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反思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班教案 > 中班说课稿

中班主题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反思

时间:2022-06-12 21:36:16

中班主题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反思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中班说课稿的您有所帮助。

1、中班主题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反思

  活动内容、名称:科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选自省编教材,中班(上)p71

  活动目标:

  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培养幼儿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学习5以内按数量分类,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依据:根据教学任务从品德、能力、知识三方面培养而确定。

  重点:根据物体数量的多少,将物体分别归类。

  难点: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依据: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但是幼儿刚升入中班完整讲述能力差,在活动过程中语言表述相对更困难一些,因此做为难点突破,使幼儿达到既会分类又会讲述的效果。

  教学方法:1 观察法 2 情景谈话法 3 游戏法

  依据: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直接观察和直接体验能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简单明显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能帮助幼儿形成全面清晰的概念。

  在活动中教学方法综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为进一步调动幼儿观察兴趣,设置有情节的谈话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因为游戏能使幼儿获得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学的主动,学的愉快,所以整个活动又以3个游戏贯穿始终。

  教具:圆点卡片每人一张、动物图片每人一张、车票(分别标有数字可挂在脖子上)每人一张、数字卡片1-5、小房子(分别标有数字1-5)5个、磁带(音乐开火车)

  依据:每人一套学具,使幼儿在活动中有静有动,动手动脑,在游戏、操作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数字卡片组织

  幼儿认读

  展开:

  1 通过游戏《找朋友》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在以往教学中直接将数3个圆点对应放入数字3位置下幼儿难以理解,所以这个活动的学习部分非常关键。为了使幼儿理解,设计了游戏《找朋友》。

  幼儿自己数点卡上的数量,用数自己表示,教师举起相应的数字,介绍---你的朋友是~

  教师举数字问:3的朋友在哪里?幼儿举起数量一致的卡片。

  互相纠正错误,若对了送给老师。

  2 为了巩固联系这一知识设计了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介绍玩法:1号房子表示数量为1的小动物的家,依次介绍。

  个别幼儿送:提问图片上有几只什么?哪是它的家?

  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图片上有3只小猫,它该回好房子。

  分组送,送完后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检查的同时要求幼儿完整讲述。

  3 为了愉快的结束本次活动,设计了《开火车》游戏。

  请5名幼儿分别当1.2.3.4.5号小火车。

  其他幼儿拿上车票坐上相应的小火车。

  扮演火车的检查自己的乘客。

  结束:放音乐开火车出教室。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2、小班数学活动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多少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5的各类实物卡若干,1―-5的数字卡、泡沫板各一,大头针若干。1-5元的钱币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带有1-5数字的泡沫板,请幼儿准确读出数字,然后每人拿一张画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卡片,看看自己的卡片应该放在泡沫板的什么位置。老师和幼儿共同检查,请幼儿讲讲你拿的卡片上有几个什么?你把它放在哪里?为什么?

  小结:个别幼儿放错的原因。

  2、幼儿再取卡片,分组进行比赛,看谁放的对又快,对优胜者奖红五星。

  3、对幼儿的出色工作发奖金:每人一张写有1-5元的钱币。

  看看你是几元?老师说请把三元的钱举起来,拿三元钱币的幼儿举起卡片,看谁举得对,游戏反复多次。

  4、活动延伸: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用钱币去买商品。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3、中班主题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反思

  活动内容、名称:科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选自省编教材,中班(上)p71

  活动目标:

  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培养幼儿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学习5以内按数量分类,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依据:根据教学任务从品德、能力、知识三方面培养而确定。

  重点:根据物体数量的多少,将物体分别归类。

  难点: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依据: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但是幼儿刚升入中班完整讲述能力差,在活动过程中语言表述相对更困难一些,因此做为难点突破,使幼儿达到既会分类又会讲述的效果。

  教学方法:1 观察法 2 情景谈话法 3 游戏法

  依据: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直接观察和直接体验能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简单明显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能帮助幼儿形成全面清晰的概念。

  在活动中教学方法综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为进一步调动幼儿观察兴趣,设置有情节的谈话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因为游戏能使幼儿获得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学的主动,学的愉快,所以整个活动又以3个游戏贯穿始终。

  教具:圆点卡片每人一张、动物图片每人一张、车票(分别标有数字可挂在脖子上)每人一张、数字卡片1-5、小房子(分别标有数字1-5)5个、磁带(音乐开火车)

  依据:每人一套学具,使幼儿在活动中有静有动,动手动脑,在游戏、操作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数字卡片组织

  幼儿认读

  展开:

  1 通过游戏《找朋友》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在以往教学中直接将数3个圆点对应放入数字3位置下幼儿难以理解,所以这个活动的学习部分非常关键。为了使幼儿理解,设计了游戏《找朋友》。

  幼儿自己数点卡上的数量,用数自己表示,教师举起相应的数字,介绍---你的朋友是~

  教师举数字问:3的朋友在哪里?幼儿举起数量一致的卡片。

  互相纠正错误,若对了送给老师。

  2 为了巩固联系这一知识设计了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介绍玩法:1号房子表示数量为1的小动物的家,依次介绍。

  个别幼儿送:提问图片上有几只什么?哪是它的家?

  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图片上有3只小猫,它该回好房子。

  分组送,送完后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检查的同时要求幼儿完整讲述。

  3 为了愉快的结束本次活动,设计了《开火车》游戏。

  请5名幼儿分别当1.2.3.4.5号小火车。

  其他幼儿拿上车票坐上相应的小火车。

  扮演火车的检查自己的乘客。

  结束:放音乐开火车出教室。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4、中班数学活动按物体的颜色分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

  2、促进幼儿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若干朵。

  2、 物质准备:花篮若干个,红、黄、白蝴蝶头饰各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一,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幼儿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园里参观。

  提问:花园里有几种颜色的花?都有哪几种颜色?

  (二) 教师讲诉故事《三只蝴蝶》(经过改编)

  提问:1、故事里有几只蝴蝶?她们是什么颜色的?

  2、她们喜欢什么颜色的花?

  (三) 引导幼儿进行按颜色分类。

  1、以“送花”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请幼儿自行检查是否送对了花。

  (1) 请幼儿给红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 请幼儿给黄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3) 请幼儿给白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把颜色分类。

  (1)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玩法: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蝴蝶的头饰,扮演蝴蝶,在花园里自由飞翔玩耍。当听到打雷的声音后,赶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颜色的花朵避雨。当太阳出来后,蝴蝶高高兴兴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戏。

  (2) 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是否找到对颜色。

  (四)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5、中班主题按物体大小排序的教学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将5个以内物体按大小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物体的大小

  2 能够正确的将物体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积木块 娃娃 小熊及衣服卡片 磁板等

  活动过程

  1.师生相互问候。

  2.课前小游戏:“风车转转转”。

  3.在操作探索中学习将物品按大小排序。

  (1)按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序

  创设情境:风停了,小熊一定要去买东西,<文章.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最大的熊排在前面,请你帮他们排好队。

  教师出示5只小熊,引导幼儿观察这5只小熊的大小,找出最大的、最小的,并试着按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列好,然后让幼儿说一说这些熊是怎样排好队的。

  教师小结:它们是按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序的。

  (2)按从小到大的规律排序

  创设情境:到了商店,大熊说: “小熊,你最小,哥哥们让你先选,你排在最前面.”我们试着重新给它们排队吧.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这5只小熊的大小,找出最小的、最大的,并按从小到大的规律排好,然后让幼儿说一说这些熊是怎么排队的。

  教师小结:它们是按从小到大的规律排序的。

  (3)幼儿独立操作,为积木和套娃按大小排序

  教师:小熊先买了积木和套娃两样玩具,请小朋友也试着为它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序,然后还要说一说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序的。

  4集体操作,并渗透对应关系

  创设环境:小熊又买了几件新衣服,每只小熊应穿那件衣服合适呢?请帮小熊和它们的衣服按一定规律排好队,再帮它们穿上新衣服吧。

  5游戏:跳圈

  请幼儿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规律依次双脚跳圈。

  6、集体操作

  教师:看,这里的正方形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规律摆出一些美丽的图案,请你用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正方形在磁力板上按大小的规律摆出漂亮的图案。

  7、结束

  教师:“小朋友,我们把美丽的拼板拿给别的班级的小朋友看一看好吗?我们出发吧。”(带领学生离开场地)

  教学反思

  一环又一环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会了能按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本节课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儿有的操作没能完成,这需要教师课下帮助幼儿完成,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推荐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醒来了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吹泡泡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雪花和雨滴 幼儿园中班科学说课稿:小树叶找妈妈 中班健康说课稿《小青蛙跳跳跳》 中班语言说课稿《想飞的小象》 中班语言说课稿《北风爷爷你吹吧》 中班美术说课稿:有趣的陀螺 幼儿园小班音乐说课稿:小马 小班健康说课稿:小动物找家 幼儿园中班社会说课稿:感恩的心 中班数学说课稿:得数是6的加法 中班礼仪教案20篇 中班艺术领域教案20篇简短 中班下册礼仪教案20篇 国学古诗中班教案20篇 幼儿中班防溺水教案20篇 中班粉刷匠教案20篇

最新中班说课稿 中班主题教案我们身边的科学 中班主题乐音与噪音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小熊过生日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文字的联想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我是小玩家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好玩的纸条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奇妙的香蕉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脸上有什么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好玩的皱纸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小树快快长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中班安全电的用处多教案反思 中班趣味体育游戏切西瓜教案 中班歌表演优秀猫咪教案反思 中班健康体育寻宝藏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物体的弹性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不随便喂小动物教案 中班健康小鼻子真灵教案反思 中班美术美丽的雨花石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设计我的名片教案反思 中班健康教案轻轻的打喷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