阅读,以加深理解和开阔视野。练习较多,但有些只是引导学生思考,不要求一一作答,并且分必做与选做两种,由教师灵活掌握,有较大的弹性。”(引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1992年10月版〉第2-3页)
参考书目:
⑴《初中语文教育改革拉开帷幕》古晔著 《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3期
⑵《人教版初中〈语文〉(试用修订本)第一册目录》《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4期。
⑶《谈谈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的修订》王本华著《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6期。
⑷《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述要》顾之川著《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9期。
⑸《语文教材的新篇章——人教社中学语文室副主任顾之川博士访谈录》金传富著 《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5期。
⑹《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新大纲的实践》谢红著 《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7期。
⑺
⑻
⑼
二○○二年三月二十四日星期日下午4时22分
9、高中语文第六册目录
阅读
第一单元
1.数学与文化……………………………………齐友民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
3.*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梁思成
4.*宇宙的未来……………………………………霍金
第二单元
5.语言与文学………………………………………王力
6.语言的演变………………………………………吕叔湘
7.*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张志公
8.*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叶蜚声徐通锵
综合性学习缤纷多彩的语言世界
第三单元
9.*诉肺腑…………………………………………曹雪芹
10.宝玉挨打………………………………………曹雪芹
11.*香菱学诗………………………………………曹雪芹
12.抄检大观园……………………………………曹雪芹
《红楼梦》导读………………………………………白维国
第四单元
13.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1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
15.*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16.*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司马迁
司马迁与《史记》…………………………………韩兆琦
综合性学习到图书馆去
写作
第一单元立意与选材
第二单元思路与结构
第三单元文体与文风
第四单元本色与文采
第五单元自由写作实践
注:篇目前没有标号的是教读课文,标有*的是自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