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大班律动《大圣归来》教案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节奏快跑、静止,动作协调。
2、能够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小动物的典型特征。
3、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的快乐。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猴王服装一套,小猴子服装每人一套,金箍棒每人一根,ppt课件。
2、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西游记》美猴王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扮演猴王,幼儿扮演小猴子,随着《西游记》序曲的音乐进入教室。
玩游戏“七十二变,变,变,变。”幼儿自由做动作变换。
二、引出主题: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就师父。
(一)、潜入海底救师父。
1、 “猴王”用“火眼金睛”找到师父在大海。
2、幼儿变海洋动物,教师来猜。
3、 师:“除了变小动物,还要听音乐潜入海底。”
(1)、听A段音乐,幼儿来说感觉是什么样的?(高兴、灵活、欢快)
(2)、听A段音乐,变成海洋动物随着音乐快乐的旋律下海游泳。
(3)、再听,引导幼儿注意除了要快乐,游泳时还要做动作。
4、躲避妖怪。
(1)、听B段音乐1遍,提问:“谁来了?”(妖怪。)
(2)、再听B段音乐2遍,提问:1)、“看妖怪是一直追踪我们吗?”答:不是。音乐停下来,妖怪也停下来了。
2)、要怎么摆脱妖怪的追逐呢?
引导幼儿想办法。
教师小结:当妖怪停下来时,我们也要停下来变成石头动物不动,才能不让妖怪发现,躲过妖怪。
(3)、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再听B段音乐(4遍),幼儿随音乐快跑,随音乐停下。
(4)、提醒幼儿不要发出声音。再听B段音乐(2遍),幼儿随音乐快跑,随音乐停下。
5、到达海底。
幼儿随AB段(2遍)音乐连起来做动作,到达海底,师父不见了。
(二)、火焰山灭火救师父。
“猴王”火眼金睛找到师父在火焰山。
1、引导幼儿想办法,变成哪些工具来灭火。水枪等。
随音乐,变灭火的工具来灭火。
结果:火没有灭掉,为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火焰山火太大,灭火的工具太小。
2、幼儿自由组合,变成大的灭火工具。消防车、芭蕉扇等。
随音乐,再次灭火。教师指导。
结果:火焰变小了,组合有效果。
3、所有人组成一个芭蕉扇灭火。
随音乐,所有人用一个节奏,一个动作,再次灭火。
结果:火焰山的火灭了,师父救出来了。
让幼儿体验,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只有大家一起合作,力量才能变大。
三、总结:孩子们,今天你们不仅用七十二变, 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跟着音乐的节奏,潜入海底,还能够一起合作,组成各种各样的小组合和很大的芭蕉扇来灭掉火焰山的火,救出了师父。恭喜你们都成为了齐天大圣了,那俺老孙要把金箍棒送给你们!
四、结束:幼儿拿到金箍棒,随“猴王”舞动去西天取经,离场。
2、大班六一节目安排:齐天大圣
幼儿园大班六一节目安排:齐天大圣
名称:齐天大圣
性质:表演类
歌曲:
1、序曲:(西游记片头曲)
2、主题曲目:(一个师傅仨徒弟)、(猴哥)
成员:
1、师徒四人的扮演者(最主要的是形似,尤其是猪八戒)。
2、小猴子(男孩子扮演就可以,人多最好)。
3、如果都是男孩子参加的节目,需要妖怪2人(胖瘦或高矮对比明显的就可以)。如果有女孩子参加这个节目的话,就都扮演妖怪(当然要是漂亮的女妖怪啊)前面的两个小妖怪就可以不用了。
道具:
1、金箍棒(孙悟空和小猴子都要有),
2、唐僧等几人的兵器(和金箍棒一样,市场上都有卖的,很形象的!)
3、四人的服装(袈裟一件,可以自己做,用红绸子贴上金色丝带。僧衣两件,猪八戒和沙僧的。孙悟空传金色的武术服就可以,别忘了穿上一条小裙子。头上除了紧箍咒外还要有长绫,像美猴王的样子就行,也是为了和小猴子区分)
4、四人头饰(用纸板做就可以,参照物为卡通书上的图画,唐僧帽可以用生日帽改成啊, 沙僧别忘了带上念珠。猪八戒嘛,袈裟敞开,漏出肚子最好,三个徒弟最好能戴上不同颜色的丝巾,颜色搭配漂亮就好。)
5、其他小猴子的头饰可以和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但是一定不要喧宾夺主啊,颜色上稍有区分就可以了。如果有女孩子扮演的妖怪穿的衣服越鲜艳、华丽越好(尽量像妖怪最好),如果是两个男孩子的妖怪最好有黑色的斗篷,怪异的头饰就行。
情节:
师徒四人学着电视剧中的人物动作走上台(序曲伴奏),在台上走几圈后原地休息(一个师傅仨徒弟的歌曲伴奏)孙悟空跑下台,妖怪上,把唐僧捉住要带走,悟空上,和沙僧等一同把妖怪打走,这是,猴哥音乐起,师徒三人走下台,孙悟空在台上亮相,小猴子上,在悟空带领下做操练的动作,音乐结束时师徒上台集体造型。如果是女妖怪的话就要在小猴子之后上场,和小猴子两两相对应,对打。
具体动作不限,只要四个主要人物表演的形象就可以,可以让他们看孙悟空的电视剧(动画片可绝对不行的啊)模仿他们走路的动作,尤其是孙悟空哦,其他小猴子和妖怪的动作只要整齐威武就行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表演形式的节目,小朋友也喜欢演,一定让他们自己发挥(尤其是那四个主要人物的动作),不要强行规定具体动作,要不就不好看了,特死板。只要他们能根据音乐表演相对应的情节就可以。
小猴子和妖怪的就要整齐划一了,要老师多辛苦排练了!
3、清明节教案《清明时节燕归来》
活动名称:小燕子
活动准备:废报纸若干、细绳、剪刀、独木桥、燕子头饰
活动过程:
以2对亲子1分钟为限进行比赛,家长将报纸卷成"杆子"状,用细绳拴好,由幼儿着经过独木桥护送到终点,"报纸杆"数量多者为胜。
教师解说词:
小朋友,清明是一年欣欣向荣的开始。经过寒冷的冬天,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我们欢迎吗?今天,我们为了欢迎小燕子,请大家积极参与小燕子游戏吧!
文化背景知识:
每年清明,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蒸面燕的习俗。面燕古称"子推燕",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之推的,现在演变成了春天的象征,人们还把面燕作为吉祥礼物赠送亲友。"清明时节燕归来",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以及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丰厚文化内涵,激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