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美《诗经》13首
今天(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
不仅书写起来独特美观
在表情达意上也具有丰富的内涵
在平仄音律中
汉字的美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汉语之美
王尔德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迸发,其源泉是静静的回想的感动。
那些惊艳了三千年的诗经,曾写尽了多少的繁华与泪水,激荡与哀愁,缱绻了多少思恋。
美到极致的事物,恍惚有些不真实,感动却依旧自心而过。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意)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让我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能否让我得到你的真心?我愿与你琴瑟钟鼓,不问世事,无关风月。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意)你啊你,仿佛远在天边,又仿佛近在眼前。我试着从水中趟过,跨过千山万水,只为寻找你的踪影。
你啊你,我心爱的人啊,为何我伸出手,却只能触碰到幻影呢?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佼人:美人。僚(liǎo):美丽,同“嫽”。舒:发声字。窈纠:形容女子的体态窈窕的样子。纠,同”窕”。懰(liǔ):音柳,妩媚。《埤苍》作”嬼”,妖冶。慅(cǎo):音草,心神不安。燎(liǎo):明,言彼人为月光所照。此形容女子光彩照人。夭绍:形容女子风姿绰绝。汉赋里往往写作”要绍”,曲貌。”窈纠”、”忧受”、”夭绍”都是形容女子行动时的曲线美,就是曹植《洛神赋》所谓”婉若游龙”。惨:通”懆(cǎo)”,忧愁貌。《集传》:”惨当作懆,忧也。”
(意)柔美的月光下,你缓缓起步,娴雅的倩影于朦胧的月光之中,笼罩着几分神秘,牵动着我深情的愁肠。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静女:文雅的姑娘。静:娴静。其姝(shū):姝,美丽。其,形容词词头。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城隅(yú):城上的角楼。一说是城边的角落。爱:通”薆(ài)”隐藏,遮掩。见(xiàn):通”现”,出现。一说是看见。娈(luán):面目姣好。彤(tóng)管:红色的管萧。管,管萧,有人说是带有红色色泽的茅草根部。炜(wěi):鲜明有光的样子。女(rǔ):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归荑(kuì tí):赠送荑草。归,通”馈”,赠送。荑,初生的茅草。古时有赠白茅草以示爱恋的习俗。洵(xún):通”恂”,的确,确实。
(意)与你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便两心相许,两情相会,相看不厌,物因人美,爱人及物。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子:男子的美称。衿:衣领。悠悠:此指忧思深长不断。宁:难道。嗣音:传音讯。挑达:独自来回走动。城阙:城门楼。
(意)孟德求才,我只求你,我在等你,你还不来,一天没有见到你,却像三个月一样。
你应该没有像我这样思念过一个人吧,我在寻你,你在哪里。我不敢回头,怕你不在那里。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宛如清揚。
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注)蔓:茂盛。漙:同 “团”(tuán),形容露水多。清扬:形容眼睛清澄明亮。瀼:音瓤(ráng),形容露水多;瀼瀼:露水多的样子。适:指女子出嫁。臧:,好,善。零:落;漙(tuán):意思是圆圆的露珠儿,形容露水结成水珠。偕臧,相爱。
(意)春日的清晨万物吐露芳菲,幽静的野外蔓草修长的草叶上,缀满了露珠儿晶莹透亮,一位美妙少女,伫立在蔓草丛中含笑不语。
在这么美好时刻与我邂逅,怎不令我一见倾心?
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注)舜华(huā):木槿花,即芙蓉花。将翱(áo)将翔:形容女子步履轻盈。一说遨游徘徊。翱、翔,飞翔。琼琚:指珍美的佩玉。孟姜:姜姓长女。《毛传》:”齐之长女。”排行最大的称孟,姜则是齐国的国姓。后世孟姜也作为美女的通称。洵(xún):确实。都:闲雅,美。英:花。将(qiāng)将:即”锵锵”,玉石相互碰击摩擦发出的声音。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意)环珮叮当,心如鹿撞,我们之间的距离连呼吸都可以听见,心猿意马的两个人,这是否就是世界上最亲密的距离,还是最遥远的距离呢?
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注)昧旦:犹“昧爽”,天将明未明的时候。明星:即金星。早晨金星出现在东方,称为启明星或明星。有烂:犹“烂烂”,明亮。加之:射中它。“言”字都是语助词。御:侍。在御:犹言“在侧”。静好:安静和乐,指琴瑟之音。来:和顺。和下文的“顺”、“好”意义相同。杂佩:古人所带的佩饰。问:赠送。
(意)每天,清晨在你的温言软语中醒来,狩猎烹饪,对饮弹琴。深情里藏着你的俏皮、我的宠溺。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落叶灌木,果似小瓜。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朋友的信物的风俗。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后边”琼玖”、”琼瑶”同此。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匪:同”非”。好,爱。木桃:蔷薇科木瓜属,落叶小乔木,无枝刺。木李:果名。即榠樝[míng zhā],又名木梨。
(意)情人总分分合合,可是我们却越爱越深。耳边的音乐已经停了一百遍,怎么听都不会厌烦,从白天到黑夜,你一直在我的身边。
如果这个世界充满了危险,我希望你能一直在我身边。
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注)摽(biào):一说坠落,一说掷、抛。有:语助词。七:一说非实数,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或七成,即树上未落的梅子还有七成。庶:众多。士:未婚男子。迨(dài):及,趁。吉:好日子。今:现 在。顷筐:斜口浅筐,犹今之簸箕。塈( jì或qì):一说取,一说给。谓:一说聚会;一说开口说话;一说归,嫁。
(意)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梅子落时,我在想你,青春易去,为何你不快从了我?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意)一日不见,便止不住想念。白日,不时的想起,夜晚,止不住的梦见。毫无欲望的占有,却是无尽的想要相拥偕首……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思:语助词,相当于“啊”。永:长也。方:用竹木编成的筏子。翘翘:高出貌。错薪:错,杂,薪,柴。错薪,指杂柴。刈:割。楚:木名,牡荆属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秣:喂饱马。蒌:蒌蒿。
(意)今生所求,之子于归,不是我不食人间烟火,只是还没找到能相伴一生的那个人,不是我想要青灯古佛,只是我害怕系错红绳。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夭夭:状桃树柔弱、随风摇曳之貌。华:古”花”字。之子:这个女子(古代出嫁的女子亦称”子”,所谓”女子”犹今之”女孩”,嫁后谓之”妇”)。于归:女子出嫁称”于归”,也单称”归”。蕡(fén),肥大,果实将熟的样子。有蕡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繁盛。蓁蓁(zhēn):繁茂的样子。宜:和顺、亲善。
(意)桃树含苞满枝头, 花开灿烂如红霞。今生所求,之子于归。执子之手,以度春秋。
桃花开得正好,这位姑娘,不如与我一同回家,共度一生?
汉语拥有着如此美的韵律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每一个中文字都蕴藏着不寻常的美。在国际母语日这一天,我们是否可以停下脚步静下心来,欣赏一下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化,品味一下汉语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动。中文之美,你被震撼了吗?
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元曲
在畅抒心怀,触景生情的绝美文字中
2、12课《〈诗经〉二首》课后思考题答案
课后思考探究
一、“苍苍”“萋萋”“采采”描绘了蒹葭的繁茂;“为霜”“未晞”“未已”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方”“湄”“涘”体现了空间的转换;“长”“跻”“右”体现了道路的艰难;“央”“坻”“沚”表现了“伊人”的可望而不可即。
这种手法既开拓了诗的意境,丰富了诗的内容,又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感染力,增强了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这样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递进、步步升华意境的作用。
点拨:首先要认真阅读诗歌,找出不相同的重点词语,然后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细微差异及效果,然后再从整体上分析重章叠句的形式在表现主题及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二、《关雎》中运用比、兴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为兴而比,“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右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也为兴而比。
举例分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天性温顺,可比淑女之娴静;雎鸠乃“河洲”常见之鸟,可使人联想起常来河边采荇菜的淑女;“关关”乃雎鸠雌雄唱和之音,可起“君子”思“逑”之情。
《蒹葭》中运用比、兴的诗句:“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三句为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几句起兴。
举例分析:《蒹葭》中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三、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方面都体现了诗歌的朦胧美。诗歌没有直接描写、倾诉主人公对伊人的思念之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达到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效果。
四、朗读背诵略。
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两字一顿。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读起来极具节奏感。
韵律:《关雎》采用偶句入韵的方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之”字不入韵,而以“之”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只换了几个字,这不仅收到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如“苍苍”“萋萋”等叠字,使全诗声情兼备。
五、示例:喜欢。这样的翻译口语化,通俗易懂,基本上讲明白了诗歌的意思。
荇菜长短不一,挑选从左到右。
女子美丽贤淑,钟鼓响起悦之。
3、12课《〈诗经〉二首》诗句注释翻译
课文翻译
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拟声词。
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漂亮,美好。
逑:配偶。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在河心小洲上。文静美好的女子,是男子的好配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寤寐:指日日夜夜。
钟鼓:钟和鼓。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钟,击鼓。
乐:使……快乐。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文静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追求她。追求她却得不到,白天黑夜总是思念她。思念啊思念,竟翻来覆去难成眠。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文静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亲近她。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挑。文静美好的女子,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芦苇。
溯洄:逆流而上。
溯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一片芦苇很茂盛,露水珠儿结成霜。心上人儿,正在水的那一边。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艰难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她,恍若站在水中央。
原文: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晞:干。
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跻:高。
坻:水中的高地。
一片芦苇又密又繁,露水珠儿不曾干。心上人儿,正在那岸边。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险阻又高难。顺流而下去寻她,恍若站在水中高地上。
原文: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未已:还没有完。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一片芦苇密茫茫,露水珠儿还没有完。心上人儿,正在那水边。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险阻又曲折。顺流而下去寻她,恍若站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4、12课《〈诗经〉二首》相关资料
一、相关资料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西汉以后被儒家学派尊崇为经典,奉为“六经”之一。《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风:是各地的民歌,分15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雅: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赋:即陈述铺叙。比: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5、《诗经》30句,句句说透人生
提起《诗经》,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其中绝美的爱情诗句。其实,《诗经》远不止爱情这么简单。在《诗经》中,许多名言警句,诉说着人生的哲理,阐述了世事的学问。下面30句诗经名句,句句说透人生。
1.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经·谷风》)
译:我的好处你全忘,专门记我小毛病。
2.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经·抑》)
译:非但当面教导你,还拎你耳要你听。
3.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荡》)
译: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
4.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相鼠》)
译:做人如果没威仪,不如早早就死去。
5.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淇奥》)
译: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6.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离》)
译: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7.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将仲子》)
译:邻人毁谗让我害怕。
8.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车辖》)
译:德如高山人景仰,德如大道人遵循。
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译: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10.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诗经·蟋蟀》)
译: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乐悠悠。
11. 兄弟阋[xì]于墙,外御其务。(《诗经·棠棣》)
译:兄弟在家会打架,遇上外侮共患难。
12.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译:高岸竟然成深谷,深谷却又变高峰。
13.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关雎·序》)
译: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14.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我把李子来相报。
15.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诗经·谷风》)
译:夫妻共勉结同心,不该动怒不相容。
16.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经·烝民》)
译:既明事理又聪慧,善于应付保自身。
17. 予其惩,而毖后患。(《诗经·小毖》)
译:我必须深刻吸取教训,作为免除后患的信条。
18. 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诗经·敬之》)
译:日有所成月月进,日积月累得深造。
19.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诗经·巧言》)
译:巧言动听如鼓簧,厚颜无耻行为卑。
20.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诗经·伐木》)
译:仔细端详那小鸟,尚且求友欲相亲。何况我们这些人,岂能不知重友情。
21.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经·文王》)
译:常思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天理,以求美好的幸福生活。
22.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经·绵蛮》)
译:让他吃饱又喝足,教他通情又达理。
23. 今者不乐,逝者其亡。(《诗经·车邻》)
译:趁现在快及时行乐吧,说不定哪天闭眼进了天堂。
24. 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诗经·蓼莪[lù é]》)
译: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25.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诗经·谷风》)
译:如今我自己不能保住,哪顾得了我的以后。
26.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诗经·载驰》)
译:你们考虑上百次,不如我亲自跑一遍。
27. 各敬尔仪,天命不又。(《诗经·小宛》)
译:请各自重慎举止,天恩不会再降临。
28.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诗经·十月之交》)
译:尽心竭力做公事,辛苦劳烦不敢言。
29.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柏舟》)
译:我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我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
30. 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诗经·山有枢》)
译:且用它来寻欢喜,且用它来度时日。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得意进你室。
6、《诗经》中的绝美爱情:短短一句表白,道出世间最美的相思
[music]28710244[/music]
文/春风词笔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国风·卫风·伯兮》
公元前某年,卫国。
一个女人懒懒地走出房来,在门口徘徊不定。如果仔细打量,会发现她还相当年轻,面容姣好,眉宇间隐隐透出一丝别致的柔情。可是从远看去,与其说她是个姑娘,可能更像是个饱经沧桑的中年妇人——她着一身粗布衣衫,体态羸弱;相衬之下,一头乱发正像无人修理的灌木丛,竟成了全身上下最显眼的标志。
天上刚刚还在下雨,却很快就晴了。
她远远地眺望着什么,却苦于无果,只得无奈地回转家门,走进空荡荡的房间里去。
新婚时家人置办的物品还在家里摆得满满的,衣食住行,无所不有。可是东西还在,人却只剩下她一个,孤孤单单,等着生死未卜的丈夫回来。
想到丈夫,她的脸上不禁浮现起了骄傲的笑容。那是一个多么高大威猛的卫国汉子,顶天立地,相貌堂堂。当年迎亲之日,她见到他第一眼,便感觉只要有了他,就有了终身的指望。当然了,除了出众的相貌,他高强的武艺,在全国更是数一数二——要不然国君要对外作战,又怎么敢令他去打头阵呢。想想丈夫披坚执锐,在战场上保卫国家,她的心里满满都是自豪。
可是看着空空如也的床铺,她又叹气了。
从那一面已经破旧的铜镜里,她看得到自己日渐憔悴的面容,还有乱如蓬草的头发,苦笑了一声。丈夫是哪一日、哪一年离开的家,她已经不大记得;只记得自此以后,无论一起春游时女友如何精心打扮,过节时伙伴如何花枝招展,她却再也没有心思伸手去打开过那瓶丈夫为她买来的洗发香膏,任由小小的罐子落满灰尘。
独守空闺,纵然打扮成人见人爱的美女,又有什么意义。
她当然盼着丈夫回来,但她竟让理智战胜了情感,除了每天无尽的思念外,不过是安安静静地在家度日罢了。
她没有那个时代的女子不必要的太多文化见识,却也还是个知书识礼的妇人。她至少知道,国强才能民富,唇亡就会齿寒。丈夫前去为国效力,保卫家园,是这个家庭必要的牺牲,也是她,一个普普通通的妇道人家,能够为祖国尽下的唯一一份贡献。更何况,即便她并不这么认同,仗还是要打,丈夫还是回不来,她又有是什么办法呢。
于是,正是她在数年之前,亲手打理好远征的行囊,坚定地将丈夫送别家乡。留下的则是孤身一人,独自咀嚼心中无尽的不舍和无奈。
不知过了多少个日月。
她越来越爱呆坐着望着窗外,一坐就是一整天。看着山后的日出日落,看着天上的阴晴雨雪,她的眼中就会浮起丈夫随军出征的途中,一路翻山越岭、日晒雨淋的样子。
她觉得自己好像病了,她想丈夫得时常到头痛。听说有一种叫忘忧草的小草,种在屋子北面,便可忘忧。出去寻找这种小草的念头也曾经在她脑海中闪过,但她笑了一笑,最终也没有去。
她宁愿留着这份忧愁,任它积攒在自己的心间。忧愁就像一根纽带,将自己和远征的丈夫轻轻挽在一起;而它每重一分,两人的心仿佛就又近了一分。
相思之苦,她竟然尝出了甜美。
她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丈夫,她甚至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他。命运无常,但她却偏就既不向命运低头,又不向命运呐喊,而是坐在窗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眺望着,品味着痛苦的深渊留给她的最后一眼甘泉。
这就是遥远的先秦,一个普通卫国女子的故事。
《诗经》为后世读者展现了一个丰富深广的上古社会,其中关乎爱情的成分也相当多样。有郎情妾意如“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有相思不得如“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有嬉笑怒骂如“将仲子兮,无踰我里”等等,无不引人入胜,惹人情思。可是,《卫风·伯兮》比起如此种种,却总觉得与之不同。
《伯兮》讲了一个少妇思念从征良人的“心路历程”。她自豪于拥有这样“才貌双全”的丈夫,而对他的出征持有非常复杂的感情:她支持丈夫前去为国效力,却因此引发无尽的思念与忧愁;但在思念忧愁的同时,她却又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这种感情,在后世的诗词中竟然出现得极少。相比之下,更为人们熟知的还是单纯的思念(“几回魂梦与君同”),分离的懊悔(“悔教夫婿觅封侯”)或者对战争残酷的怨恨(“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等等。而这种别致而真实的情感,更会让有情人们眼前一亮。
整首诗里,笔者个人最喜欢的句子是“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姑娘不是天真烂漫的小孩子,不识愁滋味——她非常清醒,明白自己的处境,也明白自己的心境。但是她不像后世的许多妇人那样,抱怨命运不公,或者抱怨丈夫无情(对于离家求功名者而言),而是默默承受了这一切。“甘心首疾”,她思念良人以致头痛,竟然为此感到“甘心”,感到心甘情愿。对家人的牵挂,对国事的关怀,融合在一句诗里,点缀出了一首千古名篇。
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其中,这位卫国姑娘的苦是“爱别离”:她和她的恋人被一场未知结果的战争拆散,生离还是死别,只能交给命运。但她的理性,她的坚强,还有她在理性坚强背后那无数辛酸的泪水,都与那些或是“撒狗粮”,或是单相思的普通情诗大为不同。这种爱情,是融入了国家兴亡的深情,在上古时期淳朴的民歌之中,堪称绝美的奇葩。
7、《诗经》《静女》欣赏
《诗经》《静女》一诗全用赋的方式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纯美的情爱镜头,它的纯净让千百年后以物欲为择偶标准的人们自愧丑陋,让青春年少的孩子们在心中树立起超脱世俗的爱情观。因此,学习这首小诗不能仅停留在“赋”“重章叠句”的知识讲解上,而应该让学生在反复体味这些朴素的语言之下人的美好情怀,用自己的心灵来塑造、体验这种情爱的美好,并借助恰当的言语来表达出内心的感受,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教学进程
一、落实基础知识,解释反红字词。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二、甄别译文的准确性
网上译文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简评
第一段,“急得抓耳又挠腮”,这句翻译漏掉了“踟蹰”的意思,不准确;用“抓耳挠腮”翻译“搔首”,不准确,也不美;“掻首”,表示困惑,写出了这个青年人见不到心上人着急可爱的样子,“抓耳挠腮”,就显得着急无能,显得可笑了。
三、“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并不是彤管、荑草本身美,因为是美人所赠,它在我的心目中才显得那么美。人由而及物,借物写人,下面的诗词中哪首具有这个特点?
材料1:
生查子
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材料2: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
零露溥pǔ兮
有美一人,
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
适我愿兮
材料解析
牛希济的这首小令,写得委婉动人,而尤其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脍炙人口。这两句的巧妙在于借助草的绿色把情人的绵绵情意带到天涯海角,带到每时每刻。
两个情人在离别前说了一夜的情话,话已说完,情还未表达完,临别之时,女子告诉情人说: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因“绿罗裙”之绿,而延伸到绿色的小草,小草遍布于天涯海角,于是这绿罗裙也被逞到了天涯海角,一看到这青青的小草,就想到了那条绿罗裙,就想到了那心上人。这是一条富有魔力的爱情密码,它把那条富有情爱意味的裙子变成了小草的灵魂,让每棵小草都在向她的情人展示那条裙子的影子,让每棵小草都会向她的情人诉说衷肠,这是何等的幻术!我们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情感传达!
这首小令里因爱人的绿罗裙而爱遍天下的小草,与静女相似。
《野有蔓草》里的“草”只是兴的手法运用,因为看到草近而发现了那个女子,并不是因为爱那个女子才去爱草的。
四、如果这两个人上了“今天就告白”的节目,请你为这个男子或静女写100字内的告白语。
评判标准
1.告白的内容是否源于原诗。即,符合原诗作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比如,赠物示爱、藏躲之间体现女孩子的活泼开朗;男子,则稳重朴实,重情重意,因爱而爱所赠之物。
2.语言是否符合告白的特征。
附:部分学生作业
7.张琪
太阳下山了,夜里也有灯打开,这个世界原本很暗,后来你笑着来了,带着星星和月亮。于是往后的每个晚上,月色很美,风也温柔。
陈泽同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了,可我第一次对你心动的那个夏天仍在眼前。红砖黛瓦的小巷里下了一场雨,氤氲的生活气息里也有浪漫的痕迹,没有别人眼里的富丽堂皇金碧辉煌,因为觉得恬静舒适是情感更长久的秘密。你愿意和我在夕阳下走到天荒地老吗?你会听见我轻轻对你说:亲爱的,我爱你。
16.丁曦菡
你说喜欢下雨,我便爱上了水塘中的层层涟漪;你说喜欢晴朗,我便爱上了树叶中漏下的点点光晕。哪怕泥点飞溅,哪怕烈日灼目,我也会像爱你那样包容这个世界
21.余清韵
初次见你时,你在那城边的角楼。你娇羞的躲藏只留给我一个窈窕的背影,但是我可喜欢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揣在心里,在深夜里独自品味。后来,我们越发亲近,你送我彤管送我荑草,我都小心将它珍藏,这是你留给我的幻想。现在我站在这里就是想告诉你,我喜欢你,我想要我的余生都是你。
22.刘霖峻
你站在那儿,我看着你,但却不敢靠近,只能徘徊。你是圆的中心,我只是围绕在你身旁的圆周。可终于有一天,你送给了我一只彤管,我非常喜欢它,但不是因为它外表光彩亮丽,而是因为这是你送给我的。
23.杨蕾
曾不知爱情应有的模样,直到我遇见了你。我会因你不在而感到不安,只想紧紧握住你的手腕感受太阳的存在。你送我的彤管和荑草我一直留着,希望能从中找到属于你的味道。可惜,管萧很鲜艳,却不及你眸目中的星辰大海,荑草很美,却不似你手足间的纯真温柔。我的青春热血为你盛放。往后余生,我只要你
24.赵艺
还记得吗?那个早晨,在车站边的你我。其实那是我的蓄意为之。早起的朦胧,我依旧能清晰得看到你眼里的光。可却不知你是否能看见你在我眼里的光?那瓶牛奶,我明知自己因过敏而不能够,可我淡然微笑而藏之至今。我不能够喜欢牛奶,但我可以喜欢你送予我的,里面藏着我的小心思。直到再也偷偷藏不住了,我便告诉你,我所有的心思。你看,这是我的秘密。我喜欢你啊。
26.汪新宇
在城墙边遇到你,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爱是那么玄,给我你的甜。不知曾几何时,就想见你,想把你珍藏在记忆里,永远永远。
你第一次对我现出的那一抹和煦的微笑,如一缕光在我心中闪耀,使我敞亮。那永恒的一瞬间,让我知晓了记忆的黏。从那以后,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只希望你能陪着我,永远永远。
27.张金诺
如果当初我拿着彤管荑草,再向你走一步,我们会不会有后来?如果当初我没有在城隅找到你,没有深陷于你,是不是就没有相交一次后的永别?都说可惜没有如果,而此刻,有这样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请允许我,参与你的余生,让我好好守护你,用一生说一句“我爱你”。
28.唐悦
我喜欢春日的阳光 秋日的树叶
喜欢日落时城墙上的余晖 角落的阴凉
还有你奔跑时带起的风 留下的脚印
还有你送我的彤管
其实我喜欢的是所有与你有关的美好
我喜欢你所以春天的落日秋天的落叶都有了意义我喜欢你所以愿意去你走的过地方留下和你共同的回忆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喜欢你
29.秦舟舟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遇见了你,一小支彤管,便也常常思念着你,在风吹过的地方,有飘摇的大片的茅丛,心中若隐若现浮现出你的身影,你的笑颜,压抑不住的心动,渴望着与你的每一次相见。
32.钱信诚
因为有风,柳条得以轻扬;因为有雨,禾苗得以滋长;因为有花,自然才显芬芳;你像一片輕柔的雲在我眼前飄來飄去,你清麗秀雅的臉上蕩漾著春天般美麗的笑容。因为有你,生活才显阳光。你就是我的太阳!
33.方嘉
你的主场里,彤管声悠悠,连荑草都那么简单美丽,我只能远远看着你的美好,不敢向前。黑夜里我问了影子很多遍那个她是你吗?影子低下了头,我把那当做是认可?我决定了,我要拨开荑草,走上你的舞台。城隅下能否让我在你身旁?
36.张佳慧
今夜,我独处桌前,望着你送我的彤管,静静的想你。想你在做什么,想你是否在想我。想你在凝视远方的时候,眼前是否划过我的身影。想知道当你走进甜美梦乡的时候,是否看到我在梦地入口等你。
我喜欢这样静静地想你,虽然,我不知道这样静静地想你,你是否能感受到。如果你会莫名的感到心动,你是否知道是我在远方静静想你。
就这样静静想你,静静的在心底呼唤你,真的很喜欢在这样的夜里在心地呼唤你,尽管我知道漆黑的夜无法将我的心声传的很远。但我知道不管有多远你都能听的到。
39.徐孟麒
忘了从哪一天,我醒来一睁眼,是对你的无限思念。城墙遍的那一次邂逅,你那明眸善睐印在了我的心田。你送我的彤管,我带着到今天。吹响,浮起的是你的画面。
41.欧阳卓文
当我作为自变量无限趋近于无穷时,得到的函数值是你。当四维空间的每一个坐标重合时,那便是我与你相遇之时,我本是一个安静的磁场,你突然的闯入,我的世界兴起波澜。你告诉我,现在还太年轻,那我愿做为一个电阻,默默温暖着你。我以库伦之名,化作焦耳,为了你,烟消云散。
8、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知识点
一、相关资料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西汉以后被儒家学派尊崇为经典,奉为“六经”之一。《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风:是各地的民歌,分15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雅: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赋:即陈述铺叙。比: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二、课文翻译
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拟声词。
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漂亮,美好。
逑:配偶。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在河心小洲上。文静美好的女子,是男子的好配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寤寐:指日日夜夜。
钟鼓:钟和鼓。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钟,击鼓。
乐:使……快乐。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文静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追求她。追求她却得不到,白天黑夜总是思念她。思念啊思念,竟翻来覆去难成眠。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文静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亲近她。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挑。文静美好的女子,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芦苇。
溯洄:逆流而上。
溯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一片芦苇很茂盛,露水珠儿结成霜。心上人儿,正在水的那一边。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艰难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她,恍若站在水中央。
原文: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晞:干。
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跻:高。
坻:水中的高地。
一片芦苇又密又繁,露水珠儿不曾干。心上人儿,正在那岸边。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险阻又高难。顺流而下去寻她,恍若站在水中高地上。
原文: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未已:还没有完。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一片芦苇密茫茫,露水珠儿还没有完。心上人儿,正在那水边。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险阻又曲折。顺流而下去寻她,恍若站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三、问题归纳
关雎
1.开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篇起兴,在河心小洲上“关关”鸣叫的雎鸠鸟,情谊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地相处非常相似。写雎鸠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然后进入正题,抒写自己的倾心所思和强烈向往,提出文静美好的女子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全诗的纲目,统领全篇。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以景物为出发点,借景抒情,用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这个男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3. 如何理解诗歌中渗透的感情?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它既写了思慕追求,又深刻细微,止当所止,虽然有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也不陷于难以自拔的境地。所以,此诗的感情率真、淳朴、健康。
蒹葭
1. 开篇描写景物有什么作用?
用水边的秋景起兴,给人以凄清之感。
2. 全诗重章叠句有何作用?
重章叠句更显韵味悠长,一再“溯洄”“溯游”,几度求索,表现了主人公对心仪女子的情真意切。反复咏唱,强烈地表达了主人公殷切、焦急、惆怅的心情,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性和音乐美。
3. 谈谈每章的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的样式有怎样的含义和作用?
首先,由景生情,写景部分,以蒹葭和白露,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烘托了环境气氛,又流露出主人公凄婉的感情。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怅之情。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怅惘情怀。这样构思,给诗歌增加了朦胧美。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四、课文主题
《关雎》是一首优秀的爱情诗,描写了一位青年执着地追求一位漂亮而善良的姑娘,反复倾诉内心缠绵的情思,急切盼望不久的将来能与意中人美满地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盼之情。
《蒹葭》生动地再现了一个执着地寻求爱情的青年形象,突出了追寻之路的艰难与漫长,表达了寻而无果的无限惆怅之情。
课后思考探究
一、“苍苍”“萋萋”“采采”描绘了蒹葭的繁茂;“为霜”“未晞”“未已”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方”“湄”“涘”体现了空间的转换;“长”“跻”“右”体现了道路的艰难;“央”“坻”“沚”表现了“伊人”的可望而不可即。
这种手法既开拓了诗的意境,丰富了诗的内容,又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感染力,增强了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这样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递进、步步升华意境的作用。
点拨:首先要认真阅读诗歌,找出不相同的重点词语,然后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细微差异及效果,然后再从整体上分析重章叠句的形式在表现主题及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二、《关雎》中运用比、兴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为兴而比,“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右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也为兴而比。
举例分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天性温顺,可比淑女之娴静;雎鸠乃“河洲”常见之鸟,可使人联想起常来河边采荇菜的淑女;“关关”乃雎鸠雌雄唱和之音,可起“君子”思“逑”之情。
《蒹葭》中运用比、兴的诗句:“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三句为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几句起兴。
举例分析:《蒹葭》中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三、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方面都体现了诗歌的朦胧美。诗歌没有直接描写、倾诉主人公对伊人的思念之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达到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效果。
四、朗读背诵略。
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两字一顿。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读起来极具节奏感。
韵律:《关雎》采用偶句入韵的方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之”字不入韵,而以“之”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只换了几个字,这不仅收到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如“苍苍”“萋萋”等叠字,使全诗声情兼备。
五、示例:喜欢。这样的翻译口语化,通俗易懂,基本上讲明白了诗歌的意思。
荇菜长短不一,挑选从左到右。
女子美丽贤淑,钟鼓响起悦之。
9、最美《诗经》13首
今天(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
不仅书写起来独特美观
在表情达意上也具有丰富的内涵
在平仄音律中
汉字的美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汉语之美
王尔德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迸发,其源泉是静静的回想的感动。
那些惊艳了三千年的诗经,曾写尽了多少的繁华与泪水,激荡与哀愁,缱绻了多少思恋。
美到极致的事物,恍惚有些不真实,感动却依旧自心而过。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意)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让我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能否让我得到你的真心?我愿与你琴瑟钟鼓,不问世事,无关风月。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意)你啊你,仿佛远在天边,又仿佛近在眼前。我试着从水中趟过,跨过千山万水,只为寻找你的踪影。
你啊你,我心爱的人啊,为何我伸出手,却只能触碰到幻影呢?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佼人:美人。僚(liǎo):美丽,同“嫽”。舒:发声字。窈纠:形容女子的体态窈窕的样子。纠,同”窕”。懰(liǔ):音柳,妩媚。《埤苍》作”嬼”,妖冶。慅(cǎo):音草,心神不安。燎(liǎo):明,言彼人为月光所照。此形容女子光彩照人。夭绍:形容女子风姿绰绝。汉赋里往往写作”要绍”,曲貌。”窈纠”、”忧受”、”夭绍”都是形容女子行动时的曲线美,就是曹植《洛神赋》所谓”婉若游龙”。惨:通”懆(cǎo)”,忧愁貌。《集传》:”惨当作懆,忧也。”
(意)柔美的月光下,你缓缓起步,娴雅的倩影于朦胧的月光之中,笼罩着几分神秘,牵动着我深情的愁肠。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静女:文雅的姑娘。静:娴静。其姝(shū):姝,美丽。其,形容词词头。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城隅(yú):城上的角楼。一说是城边的角落。爱:通”薆(ài)”隐藏,遮掩。见(xiàn):通”现”,出现。一说是看见。娈(luán):面目姣好。彤(tóng)管:红色的管萧。管,管萧,有人说是带有红色色泽的茅草根部。炜(wěi):鲜明有光的样子。女(rǔ):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归荑(kuì tí):赠送荑草。归,通”馈”,赠送。荑,初生的茅草。古时有赠白茅草以示爱恋的习俗。洵(xún):通”恂”,的确,确实。
(意)与你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便两心相许,两情相会,相看不厌,物因人美,爱人及物。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子:男子的美称。衿:衣领。悠悠:此指忧思深长不断。宁:难道。嗣音:传音讯。挑达:独自来回走动。城阙:城门楼。
(意)孟德求才,我只求你,我在等你,你还不来,一天没有见到你,却像三个月一样。
你应该没有像我这样思念过一个人吧,我在寻你,你在哪里。我不敢回头,怕你不在那里。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宛如清揚。
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注)蔓:茂盛。漙:同 “团”(tuán),形容露水多。清扬:形容眼睛清澄明亮。瀼:音瓤(ráng),形容露水多;瀼瀼:露水多的样子。适:指女子出嫁。臧:,好,善。零:落;漙(tuán):意思是圆圆的露珠儿,形容露水结成水珠。偕臧,相爱。
(意)春日的清晨万物吐露芳菲,幽静的野外蔓草修长的草叶上,缀满了露珠儿晶莹透亮,一位美妙少女,伫立在蔓草丛中含笑不语。
在这么美好时刻与我邂逅,怎不令我一见倾心?
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注)舜华(huā):木槿花,即芙蓉花。将翱(áo)将翔:形容女子步履轻盈。一说遨游徘徊。翱、翔,飞翔。琼琚:指珍美的佩玉。孟姜:姜姓长女。《毛传》:”齐之长女。”排行最大的称孟,姜则是齐国的国姓。后世孟姜也作为美女的通称。洵(xún):确实。都:闲雅,美。英:花。将(qiāng)将:即”锵锵”,玉石相互碰击摩擦发出的声音。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意)环珮叮当,心如鹿撞,我们之间的距离连呼吸都可以听见,心猿意马的两个人,这是否就是世界上最亲密的距离,还是最遥远的距离呢?
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注)昧旦:犹“昧爽”,天将明未明的时候。明星:即金星。早晨金星出现在东方,称为启明星或明星。有烂:犹“烂烂”,明亮。加之:射中它。“言”字都是语助词。御:侍。在御:犹言“在侧”。静好:安静和乐,指琴瑟之音。来:和顺。和下文的“顺”、“好”意义相同。杂佩:古人所带的佩饰。问:赠送。
(意)每天,清晨在你的温言软语中醒来,狩猎烹饪,对饮弹琴。深情里藏着你的俏皮、我的宠溺。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落叶灌木,果似小瓜。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朋友的信物的风俗。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后边”琼玖”、”琼瑶”同此。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匪:同”非”。好,爱。木桃:蔷薇科木瓜属,落叶小乔木,无枝刺。木李:果名。即榠樝[míng zhā],又名木梨。
(意)情人总分分合合,可是我们却越爱越深。耳边的音乐已经停了一百遍,怎么听都不会厌烦,从白天到黑夜,你一直在我的身边。
如果这个世界充满了危险,我希望你能一直在我身边。
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注)摽(biào):一说坠落,一说掷、抛。有:语助词。七:一说非实数,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或七成,即树上未落的梅子还有七成。庶:众多。士:未婚男子。迨(dài):及,趁。吉:好日子。今:现 在。顷筐:斜口浅筐,犹今之簸箕。塈( jì或qì):一说取,一说给。谓:一说聚会;一说开口说话;一说归,嫁。
(意)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梅子落时,我在想你,青春易去,为何你不快从了我?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意)一日不见,便止不住想念。白日,不时的想起,夜晚,止不住的梦见。毫无欲望的占有,却是无尽的想要相拥偕首……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思:语助词,相当于“啊”。永:长也。方:用竹木编成的筏子。翘翘:高出貌。错薪:错,杂,薪,柴。错薪,指杂柴。刈:割。楚:木名,牡荆属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秣:喂饱马。蒌:蒌蒿。
(意)今生所求,之子于归,不是我不食人间烟火,只是还没找到能相伴一生的那个人,不是我想要青灯古佛,只是我害怕系错红绳。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夭夭:状桃树柔弱、随风摇曳之貌。华:古”花”字。之子:这个女子(古代出嫁的女子亦称”子”,所谓”女子”犹今之”女孩”,嫁后谓之”妇”)。于归:女子出嫁称”于归”,也单称”归”。蕡(fén),肥大,果实将熟的样子。有蕡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繁盛。蓁蓁(zhēn):繁茂的样子。宜:和顺、亲善。
(意)桃树含苞满枝头, 花开灿烂如红霞。今生所求,之子于归。执子之手,以度春秋。
桃花开得正好,这位姑娘,不如与我一同回家,共度一生?
汉语拥有着如此美的韵律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每一个中文字都蕴藏着不寻常的美。在国际母语日这一天,我们是否可以停下脚步静下心来,欣赏一下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化,品味一下汉语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动。中文之美,你被震撼了吗?
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元曲
在畅抒心怀,触景生情的绝美文字中
10、李娟:《诗经》里的爱情
烟花三月,有一位女子要出嫁了,婚期就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女子脸上的云霞比陌上的桃花还要艳丽。再资质平平的女子,一生中总有这一天是艳若桃花的吧。
有人说,桃花是开得最静的花。我以为,桃花的嫣然与热闹哪是画笔可以画得出的?陌上桃花开遍,桃林深处走来一对送亲的队伍,老人牵着孩子,小伙子推着车子,人人面带喜气。车上装满新娘的嫁妆,从家具、被褥到锅碗瓢盆,无一例外都贴上一个大红的“喜”字,像是过年时候蒸的大白馒头,每一个馒头上顶着一个红圆点,透着俗世的喜悦与和美。坐在车上的新娘子一定也是喜悦如莲吧,仿佛人生二十来年漫长的等待就是为了这一天。此刻,她破蛹化蝶,犹如一只艳丽的蝴蝶沐浴在春光里。
童年的时候在乡下,有一位长我十几岁的堂姐,堂姐出嫁的时候,也是烟花三月,微风拂面,桃花遍野,我的衣袋里装满香甜的糖果。幼年的我,跟随着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从桃花林中走过,内心的喜悦如冲天的喜鹊。
桃花盛开的时节,父母送她出嫁,去夫家做他的妻子。从此,她仿佛一只大雁,垂下一双飞翔的翅膀,落了下来,落到了泥土中,在泥土中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此后,她不再做梦,即使在梦里也没有了飞翔的翅膀,她放下梦,放下浪漫,和他踏实地过起寻常百姓的日子,早出晚归,细心照料,一双勤劳的手操持一家人的生活,直到花样容颜在岁月的河流中褪去颜色,乌黑的秀发有了根根银丝。时光是一把多么凛冽的雕刻刀,任红颜老去,白发如霜。
江南的人家,若是生了女儿,一定要酿几坛女儿红,深埋在酒窖里,待到女儿面如桃花,长大成人,将要出嫁之时,才取出深埋二十年的女儿红,盛情款待好友宾朋。那尘封二十年的是酒,还是芬芳浓郁的血脉亲情?父母举起酒杯,看见女儿脸上的烟霞比波光潋滟的酒还要艳丽。此时,父母的眼中有了点点泪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宜,即和顺美满。此后,你不再是父母膝下任性撒娇的女儿,你就是他的妻子,要端庄贤淑,勤俭持家,相夫教子,与他和和美美地过日子。他们期待女儿的生活,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幸福画卷。
桃之夭夭,繁花一场,人间一场盛大喜悦的婚礼。人生的幸福从今天开始吗?我宁愿相信是。
最长久的幸福,莫过于平凡人家的幸福,那柴米油盐里相濡以沫的深情,抵得上多少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相爱至深的一对人儿,能够白首不相离的太少太少。古人说,情深不寿,过于情深的两个人往往爱得太苦,太艰难。而一粥一饭里的恩情,则是细水长流的幸福。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契,是聚合,阔,乃离散。生死契阔,我们将它交给命运,离合聚散哪是我们能做主的?可是,苦苦深爱的两个人,偏偏还要说,我们永远在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哪怕光阴老去。
《诗经》三百篇,关乎男女情爱的故事,占篇幅不少。所以,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是的,《诗经》三百篇中,情思绵绵,却了无邪念。美好的情感,如三月的桃花,芬芳、纯净、无瑕。
《诗经》是一首千年的歌谣,一百次读它,就有一百种滋味,一百次心醉。一部《诗经》,写尽人世的喜悦团圆,悲欢离合。如馥郁嫣然的桃花,铺满尘世的每一个角落。让我在烟花三月翻开这部时光书简,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看桃花开遍陌上,将春天藏在心里。
《诗经》,遗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巨著,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它不仅向我们讲述了古代人的爱情故事,也留给我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其中描写爱情的诗篇占了很大的比重。诗经里的爱情,有的热烈而浪漫,有的纯净而率性,亦有的满是悲离、痛苦与哀怨。众多诗人们用最真最简的文字诉尽了情事的爱恨别离,真实反映与诠释了生命与生活的本真,得后世传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诗经里的爱情总能让后人禁不住神往与追求,都欲从寥寥文字中寻回那份爱情里失去的真挚与淳朴。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吟咏最多的话题,无论在爱情里得到什么,都能让人无法自拔。当《诗经》用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以最质朴的方式表现爱情的时候,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周南·关雎》,荇菜缠绕“她”的身影,“我”的相思;《郑风·子衿》,望穿秋水的等待,是爱情的修炼;《秦风·蒹葭》,可遇而不可求,终成心中的彼岸花朵。《召男·摽有梅》,相思无用,莫负韶华;《周南·汉广》,爱得生死相许,末了才发现只是独角戏;《郑风·野有蔓草》,遇见这样的你,该是有怎样的运气;《郑风·有女同车》,爱情只要真挚便没有贵贱之分;《郑风·丰》,有时候,错过,便是一生,回头已无用;《鄘风·柏舟》,执子之手,与子相守;《邶风·柏舟》,动人爱恋,断人心肠;《唐风·葛生》,生死之约,奈何桥上等三年……诗人们用最简单最质朴的语言阐述着最真挚的爱情,字句里的关于爱情的追寻、相悦、相守、忧伤、遗憾、离别,美到让人心碎。在我看来,诗经里描写的爱情,自古以来就被世人传颂与追求,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它们全方面阐述了爱情的爱恨别离,更在于这些爱情诗展现了爱情的一面,在人欲被死死禁锢的中国历代,这般的真爱人人都渴望拥有,诗经里的爱情,保存了最原始最淳朴的风情,自然美不胜收,成为世代男女追求的尤物。
以《关雎》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周南•关雎》
《周南•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爱情诗。此诗虽篇幅不大,但是把一个年轻小伙子对美好爱情追求的诚恳,痴情体现的可是淋漓尽致。“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诗人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愿望。这种浓烈的感情和大胆的表白,正是生命欲望和生性本能的显露。《诗经》中的爱情诗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恋歌,它健康、它率真,充满自主和坚贞。《郑风 溱洧》、《邶风 静女》、《召南 关雎》、《召南 野有死鹿》、《卫风 木瓜》等诗中描写的爱情不受封建礼教和贞洁观念的束缚,没有搀杂任何世俗功利,它是一种有着真正意义的纯真的人类美好情感的讴歌。
《诗经》里的爱情诗,体现了那个时代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的一面,真实是其深深的烙印。
关于爱情方面的文化启蒙,是诗经的精髓所在,其爱情诗,写出了人性的本真与可贵,紧贴现实,不作无病呻吟,时至今日,仍被称颂吟咏,弥足珍贵。其中的爱情诗歌咏了那个时代男女交往的自由,纯真以及个性化,表现出爱情真挚、淳朴、健康、活泼一面,这种无功利的情感,是属于那个时代最美的印记。反观时下的爱情,谁敢说是这个时代美丽的印记?没有本真,没有质朴,没有简单,何以与之媲美。在这个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革,人们的观念也发生改变,现代人类的爱情掺杂了太多东西,人们大多数把爱情建立在了经济基础之上,价值标准也难免掺杂着金钱、名利、荣禄、声色,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爱情不仅需要花前月下的浪漫,志同道合的情感,更需要以事业为支点、以经济为依托的基础。维系恋爱的纽带,仅仅是精神上的需要、容颜上的愉悦,爱情的基础十分脆弱。当然,可歌可泣的真爱依然存在,但又有多少能不被现实打败?就算不被打败,这份爱情也夹杂着太多无奈与矛盾,爱情的纯度亦大打折扣。这个时代追求自由与个性,却把纯真给丢了,追求拥有却把无功利的心给丢了,追求非凡的爱情,却把真心给丢了……这个时代真的需要走慢点,停下来歇歇脚,回过头看看古人,不要最后把人性也给丢了。《诗经》里的爱情,随着时光的流逝,也慢慢地离我们远去,逐渐在爱情里失去方向的我们,不妨重拾《诗经》,聆听最古老的爱恋。也许我们早该领悟,爱情,需要的并不是由丰富物质包装的外表,而是一颗质朴的心与可贵的灵魂,为我们写下这些诗句的诗人们,是真诚的歌者,他们的每个音符都需要我们用心聆听。在这样一首首爱情诗中,或许我们能找到开启美丽爱情的钥匙,用古人的本真打破我们日益焦躁的心,亦勿将《诗经》继续束之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