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 蜗牛的奖杯原文
这篇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讲述了善飞的蜗牛获得冠军后得意洋洋,不思进取,从而丧失了飞行能力的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2021,供大家参考。
蜗牛的奖杯
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在一次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蜻蜓、蜜蜂、蝴蝶……捧走了冠军奖杯。
从此,蜗牛得意洋洋。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唯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了去。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再也飞不动了。
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粘在了一起,一对翅膀也退化了。沉重的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蜗牛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1】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了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后洋洋得意,沾沾自喜,结果翅膀退化,奖杯变成了又大又重的坚硬外壳,从此也只能在地上慢慢爬行。寓言要告诉我们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为了让学生对“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深刻认识,我先让学生体会小蜗牛会飞时的轻盈,再观察图片,回想平常所见蜗牛的模样,读读具体描写,对蜗牛现状产生怜悯。将学生带入这样的情境中,再找寻其中原因。这么一来,课文的顺序被我打乱,但丝毫不影响学生对课文中心的领悟,反而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忆深刻。
第三自然段讲述了蜗牛翅膀退化的原因,其中“唯恐”和“生怕”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和区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点困难的,这两个词语虽然是近义词都表示“害怕”的意思,但细分析不难看出,它们担心、害怕的程度又不同,因此领悟、体会这两个词在句中的意思成了这节课的难点。我先让学生仔细静心多读几遍这两句话的意思,接着,我让学生思考:蜗牛到底是担心“奖杯被人偷去,还是担心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呢?”经过一番讨论,班级的学生得出了“蜗牛更担心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这样,学生对于“唯恐”和“生怕”哪个程度更深一些就显而易见了。
课后,我又对学生进行了说话训练:蜗牛看到蜻蜓、蝴蝶和蜜蜂在天上自由飞翔时,它会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呢?让学生通过说话来深化对寓意的理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2】
《蜗牛的奖杯》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以后,得意洋洋,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课文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写从前的蜗牛飞行本领高强,获得了冠军奖杯。第三自然段写蜗牛获得冠军奖杯后自满自足守着奖杯,不思进取。第四自然段写蜗牛因成天背着奖杯,不再练飞行,翅膀退化了,再也不能飞上天了。基于本课的教材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 前后对比
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介绍以前的蜗牛,知道蜗牛有着“有力的翅膀”,并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接着再对比现在的蜗牛,一对翅膀退化了,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设下疑问:为什么蜗牛前后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引领学生去文中探索。
二、 创设情境
情境的`创设适合低年级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与心理状态,旨在让他们的积极情感贯穿课堂始终,只有调动起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学生爱学语文、学好语文的目的。所以课堂上我创设不同的、最能激起他们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读读、演演、说说中感悟课文语言,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本课我将孩子们带回了几千年前的那场“飞行比赛”,通过有趣的动画,让孩子们更深刻的了解“以前的蜗牛”,理解重点词句,如“遥遥领先”等。
三、 注重口语训练
口语交际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智力水平,发展孩子们活泼外向的性格,这些是国家未来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理解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把口语交际教学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
本课中,我设计了多处口语训练点:
1、学习第3自然段时,提问:“瞧,获胜的小蜗牛正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手捧着金光闪闪的奖杯呢!蜻蜓、蜜蜂、蝴蝶都来祝贺它。它们会对蜗牛说些什么?”学生七嘴八舌说了很多,顺势引出蜗牛听后的“得意洋洋”。
2、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成天”一词,我出示了如下句式:
清晨,蜗牛碰到了蜻蜓,它得意地说:
中午,蜗牛碰到了蜜蜂,它又得意地说:
傍晚,蜗牛碰到了蝴蝶,它还得意地说:
由而引出,“从早到晚,一整天都”,就叫“成天”。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第3自然段的2、3两句:因为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是飞行冠军,所以蜗牛( );因为( ),所以蜗牛就睡在奖杯里。
是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
4、结尾的时候创设情境:一天,森林里又举行了飞行比赛,蜗牛拖着重壳,带着孩子看到空中飞来了活泼的蜜蜂、美丽的蝴蝶、可爱的蜻蜓,它们正在你追我赶,老蜗牛看在眼里,悔在心头啊,它对小蜗牛叹了口气,说:“哎! ”此处,让学生接着老蜗牛的话往下说,相机评价并出示名人名言作结,让学生知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3】
《蜗牛的奖杯》是二年级下册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奖杯成了坚硬的外壳,只能在地上爬行。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形象地描绘了蜗牛“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和“在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与第二幅伏在地上爬行的两只蜗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文的教学我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使学生在趣味中发现、研读、品味,真正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形象,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基于本课的教材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重点词语,把握理解
寓言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自悟寓意,切忌教师繁琐的分析或抽象地讲道理。本教学设计注重了引导学生从词语表达的准确、鲜明去体会、感悟寓意。如通过对“奖杯”、“有力的翅膀”、“遥遥领先”、“冠军”等等词语及其所在句子的反复品读,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了蜗牛得奖后所作所为的表象,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味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的道理。比如:在理解“遥遥领先”一词时,通过让学生看蜗牛飞行比赛的动画,自己理解并总结词语的意思,从而明白蜗牛飞得很快,体会蜗牛获奖后的兴奋与得意。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2021,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本网站还有更多精彩的语文知识,请多多关注我们吧。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2021 蜗牛的奖杯原文】相关推荐文章:
人教版九下语文扩写教案2021 写作扩写优秀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2021 鱼我所欲也教案优秀教案
行道树教学设计2021 张晓风行道树教学设计
渔家傲教学设计一等奖2021 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江村小景教案设计2021 江村小景优质课教案
2、《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
《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的故事。课文将深刻的道理寓于朴实浅近的语言中。因此,本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二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主要采用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我把“自主朗读,读中感悟”作为本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朗读,相互交流,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理解寓意,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动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我认为,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感悟出来的寓意,比老师说教更让他们牢记。
课文的第三段是重点,寓意包含其中。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并学会正确用词造句后,我设计了一个采访学生的环节“假如你获得了冠军奖杯,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今后会有什么打算?为什么?”可是课文中的蜗牛不是这样想的更不是这样做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就以这样方式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们进入重点段落的学习。先是学生自主把段落读通读顺,然后我把重点句子显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用自己愿意的方式再练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以后,我问学生:谁能够满怀自信地把屏幕上的句子读一读?相机指点学生读出得意洋洋的语气。我认为读的过程就是提高认识的过程,这里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到这个寓言故事蕴涵的道理“满招损,谦受益”!
课后,在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下,我认识到了这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导入新课的设计上,我是选择用实物蜗牛让学生观察它的外形特征,然后告诉学生其实很久以前蜗牛有一对强有力的翅膀,得过飞行冠军。这样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假如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孩子们用心听歌词,明白蜗牛爬行速度非常缓慢,再告诉他们蜗牛还得过飞行冠军呢!效果会更突出的。另一个我感到教学比较吃力的地方在分析“生怕”和“唯恐”这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可以调换位置吗?我讲解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理解蜗牛那种得到冠军以后得意洋洋,骄傲自满,不思进取,每时每刻都在想着炫耀自己,把荣誉看得很重的心理。课后很多教师都认为这个分析不适合二年级的小同学,我也觉得这个问题是我自己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过于追求完美课堂所造成的。第三,在这节课中我对写字的指导不够,今后会加强这个方面的训练。
3、《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探究与积累同行
案例
师:读了课文第二小节,大家知道和蜗牛一起进行飞行比赛的小动物有哪些呢?请一位小朋友从我这儿的动物图片中选出来,贴到黑板上。(学生上台选了蜻蜓、蝴蝶、蜜蜂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真的同意吗?请小朋友们认真读读第二句话。想想就只有这三种小动物在和蜗牛比赛吗?
(学生自读。)
生:我想,还会有其他小动物也来参加比赛的,会飞的小动物还有很多的。
生:还有黄莺、燕子也会参加的。
师:是的。还有很多小动物也参加了比赛。可是课文中没有直接写,我们从一个标点符号中能看出来,请小朋友们把它找出来。
生:我知道,是省略号!
师:对了,省略号的作用真不小呢,这里它告诉我们还有许多动物参加了比赛!好,请这些小动物们也一起参加。(教师把一些动物图片贴到黑板上。)
师:如果这儿就是赛场,假如蜜蜂、蜻蜓、蝴蝶飞到了这,那蜗牛可能飞到了哪里了呢?蜗牛该贴哪儿呢?谁来帮老师?
(一学生上台把蜗牛的图片贴到了其他小动物的前边,距离比较远。)
师:为什么这样贴呢?
生:因为课文中说蜗牛甩下了所有对手。所以,蜗牛在最前边。
生:因为蜗牛获得了冠军。冠军就是第一名,就贴在最前边。
师:大家说得有道理。那老师这样贴可以吗?(把蜗牛往后移动,和其他小动物的图片靠近一点。)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
生:我想不可以,如果蜗牛只快这么点,就不能说它的本领是很强的了。
师:你能联系前面的课文来想,真会读书!
生:蜗牛是遥遥领先,应该比其他小动物快多了。
生:我知道,“遥”就是“远”,“遥遥领先”是远远地领先,那应该比其他小动物们快很多。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从“遥遥领先”这个词读懂了。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课文中说蜗牛遥遥领先,那你看到在什么情况下也有人遥遥领先的?
生:体育课赛跑时,我们班的吉驰是遥遥领先的。
师:学习上呢?
生:我们班钱隽朗的奥数成绩总是遥遥领先。
生:方异的写字也是遥遥领先的,我非常羡慕她。
师:说得真好!体育比赛、学习上,那些刻苦努力的人就会遥遥领先,夺得冠军,取得胜利。这一次是蜗牛凭着一双有力的翅膀,甩下了所有的对手,遥遥领先,得了冠军。这个时候,森林王国其他的小动物们会怎么对蜗牛说呢?蜗牛听了,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小朋友们小组合作来表演一下。(学生合作表演。)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分成两组,一组把自己当成蜗牛,一组就做其他各种小动物,来合作表演一下。
生:啊,蜗牛,你真了不起!
生:我是蜜蜂,我祝贺你获得了冠军!
生:蜗牛先生,你的奖杯多漂亮啊!让我看一看,好吗?
生:要是我也有一双像你这么有力的翅膀,那有多好啊!
生:我是蝴蝶,我要向你祝贺。
生:是啊,还是我蜗牛比较厉害吧。你们谁都比不过我!
生:我多厉害!你们怎么能和我比?
生:哈哈,只有我才能得冠军!
生:看来你们都不是我的对手!
生:下次,你们还是不要和我比了吧!
师:大家的表演都非常出色!大家听听蜗牛们说的话,想想说话时的语气、神情、动作,觉得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一个词语来形容?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生:(齐喊了起来)“得意洋洋”。
师:谁来读好这个词。
(生读)
生:老师,我还可以用动作把蜗牛很高兴、很骄傲的样子读出来。
师:那你来试试。
(生单手握拳有力地举到了胸前,读得特别得意洋洋)
师:我们也一起来演演那只很得意很骄傲的蜗牛。
(生兴奋地读演)
解读
《蜗牛的奖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第七课)的设计,教学前我一直有两个困惑:
一、如何突出探究意识
如何形成孩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我非常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想用各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小矛盾摆在学生面前,比如:“想想,只有这三种小动物在和蜗牛比赛吗?”“那老师这样贴可以吗?”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索,它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触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能使他们自主读书,并在读书中思索、探求、研究。同时我也努力和学生一起研究,充分尊重了学生,学生探究的欲望就更强烈。在整个过程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动手操作”、“合作表演”等活泼有趣的形式让学生乐于学习,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的空间,让他们在自主的读书探究中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快乐。
二、如何落实语言积累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无论怎么改,都必须强调“读要贯穿始终”、“字词句训练渗透其中”,一经一纬,相互交织,为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紧紧抓住“遥遥领先”、“得意洋洋”等关键词句,指导学生去读书、去感悟,让学生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及准确、精当,并通过“练说”、“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内化这些语言,积累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培养了语感,另一方面也积累了语言,运用了语言,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使用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一理念我一直在努力地落实。
4、《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上课如领学生登山
听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一位骨干教师执教的《蜗牛的奖杯》,让我不得不想起孙双金校长形象的比喻:好课如登山。
[片断]一
师:这只小蜗牛在比赛结束时,应该在哪儿,谁来帮老师摆摆位置?
生:上前
师:为什么摆在这儿?
生:因为书上小蜗牛“遥遥领先”。
师:“遥遥领先”是什么意思?
生:小蜗牛飞得又快又高。
师:“遥遥领先”是指小蜗牛飞得又快又高。你们同意吗?
生:“遥遥领先”是领先很多,把其他人远远地甩在后面,后面的人看上去很小很小,所以应该贴远一点。
师:抱起孩子,让他重新贴。
[评]:低年级小朋友对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摆位置”适合他们的心理。位置摆得不恰当时,教师通过询问的方式,让孩子们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语文课堂的主角永远是学生,在教学中,把自己巧妙地“藏”起来,由学生来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这种“隐藏”并不意味着老师退出课堂活动,相反却是更好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片断]二
师:(用线将原来的蜗牛和现在的蜗牛连起来)可是蜗牛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的呢?读3、4小节。
生1:因为它正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所以……
生2:因为奖杯很大很重,所以……
生3:因为它一直不练习飞行,所以……
生4:因为它很骄傲,所以……
师:文章中哪个词语说明蜗牛太骄傲了?
生:得意洋洋。
师:读好这个词语。你读得真好,还有表情呢,来,上台给大家再读一次。
生:上台读。
师:还有哪个词语也能表现小蜗牛“得意洋洋”?
生:自以为是、神气活现、得意忘形、骄傲自满、大摇大摆
师:哦,大摇大摆这个动作也能看出“得意洋洋”的心理。因为得意洋洋,所以它成天……(引读)
[评]:孩子们学习语文总是在点点滴滴地积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主题积累,孩子们在课外阅读时,会更加“有心”。“得法于课内,得以于课外”,老师在阅读中引发学生思考,词不离句,在语境中感悟,激发思维的火花。
[片断]三
生:读全文。
师:看,就因为骄傲,飞行冠军就成了这样。老蜗牛常常会对它的孩子说起这件事,说到最后它总会对小蜗牛说:“孩子啊,你千万要记住: ”(投影显示)
生1:你以前的奖杯不是你现在的成绩。
生2: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生3:得到了荣誉不能骄傲自满,要向别的目标进发。
生:骄兵必败。
师:孩子们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听,讲给妈妈听,让他们记住:(投影)
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评]:好课如登山,此刻的孩子们激情澎湃,思维活跃,那一句句“真理”脱口而出,也许这就是登山的喜悦吧。
[感]:孙双金曾形象地比喻“好的课像登山,登山的乐趣在过程中,虽然登山艰辛,但乐在其中。课堂中让学生经历“山脚——山腰——山顶”的过程,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经历由不能到能的过程。引领他们登上思维的高山、情感的高山、文化的高山,老师带着孩子们从山脚一步步向上攀登,眼界变得开阔,情感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发展,自己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如果每堂课都能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蜗牛的奖杯》的教学中,老师按照“奖杯对于蜗牛来说是什么?”——是荣誉和成绩——是家是命——是惩罚是负担(都是学生悟出的)这样一条线索,引导学生抓住“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唯恐”“生怕”等关键词的品读、感悟。(一)这只奖杯怎么样?蜗牛得到了奖杯,小动物会怎么说?此时的奖杯对小蜗牛来说是什么?(荣誉和成绩)(二)这这小蜗牛白天背,晚上睡,夜夜睡,天天背,一刻也不离开奖杯,你们说此时的奖杯对小蜗牛来说是什么呀?(是家是命)(三)现在你知道蜗牛为什么只能慢慢地爬了吧,此时此刻的奖杯又变成了什么?(惩罚、负担)。一路顺流而下,以最主要的问题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从文章的细节出发,从形式到内容,从现象到本质,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核心,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心理认知和情感体验的过程。
5、《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
《蜗牛的奖杯》是一篇语言故事。讲的是擅飞的蜗牛在飞行比赛中夺得冠军后就开始自我陶醉,不思进取,慢慢地他的翅膀退化了,最终丧失了飞行的能力。整篇文章浅显易懂。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展开激烈的讨论,同时在多媒体地辅助教学下,让学生们能够读懂课文的内容,从而明白课文所揭示的“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是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个又一个简短的动画片来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孩子们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指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自己轻声的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接着再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接下来让学生亲临现场,去观看这场激烈的比赛。
学生在观看蜗牛参加飞行比赛的动画片后,再一次朗读课文,读的就更有激情了。有声有色的动画片,一方面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这段文字的理解。此外,在指导学生理解第三自然段时,首先要学生看一段动画,内容是一只蜗牛勉强的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它的头上还落下了一滴汗。
这一场景与前面蜗牛参加飞行比赛得心应手的情况相比,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接着就此种反差,学生展开了自主学习,纷纷开动脑筋,提出了心中的疑问,接着就此疑问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这种协作的学习方式找寻自己的答案。学生回答中老师起主导作用,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回答相应问题时,老师因势利导,出示相关的语言文字,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关键的词语,从而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问题一一解答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回答,配上多媒体的辅助演示,形成了一种开放性、协作性、交互性、多媒体性的课堂。
最后,我设计了一段课外延伸的环节,让学生观看动画片,老师进行讲解:“老蜗牛带着小蜗牛在草地上慢慢地爬行,他们看见天上自由飞翔的蝴蝶,老蜗牛低下了头,叹了一口气,对小蜗牛说……”让孩子们开动脑筋讨论一下,老蜗牛会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动画的音、视、图等效果,使学生学习的激情更高涨了,孩子们主动参与讨论,积极的上台戴上可爱的头饰老蜗牛、小蜗牛,进行即兴的表演。一组又一组的演示,使学生更加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揭示了课文所要表达的含义,那就是“满招损,谦受益”。 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欣赏了生动有趣的动画片,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老师在整个课堂中创设了情境,使学生融于学习的环境当中,孩子们的交流,孩子们的讨论和一次又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得课堂学习的气氛活跃,学习的气氛浓郁。
6、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
《蜗牛的奖杯》是个寓言故事,通过对蜗牛获奖前拥有较强的飞行能力和获奖后只能在地上慢慢爬行的对比描写,告诉我们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对比是文学作品创作中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两个不同方面的对照、比较,使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鲜明、突出、丰满。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展开学习,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视觉对比,激发朗读欲望
课始,当学生猜出谜底“蜗牛”时,我立刻出示蜗牛的图片给学生看,继而话锋一转:
“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它有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随即出示蜗牛飞翔图让学生看。伏在地上爬行的蜗牛和在空中自由飞翔的蜗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学生带来了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学生不禁陷入沉思,我顺势引导:“蜗牛怎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快打开书自由读一读吧!”语音刚落,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放声朗读起来。
二、人物对比,领会课文内容
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将蜗牛和其他“对手”进行比较,蜗牛“遥遥领先”、“甩下所有对手”、“捧走冠军奖杯”的高大形象和对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学生在对比中领悟了课文内容,更感受到了蜗牛飞行技术的高超。
三、词语对比,感悟前后差别
当学到“蜗牛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时,我引导学生回想蜗牛以前自由飞翔的神气样子,将词语“慢慢地爬行”与“自由地飞翔”进行比较,学生的回答很精彩:“以前蜗牛想怎样飞就怎样飞,飞高飞低,飞近飞远,或快或慢,都是非常自由的。可现在,就算它只想去很近的地方,也要费很大的劲,花很多的时间,一点儿也不自由了。”通过对两个重点词语的对比,学生深深感受到蜗牛形态 、能力前后的差别,也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寓意作下铺垫。
四、想像对比,理解课文寓意
学到蜗牛把奖杯背在身上、睡在奖杯里时,我抓住“得意洋洋”、“成天”、“唯恐”、“生怕”等关键词,帮助学生从中体会蜗牛从此不思进取,每时每刻都在想着炫耀自己,把荣誉看得过重的心态。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蜗牛没有得冠军之前,是怎样练习飞行的?学生说:它大清早就起来练习,一直练到天黑。有的说: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天,它都坚持练习飞行。有的说:就算练得满头大汗,它也不肯歇一歇。……在想像中,学生感受到了蜗牛前后态度的变化,明白了骄傲自满使人落后的道理。
通过对比,文中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课文蕴含寓意更加明了,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对课文内涵领悟得也更为透彻。
7、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
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的故事。课文插图中蜗牛的样子和神情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引发学生对寓体的感悟,所以在深入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感悟寓意时,我充分利用了书中的资源——插图。文中精美的插图,不仅为课文增添了许多童趣,还可以说是文本的补充。
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形象地描绘了蜗牛“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和“在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与第二幅伏在地上爬行的两只蜗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我一一出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知道蜗牛原来的样子以及现在样子,进行强烈地对比,生动而形象,而蜗牛的样子和神情无不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在学完课文后,我又让学生观察插图,创设教学情境,问孩子们:“小朋友,美丽的春天来了,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好,你看,一只老蜗牛带着一只小蜗牛出来散步了,花丛中,一群群蜻蜓、蜜蜂、蝴蝶……飞来了,它们在空中你追我赶,翩翩起舞,老蜗牛看着它们,想起从前的自己,不由得叹了口气,对小蜗牛说……。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此时的老蜗牛会说些什么呢?小蜗牛呢?”请同座位小朋友分别扮演老蜗牛和小蜗牛,说一说,最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们也是各抒己见,如此看来,凭借插图的直观形象,创设情境,进行角色间的换位、移情体验,能使学生更好地体味了蜗牛的形象,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课的内容,最关键的还是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调动了起来。
8、蜗牛的奖杯 反思
蜗牛的奖杯
课始我先让孩子们齐读课题,然后请他们根据课题提问,他们有的说:“蜗牛为什么会有奖杯呢?”有的说:“蜗牛的奖杯是什么样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多读几遍。
接着指导孩子们观看文中的插图,看看两幅插图中的蜗牛的样子有什么不同呢?让他们说说。然后再次请孩子们带着“蜗牛的翅膀是怎么丢失的?”这个问题再读课文。并且给课文划分自然段,画出不理解的词。在孩子们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汇报交流他们读后的体会。
在理解蜗牛获得奖杯后的表现时,我主要通过表演朗读的方式让他们去领悟。提示要读出蜗牛得意洋洋的样子和背着奖杯沉重的语气。有好几位同学表演得很不错。这个环节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体会蜗牛获奖后的自满,不思进取。
最后创设情境:当这只再也不能飞的老蜗牛带着它的孩子出来散步时,正好看到前面在举行飞行比赛。老蜗牛看了看天上正在飞行的蜻蜓、蜜蜂、蝴蝶……叹了一口气,说:“哎……”启发学生讨论并思考,老蜗牛会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呢?小蜗牛又会怎么说呢?让孩子们在想象对话中发展思维,使他们的情感、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回去后鼓励孩子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家人和小伙伴们听。
9、落花生课文原文人教版 落花生课文教学反思
落花生是作者许地山小时候亲身经历的事情,是非常贴近生活的一篇文章。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落花生课文原文人教版及落花生课文教学反思,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落花生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咐附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落花生课文教学反思
《落花生》是一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训练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流程,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现总结如下:
1、猜谜激趣,实物再现,拉近距离。
本节课在导课时我设计了猜一猜的环节:“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稍微有点生活常识的孩子一下子便猜出来了:花生。在学生猜出来后我迅速拿出好几样花生,有单粒的,双粒的,还有四个粒;有生的,有熟的;有圆粒的,还有长粒的……孩子们看到花生顿时兴致高昂,我借势而为,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说说对它有哪些了解?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花生在孩子们的心中便有了较重的分量。“你们真是作者许地山老先生的知音,他用文字写下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赶快去拜读吧!”孩子们很快进入角色,朗朗书声不绝于耳!
2、自读自悟,理清文章脉络。
学生在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之后,我又引导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围绕落花生,作者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列一列小标题。”此时学生们快速浏览,去搜索关键字词,在取舍中快速判断哪些词语更关键更准确,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和提升。然后班内交流,达成共识:种花生、收花生、做花生食品、议花生。我将孩子们的`收获板书出来,让他们快速识记,既理清了本文的层次也为将来写文章列提纲夯实基础。
3、层层推进,体悟做人道理。
此环节我分了五个层次去教学,层层递进,情感一步步得到升华。首先,侧重我们的话题主要凸显的是什么;其次,感受爸爸的话语中包蕴的内涵是什么;再次潜心阅读,感悟爸爸的话语运用的典型方法;紧接着拓展,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谈一谈相关的人和事;最后各抒己见,谈自己的理想。学生由内容到方法,由话语到做人,由他人到自己,情感在一步步升华。
二、成功之处
通过猜谜、实物再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以读代讲层层深入。口语交际环节的创设使学生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真正落实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也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三、不足之处
对话的内容处理得比较匆忙,也没有涉及写话,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没有落实好。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学习,我会带着孩子们分角色朗读,让读书声充盈课堂;还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再仿造文章对比的写法进行小练笔活动。
以上就是关于落花生课文教学反思的内容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今天小编就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语文知识,请关注本网站。
10、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简短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我们干什么都要学会反思,学习也好,做事也罢,都得要学会反思才能学得更好干得更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简短,一起来看看吧。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异国风情。文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是对学生进行“抓住事物特点写”训练的好例子。
本堂课的教学,我采用了由马信德的《蓝蓝的威尼斯》入手,一段文质兼美的文字导读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威尼斯——水上城市,然后通过欣赏威尼斯风光感受独特的异国风情,抓住题眼,把握重点,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从思路上了解文章的顺序,把读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课堂上,让学生多读多想,勾勾画画,讲讲练练,一步一个脚印,真正收到了读的效果。
1、课件展示,激发情感。
威尼斯异国他乡的独特地理风貌,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虽然课前查阅过资料,但学生缺乏直观感受,完全有必要先对该水上城市的奇特风光,诸如河道、古建筑、桥梁、小艇、船夫等有个大体的感性认识。教学之初,让学生通过威尼斯风光展示“游览”威尼斯水城谈感受,从而激发出求知全文的冲动。
用课件辅助教学,为课文提供信息,成为理解内容与激发情感的工具。当学生体会威尼斯城夜的宁静时,再一次用了图片展示,“让月夜的威尼斯人歇、艇停、城静的美丽夜色,呈现于学生眼前。两处用上风景图片展,给学生提供了“动”与“静”强烈对比的生活信息,加深了小艇在威尼斯作用的体验,感情上起到了“呼应”的作用。
2、自读自悟,启迪思维。
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真正检验本班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这节课我大胆地采用了直接检查课文脉络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小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我提出一个契领整个教学的问题:划找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透过小艇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威尼斯?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把自己学习的感受和文本结合起来,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课堂可以看出,几个学生的发言各有侧重,各有千秋,感悟较好,说明学生真正学懂了课文,受到了强烈的美的熏陶。
3、珍视体验,启动情感。
在最后一段的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课堂上呈现出威尼斯夜寂静的美的氛围。由此我启发:欣赏着这样的风景,你们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你看到了一个()的威尼斯?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如宁静、古老、浪漫、温馨、陶醉等等,然后让学生怀着这种种美妙的感受一起朗读。在朗读效果没有凸现之时,我又引导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威尼斯。”“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睡了。”这几句话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让学生领悟小艇与夜之寂静的关系,并放威尼斯夜景图片,配上悠扬、深沉的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试读。因此学生读威尼斯夜景段落时入情入境,感悟较好。
几点遗憾:
1、在实际教学时,因顾及时间,还有一些环节没有落实。还在思考哪些环节还能再大胆地放手,这样的话,后面的教学会更加完整。
2、虽然落实了训练点,即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领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方法。但学生只有感受,“纸上学来终觉潜”,一部分学生并不能自觉地把这种方法内化,从课后部分孩子的仿写可以看出,依然有同学没有完全掌握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上面就是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简短了,你们都知道了吗?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关注本网站。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简短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课后反思】相关推荐文章:
漏教学反思 漏教学反思简短
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路教学反思简短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
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简短
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简短
红楼春趣课后反思简短 2021红楼春趣课后反思教学反思
11、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 蜗牛的奖杯原文
这篇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讲述了善飞的蜗牛获得冠军后得意洋洋,不思进取,从而丧失了飞行能力的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2021,供大家参考。
蜗牛的奖杯
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在一次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蜻蜓、蜜蜂、蝴蝶……捧走了冠军奖杯。
从此,蜗牛得意洋洋。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唯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了去。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再也飞不动了。
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粘在了一起,一对翅膀也退化了。沉重的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蜗牛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1】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了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后洋洋得意,沾沾自喜,结果翅膀退化,奖杯变成了又大又重的坚硬外壳,从此也只能在地上慢慢爬行。寓言要告诉我们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为了让学生对“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深刻认识,我先让学生体会小蜗牛会飞时的轻盈,再观察图片,回想平常所见蜗牛的模样,读读具体描写,对蜗牛现状产生怜悯。将学生带入这样的情境中,再找寻其中原因。这么一来,课文的顺序被我打乱,但丝毫不影响学生对课文中心的领悟,反而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忆深刻。
第三自然段讲述了蜗牛翅膀退化的原因,其中“唯恐”和“生怕”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和区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点困难的,这两个词语虽然是近义词都表示“害怕”的意思,但细分析不难看出,它们担心、害怕的程度又不同,因此领悟、体会这两个词在句中的意思成了这节课的难点。我先让学生仔细静心多读几遍这两句话的意思,接着,我让学生思考:蜗牛到底是担心“奖杯被人偷去,还是担心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呢?”经过一番讨论,班级的学生得出了“蜗牛更担心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这样,学生对于“唯恐”和“生怕”哪个程度更深一些就显而易见了。
课后,我又对学生进行了说话训练:蜗牛看到蜻蜓、蝴蝶和蜜蜂在天上自由飞翔时,它会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呢?让学生通过说话来深化对寓意的理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2】
《蜗牛的奖杯》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以后,得意洋洋,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课文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写从前的蜗牛飞行本领高强,获得了冠军奖杯。第三自然段写蜗牛获得冠军奖杯后自满自足守着奖杯,不思进取。第四自然段写蜗牛因成天背着奖杯,不再练飞行,翅膀退化了,再也不能飞上天了。基于本课的教材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 前后对比
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介绍以前的蜗牛,知道蜗牛有着“有力的翅膀”,并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接着再对比现在的蜗牛,一对翅膀退化了,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设下疑问:为什么蜗牛前后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引领学生去文中探索。
二、 创设情境
情境的`创设适合低年级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与心理状态,旨在让他们的积极情感贯穿课堂始终,只有调动起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学生爱学语文、学好语文的目的。所以课堂上我创设不同的、最能激起他们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读读、演演、说说中感悟课文语言,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本课我将孩子们带回了几千年前的那场“飞行比赛”,通过有趣的动画,让孩子们更深刻的了解“以前的蜗牛”,理解重点词句,如“遥遥领先”等。
三、 注重口语训练
口语交际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智力水平,发展孩子们活泼外向的性格,这些是国家未来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理解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把口语交际教学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
本课中,我设计了多处口语训练点:
1、学习第3自然段时,提问:“瞧,获胜的小蜗牛正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手捧着金光闪闪的奖杯呢!蜻蜓、蜜蜂、蝴蝶都来祝贺它。它们会对蜗牛说些什么?”学生七嘴八舌说了很多,顺势引出蜗牛听后的“得意洋洋”。
2、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成天”一词,我出示了如下句式:
清晨,蜗牛碰到了蜻蜓,它得意地说:
中午,蜗牛碰到了蜜蜂,它又得意地说:
傍晚,蜗牛碰到了蝴蝶,它还得意地说:
由而引出,“从早到晚,一整天都”,就叫“成天”。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第3自然段的2、3两句:因为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是飞行冠军,所以蜗牛( );因为( ),所以蜗牛就睡在奖杯里。
是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
4、结尾的时候创设情境:一天,森林里又举行了飞行比赛,蜗牛拖着重壳,带着孩子看到空中飞来了活泼的蜜蜂、美丽的蝴蝶、可爱的蜻蜓,它们正在你追我赶,老蜗牛看在眼里,悔在心头啊,它对小蜗牛叹了口气,说:“哎! ”此处,让学生接着老蜗牛的话往下说,相机评价并出示名人名言作结,让学生知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3】
《蜗牛的奖杯》是二年级下册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奖杯成了坚硬的外壳,只能在地上爬行。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形象地描绘了蜗牛“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和“在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与第二幅伏在地上爬行的两只蜗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文的教学我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使学生在趣味中发现、研读、品味,真正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形象,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基于本课的教材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重点词语,把握理解
寓言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自悟寓意,切忌教师繁琐的分析或抽象地讲道理。本教学设计注重了引导学生从词语表达的准确、鲜明去体会、感悟寓意。如通过对“奖杯”、“有力的翅膀”、“遥遥领先”、“冠军”等等词语及其所在句子的反复品读,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了蜗牛得奖后所作所为的表象,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味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的道理。比如:在理解“遥遥领先”一词时,通过让学生看蜗牛飞行比赛的动画,自己理解并总结词语的意思,从而明白蜗牛飞得很快,体会蜗牛获奖后的兴奋与得意。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2021,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本网站还有更多精彩的语文知识,请多多关注我们吧。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2021 蜗牛的奖杯原文】相关推荐文章:
人教版九下语文扩写教案2021 写作扩写优秀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2021 鱼我所欲也教案优秀教案
行道树教学设计2021 张晓风行道树教学设计
渔家傲教学设计一等奖2021 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江村小景教案设计2021 江村小景优质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