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句子解析段落大意与重点问题解答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档大全 > 学习资源

《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句子解析段落大意与重点问题解答

时间:2022-08-03 11:51:34

《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句子解析段落大意与重点问题解答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学习资源的您有所帮助。

1、《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句子解析段落大意与重点问题解答

句子解析:

1、

  这段话承上启下,一方面用万户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著,不断努力。

2、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火箭比作巨龙,写出了火箭升空的雄伟、壮观场面。

3、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

  这三句话是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简要叙述了中华儿女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重点描述了明代的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

  第二部分(4~6):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说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第三部分(7):写月球探测工程取得成功,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课文主题:

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

这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重点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的科学精神。

问题归纳:

1、“千年梦圆在今朝”指的是什么?

  “千年梦圆在今朝”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嫦娥工程”探月成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2、千年的梦是怎么圆的?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着不断的尝试。明代的官员万户大胆尝试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却遭受失败,尽管如此,人们并没有放奔。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入太空,我国的飞天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人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取得巨大成功。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软着陆,与“玉兔二号”顺利互相拍摄,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3、千年圆梦的意义是什么?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月球探测成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2、《小狗学叫》句子解析重点问题解答与段落大意

  句子解析

1.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

  运用排比句式一方面写出这条狗的独特之处,另一方面写出了不同动物的叫声。

2.从此,它天天都练习,从早到晚偷偷地练。有时候,为了更自由,它索性到树林里去练。

  写出了小狗为了学习公鸡的叫非常的勤奋刻苦。

3.狐狸真想哈哈大笑。它在地上打滚,捧着肚子,竭力忍住不笑。小狗感到受了委屈,低着头,含着泪水默默走开了。

  小狗动作的描写,说明了小狗在受到嘲笑后难过极了。也可以看出这是一条自尊心强并可怜的狗。

  问题归纳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一只不会叫的小狗学叫的经历。

2.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小动物们对这只不会叫的狗是什么样态度?

  在熟读课文的我过程中,结合上下文知道了文中一共出现三只小动物,分别是:小鸡、杜鹃和狐狸。

  它们对小狗的态度是:关心、同情和嘲笑。

3.狐狸为什么要嘲笑小狗?

  狐狸真想哈哈大笑。它在地上打滚,捧着肚子,竭力忍住不笑。因为狐狸觉得小狗很傻,竟然不会狗的叫声,还在学公鸡的叫。

4.那只“不会叫的狗”非常努力学习,为什么依然很难过呢?

  小狗跟小公鸡学叫,经过反复的练习,那声音非常逼真、好听、洪亮,却遭到了狐理的嘲笑小狗学习杜鹏叫,也非常专心,但结果却差点儿被猎人打中,小狗虽然一一直在努力学习叫,但依然没有学会像真正的狗那样叫,它那不伦不类的叫声自然会受到误解和嘲笑,所以小狗很难过。

5.故事结尾有什么特色?

  首先,课文没有确定的结尾,而是引导读者去想象,其次,课文提供了三个结局,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样的结尾很含蓄,耐人寻味。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9):孤零零的小狗不会叫,收到了指责。

  第二部分(10-24):小狗终于学会了像公鸡那样叫,结果,受到了狐理的取笑。

  第三部分(25-37):小狗向杜鹃学叫,差点儿被猎人打中,小狗吓得拔腿就跑。

  第四部分(38-52):小狗三种不同的结局。

  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经历,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发展到最后,它只可能有一个结局,所以每次选择都很关键,都应以不迷失自我为基础,这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

3、《海滨小城》段落大意句子解析与重点问题解答

  句子解析

1.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这句话描写了海滨的色彩美,通过“蓝、棕色、银白、白色、灰色”等表示颜色的词语把海滨描绘得绚丽多彩,突出了海滨的美。

2.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上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镀”这里指海面上的景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金灿灿的,像镀上一层金子,形象地表现了色彩之美。

3.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作者是即写了看到的的“沥青大路”,听到的“咯吱咯吱的声音,最后写了感觉到的“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动用了一切感官,围绕中心句,把小城写具体了。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2.作者是抓住大海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作者抓住了大海以及海上船只、军舰、海鸥的颜色来描写的。

3.作者是如何写沙滩美的?

  贝壳的“寂寞”写出了沙滩的静态美,而船队的“喧闹”则写出了沙滩的动态美。动静结合,形成对比,写出了沙滩的美。

4.为什么说小城笼罩在红云中呢?

  因为小城开满了凤凰花,远远看去一片红色,就像红云,作者用这个比喻句说明了花多、花美、花艳。

5.作者在每个地方都抓住什么来写的?如何写的?

  作者描写海滨美丽景色时抓住了颜色的变化来写,写沙滩时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出了它的喧闹。庭院和公园写了作者看到的景物。写街道时不光写了看到的、听到的还写了感觉到的。

6.课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安排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课文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最后进行总结,是按照先分写后总结的结构来写的。这样写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详略得当,把小城的美丽体现得淋滴尽致。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3):写海滨的美丽景象。

  第二部分(4-6):写小城美丽的景色。

  第三部分(7):总写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

  课文主题

  文章通过描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抒发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搭石》句子解析段落大意与重点问题解答

  句子解析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这句话描写的是调整搭石的老人,刻画了老人细致认真的特点,赞扬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来,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协调有序”写出了走搭石的动作美,把“踏踏的声音”比喻成“轻快的音乐”,写出了走搭石的声音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写出了走搭石的画面美。作者通过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

3.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问题归纳

1.多么可亲可敬的乡亲们啊!

  一位孤寡老人家没有水,邻居帮忙往他家挑水,老人家的水缸总是满满的,大家把这种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2.“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他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

  (1)摆搭石:①人们把精心挑选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②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直到满意了才离去。

  (2)走搭石:①一行人紧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②如果有两人同时走到溪边,总会止步,招手礼让;③年轻人在溪边遇到老人,会背老人走搭石。

3.课文为什么以《搭石》作为题目?

  课文以《搭石》为题,是因为:(1)作者以“搭石”为线素,按”话搭石一摆搭石一走搭石一赞搭石”的顺序叙述了所见所闻;(2)借“任人走,任人踏”的搭石,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溪是乡亲们的必经之路,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为了通过小溪,人们在小溪里摆放搭石。

  第二段(第2自然段):描写老人摆搭石的情景,反映了老人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描写人们走搭石的优美画面,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了人们美好的心灵。

  第四段(第5自然段):赞美搭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课文主题

  课文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赞美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5、《秋天的雨》句子解析重点问题解答与段落大意

  句子解析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这是本文的总起句,也是一个比喻句,它把秋雨比作钥匙,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随着秋雨的到来,秋天也渐渐来临。

2.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这是本段的总起句,总述秋天的颜色“五彩缤纷”,下文中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黄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等都是围绕色彩来写的。

3.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

  “躲”字与上一句中的“藏”字相呼应,把各种水果的香甜的气味当成活泼可爱的孩子与小朋友们捉迷藏,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这两个字,还能给人一种果香味一缕一缕的,时浓时淡的感觉,既写出了果香味对人的诱惑力,又写出了秋天果园里丰收的景象。

4.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这是本段的总起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秋雨告诉大家冬天就要来了,自然地引出动物、植物过冬前做的各种准备。“金色的小喇叭”发出的声音指秋雨发出的“滴答滴答”的声音。秋雨带来了凉意,正如“一场秋雨一场寒”,它预示着冬天就要来临。

5.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这是本文的总结句。“丰收” “欢乐”总结了全文,点明了秋天是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问题归纳

1.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

  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2.找一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第二自然段: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第三自然段: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第四自然段:写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第五自然段:总写秋天是丰收欢乐的。

3.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

  作者秋天的雨为主线,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4.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

  它把红色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小脸蛋,笑哇笑哇,笑来了秋天的喜庆。

  它把紫色给了葡萄,紫紫的葡萄像一串串珍珠,晃啊晃啊,晃来了秋天的丰收。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总写秋雨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第二部分(2-4):形象地描写了秋雨的特点。

  第三部分(5):概括总结了秋雨的作用。

  课文主题

  本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和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巧妙地串起来,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材课后习题

3.想一想:

  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天空、云朵、太阳、草地、野花、葡萄、榛子等景物,让学生从自然界万物的变化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丰收和欢乐。

6、《海的女儿》课文重点句子解析段落大意主题与重点问题解答

句子解析:

1、小人鱼知道,这是她能看到王子的最后一个夜晚——为了他,她离开了自己的族人和家庭,交出了她美妙的声音,为了他,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痛苦,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

  小人鱼为了爱情,孤身一人来到海上,为了爱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离开家人、族人,把自己的声音交给了巫婆,但是最后却什么都没有得到,遍体鳞伤,忍受苦痛的她,还要面临着死亡。多么伟大的小人鱼,多么可怜的小人鱼!

2、她看了看手中锋利的刀,又深情地看了王子一眼,他正在梦中喃喃地念着新娘的名字。

  先看尖刀,再把目光转向王子,要么用王子的血让自己复活,要么自己死去变成泡沫,表现了小人鱼纠结痛苦的心理活动。

3、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但是,她马上将那把锋利的刀远远地抛到海里。

  “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细致地刻画了小人鱼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小人鱼有了重生的机会,而她却选择放弃,为了她心爱的王子,宁愿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4、她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然后纵深跳到海里。

  “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她是在向自己深爱的人诀别,向自己的生命诀别。在这生命抉择的时刻,善良、崇高的小人鱼选择了让自己化成泡沫。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10):美人鱼眼睁睁地看着王子娶了别的公主。

  第二部分(11-13):美人鱼没有加害王子,自己却变成了泡沫。

课文主题:

  课文主要讲小人鱼舍弃自己三百年的寿命来到王子身边,看着王子和美丽的公主订婚,宁可自己化为泡沫,也不忍心伤害王子的感人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小人鱼善良的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描述了小人鱼为了不伤害别人的生命,不仅放弃了爱情,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感人故事。

2、作者为什么要重点对王子婚礼的盛大场面进行描写?

  王子和公主神圣的婚礼仪式,是小人鱼羡慕而不可及的,看到王子幸福,小人鱼也就放心了。这里王子的幸福和小人鱼的落寞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显出小人鱼舍己为人、善良的高贵品质。

3、小人鱼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承受了哪些痛苦?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小人鱼为了能生活在王子身边,遭受了离家之痛,失声之痛,但这些却没有告诉王子。这部分内容从侧面体现了小人鱼的善良和执着,也为结尾小人鱼牺牲自己、成全王子埋下伏笔。

4、文中的巫婆、小人鱼的姐姐们的出现,对文章的故事情节和表现小人鱼起到什么作用?

  他们的出现能使故事更加奇妙,情节更加曲折,更加引人入胜,增强了童话的魅力。他们对表现小人鱼起到衬托的作用,更能表现小人鱼的善良、大度、包容。

7、《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句子解析段落大意与重点问题解答

句子解析:

1、

  这段话承上启下,一方面用万户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著,不断努力。

2、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火箭比作巨龙,写出了火箭升空的雄伟、壮观场面。

3、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

  这三句话是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简要叙述了中华儿女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重点描述了明代的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

  第二部分(4~6):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说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第三部分(7):写月球探测工程取得成功,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课文主题:

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

这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重点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的科学精神。

问题归纳:

1、“千年梦圆在今朝”指的是什么?

  “千年梦圆在今朝”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嫦娥工程”探月成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2、千年的梦是怎么圆的?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着不断的尝试。明代的官员万户大胆尝试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却遭受失败,尽管如此,人们并没有放奔。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入太空,我国的飞天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人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取得巨大成功。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软着陆,与“玉兔二号”顺利互相拍摄,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3、千年圆梦的意义是什么?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月球探测成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8、《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句子解析课文重点问题解答,段落大意与课文主题

句子解析

1.也许你跑得很快。不过要是你跟猎豹或鸵鸟赛跑的话,就一点儿赢的希望也没有了。

  说明人奔跑的速度跟猎豹和鸵鸟相比,差得太远了。

2.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

  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题目是“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开头两个自然段为什么却先写人和鸵鸟呢?

  作者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大家平时可能不太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点明了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带着问题继续读下去的兴趣度。

2.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这一段中“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大约”表示估计,不是准确的数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如果删去了,就会与事实不符。

3.课文第1至8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结构:

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为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容:

每个自然段都是介绍一种事物要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

九、

  第一部分(1-3):通过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写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第二部分(4-9):写比猎豹速度更快的事物依次有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关。

  本文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作假设等说明方法,按照由慢到快的顺序,层层推进,告诉我们比猎豹速度更快的有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激发人们求知的兴趣。

9、《四季之美》课文重点句子解析问题解答与段落大意

句子解析

1.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主要描写天空、云。作者是抓住景物的静态美,描写了景物的色彩,如“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云”。

2.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泛”表示大面积微微出现,“染”增强了颜色的立体感,“飘”体现了天空的动态美。这些词语表现了春天早晨天空的独特景致。

3.夏天最美是夜晚。

  第一句总写夏天最美是夜晚;第二、三句概括介绍了夏天夜晚的美景。

问题归纳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写的。

2.归鸦为什么用点点?

  乌鸦数量不多,且分布散乱,所以用点点,这是视觉描写。

  大雁南飞,成群结队,这样写比较真实可感。这是视觉描写。

  夜幕降临后,看不到虫子,但是可以听到叫声,这是听觉描写,这样写符合常理。

3.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对冬天早晨的赞美?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既写出了冬天早晨的三种情况下的不同美景,又点出了自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容易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写春天最美的时间是黎明,重点写了天空。

  第二部分(2):写夏天最美的时间是夜晚,重点写了萤火虫。

  第三部分(1):写秋天最美的时间是黄昏,重点写了归鸦和大雁。

  第四部分(1):写冬天最美的时间是早晨,重点写了落雪的早晨和无雪时清晨闲逸的心情。

10、《匆匆》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

  句子理解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运用设问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运用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作者运用排比、对比的手法引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初步抒发了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之情。

  第二部分(2~4):以“我”的生活为叙写内容,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时间的匆匆流逝。

  第三部分(5):照应开头,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问题。

幼儿园学习资源推荐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写法指导与范文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知识点解读 我多想去看看生字拼音组词等知识点归类预习练习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同步练习 《人之初》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知识点归类预习 《荷叶圆圆》课文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知识点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课文12《古诗二首》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 《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 《我的拿手好戏》习作指导与范文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习作指导+范文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同步练习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匆匆》生字词等知识点归类及课时练习题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交际指导与范文 《我不能失信》生字笔顺拼音组词

最新学习资源 《秋天的雨》句子解析重点问题解答与段落大意 《花的学校》课文主题与课后习题答案 《灯光》多音字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一块奶酪》句子解析与问题解答,课文主题与段落大意 《搭船的鸟》中的句子解析与课文主题重点问题解答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 《在牛肚子里旅行》句子解析与重点问题解答 《我是什么》课文重点句子解析课后习题答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主题与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搭船的鸟》生字拼音组词多音字与词语解释

相关信息 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后反思 重点建设项目开展情况报告 千年梦圆在今朝之教材分析反思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后反思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 千年梦圆在今朝反思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两篇 重点整改事项落实情况报告 梦圆飞天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