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念奴娇•赤壁怀古》《登高》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档大全 > 学习资源

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念奴娇•赤壁怀古》《登高》

时间:2022-08-09 12:42:47

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念奴娇•赤壁怀古》《登高》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学习资源的您有所帮助。

1、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念奴娇•赤壁怀古》《登高》

  01

《念奴娇•赤壁怀古》

理解性默写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表达诗人旷达之情(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的两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直抒胸臆,以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两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面对赤壁惊险壮阔的自然景象,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感慨,将自然风景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8.《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叹人生无常的悲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答案

  1、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③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①②③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6、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7、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8、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02

《登高》

理解性默写

  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2、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3、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4、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

  6.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7.①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 , 。

  ②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8.①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 , 。

  ②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③杜甫在《登高》中用“ , ”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抒写了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且今人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④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 , 。

  9.①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 , 。

  ②在诗中诗人深情倾吐自己的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 , 。

  10.①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②杜甫《登高》中“ , ”抒发了备尝艰难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之情。

  ③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 , 。

  ④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 , 。

《登高》理解性默写答案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①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8.①②③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①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0.①②③④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03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送我至剡溪。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 ”。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_”和“ ”令人叹为观止。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 ,

  ”“ , ”。

  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盛会异彩纷呈场面的句子是“ , ”。“ , ”。

  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揭示入梦原因的句子是“ , ”。“ , ”。“ , ”。“ , ”。

  8.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 ”。

  9.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 ”。“ , ”。

  10.描写天门山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 , ”。

  “ , ”。

  11.表现李白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 , ”。

  12.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

  13.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 , ”。

《梦游天姥吟留别》默写题答案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湖月照我影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5.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6.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7.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8.我欲因之梦吴越

  9.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0.裂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3.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梦游天姥吟留别》默写检测(二)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李白梦游天姥而非瀛洲,是因为瀛洲“ ”,而天姥山与之相比,却“ ”。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夸张直接描写天姥山高峻的诗句是: , 。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借助天台山从侧面表现天姥山的高峻。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具体描写李白月下飞度镜湖到达剡溪的诗句是: , 。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李白飞度镜湖到达剡溪,剡溪的景象是: , 。

  (6)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诗人着好装束开始登山。

  (7)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山腰见闻的诗句是: , 。

  (8)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天姥山上野兽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

  (9)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神仙世界出现前,天空黑云笼罩、水面烟雾迷蒙的景象。

  (10)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神仙洞府即将打开时,突然电闪雷鸣的震撼场面。

  (1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在电闪雷鸣中“ , ”,走过它就来到了一个光辉斑斓的神仙世界。

  (1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一句描写有的仙人穿着七彩仙衣御风而来的景象,“ ”一句描写有的仙人在音乐的引导下乘车而来的景象。

  (1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中进入神仙世界的李白首先看到的景象是: , 。

  (1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高洁傲岸、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特点的诗句是: , 。

  (1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 是李白从美好的仙境突然惊醒看到眼前只剩下觉时的枕席而产生的联想。

  (1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自问与东鲁的朋友分别后何时返回,他的回答是: , 。

《梦游天姥吟留别》默写检测(二)答案

  (1)(烟涛微茫信难求 云霞明灭或可睹)(2)(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3)(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4)(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5)(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6)(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7)(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8)(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9)(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10)(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11)(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12)(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13)(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1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15)(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16)(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04

《归园田居》(陶渊明)

理解性默写

  1.“ ,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起统摄全篇的作用,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对自己多年的官场生活进行总结,表示后悔的诗句是:“ , ”。

  3.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 , ”。

  4.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而是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的句子是:“ , ”。

  5.用数量词静态描写自己房屋面积的大小和房屋数量的多少的诗句是:“ , ”。

  6.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对偶句是:“ , ”。

  7.““ , ”。“ , ””四句用视听结合和以动衬静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村落中一幅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8.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时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两句是:“ , ”。

  9.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 ”。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

  10.《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

  11.《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 , ”。

  12.《归园田居》中透过““ ,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13.《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 ”。

  14.《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 ”。

  15.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6.《归园田居》中“ ,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17.《归园田居》中“ , ”两句,写诗人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为了供养家小,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18.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归园田居》中,与这画面相应的诗句是:“ , ”。“ , ”。“ , ”。“ , ”。

《归园田居》(陶渊明)答案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起统摄全篇的作用,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对自己多年的官场生活进行总结,表示后悔的诗句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而是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的句子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5.用数量词静态描写自己房屋面积的大小和房屋数量的多少的诗句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6.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对偶句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句用视听结合和以动衬静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村落中一幅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8.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时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两句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9.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

  10.《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11.《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12.《归园田居》中透过“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13.《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4.《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5.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6.《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17.《归园田居》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写诗人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为了供养家小,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18.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归园田居》中,与这画面相应的诗句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译文: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石,不觉已经天黑了。岩泉发出的响声,象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闪电迅雷,使山峦崩裂。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风当作马,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成群结队多得象麻一样。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席还在,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人世间行乐也是象梦中的幼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象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怎么能低头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心畅意,高高兴兴地过日子!

3、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念奴娇 •赤壁怀古》《登高》

  01

《念奴娇•赤壁怀古》

理解性默写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表达诗人旷达之情(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的两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直抒胸臆,以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两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面对赤壁惊险壮阔的自然景象,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感慨,将自然风景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8.《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叹人生无常的悲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答案

  1、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③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①②③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6、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7、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8、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02

《登高》

理解性默写

  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2、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3、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4、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

  6.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7.①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 , 。

  ②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8.①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 , 。

  ②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③杜甫在《登高》中用“ , ”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抒写了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且今人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④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 , 。

  9.①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 , 。

  ②在诗中诗人深情倾吐自己的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 , 。

  10.①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②杜甫《登高》中“ , ”抒发了备尝艰难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之情。

  ③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 , 。

  ④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 , 。

《登高》理解性默写答案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①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8.①②③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①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0.①②③④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03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送我至剡溪。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 ”。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_”和“ ”令人叹为观止。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 ,

  ”“ , ”。

  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盛会异彩纷呈场面的句子是“ , ”。“ , ”。

  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揭示入梦原因的句子是“ , ”。“ , ”。“ , ”。“ , ”。

  8.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 ”。

  9.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 ”。“ , ”。

  10.描写天门山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 , ”。

  “ , ”。

  11.表现李白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 , ”。

  12.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

  13.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 , ”。

《梦游天姥吟留别》默写题答案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湖月照我影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5.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6.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7.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8.我欲因之梦吴越

  9.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0.裂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3.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梦游天姥吟留别》默写检测(二)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李白梦游天姥而非瀛洲,是因为瀛洲“ ”,而天姥山与之相比,却“ ”。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夸张直接描写天姥山高峻的诗句是: , 。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借助天台山从侧面表现天姥山的高峻。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具体描写李白月下飞度镜湖到达剡溪的诗句是: , 。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李白飞度镜湖到达剡溪,剡溪的景象是: , 。

  (6)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诗人着好装束开始登山。

  (7)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山腰见闻的诗句是: , 。

  (8)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天姥山上野兽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

  (9)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神仙世界出现前,天空黑云笼罩、水面烟雾迷蒙的景象。

  (10)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神仙洞府即将打开时,突然电闪雷鸣的震撼场面。

  (1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在电闪雷鸣中“ , ”,走过它就来到了一个光辉斑斓的神仙世界。

  (1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一句描写有的仙人穿着七彩仙衣御风而来的景象,“ ”一句描写有的仙人在音乐的引导下乘车而来的景象。

  (1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中进入神仙世界的李白首先看到的景象是: , 。

  (1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高洁傲岸、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特点的诗句是: , 。

  (1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 是李白从美好的仙境突然惊醒看到眼前只剩下觉时的枕席而产生的联想。

  (1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自问与东鲁的朋友分别后何时返回,他的回答是: , 。

《梦游天姥吟留别》默写检测(二)答案

  (1)(烟涛微茫信难求 云霞明灭或可睹)(2)(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3)(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4)(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5)(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6)(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7)(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8)(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9)(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10)(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11)(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12)(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13)(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1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15)(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16)(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04

《归园田居》(陶渊明)

理解性默写

  1.“ ,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起统摄全篇的作用,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对自己多年的官场生活进行总结,表示后悔的诗句是:“ , ”。

  3.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 , ”。

  4.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而是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的句子是:“ , ”。

  5.用数量词静态描写自己房屋面积的大小和房屋数量的多少的诗句是:“ , ”。

  6.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对偶句是:“ , ”。

  7.““ , ”。“ , ””四句用视听结合和以动衬静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村落中一幅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8.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时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两句是:“ , ”。

  9.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 ”。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

  10.《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

  11.《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 , ”。

  12.《归园田居》中透过““ ,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13.《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 ”。

  14.《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 ”。

  15.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6.《归园田居》中“ ,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17.《归园田居》中“ , ”两句,写诗人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为了供养家小,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18.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归园田居》中,与这画面相应的诗句是:“ , ”。“ , ”。“ , ”。“ , ”。

《归园田居》(陶渊明)答案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起统摄全篇的作用,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对自己多年的官场生活进行总结,表示后悔的诗句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而是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的句子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5.用数量词静态描写自己房屋面积的大小和房屋数量的多少的诗句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6.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对偶句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句用视听结合和以动衬静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村落中一幅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8.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时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两句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9.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

  10.《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11.《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12.《归园田居》中透过“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13.《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4.《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5.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6.《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17.《归园田居》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写诗人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为了供养家小,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18.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归园田居》中,与这画面相应的诗句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奋发向上日积月累

  这四句话都是励志名言,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努力进取,让人们受益一生。

  我理解:

  第一句:宇宙不停地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第二句: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第三句: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不抱怨天,也不责怪别人。

  第四句: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能够生存,在安居乐业的情况下反而会灭亡。

  我积累:

  把生活变为梦想,再把梦想变为现实。——法 居里夫人

  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

  君子志于择天下。——刘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简介】传统的重要经典之一,相传系周人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句意】指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简介】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句意】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不怨天,不尤人。

  【句意】指不抱怨天,不责怪人,出自《论语·宪问》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句意】忧患:忧愁祸患。安乐:安逸享乐。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指时时警惕,才能杜绝祸患。出自自《孟子·告子下》

5、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词语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我们可以通过部首识记法记忆,如“惧”是竖心旁,和心情有关;“焚”是火字旁,心急得如同着火一般。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查字典、向父母老师同学请教等方法。

■我理解:

  表示急躁:焦躁不安

  表示礼貌:彬彬有礼

  表示从容:临危不惧

  表示性情温和:和蔼

  表示大方:慷慨

  表示悲伤:悲戚

■我运用:

  表示神态:

  表示高贵品质:

■我会认的字:

上下结构:

  蔼ǎi(和蔼可亲) 贤xián(贤良)

  焚fén(心急如焚)

左右结构:

  慷kāng(慷慨) 慨kǎi(感慨)

  惧jù(惧怕) 躁zào(烦躁)

  彬bīn(彬彬有礼)

半包围结构:

  戚qī(亲戚)

和蔼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慷慨

:①充满正气,情绪激昂;②不吝惜

贤惠

:指妇女甘愿为家庭付出,有德行,态度和气,心灵手巧。善良温柔而通情达理。

悲戚

:悲痛哀伤(着重于哀,多是个人情感上的)。

临危不惧

:遇到危难毫不畏惧。

彬彬有礼

:表示个人修养和作风的道德用语,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焦躁不安

:焦急烦躁,心神不定。

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共性: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品质、心情的。

6、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勤奋学习成语故事

  《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两个故事我们在本单元文言文中学过,故事内容都已经熟读于胸。剩下的故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儿童古文观止等工具书查阅,了解这几个成语所讲述的故事。

  参考答案: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特别勤奋。他的家里很穷,白天去做工,只能晚上读书。可家中没有钱给他买蜡烛照明。匡衡发现邻居家有蜡烛照明,可烛光隔着墙壁又透不过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引进邻居家的烛光,映着烛光读书。就这样,匡衡成了西汉的大学者。后来“凿壁偷光”的故事就耳熟能详,流传至今。

  含义:用“凿壁偷光”来形容家贫却刻苦学习的人。

  我积累:古人勤奋求学的故事

  负薪挂角 闻鸡起舞 韦编三绝 圆木警枕

  对于人物的动作描写,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可以写出连续动作,而且还可以按动作的顺序依次进行描写。这样连续性的动词可以准确地表达人物特点。

  参考答案:

  蝴蝶飞舞:五彩缤纷的蝴蝶在花间飞舞,当它们看到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时,就竖起翅膀,落在花朵上,吮吸着花粉。

  小男孩打羽毛球:小男孩高高举起羽毛球拍,朝着羽毛球飞过来的方向猛地奔跑过去,挥起球拍,拼命地把羽毛球打了过去。

  妈妈下班回到家:妈妈下班回到家,换上拖鞋,放下包,拖着疲惫的身子向厨房走去。

  囊萤夜读

  【故事】

  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含义】形容人在困境中自强不息,努力学习的精神。

  悬梁刺股: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铁杵成针:意指肯下苦功,保持平和的心态坚持学下去、做下去,最后一定能成功。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仿照下面的句子,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1、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动词连用,说明“他”很努力地要爬进车厢。

  2、罗盛教听到孩子们的哭喊声,知道有孩子落水了,就急忙向河边跑过去。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冰窟窿里泛着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他钻出水面吸了口气,立刻又钻了下去。

  动词连用,说明罗盛教担心孩子有危险,在拼命救人。

7、新城分校902班 徐佳倩:《蝉鸣》 (指导老师:齐瑶)

  蝉鸣

  实验中学新城分校902班 徐佳倩

  没有一次成功,是偶然的。

  ——题记

  古代秦始皇为横扫六国勤于政事,日夜思虑,积极改革;近代钱学森先生为中国科技事业毅然回国,扎根实验室数十载;当代滑雪冠军谷爱凌为儿时志向,坚持训练,努力自律,不轻言放弃。古往今来,诸如此类的名家辈出。但很多人只知晓他们的成就,却不曾了解他们所经受的无数个难熬的日夜,无数次濒临崩溃的瞬间……

  初中以来,我的成绩一向不温不火,说好攀不上,说差又不至于。而这一切却在八年级下学期改变了,那时我许下我一定要考第一的目标!这听起来是多么的自不量力啊,因此我从未向他人说过,生活里除了多了一份使命感外,也没有什么不同的。但正是因为这份使命感,我熬过了无数个日夜,刷了无数道题。不久,我们考试了,我考了第三名。若是以往的我不知该多么开心,但这次却是无比失望。我的心情跌入谷底,我对着镜中的自己失声呐喊,却显得那样苍白无力。我知道成功不会来得容易,但我也没想到会这么难!在这个难耐的黯淡的夜晚,我想到了放弃……

  第二天上学的路上,我听到了几声蝉鸣,这聒噪的蝉鸣声不由让我想起儿时和奶奶的对话:“倩儿,你喜欢蝉吗?”夏夜里,奶奶躺在凉席上问我。我马上激动地回答:“不喜欢,一点儿都不喜欢!它整日整夜在那儿叫,还不好听,总吵得我睡不着!”奶奶笑了笑,说:“你知道吗?它们在地底下蛰伏了无数个日夜,才换来这几个星期的光明。蝉鸣虽不如百灵鸟的歌声悦耳,但却是世间最富有朝气,最振奋人心的声音。”说罢,奶奶放下摇着的蒲扇,温柔的对我说:“你以后可要向蝉学习哦,坚持、努力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想来,当时我的目光都被夏夜的萤火虫吸引了,哪有心思听奶奶的大道理啊,只是心不在焉地敷衍说:“知道啦知道啦。”此时再次听到蝉鸣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奶奶的话,也许是潜意识里的我也并不想放弃吧。我久久地望着树上的蝉,握紧了拳头……

  仿佛忽然之间,我就初三了。第一次月考后,我终于如愿夺得了第一名!在无数个日夜的蛰伏下,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在我冲向800米终点后,在濒临绝望后的绝处逢生时……

  在暗无天日的地底下独自生活着,该有多么寂寞,多么无助啊!破土重生,吟唱枝头却被嘲笑,该有多么失落,多么难过啊!但它从不后悔,明年它依旧如此。因为它是人们生活朝气的象征;因为冲破黑暗,高声歌唱是它一生的愿景;因为它要在这个夏天展现它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在于坚持和奋斗,当你冲破云霄,实现人生理想时,胜利的号角将会为你吹响。

  愿,在今年盛夏,在夏蝉的鸣叫声中,我们都能得偿所愿!

  (指导老师:齐瑶)

8、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内容预习:《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

  一、古诗朗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

  二、内容梳理

  【佳作选登】鸣神樱与长弓

  【佳作选登】观璀璨星河

  【佳作选登】一种声音,一段回忆

  【佳作选登】难忘的声音

  【佳作选登】半勺糖

9、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北冥有鱼》知识点总结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注释

  1.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2.鲦(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是:这。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全:完全,完备。

  6.请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请:请允许我,循:追溯。本:最初。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云者:如此如此。安,怎么。

  8.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已经,之:它,指“鱼之乐”,下文的同此意。

  一词多义

  1.固

  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

  2.见

  庄子往见之:看望,拜见。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

  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天之苍苍(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三、文学常识: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庄子》。《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四、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通“溟”,海)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呢”)

  五、词类活用:

  1.怒而飞

  怒:形容词作动词,奋发,振翅。

  2.鲲之大

  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3.《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六、古今异义词:

  1.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流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之马

  2.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今义:湖泊的名称。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波动荡。

  今义:海洋运输

  七、一词多义:

  ⑴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名列前茅。(名次)

  ⑵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北山愚公长息曰。(动词,叹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平息)

  ⑶之: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⑷而:

  怒而飞。(连词,表修饰关系)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关系)

  ⑸则: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就)

  时则不至。(或者)

  ⑹以: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⑺其:

  其名为鲲。(代词,它的)

  不知其几千里也。(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他们)

  八、内容探究:

  1.庄子在本文段中讲述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

  2.文章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有何作用?

  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并不是对大鹏的赞美,重点是阐明“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如大鹏一样,它的腾飞也需要“凭借”。

  3.说说你对“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的理解。

  这里采用类比手法。展示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在空中飞行还只是梦想的年代,庄子能设想空中的大鹏“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十分惊人;尤其是对苍天颜色的追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今天看来,也是十分深奥的问题。

  4.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段中的想象的理解。

  一是在想象中夸张,如在想象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二是在想象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与之相呼应的,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三是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形象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幼儿园学习资源推荐 大象的耳朵课文生字拼音组词课后习题解答等知识点与同步练习附答案 《蜘蛛开店》生字笔顺拼音组词课后练习答案预习 二年级《彩色的梦》生字拼音词语等知识点归类同步练习附答案 《多彩的活动》习作指导与范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生字组词等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附答案 《我爱做手工》指导、范文 《荷叶圆圆》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 《操场上》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知识点归类预习 《要下雨了》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 荷花生字拼音组词等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猴王出世》生字组词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单元知识点归类预习 《口语交际》交际方法指导与例文《父与子》 《动物儿歌》生字笔顺拼音组词

最新学习资源 《秋天的雨》句子解析重点问题解答与段落大意 《花的学校》课文主题与课后习题答案 《灯光》多音字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一块奶酪》句子解析与问题解答,课文主题与段落大意 《搭船的鸟》中的句子解析与课文主题重点问题解答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 《在牛肚子里旅行》句子解析与重点问题解答 《我是什么》课文重点句子解析课后习题答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主题与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搭船的鸟》生字拼音组词多音字与词语解释

相关信息 语文老师学期工作计划 语文课内辅导整改报告 语文教师年底总结1500字 语文教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范本 语文教师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语文教师年度考核工作总结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语文教研活动总结报告与反思 语文教学“激趣”手段(河大版七年级上册) 理解带来信任_幼儿园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