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育中诗歌和散文活动设计的方法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语言

幼儿语言教育中诗歌和散文活动设计的方法

时间:2013-08-17 10:29:48

幼儿语言教育中诗歌和散文活动设计的方法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语言的您有所帮助。

幼儿语言教育中诗歌和散文活动设计的方法

幼儿诗歌和散文在幼儿文学作品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一般来说,幼儿诗歌和散文篇幅短,通俗易懂,但却沉淀着丰厚的理性成分,可以传递给幼儿不同的文化知识、观念和情感。在语言教育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和引导,充分发挥诗歌、散文对幼儿的整体教育功能。

  教师在开展诗歌和散文活动时,在遵循幼儿文学作品教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要根据诗歌和散文自身的特点进行设计,使活动更具可行性,挖掘更多的教育价值,从而丰富幼儿的语言知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活动前——把握文体特点与作品内涵

    开展诗歌和散文活动,首先要精心选择“符合幼儿天性”的作品。所谓“符合幼儿天性”,就是立足于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符合幼儿的审美特点、认知方法和思维方式等。在了解幼儿的表现与想象水平的基础上,精心选择诗化语言的作品,必须事先考虑该作品有没有活动的价值、有没有共同建构的价值。其次,教师要分析作品中蕴涵的教育价值及难点,确定教育目标和教育重点,充分思考通过活动让幼儿建构怎样的经验,怎样的经验更具连续性、发展性,以及除了经验本身还能得到什么等,做到心中有谱。

    1.了解诗歌和散文的文体特点
    诗歌和散文作品大多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具有很强的美感,语言精练纯净且又自然流畅,富有色彩和节奏,并蕴涵着一定的意境,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令人心旷神怡。如散文《黄叶儿》和诗歌《摇篮》就具有两个共同点:一是语言表达优美、流畅。二是充满人文关怀,具有浓浓的人情味,使人感受到真、善、美。《黄叶儿》说的是动物间相互关爱的情感,《摇篮》说的是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同时,《黄叶儿》又有两条主线:①自然美:表现黄叶儿的形状特征,由黄叶儿的飘与飞折射出秋天的季节特征,而黄叶儿的融人大地又反映出一种自然规律(隐性表现)。②情感美:由黄叶儿的行为——带蚂蚁、瓢虫去旅行,反映了黄叶儿与蚂蚁、瓢虫等的友好关系。《摇篮》也有它的自然美和意境美,是在依据事物特征而展开的想象中表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

    2.把握作品内涵,确定重点和难点
    教师要对诗歌和散文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把握诗歌和散文的内容与意境,并努力挖掘作品内涵,在其深度与广度上下工夫,必要时可根据本班幼儿特点进行适当修改。如《黄叶儿》的教学重点为:引导幼儿感受黄叶儿与小动物之间的情感。难点为:融进大地妈妈的怀抱,黄叶儿还可以和谁一起去旅行?《摇篮》应更多地引导幼儿想象还有“××是××的摇篮”,并启发幼儿说出理由。

    二、活动中——感悟作品的意境。注重表达、表现

    1.创设相关情境
    诗歌和散文中的一些意境有时很难言传,只能意会,因此教师对相关情境的创设也很重要。这样的情境主要包括:①视听情境,主要指画面的设计应美观,可以配上音乐,与诗歌、散文内容相映成趣。②实景,如地上铺满黄叶儿或摇篮,或者在活动区放一些由幼儿收集的黄色叶子或摇篮等,使幼儿置身于情境中,在情境的刺激下积极活动、感受,帮助幼儿感知理解作品。

    2.注重情绪渲染
    诗歌和散文类作品大多声韵和谐,有的押韵,有的句式整齐,有的结构重复,在表达情感、渲染情境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有利于熏陶幼儿的美感和韵律感。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描述、朗读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并溢于言表,传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幼儿的情感投入,推动幼儿对诗歌和散文意境的感受。如《黄叶儿》里“她小心地飞着,飞得很慢很慢”,《摇篮》中“……是……的摇篮,摇着……”都可以传达一种喜悦、依恋的情感。

    3.引导幼儿多方面地感受作品
    (1)注意调动幼儿的感官,对诗歌和散文作品进行多通道的感受与理解。如引导幼儿听听诗歌、散文,看看画面,想想问题,说说感受,做做动作等进行表现,使语言、思维、情感、想象、动作等多通道参与,让幼儿通过反复朗诵体验诗歌内在的含义。感悟作品的意境是需要教师引领的,这一点在诗化语言作品中更值得强化。
    (2)让幼儿多听、多欣赏,使幼儿反复品味,从而激发联想,促进理解,以更好地把握作品所表现的韵味。在感悟作品和经验回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把仿编、创编的诗化语言片段完整地连缀起来。幼儿可以迁移原作品的句式结构,套用和仿用原作品的排比、韵律,根据个人生活经验,个性化地描绘新内容,营造新意境,表达新情感。
    (3)灵活有效地运用提问。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欣赏诗歌和散文作品时,要注意提问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层层递进地展现诗歌、散文的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有教学机智,要能根据幼儿的反应灵活有效地运用追问、质疑等方法,引导幼儿在讨论中获得进一步的理解、体验,发挥作品应有的教育功能。

    4.激发幼儿想象与表达、表现的积极性
    诗歌和散文作品一般都能给予幼儿较大的想象空间。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种表达、表现的机会与条件,如表演、仿编、续写、创编等,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表现,发展语言表达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诗歌和散文作品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一方面可以在不改变作品内涵的基础上,做一些简单的修改,使之成为幼儿容易理解且朗朗上口的文章,这也是教师在选择诗歌和散文时的一个原则;另一方面,可以将作品中难以理解的语言作为隐性的教育内容,只需让幼儿欣赏、感受,不必设问,即不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总之,教师在开展诗歌和散文活动时,必须以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充分发挥诗歌和散文对幼儿的多元教育功能,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语言推荐 注重幼儿英语语感的培养 浅谈语言学习中的兴趣教学 让幼儿园英语教学生活化 浅谈对幼儿科学识字的教学 关于幼儿看图讲述的新看法 怎样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待幼儿语言教育 以幼儿语言教育为中心开展主题活动 数学活动对渗透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 阅读区中的幼儿语言教育重点 表演角色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中的作用 教育有语言障碍幼儿的方法 幼儿语言教育中诗歌和散文活动设计的方法 幼儿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幼儿语言教育中早期阅读教具和学具的制作 幼儿语言教育中讲述活动的提问艺术 促进幼儿语音发展的多种手段 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最新语言 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幼儿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如何设计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的倾听行为的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欣赏文学作品行为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表述行为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早期阅读行为培养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有序性 在谈话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谈能力 在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方案合集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我长大了主题墙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快来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