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语言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时间:2013-08-14 10:42:15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语言的您有所帮助。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品质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培养,责任心就是其中之一。责任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行动、许诺等持以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如实现了承诺,完成了任务后感到欣慰或问心无愧,未尽到责任时感到惭愧、不安、内疚等。责任心一旦产生,就会成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自觉地加强意志锻炼,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可以说,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责任的理解非常模糊,更不要说如何来承担责任了。他们往往从自己的主观愿望、自我意识出发来做事情,也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为未完成的事情开脱,并且常常对别人严加要求而对自己疏于管理,这些都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那么,如何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呢?

  一、在活动准备过程中增强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幼儿对于自己在活动中地位、能力和价值的一种主观感受,只有幼儿认为自己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具有了强烈的归属感,有主人翁态度的时候,才会更尽心、努力地参与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在语言教育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来决定活动内容、选择活动的方案、确定参与人数、分配活动角色,在实现幼儿主体性的同时培育其内心深处的责任感。

 当幼儿按照准备情况进行活动时,教师要用口头语言鼓励幼儿完成任务时要有始有终,把事情的后果向他们交代清楚,即他们完成任务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活动的成功与否。在这一小小的外部压力下,幼儿都能够各负其责,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由于自己的原因受到教师和同伴的指责是很严厉的惩罚。渐渐地,教师可以淡化外部语言的提醒,把这些教育转化为幼儿的内部语言,使幼儿即使没有教师的再三强调,也能够自己监督自己顺利完成任务。    ,

  二、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迁移相应的经验

   很多文学作品本身都体现了责任心这一主题,在与幼儿一起欣赏的同时,教师应该把落脚点放在以下问题上:为什么要具有责任心?它带来了什么后果?如“做节约用水的好孩子”这一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告诉幼儿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可以帮助我们清洁物品、灌溉花草,离开了水日常生活就无法进行等知识。当幼儿明自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予以批评,并积极思考节约用水的好办法,以保护水资源。对于一些故事,还应该突出故事中的困难情境,关注故事主人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幼儿由于意志力差,坚持性不强,因此,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最初的想法和选择。对此,可以引导、幼儿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认识到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可以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增强毅力;再请幼儿说说应该怎样做到具有责任心,让幼儿在体验作品本身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作品中的思想情感。这样可以加深幼儿对问题的认识,初步认识到认真做好身边的小事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

   三、在话题的讨论中拓展责任心的认知范围

   除了深读作品内容外,教师还可以列出一些话题供幼儿讨论,选取的话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消除幼儿认为责任心就是与某件具体事情相联系的错误认识。其实,做一个爱护公共卫生的小公民、在生活中关心他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勇于克服等都是有责任心的表现。但是,对于幼儿来说,讨论的话题不宜太宽太广,一次讨论一个主题,而且应该具有操作性,如“毛巾掉在地上怎么办?”“能不能把喜欢的玩具带回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教育幼儿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对于成人来说,知道应该做什么和实际上怎么做都不一定能完全统一起来,幼儿因为心智不成熟,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就更需要教师的提醒和监督。

   四、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加深对责任心的认识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角色扮演可以深化幼儿对作品的理解,提供语言运用的情境。同时,角色扮演给幼儿提供了参与社会的舞台,在装扮角色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增强了社会规则、社会角色规范的意识。通过对现实情况的模拟,幼儿能够初步明白担任一定社会角色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在“搭车”的角色扮演中,司机的职责就是安全地把乘客送到目的地,他不能闯红灯,不能在马路上横冲直撞,不能乱按喇叭,否则会引起交通混乱,扰乱公共秩序。其实,就幼儿扮演角色本身来讲,这也是加深他们对责任的认识的良机。因为幼儿参与了角色的扮演,就要与同伴一起配合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他们应该尽快“入戏”,遵守游戏的规则。如在“医生和病人”的角色扮演中,医生的职责是看病救人,病人的任务是告知医生自己的病情让医生医治。医生不能够叫疼,病人也不能够对医生指手画脚,而且医生和病人不能无故离开,否则就会引起责任的“错位”和“越位”,游戏便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在角色扮演前,告诉幼儿游戏的规则和角色的职责是非常重要的,遵守规则需要克己的品质,这也是具有责任心的一个方面。另外,要实现幼儿间角色的互换,让幼儿充分体味每一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好自己的责任,才能营建和谐、愉快的气氛,提高工作效率。

  五、在活动评价过程中承担“失责”后果

   活动过程中和活动完成后的评价是对活动优缺点的一种评判,可以起到反思、修正和改进的作用。它的另一个要义就是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这对于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树立幼儿责任心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幼儿勇于承认错误、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负责的行为。而对于幼儿来讲,要认识到错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不太重视行为的结果。加之现代社会父母溺爱幼儿造成越俎代庖的行为,也助长了幼儿逃避错误的不良习惯。

 因此,对于幼儿的错误和不当行为,不管是涉及常规的遵守(如在活动中与同伴打闹),还是行为的自主选择(如对倒在地上的椅子熟视无睹),在教师的眼里都应该成为培养责任心的时机和资源。指出幼儿的错误、不当行为后,通过为幼儿讲道理、摆事实让他们认识行为的后果,对知错能改的幼儿予以奖励,对屡教不改的幼儿给予一定的惩罚。据说,美国总统里根小的时候在院子里踢足球,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要求按照原价赔付,而里根的父亲坚持要少年的里根自己赔偿,因为里根没有钱,他的父亲就先借钱给他,并约定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少年的里根靠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终于把借的钱还给了父亲。通过区别对待,让幼儿认识到错误发生了并不可怕,关键是为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从而改正错误,防止同样事情的发生,逐渐养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行为习惯。

 教育学家认为,人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势。幼儿在学前期表现出各种主动尝试的愿望,这正是一种责任心的萌芽。教师的任务是密切地关注他们、引导他们、鼓励他们,通过语言活动显性的教育和隐性的渗透、硬性的提醒和软性的扶持,在爱的教育和惩罚中约束幼儿,让幼儿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逐步成为独立自主、对个人和社会负责的个体。

幼儿园语言推荐 激发幼儿的古诗学习兴趣 注重幼儿英语语感的培养 如何培养“双语”宝宝? 报纸在幼儿语言的作用 关于幼儿看图讲述的新看法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师如何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善于观察和倾听幼儿的同伴语言 以幼儿语言教育为中心开展主题活动 如合建构丰富的幼儿英语学习环境 阅读区中的幼儿语言教育重点 幼儿语言游戏的设计和组织 幼儿语言学习中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设计 幼儿教育中早期阅读活动的指导方法 如何使幼儿谈话中集中注意力保持积极性 语言教育活动的几种导人方式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恰当地运用讨论法 教学隽法蔫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多种途径

最新语言 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幼儿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如何设计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的倾听行为的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欣赏文学作品行为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表述行为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早期阅读行为培养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有序性 在谈话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谈能力 在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方案合集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我长大了主题墙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快来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