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一本书》同步练习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档大全 > 学习资源

《同读一本书》同步练习

时间:2022-08-19 12:42:50

《同读一本书》同步练习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学习资源的您有所帮助。

1、《同读一本书》同步练习

  一、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1)鲁滨逊是一个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人。

  (2)读完选段,我想知道的是(请提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

  (1)鲁滨逊流落荒岛,面临着没有食物吃的困境。但他没有绝望,而是积极主动想办法。他的办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真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面对困境,鲁滨逊有着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2)如果我一个人流落荒岛,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鲁滨逊身上,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交际话题

  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

  1.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最近读的书。(最少写三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围绕哪些话题交流读书心得呢?在你认为正确的话题后面打“√”。

  (1)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  )

  (2)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 (  )

  (3)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

  (  )

  (4)有没有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 (  )

  (5)这本书的价格贵不贵? (  )

  三、交际要求

  在和同学交流读书心得时,必须做到(   )(多选)

  A.表达观点时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

  观点。

  B.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哪怕你的想法与大多数人都不

  一样。

  C.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想法。

  D.对于不同的想法,我们要大胆质疑。

  四、聊聊《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

  1.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他身上,你想到了身边的哪些小伙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书中的什么内容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中哪个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一本名著,在班上开展读书会,交流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一、.(1)爱冒险 不畏艰险

  (2)示例:他碰到过什么样的危险呢?

2

(1)打猎 捕鱼 畜养山羊 (2)聪明能干

3

(1)积极乐观 (2)略。

  (3)示例: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能悲观丧气,要积极乐观,战胜自我

1.

二、略。

2

(1)√ (2)√ (3)√ (4)√

  三、ABC

1.

四、示例:汤姆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又很有趣,还有点虚荣心。

  第二问略。

2

示例:汤姆迷路后找到出路。

3

.示例:他们为什么目睹杀人,却闭口不提此事

  五、略。

2、《我是一只小虫子》同步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1)蹦蹦跳跳(AABB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毛茸茸(ABB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昏头昏脑(ABAC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蜘蛛、蚂蚁、蚂蚱、蜗牛都是昆虫。(  )

  (2)小虫子很喜欢可爱的小鸟。(  )

  (3)小虫子喜欢跳到狗的身上去旅行。(  )

  2.我能听懂小虫子的声音,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唧唧   B.嗡嗡   C.知了

  蜜蜂(  )  蟋蟀(  )  蝉(  )

  3.词语搭配。

  一(  )小虫子  一(  )尿 一(  )露珠  一(  )小伙伴

  (    )的小鸟   (    )的草叶  (   )的触须

  4.仿写句子。

  (1)例: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

  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如果能小心地跳到狗的身上,我们就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

  如果________________,我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练习

一、画去错误的读音。

  ①小虫子使劲(jìn jìng)一跳,跳到了草叶上。

  ②小虫子觉得小狗的尿(liào niào)深很。

  ③小虫子没有被吃掉是很幸(xìnɡ xìn)运的了。

二、我会组词。

  净( ) 股( ) 尿( ) 屁( ) 幸( )

  争( ) 没( ) 屎( ) 比( ) 辛( )

三、仿照词语写词。

  毛茸茸:、、

  亮亮的:、 、

  昏头昏脑 :、 、

四、课文综合阅读

  我们蹦蹦跳跳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地方,不然屁股会被苍耳刺痛的。一不留神,我们会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其实,那深水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孩子们都觉得毛茸茸的小鸟很可爱,但我们小虫子没有谁喜欢小鸟。

  不过,我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

  早上醒来,我在摇摇晃晃的草叶上伸懒腰,用一颗露珠把脸洗干净,把细长的触须擦得亮亮的。如果能小心地跳到狗的身上,我们就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这可是免费的特快列车呀!

  1. 比一比,再组词。

  尿( ) 争( ) 股( ) 屁( )

  屎( ) 净( ) 没( ) 比( )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在正确的后面括号里打上“√”。

  ①“屁”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它的音序是B。( )

  ②小狗撒的尿小虫子认为是很深很深的水,是因为小虫子的身体非常小,才会被淹得昏头昏脑的。( )

  ③“小虫子没有谁喜欢小鸟”的意思是小虫子都不喜欢小鸟,因为小鸟爱吃小虫子。( )

  3.小虫子为什么把狗说成是“特快列车”?

  。

五、猜谜语。

  尾巴一根钉,眼睛两粒豆,

  有翅没有毛,有脚不会走。

  它是。

  【答案如下】

  1.干干净净、高高兴兴、欢欢喜喜

  2.绿油油、静悄悄、黑乎乎

  3.一心一意、自由自在、百发百中

  4.××√ BAC

  5.只、泡、颗、个、毛茸茸、摇摇晃晃、细长

  6. 我喜欢当班长。

  7. 如果当上了班长,我就会带领同学们一起认真读书。

  一、①jìng ②liào ③xìn

  二、净(干净 ) 股(一股) 尿(尿液 ) 屁(放屁 ) 幸( 幸运 )

  争(争论 ) 没(没有 ) 屎( 拉屎 ) 比(比较 ) 辛( 辛苦 )

  三、毛茸茸:亮晶晶 绿油油 黑乎乎

  亮亮的:干干的 绿绿的 密密的

  昏头昏脑 :大手大脚 呆头呆脑 活灵活现

  四、1. 尿( 尿液 )争( 争气 ) 股(屁股 ) 屁(放屁)

  屎( 拉屎 ) 净( 干净 ) 没( 没有 ) 比(对比)

  2. ②√③√ 3. 因为小虫子跳到了狗的身上,狗的速度比虫子的速度快得多。

  五、蜻蜓

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练习

基础练习: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笼头(lónɡlǒnɡ)选择(zháizé)

  摊贩(fànfǎn)官吏(shǐlì)

  作坊(zuōzuò)都城(dōu dū)

  一乘轿子(chénɡshènɡ)

  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例:撑→船

  ________→买卖   ________→热闹

  ________→江湖 ________→轿子

  ________→马车 ________→招牌

  ________→毛驴 ________→小摊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功夫  工夫

  1.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   )。

  2.他花了两天的(   )学会了游泳。

  四、句子练习。

  1.张小军画的画,是多么入神啊!(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张择端 画 著名 一幅 的 了 画(连字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体探究:

  一、名画概况(第1自然段)

  1.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画中的人物(第2自然段

  1.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

  这句话表现了画中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段中,作者连用了多个“________”来表现人物的不同身份,这是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后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A.语意未尽 B.引文的省略 C.说话时断断续续 D.列举的省略)。

  3.我能接着写:有________,有________。

  三、画上的街市(第3自然段)

  1.这是一个(  )结构的段落。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这一段中,作者通过写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街市的热闹。

  四、画中桥北头的情景(第4自然段)

  1.在属于这个情景中的事物后打“√”。

  ①骑马人(  )   ②推车人(  )

  ③被吓的小毛驴(  ) ④一乘轿子(  )

  ⑤走江湖的医生(  ) ⑥受惊的人(  )

  2.这里通过描述这个具体的情景,表现了张择端画的画非常________。

  五、名画的历史价值(第5自然段)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一、

  lónɡ zé

  fàn lì

  zuō dū

  shènɡ

  二、做 买卖 凑 热闹

  走 江湖 抬 轿子

  赶 马车 挂 招牌

  骑 毛驴 摆 小摊

  三、1.功夫

  2.工夫

  四、1.入神→传神

  2.张择端画了一幅著名的画。

  3.示例:大桥两侧的狮子形态各异,真有趣啊!

  点拨:本题词语使用不当。“入神”是指对眼前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而注意力高度集中。“传神”形容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或物生动逼真

  一、1.北宋张择端

  2.《清明上河图》

  3.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4.八九百年

  5.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

  1.人物的繁多

  2.有 举例子 D

  3.略

  三、1. A

  2.各种各样的店铺 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四、1

  ①③④⑥√

  2.传神

  五、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

  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4、《人物描写一组》同步练习与答案

参考答案如下:

一、读拼音,写词语。

  摔跤 倚仗 鞭打 欺压 喉咙

  剃头 手腕 伤疤 监视 绊倒

二、比一比,再组词。

  揪(揪住)绊(绊倒)筹(筹备)腮(腮帮)腕(手腕)

  秋(秋天)伴(陪伴)铸(铸就)思(思考)碗(饭碗)

三、多音字组词。

  xì 关系jiàn 国子监

  jì 系鞋带jiān 监视

四、近义词。

  欺负—(欺凌)破绽—(漏洞)

  结实—(坚实)慌忙—(急忙)

五、反义词。

  结实—(柔弱)慌忙—(从容)

  手疾眼快—(笨手笨脚)精神抖擞—(无精打采)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猴儿似)的蹦来蹦去 (直硬)的背 睁得(滴溜溜)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吩咐叮嘱

  1.妈妈(叮嘱)我在上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2.老师(吩咐)我们几个男生去二楼抬桌子。

  监督 督促

  3.家长会配合老师检查孩子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4.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失去节制的私欲,就像决堤的洪水。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妒忌)

  2.拒绝;推辞。(推却)

  3.耽搁;拖延。(迟延)

  4.虚和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虚实)

  5.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神机妙算)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文中“立刻”一次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去掉,因为“立刻”一词可以表现出小胖墩的惊喜,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提议正中他的心思,因为他是摔跤的惯手,不会怕和小嘎子比摔跤的。

  2.“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这一句中,“仿佛”一词说明了什么?

  “仿佛”一词说明小嘎子占上风是暂时的、表面的,暗示了他的失败。

  3.“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这几个动作可以看出小胖墩怎样的状态?

  可以看出小胖墩儿比赛时非常认真,沉着应对,毫不放松。

  4.从摔跤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小嘎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嘎子机灵、敏捷、有智谋,是一个争强好胜的孩子。

5、《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同步练习

  第11课《与朱元思书》

一、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好学,有俊才。诗文风格清拔而有古气,称为“吴均体”。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后又被任命为奉朝请。他曾私撰《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二、故事背景

  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的仕途不如意,因而,他只能通过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他曾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自己辞官后,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因此,这篇文章也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寄情于山水,向往自然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世间追求利禄之徒的讽刺之意。

  三、课文翻译

1.原文: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俱:全,都。

  共色:同样的颜色。共,相同,一样。

  从流飘荡:(船)随着水流飘浮移动。从,顺、随。

  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指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

  独绝:独一无二。

译文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水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至观赏景物。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2.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漂碧:青绿色。

  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形容水清澈透明。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甚,胜过。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马。

译文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夹岸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3.原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寒树:耐寒常绿的树。

  负势竞上:(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负,凭依。竞,争逐。

  轩邈:高远。这里作动词用,比高远。

  直指:笔直地向上。指,向。

  激:冲击。

  泠泠作响:发出泠泠的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声音清越。

  好:美丽的。

  嘤嘤成韵:鸣声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千转:不停地叫。转,同“啭”,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

  鸢飞戾天:老鹰飞到天上,这里比喻追求高位。戾,至。

  望峰息心: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息,停止,平息。

  经纶世务:办理政务。经纶,处理国家大事。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枝。

  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

译文

: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好像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泉水冲击着山石,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美丽的鸟儿相互和鸣,鸣声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段):总述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第二部分(第②③段):“异水”清澈,江流湍急,“奇山”轩邈,景中含情。

五、问题归纳

1.赏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中的“共色”二字。

  “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面对富春江美景的陶醉,自由,潇洒,无拘无束的情感。

3. 赏析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江水清澈透明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水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中也有通过“游鱼”来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5.《三峡》中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异曲同工的语句是什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1)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2)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向往自然,厌弃世俗的思想。

7.“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产生“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不同的“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所写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 的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寄情山水,向往自然,厌弃世俗的感情。范仲淹以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8. 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因为作者此时可谓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了无趣味了。另外,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变得更奋发,精神得到洗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

六、课文主题

  本文抓住富春江富阳至桐庐段山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秀丽迷人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含蓄地流露出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导学案

第12课《与朱元思书》

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诗文清新且反映社会现实,其文工于写景,风格峻拔清丽,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
写作背景
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自己想要辞官到石门山中去隐居。
文体知识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骈文写成的书信。骈文,又称“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体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全篇以偶句为主,讲求平仄,讲究用典。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与朱元思书》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却无骈文的繁复,全文清新、优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描写山水的经典之作。
读准字音
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xuān miǎo)泠泠(línɡ)
嘤嘤(yīnɡ)鸢飞(yuān)戾天(lì)经纶(lún)窥谷(kuī)
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文言句式
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我的小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形声兼备,动静互见。
本文时而山水之形显露画面,时而鸟禽之声喧于卷幅,做到了形声兼备、意舒情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状波翻浪滚之形,闻振聋发聩之声。文章就是这样写形写声,形中闻声,声中有形,臻入形声相融的意境。“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衬静,寓视于听的手法。
2.虚实相间,骈散相交。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虚写,前面对奇山异水的描写则是实写。实写一方面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又为虚写提供了依据;虚写进一步突出实写。两者实中有虚,虚中见实,共同表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本文中的“风烟”句、“从流”句以及“泉水”以下至篇末,都是骈句。文章虽用骈体,但有散句穿插其中,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完成一个片段练习,内容不限,注意内容需合理。
走在幽静的石板路上,“嗒嗒”的脚步声跃然心头,偶尔可以听到几声犬吠之声,街道两侧的大门紧闭,偌大的空间竟只有我一人在外行走,也许是昨夜刚下过雨的缘故,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一缕缕泥土的清香,使人倍感惬意。

6、《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同步练习

【练习一】

  一、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看拼音写词语。

  bān jí yí duàn pái liàn zá ɡuō

  ( ) ( ) ( ) ( )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忽然 突然

  1.他的( )到来,打乱了我的学习计划。

  2.我( )想起来了,大哥往常就是这样呼唤羊群的。

  四、比一比,组词语。

  念() 级( ) 桃( ) 练( )

  岭( ) 极( ) 逃( ) 拣( )

五、词语仿写。

  垂头丧气(外貌描写)

  打瞌睡(含有动词)

六、用上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这个配角配不上他。老师没有把握撤换,他也只好将就。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你先四脚着地( )上台,见了他们兄妹俩就( )起来,啊呜啊呜( )着,向他们( )去,他们逃你就( )。等到猎人上场,对你连开两枪,你就( )下来——死掉。

参考答案

  一、lù lòu jiǎo jué

  二、班级 一段 排练 砸锅

  三、1.突然 2.忽然

  四、思念 班级 桃子 练习

  山岭 极限 逃走 拣起

  五、无精打采 神清气爽 踢足球 看电视

  六、我这个配角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有把握撤换,他也只好将就。

  七、爬 站 叫 扑 追 躺

【练习二】

【练习三】

一、看拼音写词语。

  xìnɡ kuīwātǔtáo pǎo kùzi

  ()()()()

二、连一连。

  笨拙的机灵的期待的窝囊的

  小朋友表演老虎目光

三、补充成语,并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通情()理唉()叹气垂()丧气哄()大笑

四、基础积累大巩固。

  从文中抄写心理描写的语段。

五、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是按照()、()、()三部分来写的。在讲述怎

  样演老虎时,故事中的老师与演“哥哥”的小朋友有意见( )。那个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却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二者的矛盾贯穿始终。

六、重点段落品析。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片段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一阵阵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老师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后来呢?后来我上动物园总要去看看老虎,想看看老虎是怎么豁虎跳的。可是老虎在笼子里不是打瞌睡,就是垂头丧气地踱来踱去,从没见过它们豁过什么虎跳。

  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会惹起哄堂大笑呢?我至今还不明白。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忽然——( ) 立刻——( ) 至今——( )

  2.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从“终于”一词中,可以看出“我”什么样的心情?

  3.“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哄堂大笑,请你告诉他。

七、你去过动物园吗?在你眼中的老虎是什么样子的?赶快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一、幸亏挖土逃跑裤子

  二、笨拙的表演机灵的小朋友期待的目光窝囊的老虎

  三、通情达理唉声叹气垂头丧气哄堂大笑

  通情达理:李叔叔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我们都愿意和他说话。

  四、略。

  五、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不同

  六、1.突然 马上 如今

  2.非常期待上台表演。

  3.因为这只窝囊的大老虎,动作虽然笨拙,但是却很可爱,很有趣。

  七、略

【类文阅读一】

  我们一起煮月亮(节选)

  大概是在一个月圆之夜,我们一群小孩子玩了捞月亮的游戏。最小的那个孩子叫军停,他在最后,用手捞到了月亮,双手认真地捧着。只要我不说话,他就要一直捧着。

  就这样,军停就一直双手做圆圈状捧着那轮月亮。我们几个孩子在前面跑,他就在后面跟着。他累了,对我说:“能不能把月亮再放回水里?”我看着他累了,就说:“不行,还是放在一个盆子里比较好。”

  在菜园的河边,我们找到一个搪瓷盆子,高兴地让军停把月亮放到盆子里。军停把双手放到盆子里一会儿,那水就平静了,月亮果真就在盆子里。

  “接下来呢?”赵四儿看着那盆子里的月亮问我。

  “煮月亮吧。”我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我想,会不会在煮月亮的时候有意外的收获,譬如可以把天上的嫦娥给煮下来呢?我这样想的时候,就开始号召这些孩子去捡拾柴火,我要生火煮月亮。

  这一群孩子不知道,我到底会煮什么好东西给他们吃。我对他们大声说,月亮煮熟了,大概会变成很多东西。

  “会变成苹果吗?”我说,会的。“会变成梨子吗?”我说,会的。“会变成西瓜吗?”我说,会的,因为月亮是圆的,只要是圆的都可以变出来。于是,一群孩子就在那里看我表演。

  那火在秋天里像一种语言,与盆子里的水交谈。赵四儿的兜里有半块没有吃完的红薯,就问我:“能不能煮月亮的时候,顺便也煮一下这半块红薯?”我答应了他。

  等那红薯煮熟了以后,赵四儿让我先尝了一口,那红薯果然很甜,我就说:“甜,有月亮的味道。”于是,接下来,我们这些孩子都争着吃。这些孩子吃过以后就都说甜,仿佛这块红薯真的有月亮的味道一样。

  再后来,我们在煮月亮的时候,还煮过苹果、梨、李子、橘子、芋头、山药、胡萝卜、荸荠、藕、花生、大枣。我们这些孩子,每一次煮完东西以后,都会向别人夸耀,那些食物有月亮的味道。

  1.读了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军停把双手放到盆子里一会儿,那水就平静了,月亮果真就在盆子里。”中“果真”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那火在秋天里像一种语言,与盆子里的水交谈。

  4.我想,会不会在煮月亮的时候有意外的收获,譬如可以把天上的嫦娥给煮下来呢?

  这句话是作者的奇思,读到这里,你又有怎样的妙想呢?

【参考答案】

  1.示例:月亮怎么能煮呢?月亮会是什么味道呢?

  2.表明预想的和结果一样。写出了我们高兴的心情。

  3.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形象地表现了大火之上,水沸腾的样子。

  4.围绕和月亮有关的事物写,语句通顺即可。

【类文阅读二】

  童年趣事

  朱惠芳

  我的童年有一段时间是在苏北度过的。那时,我住在一个如画的小村子里,村外有流淌的小河、碧绿的草地和高大的树木。

  春天悄悄地到了,百花相继怒放,而歪脖子大枣树似乎还没有睡醒,直到春末夏初,它才开满了芬芳醉人的小黄花,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大人们说:“千万不要去惹它们,不然会挨蜇的!”我们当然十分害怕,只敢远远地看着它。一天,我们实在忍不住了,大家拿来弹弓,聚集在歪脖树下,装好石子,对准马蜂窝一齐“开火”。果然,一群马蜂嗡嗡地出动了,冲着我们飞来。我们吓得扔掉了弹弓,捂着脑袋没命地跑。我很不走运,被蜇了一下,肿起一个大包,很长时间才好。从此,我再也不敢去惹马蜂了。

  夏天来了,歪脖树上的知了叫了起来。中午,大家每人拿着一根长竹竿,在竿头粘上一块面筋,来到树下,发现知了就悄悄地把竿头伸过去,瞧准了,用竿头的面筋猛地一粘,它就成了我们的俘虏。傍晚,大家每人拿着一把小铁铲,又来到树下。只要能在地上找到蚕豆大小的洞,就能挖出一只浑身是泥的“知了猴”。把它放在盒子里,第二天,它就神奇地成为一只又黑又亮的蝉。

  秋风送爽,歪脖树上的叶子簌簌地落了。歪脖树上挂满了一颗颗大枣,有红的,有黄的,也有青的,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放着奇异的光彩,真叫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们便每人拿上一个大塑料袋,一根带钩儿的长竹竿,“噼里啪啦”炒豆子似的把树上的枣全都打下来,每人捡上满满的一袋,拿回家去,洗净,放在锅里煮熟,去掉核,加点面粉,做成薄糕,这就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枣糕。

  秋去冬来,歪脖树上垒起了一个个脸盆大小的喜鹊窝,一垒就是五六个。到了晴天,我们就聚到树下,脱去笨重的棉衣,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要掏鸟窝去。

  这段快乐的童年生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美丽的小村庄,可爱的小伙伴,那繁茂的树木,绵绵的草地,潺潺的小河,特别是那棵歪脖子大枣树。

  1.本文按四季的更替回忆童年与大枣树有关的四件趣事,请分别概括。

  (1)春天:

  (2)夏天:

  (3)秋天:

  (4)冬天:

  2.本文紧扣“趣”字,回忆了快乐的童年。说说详写的是什么事,略写的又是什么事?

  (1)详写:

  (2)略写:

  3.文章语言生动,这与作者使用比喻有关,你能从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吗?

  (1)比喻句:

  (2)比喻句:

  4.通读全文,填一填。

  这篇文章回忆了童年里与枣树相关的趣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①)交代 ;第二部分(②~⑥), ;第三部分(⑦),总结全文。

  5.这篇文章结构清晰,按分别记述了与枣树相关的童年趣事,表现了 。

【参考答案】

  1.(1)用弹弓打马蜂窝,我被蜇;

  (2)用面筋捉知了,用小铁铲挖知了猴;

  (3)上树打枣,吃枣糕;

  (4)掏鸟窝。

  2.(1)用弹弓打马蜂窝;用面筋捉知了,用小铁铲挖知了猴;上树打枣,吃枣糕

  (2)掏鸟窝

  3.示例: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

  歪脖树上挂满了一颗颗大枣,有红的,有黄的,也有青的,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放着奇异的光彩。

  4.我的童年有段时间是在苏北度过的,村中的景色十分美丽 描述一年四季在大枣树下发生的令我回味的童年趣事

  5.时间顺序 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怀念

7、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

  ______ ______

  萍   露

  ______ ______

  踪   浮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水(liú niú)  柳(ré róu)

水(qún quán)蜓(qīnɡ qīn)

三、看拼音,写汉字。

  shù shǒu

  1.李乐坐在一棵大 下朗读《小池》这 诗。

  jiān jiǎo ài

  2.春天,柳叶露出 而细的 ,游客非常喜 它们。

四、选字填空。

  采   彩

  1.姑娘们正在水中(   )菱。

  2.这是一个(   )色的气球。

五、照样子,组词。

  (踪)迹  (  )迹  (  )迹

  荷(花)  荷(  ) 荷(  )

六、根据意思写诗句。

  1.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爱的小娃在水面上划着小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荷才刚刚露出尖尖的菱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已经有蜻蜓站在上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偷偷地采下白莲正准备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我来选择。

  1.《小池》的作者是宋代诗人(  )。

  A.杨万里     B.苏轼

  2.《池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A.白居易  B.杜甫

  3.《小池》《池上》描写的都是(  )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参考答案

  一、zōnɡ fú pínɡ lù

  二、liú róu quán qīnɡ

  三、1.树 首 2.尖 角 爱

  四、1.采 2.彩

  五、奇 古 叶 包

  六、1.不解藏踪迹。

  2.小娃撑小艇。

  3.小荷才露尖尖角。

  4.早有蜻蜓立上头。

  5.偷采白莲回。

  七、1.A 2.A 3.B

8、部编本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1

一、默写诗歌。

  1.春城无处不飞花,。日暮汉宫传蜡烛,。

  2.,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终日不成章,。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3.中庭地白树栖鸦,。今夜月明人尽望,。

二.关于《迢迢牵牛星》阅读训练。

  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4.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5.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写一写《迢迢牵牛星》中叠词运用的妙处。

  7.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8.赏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9.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美酒。在此情景中,你想到的诗句是:,。这首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写的《 》,描写了他在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和 。

答案

  一、1.寒食东风御柳斜 轻烟散入五侯家

  2. 迢迢牵牛星 札扎弄机杼 泣涕零如雨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3. 冷露无声湿桂花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

  2.“迢迢”是诗人从地面仰视星空的视角感受,而“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是从织女看牛郎的视角感受而来,所以一远一近,各不相同。

  3.既是织女,也是思妇(诗人)。抒发了虽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

  4.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5.那阻隔 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6.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7.这是写景句。“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可望却不可即,咫尺胜天涯。这样就更加有力地强调了织女离愁别绪的哀怨。

  8.诗句强调织女与牛郎虽只隔一水间,却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来表达心中的渴念和爱慕情意。“盈盈”“脉脉”两组叠词的运用,更突出地表达了织女对牛郎之间的缠绵情意。

  9.这是描写织女手的特征、劳动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纤纤”一~词,写织女手的形态,纤细柔长。“札札”叠词写出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练和纯熟。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思念亲人的孤寂苦闷心情。

  三、1.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大家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元日 燃爆竹 饮屠苏酒 换新桃符

9、《一分钟》同步练习

课后习题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要是能赶上绿灯,就能及时通过路口。

  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能赶上公共汽车。

  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

一课一练配套练习

10、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

1.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我知道。我会写出作者和书名。

  ( ) 《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出文学作品或人物形象。

  《________》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写的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水浒传》中“除恶蜈蚣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人物是__________;《红楼梦》中“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的“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______,“美玉无瑕”指的是__________。

3.下列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连一连。

  诸葛亮 多愁善感

  李逵 足智多谋

  孙悟空 鲁莽刚猛

  林黛玉 神通广大

4.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本书?请写出书名和主人公。

  (1)焚稿断痴情 《__________》 ( )

  (2)误入白虎堂 《__________》 ( )

  (3)大战红孩儿 《__________》 ( )

  (4)刮骨疗毒 《__________》 ( )

5.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巧妙地安排了好多和“三”有关的情节,如武松第三个回合打死了老虎,刘备三顾茅庐请到了诸葛亮。在你读过的这几部小说中还有哪些带“三”的情节呢?照样子填一填。

6.补全歇后语。

  (1)孔明借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二娘开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姥姥进大观园——____________________

  (4)猪八戒照镜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有删节)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选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片段?()

  A.奇缘女儿国B.三打白骨精C.大战黄袍怪

  (3)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怪物”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后,你认为唐僧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施耐庵 水浒传  曹雪芹 红楼梦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吴承恩 西游记

  2.西游记 武松 关羽 林黛玉 贾宝玉

  3. 诸葛亮————足智多谋

  李逵—————鲁莽刚猛

  孙悟空————神通广大

  林黛玉————多愁善感

  4.(1)红楼梦 林黛玉 (2)水浒传 林冲

  (3)西游记 孙悟空 (4)三国演义 关羽

  5.示例:刘姥姥 三进荣国府 刘备、关羽、张飞

  桃园三结义 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

  6.(1)巧用天时 (2)谋财害命

  (3)眼花缭乱 (4)里外不是人

  7.(1)一定。 (2)B(3)外貌 迷惑唐僧师徒

  (4)示例:唐僧是一个心地善良,但有些愚钝固执、偏听偏信

  的人。

11、《同读一本书》交际指导与范例

一、口语交际目标:

  1.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收获。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要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二、口语交际维度:

这次口语交际可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讲。

  ①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②你怎样评价主人公?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

  ③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

  ④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⑤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

三、互动交流的基本要求:

  1.选定主题,清晰简洁表达自己的思路。

  (1)可以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表达观点时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也就是: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3)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哪怕你的想法与大多数人都不一样。卢梭“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只有用心读书,大胆表达自己的读书心得,就是口语交际的一个成功。

  2.要注意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我们也要明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同读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

【交际范例】

  示例:《夏洛的网》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小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可怕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然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一定会救你的。”不起眼的蜘蛛居然说它可以救一只猪,一开始我也不信,但看着看着,我终于相信了夏洛,因为夏洛真的实现了它的诺言!它用它的网织出了“王牌猪”“了不起”和“谦卑”这几个字。这几个字改变了小猪威尔伯的命运。然而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多么感人的故事啊!我跟很多人一样,平时特别讨厌蜘蛛,但看了这个故事后,我就不那么讨厌蜘蛛了。蜘蛛夏洛说过:“你一直是我的朋友,我为了救你而死去,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是的,它渺小、瘦弱,但它有一个宽大的胸怀和一颗善良的心。它为了不让威尔伯成为熏肉火腿,那么努力,那么勇敢,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夏洛这种高贵的品质让人感动、让人敬佩。

  示例:读了《夏洛的网》,我心潮澎湃。这本书主要写了小女孩弗恩救下了一只小猪,并给他取名威尔伯,当她把威尔伯养到父母不再同意养时,威尔伯就被送到了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在那里,小猪威尔伯与蜘蛛夏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夏洛知道威尔伯的命运将是成为熏肉火腿时,义无反顾地编织出被人类视为奇迹的文字,救下了小猪。从此,威尔伯有了一个安享天年的未来,但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为了小猪,夏洛奉献了太多太多。当威尔伯孤单时,是夏洛陪伴它一起走过了无数个漫长、难熬的黑夜,给威尔伯带来了快乐;当威尔伯面临被宰杀的命运时,还是夏洛,用爱编织了大网,拯救了小猪……至今我依然记得夏洛在临死前编织的“谦卑”二字,它们正是赞美夏洛的语言。

幼儿园学习资源推荐 《蜘蛛开店》生字笔顺拼音组词课后练习答案预习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写法指导与范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知识点解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生字组词等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附答案 《我爱做手工》指导、范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生字笔顺拼音组词 《同读一本书》交际指导与范例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习作指导与范文 《习作:漫画老师》习作指导与范文 低年级看图写话资料大汇总(附常用词语、常用句式、练习) 《猴王出世》生字组词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知识点归类预习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类复习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同步练习

最新学习资源 《同读一本书》同步练习 《乌鸦喝水》同步练习 《牧场之国》知识要点及同步练习 《枣核》词语解释近义词反义词 《牧场之国》课文分析及知识点归类及课时练习题 《童年的发现》词语解释课文重点句子理解等知识点归类 《方帽子店》课文重点句子解析等知识点归类预习 《一个接一个》同步练习 中考复习必背语文文学常识 《梅花魂》生字组词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相关信息 同步征文《我的植物朋友》范文 同步征文《我的乐园》范文 练习故事100篇 同步小康创建宣传标语89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