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看图讲述的新看法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语言

关于幼儿看图讲述的新看法

时间:2013-05-01 17:51:48

关于幼儿看图讲述的新看法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语言的您有所帮助。

关于幼儿看图讲述的新看法

  看图讲述活动是利用图片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的一种常用的教学形式。然而,长期以来,这一传统的教学活动却陷入了模式化的误区。如:教师注重显性指导,忽视幼儿的主动观察;注重按教案流程教,忽视幼儿的自发关注点;注重结果的评价,忽视过程的评价等。为了使看图讲述活动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我在活动中对看图讲述教学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和尝试。

一、巧妙运用图片.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图片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更好地发挥图片的教学功效,充分调动起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呢?   
  1、适当调整图片顺序,引导幼儿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讲述。         
  以《贪吃的小老鼠》为例,在讲述时,除了以正常的顺序讲述外,我还将图片按3、1、2、4的顺序排列,引导幼儿先看破了的西瓜船,再看图1、图2,图4,找到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也可将图片按不同的顺序编出主题、情节完全不同的故事等等。   
  2、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作充分、合理的想象。 如《大象救小兔》,“大象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付老虎的就小兔的?”幼儿想出的办法,只要合乎情理就要予以肯定。这样,幼儿就能根据各自想出的方法编出不同的故事结局。   
  3、提供半成品,支持幼儿的合理想象空间。 还以《大象救小兔》为例。我只为幼儿准备一张背景图和三只兔子、一只老虎的插图,并隐去了大象的形象。这就为幼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讲述空间,讲述的结果就不一定是“大象救小兔”了,也有可能是“河马救小兔”、“青蛙救小兔”等等,还有可能是“小兔子自救”。   
  另外,我还利用幼儿的作品、即兴教具等请幼儿进行讲述,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效果当然也是十分理想。
  
二、注重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以往的看图讲述活动的目标,往往都有一个比较笼统的表述要求:连贯、完整、清楚地在集体面前表达。教师还要提出一个固定的、要求幼儿模仿的框架,在指导时一定要把幼儿的思路纳入既定的框架之中。这样,既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也使幼儿的思维很难展开。
  《纲要》中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并不是只要跟着老师的话讲就行。而是要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流,讲话有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另外,《纲要》中还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由此,我在制定看图讲述的目标时,更注重了以下两点:①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和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形式,才能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制定讲述的进一步目标,如:不重复别人的讲述,或能补充和修改别人的讲述等等。②立足不同层次的幼儿制定目标。每个班,总有几个或优秀或较差的幼儿,以往我们制定目标时,总是去头尾保中间,致使在教学中,两头的幼儿很难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也很难顺利进行。而有了不同层次的目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不用再为两头的幼儿发愁,而能根据分层的内容设置合理的提问与指导,不再操之过急。我们也从中掌握了降一降、升一升的技巧,学会了等待幼儿的发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把层次的发展目标作为活动的重点贯穿始终,看图讲述活动也就摈弃了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指导。

三、组织形式的改变.

  1、讲述的形式。
  由于看图讲述是全班幼儿观察同一(多)幅图片,讲述同一对象,较单调,幼儿往往是坚持性不长。初看图片时喜形于色,时间一长,就心不在焉。为了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我将一节课分了几个时间段,动静穿插进行。如:第一时间段,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观察图片;第二时间段,幼儿自由讲述;第三时间段,个别幼儿的示范性讲述;第四时间段,幼儿自由的表演讲述;第五时间段,个别幼儿的概括性讲述。这样,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了,课堂也活跃了,孩子们学得也更投入、更积极了,他们在相互的交流和讨论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很好地提高了讲述的水平。  
 
  2、提问。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艺术对幼儿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述构思均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设计提问时,我都注意:①多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为幼儿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让幼儿自己学习和发现。如《大象救兔子》活动中,我这样提问幼儿“如果旁边没有大象,兔子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②多提目的性强的问题,这样不至于幼儿无从答起,使活动陷入困境。③提问指向范围扩大。如《三只小猪》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三只小猪会怎样去设计自己的房子呢?”这样的问题有助于不同水平的幼儿理解和回答。另外,也是提问艺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问要注意灵活机动。每个幼儿都是活动的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虽然教师课前备课中也做了多方预设,但还是很难捕捉到每个幼儿的灵动。因而,当计划和实践出现差异,个体差异显著时,我们就要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包括提问的范围大小,难易等。  
 
  3、评价。 评价对幼儿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同时可促进幼儿间的互相学习。因而在活动过程中,我常用“肯定、鼓励”等语言支持、吸引幼儿。对孩子们的回答,我也不要求他们一定要用多么准确或优美的语言,而是鼓励每个幼儿大胆地说,哪怕是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我都不会去否定他们,而是更进一步的去鼓励他。这也是《纲要》所体现的教学精神“要用支持和鼓励,与幼儿共同体验语言的乐趣,享受语言学习的过程”。而在活动结束时,考虑到幼儿的注意呈消退状态,我经常向幼儿提一个小任务或设置一个小悬念,激励幼儿下次再参加讲述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教案网]
  
  通过对以上几个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幼儿对看图讲述活动的兴趣更浓了。更重要的是它更适应新教学,从而更好地为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园语言推荐 激发幼儿的古诗学习兴趣 关于幼儿看图讲述的新看法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生活中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怎样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师如何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蒙台梭利方法的历史回顾 家园要配合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社会活动对渗透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 动画配音活动在幼儿语言教育中起到的作用 幼儿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 幼儿园各年龄班语言学习游戏的特点 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对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早期阅读活动的指导方法 如何做好情境表演讲述活动的准备工作 教学隽法蔫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多种途径 围绕幼儿已有经验组织语言教育活动 通过阅读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讲述水平

最新语言 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幼儿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如何设计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的倾听行为的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欣赏文学作品行为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表述行为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早期阅读行为培养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有序性 在谈话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谈能力 在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方案合集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我长大了主题墙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快来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