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蒙台梭利---秩序感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特色教案 > 蒙氏

我学蒙台梭利---秩序感

时间:2013-06-27 17:14:40

我学蒙台梭利---秩序感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蒙氏的您有所帮助。

我学蒙台梭利---秩序感

      对蒙台梭利教育从了解到初步理解,又从初步实践到逐渐感到有效,经历了一个探索、实践、研究的过程,发现"蒙氏“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特别是蒙台梭利认为"秩序是生命的第一需要"当他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愉快,相反秩序乱了就会产生不愉快。蒙台梭利认为秩序感对孩子的发展十分有益,在开展蒙台梭利实践中,孩子们的秩序感明显加强了,我的感悟也积累了点点滴滴。
一、良好的环境感受秩序感
  整洁美观的环境能够稳定幼儿的情感,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我们的蒙氏活动室,长长的地毯,规范统一的敞开式学具柜,摆放得井然有序的学具,使孩子们产生了视觉上的愉悦和美感,从而体验了秩序感,也在最大限度上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

二、不重复的学具,体会秩序感
  蒙氏学具规范、科学,它的不重复性使有些孩子一时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学具,就要耐心地等待别人。如“切面包”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但从未发生过争执的现象,孩子们围着切面包的小朋友们,或看或先做其他工作,学会了自我调控,等到轮到自己。幼儿在等待过程中,培养了耐心、坚持性,削弱了自我中心意识,从而进入了自选活动的良好秩序,不受干扰地有秩序地完成自己喜爱的工作。

  三、合理的规则培养秩序感
  蒙氏活动能和谐有序地开展,离不开合理的规则,如托盘的取放、学具的搬运、对工作毯的尊重等。教师在展示学具时,动作规范,每次活动后都要坚持将学具放回原地,方便下一位小朋友的工作,这实际上渗透了对幼儿进行遵守社会秩序的教育,使幼儿懂得了如何与大家和平相处。对外部环境建立了秩序感,幼儿内部的秩序感也建立起来,蒙氏活动使孩子们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四、良好的秩序感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回顾以往的活动,是以老师说教为主,教师怎样教,幼儿就怎样学,幼儿成为被动的接受体,幼儿的思维活动都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即使有操作活动,时间也是很有限的。而蒙氏教育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示范新学具时,没有告诉幼儿该怎样,不该怎样,而是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脑筋去思考,给幼儿充裕的操作时间,使孩子有独立选择、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机会,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老师不加干涉让孩子有自我调节控制的权利,幼儿在自选操作中学习、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良好的秩序,保证了幼儿操作活动的顺利进行。

  走进蒙氏工作室,你看到的是孩子们安静、认真的工作场面,孩子们个个专注、投入地工作着,有序地取放学具,没有传统教育中老师统一命令的结束与开始,而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在轻松的音乐声中,自己决定结束或继续工作。蒙氏活动促进幼儿主动的发展。

幼儿园蒙氏推荐 父母在蒙氏教育中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教育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利用蒙氏教具轻松解决数学问题 蒙特梭利情结 开展学具教学研究实现教师幼儿的同步发展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及其给我们的启发 “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全集(1) “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全集(4) 蒙台梭利教育与幼儿个性的形成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箴言 蒙台梭利问与答 家庭中的蒙特梭利教育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现代化与中国化 蒙特梭利教育警句 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及其教学特点 蒙台梭利对教师的要求 案例:快乐的学习蒙氏数学

最新蒙氏 案例:快乐的学习蒙氏数学 解读蒙台梭利及其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教育十大特点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中国的思考 中国应怎样借鉴“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教育法介绍 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蒙台梭利对教师的要求 蒙台梭利教育教育课程方案介绍 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

相关信息 蒙台梭利教育的目的 蒙台梭利教师的学涯规则 蒙台梭利教室一览 蒙台梭利教育教育课程方案介绍 蒙台梭利对教师的要求 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蒙台梭利教育法介绍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中国的思考 蒙台梭利教育十大特点 我学会了理解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