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万语总关“音” 第二节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学案一等奖五(人教版高二选修)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档大全 > 中学教案

千言万语总关“音” 第二节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学案一等奖五(人教版高二选修)

时间:2023-01-14 16:46:09

千言万语总关“音” 第二节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学案一等奖五(人教版高二选修)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中学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千言万语总关“音” 第二节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学案五(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和学习汉语的同音字词现象。汉语的音节少,但是文字和词语要多得多,这就使汉语中的同音现象特别突出。通过本节学习,一方面了解形成同音字词的原因和同音字词的类型,另一方面了解同音字词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化以及同音字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二、知识整合训练

  1.下列对“讨口彩”的习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人团聚时,不小心摔碎了碗碟,要适时说上一句“碎碎(岁岁)平安”。

  B.新娘结婚,新床上要撒上枣子、花生、桂圆、栗子等,取其“早生贵子”的吉利兆头。

  C.年初五接财神,以红烧鲤鱼敬神,意味“日子红火,年年有余”的兆头。

  D.吃年夜饭,要吃热腾腾的馒头、年糕,因为“馒”与“满”,“糕”与“高”谐音,取其“圆满、高升”之意。

  2.下列关于同音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中的同音字现象,首先是指一音对多字的情况,即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的一个音节对应形式和意义不同的多个汉字。

  B.虽然汉语中的同音字比较多,但同音字的存在绝大多数是不会影响交际的。

  C.汉语的同音字,在表达时有独特的用处,如在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中就是同音字在起作用。

  D.匪、诽、朏、腓,这四个字是同音字。

  3.下列关于同音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的同音词,一种是同音同形,如“大家”既可指著名的学者,也可以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

  B.汉语的同音词的另一种类型就是同音异形,它又为部分异形,如“无畏——无谓”,全部异形如“立意——利益”。

  C.汉语的同音词很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语音偶合,即读音碰巧一样;历史音变,即读音原来不同,后来才变得相同;词义分化,即一个词的几个意义后来失去联系了。

  D.同音词在表达上的作用是积极的,使用它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可以构成修辞上的双关,用来表达一定的感情色彩。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赝品/摇曳概况/愤慨咽喉/哽咽B.溯源/夙愿憧憬/瞳孔大厦/厦门

  C.斟酌/甄别荟萃/猝然模样/楷模D.商榷/证券燥热/烦躁降临/降伏

  5.写出下列对联中的谐音字或谐音词,并体会其妙处。

  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⑵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⑶昨夜敲棋寻子路,今朝对镜见颜回。

  ⑷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答:

  ⑴

  ⑵

  ⑶

  ⑷

  6.生活中有很多利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撰写的对联,巧妙而不露斧凿之痕。试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两副对联的下联。

  ⑴鸟在笼中欲张飞无奈关羽(可从明清小说人物考虑)

  ⑵玉蝴蝶恋花心动(可从词牌角度考虑)

  答:

  三、巩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粘贴(nián)症结(zhēnɡ)自怨自艾(yì)徇私舞弊(xùn)

  B.标识(zhì)晕场(yùn)结党营私(jié)猝不及防(cù)

  C.恪守(kè)摒弃(bìn)相机行事(xiànɡ)提纲挈领(qiè)

  D.嬗变(chàn)框架(kuànɡ)坑蒙拐骗(mēnɡ)应运而生(yìnɡ)

  2.下列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

  A.模样/模范  翘尾巴/翘首以待  牵强/强词夺理

  B.应允/应变  独角戏/钩心斗角  奢靡/所向披靡

  C.殷红/殷实  血淋淋/呕心沥血  碑帖/俯首帖耳

  D.累及/连累  梁山泊/淡泊明志  屏障/敛声屏气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煎熬  翩跹  信笺  歼击机  草菅人命

  B.渎职  赎罪  案牍  小牛犊  穷兵黩武

  C.梦魇  俨然  衍变  掩眼法  偃旗息鼓

  D.偏僻  裨益  辅弼  庇护权  刚愎自用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豁免  附和  蛊惑人心  祸起萧墙B.遏止  扼要  鄂伦春族  厄瓜多尔

  C.菁华  矜持  泾渭分明  惊世骇俗D.撕裂  趔趄  烈火金刚  骂骂咧咧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罢黜  茁壮  拙劣  左支右绌  咄咄怪事

  B.揣摩  祥瑞  喘息  水流湍急  惴惴不安

  C.驾驭  与会  熨帖  卖官鬻爵  毁家纾难

  D.海滨  槟榔  傧相  摈而不用  鬓发苍苍

  6.请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处各补写一句话。

  和珅:纪侍郎,纪大人,这是何物?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纪晓岚:和尚书和大人,这好办,看尾巴尖呀,下垂是狼,上竖是狗,记住了,⑵!

  一御史:巧言舌辩!狼吃肉,狗吃粪,它吃肉,是狼是狗毫无疑问!

  纪晓岚:狼性固然吃肉,狗也不是不吃,狗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⑶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给一位亲友发出的一张请帖,有四处欠妥。请将表述不当的地方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李女士:

  适逢我乔迁之喜,为答谢各位亲友倾囊相助,我于10月1日下午6时在聚珍酒楼准备了丰盛的酒宴以聊表谢意。

  王超

  9月28日

  ⑴不当处:;修改:。

  ⑵不当处:;修改:。

  ⑶不当处:;修改:。

  ⑷不当处:;修改:。

  8.请你针对下列情况,从其负面影响上谈谈你的看法。要求有观点、有论据。

  为了让自己的广告更加吸引市民的眼球,商家们绞尽脑汁,成语不断被窜改:“‘骑’乐无穷”(山地车),“‘鳖’来无恙”(补品),“一‘明’惊人”(眼镜),“‘饮’以为荣”(饮料)……

  答:

  【课后作业】

  1.必做《世纪金榜》“基础演练达标”“知能提升作业”

  2.选做《世纪金榜》“考点对接点拨”

  【同步练习】(15分钟 100分)

  答案解析

  1.C【解析】“年初五接财神,以红烧鲤鱼敬神”,喻“鲤鱼跳龙门”,将来子孙能升官发财。

  2.D【解析】“匪、诽、朏”均读fěi,是同音字,而“腓”的读音为féi。

  3.D【解析】同音词也有消极作用,使用不当会造成误解。

  4.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A项yàn/yè,ɡài/kǎi,yān/yè;B项“溯、夙”均读sù;C项“斟、甄”均读zhēn;D项“燥、躁”均读zào。

  5.答案:

  ⑴莲—怜,梨—离。借助于谐音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不舍和眷恋。

  ⑵荷—何,藕—偶,杏—幸,梅—媒。表面上说的是植物,实际上说的是人的姻缘。

  ⑶子路,既可解为人名——孔子的弟子,又可解为“棋子的路数”。颜回,既可解为人名——孔子的弟子,又指“面颜的真容”。巧妙地使用谐音造成了双关,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古代先贤的敬慕。

  ⑷庄子,既可解为人名——庄周,又可解为庄园。汉书,既可解为书名——《汉书》,又可解为男子(汉)写的字。使用谐音造成双关,意蕴横生。

  6.答案:⑴佛存心内先八戒才能悟空/梅生岭上看石秀更添花荣/蜂出巢外意探春何必袭人

  ⑵忆江南乡子夜歌/小重山花子夜歌

  三、巩固达标

  1.B【解析】A.粘读“zhān”,C.摒读“bìnɡ”,D.嬗读“shàn”。

  2.C【解析】A项,“强”都读qiǎnɡ;B项,“角”都读jiǎo;C项,分别读yān/yīn,xiě/xuè,tiè/tiē;D项,“累”都读lěi。

  3.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A.跹xiān,其余读jiān;B.赎shú,其余读dú;C.都读“yǎn”;D.僻pì,其余读bì。

  4.B【解析】B.都读è;A.“附和”的“和”读hè,其余读huò;C.“矜持”的“矜”读jīn,其余读“jīnɡ”;D.“骂骂咧咧”的“咧”读liē,其余读liè。

  5.B【解析】A项,chù、zhuó、zhuō、chù、duō;B项,chuǎi、ruì、chuǎn、tuān、zhuì;C项,除最后一个读shū,其余都读yù;D项,bīn、bīnɡ、bīn、bìn、bìn。

  6.答案:⑴是狼是狗 ⑵尚书是狗 ⑶御史吃屎

  7.答案:⑴“乔迁之喜”改为“新居落成” ⑵“倾囊相助”改为“资助”

  ⑶“准备了丰盛的酒宴”改为“略备薄酒” ⑷“以聊表谢意”删掉

  8.答案:商家们为了一己之利,在广告宣传中肆意利用谐音窜改成语,长此以往,不仅糟蹋汉语的纯洁性,而且毒害了广大中小学生。⑷这种现象会影响孩子们对文化知识的正确掌握。长期下去,一些文字将因为这种窜改而失去本来面目。

  郭超

2、《原君》学案(第五部分)(人教版高二选修)

  第五部分:相关链接

  《明夷待访录》的民主思想

  程志华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唯一的政治专著,是他结合自己几十年斗争实践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建都、方镇、田制、兵制、财计、胥吏、奄宦等十三个部分。《明夷待访录》“明夷”一词取自《周易》“明夷卦”,是由晦而明之意,黄宗羲认为自己的学说能把国家由黑暗引向光明。在这本书中,黄宗羲深刻地批判了君主专制和封建法统的罪恶,探讨了社会治乱的根源,大胆设想了民主政治的蓝图。

  1、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批判

  自封建社会产生之时起,专制作为伴生物就深深地扎根于封建制度的土壤中。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废封建立郡县为专制制度开了先河。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专制统治也愈来愈发展。黄宗羲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

  ----黄宗羲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明确提出合理的君、臣、民关系。

  道学家把封建君主美化为“居天下之至中”,“有天下之纯德”,足以为“至极之标准”的“圣王”(朱熹《皇极辩》)。黄宗羲则纵观历史,力陈君主专制主义的危害,公开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什么长期以来,“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明夷待访录》•《原君》,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篇名)呢?黄宗羲说: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原君》)

  君享其利,民受其害,君主一人之享乐建立在万民的痛苦之上,这本来是“私中之大私”,却被美化为“天下之大公”。不言而喻,对于这样的君主,人们理所当然地应敌视他们、抛弃他们。就这样,黄宗羲用君民之间现实的利害矛盾戳穿了所谓“天生蒸民而立之君”,“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之类的神话,进而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著名思想。他认为,远古同后世的君民关系不同,具体表现在于:“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原君》)黄宗羲理想中的君主,是“以天下万民为事”,“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而不是剥削压迫人民的公敌。这种君民关系的新解释和主客地位的再颠倒,是对君贵民贱、“屈民伸君”的传统观念的大胆否定。

  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残酷地剥削压迫广大人民,还要人民“惩忿窒欲”,“安贫乐道”,心甘情愿地忍受剥削压迫。宋明理学家们否定人民争生存、争温饱的权利,叫嚷“存天理,去人欲”。黄宗羲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人各得自私、人各得自利”的口号,把满足个人利益看作人们的基本权利。这一冲破封建思想藩篱的主张同李贽把“穿衣吃饭”看作是“人伦物理”的观点一样,是早期市民阶级争取平等权利的功利主义的明确反映。为了恢复人民的这种权利,黄宗羲大胆提出了废除封建君主专制的设想。他说: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原君》)

  黄宗羲进一步分析到,君主专制下的整个官僚机构都是君主的爪牙、帮凶,他们全不顾人民的死活,把“民生之憔悴”,视为“纤芥之疾”;却把人民创造的财产看作君主的私产,“视天下人民为人君橐中之私物”(《原臣》)。黄宗羲认为,君和臣都应为万民的利益各尽职守,彼此是平等的师友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他说: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原臣》)

  “君为臣纲”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和道德准则之一。黄宗羲对此予以大胆的否定。他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他把一姓之君主同天下万民看作社会的两极,把天下万民看作社会的主体,黄宗羲的君、臣、民关系图是:民--为主非为客,君--为客非为主,臣--为民非为君。这种君民、君臣关系的新见解,是黄宗羲社会史观中最富于民主性的思想精华。

  ----批判封建的礼法

  东汉《白虎通义•三纲六纪》云:“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孔颖达疏引《礼纬•含文嘉》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关于封建礼法的明确表述。到了唐代,韩愈在《原道》中对君主专制和封建法统进一步作了阐述,“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韩愈认为,君为整个国家的主宰,臣、民都是遵守君的号令的,而且都是为君服务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就是利用这种封建法统残酷地剥削压迫广大人民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封建礼法的基本原则。封建政权确立后,统治者一方面高谈礼乐的妙用:“礼只是一个序,乐只是一个和。”(《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极力掩盖等级差异和阶级对抗的现实矛盾;另方面,所谓神学倡导的“三纲可求于天”,何晏、王弼之玄学的“名教本于自然”,佛学的“贵贱来自因果”,理学的“伦理通乎天理”,使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等级法权成为“天生铁定底道理”,成为不能违抗的威临人类的异己力量。黄宗羲揭开了其神学、哲学的外衣,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王法”,不过是保护封建统治者的既得利益的手段。封建法权的特点在于维护封建等级特权,实质上是“一家之法”,在广大民众看来,都是“非法之法”。

  他说:

  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箧之所在,吾亦鳃鳃然日唯筐箧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原法》)

  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原法》)

  “一家之法”企图把天下的“福利”垄断于“筐箧”之中,而天下之人则把仇恨集中于“筐箧”,于是法网愈密,疑惧愈多,祸乱愈深,治乱之法成为兴乱之因,统治者从制法者变为制于法者。黄宗羲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利益对抗看到了产生“非法之法”和“天下之乱”的社会根源,这一认识是比较深刻的。

  黄宗羲认为同“非法之法”相对立的是“天下之法”,“天下之法”应该取代“一家之法”。那么,何谓“天下之法”呢?黄宗羲的“天下之法”有如下规定性:(1)立法的根本目的是为百姓休养生息,而不是为了对百姓巧取豪夺,是为民,而不是为君主;这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原则的进一步体现。(2)立法的原则是平等,“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根据“天下之法”,朝廷与“草莽”是平等的,更何况君臣呢?(3)“天下之法”还为百姓树立道德伦理规范,对其进行礼法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以防其乱和淫。(4)“天下之法”的特点是“无法之法”,而“法愈疏而乱愈不作”。这实际上是休养生息的思想。

  2、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勾画和设想

  为实现“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政治思想,黄宗羲总结历史经验,开创性地提出了新的民主政治方案。

  ----限制君权,学校议政。他主张: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学校》)

  限制君权的具体办法是,由国家设立“太学”(类似西方的议会),太学设有“祭酒”(类似议长),天子应当受太学祭酒的监督。太学祭酒有权直接批评朝廷政事;郡县设立学校,学校设有学官,郡县官吏应受学校监督,郡县学官有权“纠绳”直至驱逐郡县官吏。这种学校议政的主张,是对“庶民不议”的传统观念的否定,是对自孔子开始的只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儒家愚民思想的否定,也是对东林党和复社政治斗争经验的继承。在《明儒学案•东林学案》中,他对东林党人的“清议”作了极高的评价,说:“清议者天下之坊也。”黄宗羲的这种思想萌芽是光辉的,但带有幻想成份和封建杂质。

  ----计户授田,工商皆本。明代末年,土地高度集中,“屯田”占去耕地的十分之一,“官田”又占去十分之三,豪绅地主的庄园,动辄占地千万顷,落到中小地主及农民手中的土地,为数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黄宗羲主张恢复古代井田制,“丈量天下田土”(《田制》三),“以实在田土均之”(《田制》二),改变土地过分集中的现状。这种自上而下的平均授田制度,目的在于让百姓获得一定土地作为发展小农经济的基础,客观上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明中叶以后,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工商业。封建统治者“崇本抑末”,对工商业进行了残酷地压抑。黄宗羲站在城市自由民一边,要求为工商业的发展扫除障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口号,认为“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财计》三)。为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黄宗羲还主张改革币制,整顿市场,调整物价,扩大贸易,以造成“封域之内,常有千万财用流转无穷”(《财计》二)的经济繁荣局面。

  ----废除科举,提倡“绝学”。黄宗羲对明末空谈性理的腐朽学术空气以及窒息人才的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说:

  举业盛而圣学亡,举业之士亦知其非圣学也,第以仕宦之途寄迹焉尔!而世之庸妄者,遂执其成说,以裁量古今之学术。有一语不与之相合者,愕眙而视曰:“此离经也,此背训也”。于是六经之传注,历代之治乱,人物之臧否,莫不各有一定之说。此一定之说者,皆肤论瞽言,未尝深求其故,取证于心。(《南雷文案•恽仲升文集序》)

  他指出,科举制度不只使人们满足于“肤论瞽言”,造成思想僵化;更大的危害在于使人不关心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大事,而热心于玩弄语录、欺世盗名的勾当。他说:

  儒者之学经天纬地,而后世乃以语录为究竟,仅附答问一二条于伊洛门下,便厕儒者之列,假其名以欺世。……徒以“生民之极,天地立心,万世开太平”之阔论,钤束天下。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南雷文定后集•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

  黄宗羲还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主张鼓励研究“绝学”,促进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他说:

  绝学者,如历算、乐律、测望、占候、火器、水利之类是也。郡县上之于朝,政府考其果有发明,使之待诏,否则罢归。”(《取士》下)

  黄宗羲不仅提倡“绝学”,而且自己对某些“绝学”也颇有研究,写了不少著作。如《授时历假如》、《西历假如》、《大统历推》、《回历假如》、《勾股图说》、《开方命算》、《律吕新义》、《今水经》、《春秋日蚀历》、《割圆八线解》、《圆解》等,可惜这些科学著作,大都散失了。

  黄宗羲所处的时代是社会历史急剧动荡、变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反映在社会思潮上的变化和斗争是十分错综、尖锐的。但它的基本趋势是: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和演变的、代表封建文化形态的宋学走向没落,陷入绝境;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形态迅猛发展起来,而黄宗羲是这一文化领域内的开拓者之一,《明夷待访录》可以称为十七世纪的中国民主宣言。

  《明夷待访录》的民主思想虽已属于近代民主思想的范畴,但其中还掺杂着很多封建的成份;它虽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但它大大突破了民本思想。《明夷待访录》的思想是近代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

3、千言万语总关音之同音字和同音词——耳听为虚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掌握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

  2、了解现同音现象产生的原因

  3、了解同音现象的不同应用并辩证看待

  教学重难点

  辩证看待同音现象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导入:笑话一则——牛头马嘴

  一天上司下来巡视,走到果园旁问一捐官:“现在百姓如何?”捐官赶紧回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倒是不少。”上司说:“我问的是黎庶!”捐官又回答:“梨树甚多,结果颇少。”上司啼笑皆非说:“答非所问,岂有此理!”

  固然捐官无知,但同音字也确实混淆视听。普通话中共1200个音节,但汉字却比这数目多得多,如果以一万汉字计算,平均每个音节要负载8.3个汉字。所以同音现象是无法避免的。

  2、同音现象之同音字

  汉语中的同音字,是指一音对多字的情况,即声韵调完全相同的一个音节对应形式和意义不同的多个汉字。

  多数情况下,同音字的存在不会影响交际,因为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词而不是字;而且出现的语言环境也不同,可以结合具体的构词环境对同音字加以区分。

  3、同音字的妙用

  谐音双关的歇后语: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卖布不备尺——存心不良

  同音双关的吉利话:枣子、花生、桂圆、莲子——早生贵子

  广告中的成语:我行我速(汽车广告)闻机起舞(手机广告)

  4、同音字脑筋急转弯

  橡皮、老虎皮、狮子皮哪一个不好?

  答案:橡皮。原因:橡皮檫。

  布和纸怕什么?

  答案:布怕一万,纸怕万一。原因: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铅笔姓什么?

  答案:萧。原因:削铅笔。

  麒麟飞到北极会变成什么?

  答案:冰麒麟。原因:冰淇淋

  哪位历史人物最欠扁?

  答案:苏武。原因:苏武牧羊北海边(被海扁)

  怎样使麻雀安静下来?

  答案:压它一下。原因:鸦雀无声(压雀无声)

  5、同音现象之同音词

  如果同音的字同时也是词,或者双音节词的两个字都同音,那就是同音词了。

  汉语同音词有同音同形(抄袭、大家)和同音异形(立意/利益、深渊/申冤)两种情况。后者又包括部分异形和全部异形两种情况。

  同音词之所以产生,有语音偶合、历史音变和词义分化三种原因。

  6、同音词的妙用

  无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

  刘伶饮尽不留零,贾岛醉来非假倒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百管争鸣,笛清难比萧和。

  和绅:纪侍郎,纪大人,这是何物?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和尚书和大人,这好办,看尾巴尖呀,下垂是狼,上竖(尚书)是狗,记住了,尚书是狗。

  旁一御史:巧言舌辩!狼吃肉,狗吃粪,它吃肉,是狼(侍郎)是狗毫无疑问!

  纪晓岚:狼性固然吃肉,狗也不是不吃,它是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御史吃屎!

  7、同音词的笑话

  一人骑车撒把前行,在岔路遇到交警。交警忙喊到:手掌好!此人高兴回道:同志们辛苦了!

  护士看到一位病人在病房喝酒,就走过去小声说:“小心肝。”病人惊喜地回答:“小宝贝!”

  某球迷骑自行车速度很快,路旁一居民提醒他前方修路:“沟!沟!沟!”他以为找到知音,忙侧头回应:“ohle,ohle,ohle!”时间过去两秒,“le——”的尾音变成了“a—!”

  8、广告人的情书

  亲爱的:

  当衣衣难舍的深情化作天长地酒的思念,我只想咳不容缓的低问一句:“是否鳖来无恙?”年轻的心渴望一明惊人,渴望着像钙世无双的一戴添骄那样,创建喝喝有名的丰功伟液。

  我爱你无胃不治的关怀,爱听你随心所浴的谈笑,也爱你默默无蚊的眼神。

  ……

  爱你的广告人

  9、思考:对于同音现象在生活中的不用运用,你认为它们有利还是有弊?

  同音现象在诗歌、对联、歇后语和吉利话中的运用风趣幽默,充分表现了汉语特点,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同音现象在广告语中的运用虽然有助于广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也容易使人混淆词语的正误用法,也有其弊端,我们要辩证看待。

4、神奇的汉字第三节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学案十(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汉字的构造。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有密切的关系。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做出正确分析,可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汉字所代表的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帮助理解古代的文化典籍,同时对于辨析字形、书写汉字、识字教学、汉字检索排序和汉字的信息化处理,也都有重要的作用。本节的重点是理解笔画、部件、偏旁等概念;还要强调拆解汉字部件的规范性,不能胡乱拆字。

  二、知识整合训练

  1.下列关于汉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个汉字都是由特定的部件拼装而成的。

  B.汉字的每个部件可以和其他部件构成许多汉字。

  C.汉字的部件都有一定的读音和意义,这也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字的具体意义。

  D.汉字的部首在不同汉字中的位置非常灵活。

  2.下列关于对“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偏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木、水、火、土”五行偏旁能够和其他部件构成数量众多的汉字。

  B.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做偏旁的汉字的意义大多数与五行有关。

  C.古人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产生缤纷世界,于是在为那些“五行相生”所产之物造字的时候,也多采用它所属的五行做偏旁。这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部首下收字众多的原因。

  D.“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偏旁,以固定的形态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

  3.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偏旁是比部件更高一级的构字单位,也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

  B.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区别。

  C.独体字在结构上不能再拆分,象形字和会意字都是独体字。

  D.合体字由独体字组合而成,合体字的表音或表意单位就叫偏旁。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倍增录像机拾人牙慧纷至踏来B.备至照相机招聘启示自作自受

  C.赡养钓鱼竿意气用事沧海一粟D.观瞻电线杆黔驴计穷姹紫嫣红

  5.下面是一些字谜,试猜一猜各是什么字。

  ⑴砍伐森林,水必流失。答:________⑵加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答:________

  ⑶说不叫说,拿不叫拿。答:________⑷视而不见,听而不言。答:________

  三、巩固达标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平添 出其不意 人情世故 初生牛犊不畏虎

  B.膨涨 超凡绝俗 附会穿凿 不敢越雷池一步

  C.绵密 风烛残年 妍媸必露 识时务者为俊杰

  D.翰藻 覆水难收 目不遐接 置之死地而后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浏览 前倨后躬 真知灼见 大辩若讷,大巧若拙

  B.拄杖 夸夸其谈 既往不咎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C.震撼 要言不烦 省吃俭用 不经一世,不长一智

  D.嘉宾 柳暗花明 恢复原气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叶障目 箴口不言 鹬蚌相争 暴戾恣睢

  B.悬梁刺骨 泾渭分明 破釜沉舟 秉笔疾书

  C.寡廉鲜耻 真知卓见 鳞次栉比 莫衷一是

  D.名门望族 变本加厉 推心置腹 鞠躬尽瘁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眼疾手快 伸张正义 弱不经风 行迹可疑

  B.故弄悬虚 唇枪舌剑 集腋成裘 席不暇暖

  C.心浮气噪 牵强附会 左右逢源 赔理道歉

  D.烦琐冗长 画地为牢 滥用职权 品味高雅

  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宣传文化系统发起的“爱的奉献”大型募捐活动,震憾人心,催人泪下,有效地凝聚了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B.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前往北川祭奠的人络绎不绝,面对废墟,他们沉痛地回想起去年那一起噩梦,默默地为长眠于地下的遇难者祈祷。

  C.大地春回,万物复苏,在城里蜇伏了一冬的人们,三五成群到郊外踏青,沉醉在鸟儿欢歌中,流连于烂漫山花间,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D.受信贷紧缩影响,美国居民逐步压缩消费,其中备受亲睐的耐用品消费成为压缩的重点,这使得美国汽车业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

  6.中国汉字的结构有一定的内涵,掌握它,不仅能够领会该字的诗意,还能从中悟出不少哲理。

  如:债,欠了别人的就要还,这是做“人”的责任;吹,“口”“欠”修养才会去“吹”,那些全靠“吹”的人肯定没有真本领。

  请你找出两个汉字,参照示例,分别写出两句蕴涵哲理的话。

  答:

  7.由齐鲁晚报、山东省旅游局、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齐鲁文化新地标”评选活动,日前公布结果。左图是本次评选活动的形象标识大奖获奖作品,请仔细观察,阐明其创意。不超过150字。

  答:

  8.右图是北京大学校徽,中间的“北大”二字由三个篆书“人”字图形组成。认真读图后回答:三个“人”字图形的特点是什么?校徽突出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答:

  9.请仔细观察左边漫画的内容,揭示其中的寓意。要求:准确全面,连贯顺畅,不超过35个字。

  答:

  【专题知识扩展】

  1.什么是汉字的笔画

  汉字中最小的单位是笔画。汉字都是由不同形状的笔画组成的,就像用零件拼装成机器。汉字笔画形态万千,有长有短,有直有弯,但大致上可以归入五类:“(横)、丨(竖)、丿(撇)、丶(点)、乛(折)”。其他如“(捺)”可以归“点”类,“(提)”可以归“横”类,“(竖钩)”可以归“折”类。汉字中这五种笔画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很多字在造字时都离不开这五种笔画。

  2.笔画拼装汉字的不同形式

  A.单个笔画就能形成汉字,只不过这是极个别的现象。如:“一”。

  B.笔画和笔画能形成汉字。如:“一+丨+一→工”,“丿+→人”。

  C.笔画和部件能形成汉字。如:“丶+ㄨ→义”,“一+丿→厂”。

  D.部件和部件能形成汉字。如:“匚+ㄨ→区”,“亻+又→仅”。

  3.汉字结构的概念

  看汉字的结构特点要区别三个方面的概念:汉字与拼音文字的结构差异,汉字结构的溯源分析和现状分析,汉字的外部结构分析和内部结构分析。

  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构型差异:汉字的结构形式是独特的,与拼音文字有明显区别。拼音文字是线性的,字的结构成分像线条似的依次分布,向一个方向展开,呈一维的直线。汉字的整体构型则是呈二维的平面,一个字仿佛就是一个画面,字的结构成分分布在平面里,各个构件不仅可以左右组拼成字,也可以上下组拼成字,但不论怎样组拼搭配,总是一字一块,不越雷池。汉字的结构美原则,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指让多种笔画、多种结构成分、多种组合方式在一个方块中协调、配合,以达到稳当、和谐而又灵活、美观的效果。

  4.汉字结构的分析

  进行汉字的结构分析要涉及几个问题:一是要区分独体汉字和合体汉字;二是要了解汉字部件的名称和部件位置的名称;三是要掌握汉字部件拆分的规则。

  ⑴独体字和合体字

  一般情况下独体字和合体字不难确定,比如“一、人、又”是独体字,“天、休、观”就是合体字。但介于独体和合体之间的字不容易确定。这类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失去象形特点而发展为包含两个以上部件的字,如“辛、京、雨、鱼”等;另一种自古至今都是合体字,但构字的部件不好分解,或分解后不便称说,如“亮、弄、布、光”等。这两类字可以统称为“特殊合体字”。划分独体字与合体字要注意三点:

  ①从造字法上考虑,象形字、指事字一般是独体字,会意字、形声字一般是合体字。但也不能拘泥于造字法,现代汉字的实际字形也是划分独体、合体的重要依据。如“京、舌、禽”等象形字,已具备了合体字的特征,就应看作合体字。

  ②合体字一般具有明显的可分离特征,部件之间、部件与笔画之间必不交叉连串,不具备这一特点的就不是合体字。如“出、及、串、果、事”等就不是合体字。

  ③合体字分解出的两个以上部件,应该要么是独体字或常用的部件,要么是便于称说的笔画或可以变通称说的部件。因此如果分析出的两个部件不便于称说或变通称说,也不宜按合体字分析。如“卵”尽管明显可以分离,仍应视为独体字。

  ⑵汉字部件的名称和部件位置的名称

  为了便于称说,每个部件都应该有名称。成字部件的名称就是该字的读音,如“土”音“tǔ”、“白”音“bái”,而“长”按习惯读“cháng”,不读“zhǎng”。非成字部件有的有习惯的名称,如:“宀:宝盖儿”、“:秃宝盖”、“忄:竖心儿”、“亻:单立人”、“艹:草字头”、“辶:走之儿”、“廴:建之儿”、“灬:四点底”、“刂:立刀”等。根据部件在整字中所处的位置,合体字可以有八个部位,名称分别是“上头下底、左旁右边、内心外框、中腰四角”。例如:“头:八字头(分、公)、学字头(觉)、厂字头(压、历)”,“底:心字底(志、忠)、儿字底(兄、先)”,“旁:火字旁(灯、烛)、绞丝旁(红、绵)”,“边:工字边(红、扛)、立刀边(刚、刘)”,“心:玉字心(国)、口字心(问、句)”,“框:大口框(因、国)、门字框(问)”,“腰:秃宝盖腰(壶)、又字腰(树)”,“角:口字角(器)、月字角(赢)”。

  【课后作业】

  1.必做《世纪金榜》“基础演练达标”“知能提升作业”

  2.选做《世纪金榜》“考点对接点拨”

  【同步练习】(15分钟 100分)

  答案解析

  二、知识整合训练

  1.C【解析】部件是一个独立的书写单位,但却并不一定都有读音和意义。

  2.D【解析】“金、木、水、火、土”这五个部件在汉字中出现的位置灵活,形态多样,如“水”字——汞、汉、冰。

  3.C【解析】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独体字,形声字和会意字是合体字。

  4.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A.纷至沓来,B.招聘启事,D.黔驴技穷。

  5.答案:

  ⑴梳【解析】用“增损法”去猜,“森”砍去“林”剩下“木”,“流”失去“水”是“”,组合在一起,可知为“梳”。

  ⑵夕【解析】“夕”加一笔为“歹”,加一倍为“多”。根据字义、字形猜测。

  ⑶最【解析】“最”的上面为“曰”,是“说”的意思;下面为“取”是“拿”的意思,但合在一起,却既不是“说”也不是“拿”。

  ⑷祈【解析】略

  三、巩固达标

  1.A【解析】B.涨—胀;C.必露—毕露;D.遐接—暇接。

  2.B【解析】A.前倨后恭,C.不经一事,D.恢复元气。

  3.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A项,箴口不言——缄口不言。B项,悬梁刺骨——悬梁刺股。C项,真知卓见——真知灼见。

  4.D【解析】A项,“经”应为“禁”,“行”应为“形”。B项,“悬”应为“玄”。C项,“噪”应为“躁”,“理”应为“礼”。

  5.B【解析】A项,“憾”应为“撼”。C项,“蜇”应为“蛰”。D项,“亲”应为“青”。

  6.答案:(示例)值,正“直”做“人”,才能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愧,“心”中有“鬼”,这样的人怎能不感到惭愧?

  朋,同形同向,“月月”相伴,但朋友也不能无原则地相处。

  聪,“总”是用“心”听取群众意见的领导干部,才能作出聪明的决策。

  协,要“办”成一件“十”分成功的大事,必须靠大家团结一致。

  7.答案:方案以“齐”字、“文”字为主要创意元素,以现代、简洁、抽象的设计手法,演绎出齐鲁地域特色。三个“齐”字并立,展现了“齐鲁文化新地标”独特的人文艺术魅力。三个“文”字汇聚,象征着齐鲁文化源远流长的深刻内涵。三颗星星预示着“齐鲁文化新地标”将成为齐鲁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新星。

  8.答案:“北”字是背对背的两个人像,“大”字是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北大“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9.答案:(示例)自主招生成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形式之一,高考不再是高校录取的唯一渠道。【解析】全面仔细地审读漫画是解答漫画话题的关键。我们从漫画中提取出四个关键词:自主测试、两个大学的路标、分叉的道路、高考。要围绕这四个关键词进行分析概括。如果重视“自主测试”这一关键词,容易答出“自主招生成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形式一”;而忽视“高考”这个关键词,则答不出“高考不再是高校录取的唯一渠道”。

  郭超

5、千言万语总关“音”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学案四(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几种给汉语字词注音的方法,包括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重点是汉语拼音方案。了解汉字的注音方法,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不仅有助于认读和标注汉字,对于推广普通话和实现现代汉语的规范化,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知识整合训练

  1.下列对有关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音法”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写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找出来的字的读音要跟被注的音相同或相近。

  B.“注音字母”就是用独体古汉字的笔画式符号来给汉字注音。

  C.“声母”是指位于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

  D.“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字音的高低升降分出的类别。

  2.下列关于汉语拼音规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u”行的韵母独成音节时,在“u”前面加上“w”,其余的均把“u”变成“w”。

  B.“iou”“uei”“uen”前面加声母时,要省去“o”“e”写成“iu”“ui”“un”。

  C.在拼写句子时,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不同词的音节要分写。

  D.以“ɑ、o、e”开头的零声母字节如果连在其他音节之后,可以用隔音符号(’)隔开,也可以不用隔音符号(’)。

  3.下列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拼音方案》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8年正式公布实施的给汉语字词注音的方法。

  B.《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标调法、隔音法和省略法。

  C.《汉语拼音方案》的基本符号只有26个希腊字母。

  D.《汉语拼音方案》有助于国际交流和计算机键盘输入。

  4.下列汉字韵母相同的一组是(  )

  A.东 浓 缝 肿B.申 很 门 喷

  C.败 赖 海 佩D.嗽 嫂 拷 寇

  三、巩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悖谬(bèi)翎毛(lín)赧然(nǎn)咬文嚼字(jiáo)

  B.脉脉(mò)提防(dī)吮吸(shǔn)模棱两可(lénɡ)

  C.福祉(zhǐ)重听(zhònɡ)怔怔(zhēnɡ)虚与委蛇(shé)

  D.游说(suì)破绽(zhàn)斡旋(wò)少不更事(ɡēnɡ)

  2.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xiè)便往往触(chǔ)他之怒。

  B.我已歼(qiān)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C.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zhàn)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sì)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方。

  D.凭着他对中国古文字很深的造诣(zhǐ),考证出这些“龙骨”是殷(yīn)商时代留下来的。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调度/宏观调控 降解/降龙伏虎 搪塞/敷衍塞责

  B.省视/省吃俭用 拓本/落拓不羁 纤绳/纤尘不染

  C.圈养/可圈可点 喷薄/厚古薄今 重申/老成持重

  D.臧否/否极泰来 乐府/乐不思蜀 屏蔽/屏气凝神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鸡肋(lèi)蛮横(hènɡ)不着边际(zhuó)大楷字帖(tiè)

  B.内讧(hònɡ)哂笑(shěn)断壁残垣(yuán)不落窠臼(kē)

  C.惊悚(sǒnɡ)愤懑(mǎn)怙恶不悛(quān)狼奔豕突(shǐ)

  D.难处(chǔ)括弧(hú)唾手可得(tuò)不胫而走(jìnɡ)

  5.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1个字。

  中新网1月19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消息,由美国新意中文学校主办、美国《世界日报》赞助的“大型汉语拼音四小时速成专题讲座”即将在南湾开班。

  此前,汉语拼音4小时速成讲座曾在《世界日报》活动中心举办,参加的人挤满教室。从年轻人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大家越学越有兴趣,称赞新意中文学校老师陈健教得好。陈健还把电话号码和邮址留给学员,方便大家遇到汉语拼音的问题时随时询问。讲座给学员发学习证书。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汉语拼音重要而实用。电脑时代拼音输入简单快速,写信、撰文、发电邮、手机发短讯都用得上;对美国华裔青少年来说,有全球通用的汉语拼音SAT和AP中文考试,对进入名校绝对有加分作用。(2011年1月19日中国新闻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西游记》被多次翻拍,《红楼梦》翻拍海选刚刚落幕,《四世同堂》翻拍已经完成,4月28日中央一套开始播出。

  材料2:1985年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被认为是代表了中国本土电视剧“正史”的开端。新版刚播出一集,新旧版的对比就越来越热闹,甚至有人直言翻拍多余,超越经典是妄想。

  ⑴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对上面材料反映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100字左右)

  答:

  7.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常根据其特点以动物之名命之。比如变色龙,指的是见风使舵的人;糊涂虫,指的是不明事理的人。下面的各种称呼指的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每条不超过8个字。

  ⑴孺子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癞蛤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中山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应声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癞皮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替罪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1.必做《世纪金榜》“基础演练达标”“知能提升作业”

  2.选做《世纪金榜》“考点对接点拨”

  【同步练习】(15分钟 100分)

  答案解析

  二、知识整合训练

  1.A【解析】“直音法”是指用一个读音跟被注音的汉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直接给另一个字注音。“用两个汉字来拼写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则是“反切法”的概念。

  2.D【解析】必须用隔音符号(’)隔开。

  3.C【解析】《汉语拼音方案》的基本符号只有26个拉丁字母。

  4.B【解析】韵母都是en。A项,分别为onɡ、onɡ、enɡ、onɡ。C项,分别为ɑi、ɑi、ɑi、ei。D项,分别为ou、ɑo、ɑo、ou。

  三、巩固达标

  1.B【解析】A项,“翎”应读línɡ;C项,“重、蛇”分别应读chónɡ、yí,“怔”应读zhènɡ;D项,“说”应读shuì。

  2.C【解析】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依据语境考查对字音的认读及对汉字注音正误的判断。因为有相对具体的语境,所以比较符合语言运用实际。A.触应读chù,B.歼应读jiān,D.诣应读yì。

  3.B【解析】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考查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A.diào/tiáo,jiànɡ/xiánɡ,sè/sè;B.xǐnɡ/shěnɡ,tà/tuò,qiàn/xiān;C.juàn/quān,bó/bó,chónɡ/zhònɡ;D.pǐ/pǐ,yuè/lè,pínɡ/bǐnɡ。

  4.D【解析】“懑”应读mèn。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5.答案:“汉语拼音4小时速成讲座”将在美国南湾开班

  6.答案:(1)名著翻拍热引发不同看法。

  (2)赞成翻拍的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风格唯美细腻更精致,整体气质青春靓丽;能够推动年轻人重新关注名著;可以把随着年代久远,具象感觉越来越遥远的文化氛围,重新抛光与打磨,符合现代人品味;改变了老版中那个年代流行的话剧表演模式与节奏缓慢的问题……

  反对翻拍的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浪费资源,很难超越;翻拍情节变化太快,仓促凌乱,少了些举重若轻的名著味道;名著展现的就是那个时代的风景,现代的“西游”“北京胡同”使名著面目全非;迎合观众品位是亵渎名著……

  7.答案:⑴兢兢业业的人 ⑵痴心妄想的人 ⑶恩将仇报的人

  ⑷随声附和的人 ⑸厚颜无耻的人 ⑹代人受过的人

  郭超

6、千言万语总关“音”第三节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学案六(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读错字音的原因。通过对“误读”和“异读”的分析,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读准字音。这对于推广普通话、保持语言的纯洁和健康有重要作用。

  二、知识整合训练

  1.下列关于“误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误读”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个字根本就没有这个音,也就是读“错”了;另一种是一个字的两种读音都对,可是在应该读这个音时却读成了另一个音,也就是读“混”了。

  B.造成误读的原因各不相同,“读半边”“多音字”“方言音”都可能造成误读。

  C.由于所要认读的目标字与某个已知读音字的字形相近,或者由于两个字具有相同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相同的声旁),往往就会依据“读字读半边”而造成误读。

  D.多音字的具体读音应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例如:“弱不禁风”中的“禁”就应读“jìn”。

  2.下列关于“异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读”是指一个字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两种读音,这是由读音的不统一造成的。

  B.异读表现在词语中,就造成了异读词。

  C.异读词产生的原因各种各样,一种是由读书音(文读)和口语音(白读)的分歧造成的;一种是受方言音的影响造成的。

  D.既然是“异读”,那么不管什么情况,两个读音可以任意读。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拜谒/枯竭  冲锋枪/冲击波  恣意妄为/千姿百态

  B.陨石/功勋  倒胃口/倒栽葱  崇山峻岭/怙恶不悛

  C.梗概/田埂  迫击炮/迫切性  瓜熟蒂落/啼笑皆非

  D.篆书/椽子  空白点/空城计  愚公移山/向隅而泣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祛除(qū)  猥亵(wěi)  龌龊(wò)  功亏一匮

  B.诡谲(jué)赝品(yàn)装帧(zhēnɡ)工程竣工

  C.岿然(kuī)缫丝(sāo)恪守(kè)额手称庆

  D.讪笑(shàn)虔诚(qián)挟制(xiá)恪守不渝

  5.读读下面含多音字的对联的上联,试补写出它们的下联。

  ⑴下棋须将将将死⑵舍先生寻宅问舍找舍予

  答:⑴⑵

  6.下面是为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设计的三条广告语,请从其中选出你认为最佳的一条,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简要说明理由。

  ⑴现代汉语,一“典”即通。⑵树汉语典范,立词典楷模。⑶一本词典,一位良师,一生收获。

  最佳的一条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三、巩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炽情(chì)霎时(chà)纤维(xiān)锃光瓦亮(zènɡ)

  B.黜免(chù)隽永(juàn)肄业(yì)如丧考妣(bǐ)

  C.浸渍(zì)哺育(bǔ)对峙(zhì)泉水淙淙(cónɡ)

  D.歼灭(jiān)摒除(bìnɡ)不啻(chì)谑而不虐(xuè)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落笔/落照 剥削/瘦削不堪 靡靡之音/风靡一时

  B.刹那/古刹 累赘/果实累累 强弩之末/强人所难

  C.佣工/佣金 攒射/万头攒动 解甲归田/解囊相助

  D.殷红/殷切 绰约/绰绰有余 擢发难数/数典忘祖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渎职 赎罪买椟还珠案牍劳形B.吓唬显赫一唱百和荷枪实弹

  C.柏林船舶伯乐相马淡泊名利D.高亢伉俪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吞噬(shì)裨益(pì)轧路机(yà)浑身解数(xiè)

  B.觊觎(jì)央浼(měi)殉道者(xùn)钟灵毓秀(měi)

  C.慰藉(jí)应酬(yìnɡ)赚外块(zhuàn)少不更事(ɡēnɡ)

  D.诘难(nàn)畸变(jī)汗涔涔(cén)庸人自扰(rǎo)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责难(nàn)松柏(bǎi)首创(chuànɡ)解甲归田(xiè)

  B.平仄(zé)滂沱(pānɡ)兴致(xìnɡ)椎心泣血(chuí)

  C.缱绻(quǎn)竹篙(ɡāo)腈纶(jīnɡ)沆瀣一气(hánɡ)

  D.犄角(jī)鲫鱼(jì)倒置(dào)遂心如意(suì)

  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悲怆 寒伧 创伤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B.女红 躬亲 供销 股肱之臣 觥筹交错

  C.傧相 滨海 槟榔 摈弃陋习 两鬓苍苍D.颀长 崎岖 跻身 歧路亡羊 花木成畦

  7.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某学生的作文,在表达上有一些问题,请你结合具体语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略作评价。

  八月十五的晚上,窗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美丽的梦想在飘游。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雨丝滋润了我燥热的心。

  答:

  评价:

  8.下面的小故事能给你怎样的启示。请举例说明。

  问:南京市的市长是谁?

  答:江大桥。

  问:为什么?

  答:因为看到一处写着:南京市长江大桥。

  答:

  【课后作业】

  1.必做《世纪金榜》“基础演练达标”“知能提升作业”

  2.选做《世纪金榜》“考点对接点拨”

  【同步练习】(15分钟 100分)

  答案解析

  1.D【解析】“禁”在“弱不禁风”中作“禁受”“耐”解释时应读jīn,作“禁止”“法令或习俗所不允许的事项”解释时才读“jìn”。

  2.D【解析】异读词应该按照《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中规范的读音来读。

  3.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A项,“冲”均读chōnɡ;B项,yǔn/xūn,dǎo/dào,jùn/quān;C项,“梗、埂”均读ɡěnɡ;D项,“愚、隅”均读yú。

  4.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A项,“功亏一匮”应为“功亏一篑”;B项,“帧”应读zhēn;D项,“挟”应读xié。

  5.答案:⑴骑车要把把把直 ⑵单将军单枪匹马会单于

  6.答案:略。(任选一条,只要理由言之成理。)

  理由:⑴通过“典”与“点”的谐音双关,巧妙地突出了词典对于学习现代汉语的作用。

  ⑵以对偶的形式,突出了《现代汉语词典》对规范现代汉语的巨大作用以及在众多词典中的重要地位。

  ⑶运用排比,说出《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求学与人生的重要作用。

  三、巩固达标

  1.A【解析】“霎时”的“霎”应读shà。

  2.A【解析】B项,“强弩之末”读qiánɡ,“强人所难”读qiǎnɡ;C项,“佣工”读yōnɡ,“佣金”读yònɡ;D项,“殷红”读yān,“殷切”读yīn。

  3.C【解析】A.读音分别为dú、shú、dú、dú;B.吓xià,其它读hè;D.亢、伉kànɡ,吭hánɡ,沆hànɡ。

  4.D【解析】A项“裨”应读“bì”;B项“毓”应读“yù”;C项“藉”应读“jiè”。

  5.D【解析】A项“解”应读“jiě”;B项“仄”应读“zè”;C项“沆”应读“hànɡ”。

  6.A【解析】A项,分别读chuànɡ,chen,chuānɡ,cānɡ,qiànɡ;B项,都读“ɡōnɡ”;C项,“傧”“滨”应读“bīn”,“槟”应读“bīnɡ”,“摈”“鬓”应读“bìn”;D项,“颀”“崎”“歧”“畦”应读“qí”,“跻”应读“jī”。

  7.答案:问题:①八月十五,哪有“一弯金月”?②一叶扁舟怎能“灯火辉煌”?③明明是晴天,哪来“根根雨丝”?

  评价:看似词藻华美,实则违背常理。

  8.答案:遇见多音字的时候,应该结合语境弄清它的意义和用法。比如“畜”字,作动词时读“xù”,而作名词的时候却读做“chù”。又如“处”字,作动词念“chǔ”,作名词念“chù”。

  郭超

7、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学案三(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之间,以及方言和方言之间的异同。学习重点包括:普通话的定义,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汉语的方言分区。了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学生学好用好普通话,也有利于推动现代汉语规范化。

  二、知识整合

  【讲要点】

  1.什么是方言?现代汉语分几大方言?

  答:

  2.普通话有何地位?

  答:

  3.学习普通话的途径有哪些?

  答:

  三、考点对接

  题型 识记现代汉语字音

  例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鱼鳍(qí) 豆萁(jī) 祈祷(qí) 海市蜃楼(shèn)

  B.酽茶(yàn)嫉妒(jí)筵席(yán)钟灵毓秀(yù)

  C.气馁(něi)烙印(lào)莅临(lì)风声鹤唳(nì)

  D.露怯(lù)宁愿(nínɡ)铜臭(xiù)呱呱而泣(ɡū)

  答案:B【解析】A项“萁qí”;C项“唳lì”;D项“露lòu怯”,“宁nìnɡ愿”。

  例题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量刑 量杯 量入为出 质量并重B.澄沙 澄碧 江澄如练 澄清事实

  C.馈赠 匮乏 功亏一篑 振聋发聩D.空间 间距 间不容发 亲密无间

  答案:C【解析】C项,都读kuì。A项,“量杯”中的“量”应读liánɡ,其余应读liànɡ;B项,“澄沙”中的“澄”是使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之义,应读dènɡ,其余应读chénɡ;D项,“亲密无间”中的“间”是隔阂之义,应读jiàn,其余应读jiān。

  【解题技巧】试题中有形声字时,要多加小心。不能按声旁读音的形声字常常是命题的重要范围。形声字的声旁表示字的读音,古今却有许多变化:有的现在仍可按其声旁读音。做题时,对声旁不起标音作用的形声字要重点防范,不可因读半边字而误读。

  三、巩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卑怯(qiè) 肤浅(fū)  街坊(fānɡ)伎俩(jì)

  B.寥落(liáo)静谧(mì)端倪(nì)回溯(sù)

  C.熨帖(yù)炫目(xuàn)隽永(juàn)直觉(jué)

  D.兑现(duì)癖好(pì)深邃(suì)内疚(jiù)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绾结 浣纱 莞尔而笑 顺蔓摸瓜B.对峙 伺候 舐犊情深 有恃无恐

  C.山岫 星宿 秀外慧中 乳臭未干D.觊觎 舆论 尔虞我诈 长吁短叹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茁壮 黜免 咄咄 弄巧成拙 相形见绌B.掇拾 连缀 啜泣 气息惙然 时作时辍

  C.裨将 婢女 睥睨 俾众周知稗官野史D.梭巡 竣工 唆使 崇山峻岭 怙恶不悛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假 jiǎ  暑假 假嗓子 假仁假义 假模假式

  B.供 ɡònɡ口供 供销社 供认不讳 供不应求

  C.角 jiǎo角膜 唱主角 勾心斗角 凤毛麟角

  D.冠 ɡuān皇冠 冠心病 衣冠楚楚 冠盖如云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英国政府最终可能还是支持美国的NMD计划,但他在言辞表达上的暧昧和外交立场上首鼠两端的心态,让美国政府深感不悦。

  B.东芝自信地表示,使用该公司的半导体,能够进一步提高夏普液晶电视的性能和功能,夏普的液晶电视配备东芝产半导体简直是如虎添翼。

  C.黄金周之后,促销楼盘在数量上并没有太大的增幅,楼市促销不瘟不火,但楼市成交量却一直在增加。

  D.对于那些既有损于名校声誉又损害学生利益,唯利是图,扰乱正常教育秩序的拉大旗作虎皮的“联合办学”的行为,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紧急叫停。

  6.把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成语,改换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语文要细水长流,如果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肯定是学不好的。(换为“一曝十寒”)

  B.情况十分紧急,险情就是命令,李刚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铁锹一扔,纵身跳进汹涌的江水里。(换为“当机立断”)

  C.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那个私立中学因连续的意外事故,发不出薪水了。(换为“祸不单行”)

  D.“光想吃现成饭不行,你还得仔细想想。”(换为“坐享其成”)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俄罗斯至少在2020年之前都将继续使用拜科努尔发射场,俄罗斯还将依据Baiterek合作计划在拜科努尔建设新发射设施,以用于发射未来的“安加拉”系列火箭。

  B.外地培训机构纷纷入穗,上海外经贸教育培训中心也挟风靡长三角地区的余威,即将在广州开班,抢占珠三角地区外贸行业的认证培训。

  C.目前,我国开放了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而旅行社真正投放市场供游客选择的不到30个左右,2/3的目的地资源空置。

  D.现在有些网站可以提供免费的个人主页,你只要将想公布于众的个人信息放在指定的位置上,网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到你的个人情况。

  8.新疆的最新旅游形象口号是:中国新疆——掀起你的盖头来!请简析这个口号的妙处。(100字左右)

  答:

  9.有关网络用语对学生的影响,近来不断被老师和家长提起。很OUT(表示老土)、886(再见)、7456(气死我了)、TST(踢死他)、GG(哥哥)、MM(妹妹)常常出现在孩子们的作文中。一名有着多年网龄的“网虫”把网络语言概括为“网络语言=汉字+数字+符号+外文+其他”。对此,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见仁见智,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这种网络语言很可能会带来汉语的革命,就像上世纪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简化字取代繁体字一样,给汉语言文字带来巨变。也有人认为这种不伦不类的语言一旦进入共同语,会造成对语言的污染,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

  10.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请同学们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⑴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举出三项。

  答:

  ⑵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答:

  ⑶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答:

  【课后作业】

  1.必做《世纪金榜》“基础演练达标”“知能提升作业”

  2.选做《世纪金榜》“考点对接点拨”

  【同步练习】(15分钟 100分)

  答案解析

  【讲要点】

  1.方言是指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或者说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因地域差异而产生了不同的方言,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2.普通话是一种最具影响力和模范作用的权威方言。普通话在我国的这种地位是有法律保障的。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1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更进一步把普通话确立为国家的通用语言。

  3.⑴勤查字典、词典。经常查1995年以后出版的字典,不可查老字典。

  ⑵读典范的白话文著作,学习其中的用词和语法规律。

  ⑶跟广播电视的播音员学习普通话,纠正误读字。

  ⑷平时说话尽量用普通话。

  ⑸建立误读字、词、语法档案。经常搜集并及时纠正日常语言交际时出现的误读字、错用的词及不合适的语法。

  ⑹寻找误读规律。如把当地方言与普通话在读音和调号方面的对应情况进行归纳,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纠正方言读音中的错误。

  三、巩固达标

  1.C【解析】A项“街坊”的“坊”读轻声;B项“端倪”的“倪”读ní;D项“癖好”的“癖”读pǐ。

  2.C【解析】A项,绾、莞读wǎn,浣读huàn,蔓读wàn;B项,峙读zhì,伺读cì,舐、恃读shì;C项,均读xiù;D项,觎、舆、虞读yú,吁读xū。

  3.C【解析】C项读音分别为pí、bì、pì、bǐ、bài。A项读音分别为zhuó、chù、duō、zhuō、chù;B项读音分别为duō、zhuì、chuò、chuò、chuò;D项读音分别为suō、jùn、suō、jùn、quān。

  4.D【解析】A项,“暑假”的“假”读jià,其余都读jiǎ;B项,“口供”、“供认不讳”的“供”读ɡònɡ,其余都读ɡōnɡ;C项,“唱主角”的“角”读jué,其余都读jiǎo;D项,都读ɡuān。

  5.C【解析】A项,“首鼠两端”指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B项,“如虎添翼”既比喻凶恶的得到帮助后更加凶恶,也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C项,“不瘟不火”指戏剧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不能形容楼盘促销情况。D项,“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着某种旗号以张声势,来吓唬人,蒙骗人。

  6.B【解析】“当机立断”指抓住时机,立刻决断。“不管三七二十一”指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A项,两者均指勤奋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C项,两者均指不幸的事接连发生。D项,两者均指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7.A【解析】B项成分残缺,在“认证培训”后加“市场”。C项表意不明或逻辑错误,“不到30个左右”,删去“不到”或“左右”。D项语序不当,“你只要”改为“只要你”。

  8.引用《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歌名,使得新疆的形象随名而出;“新娘”之喻,含而不露,却能让人心领神会;“掀起”二字充满好奇与豪情,预示人们对神秘而美丽的新疆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口号似信手拈来,却是匠心独运,其感召力自不必说了。【解析】本题考查对旅游口号的评价能力。要分析其妙处就要分析这一口号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掀起你的盖头来”引用了克里木的歌曲名《掀起你的盖头来》,“掀起你的盖头来”又隐喻“新娘”,含而不露,隐喻中国新疆就像新娘一样;“掀起”又充满对神秘而美丽的新疆的向往之情。

  9.网络语言,属于一种社会方言,是特定的社会群体约定俗成、自我确认、互相认同的标志,是特定的群体之间使用的交际工具。这种夹杂了数字代码、外语字母以及谐音假借文字写成的网语,简单方便,能快捷迅速地把思维和情绪变成语言符号,深受青少年网友热爱。但随着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和网络使用者的日渐增多,网络语言必然要在特定的群体中流行,进入社会共同使用的语言之中。对有生命力并为多数人所接受的网络语言,应该收入现代汉语;对那些难理解、不健康、不为多数人所接受的网络语言,应该加以抵制。【解析】应从网络语言的利弊两个方面来谈。

  10.⑴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对口词等。

  ⑵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

  ⑶①推广普通话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文化和地方传统的问题。②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但也不宜任意扩大方言的影响。③普通话虽作为正式交流语言,但不必在任何地方都使用普通话,那样不现实。④推广普通话应考虑我国的实际,不能一刀切,不能操之过急。

  【解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解答时,结合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郭超

8、神奇的汉字第四节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学案十一(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消灭错别字。正确地书写汉字是培养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绝非小事,不能等闲视之。这一节的目的就在于认识错别字类型,归纳常见的容易写错的字,了解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培养正确书写、使用汉字的意识。

  二、知识整合训练

  1.写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现在,这些现象都是违法行为——违反了《》。这部法律已于200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就明确规定:除了某些特殊情形外,在公共设施、广告招牌、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公文、商品包装说明等诸多场合,都不得乱用不规范的简化字、繁体字和出现中文外文混用等现象。

  2.下面是一些招牌、广告中的词语,有错误与不规范之处,请指出。

  ⑴精品装璜(装饰城广告)⑵紫沙陶器(陶器专卖店招牌)

  ⑶精品桂元(水果专卖店招牌)

  答:

  3.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

  ⑴力挽狂( )  ⑵( )海一粟  ⑶笑容可( )

  ⑷( )然一新  ⑸( )闻强记  ⑹义愤填( )

  4.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报刊杂志,仔细观察,常常能发现一些错别字,下面是从一些报刊中摘下来的句子,请找一找里面的错别字,并总结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①聆听时代的蛩音。(某报“社会周刊”一篇文章的标题)

  ②杨澜问田长霖:“1990年出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校长,成为加州大学120年来第一位华裔校长,为什么在1997年提交辞呈?”田长霖说:“提交辞呈的原因很多,我已经当了7年的校长,做了许多的工作,不需要再恋战,所以在名誉最高的时候退下来。”(《走出“美国梦”》访谈录)

  ③采用先进的“快思逻辑”系统,就算是量度微弱或不规则的脉膊,也准确无误。(广告)

  ④笔者又送上特地带来的糖果,主人赶紧接过,又马上贡奉在祖先牌位前。(《探访洞穴民》)

  ⑤我们登上了……的主峰,登高远望,一揽众山小。(图片说明)

  ⑥此殿里有一面巨大的镜子,总统对镜子在殿内的作用感到不理解,李军告诉他,此镜不是正衣冠用的,而是用它辟邪。(《克林顿迷上故宫》)

  ⑦以我之薄力是图劳的,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这小园的消失。(《永久的挽歌》)

  ⑧……而且在和平时期参军的指战员,也会容易忘记这个人民解放军克敌致胜的传家宝。(《还要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么?》)

  答:

  原因:

  5.有的学生不小心在作文中写了错别字,不是让人一头雾水、不解其意,就是读来啼笑皆非、摇头不已。请改正下面几组作文中的错别字。

  ①美景当前,不禁让我有“不知天上宫缺,今夕是何年”的感叹。[评]难道神仙们的房子不够住吗?

  ②我觉得自己是品学兼忧的好学生,大家一定都喜欢我。[评]字都不会写,你真的该忧了!

  ③节日时,我们全家一起到历史博物馆参观冰马桶。[评]有这样的东西吗?我也要去!

  ④报上报道说重金属污染过的牡蛎,可治癌……[评]一字之差,养蛎人家翻身矣!

  答:

  6.目前,一些人为做广告而随意改变某些成语,《广告人的情书》一文讥讽了这些人的做法,把胡乱改动的成语集中在这封“虚拟”的“情书”之中。请你找出书写错误的成语并加以改正。

  广告人的情书

  亲爱的:

  当衣衣不舍的深情化为天尝地酒的思恋,我只想咳不容缓地低问一声:是否鳖来无恙?

  年轻的心渴望一明惊人,渴望着像钙世无双的一戴添娇那样,创建喝喝有名的丰功伟液,于是有痔无恐,毅然决然地投笔从融,去做钱程无量的美梦。

  ……

  答:

  三、巩固达标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以逸待劳 分庭抗理 信口雌黄 哄堂大笑

  B.漫不经心 和颜悦色 见微知著 推心至腹

  C.突如其来 接踵而至 精妙绝伦 浑然一体

  D.张灯结彩 休戚与共 不知所终 估名钓誉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黄帝陵前的这两棵古柏,至今依旧蓊郁苍翠,令观瞻者心中生出无限遐思。

  B.我们与亲人相伴的每一刻,最不应该吝惜的是那份能慰藉彼此心灵的关爱。

  C.狗尾巴草活像狗尾,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地生长在夏秋两季。

  D.只要孩子们如往常般走进学校读书嘻戏,希望就会萌生在灾区人们的心中。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销毁形销骨立嘘热气长嘘短叹B.搬家搬师回朝挡箭牌独挡一面

  C.抱怨以德抱怨捅漏子纰漏百出D.优游优柔寡断找麻烦投机倒把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非常讨厌这些歌词,尽管音乐的旋律是那么的动听和微妙,以致使我沉醉欲痴,“三月不知肉味”。

  B.文章的语言组织,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一个统一的筹画,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漫无边际。

  C.中国现代话剧的滥觞时期,在向西方戏剧广搜博采的同时,就注意了对不同艺术流派的吸收和借鉴。

  D.中央电视台没有和我再联系,也没有给我下最后通谍,工作上虽然有了变化,但我的宿愿和梦想一直没有改变。

  5.找出下面这段文章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排在我前面的是位小伙子,他说自己有一阶段为了排遣心头的烦燥,曾喜欢上“方城之战”,在单位的仑库里,在自家的阁楼上,经常“认劳认怨”地“坚苦奋斗”、“发奋图强”,对任何事都莫不关心,整天就好像掉了魂似的,因此得了个“困不醒”的“雅号”。这小伙子一面说着,一面还故意伸了个懒腰,惹得后面一位弱不经风的姑娘也笑得和不拢嘴。“后来怎样了呢?”我问。“那还用问吗?女朋友发出了最后通谍,我终于悔悟。要不,今天会在这儿排队吗?”

  答:

  6.请拟一条以“写规范字”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20个字以内)

  答:

  【专题知识扩展】

  1.写别字的成因

  写别字大致可分为五种情况:

  一是读音相同相近,如“食不果腹”误为“食不裹腹”,“粗犷”误为“粗旷”;

  二是字形相似,如“气概”误为“气慨”,“辐射”误为“幅射”;

  三是意义混淆,如“凑合”误为“凑和”,“针砭”误为“针贬”;

  四是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不知道“墨”指战国时的“墨翟”,“黄粱美梦”误为“黄梁美梦”,不知道“黄粱”指的是做饭的小米;

  五是忽视语文法规,不了解国家对汉字的规范和整理,如“重叠”误为“重迭”,“天翻地覆”误为“天翻地复”,其实早在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叠、覆”二字已经恢复使用。

  问题思考:想想自己出错率较高的别字有哪些,如何克服自己写别字?

  2.识别错别字

  识别错别字和避免写错别字,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⑴注意构词成分的对应关系

  许多词语的结构是并列关系,构词成分之间形成对应关系。利用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有效识别错别字。比如下面几个包含错别字的词语:好高鹜远、兴高彩烈、一张一驰、怨天忧人、纷至踏来、蘖根祸种、插科打浑。这几个词语的构词成分都是并列关系。所以“鹜”与“好”对应,当用表“追求”的“骛”。“彩”与“兴”对应,当用表“神色”的“采”。“驰”与“张”对应,当用表“松开”的“弛”。“怨”与“忧”对应,当用表“怨恨”的“尤”。“踏”与“纷”对应,当用表“多而重复”的“沓”。“蘖”与“祸”对应,当用表“罪恶”的“孽”。“科”指古戏曲中角色表演的动作,“浑”表示水污浊不清,显然“浑”与“科”不能对应,当用表“在古戏曲中开玩笑”的“诨”。

  ⑵代入构词成分的含义

  把平时积累掌握的构词成分本身的含义,代入构成的词语中验证,看是否适合词语的表意要求,有时就能够很明显地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比如下面包含错别字的词语:有志者事竞成、拌脚石。其中“竞”是“竞争”的意思,而“竟”是“终于”的意思,应为“有志者事竟成”。“拌”是“搅和、争吵”的意思,而“绊”是“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行走不便”的意思,应为“绊脚石”。

  ⑶联想整个词语的含义

  从词语本身的含义出发,推断构成词语构词成分的字形,也能够有效地查出词语中是否有错别字。如下面包含错别字的词语:毛骨耸然、穿流不息、不径而走。其中“毛骨耸然”,意思是见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感觉恐惧;“耸”是高或引人注意,应为“悚”(害怕)。“穿流不息”,意思是像河流那样不停流淌,形容人或车、船来往不断;“穿”不合词义,应为“川”(河流)。“不径而走”,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走,常指消息不待张扬就迅速传播开来;“径”指小路,应为“胫”。

  ⑷搞清楚词语的来源

  词语的形成往往凝结着浓郁的文化风俗,有些词语来源于古代典籍或寓言故事并附带生动有趣的故事,若能记住其出处或故事大意并结合词义辨别,就能够查出词语中是否有错别字。如下面包含错别字的词语:世外桃园、再接再历。其中“世外桃园”,与陶渊明有关,他曾写下著名的《桃花源记》;应为“源”,不能误作“园”。“再接再历”,来源于古代斗鸡游戏中的一个常见行为:为了使自己的斗鸡获胜,每次接斗时,都要在磨刀石上磨斗鸡的嘴喙,使它锋利;应为“砺”,现写作“厉”,不能误作“历”或“励”。

  ⑸区别构词成分的读音

  错别字多是一些形近或形异而读音相同、相近的字,但也涉及到一些形近而读音不同的字。注意这一点,读准字音,有利于对错别字的识别。如下面包含错别字的词语:戌边、气慨、繁冗拖杳、扑溯迷离、惦量、针贬时弊、贪脏枉法。如果能够掌握这些词语中形近字的读音及二者读音的差别,就能够迅速识别出错别字。比如“戌”读“xū”,“戍”读“shù”;“慨”读“kǎi”,“概”读“gài”;“杳”读“yǎo”,“沓”读“tà”;“溯”读“sù”,“朔”读“shuò”;“惦”读“diàn”,“掂”读“diān”;“贬”读“biǎn”,“砭”读“biān”;“脏”读“zàng”,“赃”读“zāng”。

  【课后作业】

  1.必做《世纪金榜》“基础演练达标”“知能提升作业”

  2.选做《世纪金榜》“考点对接点拨”

  【同步练习】(15分钟 100分)

  答案解析

  二、知识整合训练

  1.答案:乱造简化字 滥用外文字 生造网络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答案:⑴应为“精品装潢” ⑵应为“紫砂陶器” ⑶应为“精品桂圆”

  3.答案:⑴澜 ⑵沧 ⑶掬 ⑷焕 ⑸博 ⑹膺

  4.答案:①蛩音——跫音;②恋战——恋栈;③脉膊——脉搏;④贡奉——供奉;

  ⑤一揽——一览;⑥辟邪——避邪;⑦图劳——徒劳;⑧致胜——制胜。

  原因:误用声旁相同的别字,如“蛩”、“脉膊”;误用和混淆同音词,如“恋战”;不了解成语或典故的意义和用法,如“克敌致胜”。

  5.答案:①宫阙 ②品学兼优 ③兵马俑 ④致癌

  6.答案:衣衣不舍——依依不舍;天尝地酒——天长地久;咳不容缓——刻不容缓

  鳖来无恙——别来无恙;一明惊人——一鸣惊人;钙世无双——盖世无双

  一戴添娇——一代天骄;喝喝有名——赫赫有名;丰功伟液——丰功伟业

  有痔无恐——有恃无恐;投笔从融——投笔从戎;钱程无量——前程无量

  三、巩固达标

  1.C【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成语中的错别字,题型较传统,知识点覆盖面较全,重点突出。A.“理”—“礼”;B.“至—置”;D.“估—沽”。

  2.D【解析】该题采用在句子中找错别字的考查方式。解答时要将重点放到平常备考常出现的易混字上。A、B、C三项均无错别字,D.“嘻戏”应为“嬉戏”。

  3.D【解析】A.“长嘘短叹”应为“长吁短叹”;B.“搬师回朝”应为“班师回朝”,“独挡一面”应为“独当一面”;C.“以德抱怨”应为“以德报怨”,“捅漏子”应为“捅娄子”。

  4.C【解析】A.以至,B.筹划,D.通牒。

  5.答案:烦燥(躁) 仑(仓)库 认(任)劳认(任)怨 坚(艰)苦奋斗 发奋(愤)图强 莫(漠)不关心 弱不经(禁)风 和(合)不拢嘴 通谍(牒)

  6.答案:[示例]①汉字因您精心描绘而更加美丽。②让汉字像您一样端庄秀丽。③汉字在恳求:莫烦(繁)我,莫剪(简)我。

  郭超

9、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学案一(人教版高二选修)

  走进汉语的世界

  第一节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进行“汉外比较”,使学生对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交际工具──汉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习重点是了解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几个主要特点:汉语有区别意义的声调;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汉语的虚词和语序很重要。

  二、知识整合

  【解引子】通过阅读引子部分的内容,思考:汉语与外语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

  【析活动】阅读“比尔为什么会闹笑话”,完成下面的表格。

  活动内容 活动意义

  杯子?被子? 比尔买被子被误解

  男狗?女狗? 比尔对狗的性别称谓不得体

  我给了他一刀? 比尔不会用量词

  【讲要点】

  1.什么是普通话?

  答:

  2.结合具体实例,谈谈现代汉语有哪些特点?

  答:

  3.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什么?语序的变化对句意的表达有何作用?

  答:

  4.汉语句子中的形态变化主要是通过虚词来表示的,试结合具体实例加以分析。

  答:

  【测基础】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就是指普通话。

  B.普通话之所以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是因为北方话听起来最好听。

  C.粤语没有轻声、儿化音之类的现象。

  D.普通话也是一种普通的方言。

  2.下列关于现代汉语词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大多数,只不过在日常口语中,单音节词(主要是动词)还较常用。

  B.复合构词在其他语言中很少,在汉语中却最多,而且内部的构造类型也多种多样。

  C.派生构词,即由一个有实在意义的词根加一个意义比较虚的词缀构成词,如“老虎”,这种形式在汉语中是非常多见的。

  D.现代汉语有着独特的量词。现代汉语在说明事物时不能直接用“数词+名词”的说法,一定要在中间加上一个表示计量单位的量词。

  三、考点对接

  题型一 识记字音

  例题 (2010•山东)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饯别(jiàn)晦涩(huì)铁栅栏(zhà)浑身解数(xiè)

  B.扒手(pá)吱声(zī)和稀泥(hé)步履蹒跚(pán)

  C.畜养(xù)寒噤(jìn)露马脚(lòu)扪心自问(mèn)

  D.顺遂(suí)什锦(shí)蒸馏水(liú)兵不血刃(xuè)

  答案:A【解析】B项“和”应读huò,C项“扪”应读mén,D项“遂”应读suì。注意B项中“吱声”为方言词,C项中的“露马脚”的“露”也是一个容易读错的字。

  【解题技巧】对于字音的识记,可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转。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义转”的原则,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如“栅”“解”;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如“畜”;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如“血”“露”;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像“吱”在方言“吱声”中或形容小动物的叫声时读zī,记住这两种特殊情况即可。

  题型二 语言表达连贯

  例题1 按表达要求,改变下面句子的语序,使之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得增减词语)

  8月15日,市长是在电视讲话中号召全体市民向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捐物。

  (1)以时间为表达中心:。

  (2)以市长为表达中心:。

  答案 (1)市长是8月15日在电视讲话中号召全体市民向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捐物。

  (2)8月15日是市长在电视讲话中号召全体市民向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指物。

  【解析】本题考查语序的重要作用。在题干中,“是”重读,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确实”的意思。因此,改变语序,变动不同的词语,把它放在“是”的后面,则句子强调的重点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所表达的意义也随之改变。

  【解题技巧】一是要审清题意,把握好问题的要求。二是要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如本题中的“是”,表示对后面内容的坚决肯定,重读。因此,“是”后面的内容也就是表达的中心。

  例题2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写序号即可)。

  ①春日融融。和风习习。花红草青,气息清新,难怪唐人语出惊人:“握月担风且留后日,吞花卧酒不可过时。”

  ②鬼斧神工的幽雅峻峭,司空见惯的柳下花前,小桥流水。芳草萋萋,自然之美,无处不在。佳境原本用不着寻觅。

  ③把那盘盘盏盏的美酒佳肴,统统搬到郊野去享用,另有一种滋味,别有一番情趣。

  ④郊游野宴,自然以春季为佳。

  ⑤但自然之美,有时还得屈尊郊野,远足寻觅。

  顺序:

  答案:②⑤③④①

  【解析】有的考生在没有准确把握句义,没有认真理清句间关系的情况下,就匆忙答题,导致排出来的顺序不合理,语义不连贯,失去宝贵的分数。其实在这5个句子中,第⑤句的转折是个关键,不难看出①③④应在其后,其中③应紧随其后,④①在③之后。

  【解题技巧】平时训练的时候,要有整体意识,欣赏一段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有意识地研究语句间的内在联系甚至语言风格。对语境的把握关键是注意分清前面的伏笔、接引、铺垫、过渡和后面的照应、总结、归纳。

  四、巩固达标

  1.下列关于现代汉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叫做现代汉语。

  B.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即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

  C.狭义的现代汉语仅指普通话,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D.普通话和地方方言只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余都是相同的。

  2.下列关于世界语言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B.世界上现在大约有5000多种语言,其中使用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有17种。

  C.汉语属于汉语语系。

  D.语言因具有“亲属关系”而组成“语系”和“语族”。

  3.下列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执著 结束 妊娠 言简意赅

  A.zhuó shù shēn ɡāi

  B.zhù shù chén hái

  C.zhù sù shēn hái

  D.zhuó sù chén ɡāi

  4.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恢弘  回书  悔悟  教诲B.黜免  储藏  雏形  初期

  C.芟除  删除  闪烁  善处D.宿怨  夙愿  溯源  素愿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chàn 颤动 颤抖 颤栗 颤巍巍B.qiánɡ 强制 倔强 强迫 强弩之末

  C.lù 露宿 暴露 露马脚 露头角D.jǐ 给付 给水 给予 家给户足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股肱(hónɡ) 摇曳(yè)否极泰来(pǐ)箪食壶浆(dān)

  B.畸形(jī)斡旋(wò)虚晃一刀(huǎnɡ)前倨后恭(jù)

  C.标识(zhì)栖息(qī)湮没无闻(yān)时乖运蹇(jiǎn)

  D.修葺(qì)酗酒(xù)为虎作伥(chānɡ)众口铄金(shuò)

  7.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语句,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暮色渐渐地侵进林子里来,________,偶尔有一两点花瓣落在肩上,沁着一点微微的香气,松散着我一天的劳累。

  (2)北平郊外,________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予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用语言来形容的地步。

  ①风依然轻抚着 ②轻抚着的依然是风 ③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 ④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以及无数枯树林,一片大雪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填在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过了桥,就是那幢新哥特式的大楼,从小船上望过去,,透过河畔婆娑的柳影,好像望见剑桥往日的岁月。我不由得惊呼:“这柳树怎么会长得这么大?”

  ①天高云淡,地阔草荣②地阔草荣,天高云淡  ③秀美的风景令人屏息④风景的秀美令人屏息

  ⑤我的视线也随着舟行而展开⑥随着舟行,我的视线也随之展开

  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④⑥D.①④⑤

  9.将下列句子分别填入语段的画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一定会有收获。。,,,。

  ,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

  ②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

  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

  ④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⑤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⑥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

  A.②⑥⑤④①③B.③⑥②⑤①④C.④③①⑥②⑤D.⑤③④⑥①②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既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又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能称为完全的或健全的人。

  B.警方还发现这个邪教组织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页上就有不少蛊惑人心、反科学的内容。

  C.在中国和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提交WTO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

  D.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课后作业】

  1.必做《世纪金榜》“基础演练达标”“知能提升作业”

  2.选做《世纪金榜》“考点对接点拨”

  【同步练习】(15分钟 100分)

  答案解析

  【解引子】①汉语的文字表意是丰富的;②汉语的句子表述是含蓄的;③汉语的文义理解有多向性。

  【析活动】①揭示了汉语声调变化的重要性。②揭示了汉语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称谓的问题。人与物的称谓不同,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的称谓也不尽相同,由此说明汉语讲究称谓。③揭示了汉语量词的重要性。

  【讲要点】

  1.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所代表的标准现代汉语也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2.(1)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①每个音节都有声调。汉语的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汤(tānɡ)、糖(tánɡ)、躺(tǎnɡ)、烫(tànɡ)”,声调不同,意义也不同。②章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构成。

  (2)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①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②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③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例如现代汉语可说“五支笔、三辆汽车”而不能说成“五笔、三汽车”,英语中可说成“fivepens、threecars”。汉语的句子表示语气,除了句调外,常常要在句子末尾加上一定的语气词。例如:“他不愿意吗?他不愿意了。”

  (3)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①词没有形态变化。不像英语的单、复数,进行时和过去时,主格和宾格等要有变化。例如动词加“­inɡ”或“­ed”分别表示进行时、过去时。②虚词重要而丰富。例如“他正在写一封信”“他写了一封信”中的“正在”“了”都是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虚词。③语序的作用重要。例如“老鼠捉猫”和“猫捉老鼠”语序相反,意思也正好相反。

  3.汉语语序固定,语序不同,句意不同。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后,修饰语(定语、状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语序变动,结构意义和关系也随之改变。一般来说,一句话中,某个地方的句子成分发生了变化,则是为了强调变化的部分。例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句中,“空的”的正常语序应在“破碗”前,把它放在后面则是为了强调祥林嫂在年三十都未要到饭,表明鲁镇人的冷漠和麻木。当然,语序变化必须得当,否则就成为病句。

  4.汉语句子中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独立的虚词来表示的,不同的虚词表示不同的意义或关系。例如助词“着”“了”“过”分别表示不同的动态,连词“或者”“还是”表示不同的语法关系。

  (1)“着”“了”“过”三个动态助词的使用。

  ①“着”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

  如:A.门开着,灯亮着。B.他的心,鼓着风,张着帆,正向那绿荫蔽天的王国腾飞。

  ②“了”表示动作或性质已经成为事实。

  如:A.上个星期他被表扬了两次。B.老师想起了那个活泼的学生,不由得笑出了声。

  ③“过”表示曾经发生的动作或曾经具有的状态。

  如:A.他提醒过你,但你一直没放在心上。B.这儿前几天冷过一阵。

  (2)“或者”和“还是”都表选择,用在“不管”“无论”一类词后,二者大部分情况下可以互换。但“还是”可以用在疑问句中,“或者”不能。

  如: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学理科还是学文科?

  【测基础】

  1.C【解析】A项汉语还包括纷繁复杂的方言;B项普通话之所以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是因为北京近千年来一直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在全国影响最大;D项普通话虽然也是一种方言,但它是最具影响力和模范作用的权威方言。

  2.C【解析】派生构词在英语等语言中很多见,而在汉语中很少见。

  巩固达标

  1.D【解析】普通话和方言不只是在语音上有差异,在语法和词汇上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2.C【解析】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汉语语族”。

  3.A【解析】本题考查对容易读错的读音的识记。“著”是多音字,在“执著”中读zhuó,也写作“执着”,对这类异形同音同义字学生也应该掌握;“束”容易习惯性误读为sù,考查的是对声母“sh”“s”的辨识;“娠”是形声字,容易读半边为chén;“赅”也是形声字,容易受“孩”的声旁影响,而误读成hái。

  4.D【解析】都读sù,A项hui,分别是一、二、三、四声;B项chu,分别是四、三、二、一声;C项shɑn,分别为一、一、三、四声。

  5.D【解析】A项颤栗zhàn;B项倔强jiànɡ,强迫qiǎnɡ;C项露马脚lòu。

  6.A【解析】“股肱”中的“肱”应读“ɡōnɡ”。

  7.A【解析】第(1)句从句式协调的角度考虑,前一句“暮色……”和后一句“花瓣……”都是主谓关系,“风依然轻抚着”也是主谓关系;第(2)句从句子的音节和谐的角度考虑,“和”后为较长的句子,有较多的定语,与之较和谐的是“以及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

  8.D【解析】①句观察顺序由下而上,更好地衔接下文;接下来“令人屏息”的是风景的美的程度,宜选④;再接下来是“视线”的拓展,⑤比⑥主语更明确。

  9.D【解析】从表意上说,⑤③是阐述人与书之间的关系;①④⑥在表意上都是阐述读书的益处的,在层次上①是最终结果,应放在最后,获得知识后才能进一步辨析美与丑,所以④属于基础层面,⑥属于高级层面,这样三者的顺序就确定了;②属于转换话题的句子,是另起一个层次。从分析上看,前两个组合属于同一话题,应该相衔接,前一组合表原因,后一组合表结果,这样前后的顺序就确定了。

  10.D【解析】“应邀”表示“答应了邀请”,前面加“被”表被动,前后矛盾,语意不通。

  郭超

幼儿园中学教案推荐 《人琴俱亡》学案一等奖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长城万里行》教案一等奖(鄂教版七年级上册) 《孙权劝学》教案一等奖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一等奖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语文版七年级必修二)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雪》学案一等奖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散步》说课稿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 《谈生命》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教学总结(高一上册) 《论语》精粹111句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醉翁亭记》练习中考复习(八年级上册) 《智取生辰纲》教案一等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总结(八年级上册) 《摆渡》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渔家傲教案一等奖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自主性学习导学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最新中学教案 千言万语总关“音” 第二节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学案一等奖五(人教版高二选修) 《石榴》学案一等奖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宇宙里有些什么》学案一等奖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课外阅读题精选(鄂教版七年级上册) 演讲的艺术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 《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一必修五) 八班班级管理制度(八年级上册) 大道之行也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四班宿舍管理制度 (八年级下册) 斑羚飞度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相关信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作文父母的爱 高二上学期学生期末自我总结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三维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字词复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一天》教学反思 人教九年级上《谈生命》教案一等奖(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一等奖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活动设计 高二年级第二次作文讲评教案一等奖:《人生路上的浆果》作文讲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等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伤仲永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两只鸟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