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大全
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办公室工作是一扇亮丽的窗口,从接人待物到一颦一笑,都影响着整个团市委机关的整体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也好,在国内交往中也好,单位的个人形象就是一个组织的整体形象,也代表这一个人整体面貌与素质。礼仪小则影响自己一个人的形象,大则影响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形象,所以重视礼仪就要从自身做起。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就中国本国南北来说差异就很大,简单用一个穿鞋作为例子,露脚趾的凉鞋和妥协是不适合在正规场合穿的,在非正式场合穿露脚趾的凉鞋是可以的,但是穿露脚趾凉鞋就是不要穿袜子。当年我在上公共管理补习班时候,天津大学教授王世彤给我们讲课时候说,他在广州上课的时候,同学们说:老师,你看你就是北方佬。
王老师问为什么,后来才知道在当地习惯是穿凉鞋就不穿袜子,不管多热,如果穿袜子就是旅游鞋和棉袜子,或者正规场合就是皮鞋和袜子。这几年南北基本上有所一致了。所以以此看来,小小的细节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从头到脚,作为机关办公室的人员就要时刻注意修正自己的全身。莎士比亚说过: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的教养、品位、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
相见礼仪也是我们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礼节,相见礼节,不论是老朋友还是新朋友,中外是不太一样的,目前国际社会,最通行的相见礼仪是拥抱、亲吻,而中国人一般则不讲这些,我们顶多就是握手,告别时候再握一次手。外国人的礼节基本千篇一律,有些国家喜欢拥抱亲吻,有些国家则对此不太讲究,比如美国人对亲吻、拥抱,有时候能接受,有时候也不太接受。
我们中国古代人流行的传统礼仪是拱手礼,在中华现代有些地方还是用拱手礼。在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等地的中国人见面的时候还在延用拱手礼。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中华儿女一直将文明礼仪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文明礼仪更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的举止、表情、谈吐、对人待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真正地做到注重工作和生活中的微小细节,追求完美,力求把做好每一件事。在工作岗位上提供文明服务的前提下,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服务技巧,让自己和同事们真正感受到一种良好礼仪习惯的生活环境,如果每个人都能树立好自身形象,树好单位形象,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社会将更加温馨和谐。
2、关于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大全
今年暑假我们学习了金正昆教授的《教师礼仪》,明白礼仪的概念是:尊重别人尊重自己,规范的行为表达方式。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构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共定下来。礼仪、礼貌交往等,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潜力的外在表现,而对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就是一个国家社会礼貌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所以我认为学习礼貌礼仪,使我们每个人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礼貌的言行。
教师是校园工作的主体,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学习了有关教师礼仪方面的资料,过后,我又进行了一翻思考,我认为教师在平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礼仪问题: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目光、站姿、手势等方面都有必须的要求。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即;表达要准确、音量要适当、语言要精练、讲课能够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与学生谈话:提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分清场合,入情入理。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资料协调一致。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透过这次礼貌礼礼仪学习后,我恍然大悟,原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从小小的鞠躬礼到礼貌用语,似乎我们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时生活中鞠躬礼不标准、礼貌用语、声音的大小、面部无表情等常见问题我们好象都没有多加注意。
由于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度过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要使用礼貌语言。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像平常很多教师都会说:“别人都会你怎样不会,笨得像个猪。”“看你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来混日子。”“来那里捣乱!回家算了。”等等恶语在伤害着孩子们,这使得学生产生了不想学的状况。这些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没有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缺乏使用礼貌语言而引起的恶果,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如果我们使用了礼貌语言,不仅仅仅有助于思维、情绪的完善表达,还使学生产生美感、亲切感,从而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透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会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透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务必身体力行,要求学生相信的,自己务必坚信不移;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在学生不在时也务必做到。因此教师要透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透过对《教师礼仪》的学习,我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具备更多的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务必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务必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师的礼仪务必规范。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礼貌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礼貌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貌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应首先学做人,学做礼貌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总之,透过《教师礼仪》的学习让我懂得了学习礼仪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加强礼仪上的学习,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要具有必须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今后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我将以教程为标准,严格规范自己的服务言行,在个人修养、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等方面加强学习与提升,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构成,贡献一份力量。
3、关于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大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礼貌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与人交往的日益频繁,礼貌礼仪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商务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好处。
在总公司组织的学习活动中,我们观看了金正昆教授礼仪讲座,觉得我们在礼仪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觉得学礼仪活动十分必要,十分及时,对我深有感触,受益非浅。
礼貌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中华儿女一向将礼貌礼仪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礼貌礼仪更显得尤为重要,它资料之多,范围之广,可谓包罗万象,无处不在。一个人的举止、表情、谈吐、对人待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
透过这次礼貌礼仪学习,使我们意识到,原先平时忽略的细小问题,其实带给对方的负面影响是十分大的,试想当业主走进到我们小区门口,望见一个精神不振、衣冠不整的秩序维护员时会是什么的感觉,相信他们会有不愉快的情绪,甚至会对这个小区的秩序产生怀疑。而我们公司的服务宗旨是“亲情式管理,人性化服务”,可我们的现状却带给对方一种很无奈的感觉,这不就违背了我们的服务宗旨吗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真正地做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当然,这不仅仅是单单要求我们礼貌礼仪方面,还包括业务水平方面,我们应在带给礼貌服务的前提下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服务技巧,真正为业主营造一种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当然,我作为一名物业管理人员,每时每刻,每事每处,每个环节都就应讲礼仪、用礼仪,把所学礼仪用得恰到好处,“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件事。
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树好自身形象,树好单位形象,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社会将更加温馨和谐。
4、关于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大全
中华民族族在发明文明中构成的极具生命力的传统文明明,蕴涵着高贵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品德;尤其其是爱国主义,她是在恒久历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的热爱祖祖国、忠于人民的思想举动和和情感,表现为对自己祖国和和人民的深情和眷恋、为国家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为民族族命运不惜捐躯一切的献身精精神。
上一星期我们学校开展了文明礼仪周的活动。这次活动过后,对我有很多启发,也让我对文明礼仪的做法有了很大的了解。老师在班会课上给我们说在校园内不得三人并行,要说文明话,做文明人,行文明礼。
有人曾经说过: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实际上的我人都能做到文明,我们作为一名中小学声就更应该做好文明人。我们在学习上应该多多帮助他人,不说脏话,或不好听的话。我们在路上见到老师和校长要问好,在楼道里见了同学要说同学好。
5、学习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的学习也应该首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今天,通过《教师礼仪》的学习让我懂得了学习礼仪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加强礼仪上的学习,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今后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我将以教程为标准,严格规范自己的服务言行,在个人修养、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等方面加强学习与提升,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
6、学习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范文
文明礼仪教育是我校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一项主题教育活动。每年都评选一批文明礼仪之星,带动我校的文明礼仪广泛地开展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净化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求知。学校把文明礼仪教育纳入了德育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开展了“知文明讲礼仪”系列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多的教育成果。
本学期初学校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做了统计,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文明礼仪教育的详细方案。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活动,使得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和规范,班容班貌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但是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们一定认真总结经验,改正不足,努力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全校师生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迅速行动起来,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创建文明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入学校的工作日程,做到了领导重视、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确保活动顺利、持续、深入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为使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召开师生大会,利用班会、校园广播文明礼仪歌谣和国旗下讲话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文明礼仪活动氛围,使师生充分了解文明礼仪活动的做法和要求,充分认识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文明进步对师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是进一步培养具有优良日常行为习惯的要求,是打造文明和谐校园的基本体现。经过广泛的宣传发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认识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明礼仪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形成了人人讲文明、个个讲礼貌的良好氛围。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各班组织学生学习《鄂尔多斯中小学生守则》和《鄂尔多斯中小学生基本文明礼仪规范细则》,利用班会课开展文明礼仪大讨论,对照自身和身边的人和事,查找不文明行为,从我做起,以文明礼仪为光荣,粗俗低下为可耻,在全校形成崇尚文明、讲究礼仪的良好风气。
2.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学校的其它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
3.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做了统计。这样新颖而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作为“小小啄木鸟”发现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同时也让学生找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并及时改正。
通过一系列活动,树立教师、学生身边的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四、工作落实、初显成效
通过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知礼仪、懂礼貌、讲文明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在校园里,每天都能感受到学生向老师、长辈主动问好;课间追逐打闹现象逐渐减少;不乱扔、乱倒、乱吐、乱画,养成把纸屑、果皮、包装袋放到垃圾桶和随手拾废物的好习惯;大部分学生做到衣着整洁、大方、得体、美观。广大学生能自觉爱护校园环境,许多同学自觉地做好卫生保洁工作,基本消灭了脏、乱、差现象。能把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卫生公约作为基本要求;把专心听讲、服从教师管理作为尊重老师劳动的具体表现。校园育人环境得到优化,提升了学生文明素养。从文明礼仪习惯到卫生习惯,从学习习惯到体育锻炼习惯,从严于律己到爱班爱校,循序渐进,由点及面地开展行为养成教育。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富有针对性的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培养了同学们的自主性、自觉性,进一步规范了同学们的文明言行。全班同学对文明礼仪知识已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能潜移默化地内化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中去,整个班级始终能浸润在浓郁的文明有礼、热情友好、宽容谦让、诚实守信的和谐氛围中。
五、师德表率,感染学生。
教师文明礼仪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的行动上。为了使学生真正记住自己所学习的文明礼仪知识,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平日里我们教师之间见面相互礼貌问好,相互帮助;不乱扔废弃物,见到地面上有一点杂物主动弯腰捡起来……所有的这一切都让同学们从老师的行为中受到深刻教育。在老师们的带动下,同学们的主人意识、团结意识、乐于助人的精神更加强烈了。许多同学都像老师们一样,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文明礼仪。
六、树立典型,巩固成果
在整个文明礼仪活动中,"争当文明礼仪之星"一直贯穿始终。争取在明年的文明礼仪明星中涌现出更多的学习榜样;"文明之星"的争当,必须是通过自荐、班级核实二个程序。通过这二个程序,当选"文明之星",同时也自然成为一名“文明礼仪监督员”,监督其他同学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教育不文明行为,让不文明行为在班内无处藏身。维护文明的班级环境。通过一系列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班级内兴起了文明之风,同学们互相关心,监督,集体荣誉感普遍增强。
全校创设“人人讲文明,班班重礼仪”的浓厚氛围,大力宣讲礼仪,学习文明礼仪歌谣、礼仪诗歌、小故事、主题班队会等等,通过教师监督、红领巾监督岗等方式,教育不文明行为,让不文明行为在校园无处藏身。在校园内时刻提醒检查让学生逐渐养成好习惯。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乱扔杂物、粗言野语、踩踏草坪等现象仍时有发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全校师生以这次文明礼仪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讲究文明礼貌的思想意识,并不断把文明礼仪意识转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7、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大全
针对目前我校创建瑞安市文明单位和如何抓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这两项工作,根据我校平时开展一些学生的状况,在平时反思基础上,并有了以下一些想法:
以创建为契机,以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为抓手和突破口,大力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因为抓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强、见效快等特点,能最好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水平全面提升,所以我们要把抓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一、制定规范,常抓不懈,体现落实。
制定《小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等规范,班主任、任课教师要每天抓学生规范,学校要不定期检查、定期组织检查,做到层层落实。
二、开辟阵地,形成浓厚的文明氛围。
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辟一块文明礼仪教育阵地,班级要开辟板报阵地,还要通过宣传专栏、荣誉栏、红领巾广播台、校刊、礼仪队员示范作用等阵地和途径,进行广泛的宣传,形成浓厚的文明氛围。
三、制订方案,开展系列活动。
制订详细可行的方案,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把每年的三月份定为“文明礼貌月”,开展系列活动。
1、每年的“文明礼貌月”确定一个主题,并确定一首文明礼仪之歌、一支顺口溜、几句宣传语,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2、在宣传专栏,每天出一题“文明礼仪知识每日一答”,征集答案,开展评比。
3、开设礼仪规范训练课。以《小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等主要内容,以情境训练为主要手段,对学生礼仪规范进行训练。
4、举行讲文明礼仪小故事或演讲比赛。可以以古今中外讲文明礼仪故事、小学生讲文明礼仪故事、自己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讲文明礼仪故事为内容。
5、举行以文明礼仪为内容的课本剧形式的演出。
6、举行知识竞赛和手抄报比赛。内容包括《小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文明礼仪之歌、顺口溜、宣传语,文明礼仪知识每日一答,古今中外、小学生讲文明礼仪故事等。
四、组织开展各类文明评比活动,激励文明行为养成。
开展文明学生、文明住校生、优秀红领巾岗位监督员、文明班级、文明寝室、仪容仪表规范班级等评比活动,增强小学生的个人和集体荣誉感,激励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和提升。
8、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大全
文明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在这阳春三月,春意浓浓、生机勃勃,意味着我们该有一个崭新面貌。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生礼仪洋溢在美丽的校园里呢?
我们小学生要着装得体,符合学生身份,体现出新世纪学生篷勃向上的风采,因为仪表、仪容、仪态可以让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养。
升旗仪式,最为庄严。这凝聚了文明与热血的国旗,在礼仪的包围中更显得鲜艳。此时此刻,国旗下的我们要严肃认真、精神饱满、高唱国歌,不负于“礼仪之邦”这个美誉。
课堂礼仪对老师的教学影响很大,它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荣誉与凝聚力,体现这个班的班风班貌。校园礼仪就更重要了,下课后的休息时间,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拿粉笔头玩、上下楼梯一律右行、见老师和客人要用普通话主动问好。我们还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和一切设施,不穿越绿化带,爱护清洁卫生,服从老师管理和接受值周学生的批评劝阻。受到老师的帮助,应主动诚恳地说谢谢。
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磨擦消迹,如果有矛盾,多进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宽容待人。培养较强的协作精神,这样使班级更团结、友谊更深厚。
在3月这个文明礼貌月,全中国都弥漫着文明礼貌的芳香。而这些芳香正来自于各种花朵,你,便是他们中的一份子,相信自己,我们一定能行。我们将挑起传承礼仪的使命,无负于未来,无负于这教育我们的美丽校园。
9、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大全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