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档大全 > 学习资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时间:2022-07-26 21:36:32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学习资源的您有所帮助。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qq-video vids=m09278e8hvv]

默读课文,想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巴迪长大后,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他晚上七点钟回来。”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眷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电影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我再也受不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 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是美国的巴德.舒尔伯格,译者唐若水,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2、《最大的“书”》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qq-video vids=h0198ovw9c7]

  最大的“书”

  一天,爸爸带川川去爬山。爬到半腰,他们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

  “我在看‘书’呢!”

  “哪里有书啊?”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层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川川认真地问:“这上面有字吗?”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儿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部是字啊!”

  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

  叔叔说:“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这能说明什么呢?”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叔叔说:“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国家找到更多的宝藏!”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3、《陶罐和铁罐》课文朗读与课文原文

  [qq-video vids=j0516sbrhlb]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代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得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北风和太阳

  有一天,北风和太阳相遇了。北风对太阳说:“我们来比赛吧,谁先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谁就了赢了。”

  说罢,北风迫不及待地向行人吹了一口气。行人突然觉得有点儿冷,就把敞开的衣服扣上了。北风见状,深吸一口气用力吹。可是,行人反而把衣服裹紧了。北风气坏了,他用尽全身力气吹,行人却把双手抱在胸前,衣服裹得更紧了,还把衣领竖起来挡风呢!

  太阳见了,不慌不忙地把头从云里探出来,笑眯眯地看着路上的行人。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就把双手松开了。太阳从云里走出来,行人觉得更暖和了,就开始解纽扣。太阳放射出金色的光芒,行人觉得很热,忍不住脱了衣服,跳到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这时,北风已经悄悄溜走了。

  根据《伊索寓言》改写

4、《鹿角和鹿腿》课文朗读与课文原文

  [qq-video vids=k3067t5klic]

  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侯,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根据《伊索寓言》改写。

5、《“诺曼底”号遇难记》课文原文与朗读

  [qq-video vids=r0947cf06ka]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船长站在舰桥②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吉利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了。它装货容量六百吨,船体长二百二十尺,宽二十五尺。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七岁,是1863年造的。

  雾愈来愈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有十五海里。轮船缓缓行驶着。这时大约凌晨四点钟。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

  像这类英国船,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可怕的。

  突然,沉沉夜幕中冒出一个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只见一个阴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桨的大轮船,它从敖德萨启航,船上载着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它笔直地朝“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眼看就要撞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开它了。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人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到临头,葬身鱼腹了。

  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

  由于这一猛撞,“玛丽”号自己也受了伤,终于停了下来。

  “诺曼底”号上有二十八名船员,一名女服务员,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妇女。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儿,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③,势不可挡。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④,而此刻眼看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

  “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长问道:

  “我们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闯祸而遇难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

  “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是个孩子。

  轮船在冰冷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⑤,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吉利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本文作者雨果(法国),张汉钧译(yì)。②【舰桥】舰船上甲板的前高处,是指挥航行的地方。③【湍(tuān)急】水势很急。④[酣(hān)睡]睡得很熟。⑤【须臾(yú)】片刻。

6、《识字3:“贝”的故事》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qq-video vids=w0933damd9h]

  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的身体。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7、《“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重点句子解析段落大意与课文主题

句子解析

1.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迫不及待”“立刻”极为准确地写出了“我”当时想让父亲看到“我”写的诗的迫切心情。

2.七点。

  三个关于时间的词语单独成句,说明了“我”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突出了“我”盼望父亲回来的急切心情。

3.“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糟糕透了”是父亲对“我”第一次写的诗的评价,这与前文母亲的“精彩极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扔”字表现了父亲对“我”这首诗的不屑,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严厉的父亲。

4.“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5.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爱”。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所以在 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鼓励下,不断前进。

6.“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14):写“我“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却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第二部分(15):写“我“在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帮助下一直写作。

  第三部分(16~17):写“我“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后的体会。

课文主题

  本文写了作者童年时写了一首诗, 父亲和母亲对这首诗有截然不同的评价, 这两种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得到了感悟。表现了父母对作者深深的爱和作者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8、《牛和鹅》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qq-video vids=l0929041b70]

18.牛和鹅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

  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呢!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几甩。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我那时虽然不敢这样,可是用拳头捶捶牛背还是敢的。

  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有一次,我们放学回家,走过池塘边,看见有四只大白鹅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这时,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也许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雄鹅。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就在这时候,池塘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飞快地走了过来(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是完全昏乱了)。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雄鹅摔到了半空中。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

  这一摔是那么痛快,远处的孩子们全笑了起来,我也挂着泪笑了。一切的恐怖,全消失了。因为在金奎叔的手里,鹅是那么弱,那么可笑,它,不过跟一个酒瓶子一样罢了!

  金奎叔帮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看把你吓成这样。”

  我说:“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哇!”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

  我记住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也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几声,扇几扇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

  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我觉得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平白地去欺负它干吗?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任大霖,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9、《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qq-video vids=m0929p59i8s]

6.蝙蝠和雷达

一位同学读了这篇课文,在旁边和文后提出了一些问题。你的问题是什么呢?把它们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一位同学阅读后提出的问题:

◆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

◆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

10、《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qq-video vids=z3010qunaig]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好了,我到了倒的时候了!”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第二天,天晴了,小猫从门上的破洞跳了出来:“喵喵,谢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等等,老屋!”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不注意根本听不到,“请再站一会儿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小蜘蛛飞快地爬进屋子,在屋檐上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偶尔有虫子撞到了网上,小蜘蛛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

  “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于是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慈琪,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幼儿园学习资源推荐 二年级《枫树上的喜鹊》生字拼音组词等知识点归类同步练习 蜘蛛开店生字拼音组词等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附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同步练习 《荷叶圆圆》课文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知识点 《要下雨了》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 《我的植物朋友》写作指导与习作范文 《我的拿手好戏》习作指导与范文 低年级看图写话资料大汇总(附常用词语、常用句式、练习)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知识点归类预习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大还是小》教学设计学精彩片段及反思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知识点归类预习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类复习 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彩色的梦》词语理解重点句子问题解答及课后习题答案 四年级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生字组词等课文知识点解读及练习 《口语交际》交际方法指导与例文《父与子》

最新学习资源 《搭船的鸟》中的句子解析与课文主题重点问题解答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 《在牛肚子里旅行》句子解析与重点问题解答 《我是什么》课文重点句子解析课后习题答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主题与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搭船的鸟》生字拼音组词多音字与词语解释 《不懂就要问》生字拼音组词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一块奶酪》生字拼音组词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生字拼音组词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我是什么》生字拼音组词多音字近反义词等知识点预习

相关信息 课文8《蒲柳人家》重难点问题归纳解答 课文《白杨》教学反思 精彩的运动会心得体会作文 朗读,文言文学习之本教师随笔(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课文5《孔乙己》重点问题归纳解答 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 原文节选 精彩的年终工作总结结尾大全 精彩的军训通讯稿范文 精彩酒店评价模板大全3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