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夜思》有关思乡的诗句
《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赏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吟》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人日思归》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阳城》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旅次朔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黄鹤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悲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回乡偶书》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 净水器哪个牌子好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浪淘沙令》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赠卫八处士》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与浩初上人》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题大庾岭北驿》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八月十五日》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
1.《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3.《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4.《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思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生。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8课《静夜思》知识点
知识点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夜 yè(夜晚) 思 sī(思乡)
床 chuáng(起床) 光 guāng(阳光)
疑 yí(怀疑) 举 jǔ(举手)
望 wàng(看望) 低 dī(低头)
故 gù(故乡)
二、会写字及组词
思sī反思、思念、相思
床chuáng木床、起床、冰床
前qián前方、先前、从前
光guāng光明、光头、阳光
低dī高低、低头、低下
故gù故乡、故友、故人
乡xiāng乡下、同乡、乡村
三、易错的字
思:上面是“田”,不要写成“因”。
前:“前”下面的部分“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
光:“光”上部分先写中间的竖,再写两边的点和撇。
低:“低”右边第二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点”。
四、多音字
思 sī思乡 sāi于思
地 dì地上 de轻轻地
五、近义词
望–看 思–想
举头–抬头
六、反义词
举头–低头
七、了解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八、课文解读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
相关资料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绝小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创作背景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同步练习1
一.读读写写。
二、按笔顺写生字。
目:共()画
耳: 共()画
头: 共()画
米: 共( )画
三、给生字组词。
耳( )( ) 目( )( )
头( )( ) 米( )( )
四、用直线画出三拼音节。
chuángqiánmíngyuèguāng,yíshìdìshàngshuāng,
jǔtóuwàngmíngyuè, dītóusīgùxiāng.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静夜思》的作者是,朝人。
2.《静夜思》中的“思”的意思是。
3.疑是地上霜中的“疑”是意思。
4. 《静夜思》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六、把古诗补充完整
答案:一、笔顺略 5 6 5 6
二、三略
四、chuáng(qián) guāngshuāngxiāng
五、
1.李白唐
2.思念
3.好像
4.思念家乡
六、明月头明月头故乡
同步练习2
一、在正确的说法后打“√”。
1.《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2.《静夜思》描写的是冬天夜晚的景色。 ()
3.诗中“疑”的意思是:
怀疑();好像();不能解决()
4.诗中“举”的意思是:
提出();兴起();抬起()
5.诗中“思”的意思是:
想办法( );思念();希望()
6.《静夜思》这首诗主要写了:( )
(1)李白十分喜爱夜晚圆圆的月亮,明亮的月亮。( )
(2)李白望着月亮,思念家乡。( )
二、写出下列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故乡–()望–()
举–() 思念–()意思–()
反义词:静–()举头–()明亮–()
三、造句。
思念—
【答案】
一、1.√3.好像(√)4.抬起(√)5.思念(√)6.(2)√
二、
近义词:
故乡–(家乡)望–(看)
举–(抬) 思念–(想念)
反义词:
静–(动)举头–(低头)
明亮–(黑暗)
三、思念——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情不自禁地思念起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和妈妈。
3、《乡下人家》课后习题答案,描写乡村的诗句
1、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
答:可以画六幅:
①瓜藤攀檐图;
②鲜花绽放图;
③雨后春笋图;
④鸡鸭觅食图;
⑤乡村晚餐图;
⑥月夜睡梦图。
2、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
示例:我喜欢“月夜睡梦图”,它让我知道了乡下人家辛苦一天后能够享受到甜蜜夜晚的幸福。从他们的无忧无虑中可以看出他们喜欢乡村生活,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3、读句子,再从课文中找出像这样写得形象生动的句子,抄写下来。
a、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笋破土而出写成“探出头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鲜嫩的笋从土里出来的情景。
b、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这句话写出了乡下人家边吃边聊,说话毫无拘束,尽情地享受乡村生活的那份愉悦、快乐和惬意。
4、你眼里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吧!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地方,注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哦!你眼里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
例:
我们的乡村是个美丽蛾地方。春天万物复苏,桃红柳绿。迎春花盛开,银燕从南方飞来……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像。夏天,万物生长盛旺,百花盛开,稻田里的秧苗绿油油的,就好像给大地铺上了绿色的大地毯。果园里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生机盎然……秋天,稻团里的稻谷金灿灿的,好像是给稻田铺上了金黄色的大地毯,从远处望去格外耀眼。果园里的石榴一个个露出圆圆的笑脸。柿子树挂满了许多红红的小灯笼,好似在向人们传递着丰收的喜讯,农民伯伯个个都笑开颜。
课外拓展:
描写农家生活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一翁卷《乡村四月》
4、《静夜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静夜思》是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下册第8课课文,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是一首语言浅显却情感真挚的思乡曲。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成功的刻画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前途充满了信心,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一直未得人赏识。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教学目标
1.用借助拼音、猜谜语、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9个生字,会写生字“思”,认识偏旁“攵”。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尝试借助节奏划分读出节奏和韵味,并能背诵古诗。
3.通过想象画面理解“疑”的意思,通过做动作、发挥想象补白的方法感悟诗人思乡之情。
4.初步领略吟诵的魅力并尝试吟诵。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多种方法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诗人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释题,学写“思”
1.放开声音,齐读课题。
2.从课题中,你读出了那些信息?
3.释题
4.学写“思”
①认识偏旁,你还知道哪些字带心字底?
②要想写好字,首先得学会观察,根据老师的提示谁来说一说?
③板书,书空。
④请大家描一个写两个,互查,评价。
【设计意图】在书写“思”时,要注意上收下放,并注意“田”的占线及“心”中卧勾的写法。能通过老师出示的观察提示,养成写字前先观察的习惯,为写好其他字打好基础。
二、读出节奏,感受押韵
1.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2.请大家根据老师划分的节奏自己在课本上画一画,再读一读。
3.师范读
4.指名读
5.再观察一下每行古诗最后一个字的拼音,你发现了什么?
末尾韵母相同,使我们读起来更加和谐优美,这也是古人作诗的一种方法,叫做押韵。
6.齐读
【设计意图】对古诗停顿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古诗韵律节奏的感受。
三、生字认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正音
2.带拼音小老师领读
3.去拼音读给同桌听,互查。
4.开火车读生字
5.认读“故”
组词,造句,理解“故乡”的意思
反文旁与“文”的区别?
反文旁与折文区别?板书书空,找区别(儿歌:反文旁有四笔,撇横撇捺要分离,折文旁有三笔,二笔横撇要牢记)
6.认读“光”
生活中,你在哪见过这个字?
7.你有什么好的识字方法分享给大家吗?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识字的方法与途径。
8.这些生字大家都认识了吗?我要考考大家啦。
①猜字谜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能说一说吗?
②古字猜一猜
【设计意图】多种识字方法既认识了字,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9.游戏识字:开火车
四、研读课文
(1)理解“疑”
1.质疑:“疑”是什么意思?
2.板书学生答案
3.“疑”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想象一下,诗人李白当时站在床前看见的是怎样的月光?
4.明亮的月光洒在屋顶上、树上、地上,天地间变成什么样?
5.你在哪儿见过霜?
天冷时,地上那白白的、薄薄的一层就是霜。你们看,这就是霜。
6.看来诗人是用“霜”来描写月光的明亮色彩,而不是怀疑地上有没有下霜,那么,只有理解成什么才合乎情理?
7.齐背:《望庐山瀑布》
这其中的“疑”又该如何解释呢?
8.看来,想象古诗描述的情景之后再回过头来体会词语的意思,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了。
9.指名读
10.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画面,让孩子明白“疑”是好像的意思,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拓展《望庐山瀑布》一诗,巩固对“疑”的理解。
(2)第二句
1.找出一对反义词
2.理解“举头”(做动作)
老师看到的你们是抬头和低头,那我们把它换成抬头吧,可以吗?
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的好费力,这是为什么?
那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3.李白望的是什么?思的又是什么?(板书)
4.(配乐)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思念故乡的谁?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5.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谁能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读一读。
6.我们一块跟着诗人的心情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吧。
7.望月起立诵读《静夜思》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置身其中的想象,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朗读中,学生体会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五、课后拓展
1.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像唱歌一样好听,你们听。
【设计意图】引领孩子们初步领略吟诵的魅力并初步尝试吟诵,让“吟诵”这种汉语诗文的活态回归课堂。
2.古时候还有很多诗人写了有关月亮的古诗,请用我们今天读古诗的方法读一读。
六、作业布置
1.喜欢阅读的你,课下读读《唐诗三百首》。
2.喜欢讲故事的你,把《静夜思》讲给家人听。
3.喜欢画画的你,画出诗中的意境。
4.喜欢查阅资料的你,课后了解李白和他的诗歌,搜集更多关于月亮的诗句。
【设计意图】分层布置作业,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分别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静夜思》同步练习
一、在正确的说法后打“√”。
1.《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2.《静夜思》描写的是冬天夜晚的景色。 ()
3.诗中“疑”的意思是:
怀疑();好像();不能解决()
4.诗中“举”的意思是:
提出();兴起();抬起()
5.诗中“思”的意思是:
想办法( );思念();希望()
6.《静夜思》这首诗主要写了:( )
(1)李白十分喜爱夜晚圆圆的月亮,明亮的月亮。( )
(2)李白望着月亮,思念家乡。( )
二、写出下列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故乡–()望–()
举–() 思念–()意思–()
反义词:静–()举头–()明亮–()
三、造句。
思念—
【答案】
一、1.√3.好像(√)4.抬起(√)5.思念(√)6.(2)√
二、
近义词:
故乡–(家乡)望–(看)
举–(抬) 思念–(想念)
反义词:
静–(动)举头–(低头)
明亮–(黑暗)
三、思念——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情不自禁地思念起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和妈妈。
6、《静夜思》生字拼音组词笔顺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夜 yè(夜晚) 思 sī(思乡)
床 chuáng(起床) 光 guāng(阳光)
疑 yí(怀疑) 举 jǔ(举手)
望 wàng(看望) 低 dī(低头)
故 gù(故乡)
二、会写字及组词
思sī反思、思念、相思
床chuáng木床、起床、冰床
前qián前方、先前、从前
光guāng光明、光头、阳光
低dī高低、低头、低下
故gù故乡、故友、故人
乡xiāng乡下、同乡、乡村
7、《马诗》诗句解释翻译
【释义】
大漠:广大的沙漠。
钩:古代兵器。
何当:什么时候。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简析】
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这里所选的是第五首。
广阔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制辔脑,飞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金络头,
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8、《江上渔者》《游园不值》《泊船瓜洲》诗句翻译
【释义】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
爱:喜欢。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简析】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释义】
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简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的十分形象而又富有乐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释义】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绿:吹绿。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
一水:一条河。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
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
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9、《春夜喜雨》诗句意思
释义】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就。
发生:萌发生长。
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重:读作zhòng,沉重。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简析】
本诗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为什么好呢,因为它“知时节”。这里就是把雨拟人化,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
10、《静夜思》生字拼音组词等知识点预习及同步练习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生字。
2.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二、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自然,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的美名。他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三、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思:sī(反思、思念、相思)
床:chuáng(木床、起床、冰床)
前:qián(前方、先前、从前)
光:guāng(光明、光头、阳光)
低:dī(高低、低头、低下)
故:gù(故乡、故友、故人)
乡:xiāng(乡下、同乡、乡村)
四、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夜:yè(夜晚、日夜、黑夜)
疑:yí(怀疑、疑问、疑似)
举:jǔ(举手、举头、举动)
望:wàng(看望、希望、张望)
五、多音字
地:dì (地上)de(悄悄地)
思:sī(思乡)sāi(于思)
六、近义词
望——看 思——想举头——抬头
七、反义词
举头——低头
八、理解诗意
静夜思
[ 唐]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举头:抬头。
思:思念。
故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
疑:不能确定是否真实;不能有肯定的意见;不信;因不信而猜度;怀疑。
霜:气温很低时凝结在地面上的白色冰晶。
【诗意】
银白色的月光照在床前,好像地上下了白霜。抬起头来望着高高挂在天空的明月,便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九、问题归纳
1.《静夜思》描写了哪些景物?诗人由圆圆的明月想到了什么?
《静夜思》描写了月光、明月,诗人由圆圆的明月想到了故乡和亲人。
2.《静夜思》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静夜思》描绘了晴朗的夜晚,诗人仰望窗外的明月想念故乡和亲人的画面。
十、课文主题
这首诗借明月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无尽的思念。
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古诗时,首先读正确,读得一字不差,而且读出古诗的韵律。如朗读节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其次,读出诗歌的节奏。朗读时还可以配乐朗诵、或配上简单的动作。最后,要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感受诗的画面和韵律之美。
图文解读
同步练习1
一、在正确的说法后打“√”。
1.《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2.《静夜思》描写的是冬天夜晚的景色。 ()
3.诗中“疑”的意思是:
怀疑();好像();不能解决()
4.诗中“举”的意思是:
提出();兴起();抬起()
5.诗中“思”的意思是:
想办法( );思念();希望()
6.《静夜思》这首诗主要写了:( )
(1)李白十分喜爱夜晚圆圆的月亮,明亮的月亮。( )
(2)李白望着月亮,思念家乡。( )
二、写出下列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故乡–()望–()
举–() 思念–()意思–()
反义词:静–()举头–()明亮–()
三、造句。
思念—
【答案】
一、1.√3.好像(√)4.抬起(√)5.思念(√)6.(2)√
二、
近义词:
故乡–(家乡)望–(看)
举–(抬) 思念–(想念)
反义词:
静–(动)举头–(低头)
明亮–(黑暗)
三、思念——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情不自禁地思念起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和妈妈。
同步练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