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语言

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

时间:2013-08-23 10:30:37

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语言的您有所帮助。

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

幼儿文学作品主要是以3~7岁的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生活画面来反映现实生活,以此打动读者的心灵,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然而,并不是拈起任何一篇幼儿文学作品就可以教传给年幼的孩子,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选择和有效利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教师要善于“去粗取精”,淘汰平庸和拙劣的作品,推荐优秀的作品,真正发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整体教育功能。

    一、幼儿文学作品的选择

    1.题材广阔,主题健康、明朗,能激励幼儿健康向上
    (1)题材广阔是指应为幼儿选择多种题材的作品,让沉淀在幼儿文学作品中的大量间接经验与幼儿发生相互作用。同时,对于幼儿来说,文学作品的主题和主要情节应取材于他们熟悉的事物,如小朋友(小动物)之间的交往和游戏、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逸闻趣事、四季景色的变化、周围环境的特点等,如《小马过河》、《四季的手》、《马路上的故事》等。当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为了更好地让幼儿在文学教育活动中得到一定的语言发展、智力启蒙和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或传统的文学作品,有的表现那种固化了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有的代表人类的智慧、勇气和诚信,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曹冲称象》;还有的反映了自然规律和幻想,如《葫芦娃》、《七色花》等……都有利于启迪幼儿的智慧发展和人格养成。
    (2)主题健康就是摒弃一些“灰色童谣”、“暴力动漫”等有违传统教育的内容,选择那些能陶冶幼儿性情、主题健康向上的优秀幼儿文学作品。“明朗”是针对隐晦、模糊、费解而言的。如《萝卜回来了》、《三只蝴蝶》能直接使幼儿获得心中有他人、互相有关爱的体验,让幼儿在模仿小兔与同伴分享食物以及三只蝴蝶共患难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动物间的友爱之情。《拔萝卜》、《狼和小羊》则形象化地启迪幼儿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干好事的道理。而《小熊米奇过生日》、《金色的房子》则从浅近的教训中使幼儿明白,只有与人分享才会有更多的朋友和快乐的道理。

    2.内容活泼、幽默,富于童趣,能自始至终吸引幼儿注意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作品时,应重点选择一些生动、形象、幽默、有吸引力的文学作品,内容上“寓教于乐”,吸引幼儿喜欢听、喜欢看、喜欢演,从而受到感染并激发起快乐的情绪。如《淘气的小猴》,通过表现小猴在晚会上一系列的顽皮和淘气的举动,如左顾右盼、跳上跳下、抓耳挠腮、吃桃子剥糖果的有趣动作和违反规则的行为,尤其是小猴自食其果把自己的屁股粘在椅子上起不来等.使幼儿始终在轻松、开心的氛围中阅读,从而满足了需要,明白了简单的规则(道理),获得身心愉悦。

    3.语言规范、优美、简洁,能给幼儿美的熏陶
    在选择幼儿文学作品时,应尽量选择那些语言规范、准确、鲜明、生动,并且容易听懂、看懂的内容,激发幼儿学习文学语言的兴趣。如诗歌《小鱼的幼儿园》以拟人的手法展现了鱼儿、荷花在水中自由欢快的游戏画面,可以激起幼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歌中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流畅的音韵抒发出爱心和童趣,能给幼儿以美的熏陶。

    4.结构完整、脉络清楚,能满足幼儿的认知水平
    选择幼儿文学作品也要考虑到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在选择故事情节时除了生动有趣,还要注意故事的严谨完整、脉络清楚、层次分明,故事情节要圆满,避免插叙、倒叙、冗长松散的叙述等。如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就比较适合幼儿的理解力和接受水平。故事中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语言规范、优美的角色对话等,都吸引了幼儿模仿、表演、合作、交流,同时故事结尾圆满,满足了他们的意愿,使幼几在情感上获得满足。

    二、幼儿文学作品的有效利用

    目前,各类幼儿教材中的幼儿文学作品总体要求相对稳定,相对经典,但同时也会因此而相对滞后。如果幼儿文学作品过多地受教材的局限,那就势必使教学内容缺乏新鲜感,对幼儿缺乏诱惑力和吸引力。所以教师在按照上述要求为幼儿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之外,还要学会有效地利用这些幼儿文学作品,进一步优化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改编作品
    教师在组织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时,要能够在众多的幼儿文学作品中选取精当的例子,并善于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改编一些作品。例如,有一首儿歌《秋天到》,原文是这样的:“秋天到,树叶飘,鸟妈妈追着跑,她把树叶当宝宝。”这首儿歌既有有趣的情节,又简短上口,适合主题活动的开展。但如果能够在结尾处稍做改变,增加一个疑问句:“咦,怎么错了?”以表现鸟妈妈找错宝宝后惊奇的样子,就可以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如果将这首儿歌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再学鸟妈妈最后一句:“咦,怎么错了?”更能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儿歌的内容,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这首儿歌。

    2.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迁移作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学习的需要。囚此,教师在组织文学活动时,要能够随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点,调整活动的进程,引导幼儿迁移作品经验,激发幼儿的内在学习需要,提高活动的效率。例如,让大班幼儿来表演小班演过的《小兔乖乖》,他们可能就不再满足于小班时的表演,而是把《小猫过生日》中小动物对付大灰狼的情节迁移到《小兔乖乖》中:他们引诱大灰狼上了“天窗”,痛打了大灰狼,最后兔妈妈高兴地夸奖说:“我的孩子都长大了,真让妈妈高兴啊!”
  时代在不断发展,幼儿文学作品也应该满足幼儿日益增长的情感需求。因此,教师在开展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联系其生活经验,精心选择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能够促进其文学欣赏水平和语言能力提高的作品,充分挖掘这些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教育意义,让幼儿爱上这些文学作品,充分认识到这些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并受益终生。

幼儿园语言推荐 注重幼儿英语语感的培养 幼儿英语教育四大误区 教幼儿阅读的基本技巧 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浅谈语言学习中的兴趣教学 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三步曲 为何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重复” 用对话平台培养幼儿口语表达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正确对待幼儿语言中的“为什么” 幼儿语言教育中诗歌和散文活动设计的方法 科学认识早期阅读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价值 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对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开展趣味化阅读对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根据幼儿故事图式的建构特点进行幼儿语言教育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 语言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

最新语言 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幼儿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如何设计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的倾听行为的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欣赏文学作品行为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表述行为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早期阅读行为培养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有序性 在谈话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谈能力 在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方案合集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我长大了主题墙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快来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