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明白作者把大力扶植年轻人作为重大抉择的重要意义。
2、体会作者的演讲特色,感受作者对年轻人寄予厚望的情感。
3、学习王选先生专注于科学、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
重点 明白作者把大力扶植年轻人作为重大抉择的重要意义。
难点 学习王选先生专注于科学、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有人说他自己一生中有八个重要抉择,分别是:选择计算数学专业;投身到研究软硬件结合领域;锻炼英语听力;直接跨入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致力于产业化;大力扶植年轻人;20世纪90年代进军日本市场;1995年进军广电业。这个人就是方正集团技术决策者、奠基人王选,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他人生中的第六个重要抉择。 进入情境 进入情境
作者名片 王选: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1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了解作者 了解作者,以便更好地理解他的第六个选择的重要意义。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于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的一篇演讲稿。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王选的一生中有过八次重要抉择,每次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课文是节选了其中的第六个抉择的部分。 了解写作背景 了解写作背景
自主学习 一、读一读,写一写
抉(jué)择 贴(tiē)切
枯燥(zào)扶(fú)植
趋势(qū)堕落(duò)
膏药(ɡāo)狡辩(jiǎo)
出类拔萃(cuì)
二、读一读,记一记
出类拔萃:指才干、实力、能力大大高出同
类而拔尖。
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
招摇撞骗: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诈骗。
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的地方。
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
三、浏览课文,小组合作,整理作者思路。
(第1段):交代演讲背景,引出演讲话题。
(第2~7段):讲述重要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第8段):呼吁溶于集体,实现自我价值。 识记生字词语
细读揣摩 一、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第六个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原因: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历史潮流。
影响: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
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
意义: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多出成果。
二、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所提到的“I+WE=FullI”这个公式?
我们每个人需要把自己溶在“我们”这个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
三、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句子来分析。
举例论证:引用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有扶植年轻人的传统,出了25个诺贝尔奖得主的事例证明扶植年轮人是一种历史规律。
道理论证:引用盖茨的话证明自己60岁脱离第一线的必要性;引用公式呼吁大家溶于集体,实现价值。
四、从这篇演讲稿中,你觉得王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他身上能学到些什么?
课文表现了他爱国奉献、甘为人梯、心胸开阔、敢说真话、真诚善良的精神品质。
王选站立在IT时代最高点,领跑于同行最前列,身居高位却心静如水不以“权威”自居,成就显著却心态平和不以“名人”自诩。审视自己目光清醒,推介新人不遗余力,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自省和自律意识,都值得我们学习。
五、这篇演讲以精辟独到的见解和幽默诙谐的表述,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精彩的独特风采,请找出能表现这两大特色的句子来赏析,并在小组内和同学分享。
例: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以不同阶段时期的太阳来比喻不同学位和不同身份人的精气神特点,幽默生动,通俗易懂。)
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点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把演讲、作报告说成是“卖狗皮膏药”“招摇撞骗”,表现出作者的谦逊、幽默。)
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一个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三个词语依次可理解为:淘汰、落伍了的老朽;正当红、核心人物;未来决策者、领军人物。)
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比喻重要的岗位或市场的前沿。运用比喻说法,使语言显得既诙谐幽默,又通俗易懂。)
巩固提升 听了王选教授的演讲,你有什么感悟?
从王选教授身上学习到,要把个人的兴趣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 谈感受 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本文节选了作者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中的第六个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表现了作者爱国奉献、甘为人梯的高尚精神。 用自己的方法总结 巩固提升
课后作业 查阅王选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王选的卓越成就和巨大贡献。
板书 一、(第1段):交代演讲背景,引出演讲话题。
二、(第2~7段):讲述重要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三、(第8段):呼吁溶于集体,实现自我价值。
2、部编新人教版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导学目标】
1.记住王选极其重大贡献。
2.识记课文主要词语。
3.了解王选一生中经历的几次重大选择。
4.学习王选先生专注于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吗?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二十年来,坚持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7年集团总收入达400亿。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与王选有什么关系吗?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抉择(jué) 阻碍(ài)
堕落(duò)膏药(gāo)
如日中天(zhōng)狡辩(biàn)
2.词语解释
阳奉阴违: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
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
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招摇撞骗: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3.作者简介
王选(1937—2006),“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2002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4.写作背景
本文是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的一篇演讲稿。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王选的一生中有过八个重要抉择,每次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本文节选的是第六个选择。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理清结构,并按要求概括。
(1)本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写作者的第六个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2)概括各个段意思。
【交流点拨】①引出话题;②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③马太效应;④“我”已非权威。⑤创业的都是年轻人。⑥“我”是真心诚意地扶植年轻人。⑦时刻记住自己是一个普通人。⑧总结:要体现自我价值。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局部突破
1.开篇举比尔盖茨及电视节目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引出下文,写自己退下来的原因是为了给年轻人创造创业机会。
2.第三段列举了哪个事例?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卡文迪许实验室优良传统。为了说明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
3.作者是如何评价“马太效应的”?
【交流点拨】体现在“我”身上,很可笑。
4.第五段中,作者是如何告诫年轻人的?
【交流点拨】“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要脚踏实地,不要心浮气躁,耐不住寂寞。
5.通过王选的这个抉择,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具有哪些崇高品质?
【交流点拨】①聪慧过人,善于发现总结;②谦虚谨慎、性情耿直;③勤奋好学、不求虚名;④爱国忘我的工作;⑤关心爱护年轻人。
步骤四 品味语言 探究写法
1.结合上下文,赏析下列句子。
(1)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
【交流点拨】“曾经”“跟不上”“过时”几个词语体现出一个胸怀宽广、谦虚谨慎、不慕荣利的科学家的高贵品质。
(2)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我的作用。
【交流点拨】“取代”一词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科学家宽广的胸襟,更是一种一心为国的忧患意识。
(3)名人老了,称呼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交流点拨】语言诙谐幽默,含有讽刺意味。体现出作者正直坦荡的胸怀。
2.本文的开篇有何特点?
【交流点拨】用故事导入,吸引人。
3.课文的严密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交流点拨】文章开头写自己要脱离技术第一线,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为了“给青年人创业的机会”,下文紧紧围绕此意思展开来写。验证了自己“要脱离技术第一线”的正确性。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王选曾经说“人生中最智慧的选择”指的是第六次,作者这样的评议突出了王选的无私和睿智,以及对年轻人的高度信任。本文写的就是第六个选择。
2.拓展延伸
谈谈如何把握好成功的机遇?
【交流点拨】①合理的期望值;②冷静的思维;③认真的态度;④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⑤一旦看准机遇,立即果断迅速作出决定或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3、《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抓住关键句,理解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
2.体会这篇演讲稿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
3.学习王选先生抉择的智慧,专注于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么?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三十多年来,方正集团坚持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的创建者王选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做出了怎样智慧的抉择吗?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的。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介绍背景知识及作者
1.背景知识介绍。
本文是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每一次重大的抉择都预示着一个人未来要走的路,面对抉择时,要有智慧和勇气。本文作者王选的每次抉择,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2.作者介绍。
王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他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又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2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概括重要抉择
1.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引出演讲的话题: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一生中的重要的抉择。
第二部分(第2-7段):分析论述第六个重要抉择,花大力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自己的作用,早出成果。
第三部分(第8段):总结全文,将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公式送给青年学生,希望青年学生把自己溶在大集体里,体现自我价值。
2.细读第1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讲述《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一电视节目。
明确:由李素丽对自己的形容引出作者对自己的形容:“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表现了作者的谦虚。
3.作者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来比喻不同的人群,好在哪里?
明确:比喻贴切形象,语言幽默,引出演讲的中心话题——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作者即景设喻,拉近了作者与听众的距离,又给青年人以极大的鼓舞。
4.细读第2-7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第六个重要抉择”的。
明确: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如何看待权威;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分析名人和凡人的特点。
5.第2段作者列举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多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明确:充分论证了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是历史规律,强调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意义。
6.作者在结尾为什么称自己的演讲为“狗皮膏药”式的?
明确:作者认为自己已经脱离第一线,创造的高峰已过去,并非站在行业的最前沿。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的体会,而不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对大家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当然这是作者自谦而诙谐的说法,显得幽默风趣。
7.这篇演讲是围绕什么中心来展开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大力扶植年轻人。因为本文是作者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作者面对的是北大的学生们。演讲的目的是鼓励最富创造力的年轻人努力奋斗,早出成果。
目标导学三:品味写作特点
1.这篇演讲稿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结合第2-6段分析逻辑严密性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第2段提出观点——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第3、4段阐明自己对“权威”的认识,这是扶植年轻人的理由;第5、6段举例分析创业的都是年轻人,要为年轻人创业创造条件,即怎样扶植。这几段是按层层深入的顺序安排的,逻辑严密。
2.这篇演讲口语与科学术语相结合,语言通俗易懂,真挚感人,结合下列句子分析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
(2)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
(3)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明确:(1)“不可设想”意思是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这里指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
(2)“马马虎虎”意思是勉强,凑合。表现作者的谦虚,幽默。
(3)“风口浪尖”比喻重要的岗位或市场的前沿。运用比喻,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目标导学四:提升认识谈启示
作者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取得了成功。读完本文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年轻人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力,所以要抓住现在,勤奋努力;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要培养自己的创造力,要跟上时代步伐。
课堂小结:这篇演讲稿的特点:①主题鲜明,逻辑严密;②层次清楚,详略得当;③诙谐幽默,真挚感人。
三、板书设计
我一生中的
重要抉择引出话题:谈奋斗体会,重要抉择
大力扶植年轻人
总结全文:把自己融入集体鼓励年轻人
勤奋创造
体现自我价值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问题导学、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抓住了主要问题,由主要问题再延伸出相关问题。这样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到以学定教。
不足之处 作者是IT界的专家,演讲面对的又是高等学府的学生,有些内容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再次授课时应加强对计算机发展的介绍,以方便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理解作者的观点。这篇演讲稿很生动,却没能留出时间让学生分段上台演讲。侯晓旭
4、《小石潭记》优秀教学设计(共三课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3、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4、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增强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特征,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由景入情、以情入景的写作方法,激发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陶冶自身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访名山游大川实乃人生一大乐事,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山山水水,我们总会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既能获得美的享受,又常有许多感悟。然而有那么一位名人,面对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却觉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记》,与他同游,去感受他那特有的心境。今天我们学习《小石潭记》。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著有《柳河东集》。
2、作者曾被贬为永州司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下了有连续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3、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4、学习生字:
篁竹(huáng)清冽(liè)卷(quán)石底为坻(chí)
为嵁(kān)佁然(yǐ)参差(cēncī)披拂俶(chù)而远逝
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翕(xī)忽
三、古汉语知识:
1、一词多义:
①、可: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②、从: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③、清: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过清。
④、差:长短不一,参差披拂;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⑤、以:因为,以其境过清;表示前一行为是后一行为的的方法或手段,可以不译,近岸卷石底以出。
⑥、乐:以…为乐,心乐之;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2、古今异义:
①、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去:离开;今常用义为“往”。
3、词语活用:
①、西,向西,名词作状语。例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乐:a.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例句:心乐之;b.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似与游着相乐。
③、下,a.名词作状语,向下。例句:日光下澈;b.名词作状语,在下面,下见小潭。
④、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例句:斗折蛇行。
⑤、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例句:斗折蛇行。
⑥、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例句:其岸势犬牙差互。
⑦、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例句:凄神寒骨。
⑧、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例句:凄神寒骨。
⑨、空:名词“空”用作“游”的状语,“在空中”。例句:皆若空游无所依。
⑩、近:形容词“近”带宾语“岸”,作动词表示靠近,接近。
四、教师小结:
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先叙写寻潭的经过,概写石潭的全貌。再写潭水与游鱼。接着写潭溪与岸势,最后写潭上人的感受交代了同游者。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之情。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三、合作探究: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发现小潭: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移步换景的写法。
3、全班齐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六、教师小结:
人生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失落、抑郁、痛苦更是于事无补。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用灿烂的笑脸去应对挫折,不仅要做生活的强者,更要做生活的勇者。
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心情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3、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侧面描写水的清澄:游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动静结合特写镜头。
4、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灭可见;岸势:犬牙差互——参差不齐
3、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五、文章结尾是记录同游者,是游记常用的一种格式。
六、总结全文:
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那样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跟我们今天的伟大时代完全不合了,对这点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三。
八、板书设计:
21、小石潭记
1、见小石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2、潭中景物——特写镜头:潭水:清澄,侧面描写;游鱼:动静结合。
3、小潭源流——形象比喻: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
4、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寓情于景。
————环境清幽、抑郁忧伤。
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识记王选极其重大贡献。
2.识记课文主要词语。
3.通读全文,了解王选一生中经历的重大选择。
4.学习王选专注于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难点
1.王选一生中经历的重大选择。
2.从选择中分析王选先生的精神。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吗?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二十年来,坚持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7年集团总收入达400亿。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与王选有什么关系吗?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
二、资料助读
王选(1937-2006),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被誉为“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2001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三、让学生根据预习解释下列词语
出类拔萃 多多益善 阳奉阴违 强词夺理
招摇撞骗 风口浪尖 平易近人 不修边幅
四、整体感知
1.让学生介绍有关背景。
本文是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的一篇演讲稿的节选。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王选的一生中有过八次重要抉择,每次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本文节选的是第六个选择的部分。课文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深入浅出,即是讲的专业,所谈的问题又带有普遍性,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自信、执着,流露出他的自强奋进、开拓进取,以及他甘做人梯,扶植新秀的崇高。
2.引导学生浏览课文,理清结构,并按要求概括。
提示:本单元话题是“把握成功的机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个人发展的机遇很多,明智的抉择是把握机遇的前提条件,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人生的成败得失。速读课文,概括作者的第六个重要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并标出相应的段落。
(1)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
王选甘当人梯,真心诚意扶植年轻人。
(2)作者在介绍自己扶植年轻人前,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五代科学家的做法,以及作者60岁前的成就,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作者这样安排意在赞扬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五代科学家的做法有利于青年人的成长,为自己做出第6个抉择作铺垫,表现科学家甘为人梯的牺牲精神和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
(3)作者为什么要建议“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
世界上一些企业的创业者、发明家,没有一个超过45岁的。
(4)作者为了论证自己“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的观点,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事实论证(正反论证)。作者列举了国内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来证明自己扶植年轻人的做法是正确的。
(5)古往今来很多有识之士关心青年人的成长,请用一句古诗表达这种人梯精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演讲稿也需要论证,本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为什么要扶植年轻人,作者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得出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达作为一名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高风亮节、甘为人梯的精神,使演讲更有说服力,论证过程严密。
五、指导课堂练习
六、布置作业
6、《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精品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知识与技能
1.识记课文主要词语,了解王选一生重要的抉择和贡献。
2.学习王选先生专注于科研、大力扶植年轻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研读课文,分析体会王选在面临重要抉择的主客观条件及思考过程。品析作者的演讲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王选将一生的抉择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高尚品质以及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精神;努力学习,并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好准备。
重点
把握文章主旨,明白作者把大力扶植年轻人作为重大正确抉择的重要意义。
难点
体会作者的演讲特色,感受作者对年轻人寄予厚望的情感。
研读法、讨论法
有关北大方正集团和中国IT科技的视频资料
1课时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么?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二十年来,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14年,方正集团总资产1521亿元,总收入748亿元,净资产483亿元。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与王选有什么关系吗?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1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本文节选于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的一篇演讲稿。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王选的一生中有过八次重要抉择,每次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课文是节选了其中的第六个抉择的部分。
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王选院士为方正集团技术决策者、奠基人,其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奠定了方正集团起家之业。方正集团拥有并创造了对中国IT、医疗医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已成为中国信息产业排行前列的大型控股集团,业务领域涵盖IT、医疗医药、房地产、金融、大宗商品贸易等产业。方正集团拥有六家上市公司,五大产业集团,是诠释“创新”理念的典范企业。2016年8月,方正集团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73位。
1.速读课文,积累文中基础词语。
(1)正确识读字音、字形。
抉择(jué) 贴切(tiē) 枯燥(zào)
扶植(fú)趋势(qū)堕落(duò)
膏药(ɡāo)剥削(bō)狡辩(jiǎo)
豁然开朗(huō) 出类拔萃(cuì)
(2)成语积累
出类拔萃:指才干、实力、能力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
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
招摇撞骗: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诈骗。
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
2.浏览课文,理清作者思路。
讨论明确:
一、(第1自然段):概述自己的一生,是过时的科学家,是快落山的太阳。
二、(第2~7自然段):大力扶植年轻人。
三、(第8自然段):送大家一个公式,把自己溶在集体中,去体现自我价值。
1.研读课文,说说作者做出第六个抉择的原因或条件、影响或结果以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讨论明确:
第六个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原因或条件:是历史规律
影响或结果: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
意义: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向未知的领域探索进取,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积极做贡献。
2.重点朗读有关语段,体会演讲语言通俗易懂、真挚感人的特点。
结合下列句子说说下面加点文字在句子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1)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
以不同阶段时期的太阳来比不同学位和不同身份人的精气神特点,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
靠吹嘘、说教获取成功,是作者自谦、幽默的说法。
(3)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一个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
三个词语依次可理解为:淘汰、落伍了的老朽;正当红、核心人物;决策者、领军人物。
(4)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比喻重要的岗位或市场的前沿。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小结:作者在文中采用了趣打比喻的说法,使语言显得既诙谐幽默,又通俗易懂。
3.你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所提到的“I+WE=FullI”这个公式?
我们每个人需要把自己溶在“我们”这个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
4.从王选的这篇演讲稿中,你能看出王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你从他身上能学到些什么?
讨论明确:
王选站立在IT时代最高点,领跑于同行最前列,却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名人”自诩,不以“功高”自傲。身居高位却心静如水,成就显著却心态平和,审视自己目光清醒,推介新人不遗余力,真心实意,对自己近乎有些苛刻的自省、自警和自律意识,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课文节选主要介绍了王选的第六个重要抉择,即是——扶植年轻人,并且介绍了自己做出这一重要抉择的原因、目的、态度、方式方法及建议,表现了他甘做人梯、扶植新秀、心胸开阔、敢说真话、真诚善良的精神品质。
1.主题鲜明,逻辑严密。
真正成功的演讲,首先要以深刻的思想启迪人。这种思想不是人云亦云的随声附和,而是经过自己头脑思考而来的真知灼见。这点在王选教授的演讲中表现得尤为充分。课文始终围绕“人生中的重要抉择”来写,避免说教,注重用实例和事实说话,深入浅出。
2.语言诙谐,通俗易懂。
这篇演讲以精辟的见解和诙谐的表述,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精彩绝伦的语言魅力。不但有科学原理,而且有人生哲理;不但有学术的穿透力,而且有情感的震撼力;不但有理论的清晰度,而且有语言的幽默感:这一切构成了王选演讲的独特风采。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一、概述自己一生,是快落山的太阳二、大力扶植年轻人历史规律“我”不再是权威创业是年轻人的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观点鲜明无私奉献幽默通俗三、以公式作结:重视集体力量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要掌握的字词也较多,但是这是由具有划时代人物王选教授作的报告,内容集中,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色,语言也通俗易懂,所以只要我能适当引导,合理安排教学步骤,自然也能激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事实上也证明如此。同学们兴趣浓厚,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性都很高。在积累文中基础字词、把握文章内容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体会该演讲词的语言特色,掌握演讲的一些技巧。更难能可贵的是,同学们从王选教授身上学习到,要把个人的兴趣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7、《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优秀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他是位平易近人的科学家,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者,他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二次革命,他有着自主创新的成长历程,他提出了很多的前沿观点。他一生中有八次重要抉择,每一次抉择都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相连。他是中国科技界的一位灵魂人物,让我们向他致敬!他就是——王选。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王选抉择的主客观条件及思考过程。
3.学习王选进行人生抉择的智慧及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精神。
教学目标: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吗?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三十多年来,坚持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与王选有什么关系吗?王选又有哪些重要的人生抉择要告诉我们呢?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注意以下加点字的注音。
崭新(zhǎn) 堕落(duò) 剥削(xuē)
(2)理解词义。
扶植:扶持培养;扶助培植。
干预:指干涉或过问与他毫无关系的事情。
狡辩:诡辩,把无理的事说得似乎很有理。
阳奉阴违: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招摇撞骗:寻机骗人,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兆。
论资排辈:据资历深浅、辈分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不修边幅: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2.作者简介。
王选(1937-2006),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业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被誉为“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背景链接。
本文是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的一篇演讲稿。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王选的一生中有过八次重要抉择,每次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课文节选了第六个抉择的部分,讲的既是专业,所谈的问题又带有普遍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自信、执着,流露出他的自强奋进、开拓进取,以及他甘做人梯、扶植新秀的崇高品质。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文中所说的重要抉择是什么?
【交流点拨】王选先生的第六个抉择,即在1992年,开始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我”的作用。
2.作者为什么要花大的力量去扶植年轻人?
【交流点拨】王选认为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
3.作者认为世界上“可悲可笑”的事是指什么?
【交流点拨】作者年轻时处于最前沿,处于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得到承认,被说成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而当创造高峰过去了,却被看成权威。
4.作者在对待扶植年轻人这件事上的态度主要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说,对于扶植年轻人的态度是真心诚意的,接着表明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成果,要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平台,充分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年轻人快速成长。
(二)深层探究。
5.文章中多处提到“卖狗皮膏药”一事,你认为“卖狗皮膏药”究竟指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卖狗皮膏药”指有一些搞科学研究的人士,平时不专心搞研究,而是靠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做讲座,搞宣传,而实际对科学研究却没有什么贡献,说得很动听,其实却是没有用的,不切实际,甚至是骗人的。而作者说自己是“卖狗皮膏药”,这里是作者自谦的说法。
6.从这则演讲稿中,你觉得王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交流点拨】作者的第六个重要抉择是扶植年轻人,可知他把自己的人生抉择及事业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他扶植年轻人是真心诚意的,倡导不剥夺年轻人的劳动成果,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通人等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专注于科学研究、无私奉献的人。
7.这篇演讲词富有幽默色彩,请结合相关句子简要分析其语言特色。
【交流点拨】阅读本演讲词我们可以看出,文中有很多用括号标示出来的“笑声”,这些都是王选幽默语言的代表,特别是倒数第二段中调侃性的语言很多,如:“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这些语言既有人生哲理,又有情感的震撼力,语言幽默风趣,体现着一代科学家的独特风采。
8.朗读课文,进行模拟演讲。
【交流点拨】把握演讲词的特点,注意演讲的对象及场合。体会演讲者致力科学研究,努力扶植年轻人的真诚而谦虚的态度,同时,模拟演讲时要注意体会演讲者幽默风趣的语言。
(三)写法分析。
这篇文章节选自《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主要选的是第六个抉择的部分,虽是节选内容,但结构仍然相对完整,主题鲜明逻辑严密。课文始终围绕“扶植年轻人”这一抉择来写,写为什么要“扶植年轻人”,因为扶植年轻人是历史的规律,避免说教,注重用实例和事实说话,深入浅出。演讲以精辟的见解和诙谐的表述,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精彩绝伦的语言魅力。不但有科学原理,而且有人生哲理;不但有学术的穿透力,而且有情感的震撼力;不但有理论的清晰度,而且有语言的幽默感:这一切构成了王选演讲的独特风采。
四、板书设计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王选
扶植年轻人
(专注科研 无私奉献)
五、拓展延伸
作者第六个重要抉择是“真心诚意地扶植年轻人”,你从这件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交流点拨】示例一:放手也是一种美。示例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示例三:将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
8、《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优秀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重要抉择。
2.学习论证方法。
3.品味风趣幽默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习论证方法。
2.品味风趣幽默的语言。
难点:
学习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精品课件】展示北大方正、王选的一组图片
同学们听说过“北大方正”吗?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二十年来,凭着以王选为核心的科研人员的奋力拼搏,在中国IT产业发展牢牢占据了主导地位。2007年集团总收入超过400亿元。核心人物王选,就是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一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在成功的道路上有过怎么样的抉择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他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
二、整体感知
【精品课件】
1.了解文体。
演讲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一种文稿。
演讲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要有针对性,关注听众的身份。第二,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观点鲜明。第三,演讲语言要体现口语化的特点。
2.了解作者
王选(1937.2.5-2006.2.13),江苏无锡人,出生于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4年晋升为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2002年2月1日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主要学术工作是从事计算机逻辑设计、体系结构和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华光和方正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的研制,用于书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的编排。针对汉字字数多,印刷用汉字字体多、精密照排要求分辨率很高所带来的技术困难,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型的高倍率信息压缩和高速复原方法,并在华光Ⅳ型和方正91型、93型上设计了专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复原算法,显著改善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可参考【知识总汇】
3.检查预习,识记字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抉择(jué)趋势(qū)堕落(duò)署名(shǔ)名人逸事(yì)
(2)解释重点词语。
贴切:妥帖,确切。
抉择:挑选;选择(用于较正式的场合或书面)。
扶植:栽种;扶持培植。比喻以某种手段培养人才或某种势力的壮大。
多多益善:益:更加,多;善:好。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堕落:是思想和行为向消极的方向倾斜。
狡辩:指诡辩;把无理的事说得似乎很有理;用虚假掩埋真相把无理的事情说得很有道理。
阳奉阴违: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
逸事: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不修边幅: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拘小节。
可参考【知识总汇】
3.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精品课件】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1)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2)按演讲的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划分层次,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要点。
学生思考,交流
参考
(1)王选作了他一生中一个重要抉择的演讲。
(2)第一部分(1):开头。开场白,介绍自身情况,引出演讲话题。
第二部分(2-7):主体。具体阐述“我”一生中的第六个重要抉择。
第三部分(8):结尾。向大家提出希望:把自己溶在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
三、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学生朗读全文,学习探究课文。
1.快速阅读第一部分,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回答问题。
这篇演讲是如何开头的?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思考,交流。
参考
引用微软原董事长盖茨的话,并把自己跟李素丽比照,阐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接着运用太阳的比喻,拉近了演讲者与现场听众的距离。
这样幽默生动的开场白,引起下文,为提出演讲话题铺垫。活跃了现场气氛、有吸引听众的效果。
2.自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进行这个抉择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
参考
原因: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
结果:创造条件让年轻人多出成果。
(2)在作者阐述重要抉择,为什么在第7段列举名人和凡人的差别?
参考:作者通过列举生活中人们所认为的名人与凡人的差别,让人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偏见,从而告诫自己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
3.在演讲中,作者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一系列论证方法。结合具体例子,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作具体分析。
参考
(1)举例论证。作者列举“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它就有很好的扶植年轻人的传统。”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的观点。
(2)引用论证。作者引用盖茨的话证明自己60岁脱离第一线的必要性。引用名人名言,说服力强。
总之,在这篇演讲词中,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4.作者在演讲过程中有很多幽默的语言,找出例句,体会其作用。
(1)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但是我到61岁才这么干的,以前一直是奋斗过来,所以现在也是可以谅解的。
(2)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
学生思考,交流
参考
(1)作者把自己为方正做宣传工作称作“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幽默风趣,能引起现场听众的兴趣。
(2)运用一连串的对比,罗列出名人和凡人的差别,运用生活中的口语,轻松幽默。
总结:作者在演讲中,幽默风趣,既准确说明了演讲的实际情况,又引起现场听众的浓厚兴趣,拉近了演讲者跟听众的距离。
四、总结拓展
【精品课件】
(一)课堂小结
1.完成【训练测试】“阅读训练”。
2.同学之间交流本节课学习要点。
参考
(1)了解了王选和他的抉择。(2)作者在演讲中用一系列论证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3)演讲的语言幽默风趣。
(二)拓展延伸
说一段话,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至少运用两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五、作业设计
就社会上或学校内的某种现象写一篇演讲稿。
参考:①乱丢垃圾。②行人闯红灯。③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可参考【写作训练】
六、板书设计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王选
一、开场白
演讲内容二、阐述重要抉择
三、提出希望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写作特点
语言幽默风趣
9、部编人教版语文八下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明白作者把大力扶植年轻人作为重大抉择的重要意义。
2、体会作者的演讲特色,感受作者对年轻人寄予厚望的情感。
3、学习王选先生专注于科学、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
重点 明白作者把大力扶植年轻人作为重大抉择的重要意义。
难点 学习王选先生专注于科学、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有人说他自己一生中有八个重要抉择,分别是:选择计算数学专业;投身到研究软硬件结合领域;锻炼英语听力;直接跨入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致力于产业化;大力扶植年轻人;20世纪90年代进军日本市场;1995年进军广电业。这个人就是方正集团技术决策者、奠基人王选,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他人生中的第六个重要抉择。 进入情境 进入情境
作者名片 王选: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1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了解作者 了解作者,以便更好地理解他的第六个选择的重要意义。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于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的一篇演讲稿。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王选的一生中有过八次重要抉择,每次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课文是节选了其中的第六个抉择的部分。 了解写作背景 了解写作背景
自主学习 一、读一读,写一写
抉(jué)择 贴(tiē)切
枯燥(zào)扶(fú)植
趋势(qū)堕落(duò)
膏药(ɡāo)狡辩(jiǎo)
出类拔萃(cuì)
二、读一读,记一记
出类拔萃:指才干、实力、能力大大高出同
类而拔尖。
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
招摇撞骗: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诈骗。
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的地方。
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
三、浏览课文,小组合作,整理作者思路。
(第1段):交代演讲背景,引出演讲话题。
(第2~7段):讲述重要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第8段):呼吁溶于集体,实现自我价值。 识记生字词语
细读揣摩 一、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第六个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原因: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历史潮流。
影响: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
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
意义: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多出成果。
二、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所提到的“I+WE=FullI”这个公式?
我们每个人需要把自己溶在“我们”这个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
三、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句子来分析。
举例论证:引用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有扶植年轻人的传统,出了25个诺贝尔奖得主的事例证明扶植年轮人是一种历史规律。
道理论证:引用盖茨的话证明自己60岁脱离第一线的必要性;引用公式呼吁大家溶于集体,实现价值。
四、从这篇演讲稿中,你觉得王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他身上能学到些什么?
课文表现了他爱国奉献、甘为人梯、心胸开阔、敢说真话、真诚善良的精神品质。
王选站立在IT时代最高点,领跑于同行最前列,身居高位却心静如水不以“权威”自居,成就显著却心态平和不以“名人”自诩。审视自己目光清醒,推介新人不遗余力,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自省和自律意识,都值得我们学习。
五、这篇演讲以精辟独到的见解和幽默诙谐的表述,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精彩的独特风采,请找出能表现这两大特色的句子来赏析,并在小组内和同学分享。
例: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以不同阶段时期的太阳来比喻不同学位和不同身份人的精气神特点,幽默生动,通俗易懂。)
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点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把演讲、作报告说成是“卖狗皮膏药”“招摇撞骗”,表现出作者的谦逊、幽默。)
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一个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三个词语依次可理解为:淘汰、落伍了的老朽;正当红、核心人物;未来决策者、领军人物。)
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比喻重要的岗位或市场的前沿。运用比喻说法,使语言显得既诙谐幽默,又通俗易懂。)
巩固提升 听了王选教授的演讲,你有什么感悟?
从王选教授身上学习到,要把个人的兴趣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 谈感受 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本文节选了作者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中的第六个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表现了作者爱国奉献、甘为人梯的高尚精神。 用自己的方法总结 巩固提升
课后作业 查阅王选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王选的卓越成就和巨大贡献。
板书 一、(第1段):交代演讲背景,引出演讲话题。
二、(第2~7段):讲述重要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三、(第8段):呼吁溶于集体,实现自我价值。
10、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本篇演讲稿的观点。
2、了解本篇演讲稿的思路和内容。
3、体会这篇演讲稿的语言表达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抓关键句,理解作者演讲的观点和主要内容。
2、通过找论据、论证方法,体会本篇演讲稿主题鲜明,逻辑严密的论证特点。
3、通过找比喻、反问、设问修辞,找口语俗语与科学术语,体会本篇演讲稿的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王选先生抉择的智慧,专注于科研、爱国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
2、学生自己现在或将来的重大的人生抉择。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本篇演讲稿的观点。
2、体会这篇演讲稿的语言表达技巧。
(二)教学难点:
了解本篇演讲稿的思路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么?
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三十多年来,方正集团坚持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7年集团总收入达400亿。
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的创建者王选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做出了怎样智慧的抉择吗?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的。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介绍背景知识
1.作者介绍。
2.背景知识介绍。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每一次重大的抉择都预示着一个人未来要走的路,面对抉择时,要有智慧和勇气。本文作者王选的每次抉择,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请同学们首先来了解王选一生中的八次重要抉择。
本文是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
(二)整体感知内容
1.王选的第六次重要抉择是什么?
2.概括本文的演讲思路及内容
3.作者做出这个重要抉择的原因有哪些?
4.王选的第六个抉择的影响或结果?
5.这篇演讲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三)提升认识谈启示,准备“班级演讲比赛”
1.作者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取得了成功。读完本文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2.鲁迅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弃医从文。说明了什么?
三、课堂跟踪反馈
1.“班级演讲比赛”准备:你人生的一个重要抉择?
2.积累字词
第二课时
一、探究论据和论证方法
1.这篇演讲词运用了哪些论据?
2.这篇演讲词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二、探究演讲的语言表达技巧
1、文章是怎么使语言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
(1)比喻修辞
(2)设问句
(3)反问句
(4)口语与科学术语相结合,语言通俗易懂,真挚感人。
2、结合下列句子分析下面加线文字在句子中的作用,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
(2)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
(3)当然我们要创造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三、课堂小结:
这篇演讲稿的特点:①主题鲜明,逻辑严密;②层次清楚,详略得当;③诙谐幽默,真挚感人。
四、拓展结束:朗读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王选
演讲的观点:我要大力扶植年轻人
演讲的思路:总分总
演讲的内容:提出问题(分论点六)
分析问题(第六个抉择的原因)
解决问题(第六个抉择的影响或结果)
第二课时
事实论据:卡文迪许实验室、国内外成功人士、我的实例
道理论据:马太效应、荣格公式
语言表达技巧:比喻修辞、设问句、反问句、
口语与科学术语结合
11、《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精品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习王选及其重大贡献。
2.识记课文主要词语。
3.了解王选一生中经历的几次重大选择。
4.学习王选先生专注于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识记课文主要词语,了解王选的重要抉择。
教学难点
通读全文,掌握本文以时间为序,脉络清晰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吗?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二十年来,坚持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7年集团总收入达400亿。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与王选有什么关系吗?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
二、自我研学
(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抉择(jué) 阻碍(ài)
堕落(duò)膏药(gāo)
如日中天(zhōng)狡辩(biàn)
2.词语解释。
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
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
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招摇撞骗: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文中是作者的自谦之辞。
3.作者简介。
王选(1937—2006),“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2002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4.写作背景。
本文是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的一篇演讲稿。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王选的一生中有过八个重要抉择,每次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本文节选的是第六个抉择。
(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理清结构,并按要求概括。
(1)本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写作者的第六个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2)概括各个段落意思。
[交流点拨]①引出话题;②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③马太效应;④“我”已非权威。⑤创业的都是年轻人。⑥“我”是真心诚意地扶植年轻人。⑦时刻记住自己是一个普通人。⑧总结:要体现自我价值。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局部突破
1.开篇举比尔盖茨及电视节目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引出下文,写自己退下来的原因是为了给年轻人创造创业机会。
2.第二段列举了哪个事例?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卡文迪许实验室优良传统。为了说明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
3.作者是如何评价“马太效应”的?
[交流点拨]体现在“我”身上,很可笑。
4.第四段中,作者是如何告诫年轻人的?
[交流点拨]“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告诫我们要脚踏实地,不要心浮气躁,耐不住寂寞。
5.通过王选的这个抉择,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具有哪些崇高品质?
[交流点拨]①聪慧过人,善于发现总结;②谦虚谨慎、性情耿直;③勤奋好学、不求虚名;④爱国忘我的工作;⑤关心爱护年轻人。
(二)品味语言,探究写法
1.结合上下文,赏析下列句子。
(1)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
[交流点拨]“曾经”“跟不上”“过时”几个词语体现出一个胸怀宽广、谦虚谨慎、不慕荣利的科学家的高贵品质。
(2)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我的作用。
[交流点拨]“取代”一词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科学家宽广的胸襟,更是一种一心为国的忧患意识。
(3)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交流点拨]语言诙谐幽默,含有讽刺意味。体现出作者正直坦荡的胸怀。
2.本文的开篇有何特点?
[交流点拨]用故事导入,吸引人。
3.课文的严密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交流点拨]文章开头写自己要脱离技术第一线,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为了“给青年人创业的机会”,下文紧紧围绕此意思展开来写,验证了自己“要脱离技术第一线”的正确性。
四、当堂演练
1.课堂小结。
王选曾经说“人生中最智慧的选择”指的是第六次,作者这样的评议突出了王选的无私和睿智,以及对年轻人的高度信任。本文写的就是第六个选择。
2.拓展延伸。
谈谈如何把握好成功的机遇?
[交流点拨]①合理的期望值;②冷静的思维;③认真的态度;④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⑤一旦看准机遇,立即果断迅速作出决定或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
五、布置作业
教学至此,敬请完成《高效课堂》本课作业。
板书设计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1)交代背景,引出话题(2—7)讲述重要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8)呼吁融于集体,实现价值爱国奉献甘为人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