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讲述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在幼儿语言培养中的作用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语言

幼儿讲述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在幼儿语言培养中的作用

时间:2013-08-17 10:32:24

幼儿讲述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在幼儿语言培养中的作用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语言的您有所帮助。

幼儿讲述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在幼儿语言培养中的作用

幼儿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也是幼儿教育中颇具特色的一种组织活动形式,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讲述活动以培养幼儿独立构思和表述一定内容的语言能力为基本目的,此外还能培养幼儿掌握对语言交流信息清晰度的调节技能,给予幼儿可积极语言实践的机会。
    讲述活动按照编码的特点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叙事性讲述。即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②描述性讲述。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景物的性质、特征等具体地讲述出来。③说明性讲述。即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功用等解说清楚。④议论性讲述。即通过摆观点、摆事实来说明自己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
  如果依据凭借物的特点,讲述活动又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①看图讲述。在讲述活动中使用图片来帮助幼儿讲述,是人们所熟知的看图讲述。②实物讲述。这种讲述形式使用具体的物体来帮助幼儿讲述,有真实可感的特点。③情境表演讲述。情境表演讲述要求幼儿凭借对情境表演的理解来进行讲述。
    讲述活动的类型虽然多种多样,但根据讲述活动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设计和组织指导时必然存在着一个相对固定的结构,遵循着特定的规律。讲述活动设计和组织指导的基本思路和策略如下: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开展讲述活动,首先要帮助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这主要是通过观察的途径进行的。在各种讲述活动进行之前,先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实物、情境表演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但在视觉以外,同样可以利用其他感觉通道去获得知识,如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从语言学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综合信息汲取的过程。如听声音讲述,包括听各种不同声音后的讲述、听人物对话后的讲述、听音乐讲述等。如听录音讲述“夏天的池塘”,教师先让幼儿听一段录音,让幼儿分辨录音中的各种声响,如知了的叫声、青蛙的叫声等。通过听录音,引导幼儿将各种声音联系起来,想象夏日池塘的情景以及所发生的事,这是从听觉途径去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教师在这一步骤中应重点指导幼儿观察、感知理解讲述对象,依据讲述类型的特点说明讲述对象,以便为幼儿的讲述活动奠定认识的基础。如叙事性讲述,应重点感知、理解事件发生的过程顺序以及人物在其中的作用。而描述性讲述,应重点观察物体或人物的状态、动作、特征以及像什么等。如讲述“秋天幼儿园的银杏树”,要求幼儿描述秋天里的一棵银杏树,就要具体说出树叶的颜色、形状和拣银杏叶可以做什么等,传递有关秋天银杏树的信息和人们美的感受。其重点在丁初步尝试使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词语说话,同时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只有从正确的角度把握住讲述对象,才能为讲述做好准备。
  讲述活动的凭借物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依据凭借物的特点引导幼儿去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抓住讲述对象的特点去观察、组织讲述活动。
  其实,每一次活动的目标要求都不一样,有时候要求幼儿有中心、有重点地讲述,有时候要求幼儿有顺序地讲述,教师必须根据活动的具体要求指导幼儿观察、感知,从而为讲述打下认识上的基础。

    二、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在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讲述。在此阶段,教师应尽量放手让幼儿自由讲述,给予幼儿充分的机会,实践并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讲述。这是幼儿自由发挥的阶段,教师要改变过去讲述活动几个人讲述多数人听的被动、单调的情况。幼儿的自由讲述对活跃活动气氛、帮助教师了解每位幼儿的讲述水平、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组织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的方式很多,主要有集体讲述、分组讲述、个别交流等。教师在指导讲述活动时,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在让幼儿自由讲述之前,要交代清楚讲述的要求,提醒幼儿围绕感知理解的对象进行讲述;二是在幼儿自由讲述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幼儿的讲述内容,及时发现幼儿讲述过程中的“闪光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三是活动中不要过多地指点幼儿讲述,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注意倾听,或以插问、提问等方式引发幼儿讲述,以免干扰幼儿的正常讲述,打乱幼儿的思维,降低幼儿讲述的积极性。这一点应加以注意,否则会影响讲述活动的效果。

    三、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新的讲述经验是每次讲述活动学习的重点。通过前两个步骤的铺垫,教师可以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要求,帮助幼儿学习新的经验。新的讲述经验主要是针对讲述的思路、讲述的方式和讲述的全面性而言。

    1.讲述的思路
    教师在示范新的讲述经验时,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幼儿理清讲述的思路,使整个讲述有较强的顺序性和条理性。如看图讲述“捉迷藏”,教师可按这样的思路讲述:“小熊来草地上做什么一后来谁来了一他们一起在做什么一在捉迷藏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一后来怎么样了……”帮助幼儿理顺讲述的思路。它有助于幼儿了解讲述的基本内容,避免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遗漏或是没有围绕事件发生的顺序来讲述等现象的发生。教师还可以示范新的讲述思路,就同一个讲述对象发表教师个人的看法。但教师的示范显然不是幼儿复述的复制,否则将会降低幼儿讲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讲述的方式
    讲述的方式包括观察、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哪些部分是重点内容,需要多加描述,哪些是次要部分,可以略讲或少讲。这样的讲述方式对幼儿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一般在中班后期开始培养。此外,在讲述活动中,无论是看图讲述还是实物讲述,每种类型的讲述都要培养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讲述的能力。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大到小、从近及远、从表面到本质。所有这些方式都有助于幼儿清楚、有条理地进行讲述。

    3.讲述的全面性
    讲述中,教师要帮助幼儿认识讲述的基本要素:人物(动作、对话和内心感受),地点,事件(开始、过程、结束),结果。幼儿在讲述活动中往往会遗漏其中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内容,使讲述缺乏完整性和连贯性。教师要帮助幼儿掌握这些基本要素,准确地将讲述内容完整且全面地表述出来。
    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一起讨论新的讲述内容,也可以依据某一个幼儿的讲述内容人手,与幼儿一起分析其讲述的内容是否全面、完整。在讨论达成一致意见的同时,幼儿也就学习了新的讲述经验。当然这只是讲述方向全面性的一致,并非要求幼儿讲述的内容是整齐划一的。
  教师在活动设计、组织指导时应该根据讲述活动的具体要求、幼儿的实际状况,运用多种策略指导幼儿观察、讲述,培养幼儿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的能力,促进幼儿讲述能力的不断发展。

幼儿园语言推荐 论图书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也谈对3-4岁幼儿口语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浅谈幼儿早期识字阅读 幼儿进园和离园时的语言教育 家园要配合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把准备材料的过程变成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 阅读环境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作用 积极发挥幼儿语言环境的整体效应 在主题活动中创设能够发挥幼儿语言潜力的环境 动画配音活动在幼儿语言教育中起到的作用 在集体阅读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 正视并分析幼儿语言中的提问特点 幼儿英语教学的原则 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新语言 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幼儿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如何设计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的倾听行为的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欣赏文学作品行为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表述行为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早期阅读行为培养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有序性 在谈话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谈能力 在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语言教案中班教学方案与反思合集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方案合集 语言故事100篇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