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同步练习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档大全 > 学习资源

《宝葫芦的秘密》同步练习

时间:2022-08-07 16:30:37

《宝葫芦的秘密》同步练习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学习资源的您有所帮助。

1、《宝葫芦的秘密》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1

一、看拼音写汉字。

  yāo ɡuài shòu xiǎo

  ( ) ( )

  ɡuāi ɡuāi tiǎn liǎn

  ( ) ( )

二、熟读课文,用“√”画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介(jèi jiè) 距(jù jǚ) 烫(fànɡ tànɡ)

  舔(t ǎn tiǎn) 葵(kuí kíu ) 翻(tān fān)

三、仿照例子,写词语。

  1.平平常常(AABB式):

  2.又瘦又长(又A又B式):

  3.可怜巴巴(ABCC式):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奶奶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一面……一面……

  2.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仿写句子)

  不是 ,也不是 。

五、课文片段阅读。

  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1.一( )神仙 一( )宝葫芦

  一( )水蜜桃 一( )大花狗

  2.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分别是怎样得到宝葫芦的?用“ ”画出来。

  3.这些得到宝葫芦的人,有什么共同点?

六、奶奶讲了哪些宝葫芦的故事?选择其中一个,请发挥想象,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参考答案:

  一、 妖 怪 瘦 小 乖 乖 舔 脸

  二、介(jèi jiè√) 距(jù√ jǚ) 烫(fànɡ tànɡ√)

  舔(tǎn tiǎn√) 葵(kuí √ kíu ) 翻(tān fān√)

  三、1.模模糊糊 马马虎虎 平平安安

  2.又高又大 又白又胖 又黄又瘦

  3.小心翼翼 兴致勃勃 波光粼粼

  四、1.我一面走,一面唱。

  2.美好的前程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我们辛勤的双手创造的。

  五、1.位 个 盘 条

  2.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3.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就有什么。

  六、有一天,赵六到地里翻地,因为他是个勤奋的农夫。掘着掘着,忽然感觉锄头底下硬邦邦的。他想:难道底下有宝贝吗?于是,他就小心翼翼地把“宝贝”从土里掘出来,一看,是一只金灿灿的、长得非常饱满的葫芦。赵六看到了,不禁有些失望。赵六想:“如果挖上来的是一个大元宝,该多好呀!”奇迹出现了,立刻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就出现在他的手心上!

同步练习2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小脑袋 一( )向日葵 一( )葫芦

  一( )算术题 一( )事情 一( )普通人

二、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妖(yāo iāo )怪 乖乖(chéng ɡuāi) 拽(zhuài zuài)下来

  冲(chōnɡ chònɡ )着 瘦(shòu shòu)小 规距(jǜjù)

三、填空。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著名作家写的一篇童话,介绍了 小时候听 讲《 》的事情,因为得到宝葫芦的人都得到了好处,想要什么有什么,所以 想要一个宝葫芦。

四、阅读提升。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1.王葆幻想着如果自己得到宝葫芦首先要( )。

  2.写反义词。

  发愣—( ) 省心—( )

  【答案】

  一、

  (格)(棵)(个)

  (道)(件)(个)

  二、(yāo) (ɡuāi) (zhuài)

  ( chònɡ) (shòu) ( jǔ)

  一、张天翼 王葆 奶奶 宝葫芦的故事 王葆

  1.让宝葫芦为自己解决数学难题。2.警觉 费心

2、《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词语解释主题概括近反义词等知识点归类预习

  张天翼(1906——1985),中国当代作家。学名张元定,字汉弟,号一之,笔名张天净、铁池翰等。祖籍湖南省湘乡县东山乡双泉村,出生于南京。代表作有童话《大林与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小说《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

  量词积累

  一道算术题 一棵向日葵

  一个水蜜桃 一双小手

  多音字

  冲chòng(冲劲儿) chōng(冲锋)

  假jiǎ(假如) jià(暑假)

  反义词:

  幸福——痛苦 省心——操心

  普通——特殊 声明——沉默

  马上——缓慢 可怜巴巴——趾高气昂

  近义词:

  每逢——每当 幸福——美满

  假如——假设 希望——盼望

  立刻——马上 要求——请求

  声明——注明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词语积累

  ABCC式的词语

  可怜巴巴 怒气冲冲 白发苍苍 生机勃勃

  议论纷纷 行色匆匆

  ABAB式的词语

  介绍介绍 参观参考 思考思考 观察观察

  AABB式的词语

  平平常常 安安静静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又A又B”式的词语

  又大又圆 又白又胖 又瘦又长 又高又大

  词语理解

  神仙:神话中任务,有超人的能力,可以超脱尘世,长生不老。

  每逢:每当遇到、

  远足: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龙宫:神话中龙王的宫殿。

  联系:彼此接上关系。

  规矩: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文中指奶奶让王葆做什么,就得先讲一个故事。

  幻想: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文中指王葆假设自己有宝葫芦时的幻想。

  问题解析

  文章有很多语言描写,它有什么好处?

  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好处: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主题概括

  本课叙述的是王葆的奶奶讲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从此王葆便经常想象自己拥有宝葫芦,表现了奶奶的和蔼、见识广和王葆淘气、机灵以及充满想象力的特点,说明了孩子的世界里充满了好奇心和神奇色彩。

  知识窗

  《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1906—1985)1958年创作的童话。其故事情节为:王葆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切。一天他的愿望实现了,心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和同学下棋想吃掉对方棋子,棋子马上就飞到他嘴里……他的宝贝不但没给他带来幸福反而带来痛苦,他毅然把这个宝贝抛弃,轰的一声后,原来这却是自己做的梦。他从此改正了缺点,认真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童话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是人生的一种折光。阅读童话时,我们要关注作品离奇的故事情节,感受作品丰富的想象。读完后要想一想,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去领悟做人的道理,还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经验来解读故事。

  《宝葫芦的秘密》告诉我们:凡事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不劳而获是可耻的。

  《宝葫芦的秘密》以谈笑自若的方式去譬喻、劝告或讽刺,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让小读者在兴趣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通过故事本身来辨明是非美丑。并能抓住儿童心理进行透彻的分析,将丰富的幻想和离奇的情节表现得很有艺术感染力。

3、《宝葫芦的秘密》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1

一、看拼音写汉字。

  yāo ɡuài shòu xiǎo

  ( ) ( )

  ɡuāi ɡuāi tiǎn liǎn

  ( ) ( )

二、熟读课文,用“√”画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介(jèi jiè) 距(jù jǚ) 烫(fànɡ tànɡ)

  舔(t ǎn tiǎn) 葵(kuí kíu ) 翻(tān fān)

三、仿照例子,写词语。

  1.平平常常(AABB式):

  2.又瘦又长(又A又B式):

  3.可怜巴巴(ABCC式):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奶奶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一面……一面……

  2.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仿写句子)

  不是 ,也不是 。

五、课文片段阅读。

  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1.一( )神仙 一( )宝葫芦

  一( )水蜜桃 一( )大花狗

  2.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分别是怎样得到宝葫芦的?用“ ”画出来。

  3.这些得到宝葫芦的人,有什么共同点?

六、奶奶讲了哪些宝葫芦的故事?选择其中一个,请发挥想象,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参考答案:

  一、 妖 怪 瘦 小 乖 乖 舔 脸

  二、介(jèi jiè√) 距(jù√ jǚ) 烫(fànɡ tànɡ√)

  舔(tǎn tiǎn√) 葵(kuí √ kíu ) 翻(tān fān√)

  三、1.模模糊糊 马马虎虎 平平安安

  2.又高又大 又白又胖 又黄又瘦

  3.小心翼翼 兴致勃勃 波光粼粼

  四、1.我一面走,一面唱。

  2.美好的前程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我们辛勤的双手创造的。

  五、1.位 个 盘 条

  2.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3.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就有什么。

  六、有一天,赵六到地里翻地,因为他是个勤奋的农夫。掘着掘着,忽然感觉锄头底下硬邦邦的。他想:难道底下有宝贝吗?于是,他就小心翼翼地把“宝贝”从土里掘出来,一看,是一只金灿灿的、长得非常饱满的葫芦。赵六看到了,不禁有些失望。赵六想:“如果挖上来的是一个大元宝,该多好呀!”奇迹出现了,立刻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就出现在他的手心上!

同步练习2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小脑袋 一( )向日葵 一( )葫芦

  一( )算术题 一( )事情 一( )普通人

二、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妖(yāo iāo )怪 乖乖(chéng ɡuāi) 拽(zhuài zuài)下来

  冲(chōnɡ chònɡ )着 瘦(shòu shòu)小 规距(jǜjù)

三、填空。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著名作家写的一篇童话,介绍了 小时候听 讲《 》的事情,因为得到宝葫芦的人都得到了好处,想要什么有什么,所以 想要一个宝葫芦。

四、阅读提升。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1.王葆幻想着如果自己得到宝葫芦首先要( )。

  2.写反义词。

  发愣—( ) 省心—( )

  【答案】

  一、

  (格)(棵)(个)

  (道)(件)(个)

  二、(yāo) (ɡuāi) (zhuài)

  ( chònɡ) (shòu) ( jǔ)

  一、张天翼 王葆 奶奶 宝葫芦的故事 王葆

  1.让宝葫芦为自己解决数学难题。2.警觉 费心

4、《童年的发现》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1

一、读得准,选的好。(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标出。)

1.我的发现竟如此的简单明了(le liǎo),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2.哈!我总算明白了!这就跟画地图差(chā chà)不多。

  3.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jīn jìn)的笑出了声,竟使我当众受到惩(chěng chéng)罚。

  4.我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tán dàn)动,似(sì shì)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二、填空,把词语补充完整。

  (  )不自(  )  默(  )(  )声

  (  )尽脑(  )  随(  )所(  )

三、读句子,将画线词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1.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

  2.我们万分惊讶。( )

  3.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 )

  4.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 )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yùn zhuǎn zì rú( ),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tiān fù( ),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1.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

  2.给带点的字词选正确解释划上“√”。

  欲:① 欲望 ② 想要;希望 ③ 需要 ④ 将要

  明白:① 清楚;明确 ② 公开的;不含糊的 ③ 聪明;懂道理 ④ 知道;了解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恋 ( ) 轻盈 ( ) 舒展 ( ) 澄澈 ( )

  4.你认为“我”的梦有趣吗?为什么?

【答案】

一、1. liǎo 2.chà 3. jīn chéng 4.tán sì

二、(情)不自(禁);(绞)尽脑(汁);默(不)(作)声;随(心)所(欲)

三、1.开始 2.惊奇 3.明白 4.惭愧

四、1.运转自如 天赋

2.欲:② 想要;希望 明白:① 清楚;明确

3. 迷恋(着迷) 轻盈(轻巧) 舒展(伸展) 澄澈(澄清)

4.有趣。因为我对于飞行是那样迷恋,那样喜欢,以至于做梦都会梦到如此奇异的意境。

同步练习2

一、多音字组词。

禁:jìn( )jīn( )

  涨:zhǎnɡ( )zhànɡ( )

二、词语模仿秀。

  1.哈哈大笑(AAB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不自禁(含“不”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心所欲(含人体器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痴迷 着迷 迷惑

  1.人类对飞行一直( ),从远古长着翅膀的天使、天神,到今天的太空穿梭机,人类从未放弃过。

  2.那里风景如画,令我( ),常常在那里流连忘返。

  发明 发现 发生

  3.找到攻克艾滋病的疫苗,是人类医学史上重大的( )。

  4.考古学家在冰川里( )远古时代的微生物。

四、读课文填空。

  1.“我”发现我的小伙伴都会_______________。

  2.经过“我”的推算,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就发现了__________。

  4.从“我”的这些发现中,我觉得他是个_________的孩子。

五、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1.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索( ) 愉快( ) 推想( ) 特别( )

  2.用下列成语写一个句子。

  绞尽脑汁:

  3.将语段中画“——”的句子改写成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

  4.“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六、你知道有哪些科学家因科学发现而受到迫害吗?请列举两个。

七、我会连。

  毕 昇 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 发明活字印刷术

  迪亚士 发现好旺角

  爱迪生 发明“五笔字型”

  王永民 发明电灯

参考答案如下

一、多音字组词。

  jìn禁止 zhànɡ 涨红

  jīn 不禁 zhǎnɡ 涨潮

  二、1.依依不舍、、井井有序、咄咄逼人、念念不忘

  2.毫不在意、赞不绝口、愤不顾身、名不虚传

  3.唇齿相依、目瞪口呆、张口结舌、头重脚轻

  三、1.痴迷 2.着迷 3.发明 4.发现

  四、1.作者童年时的发现起始于( 九岁那年的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的疑问,听了老师的解释,他又有了( 为什么要怀胎九个月 )的疑问,并且对这个疑问进行了大胆猜想,这个猜想是( 人类进化的规律 )。

  2.读完课文,我觉得作者小时候是一个( 执着且善于思考和发现 )的孩子,因为(作者遇到问题总是要刨根问到底,并且为了寻找答案会不断的思考与观察 )。

  3.“幸亏她没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这句话是对( 同学们的笑 )进行了夸张,说明( 同学们不相信自己发现了进化论 )。

  4.被老师赶出教室后,作者自我安慰的理由是(世界上的重大发现, 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五、1.思考 高兴 推算 格外

  2.这道数学题真难,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答案不唯一)

  3.乡村的孩子从小不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

  乡村的孩子从小不是不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

  4.胚胎发育规律。(意思对即可)

  六、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曾因为在天体运动上的发现受到审判并被投入监狱。哥白尼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

  16世纪,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30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在每时每刻地环绕太阳运转。但那时欧洲的封建教会不支持这样的观点,谁提出这个观点,就会遭到教会审判异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临死前,才把自己关于“太阳中心说”的著作发表。

  七、我会连。

  毕 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迪亚士发现好旺角

  爱迪生发明电灯

  王永民发明“五笔字型”

5、《宝葫芦的秘密》生字组词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我会写:

  介:jiè 介绍 推介 中介

  绍:shào 绍兴 介绍 介绍人

  妖:yāo 妖化 妖艳 妖媚

  矩:jǔ 规矩 矩形 矩阵 矩尺

  乖:guāi 乖巧 乖乖 乖戾

  撵:niǎn 撵走 撵人 撵出

  滚:tàng 滚烫 烫伤 烫手

  溜:liù 溜嗓子 溜缝儿

  丫:yā丫头 丫鬟 枝丫

  拽:zhuài 拉拽 拽动 生拉硬拽

  福:fú 福气 享福 福禄寿

  舔:tiǎn 舔唇 舔盘子 舔犊情深

  葵:kuí 葵花 秋葵 向日葵

  瘦:shòu 瘦弱 消瘦 瘦小骨瘦如柴

  罢:bà 罢休 罢工 罢免

多音字:

  冲:chòng(冲劲儿) chōng(冲锋)

  假:jiǎ(假如) jià(暑假)

  溜:liū (溜冰)(溜走) liù(一溜烟)(水溜)

近义词

  规矩——规则让步——退让

  联系——联想幻想——梦想

  每逢——每当 幸福——美满

  假如——假设希望——盼望

  立刻——马上要求——请求

  劈面——迎面 闹翻——翻脸

  声明——申明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反义词

  得到——失去幸福——痛苦

  幻想——现实 省心——操心

  普通——特殊声明——沉默

  马上——缓慢 可怜巴巴——趾高气昂

理解词语:

  声明:公开表态或说明真相;也可指声明的公告。

  每逢:每当遇到、

  远足: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龙宫:神话中龙王的宫殿。

  联系:彼此接上关系。

  规矩: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文中指奶奶让王葆做什么,就得先讲一个故事。

  幻想: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文中指王葆假设自己有宝葫芦时的幻想。

词语扩展:

ABCC式的词语

  可怜巴巴怒气冲冲 白发苍苍

  生机勃勃 议论纷纷行色匆匆

ABAB式的词语

  介绍介绍参观参考 思考思考观察观察

AABB式的词语

  平平常常安安静静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又A又B”式的词语

  又大又圆又白又胖 又瘦又长又高又大

课内词语:

  介绍 声明 妖怪 规矩 劈面 幸福 向日葵

6、《宝葫芦的秘密》重点句子解析与课文重点问题解答

  句子解析:

  1、这是我们的规矩。

  “规矩”一词道出“我”和奶奶之间的默契,每次奶奶要求“我”做什么事情,“我”都要奶奶用故事来交换,体现了奶奶对我的爱。

  2、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开放式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思考,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假如真有那么一个宝葫芦,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会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描述了王葆小时候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并希望自己也有一个神奇的宝葫芦来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困难的奇妙经历。

  2、什么是幻想?幻想能实现吗?

  幻想是指空虚的,不真实的。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3、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张三李四等有关宝葫芦的故事?

  奶奶讲了很多不同版本的宝葫芦的故事,与前文相呼应,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听的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太多了,这些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作者写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写这个童话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付出努力就想得到或拥用想要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5、文章有很多语言描写,它有什么好处?

  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好处: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7、《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

(一)正音正字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钦差()()爵士()御聘( )滑稽()

  头衔()称职() 附和() 勋章( )

  2、辨析字形并组词。

  聘()栽( )赐( )骇( )碌()骋()裁()剔()赅( )禄( )

(

  1、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词典中的意思是:

  课文中的意思是:

  2、我什么都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词典中的意思是:

  课文中的意思是:

(三)下列说法有一项有误,请你仔细地挑选出来,并将正确的说法写在下面横线上。

  A、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B、童话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C、安徒生,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在所写的童话中,代表作品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乌龟与兔》等。

  D、在《皇帝的新装》中,作者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但想象又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有生活的真实;而文中的夸张是借助于想象完成的,它可以深化故事的主题,突出事物的本质。

  1、以上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四)课内美句摘抄。

  (五)扩展积累:请你课外读一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在读书的过程中,将所读文章里的美词美句摘抄在下面。

  我读的安徒生其他童话作品名是:

  美词:

  美句:

三、思考与领悟

(一)、课内文段阅读。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那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请你用最精练简洁的语句概括一下选段内容。

  2、“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有人说,这句话中的“选”和“圈定”两个词用得非常妙,想一想,妙在何处?谈谈你的见解。

  3、仔细读一读描写皇帝心理的句子。看看这段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皇帝怎样的心情?

  4、文段中画线句子是一个很关键的、有多重作用的句子,请你尽量揭示它的作用,揭示得越多越好。

  5、文段最后一个句子所写的内容是亮点还是多余,请你点评一下,好吗?

(二)、课外文段阅读。

小溪

  ①我是一条流淌在崎岖山间的小溪。我满身洒着细碎的光亮,怀着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流呀,顺着山绕过石,不停地流。我有时被乱石阻塞,有时被泥沙搅浑,有时被从悬崖上摔下,有时被迫迂回曲折。但我浑浑噩噩,不知宇宙的真谛为何,不知生命的价值何在。我绕过碎石,又淙淙地向前流去。还不时仰望夜空,欢乐地听起夜莺的歌唱。

  ②多么美丽的春天啊,我流淌在山间小路上,路边盛开着艳丽的鲜花,嫣红的桃花,轻盈的绿柳小靥迎人。我挨着她们轻轻流过。她们对我说:“小溪,你就这样快活轻松流下去吧,这就是你的幸福,你的归宿。”我点点头,得意地顺流而下。

  ③一天,突然天昏地暝,山崩地裂般一声巨响,我猛地不能动了。我看不见天,看不见地,看不见桃红柳绿。我飘虚虚不知自己是否还存在。我死了,却有渐渐苏醒。我缩在一块硬壳里动弹不得,溪水被阻隔,我渐渐枯竭、干涸……能等待死亡么?我虚弱地问自己。突然石缝间闪烁着几束阳光。“呵,太阳!”我大喊着:“我真喜欢你,你是万物之母,你是光明的源泉。”如今你又出现了,我听见发自宇宙,也好象发自我自身深处的声音:“挣扎、奋斗、拼搏、超越,你才能找回自我!”我沉默了,我想着那欢乐的玫瑰色的日子,但那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永恒的、永悟的真理是什么?我叹息,我思索,我寻觅……

  ④阳光又出现了,而且愈来愈灿烂。我似乎有所领悟,于是我开始挣扎,开始奋斗。几经拼搏,几经寻觅,我的溪水渐渐多了,渐渐活而有力了。猛一挣扎,我竟从埋藏我的地方跳了出来。经此挫折,我反而比过去粗犷了,宽阔了。我跳跃在岩石、树隙间,有意地寻觅起同伴——原来道道山梁间都有那么多或比我大,或比我小的溪流,他们都和我一样向前不停地奔泻。大自然使我们越靠越近,越集越宽。终于我们汇集成河、汇集成大江,最后我和我的同伴一起涌向无边的大海。

  ⑤在大海里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因为我把我的涓涓细流,无条件地奉献给了大海。

  (作者杨沫,选自《中学语文教学》1991,2封二,有删节)

  1、细读杨沫的这则童话,想一想,文章叙事的线索是什么?

  1、文中画线的三个短句“我叹息,我思索,我寻觅”顺序能否调换?谈谈你的理由。

  3、第③段画线的句子“我渐渐枯竭、干涸……能等待死亡么?” 中,作者用了一省略号。有人认为这省略号是多余的,但有人却说用得好,请你谈谈你的见解,并陈述理由。

  4、文中“永恒的、永悟的真理”是什么?

  5、读完这则童话,你在思想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课外名著阅读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请课外阅读这部寓言故事集,回答下题:

  1、请选择下列对书的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狼与小羊》以绝妙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B、《狐狸和山羊》通过山羊非要学飞行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不可违背规律。

  C、《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D、《蚂蚁和蝉》极力讽刺好逸恶劳,对我们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2、你肯定喜欢书中不少的寓言,请你选出你最喜欢的两则,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四、运用与创新

  1、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例句: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造句:

  2、养路工人在急转弯处施工,需在急弯另一头立一个警示牌,请你为其拟写内容。(不超过10个字)

  3、少年时代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时代,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为安徒生写的《皇帝的新装》写一段续写。(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一、略二(一)1.qīnchāi jué pìn jī  xián chèn hè xūn 2.聘请 驰骋 栽树 裁衣 赏赐 挑剔 惊骇 言简意赅 碌碌 (二)1.(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文中是荒唐的意思。2.使人听了非常吃惊。文中指惊、非常可怕的新闻。 (三)C 安徒生,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在所写的童话中,代表作品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小女孩》《海的女儿》等。(四)略 (五)略三、(一)1.皇帝亲自观看织布并奖赏骗子。 2.“选”和“圈定”突出了皇帝对这些官员的特别信任,用这些皇帝自己精心挑选的人反衬皇帝的愚蠢和心虚。3.反问,夸张。表现心虚、胆怯的心理。 4.(1)推动情节的发展。(2)为后来的事情,即举行游行大典作铺垫。(3)表现了这些官员的逢迎拍马的心态。 5.是个亮点。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但是从皇帝到官员都不说真话,就是因为骗子抓住了这些实在是不称职的人的心理。皇帝的这一赏赐,更从反面体现了皇帝的愚蠢和他对自己的不称职的心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1.小溪的流淌经历。2.这三个短句不可调换,因为它们是根据心理活动的逻辑顺序来的。 3.这一省略号用的好,它表现了小溪由枯竭、干涸到死亡的逐渐过程,突出了小溪那种痛苦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心理。4.只要勇于去奋斗,勇于拼搏,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就一定找回自我。5、略

  (三)1.B 2.略 四、1.略 2.略 3.略

8、《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设计

  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本篇课文选自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旨在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一是使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二是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学中本着“解放学生”的理念,以课文生动的语言为突破口,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抓词抓句领悟文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实现语文教学的“言意兼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宝葫芦的秘密》的精彩片段。

  学生准备: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搜集作者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视频,情境导入

  1.观看《宝葫芦的秘密》动画片的一段视频。

  2.导思:你们知道这个动画片的名字吗?主人公是谁呢?

  3.导学:其实这部动画片是根据长篇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出示书,学生读封皮。

  4.介绍书的作者等要素。

  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关注作者。

  (1)学生介绍搜集的作者资料,同学间互相补充。

  (2)教师补充。

  张天翼(1906—1985)现代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积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发表了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不动脑筋的故事》等。作者想象丰富,能寓教育意义于生动活泼的故事之中,几十年来一直受到小读者的喜爱。

  5.揭题:《宝葫芦的秘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相机板书:宝葫芦的秘密

  6.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过渡: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宝葫芦的秘密》。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动画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交流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面对题目揣摩思考,说出自己的疑问,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搭建一个平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2.检查字词。

  (1)屏显词语:

  ①学生自己读词语。

  ②全班开火车朗读词语。在学生读不准的时候相机出示加点字的读音。

  ③相机出示“冲”的另一个读音,并组词。

  ④结合预习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⑤引导学生说“又~又~”式的词语并练习说话。

  3.指生汇报主要内容,其他学生补充。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王葆渴望得到一个宝葫芦的故事。

  4.检查课文朗读,相机强调字音。

  重点指导朗读:

  (1)语段一:

  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①指生读句子。

  ②引导学生说说“每逢”的意思。

  ③导思:“规矩”是什么意思?我和奶奶的规矩是什么?

  ④多名学生读句子。

  (2)语段二: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①多名学生读句子。

  ②同桌合作朗读并表演句子。

  ③男女生合作表演读句子。

  ④指导学生用“一面……一面……”说话。

  (3)语段三:

  什么!剪脚指甲啊?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没有办法。

  ①学生练读句子。

  ②指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③导思:读了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指导学生学会融情想象,掌握读懂句子的方法。

  ④导学:这几句话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描写?

  ⑤师生合作朗读句子。

  (4)语段四: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①指生读句子。

  ②指导学生读好疑问句。

  设计意图:在检查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识字学词。教师在检查学生读文时相机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在读句子的过程中加强朗读,同时感悟语言、心理和动作描写的精妙,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

  三、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观察课后写字表中的生字,提出书写难点,集体交流解决方法。

  2.课件分类出示生字,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

  3.重点指导“撵、拽、舔”等左右结构的字。

  4.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舔”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笔顺和字形。

  5.学生再次观察其他左右结构的字,先观察书写动漫,再练写两个。

  6.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集体评议后再练写。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写字方法,有重点地指导一是为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字词的基础,二是发挥学生习字的主动性,使之成为能力。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在印象深的地方做批注。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与文本对话,在读书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感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趣导学

  1.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2.学生用“一面……一面……”说话。

  3.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4.导学: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文本,一起探寻宝葫芦的秘密。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安排,既夯实了基础,又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激发学生的情感,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自学课文,初读感悟

  1.导学:默读课文,思考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在印象深的地方做批注。

  2.学生按要求自学,想好后组内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小组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三、精读课文,内化语言

  (一)知道王葆其人。

  1.过渡:在探究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王葆是谁。

  2.学生汇报。

  3.相机出示语段导学:

  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1)指生朗读语段。

  (2)导思:用一句话概括王葆是谁。

  (3)学生汇报后,相机补充:王葆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少先队员。

  4.导学:默读课文,从语段中画出可以看出王葆爱听故事的句子。

  (1)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语段一。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①学生读语段谈感受。

  ②教师指导学生抓住“从小”“每逢”“就得”“规矩”几个词畅谈感受。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谈感受。

  ③关注关键词指导多种形式朗读语段。相机板书:知道宝葫芦。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语段二。

  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

  …………

  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

  ①学生读语段谈感受。

  ②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得提出”“非得”“可得”几个词畅谈感受。

  ③指导学生朗读语段。相机板书:喜欢听故事。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语段三。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

  ①学生读语段谈感受。

  ②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很小”“一直”“十来岁”几个词畅谈感受。

  ③指导学生朗读语段。

  5.导学:如此爱听故事的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呢?

  6.学生汇报。

  (1)预设一: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①学生读语段谈感受。

  ②教师指导学生抓住“一……就……”和“立刻”“马上”畅谈感受。

  ③相机导学: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段话的构段方式是什么?

  ④学生汇报。

  ⑤导思:猜测一下,还有谁会得到宝葫芦。仿照后几句说一说。

  ⑥师生合作汇报练笔内容。相机板书:要什么有什么。

  (2)预设二: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萌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①学生读语段谈感受?

  ②导学:猜猜王葆为什么会联系到自己呢?

  ③相机指导学生结合最后两个自然段汇报。指导学生抓住“那可就省心了”和“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谈感受。相机板书:幻想能拥有。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层层深入,抓住关键语段引导学生品读,通过充分的、有个性的学习指导,使学生由知道王葆其人到知道王葆要得宝葫芦之故,与文本充分对话,习得方法的同时内化语言。

  四、练讲故事,拓展阅读

  1.导思:“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让王葆对宝葫芦充满了幸福的期待。而这种期待都源于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奶奶一共讲了几个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创编故事感悟童话的奇妙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汇报:自主思考,创编故事,然后组内交流,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3.各组推荐学生全班讲故事,其他学生评议。

  4.导读:王葆对宝葫芦充满了渴望,当他真的得到一个宝葫芦时,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课后同学们读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相信会带给你不一样的幸福和感动。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感受童话的神奇,培养学生创编故事的能力,再由课内到课外,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五、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观察课后写字表中的生字,重点观察“介、乖、烫、葵、瘦、罢”,提出书写难点,集体交流解决方法。

  2.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

  3.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烫”“瘦”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笔顺和字形。

  4.学生再次观察生字“乖”“葵”,先观察书写动漫,再练写两个。

  5.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集体评议后再练写。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养成自主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喜欢听故事——知道宝葫芦——要什么有什么——幻想能拥有

  教学反思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抓住核心问题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并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外显交流,在生生、师生的思辨交流中,不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

  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如抓住关键词感悟,抓关联词品读,想象补白等,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在第二课时的仿说句子和想象练笔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已有内容基础上大胆想象,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童话的奇妙,让很多学生的课堂小练笔都表达得完整且有个性,没有进行机械传授和训练,却能够高度地重视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充分诱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此环节可谓是一亮点。

9、《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的:

  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3个字,会写“介绍、声明”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童话的神奇,体会王葆的形象。

  3.从奶奶讲的故事中选一个,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每个孩子的童年都离不开奇妙童话的陪伴,请大家谈一谈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或童话人物。(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美人鱼、白雪公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是——宝葫芦的秘密。有人知道这个故事吗?(看过动画片、看过书。)主人公是谁呢?(王葆)是的,这是著名作家张天翼写的童话故事,2007年被拍成彩色动画电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接触这个王葆,看看宝葫芦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吧!(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自学成果展示。

  1.检查生字词。识记生字词,互相指读,提醒同学注意哪个生字。

  说说自己预习中的疑惑,组内初步解惑,解答不出的标注问号,留作集体交流探讨。

  2.小组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生字词识记;课文朗读;解疑释难,提出未解答的问题。

  3.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规矩(jǔ)撵(niǎn)拽(zhuài)舔(tiǎn)

  4.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乖、溜、葵、瘦”,并且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乖”注意和“乘”区分,第三笔是悬针竖。“溜”是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留”的“丶”不要漏写。“葵”是上下结构,下面“癸”注意最后一笔是“丶”。“瘦”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叟”注意笔顺,“丨”要出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

  2.通读课文,说说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

  3.读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的读书感受。

  四、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王葆,并且了解了他和宝葫芦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童话世界的奇妙。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王葆和宝葫芦结下“情缘”。

  1.读课文,想一想,王葆是怎样知道了关于宝葫芦的故事的?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说一说。

  王葆与奶奶的规矩:每逢奶奶要求王葆干什么,都得给他讲一个故事。就这样,王葆听到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2.理解“规矩”:这里的“规矩”是什么意思?(约定、承诺……)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规矩吗?

  3.总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我和奶奶守住了彼此的“规矩”,我才听到了那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我们也要做守规矩的人。

  4.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奶奶和王葆的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5.王葆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一直听到十来岁,而且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读课文,找出文中都列举了哪些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张三——

  李四——

  王五——

  赵六——

  6.通过读课文,我们发现奶奶故事中这些人得到宝葫芦的方法都不同。那得到宝葫芦的结果呢?(都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7.哇!原来宝葫芦这么神奇啊,那让我们来还原一下这几个宝葫芦的故事吧。

  小组合作:发挥想象,任选一个故事,进行交流合作,创编故事。(注意:根据已有内容进行创编。)

  交流、评价。(注意:是否根据已有内容;想象力是否丰富等。)

  8.总结、过渡:看来啊,同学们都掌握了王葆奶奶讲故事的独门秘籍,想象力都很丰富。整天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顺理成章地,王葆对宝葫芦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向往——他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二)王葆对宝葫芦的向往。

  1.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王葆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让生活中一切的不顺利都变顺利,没有烦恼,省心了。)

  的确,每当面对困难,这种想法就更加强烈。王葆都遇到过哪些困难?(不会做题、种向日葵比赛输了、与同学闹翻。)

  如果有了宝葫芦,这一切会是什么样子?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的渴望。

  2.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有没有需要宝葫芦的时候?如果你有了它,你会让它做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过渡:看来,成长的烦恼我们每个人都有啊!想一想,当王葆真的拥有了一个宝葫芦,他的想法都能实现了,但他的问题就真的都能得到解决吗?

  不会做的数学题——仍不会做

  不会种的向日葵——还不会种

  不会和同学们友好相处——还是不会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没有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培育,用自己的真情去投入,因为他什么都没有做。

  总结:没有付出的收获,就是不劳而获。不劳而获的幸福是真的幸福吗?不是。

  三、延伸拓展。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学生读。

  当王葆真的得到一个宝葫芦,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宝葫芦的秘密

  没有付出的收获,就是不劳而获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节选的是《宝葫芦的秘密》中的部分章节,但不能上成导读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是如何塑造的。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走进角色,体会人物特点,学习阅读方法,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课堂对朗读指导引导不够,对学生的创编时的引导铺垫不够,打算在推荐阅读之后的阅读交流会中继续交流创编故事。

幼儿园学习资源推荐 《雷雨》生字拼音组词 《蜘蛛开店》生字笔顺拼音组词课后练习答案预习 《爬山虎的脚》同步练习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同步练习及答案 我多想去看看生字拼音组词等知识点归类预习练习 《文具的家》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生字笔顺拼音组词 《习作:漫画老师》习作指导与范文 低年级看图写话资料大汇总(附常用词语、常用句式、练习)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习作指导+范文 《漫画的启示》写作指导与范文 《荷叶圆圆》生字拼音组词句子解析等知识点归类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知识点归类预习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分钟》同步练习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范文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交际方法指导与范文

最新学习资源 《秋天的雨》句子解析重点问题解答与段落大意 《花的学校》课文主题与课后习题答案 《灯光》多音字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一块奶酪》句子解析与问题解答,课文主题与段落大意 《搭船的鸟》中的句子解析与课文主题重点问题解答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 《在牛肚子里旅行》句子解析与重点问题解答 《我是什么》课文重点句子解析课后习题答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主题与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搭船的鸟》生字拼音组词多音字与词语解释

相关信息 葫芦剪纸图案(六角折剪) 葫芦的幼儿剪纸图解教学 同步征文《我的植物朋友》范文 同步征文《我的乐园》范文 练习故事100篇 葫芦丝的画法_幼儿基础简笔画 葫芦娃娃的剪纸图案 葫芦的剪纸图案 宝葫芦的秘密观看心得总结范文 葫芦娃简笔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