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学生看《国家荣光》心得体会
为响应学校学习双提精神的号召,市蜊江小学一年级三班的同学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利用周末时间参观荣成市博物馆。
本次活动由一年级三班家委会组织,旨在让孩子们直观了解更多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学习郭永怀事迹,感受历史文化厚重,培养他们的爱国、爱家乡情怀。
首先,我们排队走进郭永怀事迹陈列馆,让孩子们了解郭永怀的生平事迹:郭爷爷在他们不可想象的生活条件下,和他的科学家朋友们完成了让世界人为之敬佩的伟大科学实验,才让他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感受到郭永怀深刻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们面对责任和理想的担当能力;让孩子们知道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下的他们,要时刻铭记历史,心怀感恩,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然后,孩子们自由结伴参观荣成博物馆。博物馆馆藏文物众多,陈列了众多各种器物、钱币、船只等历史文物,让穿梭在其中的同学们,仿佛推开了历史之门,大家禁不住欣喜的目光,面对充满历史气息的展品,时而驻足,屏息观看,若有所思;时而对着某件展品如获至宝,赞叹不已,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细节。
时间在同学们的专注和聆听中不知不觉的流逝着,在博物馆长达两个小时的参观过程中,同学们遵守纪律、讲文明、有礼貌,赢得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一致称赞,体现了蜊小学子们的风采,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2、观看《披甲逆行荣光而归来》心得体会_披甲逆行荣光而归来观后感
今天,我收看了披甲逆行荣光而归来,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学习并掌握了预防措施。相信这次加长版的寒假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很多人从未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透过新闻,我们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把把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发辫,一双双被消毒液侵蚀开裂的手、一个个蜷缩在地上暂得休息的身影,年轻医护人员他们心无旁骛,凝视自己的战场;我们看到84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带领团队为研制特效药品而耿耿不寐;我们看到坚守阵地做着深入报道,不断披露疫情最新进展的新闻人;我们看到了为建医院、为制口罩日夜赶工的工人;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的医护工作者;开间武汉或审核三亿元的施工人员;用爱搭建桥梁,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一个个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尽一份绵薄之力,用小小的身躯与疫情赛跑。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这些逆行的背影,他们挺身而出不是为了当什么英雄。他们扶危渡厄,是守土尽责。
同学们大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这是我们有记忆以来第一次面对全国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非典爆发,全世界守护着80后、90后、00后。17年过去了,换成80后、90后、00后来守护这个世界。我们看到当年坐在课堂读书的孩子如今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替更多人负重前行。
目前,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势仍然严峻,此刻,我们呆得有点烦闷焦躁的家,是很多前线人员想回而不能回的家。在这个牵动着所有国人心的春天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也应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不为医生,社会增添负担,按照这堂课中所说的,不随便出门,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勤洗手,讲卫生,为这个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这场疫情,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唯有正视这样的经历,在困境中汲取教训成长,才不辜负这样一场代价沉痛的历练。
3、观看《披甲逆行荣光而归来》心得体会_披甲逆行荣光而归来观后感
今天,我收看了披甲逆行荣光而归来,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
我对中国在疫情中的担当感到骄傲自豪,同时也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学习并掌握了预防措施。磨难压不垮丶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我们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能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丶不负韶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虽然来势汹汹,给我们的生活都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但是,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这种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速度之快,威力之猛,使得世界不断聚焦中国防控疫情的成功经验,认为中国采取“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严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战“疫”的速度、决心和力度是世界的榜样,应当学习中国的应对措施。中国有着非凡的基建和制度,迅速组织人力开展大规模的工程、建立“发热门诊”、迅速隔离感染者、鼓励在线医疗、关闭学校、为隔离在家的人们配送医药和食物等。
科学技术成防疫急先锋,救援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用于防疫。在与新冠病毒抗击的战斗中,中国部署了消毒机器人、智能头盔、配备热成像仪的无人机和先进的面部识别软件。一些外卖平台利用机器人将食物从餐厅送到外卖配送员和顾客手上。中国的学校停课不停学,数百万学生每天通过直播软件上课。疫情下的许多行业仍然保持繁荣,包括健身、厨艺和音乐等线上课堂。疫情如令、责任如山。在这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战斗中,中国人民的团结信念和责任感令世界印象深刻。经过一堂思政课的教导,我明白了许多。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道理,明白了爱国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对我们人生的引领。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钟院长加油!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早点能够回学校,早点回到我们学校上课,最后为逆行的勇士们祈福,平安归来!
4、观看《披甲逆行荣光而归来》心得体会_披甲逆行荣光而归来观后感
冠状肺炎病毒的蔓延,触目惊心的数字与日俱增,四千、五千、一万,每增一点都牵动着国人的心。
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
灾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白衣天使”是战“疫”一线“最美逆行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用专业的医疗技术与病毒抢时间,用强大的责任心守护着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安全。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路上的一个个“好人”,一件件“好事”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名字……感动着我们,凝聚起社会正能量,号召着我们必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普通人虽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能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明确了理想,今后的岁月定将不负韶华。虽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给我们的生活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但是作为学生的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们这种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为逆行的勇士祈福,愿平安归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5、关于学生线下学习《致敬奋斗的青春》有感_观致敬奋斗的青春心得体会
2019年的尾声,一场疫情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让我们猝不及防, 疫情从从湖北武汉开始扩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许多人也纷纷捐一些口罩和物资,我们山东省也向武汉提供了帮助,一批又一批的医生和学生前往武汉的医院帮忙救治。
目前,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势仍然严峻,此刻,我们待的有点烦闷焦躁的家,是很多前线人员想回而不能回的家。在这个牵动着所有国人心的春天里,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也应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不为社会增添负担,按照这堂课中所说的,不随便出门,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勤洗手,讲卫生,为这个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这场疫情,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唯有正视这个经历,在困境中汲取教训成长,才不辜负这样一次代价沉痛的历练。战疫情、稳发展,群策群力守望相助,践行初心使命,交出合格答卷。
实现伟大梦想,就要进行伟大斗争。疫情期间,青年人迎难而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将中国青年的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最美逆行者”一线医护人员、服务社区防疫工作的志愿者,还是执勤在防疫一线的民警,党旗、团旗所指的方向、人民需要的地方,就有他们奔波忙碌的身影。我相信彻底战胜疫情以后,中国青年的力量会更加强大。中国青年,不要辜负人民的期望!我要向向那些在前线奋斗的医务人员致敬,对他们表示感谢,我要做到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我相信,这次疫情我们必胜!
6、关于学生线下学习《致敬奋斗的青春》有感_观致敬奋斗的青春心得体会
透过新闻,我们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把把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发辫,一双双被消毒液侵蚀开裂的手、一个个蜷缩在地上暂得休息的身影,年轻医护人员他们心无旁骛,凝视自己的战场;我们看到84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带领团队为研制特效药品而耿耿不寐;我们看到坚守阵地做着深入报道,不断披露疫情最新进展的新闻人;我们看到了为建医院、为制口罩日夜赶工的工人;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的医护工作者;开间武汉或审核三亿元的施工人员;用爱搭建桥梁,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一个个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尽一份绵薄之力,用小小的身躯与疫情赛跑。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这些逆行的背影,他们挺身而出不是为了当什么英雄。他们扶危渡厄,是守土尽责。
同学们大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这是我们有记忆以来第一次面对全国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非典爆发,全世界守护着80后、90后、00后。17年过去了,换成80后、90后、00后来守护这个世界。我们看到当年坐在课堂读书的孩子如今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替更多人负重前行。
目前,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势仍然严峻,此刻,我们呆得有点烦闷焦躁的家,是很多前线人员想回而不能回的家。在这个牵动着所有国人心的春天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也应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不为医生,社会增添负担,按照这堂课中所说的,不随便出门,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勤洗手,讲卫生,为这个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这场疫情,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唯有正视这样的经历,在困境中汲取教训成长,才不辜负这样一场代价沉痛的历练。
7、关于学生线下学习《致敬奋斗的青春》有感_观致敬奋斗的青春心得体会
我对中国在疫情中的担当感到骄傲自豪,同时也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学习并掌握了预防措施。磨难压不垮丶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我们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能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丶不负韶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虽然来势汹汹,给我们的生活都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但是,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这种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速度之快,威力之猛,使得世界不断聚焦中国防控疫情的成功经验,认为中国采取“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严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战“疫”的速度、决心和力度是世界的榜样,应当学习中国的应对措施。中国有着非凡的基建和制度,迅速组织人力开展大规模的工程、建立“发热门诊”、迅速隔离感染者、鼓励在线医疗、关闭学校、为隔离在家的人们配送医药和食物等。
科学技术成防疫急先锋,救援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用于防疫。在与新冠病毒抗击的战斗中,中国部署了消毒机器人、智能头盔、配备热成像仪的无人机和先进的面部识别软件。一些外卖平台利用机器人将食物从餐厅送到外卖配送员和顾客手上。中国的学校停课不停学,数百万学生每天通过直播软件上课。疫情下的许多行业仍然保持繁荣,包括健身、厨艺和音乐等线上课堂。疫情如令、责任如山。在这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战斗中,中国人民的团结信念和责任感令世界印象深刻。经过一堂思政课的教导,我明白了许多。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道理,明白了爱国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对我们人生的引领。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钟院长加油!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早点能够回学校,早点回到我们学校上课,最后为逆行的勇士们祈福,平安归来!
8、关于《国家荣光》观后感800字_看《国家荣光》心得体会精选
这两天,在杨根思烈士陵园,央视国家记忆摄制组《国家荣光》系列节目再次聚焦杨根思,将杨根思的英勇事迹和他的精神传承拍摄成片,向全国观众进行展示。
6月11日上午,杨根思烈士陵园的义务讲解员,原杨根思连连长翁海林来到杨根思烈士陵园,给根思小学杨根思班的学生再次讲解杨根思的事迹,央视国家记忆摄制组全程跟踪拍摄。
据了解,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于2019年推出大型4K纪录片《国家荣光》(第一季),共20集,每集30分钟。该片将通过全新的视角、详实的史料和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无数英烈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奋斗、献身的感人故事。《国家荣光》以“致敬英雄”为核心主题,通过20位代表性人物(或群体)的真实故事,颂扬英烈对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营造致敬英烈、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国家荣光》节目编导吴迪说,把英雄的力量去宣扬给更多的人,去让更多的百姓了解英雄,让跟多的人了解杨根思,这就是这次来的目的。杨根思是抗美援朝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我们来到家乡,感受到了家乡人民对英雄的怀念,也感受到了英雄精神在家乡人民心中的分量。
9、关于《国家荣光》观后感800字_看《国家荣光》心得体会精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20年清明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特别推出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国家荣光》(第一季),弘扬崇敬英雄、学习英雄的社会正气,让英雄精神薪火传承。
《国家荣光》(第一季)将推出20位英雄人物,其中有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张太雷、断肠明志的红军师长陈树湘、《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原型李白、飞机失事时用身体保护实验数据的“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以及“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等人,他们是中国自近代以来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是民族的英雄,国家的荣光。
为了鲜活立体地塑造人物,节目组走访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前往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挖掘最新披露的档案资料,采访逾百位专家学者和亲历者,以史实为基,超越人们熟知的故事深挖内情、解析疑团,不仅讲述事迹,更着力探寻英雄行为的动因和人物的成长轨迹,彰显伟大寓于平凡的人性之光。
10、关于《国家荣光》观后感800字_看《国家荣光》心得体会精选
讲解员讲述到郭永怀同志的求学经历时,如果说第一次留学的铩羽而归是时局所迫,当他在第二次获得出国留学机会时因为必须获取日本签证才可成行而毅然归国时,我是十分敬佩其爱国的拳拳之情和这种大气魄的。
郭永怀同志不仅在出国时有“三顾港口”的曲折经历,他的学成归国之路也一样十分坎坷。都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他在国外的一言一行都当得起君子之称。在我们的祖国向她的孩子们发起呼唤前,郭永怀就在美方的一份调查表中宣誓——“到美国来,是为了有一天能回去报效祖国”,并明确表示不会为美国服兵役,为此他失去了涉密资格并被美国政府列入了黑名单。后来,当他为了回国而当众焚烧一切研究成果的时候,面对妻子的劝说时掷地有声道:“省得他们再找我麻烦,让我回不了国。”在很多人不愿放弃前程似锦回到我们贫穷的母亲身边时,他用这样决然的行动宣告他回国的决心。或许他可以选择为了一时得失作出妥协,但唯有这些选择才得以彰显他的品行高洁,彰显我们的祖国一直是挺直着脊梁的。
在23名“两弹一星”功臣元勋中,郭永怀同志是唯一一位在核弹、氢弹和卫星实验工作中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更是唯一一位烈士科学家,他,不应为我们、为历史遗忘。同样,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同他一般的民族英雄已日渐淡出大家的记忆,却让很多以哗众取宠为方式的“网红”当道。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作为当代党员,沐浴着这个时代的辉煌和使命日渐成材,当以向优秀的前辈们看齐才是。当然,这不是要我们一定要放弃个人的似锦前程或是以身许国,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实现“中国梦”与我们个人的前程和发展息息相关,二者并驾齐驱、齐头并进。因此,如何在这个百花争鸣的盛世做到观点和理念的扬弃、如何铭记历史铭记领袖和英雄们、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如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成为国之栋梁都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党员深思和反省的。
11、关于《国家荣光》观后感800字_看《国家荣光》心得体会精选
近日,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摄制组再次来到杨根思烈士陵园,将杨根思的英勇事迹和他的精神传承拍摄成片,纳入《国家荣光》系列节目,向全国观众展示。
去年,中央电视台栏目组就曾走进杨根思烈士陵园,实景拍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及“三个不相信精神”。
此次制作《国家荣光》节目,以“致敬英雄”为核心主题,通过拍摄杨根思等20位代表性人物(或群体)的真实故事,颂扬英烈对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营造致敬英烈、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在泰期间,摄制组从杨根思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员、原杨根思连连长翁海林给根思小学杨根思班的学生讲解杨根思事迹切入,通过全新的视角、详实的史料和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杨根思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献身的感人故事。
据了解,《国家荣光》(第一季)将于今年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推出,共20集,每集30分钟。
节目编导吴迪说:
“把英雄的事迹宣传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百姓了解英雄,让更多的人了解杨根思,是我们这次来的目的。杨根思是抗美援朝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我们来到他的家乡,感受到了家乡人民对英雄的怀念,也感受到了英雄精神在家乡人民心中的分量。”
12、关于学生看《国家荣光》心得体会_国家荣光观后感大全
我和同事们走进黄继光生前所在连、空降兵某部二营六连这支英雄的部队,感悟英雄精神,触摸这支用英雄精神锤炼出的“随时能上、到处能降、降之能战”过硬部队的点点滴滴。
缓步走进纪念馆,一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无数倒下的生命让我们扼腕痛惜、肃然起敬。60多年前,举世瞩目的上甘岭战役,黄继光用他惊天动地的一扑,诠释了一个军人的血性。在黄继光的雕塑面前,我们心潮澎湃地重温入党誓词,坦露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解说员告诉大家,每次连队执行重大演习任务前夕,连队官兵总会在黄继光的雕像前集体宣誓,这种做法已经成为连队不成文的规定。去年初的一次例行武装5公里越野训练,官兵身背25斤装备负重前行,距终点不到500米时,许多战士感到筋疲力尽难以继续前行了,这时队伍中有人大声喊“黄继光!”这一声像一针强心剂,全体官兵一边喊“到”,一边咬牙继续前进,那场面实在感人。
一支部队的传统,只有血脉相承,才能薪火相传。无论这个连的人员如何变化,英雄精神一直是他们连队凝心聚力的传家宝。在黄继光身前所在宿舍,在战士的洗脸架前,连队的战士告诉我们,每年新兵入营后他们听的第一堂课是黄继光的故事,参加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参观黄继光荣誉室,看的第一部电影是《上甘岭》,学的第一首歌是《特级英雄黄继光》。我们坐在黄继光烈士的床前,听着现任“黄继光连”连长给我们解说,他说自己心里充满自豪,自从走进这支英雄的部队,他就感到浑身有力量。黄继光虽然离开他们连队一个甲子了,但连队的战士们从来没有把黄继光忘掉。 当我们了解到60多年来,连队一直保留着黄继光床铺,在每晚点名时,总是第一个点名“黄继光”,全连官兵齐声应答,他们用最有力的声音表达对英雄的崇敬。
走出连队宿舍,我们遥望着空降兵的训练场,这是一个过去很少让外人进入的场地,在各种器械林立的训练场上,连队百十号人正操练得热火朝天呢。连长告诉我们,黄继光战胜死亡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就是他们连队的战魂。
我的思绪仿佛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耳边又响起了嘹亮威武的红色经典——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我们的先辈去朝鲜打仗,英勇战斗是民族的脊梁,鸭绿江水在静静地流淌,嘹亮地军歌在耳边回荡。这个时代呼唤黄继光精神!需要有黄继光的这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这种战斗精神,是我们从容面对一切强敌、敢打必胜的底气。
13、关于学生看《国家荣光》心得体会_国家荣光观后感大全
为响应学校学习双提精神的号召,市蜊江小学一年级三班的同学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利用周末时间参观荣成市博物馆。
本次活动由一年级三班家委会组织,旨在让孩子们直观了解更多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学习郭永怀事迹,感受历史文化厚重,培养他们的爱国、爱家乡情怀。
首先,我们排队走进郭永怀事迹陈列馆,让孩子们了解郭永怀的生平事迹:郭爷爷在他们不可想象的生活条件下,和他的科学家朋友们完成了让世界人为之敬佩的伟大科学实验,才让他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感受到郭永怀深刻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们面对责任和理想的担当能力;让孩子们知道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下的他们,要时刻铭记历史,心怀感恩,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然后,孩子们自由结伴参观荣成博物馆。博物馆馆藏文物众多,陈列了众多各种器物、钱币、船只等历史文物,让穿梭在其中的同学们,仿佛推开了历史之门,大家禁不住欣喜的目光,面对充满历史气息的展品,时而驻足,屏息观看,若有所思;时而对着某件展品如获至宝,赞叹不已,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细节。
时间在同学们的专注和聆听中不知不觉的流逝着,在博物馆长达两个小时的参观过程中,同学们遵守纪律、讲文明、有礼貌,赢得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一致称赞,体现了蜊小学子们的风采,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