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裕禄》观后心得体会范文
20_年_月_日下午,我局在局会议室观看了影片《焦裕禄》。焦裕禄,这是一个对于我和我身边人都很熟悉的名字,但对于他的生平事迹,在我今天观看了《焦裕禄》这部影片以后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当官是为了什么?为名利?还是为人民?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终身的品质和精神给我以强烈的震撼和启迪,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
忘不掉影片开幕焦裕禄同志安葬的那一刻,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自发的为他送葬,恋恋不舍的告别他们的好书记,那是人民群众对他的最高褒奖,是人民群众对他的眷恋之情。满天的白花,满天的纸钱,飘落在贫瘠的黄土地上,一椁棺木被人们抬着徐徐地走向墓地,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亲人焦书记。影片用叙事的手法,再现了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期间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优良品质。1962年,年仅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面对黄沙、洪水和盐碱,做为共产党员的他没有丝毫的畏惧,带领兰考人民克服万难,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顽强拼搏,治理“三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为党为民、无私无畏的伟大人生。
做为一个共产党员,他为我们做了表率,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所作所为,告诉了我们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有义务和责任为百姓服务,为强国、富民奉献一切。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做这样的人,作为一个党员也更应该做这样一个党员。我们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更应该要有焦裕禄精神,将这种精神化作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
学有榜样,感有方向。每个人学习焦裕禄精神都有不同的体会,每个时代学习焦裕禄精神都有不同的重点。学习焦裕禄同志,究竟要学什么?通过一番思想洗礼,一次次与实际相结合,我觉得我们广大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需要以焦裕禄精神为尺子,查找自己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自身改进的重点。
首先,要学习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当焦裕禄1962年初到兰考看到的是穷山恶水,百姓忍饥挨饿,干部人心思去的局面。面对困难焦裕禄没有动摇,没有退却,他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治沙治水治“三害”,为查灾情忍着病痛走遍了所有村队,探访了县境内全部沙丘、风口。为了全县人民能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次,要学习他立足实际、敬业奉献的精神。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了兰考的新篇章。为锁住兰考的风沙,他带领通讯员推着自行车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调查风沙起因;为改善气候环境,他倡导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颗颗泡桐树;为解决夏季水患,他又在洪水季节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工作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遇到困难,遇到困境.在困难面前我们是知难而上,还是畏惧退缩?工作方法采取的是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还是推诿扯皮,知难而退?这些,焦裕禄都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对于我局来说,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焦裕禄,学习他认真工作,一心为民,扎实工作的精神,努力把我局的经信工作做好,做实,为浈江区的发展多作贡献。
2、《宇宙与人》观后心得体会范文
应该说,宇宙的诞生是一个奇迹,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个奇迹,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却能创造出智能,创造出人类去反思这个世界,这也许就是哲学的真正根源所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150亿年前,一个温度高得不可思议的能量奇点突然爆裂,造就了这个浩瀚的宇宙。而且,这一爆裂过程至今仍在进行着,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宇宙的万物,大至一个星体,小至一粒尘埃,其中都存在着科学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我们相信,只有未被认知的事物,没有不可认知的事物,终有一天,科学必将揭开整个宇宙的奥秘。
如果这个世界只存在物质,而没有更高层次的意识形态去认知它,那么这个世界的存在将毫无意义。宇宙选择了生命,然后又选择了人类。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发现了自然规律这一宝藏之后,人类按照宇宙的法则,一步步将地球改造成按人类意志发展的世界。
然而,事物是辩证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自然,使自然朝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转化。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已经让人类吃尽苦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去遏制这个势头,将来使地球毁灭的,将是人类自己。宇宙已经把自然规律交给了我们,但是道德准则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建设,否则,文明的级别越高,毁灭的机率就会越大。我们应该感谢宇宙,珍惜这难得的奇迹,让宇宙为我们这个独一无二的地球而骄傲!
比起整个宇宙的历史,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犹如划过夜空的流星一样转瞬即逝,是选择碌碌无为还是选择勇敢追求,是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人应该对生命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追求,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使自己平凡、短暂的一生在瞬息之间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3、《宇宙与人》观后心得体会范文
5月6日下午第一节课,我们全班同学都津津有味地看着一部电影——《宇宙与人》。这几十分钟里,我们在无比地享受,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了世界的奥秘。
应该说宇宙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但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个奇迹,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却能创造出智能,创造出了人类去反思这个宇宙,这也许就是哲学的真正根源存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150亿年前宇宙诞生、50亿年前太阳系诞生、500万年前人类诞生、400年前人类发现日星碎片、公元2000年前人类进入高度发达文明。
木星是世界上最大的星系,是地球的300多倍。而月球离地球大约三十八点多公里。有一个月球质量为地球的八十分之一。大约6千万年前,地球充满活力是因为地球在转动。液态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状态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生命存在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部电影让我重新认识了宇宙,也重新认识了人类世界。宇宙太空的浩旷神秘,让我感觉到人类的`渺小;人类的生命历程,让我感到生命的可贵。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多学习点宇宙的历史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4、《宇宙与人》观后心得体会范文
这是在看完《宇宙与人》之后的转变。在这之前,我与你一样,看到“宇宙”就会想起浩瀚、空阔、无穷无尽这样的词语,而“太阳”意味着能量、生命和不朽。这些印象都来自我们思维的渲染,然而当我们脱离想象,接受由一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真实图景时,许多想象中的词汇都被颠覆。这部由中科院院士亲手制成的科普电影,能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知识与真理,那充满人类丰富情感--诸如悲悯与赞美--的解说词,是让观众用心去感悟宇宙与人的伟大力量。
当他说“鸟的眼睛被深深地崇拜着,而他们自己的眼睛,更被夸张地塑造了。这可能是人类最早的期望通过眼睛这个器官的延长”,我看到远古时期的人类在仰望星空时,那双因敬畏和求知而光芒闪烁的双眼;
当他说“地球上的氧气全部都是从绿色毛孔中分泌出来的。这种分泌持续了几十亿年,才让地球充满了自由氧”,我被几亿年前微小而不可视的藻类所感动,它们将”呼吸”这个简单的动作重复了几十亿年,地球才幻化出延绵多样的生命。
当他说“寒武纪的祖先们动作都很慢,它们小心翼翼,笨拙但绝对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屏幕里那只滑稽的水生动物缓缓划过,那一刻足以让宇宙动容。在宇宙未可知的星体上或许也有生命的痕迹,但寒武纪的大爆发让这个孤独的宇宙拥有了“生命”这种物质形态,如同一个寂寂无名的家庭迎来了新生儿。
当他说“宇宙制造高档产品确实是代价很高,它需要报废一颗至少比太阳大8倍以上的恒星,才能使我们披金戴银”,我忍俊不禁,宇宙的力量是这样的无处不在,而其中美丽的星体经历了如此强烈而艰难的爆炸,才可以释放出在少女雪白的手腕上光芒闪烁的元素。
宇宙何其美丽,却又何其孤独。它静静存在于这个时空,存在于它创造的这个时空,恒星闪烁,行星变换,每一个物质都处在运动的状态,却又相对静止。它包容了每一次悲壮的星体衰落,连太阳的坍塌都只是一场场静默的核聚变。即便它缩小成与地球一般大小的白矮星,仍然披覆着无与伦比的星云光环,带动着八大行星如常运转。只是地球将阖上闪烁着生命之光的眼睛。
从哥白尼临终前发表的“日心说”,到400年前人类通过望远镜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宇宙,一代代、一辈辈的科学家在通往真理的路上不断探索,但却离这唯一的真相越来越近--我们的星球在缓慢却不停步地接近死亡,四十亿年再遥不可及也终有来临的那一日,就如同太阳再光辉耀眼也停不住燃烧殆尽的脚步。到那一刻,所有的人类文明都将毁于一场灿烂的火光之中,经历了几十亿年进化而形成的地球生命都抵不过太阳的灼热,这曾经温暖了我们春夏秋冬的阳光,随着衰老带来的聚变反应将会把地球幻化成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球。那才是世界末日的焰火,那代表着太阳死亡的美丽光环,将再不能被地球上生命的眼睛所记录。这不是一件悲伤的事,就如同太阳的死亡,宇宙的膨胀,地球将失去所有的生命也是一件在遥远的未来会自然降临的客观事实。只是人类没有停止对能够替代地球的星体的探索,宇宙给了我们足够的线索来发现这一结局,也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去寻找新的居住地。
对待宇宙,我们从来心怀敬畏与感激。感谢它给予我们容身的美丽星球,给予我们生命与食水,从此,我们才能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爱的心灵。
5、《焦裕禄》观后感优秀心得体会汇总
满含热泪地关了电脑屏幕,我的心在震颤。眼前仍然是一片漫天风扬的黄沙,依然是漫天风扬的黄沙下的泡桐幼苗。焦裕禄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兰考那片土地上,他用他的赤胆忠心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民公仆。
焦裕禄在兰考仅仅工作了一年零三个月,在这短短的400多天里,他亲自带着兰考的'人民群众战风沙、战洪水、战盐碱地……领导兰考人民治理了多年以来难治的“三害”,真真切切地改变了兰考那片“神奇”的土地。在这400多天里,他几乎走遍了兰考的每一寸土地,在下乡的时候他住的是农民养牲口的烂棚子,吃的是最粗的糙粮,县里明明给他配有汽车,而他却终年以一辆破自行车为伴。半夜下暴雨了,他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资料,竟然不顾生命安全行走在兰考县城里的每一个角落,记下每一处危险。为了彻底地把兰考老百姓从苦难中救出来,他顶住了自己的病痛,在腹部硬生生地顶出了一个大窟窿。在生命的最后时期还不忘为人民工作……
电视剧再现了这样一个不朽的共产党人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的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困难面前,焦裕禄大胆地喊出了“有朝一日,我要让眼前的这一片片沙丘变成一片片绿林;洼地变成一块块鱼塘;盐碱地变成绿茵茵的麦地”的誓言。在和消极的同志谈话时他说:“现在我们面临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苦熬,一是苦干。苦熬,我们被‘三害’给吃了;苦干,我们就把‘三害’给吃了。”在苦干面前,他紧紧地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接二连三的自然灾害殊死搏斗,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好每一小件事。在自己的工作上,他更是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事事为着群众,时时想着群众,集中群众意见和智慧,尊重群众创新,随时与群众保持联系,永不脱离群众。在焦裕禄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笃行,看到了一种光芒。
我们缅怀这个很普通的名字,就是在呼唤那样一个崇高而又不朽的精神,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是在向每一个共产党员呼喊:要做人民群众的公仆,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绝对不能站在人民的头上狐假虎威。做领导的应该时时刻刻把群众的问题放在心上,始终以群众为主,把群众的心愿当做自己的心愿,把群众的梦想当做自己奋斗的目标……
焦裕禄,不仅仅是一个县委书记,更应该是一种精神。我们要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学习他那种不怕吃苦,不怕磨难的精神,学习他那种敢于战胜,敢于拼搏,敢于面对困难和苦难的精神!
6、《焦裕禄》观后感优秀心得体会汇总
通过观看,让我对焦裕禄同志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给我本人心灵巨大的震感,让我从内心深处深感焦裕禄同志的工作动力是从哪里来的,让我彻底明白要时刻对党忠诚、对岗位热爱、对人民群众要具有深厚的感情。但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同时又是一名司法行政干警,不能忘却感动,因为最重要的是在感动之后我们需要付诸不折不扣的行动。
一、要时刻对党忠诚。
从我本人角度理解对党的忠诚是要坚定党的宗旨、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形象、严守党的纪律。焦裕禄同志便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他不畏困难,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义无反顾的投身艰苦地区从事党的事业,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许多领导干部深思。有时我们遇到棘手的工作时就紧皱眉头,完不成上级交办的工作时讲客观理由。但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中,遭人误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他却一如既往的干工作。他的光辉业绩为我们当今的领导干部确立了一个笔直的标杆,用自己的言行了树立一个共产党员的丰碑。从中让我个人明白,党和人民因为信任我,所以让我成为一名领导干部,我就不能只看官位的大小,更不能看财富的多少,要看在这个领导位置上为社会做了什么,为老百姓做了什么。
二、要对岗位热爱。
我理解的对岗位的热爱就是要时刻把工作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要以干好各项工作为最终目标,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将学到知识,总结的经验、练就的本领,全部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为各族百姓群众服务。影片中,焦裕禄同志的一句话时刻在我脑海中回响,“党是叫我们带领30万兰考人民战胜灾荒的,而不是来送人民群众逃难的……”。焦裕禄同志的这种精神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对我们广大领导干部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在工作中,作为领导干部的我们,()有些时候干事怕担责,遇难绕道走,这都是一些违背党的原则的做法。焦裕禄同志在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工作,在病房里还在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领导干部学习。
三、要对人民群众具有深厚的感情。
焦裕禄同志将自己的全部余生交给了党和国家还有人民群众,他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他在人民群众内心深处树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他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牺牲、不搞特殊都是我们当代领导干部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体现,我从焦裕禄同志的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按照“三严三实 ”的具体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为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大局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7、《焦裕禄》观后感优秀心得体会汇总
焦爷爷非常关心人民的疾苦。影片一开始就是这样的镜头:焦爷爷风尘仆仆地来到兰考县委上任,路上遇到一群饥饿难忍、沿街乞讨的孩子,他们紧紧地抱着他,伸出一双双瘦小的手,向他讨吃的。焦爷爷的心颤了,他立即拿出身边的.馒头,全都给了那些孩子。孩子们都开心地笑了,可焦爷爷却十分难过。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怎么能忍心看到这些孩子沿街讨吃、忍冻挨饿呢?于是他迈开大步,急匆匆走进了县委小院,去迎接一场新的“战斗
焦爷爷上任后,呕心沥血,思考兰考前途,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慷慨激昂地对干部说:“我们辛苦不就是为了让兰考人民的生活好起来,让我们下一代人健康地成长吗?一个干部,只要他能看到人民的疾苦,心里想着人民,就一定会有使不完的劲儿。”
焦爷爷还特别重视下一代的品德教育。一天,他答应小儿子买肉给他吃。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却把买肉的钱全给了一位生病的群众。吃饭时,端上桌的菜依然是素菜和窝窝头。小儿子看到后,一个劲儿地吵着要吃红烧肉,还把窝窝头丢在地上。这一下,焦爷爷生气了,便打了小儿子。小儿子伤心地哭了。当时,我也为孩子感到委屈,因为他爸爸已经答应了呀!再说想吃点红烧肉,要求不算过分。焦爷爷也感到委屈了小儿子,便抱起他说:“不要哭了,都怪爸爸把钱花了,是爸爸不好,爸爸不该打你。”接着,他又深情地对儿子说:“粮食是劳动人民种的,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你知道吗?那些种粮食的伯伯都吃不上窝窝头,我们更要爱惜粮食。来,把窝窝头吃了吧。”看到这儿,我的眼睛湿润了。每当我端起白花花的米饭,耳边总想起焦爷爷亲切的教诲。于得,我暗暗提醒自己:我们这些在蜜糖里泡大的幸运儿,可要永远记住“汗滴禾下土”的劳动人民,还要珍惜“粒粒皆辛苦”的劳动成果啊。
焦爷爷当了多年的县委书记,但他的生活却那么清苦。他两袖清风、一心奉公的高尚品德,为我们下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焦爷爷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挚爱,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给我们这一代,乃至世世代代都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啊,敬爱的焦爷爷,我们怀念您,人民需要您,时代在呼唤您……
8、《焦裕禄》观后心得体会范文
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_月_日上午,在教育局二楼会议室,局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学习活动中,我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1962年,年仅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
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
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影《焦裕禄》深深震撼着观看者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后来病情严重恶化,变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忍受着剧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兰考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他走了120多个大队。为治理兰考的三害,改变全县36万人民的贫困面貌,他带着重病坚持工作,坚持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年仅42岁的好干部焦裕禄于1964年5月14日离开了人间,但他永远活在兰考和全国人民的心中。
观看完电影后,我们进行了讨论,有人突然提起,被称为“县委书记好榜样”的焦裕禄的主要政绩是什么?同志们说法不一,有的人说,是他带领群众治理风沙盐碱,不屈不挠的向自然灾害作斗争;有的人说,是他牢记党的号召,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有的人说,是他能坚持原则,向错误的思想进行抵制和斗争;有的人说,是他严于律已,不搞特殊化,等。这都是事实。如果说他搞了多少大楼和市政建设,拓宽了多少条马路,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那都是没影的事。
那么,焦裕禄同志有没有“政绩工程”?是什么?我认为,焦裕禄同志不但有“政绩工程”,而且还十分的壮观和伟大,那就是: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搞特殊,严于律已;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等。这些“政绩工程”与现在所谓的“政绩工程”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从价值上来讲,从捍卫和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上来说,要高大的多,有用的多,在人民群众中的反响要强烈地多。几十年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不忘焦裕禄同志,怀念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继承和发扬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对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永远放光芒。
什么才是真正的“政绩工程”?就是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以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已任,求真务实,取信于民,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公而忘私,先人后已,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精神丰碑。
焦裕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好教材。作为一名党员,我从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向党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9、《焦裕禄》观后心得体会范文
倾听历史,我会被这样的一段话所吸引:“我相信历史会做出正确的评价。”
翻开历史,我会被这样的一段文字所震撼,所表达的思想感动千年,所描绘出的一座丰碑静静地耸立在天地之间。
阅读历史,慢慢感受着逝去的岁月中,浮现出的一个个悲壮的镜头,牵动人心的一幕幕。
走进历史,踩着前人留下的脚印,走进一个贫苦的部落--兰考,一片荒凉中,我看到了一位平凡的人物--焦裕禄。
从小就听说过焦裕禄,小时候也看过关于焦裕禄的电影电视,只是小时不懂,怎么大家都穿得破破烂烂的。后来同班一位同学也姓焦,我还问他焦裕禄是不是他的亲人。焦裕禄不愧是党的好干部。最近看了电影《焦裕禄》,本以为看过那么多次早都没有感觉了,没有想到差点把我看哭了,这样的人总是让我觉得离现实很遥远但是又很真实,但就是因为觉得有这样真实而遥远的人存在,才让我生活没有那么的可悲,觉得除了忙着活下去,生活还有其他很多的意义,也许这就叫做信仰?我也说不清。 以前看过采访一个北大的男生大二还是大几去参军,为此错过了不少不错的机会,记者问他为什么,回答说“男儿意气,无关富贵”,当然你可以说他在炒作之类,但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让我莫名的感动了很久,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只以金钱和权利来衡量成功与否的世界里,这些遵守着自己内心道德准则的人可以给我带来很多的感动和力量。
记不清哪朝哪代哪位诗人写下的诗:“位卑未敢忘忧国”。更有人人皆知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焦裕禄,一位普普通通的国家干部,在当时既没有漂亮的汽车,更没有宽敞的房子,有的却是一颗忧国忧民的心。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期,那样的环境下是如何造就了象焦裕禄这样的悲壮人物,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爱戴他的。但我从影片中确实感受到了时时在在存在的历史,没有歌声便没有生命,尤如没有太阳便没有生命一样。焦裕禄正是用他平凡而有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精彩华章。他的光辉形象就象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经久不灭。
观看完电影后,我们进行了讨论,有人突然提起,被称为“县委书记好榜样”的焦裕禄的主要政绩是什么?同志们说法不一,有的人说,是他带领群众治理风沙盐碱,不屈不挠的向自然灾害作斗争;有的人说,是他牢记党的号召,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有的人说,是他能坚持原则,向错误的思想进行抵制和斗争;有的人说,是他严于律已,不搞特殊化等。这都是事实。
那么,焦裕禄同志有没有“政绩工程”?是什么?我认为,焦裕禄同志不但有“政绩工程”,而且还十分的壮观和伟大,那就是: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搞特殊,严于律已;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等。这些“政绩工程”与现在所谓的“政绩工程”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从价值上来讲,从捍卫和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上来说,要高大的多,有用的多,在人民群众中的反响要强烈地多。几十年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不忘焦裕禄同志,怀念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继承和发扬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对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永远放光芒。
焦裕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好教材。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做这样的人,作为一个党员也更应该做这样一个党员。我们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更应该要有焦裕禄精神,将这种精神化作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永远在人民群众的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结果。我从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向党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