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
一、了解科普读物
1.说起科普读物,大家就会想起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十万个为什么》。他在这本书中,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旅行……提出了许多看似简单,却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还有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请你连一连。
李四光 《看看我们的地球》
高士其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贾兰坡 《灰尘的旅行》
二、交流《十万个为什么》。
1.选择题。
(1)成人的身体的含水量大约是占体重的( )。
A.10%~20%
B.80%~90%
C.60%~70%
(2)炉子在火旺的时候,为什么呼呼直响?
A.因为有人吹。
B.因为有风吹。
C.因为炉子里的空气烧热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从下方补充,产生了气流。
(3)水为什么能灭火?( )
A.水的温度低一些。
B.火怕水。
C.水不让空气接近燃烧的物体。
(4)刚烧好的陶器会渗水,涂上( )就后不会渗水。
A.漆B.釉C.盐
2.判断题。
(1)水有可能炸毁房子。( )
(2)世界上没有透明的铁。( )
(3)固体的水也会爆炸。( )
(4)并不是皮袄使人体变得温暖,而是人体使皮袄变得温暖。( )
(5)铁怕水,锌也怕水。( )
(6)铁里面有碳。( )
三、推荐《十万个为什么》。
我最喜欢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我想推荐给大家看。
内容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米•伊林 示例: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毕剥作响 为什么烟会走烟筒出去,而不向屋里冒煤油燃烧的时候,从哪里来的烟
2.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
高士其——《灰尘的旅行》
贾兰坡——《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二、1.(1)C (2)C (3)C (4)B
2.(1)√ (2)× (3)√
(4)√ (5)× (6)√
三、示例:内容简介:作者在这本书中,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旅行,对自来水、龙头、炉子、桌子、灶台、锅架、餐具柜、衣橱等,提出了许多看似简单,却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推荐语:神秘的万物等着我们探索,神秘的现象等着我们揭秘。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不知道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十万个为什么》让你了解这个世界。
2、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知识点+同步练习
一、交流平台
读一读这些句子,我发现这都是本单元课文中描写动物的明贬实褒句子,学习这样描写动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写出来的文章更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识字加油站
我们知道了这是四组字形近字,我们可以通过换偏旁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三、词句段运用
1.下面这些词语分别说的是哪一类人吗?选一两个说一说。
千里马 老黄牛 百灵鸟 领头羊 小蜜蜂
纸老虎 变色龙 铁公鸡 应声虫 哈巴狗
“千里马”比喻有才干的人。
“老黄牛”比喻老实肯干的人。
“百灵鸟”声音好听、嗓子清脆、唱歌好听的人。
“领头羊”比喻做事走在最前面的那个。
“小蜜蜂”比喻勤劳的人。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
“变色龙”在生活中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铁公鸡”那些小气 吝啬 贪婪的人。
“应声虫”缺乏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哈巴狗”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2.体会下面句子中冒号的用法,从短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段话。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仲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2)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3)后来我看到鹅果然能看守门户: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读了这些句子,我们知道了这三段话都是举事例写一个动物的特点的,前半句是动物的特点,后面用冒号,紧接着举事例说明这一特点。
(1)爱臭美的小狗:每天早晨会蹲在镜子前照着镜子抓抓耳,挠挠腮,好像在看自己样子漂不漂亮,有时把奶奶的小花手绢顶在头上跑来跑去的玩。
(2)粗心的小杰:不是忘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把钥匙扔在家里。
(3)热心肠的老奶奶:她总是闲不住,今天帮东家看个孩子,明天帮西家买个菜,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3.如果去掉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2)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3)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第一个句子如果去掉这三个语气词,就带有责备的意味了,感觉说话不够亲切,表达不出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第二个句子如果去掉语气词“啊”,就不能表现出作者对小猫的亲近、喜爱之情。
第三个句子如果去掉语气词“啦”,表达的效果就是严肃、认真的,不能表现出作者对白鹅的亲近、喜爱之情。
四、日积月累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1.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唐末文学家。字昭谏,余杭(今属浙江)人,罗隐的讽刺散文的成就很高,堪称古代小品文的奇葩。有诗集《甲乙集》,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2.古诗大意
无论在平原还是在山尖,美丽的春光尽被蜜蜂占领。采集百花酿成了蜜以后,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甜?
3.古诗赏析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虑(lǜ) 屏(bǐng) 蹭(cèng) 稿(gǎo) 腔(qiāng)
折(shé) 侮(wǔ) 啄(zhuó)
啼(tí) 嚣(xiāo) 吠(fèi) 奢(shē) 侈(chǐ)
侍(shì) 窥(kuī)
(2)难写的字
贪:上面是“今”,不要加点,写成“令”。
绩:右下部是“贝”,不要写成“月”。
侍:左边是“亻”,不要写成“彳”。
昂:下面不要多写一撇。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贪玩 尽职 屏息 稿纸 解闷 淘气 花盆
田坝 忠厚 成绩 警戒 预备 啼叫 掘地
狂吠 局促 侍候 供养 敏捷 昂首
无忧无虑 生气勃勃 没完没了 细声细气
一丝不苟 扬长而去 空空如也
(2)近义词
古怪~奇怪 呼唤~呼喊 尽职~尽责
凝视~注视 温柔~温和 淘气~顽皮
变化多端~千变万化 生气勃勃~生机勃勃
讨厌~厌恶 欺侮~欺负 成绩~成就
警戒~警惕 凄惨~悲惨 慈爱~慈祥
高傲~傲慢 郑重~庄重 呵斥~斥责
看守~看护 从容~镇静 倘若~假如
侍候~服侍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局促不安~忐忑不安 从容不迫~泰然自若
(3)反义词
老实➝狡猾 尽职➝失职 温柔➝粗暴
丰富➝单调 勇猛➝怯懦 天真➝世故
生气勃勃➝死气沉沉 讨厌➝喜欢 反抗➝顺从
忠厚➝奸诈 慈爱➝凶狠 勇敢➝怯懦
郑重➝轻率 傲慢➝谦卑 局促➝从容
奢侈➝俭朴 敏捷➝迟钝 偶然➝必然
局促不安➝心安理得 一丝不苟➝粗心大意
(4)词语归类
①ABAC式词语:无忧无虑 细声细气 没完没了
大模大样 如怨如诉
类似的词语:风言风语 活灵活现 尽心尽力 快人快语
②ABCC式词语:生气勃勃
类似的词语:其乐融融 喜气洋洋 目光炯炯 想入非非 威风凛凛
③AABC式词语:空空如也
类似的词语:比比皆是 楚楚动人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默默无闻
④带反义词的词语:左顾右盼
类似的词语:大惊小怪 大材小用 东奔西走 来龙去脉 南征北战
⑤表示认真的词语:一丝不苟
类似的词语:刻苦钻研 勤学苦练 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⑥形容变化多样的词语:丰富多腔
类似的词语:千姿百态 五花八门 变化多端 姿态百出 千变万化
⑦量词:一根鸡毛 一个线团 一只母鸡 一撮毛儿 一群小雏鸡 一只鸟儿 一个母亲 一位英雄 一位朋友 一口冷饭 一口水
⑧修饰词:暖和的地方 忠厚的鸭子 贪睡的人 雪白的大鸟 高傲的动物 可口的滋味 丰富多腔地叫唤 狠狠地咬 咕咕地叫 傲然地站着 从容不迫地走 敏捷地跑 努力地吃
二、佳句积累
1.排比句
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这句话描写了一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伟大母亲形象。
2.比喻句
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这句话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突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
3.对比句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这句话把鹅与鸭的步态作对比,使白鹅的高傲体现得淋漓尽致。
4.夸张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鸡的炫耀,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
5.拟人句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这句话称鹅为“鹅老爷”,明贬实褒,对鹅充满爱意。
6.感叹句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这句话写猫抓老鼠时尽职尽责,非常有耐心和执着。
7.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这句话直接写出了白鹅高傲的站姿,一个傲气的白鹅形象跃然纸上。
8.描写猫性格的句子
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勇猛: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三、考试热点
1.依据课文内容填空考点提示
《猫》经常考查课文的背写能力,以按原文填空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考查。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
《猫》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常以填空、选择的形式对猫的特点进行考查。
《母鸡》以填空、阅读的形式考查“我”的心理变化和母鸡的特点。
《白鹅》以各种形式考查白鹅的特点。
考试点睛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考试中一个常考的知识点。常见的考查形式:在课内外阅读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这三篇文章都是通过描写动物的特点,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以激发我们保护动物,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这部分内容经常以填空、问答、阅读的形式考查。
4.习作考点提示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动物”为主题,表达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我们平时可以多观察喜欢的动物,先讲给大家听,然后把动物的外形、习性等写下来。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沈石溪《斑羚飞渡》
推荐理由:这本书是由好多小故事组成的,每个小故事都生动有趣,耐人寻味。那一只只在作者笔下的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明白动物世界里对生存的残酷竞争和追求辉煌的精神。
阅读方法:阅读这本书,细细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作者通过叙事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一幅幅画面要用心来体会,在故事中学会感悟,更好地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步练习
一、交流平台
1.用心体会:填空。
A.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B.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C.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上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含贬义,可是在这三句话中,却表达了作者对所描写对象的________之情,我们可以称之为
“反语”。
2.学以致用: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表达相反的意思
(1)你吃得真快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妹妹的胆子真大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识字加油站。
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干:( )( ) ( )( )
( )( ) ( )( )
甫:( )( ) ( )( )
( )( ) ( )( )
奂:( )( ) ( )( )
( )( ) ( )( )
肖:( )( ) ( )( )
( )( ) ( )( )
三、词句段运用。
1.连线。
千里马 老实、勤恳工作的人
老黄牛 有才干的人才
百灵鸟 歌声动听的人
领头羊 勤劳的人
小蜜蜂 领军人物
———————————————
纸老虎 一毛不拔吝啬的人
变色龙 外强中干的人
铁公鸡 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应声虫 驯顺的奴才
哈巴狗 随声附和的人
2.像这样含有动物名称的三字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头蛇等。其中________________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它要是高兴( )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用身子蹭你的腿( )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
(2)什么东西响了一声( )它立刻警戒起来( )看看前( )看看后( )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
(3)后来我看到鹅果然能看守门户( )凡有生客进来( )鹅必然厉声叫嚣(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 )它也要引吭大叫( )不亚于狗的狂吠( )
我发现,除了常见的逗号、句号外,这三句话中都使用了________号,它有________的作用。我能从下面的短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段话。
有条理的妈妈 助人为乐的小彤
淘气的小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完成后面的练习。
(1)说它贪玩( ),的确是( ),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 )?
(2)它板正的姿势( ),步态( ),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 ),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括号里填进去的词全部是__________,加上这些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文章语言_________的特点。
四、书写提示。
1.我们在书写一段话、一篇文章时,必须要做到:(1)字距要比行距____________;(2)字的大小______________;(3)两边留的空白____________。
2.按书写的要求把下面一段话工整地抄写下来。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五、日积月累。
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这首诗补充完整,并说说所补充的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吟咏__________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的劳动人民,鞭挞了________________的人。
六、阅读短文《小松鼠》,完成练习。
小松鼠
今天,我回家看见家里多了两只可爱的小松鼠。它们那玲珑的小面孔上镶着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和三角形的小耳朵。它们全身黑黑的,但有几条白色的花纹。小松鼠吃东西时很有趣,它们直起上半身坐着,把食物拿在手中,送进嘴里。吃玉米时,它们可是手脚并用地把玉米粒取下来一粒一粒慢慢吃。小松鼠睡觉时就更有趣了,它们一个像小狗一样躺着,一个像小刺猬一样蜷着身子。你走过去只要发出一点声音它们便会立即醒来。“它们的警惕性可真高!”我总是这样对妈妈说。妈妈总是回答说:“因为大自然是的法则是适者生存。小松鼠如果不提高警惕就会被天敌吃掉。”我说:“那小松鼠岂不是不能睡好觉?真可怜!”妈妈听了微微一笑。
1.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了小松鼠的外形特点。
2.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了小松鼠在生活习性上的特点。
答案:
一、1.架子十足 耀武扬威 古怪 喜爱
2.(1)我吃完了,你都还没吃完(2)连一只小虫都能把她吓得浑身发抖。
3.(1)√ (2)×
二、示例:
赶 赶走 杆 旗杆 肝 肝脏 竿 竹竿
铺 铺路 捕 捕捉 哺 哺育 浦 黄浦江
换 交换 焕 焕发 唤 呼唤 涣 涣散
消 消息 俏 俏丽 销 销售 削 削皮
三、1.
千里马———有才干的人
老黄牛———勤劳的人
百灵鸟———歌声动听的人
领头羊———领军人物
小蜜蜂———勤劳的人
——————————————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
变色龙———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铁公鸡———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应声虫———随声附和的人
哈巴狗———驯顺的奴才
2.示例:替罪羊 中山狼 笑面虎 替罪羊 代人受过
3.(1), : , 。
(2), : , , 。
(3): , ; , , 。
冒号 提示下文 仿写略。
4.(1)吧 啊 呢 (2)啦 啦 啦
语气词 亲切自然
四、1.小 基本一致 大致相等
2.略。
五、1.唐 罗隐
2.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不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领。
3.蜜蜂 勤劳、为他人造福 那些不劳而获
六、1.面孔 眼睛 耳朵
2.吃东西有趣 睡觉警惕
3、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
1.判断,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1)名著读起来比较难,我们可以多读一些有趣味性的漫画或
小说。( )
(2)读名著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
(3)“一个人如何从落难的水手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这句话可以用来作为《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推介语。( )
(4)“当我们漫步在阳光下,若能不期而遇,我想我会无限惊讶地停下步履。”这是歌德的诗句。( )
2.我知道,我会做。
(1)下列人物是哪本书中的主人公?连一连,并从中任选一个人物进行介绍。
汤姆•索亚 《爱丽丝漫游奇境》
保尔•柯察金 《绿野仙踪》
爱丽丝 《骑鹅旅行记》
多萝茜 《汤姆•索亚历险记》
尼尔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世界名著与其对应的作家连一连。
《战争与和平》雨果
《童年》列夫•托尔斯泰
《悲惨世界》高尔基
《简•爱》司汤达
《红与黑》夏洛蒂•勃朗特
3.下面是六(1)班的师生围绕读书时如何做读书笔记展开的讨论,请你帮助他们把对话补充完整,并说说你是如何做读书笔记的。
老师: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如果能做一些读书笔记,收获就更大了。对于做读书笔记,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平平:我们可以在页面的空白处随时写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红:看到特别喜欢的段落,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把页码标注出来。
乐乐:如果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画______________,以便在后面的阅读中随时查阅。
强强:读完整本书以后,还可以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一些想法。
你是如何做读书笔记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近读了哪些名著?
理由。
读过的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的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
(3)√
2.(1) 略
示例:尼尔斯
尼尔斯不爱学习,一看到书就犯困,因捉弄了一个小狐仙被变成了一个小人儿,最后骑在家鹅脖子上经过一番磨难后,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2)略
3.示例:自己的感触 摘抄在笔记本上 一个人物图谱 全书的结构。
略。
4.示例:读过的名著略。
推荐的名著:《鲁滨逊漂流记》
推荐的理由:《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告诉我们要不畏艰险、乐观向上。
4、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1
一、选一选,填一填。
1.《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风光。
(A动静结合 晚春 B动静结合 早春)
2.《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
3.“清平乐”是_________名,诗人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农村风俗画。
(A曲牌 辛弃疾 B词牌 辛弃疾)
二、判断对错我能行。
1.“树头花落未成阴”中的“阴”是“阴天”意思。( )
2.《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xīng”。( )
3.“最喜小儿亡赖”中的“亡赖”意思同“无赖”。( )
三、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____图。其中“_____”和结句中的“___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
2.“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3.这首是运用了_____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4.“_____”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四、写一写。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你还学过哪些诗句也是表现儿童的纯真、活泼、可爱的呢?
参考答案:
一、1.A 2.A 3.B
二、1.× 2.√ 3.√
三、1.扑蝶 新绿未成阴 菜花 2.急走 追 3.白描 4.无处寻
四、示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5、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
一、了解科普读物
1.说起科普读物,大家就会想起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十万个为什么》。他在这本书中,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旅行……提出了许多看似简单,却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还有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请你连一连。
李四光 《看看我们的地球》
高士其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贾兰坡 《灰尘的旅行》
二、交流《十万个为什么》。
1.选择题。
(1)成人的身体的含水量大约是占体重的( )。
A.10%~20%
B.80%~90%
C.60%~70%
(2)炉子在火旺的时候,为什么呼呼直响?
A.因为有人吹。
B.因为有风吹。
C.因为炉子里的空气烧热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从下方补充,产生了气流。
(3)水为什么能灭火?( )
A.水的温度低一些。
B.火怕水。
C.水不让空气接近燃烧的物体。
(4)刚烧好的陶器会渗水,涂上( )就后不会渗水。
A.漆B.釉C.盐
2.判断题。
(1)水有可能炸毁房子。( )
(2)世界上没有透明的铁。( )
(3)固体的水也会爆炸。( )
(4)并不是皮袄使人体变得温暖,而是人体使皮袄变得温暖。( )
(5)铁怕水,锌也怕水。( )
(6)铁里面有碳。( )
三、推荐《十万个为什么》。
我最喜欢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我想推荐给大家看。
内容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米•伊林 示例: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毕剥作响 为什么烟会走烟筒出去,而不向屋里冒煤油燃烧的时候,从哪里来的烟
2.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
高士其——《灰尘的旅行》
贾兰坡——《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二、1.(1)C (2)C (3)C (4)B
2.(1)√ (2)× (3)√
(4)√ (5)× (6)√
三、示例:内容简介:作者在这本书中,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旅行,对自来水、龙头、炉子、桌子、灶台、锅架、餐具柜、衣橱等,提出了许多看似简单,却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推荐语:神秘的万物等着我们探索,神秘的现象等着我们揭秘。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不知道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十万个为什么》让你了解这个世界。
6、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如下:
一、读拼音,写词语。
行囊 恭敬 勤奋 博学
勤奋 重逢 士卒 磨炼
二、比一比,再组词。
荧(荧光) 逢(重逢)碎(碎片)贫(贫穷)恭(恭敬)
萤(萤火虫) 缝(门缝)卒(士卒)芬(芬芳)共(总共)
三、多音字组词。
shènɡ 盛开 mó 磨炼
chénɡ 盛饭 mò 磨坊
四、近义词。
贫穷—(贫困)重逢—(重遇)恭敬—(尊敬)
五、反义词。
贫穷—(富有)恭敬—(鄙视)心不在焉—(全神贯注)
六、解释带“ ”的字词。
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恭勤:肃静勤勉。
通:通晓,明白。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未成:没有完成。
去:离去。
七、按课文内容回答相应的问题。
(一)
1、解释下列的句子意思。
家贫不常得油,夏日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油来点灯,夏天的夜晚就用白色薄绢的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看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2、这则文言文主要表现了车胤勤奋刻苦的精神。
(二)
1、解释下列的句子意思。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2、从这则文言文中,我们明白的道理是: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
3、《囊萤映雪》和《铁杵成针》中,作者塑造车胤和李白这两个人物时有什么不同之处?
《囊萤映雪》是通过车胤在家境贫寒时像办法克服困难来读书的事例,表现他勤奋好学的品质;而《铁杵成针》是通过对李白前后不同的表现的刻画,表现了李白及时悔改而发奋用功的品质。
7、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行囊 恭敬 勤奋 博学
勤奋 重逢 士卒 磨炼
二、比一比,再组词。
荧(荧光) 逢(重逢)碎(碎片)贫(贫穷)恭(恭敬)
萤(萤火虫) 缝(门缝)卒(士卒)芬(芬芳)共(总共)
三、多音字组词。
shènɡ 盛开 mó 磨炼
chénɡ 盛饭 mò 磨坊
四、近义词。
贫穷—(贫困)重逢—(重遇)恭敬—(尊敬)
五、反义词。
贫穷—(富有)恭敬—(鄙视)心不在焉—(全神贯注)
六、解释带“ ”的字词。
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恭勤:肃静勤勉。
通:通晓,明白。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未成:没有完成。
去:离去。
七、按课文内容回答相应的问题。
(一)
1、解释下列的句子意思。
家贫不常得油,夏日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油来点灯,夏天的夜晚就用白色薄绢的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看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2、这则文言文主要表现了车胤勤奋刻苦的精神。
(二)
1、解释下列的句子意思。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2、从这则文言文中,我们明白的道理是: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
3、《囊萤映雪》和《铁杵成针》中,作者塑造车胤和李白这两个人物时有什么不同之处?
《囊萤映雪》是通过车胤在家境贫寒时像办法克服困难来读书的事例,表现他勤奋好学的品质;而《铁杵成针》是通过对李白前后不同的表现的刻画,表现了李白及时悔改而发奋用功的品质。
8、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同步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练习《蚊子和狮子》
蚊子和狮子
一只蚊子飞向狮子,对狮子说:“你一定以为,你比我强大,不过这种看法是错的。我亲爱的!我要是攻击你,你全身的力量都使出来又能把我怎么样呢?你用利爪抓我是白费力气,我会向你证实我所说的话的。来,咱们斗斗看!”
小小的昆虫嗡嗡嗡地发出了战斗的声音,向狮子冲去,向他最敏锐的部位——鼻子咬去。一而再,再而三进行攻击。
狮子用兽掌拍打蚊子,起初很气恼,随后怒不可遏。不过他抓破的只是自己的面部,对灵巧的蚊子却奈何不得。最后狮子浑身血迹,筋疲力尽,只得放弃这场力量悬殊的战斗。
蚊子嗡嗡嗡地高奏凯歌,胜利飞去。她已忘乎所以,得意扬扬,飞呀飞,竟飞进了蜘蛛的网中,蜘蛛爬近她,准备将她吃掉。
“我战胜了狮子,这兽中之王,”蚊子在死前想,“而今却死在一只小小的蜘蛛手中,天理何在?”
解题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清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想一想蚊子一开始取得胜利的原因,后来败给蜘蛛的原因。
第三步:联系实际总结故事蕴含的道理。
阅读练习题
1.这则寓言写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动物。
2.在写法上,本文通篇都采用的是( )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3.“你一定以为,你比我强大,不过这种看法是错的。”这句话形象地刻画了蚊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两次描写“嗡嗡嗡地”,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A.两次描写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敢于向狮子进攻的无畏气概。
B.两次描写的作用不同,第一次表现蚊子的无畏和勇敢,第二次表现蚊子洋洋自得,骄傲自大。
C.两次描写的作用相同,表现蚊子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心态。
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纸上谈兵
B.自食其果
C.夜郎自大
D.骄兵必败
6.蚊子和狮子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结局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蚊子和蜘蛛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结局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蚊子、狮子和蜘蛛
2.B
3.骄傲自大
4.B
5.D
6.蚊子和狮子打斗,最终战胜了狮子。
7.蚊子过于得意,落在了蜘蛛网上,被蜘蛛吃了。
8.这则寓音告诉我们:以已之长攻敌之短虽然可以取胜,但取得胜利后不能骄傲自满,要谨慎从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折。
答题分析
分析故事的前半部分可知,蚊子利用自己体型微小、灵巧的优势在与狮子的较法量中取得了胜利。阅读后半部分可知,战胜狮子后的蚊子得意忘形,一下子飞进了是我们不难得出“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可以取胜,但得意忘形终会受挫”的道理。
9、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
1.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我知道。我会写出作者和书名。
( ) 《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出文学作品或人物形象。
《________》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写的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水浒传》中“除恶蜈蚣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人物是__________;《红楼梦》中“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的“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______,“美玉无瑕”指的是__________。
3.下列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连一连。
诸葛亮 多愁善感
李逵 足智多谋
孙悟空 鲁莽刚猛
林黛玉 神通广大
4.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本书?请写出书名和主人公。
(1)焚稿断痴情 《__________》 ( )
(2)误入白虎堂 《__________》 ( )
(3)大战红孩儿 《__________》 ( )
(4)刮骨疗毒 《__________》 ( )
5.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巧妙地安排了好多和“三”有关的情节,如武松第三个回合打死了老虎,刘备三顾茅庐请到了诸葛亮。在你读过的这几部小说中还有哪些带“三”的情节呢?照样子填一填。
6.补全歇后语。
(1)孔明借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二娘开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姥姥进大观园——____________________
(4)猪八戒照镜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有删节)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选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片段?()
A.奇缘女儿国B.三打白骨精C.大战黄袍怪
(3)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怪物”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后,你认为唐僧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施耐庵 水浒传 曹雪芹 红楼梦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吴承恩 西游记
2.西游记 武松 关羽 林黛玉 贾宝玉
3. 诸葛亮————足智多谋
李逵—————鲁莽刚猛
孙悟空————神通广大
林黛玉————多愁善感
4.(1)红楼梦 林黛玉 (2)水浒传 林冲
(3)西游记 孙悟空 (4)三国演义 关羽
5.示例:刘姥姥 三进荣国府 刘备、关羽、张飞
桃园三结义 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
6.(1)巧用天时 (2)谋财害命
(3)眼花缭乱 (4)里外不是人
7.(1)一定。 (2)B(3)外貌 迷惑唐僧师徒
(4)示例:唐僧是一个心地善良,但有些愚钝固执、偏听偏信
的人。
10、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同步练习
一、辨字组词。
蹈( ) 练( ) 叉( ) 按( )
稻( ) 炼( ) 又( ) 案(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交叉( ) 节拍( ) 整齐( ) 飘动( )
重叠( ) 指挥( ) 集中( ) 出奇( )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有的绿被春天集中在一起。(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nèn)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huī),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按要求写词语。
(1)从文中摘抄出表示“绿”的词语。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
(2)再仿写两种绿。
橄榄绿____________绿 ____________绿
2.春天的世界“到处都是绿的”,你能说说“到处”是哪些地方吗?(至少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的“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A.红、绿、蓝中的绿颜色
B.绿色的墨水瓶
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4.仿照诗歌的第3小节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在一起的情景吗?选择一处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二】
第一课时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mò shuǐpínɡ jiāo chāzhǐ huī jiào liàn
( ) ( )( ) ( )
二、仿照例子,写词语。
绿 墨绿 嫩绿 淡绿 粉绿
三、汉字变脸(加偏旁组字组词)。
安 _____( ) _____( )
军 _____( ) _____( )
四、字义推敲(选择恰当解释,填序号)。
1.( )按着:①用手或手指压;②止住;③依照,按照;④考查。
2.( )舞蹈:①践踏,踩;②跳动。
第二课时
一、仿照样子,写词语。
绿得发黑
二、选择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填序号)
集中:①把分散人、物或事集合在一起;② 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
1.集中众人的智慧才能无敌于天下。 ( )
2.烟尘污染要减轻,集中供热是途径。 ( )
交叉:①方向不同的几条线或条状物互相穿过;②部分相重的。③间隔穿插
3.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之间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利益交叉。( )
4.他告诉我每一个交叉点处都有埋藏的宝藏。 ( )
5.晚会上的歌舞和时装表演,交叉进行。()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填空。
到哪儿去找那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1.这里写到绿的不同层次的词语有:( )。
2.你还知道哪些绿:( )。
【练习三】
[danger]参考答案如下:[/danger]
练习一答案
一、蹈(舞蹈) 练(练习) 叉(交叉) 按(按照)
稻(稻田) 炼(锤炼) 又(又是) 案(答案)
二、交叉(交织) 节拍(节奏)整齐(划一)飘动(飘荡)
重叠(重复) 指挥(指示)集中(会和)出奇(稀奇)
三、1.绿飘动。
2.春天把所有的绿集中在一起。
四、1.(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苹果绿;草绿
2.河畔是绿的,山坡是绿的,田野里也是绿的……
3.C
4.草儿是绿的,柳儿是绿的,大地是绿的,天空也是绿的。
五、春天到了,到处都是绿色的,到处都是春光明媚的景象。翠绿的柳树抽出
了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洁了浅绿色的嫩叶;小草展开淡绿色的叶子,带着泥土
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嫩绿的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
探出了小脑袋。
[danger]练习二答案[/danger]
一、墨 水 瓶 交 叉 指挥 教 练
二、蓝 浅蓝 深蓝 瓦蓝 湛蓝
三、安 按(按时) 案(方案)
军 挥(指挥) 辉(光辉)
四、1.③ 2.②
一、红得发紫白得透亮 紫得发黑
二、1.② 2.① 3.② 4.① 5.③
三、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碧绿,油绿,青翠,葱绿,黄绿、苍绿、新绿
[danger]练习三参考答案[/danger]
一、读拼音,写词语。
水瓶 拥挤 交叉 集中
墨绿 飘荡 神奇 指挥
二、比一比,再组词。
脐(脐带)又(又要)辉(辉煌)饼(煎饼)
挤(拥挤)叉(交叉)挥(指挥)瓶(花瓶)
三、多音字组词。
chǔ 相处qí 奇怪chónɡ 重复
chù 到处jī 奇数zhònɡ 慎重
四、近义词。
出奇—(稀奇) 集中—(集合) 重叠—(堆叠)
交叉—(交错) 突然—(忽然) 飘动—(飘荡)
五、反义词。
集中—(疏散) 重叠—(分散) 整齐—(凌乱)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黑色)的墨水瓶 (静静)地交叉 (灿烂)的阳光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集中 收集
1、老师把大家的建议(集中)起来,打算选出最合适的班长。
2、春天是一幅画,它(收集)大自然的色彩,让花儿们在画中争芳斗艳。
碧绿 嫩绿
3、那盛开的荷花挺着(碧绿)的茎杆,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眺望着远方。
4、春天来了,学校操场旁的柳树吐出了(嫩绿)的小芽。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颜色)深绿。(墨绿)
2、像刚长出来的树叶那样的浅绿色。(嫩绿)
3、本文指将所有的绿聚集起来。(集中)
4、训练别人使掌握某种技术或动作的人员。(教练)
5、音乐中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节拍)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艾青 。
2、请用“——”画出文中运用排比修辞的句子,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③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答:用排比句式,写出了多方位的绿色,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3、在②~④部分中,诗人从程度 、空间 、形态 等方面变现绿色的丰富。
4、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到处是绿色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与对绿色蓬勃生命力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