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三(下)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拼音预习
第1步:观看写字动图,书空笔画和笔顺。
拼音 jiù 拼音 fú
部首 日 部首 竹
笔画 5 笔画 11
拼音yù 拼音
部首 欠 部首 鬼
笔画 11 笔画 13
拼音 jiè 拼音jiǔ
部首 亻 部首 氵
笔画 10 笔画 10
拼音 hé 拼音 mù
部首 亻 部首 牜
笔画 7 笔画 8
拼音xiōng 拼音dú
部首 儿 部首 犭
笔画 5 笔画 9
拼音 yì 拼音jiā
部首 巳 部首 亻
笔画 6 笔画 8
第2步:默读书写评级标准,查看组词图片,参照老师的书写临摹练习。
书写评级标准:
共计5★
(正确获1颗★;规范获1颗★;整洁获1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获2颗★)
第3步:请爸爸妈妈检查评定等级并做好记录。
2、《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生字组词拼音等知识点解读
一、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著名女作家。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今属哈尔滨)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伴侣。后来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散文集《牛车上》等。
二、故事背景
本文作于鲁迅逝世三年后。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中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
三、理解词义
1.明朗:爽朗。
2.轻捷:动作轻快敏捷。
3.安顿:安详,安稳。
4.竭力:做事使出自己全部的力气。
5.忧郁:忧愁苦闷。
6.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也作“抹煞”。
四
1.“……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说说这段文字刻画鲁迅先生性格的作用。
喜欢吃硬东西,隐隐透露出鲁迅先生刚毅的一面;“舀了一二下”则表现了其倔强的性格。
2.“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分析“冲”这个字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一个“冲”字传神地表现出笑声之响亮,反映出鲁迅先生当时愉悦的心情,可见鲁迅先生绝不是一个严肃的人。
3.如何理解“天晴了,太阳出来啦”这句话的内涵?
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当时的社会是黑暗的,让人觉得压抑。“天晴啦,太阳出来啦”是一个双关语,暗含着对光明的新社会的向往。
4.“客人一走……鲁迅先生才睡下。”这几段文字写了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
写了鲁迅先生只有在下半夜客人走后才能工作。从“鲁迅先生还是坐着”“仍旧坐在那里”“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等句可以真切地看出鲁迅先生抓紧一切时间工作,笔耕不辍,尤其“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一句采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鲁迅先生工作到天亮,话虽平淡,情感却十分真挚。
5.保姆为什么总要吩咐海婴“轻一点走”?“总是”在句中有何意味?
因为怕吵醒了工作一晚上,刚刚才睡下的鲁迅先生。“总是”表现了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也是鲁迅先生长期忘我工作的侧面表现。
6.“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文中接着写了隔院子的人家及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这是本文中少见的景物描写。虽然十分简 单,但却很有象征意味。这些成为鲁迅先生“睡”的背景和衬托,表现了鲁迅先生工作的劳累辛苦。
7.文章以描写鲁迅先生工作来结尾,有什么用意?
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表现了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以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8.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更真实。伟人也像平凡人一样会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呈现给读者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2)更直观。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少特点。而这些都不可能从作者的抽象说教中得来。
(3)更真挚。运用细节描写,真情毕现。
(4)更有趣味。关于鲁迅的许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的描述,可以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5)更有表现力。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十分恰当:
“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那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内涵。
五、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姿态、待人接 物、读书写作等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情趣、气质以及高尚品格,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3、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鉴赏注解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塞下曲》:《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是由唐代诗人卢纶以汉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
此诗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墨梅》:《墨梅》是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意蕴深邃,耐人寻思,应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danger]芙蓉楼送辛渐[/danger]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介绍:
王昌龄(?—约756)
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主要作品:《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主题: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达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刚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有关我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像这玉壶的冰那样纯洁透明。
注解:
【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北,下临长江。
【连江】满江。
【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平明】天刚亮。
【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寒雨”指秋雨,“连、入”写出了寒雨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离别的暗淡气氛,展现了即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特点。
后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玉壶自比,表达了自己不会因为官场上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怀、坚强的性格和高风亮节。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
[danger]《塞下曲》[/danger]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作者介绍:
卢纶(约742—约799)
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从军多年,他所做的边塞诗富有战斗生活气息,雄壮感人。
主要作品:《塞下曲》《长安春望》《逢病军人》等。
主题:
《塞下曲》的大意是:敌军溃逃,将士在严寒环境中奋勇追敌,一逃一追的故事情节,情景交融的手法,让读者自己想象战事的激烈,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精神的赞赏。
译文:
没有月亮的晚上,大雁高飞,单于趁着黑夜逃跑。想要率领轻骑兵追赶,纷飞的大雪堆满了弓刀。
注解:
【月黑】没有月光。
【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指侵扰唐朝的契丹等贵族首领。
【遁】逃走。
【将】率领,这里读jiàng。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鉴赏:
本诗情景交融。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表现了战士奋勇杀敌爱国爱家的精神品格。
第一、二句,写敌军的溃退。趁着漆黑寂静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觉察了。
第三、四句,写我军准备追击的场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
最后一句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情景交融,一逃一追,虽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danger]《墨梅》[/danger]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介绍:
王 冕(1287—1359)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 “食中翁”“梅花屋主”等,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擅长画梅。
主要作品:《白梅》《梅花》《读史》等。
主题:
《墨梅》这首诗表面是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棵梅花树,开出的朵朵梅花都带着淡淡的墨色。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好看,只希望留下清香之气充满天地之间。
注解:
【洗砚池】传说会稽蕺山下有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由于经常洗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王冕称他家有洗砚池,意思是自己也像王羲之那样勤奋。
【清气】清香的气味,也指人品纯净高洁。
【乾坤】天地间。
鉴赏: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美丽,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后两句,托物言志,点明中心。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淡泊名利、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我会写:
芙:fú 芙蓉 芙渠 出水芙蓉
蓉:róng 芙蓉 莲蓉 椰蓉
洛:luò 洛阳 洛河 洛神
壶:hú酒壶 壶口 铁壶
雁:yàn大雁 雁群 雁过无痕
砚:yàn砚台 端砚 砚池
乾:qián乾坤 乾陵 康乾盛世
坤:kūn 乾坤 坤表 坤卦
4、《小英雄雨来(节选)》生字拼音组词重点句子解读等知识点归类预习
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著名作家、诗人。1940 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冀东区党委机关报《救国报》随军记者,冀东军区政治部尖兵剧社文艺队副队长、队长,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副团长,东北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员,中央乐团创作员,北京市作协驻会作家。主要作品:小说《荆各庄的故事》《小英雄雨来》《将军河》等。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等。
三、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晋:jìn(晋级、晋剧、晋升)
炕:kàng(土炕、暖炕、炕一炕)
铅:qiān(铅笔、铅球、铅笔盒)
迈:mài(迈进、年迈、迈步)
呜:wū(呜呜、呜咽、一命呜呼)
栓:shuān(枪栓、门栓、消防栓)
胳:gē(胳膊、胳臂、胳肢窝)
膊:bó(胳膊、赤膊上阵)
劫:jié(抢劫、劫财、劫后余生)
绸:chóu(丝绸、绸布、未雨绸缪)
扒:bā(扒开、扒堤、扒着栏杆)
敌:dí(敌人、敌对、势均力敌)
尸:shī(尸体、尸首、行尸走肉)
趁:chèn(趁机、趁早、趁火打劫)
慌:huāng(慌张、慌忙、慌乱)
四、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絮:xù(苇絮、柳絮、棉絮)
扭:niǔ(扭开、扭动、扭身)
姥:lǎo(姥姥、姥爷、姨姥姥)
糠:kāng(米糠、稻糠、糠皮)
捆:kǔn(捆绑、捆紧、捆住)
绑:bǎng(捆绑、绑架、五花大绑)
毙:bì(枪毙、毙命、束手待毙)
五、多音字
囊:nāng (鼓鼓囊囊)náng(囊括)
哇:wā(唔哩哇啦)wɑ(好哇)
吧:bā(酒吧)ba(走吧)
塞:sāi(堵塞)sè(闭塞)sài(边塞)
六、近义词
商量——商议 集合——聚集 赶快——赶紧
晌午——中午 门槛——门限 劫难——灾难
爱护——爱惜 凶恶——凶狠 可惜——惋惜
防备——防范 慌忙——匆忙
七、反义词
柔软——僵硬 黝黑——白皙 扩大——缩小
集合——解散 撒谎——坦诚 温和——粗暴
爱护——破坏 凶恶——和善 慌忙——从容
八、理解词语
1.晋察冀边区:晋,山西省的简称;察,察哈尔省(1952年撤销,分别并入河北、山西两省)简称;冀,河北省简称。晋察冀边区是我抗日根据地之一。
2.门槛:门槛下部挨着地面的横。(也有用石头的)。
3.推推搡搡:搡,猛推。推推搡搡就是使劲推的样子。
4..睁眼瞎:文盲。
5.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要摔倒的样子。
6.扫荡:彻底清除的意思。
7.劫难:灾难、灾祸。
8.嘟嘟囔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本课指雨来自言自语。。
9.鸡冠花:一种草本植物,开的花形状像鸡冠,通常为红色。
九、句子解析
1.雨来怕揉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地写着“雨来”两个字。
雨来给课本包上书皮,表现了他非常珍惜学习机会,热爱学习。
2.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鬼子的双手比作鹰的爪子。突出了军官的凶残。
3.“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是雨来识字课文的两句话,反复使用,也暗点了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的力量源泉—“爱自己的祖国”,所以它深化了主题。
4.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词语的反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扁鼻子军官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气急败坏的情态,表现了敌人的穷凶极恶。反复的妙用,成了塑造反面人物的点睛之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句子的反复,强调了大家见到雨来活着之后的万分欣喜和激动的感情。运用反复,把人们又惊又喜的情态、又疼又爱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
十、问题归纳
1.雨来是哪里人?生活在哪个年代?
雨来是晋察冀边区芦花村人,生活在抗日战争年代。
2.雨来住的那个村子为什么叫芦花村?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3.“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其作用是什么?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其作用是:强调了雨来机智勇敢的力量源泉是“爱自己的祖国”,深化主题。
4.雨来为什么被称作英雄?他身上具有哪些品质?
因为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不畏强敌的威逼利诱,机智勇敢地同敌人做斗争,最后因为坚决不告密,差点被敌人枪毙。雨来具有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
5.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雨来是个小英雄?
课文从两个方面来写雨来是个小英雄 :①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②机智勇敢地和日本鬼子做斗争,宁死不屈。
十一、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雨来的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第6-14自然段)写雨来上夜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第15-24自然段)写雨来掩护区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第25-41自然段)写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
第五部分(第42-46自然段)写芦花村的人们误以为雨来牺牲了。
第六部分(第47-55自然段)写雨来并没有死。
十二、课文主题
本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
小英雄雨来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带着这个问题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1)雨来在夜校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他成为小英雄的思想基础。(2)雨来生活在一个革命家庭中,爸爸妈妈是他学习的榜样。(3)雨来机智勇敢,游泳本领高超,这是他成为小英雄的客观条件。
2.照样子给其他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掩护李大叔 四、与鬼子斗争 五、误以为牺牲 六、雨来巧妙脱险
3.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第42自然段还乡河景色的描写作用:将天上飘着的浮云比作红绸子和鸡冠花,而这两种事物是红色的,实际上是对小英雄雨来那颗爱国之心的赞美。
5、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生字词等课文知识点解读预习
《人物描写一组》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第七单元作家笔下的人专题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摔跤》是《人物描写一组》中第一个片段,选自作家徐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塑造了小嘎子和胖墩儿这两个鲜活的儿童形象。片段中动词的准确运用兼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使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跃然纸上,堪称人物描写的经典之作。
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噶、绊”等5个生字,会写“搂、仗”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和理解“手疾眼快、一叉一搂、公鸡鹐架、冷绊子”等词语。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小嘎子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鲜活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刻画人物时使用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方法。
1
.嘎(gǎ)、腮(sāi)、欺负(fu)、脚腕(wàn)。
2.会写:“鞭、扳、腕、疤、喉、咙”
(1)《摔跤》的主人公是小嘎子和小胖墩儿,选自《小兵张嘎》,作者是徐光耀。
(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主人公是人力车夫祥子,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
(3)《两茎灯草》的主人公是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
4
.《摔跤》中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的句子有哪些?分别是哪种描写方法?
(1)语言、动作描写:“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表达效果:体现出小胖墩儿的胸有成竹。
(2)心理描写: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
表达效果:“沉不住气”表现出小嘎子对长时间不能取胜的不耐烦,这种急躁的心理预示着他的失败。
5.《他是一棵挺脱的树》中描写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喜欢的原因。)
祥子来自农村,他一个是靠卖苦力为生的人力车夫。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健壮的身体是他赖以谋生的基础。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
作者着重描写祥子那粗壮的脖子、红扑扑的脸、硬棒的身体和四肢,远远望去,犹如一棵挺脱的树,坚毅、壮实。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描写,隐含着对劳动者的健壮体魄和高尚情操的赞美。
6.《两茎灯草》中最能表现严监生人物性格特点的句子。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1)从这个句子中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可以感受到严监生病情的严重,试着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气息奄奄、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生命垂危、一息尚存……)
(2)从“总”字可以看出严监生垂死挣扎时间之长。讨论:这时严监生“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为的是什么?(注意分析不同的人对两个指头的含义的猜测、严监生的表现和严监生的心理活动。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为的竟然是微不足道的两茎灯草。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跃然纸上。(严监生的心理可让学生自己揣摩,不设统一答案。)
7.你认为哪个人物形象在你头脑中留下了最鲜明的印象?为什么?
(1)对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符合人物身份。例如,小嘎子的动作就是一个小孩子才会做的,他的想法也是小孩子简单的“狡猾”。
(2)采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形象。例如,严监生临死前还惦念两茎灯草,这件事最能表现他的吝啬。
(3)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特点。例如,对祥子外貌的描写,突出了祥子强健的体魄,表现了祥子精气神十足、充满生气的特点。
小结:描写人物时,要选取典型的事例;对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一、读拼音,写词语。
摔跤 倚仗 鞭打 欺压 喉咙
剃头 手腕 伤疤 监视 绊倒
二、比一比,再组词。
揪(揪住)绊(绊倒)筹(筹备)腮(腮帮)腕(手腕)
秋(秋天)伴(陪伴)铸(铸就)思(思考)碗(饭碗)
三、多音字组词。
xì 关系jiàn 国子监
jì 系鞋带jiān 监视
四、近义词。
欺负—(欺凌)破绽—(漏洞)结实—(坚实)慌忙—(急忙)
五、反义词。
结实—(柔弱)慌忙—(从容)手疾眼快—(笨手笨脚)精神抖擞—(无精打采)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猴儿似)的蹦来蹦去 (直硬)的背 睁得(滴溜溜)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吩咐叮嘱
1.妈妈(叮嘱)我在上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2.老师(吩咐)我们几个男生去二楼抬桌子。
监督 督促
3.家长会配合老师检查孩子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4.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失去节制的私欲,就像决堤的洪水。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妒忌)
2.拒绝;推辞。(推却)
3.耽搁;拖延。(迟延)
4.虚和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虚实)
5.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神机妙算)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文中“立刻”一次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去掉,因为“立刻”一词可以表现出小胖墩的惊喜,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提议正中他的心思,因为他是摔跤的惯手,不会怕和小嘎子比摔跤的。
2.“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这一句中,“仿佛”一词说明了什么?
“仿佛”一词说明小嘎子占上风是暂时的、表面的,暗示了他的失败。
3.“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这几个动作可以看出小胖墩怎样的状态?
可以看出小胖墩儿比赛时非常认真,沉着应对,毫不放松。
4.从摔跤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小嘎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嘎子机灵、敏捷、有智谋,是一个争强好胜的孩子。
同步练习2
13 人物描写一组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汉字。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zhàng( )着手疾眼快,不愿意和小胖墩儿一叉一lǒu( )。起初,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hóu( )儿似地蹦来蹦去,仿佛很占了上风。终于三抓两náo( ),jiū( )在了一起,任凭小嘎子推拉拽顶,硬是bān( )不动小胖墩儿,小嘎子刚想用脚wàn( )子去勾小胖墩儿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二、比一比,组词语。
楼( ) 伴( ) 揪( ) 碗( )
搂( ) 绊( ) 锹( ) 腕( )
三、想一想,填一填。
“小嘎子”是作家 的儿童小说 《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这部小说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锺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摔跤这个片段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表现了小嘎子的、、、的个性特点,表现了胖墩儿__________的特点。
四、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相,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当胖墩我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给加点字注音。
两个人走马灯似( )的转了三圈
2.小嘎子与人摔跤的特点是。
3.文中的“枪”和“鞭”加引号是说明。
4.从文中找出词语来描绘小嘎子的摔跤过程。
起初,后来。
5.在这里,作者是通过描写和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6.读画“”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的人物什么特点。
【答案】
一、仗 搂 猴 挠 揪 扳 腕
二、楼(楼房) 伴(伙伴) 揪(揪着) 碗(碗筷)
搂(搂着) 绊(绊倒) 锹(铁锹) 腕(手腕)
三、徐光耀 《小兵张嘎》 语言、动作、心理 顽皮 机敏 争强好胜 富有心计 沉稳 憨厚老实
四、1. shì
2.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而是不断变换摔跤动作与方式。
3.不是真正的武器枪与鞭,在这里表示特殊的含义
4.精神抖擞 沉不住气
5.动作 心理
6.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第二课时
一、比一比,组词语。
铸( ) 剃( ) 腮( ) 疤( )
涛( ) 弟( ) 鳃( ) 病( )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象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1.本片段节选自的作品《》,片段中的“他”是指。
2.“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中的“杀进他的腰”的意思是。
3.你对“‘出号’的大脚”的理解是
。
4.这一段人物描写,从、、,到靠力气吃饭的人所引以为豪的体力以及都写得很精彩,把一个活生生的祥子呈现在我们面前。
【答案】
铸造 浪涛 剃头 弟弟 两腮 鱼鳃 伤疤 疾病
二、1.老舍 骆驼祥子 祥子 2.把他的腰部勒得细一些。
3.脚很大。
4.装束 体态 身段 品性人格
第三课时
一、给多音字组词。
监jiān( ) jiàn( )
挑tiāo( ) tiăo( )
二、把词语和词语的意思用直线连起来。
诸亲六眷 泛指许多亲戚。
一声不倒一声 一声连着一声。
登时 互相关连或牵涉。
相干 立刻。
三、请你用动作描写,表现一个人专注的样子。
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1.此时的严监生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 。
2.这里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描写,第二句写严监生的,我们体会到了严监生是一个的人。
3.本文节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五回,课文题目《两茎灯草》是后人加上去的,根据你对课文内容得理解,你来给课文拟个题目:。
【答案】
一、监视 太监 挑担 挑拨
二、诸亲六眷:泛指许多亲戚。
一声不倒一声:一声连着一声。
登时:立刻。
相干:互相关连或牵涉。
三、她的目光紧紧的盯住窗外的的那只鸟,连扇动的扇子也不知不觉停了下来。
四、1.此时的严监生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死不瞑目)
2.这里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描写(环境),第二句写严监生的(动作),我们体会到了严监生是一个(吝啬,小气)的人。
3.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6、部编版五(下)古诗讲解:第9首《凉州词》诗句词语意思
【释义】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作“直”。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简析】
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本首诗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译文】
7、部编版三(下)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拼音预习
第1步:观看写字动图,书空笔画和笔顺。
拼音 jiù 拼音 fú
部首 日 部首 竹
笔画 5 笔画 11
拼音yù 拼音
部首 欠 部首 鬼
笔画 11 笔画 13
拼音 jiè 拼音jiǔ
部首 亻 部首 氵
笔画 10 笔画 10
拼音 hé 拼音 mù
部首 亻 部首 牜
笔画 7 笔画 8
拼音xiōng 拼音dú
部首 儿 部首 犭
笔画 5 笔画 9
拼音 yì 拼音jiā
部首 巳 部首 亻
笔画 6 笔画 8
第2步:默读书写评级标准,查看组词图片,参照老师的书写临摹练习。
书写评级标准:
共计5★
(正确获1颗★;规范获1颗★;整洁获1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获2颗★)
第3步:请爸爸妈妈检查评定等级并做好记录。
8、2020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一 看拼音,写汉字。(6分)
1.下面三组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音节有一个错误,请找出来画上横线,并订正在后面。(8分)
(1)工程师(chéng) 营业员(yín) 建筑(zhù) 的确(dí) ( )
(2)演员(yǎn) 裁判员(pàn) 计算(suàn) 顺着(xùn) ( )
(3)需要(xū) 饲养(sī) 魔术(mó) 熬汁(áo) ( )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bō wén bù néng
( ) ( )
liàn liàn bù shě
( )
jǐng sè nóng jù
( ) ( )
tián cài mào zhe
( ) ( )
3.照样子先组词,再变成新字并组词。(6分)
例:波( 波浪 )——__皮__( 皮肤 )
味( )——____( )
汁( )——____( )
4.读一读,连一连。(10分)
走进 温暖的 汗滴
沿着 安静的 春风
泛起 长长的 小院
乘着 层层的 小溪
洒下 晶莹的 波纹
5.选词填空。(8分)
蹦蹦跳跳 高高兴兴
(1)林林一天到晚都( )的,好像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烦恼。
(2)妹妹走路时老是( )的。
6.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字母)(2分)
经过:A.通过; B.从某处过。
(1)经过深入调查,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
(2)经过操场时,我看见李明正在打球。( )
7.照样子,完成句子练习。(4分)
例:我的同桌把字典还给了我。字典被我的同桌还给了我。
(1)妈妈把所有的小猫都送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和孩子们把千人糕吃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3)小河,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10分)
8.二(1)班开展了一次“说说我的好朋友”的活动,也请你说说吧: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
明明:我的好朋友是张池。他的脸圆圆的,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我们天天一起上学,一起回家,空余时间我们经常一起打乒乓球。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
9.乘着________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出现在哪里。
10.爸爸不作声,他________我的手,从路旁________柳树下,拾起一根____________的枝条,把它________了妹妹。
四、阅读检阅台。(10分)
从前,在一条河边,住着猴子和牛。河对面有一棵树,树上结(jié jiē)满了果子。猴子虽然能采到果子,但是不会游泳,所以不敢过河去采果子。
一天,猴子想到一个办法,就对牛说:“牛大哥,你背(bèi bēi)我过河,我爬上树去采果子。这样,我们就能够吃到果子了。”
牛认为猴子的办法好,就立刻把猴子背到河对面去。猴子很快地爬到树上,采下果子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互相帮助的好处。
11.选择短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打上“√”。(2分)
12.根据短文内容,横线处应填( )(填字母)(2分)
A.自己高兴地吃起来。
B.和牛一起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13.“猴子想到一个办法”,猴子想的办法是什么?用“——”画出短文中的相关语句。(2分)
14.短文主要讲了猴子和牛________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4分)
五、习作百花园
15.仔细观察图画,图上都有谁?她们在干什么?她们会说些什么?用几句话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1.(1)yín yíng (2)xùn shùn (3)sī sì
2.波纹 不能 恋恋不舍 景色 农具 甜菜 冒着
3.味道 未 未来 好像 象 大象
4.
5.(1)高高兴兴 (2)蹦蹦跳跳
6.(1)A (2)B
7.(1)所有的小猫都被妈妈送人了。
(2)千人糕被爸爸和孩子们吃完了。
(3)示例:清亮清亮的 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4)示例:云朵 雪白雪白的 像一群小绵羊
二、
8.我的好朋友是兰兰。她长得胖乎乎的,胖嘟嘟的脸蛋上镶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她一天到晚都乐呵呵的。我们经常在一起学习,一起玩耍。
三、
9.温暖 爱心 雷锋叔叔
10.松开 一株 又长又细 递给
四、
11.jiē√ bēi√ 12.B
13.牛大哥,你背我过河,我爬上树去采果子。这样,我们就能够吃到果子了。
14.合作采果子 要互相帮助
五、
15.思路导航:(1)仔细观察图画,在看图的基础上,确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2)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想象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等。
例文:
我帮妈妈做家务
星期六的下午,我从邻居家回来,看见妈妈正在擦书桌,豆大的汗珠从她的额头上滚下来。我想:妈妈肯定累坏了。于是,我拿起扫帚,几步跑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您辛苦了!我来帮您扫地吧!”妈妈摸着我的头,开心地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我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把垃圾倒进了垃圾桶。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是看到地上那么干净,我开心地笑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我心想:以后一定要多帮助妈妈做家务,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9、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知识点精讲
知识点
教材分析:
《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诗集里。总的来说,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在艺术上,冰心以童心关照一切,诗歌美在清纯,美在朦胧,美在含蓄。
作者介绍: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主要作品:诗集《繁星》《春水》,小说集《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我会写:
繁:繁星 繁密 繁多 繁杂 删繁就简
漫:漫谈 漫长 漫道 漫不经心 漫山遍野
灭:消灭 灭亡 磨灭 熄灭 自生自灭
藤:紫藤 白藤 葡萄藤 顺藤摸瓜
萝:藤萝 绿萝 女萝 萝卜 菠萝
膝:膝盖 护膝 盘膝 卑躬屈膝 促膝长谈
涛:波涛 浪涛 林涛 惊涛骇浪 波涛汹涌
躲:躲闪 躲让 躲避 躲藏 东躲西藏
形近字:
漫(漫长)慢(慢慢)灭(熄灭)火(火柴)
藤(藤蔓)腾(奔腾)萝(萝卜)箩(箩筐)
膝(膝盖)漆(漆黑)涛(波涛)铸(铸造)
近义词
:
漫灭—磨灭 回忆—回想
理解词语: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
【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紫藤的通称。
【思潮】(1)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2)某一时期内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
【回忆】想过去的事或指回想;反省。
【清响】清脆的响声。
课文主题:
《繁星(七一)》:通过回忆小时候的事,歌颂了童真和母爱。
《繁星(一三一)》:用排比、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波澜壮阔的大海的赞颂。
《繁星(一五九)》:运用类比、联想和比喻,表达了对母爱的深情赞颂。
这三首短诗通过对母亲和大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问题归纳:
1、第1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花园,花园中的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感觉,“我” 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对家的思念,对母亲的牵挂。
2、第3首诗中“巢”和“母亲的怀”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巢”这个意象,非常贴切。当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到它的巢中;当孩子心中的风雨来时,她会躲到母亲的怀里,母亲温暖的怀抱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会像安全的巢一样庇护“我”。这首诗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3、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对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的描写。
10、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选一选。
1.“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平明”的意思是:( )
A.明天
B.清晨
2.“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冰心”的意思是:( )
A.纯洁的心
B. 冰做的心
二、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唐】
, 。
, 。
三、
《芙蓉楼送辛渐》 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送别的时间是( ),地点是( ),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是( )。诗中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诗人( )品格。
第二课时
一、加偏旁后再组词。
夫 ( ) 各 ( )
( ) ( )
见 ( ) 申 ( )
( ) ( )
二、关于《墨梅》一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冕。
B、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C、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D、这首诗是七言律诗。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1.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蓉
芙(rónɡnónɡ) (nuò luò )阳
单
(chándān)于 (xiàn yàn)台
二、看拼音写词语。
yù hú dà yàn dùn táo qián kūn
( ) ( )( ) ( )
三、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1.洛阳亲友如相问,。
2.,单于夜遁逃。
3.不要人夸好颜色,。
四、朗读《古诗三首》,完成练习。
1.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人在( )为辛渐送行时的情景。诗作淡淡的孤独,淡淡的( ),透凉的雨水淋在作者冰洁的( ),有谁能解?
2.《塞下曲》第三首写将军( )的情景。
3.《墨梅》这是一首( )。诗人赞美墨梅( )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 )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 )”直接描写墨梅。
[danger]【答案如下】[/danger]
一、1.B. 2.A
一、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三、清晨,楚山,江宁,比喻,光明磊落,表里澄澈
一、扶(扶着) 洛(洛阳) 砚(砚台) 坤(乾坤)
芙(芙蓉) 落(落叶) 现(现在) 伸(伸手)
二、B
三、1.骑马追赶敌人的骑兵,一路上大雪都把将士的刀和弓箭都覆盖了。
这些诗句表现了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2.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是多么的好,只要让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
这些诗句表现了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一、芙蓉(rónɡ√nónɡ) 洛(nuò luò√)阳 单(chán√dān)于 砚(xiàn yàn√)台
二、玉壶 大雁 遁逃 乾坤
三、1.一片冰心在玉壶 2.月黑雁飞高 3.只留清气满乾坤
四、1.芙蓉楼 哀愁 心2.雪夜带领轻骑即将出征
3.题画诗 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 不向世俗献媚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