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清明节个人心得范例
在那昏黄的烛光中,在那古老的方言中,我又回到那有她的时光……
题记
每当清明时节,当我踏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头,看着蓝天中飘过的几朵悠悠白云,感受着那拂过山头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风,我知道我的外婆在这里一定会开心。
外婆在我六岁的时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让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礼是怎么样的。老老的房子里,挂着一帘帘白白的帐子,到处都是哭声,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却安详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就放声大哭起来。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会起来了。我躲在母亲的身后,瞅着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闹了很久,很久。
死亡,总能让人缅怀与逝者相处的点点滴滴。
记得小时候,外婆总爱背着我到处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来。沿路上,她不断跟人们打着招呼,还不忘捎上一句:“这是我孙子·”随即,便咧嘴笑了,满脸的皱纹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间只点着一根发出微弱黄光的的蜡烛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体温。一床被子下,我听着外婆讲那遥远的故事。我很喜欢听外婆讲故事,虽然那时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讲了什么,但那亲切的带着浓重方音的话语和那缓缓的语速,总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时候,我总不喜欢吃饭。于是外婆就对我说:“吃完饭,佛祖会保佑你的,会给你一块糖吃。”我信以为真,麻利地吃完饭后,真的在饭桌上发现了一块糖。那时的我,单纯地以为佛祖是一个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还说佛祖会关心每个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给走过这个小村、这间屋子前的乞丐,尽管会屡屡招来父母的数落与不满。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随后又马上爬起来。家里的人都以为没事,我也以为没事。于是,我像往常一样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饭,像往常一样得到了一块糖,也像往常一样兴高采烈地出去玩。当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见外婆安详地躺在那张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还拿着那个伴随她多年的扇子,我冲上前去,摇着她的手,以为她能像往常一样醒来,再陪我玩。但是,无论我怎么去摇外婆那只发冷的手,也摇不醒她。于是我放声大哭,哭声引来了父母亲,也引来了外婆的死讯。
每到清明节,当我登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蓝天,享受着微风,我总觉得外婆就坐在我身边,静静地看着我,直到永远……
2、有关学生清明节个人感悟范例
清明扫墓后,我和妈妈、舅妈漫步来到阿公家附近的蚂蟥坑地水库大坝下游,这里地景色十分美丽。它不像乡村地穷山偏苍那么就冷清,也不像出名的名胜古迹那样张扬!而是那样不比寻常地美。
走在大坝下面,望着蜿蜒在径道两旁地奇花异木,让你感到心旷神怡,漫步在幽幽地林荫之间,触摸着大自然那神奇的美,眼前,是灌木林丛枝繁叶茂地景象;耳旁,不知名地黑白相间地小鸟不时发出清脆的鸣叫声;脚下,百花争奇斗艳,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灌木丛中拥挤着,白的、黄的、紫的、红的、蓝的、绿的,白如云;粉像霞;红似火;绿如翡翠;一般。黄像金子一样。蓝似晶石一样……一朵朵,一丛丛,一簇簇,让人们眼前豁然明亮。
林荫之中有条小溪,溪面清澈见底,悠闲的鱼儿在水中尽情嬉戏。小溪两旁种着不知名的开着秀丽的小黄花地植株,倒垂在溪边,婀娜多姿,比柳树更有一番情调。机灵的小鸟一会儿,扑闪着翅膀,一会儿,在席面上掠过,一会儿,又发出叽叽喳喳地鸣叫声,给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碧蓝的江水拍打着岩石,溅起层层飞花翠玉的浪花。
不一会儿,夕阳恋恋不舍地下山了。它洒下了一束束光辉灿烂的霞光,把蔚蓝的天空和雪白的云朵衬托得红红的。
我记得去年来的时候这里还是荒草丛生。想不到这次来有这么大的变化。
桃花岛是一年比一年美丽呀!真希望桃花岛能闻名世界,享誉天下呀!
啊,这一幕生气勃勃地景象让千里迢迢赶来桃花地文人墨客情不自禁地赞赏起来。我爱美丽的桃花岛!
3、有关学生清明节个人感悟范例
清明节,一个以悲伤和纪念命名的节日。
爷爷已死了五年了。在这五年里他一直与黄土为伴,爷爷,在那暗无天日的生活里,你快乐吗?你寂寞吗?
我还记得自己出丧使得悲伤。从此,我们便身处异地,阴阳相隔。而今,我已不是当年那个小丫头了,我有自己的信仰和生活。五年一晃而过,有一些东西在这五年里仿佛已被打磨光了,诸如对你的思念。我们已习惯在没有他的日子过活。
墓地紧紧地挨着公路。在那里可以清晰的听见汽车呼啸而过。周围是林立的杨树林,可怜的叶子咯在地面上哭泣,形形色色的人都在烧纸,为死去的人送去黄泉上要花的“钱”。爷爷安眠在一块寂定的土地上,落叶盖满了我们的去路。我和大娘、叔叔跋涉而过,我们开始烧纸。我看到火纸像巨大的波斯菊宛然盛开,火苗吐着信子舔噬纸的边缘。然后渐变成灰白,如同我们支离破碎的记忆斑斑驳驳。大娘边烧边喃喃道:“爷,给你送钱了,别舍不得花。”
忽然料峭的春风吹来,我有些眩晕。尽管我和爷爷关系不是很好,当年我在小山般的坟冢前还是想哭.热闹总是在市区后才会珍惜,也总是在珍惜后才学会长大。
如果我死了,有没有人会在我的目前放上鲜花?
4、有关学生清明节个人感悟范例
春天到了,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今天早上,我起得很早。吃完早餐后我就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到乡下扫墓。
一路上,我看见一座又一座的山上长着许多香葱头树,叶子红中带绿,非常漂亮。近处,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嫩嫩的,像给田野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充满了生机。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这一朵,那一簇地洒在田埂上,翠绿的麦苗整齐地立在田埂旁。
远处是金黄的油菜花儿开得正旺,勤劳的小蜜蜂,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飞到那儿的采蜜。大自然可真是美丽啊!
5、优选清明节祭祀踏青心得范例
清明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在我的记忆里,清明节是很郑重而又充满温馨的节日,有很多的清明节的习俗。
当柳树穿上了淡绿色的裙子;当桃花、杏花向我们绽开张张笑脸;当春日的天空清澈明朗,空气清洁明净时,清明节已经到来。
爸妈早在一个星期前就被爷爷、奶奶通知哪天去“做”清明,而爷爷奶奶也早已准备好探望先辈们的“礼物”,一大堆俗称“大裱纸”的纸,还有很多和真钱很相似的“冥币”,更有意思的是那种用纸剪出来的五颜六色像拉花一样的“幡子”,我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
每次“做”清明,我们总是一行很多人,七大姑、八大姨地浩浩荡荡从家里出发到乡下。到了墓前,大人们总是有一会儿的严肃和伤心,外婆到了太外婆的墓前,还会掉几滴眼泪。大人们坟前摆上丰盛的饭菜,倒上酒,然后烧掉“冥币”,说是让老祖宗在另一个世界有足够的钱花,我真不明白,他们究竟怎样“花”这些“钱”呢?
接着,我们长幼有序地轮流在墓前跪拜磕头,其实,我大多数不知道跪拜的是何人。大人们聊起往事,还有的互相揭发小时候的故事,常听得我哈哈大笑。
我们一路走,一路祭拜自家的先辈,有时看见谁家的坟前荆棘丛生,坟头也没有“幡”,大人们会让我们这几个孩子拿上一个去插,因为据说,没有人来祭拜,坟里的人在阴间会受别人嘲笑,会被欺负。
山林里很安静,会听见各种鸟叫声,还有风吹松树“沙沙”的声音,路边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我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好不高兴!
接下来,我会跟随大人们去拜望活着的长辈了。我们带着礼物一家家地串门,那些长辈早已得知,都出来迎接,一时间,欢声笑语,热闹得很。有一个太奶奶已经九十多岁了,牙齿都掉光了,还拄着拐杖自己走路,身体挺硬朗。
马路上,也是车来车往,我认得出那些车牌,有的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
清明节,长辈们扫墓,祭拜祖先,我们小孩去踏青、春游,但这更是一个和亲人团聚的快乐时光。
6、有关清明节个人心得范例
在那昏黄的烛光中,在那古老的方言中,我又回到那有她的时光……
题记
每当清明时节,当我踏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头,看着蓝天中飘过的几朵悠悠白云,感受着那拂过山头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风,我知道我的外婆在这里一定会开心。
外婆在我六岁的时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让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礼是怎么样的。老老的房子里,挂着一帘帘白白的帐子,到处都是哭声,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却安详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就放声大哭起来。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会起来了。我躲在母亲的身后,瞅着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闹了很久,很久。
死亡,总能让人缅怀与逝者相处的点点滴滴。
记得小时候,外婆总爱背着我到处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来。沿路上,她不断跟人们打着招呼,还不忘捎上一句:“这是我孙子·”随即,便咧嘴笑了,满脸的皱纹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间只点着一根发出微弱黄光的的蜡烛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体温。一床被子下,我听着外婆讲那遥远的故事。我很喜欢听外婆讲故事,虽然那时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讲了什么,但那亲切的带着浓重方音的话语和那缓缓的语速,总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时候,我总不喜欢吃饭。于是外婆就对我说:“吃完饭,佛祖会保佑你的,会给你一块糖吃。”我信以为真,麻利地吃完饭后,真的在饭桌上发现了一块糖。那时的我,单纯地以为佛祖是一个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还说佛祖会关心每个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给走过这个小村、这间屋子前的乞丐,尽管会屡屡招来父母的数落与不满。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随后又马上爬起来。家里的人都以为没事,我也以为没事。于是,我像往常一样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饭,像往常一样得到了一块糖,也像往常一样兴高采烈地出去玩。当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见外婆安详地躺在那张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还拿着那个伴随她多年的扇子,我冲上前去,摇着她的手,以为她能像往常一样醒来,再陪我玩。但是,无论我怎么去摇外婆那只发冷的手,也摇不醒她。于是我放声大哭,哭声引来了父母亲,也引来了外婆的死讯。
每到清明节,当我登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蓝天,享受着微风,我总觉得外婆就坐在我身边,静静地看着我,直到永远……
7、有关清明节个人心得范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看到这句,想起这句,念起这句,总会想知识渊博的曾祖父。
清明节是每个儿女该敬孝的时候。今年我又来到了曾祖父的坟前,旁边的一花一草都有回忆。
早年,曾祖父是个教书的。曾祖父总是教我做人的道理,可我就是不听。曾祖父看我心不在焉样子,他就更加严厉,更加严肃,更加严格。只要他看我头没向他那儿,就要被他骂。可我还是不听,但是他看我的考卷总是说不好,我问他哪儿不好,你看看基础就被扣了3.5分。真是不该呀。还有阅读也被扣了5分。你看该不该呀!还有这个,还有那个那个。你还不知道,我平时叫你多读课外书,你就是不听,问题一来你就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了吧。
曾祖父我对不起你呀!我不应该不听你的话。可是现在又有什么用呢。“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呀!
但是我会努力学习的!
可是时光飞逝!曾祖父已经去世了,曾祖父去了另一个世界了!……
——我会记住你教我做人的道理的。
8、有关清明节个人心得范例
今天是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可是,今天,阳光灿烂。
我没有回老家,因为学校不放假。
所以,我不知道漫山遍野是不是又开满了映山红,不知道古老的石碑文上是不是又布上了蜘蛛网,不知道新翻的泥土是不是还有地底的气息。
可是,我知道,当我站在祖先的坟墓面前时,我一定没有眼泪。
那清澈的心灵之水已经没有痕迹。
当我最尊敬的三个老人在我身边消逝,我就已经没有泪水了。
每一颗流星的消逝意味着一个人的离开。
而我的星空,已经划过了三颗最耀眼的流星。
我已经没有多余的眼泪去为别人而流。
因为我知道,每一次泪水划过面颊,我的心,就会碎。
心碎了,再怎么拼凑,也会有伤痕。
清明的季节,多雨。
我喜欢清明的雨,因为那是已离开的人曾经的思念。
清明时节,雨纷纷。
喜欢的人离开了,可是,我还活着。
我必须背负着他们的期望,去完成我的使命。
因为,我是活着的。
即使有悲伤的,痛苦的回忆,但我还是活着的。我不会忘记,因为没有应该忘记的回忆。
所以,我就必须用心去面对事实。
总有一天,我会战胜这些回忆,勇敢地生活下去。
清明时节,不再雨纷纷。
9、有关清明节祭奠先人个人感悟范例
__年4月4日上午8:00时,为了悼念革命烈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教育学生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发扬长征精神以及先烈遗志,我系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清明节扫墓活动。这次活动是由我系(计科系)09、10级中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学生团员代表在陈佳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对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来到了红军山烈士陵园。站在烈士门的陵墓前同学们都静静地肃立瞻仰着面前高高的纪念塔,为革命先烈默哀三分钟,向长眠于地下的革命烈士深深鞠躬。在纪念塔下党员们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章程,执行党的决议,履行党员义务,严守党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团员代表也在先烈们的面前重温团员的誓言!
此次扫墓活动还有其他系别的同学一起参加,并且学生代表们也为此次活动发了忠心的感言“革命先烈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同学们要牢记先烈遗志,树立爱国之心和为国献身的精神,要把缅怀革命先烈的热情化做学习的动力,力争早日成才,为国家的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10、有关清明节祭奠先人个人感悟范例
在这个周五,我们到端午山为革命烈士扫墓了这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从学校出发,走了很长一段路,终于到达端午山了。路上同学们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讨论得全是与扫墓有关的话题,忙得老师不时的维持秩序。
到了端午山,首先,我们开始了第一项活动:各个部门代表上前演讲。代表们精彩的演讲,让我们的心情既是心潮澎湃,又十分沉痛。尽管烈日炎炎,但我们仍是笔直地站着,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尊重。
下面是对革命先烈们进行默哀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大家都想了很多。从烈士的英勇善战想到我们养尊处优的日子;从以前的贫苦生活想到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最终我们心中的信念只有一个:一定不能辜负革命先烈们对我们的厚望!
接着我们来到烈士纪念馆里参观。在纪念馆中,我们了解了杨子荣、于己午、里奇等烈士的英雄事迹,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他们的伟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最后,我们到烈士坟墓鲜花,表示对他们深深的敬意与怀念。大家都恨不得自己手里有一百朵菊花,这样就可以给每一位烈士都献上艺术洁白的菊花。
活动结束了,但烈士们的精神却被我们永远的记在心里。烈士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一定要刻苦的`学习,回报祖国不辜负烈士们对我们的厚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