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生成活动的指导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游戏

角色游戏中生成活动的指导

时间:2013-04-25 15:44:02

角色游戏中生成活动的指导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游戏的您有所帮助。

福建省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刘艳玲
 
【内容提要】:任何幼儿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爱好,幼儿随时都会在动态的活动中以各种形式自然地表露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爱好,由此引出的活动都是生成的,生成在兴趣中、在热点中、在争议中、在意外中。面对幼儿的游戏现场,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的科学策略。如“顺”的策略,即不介入,也不干预,而是以等待和观察为主,在必要的时候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兴趣与活动开展的需要,促使游戏开展得有声有色;
“引”的策略,即教师在观察个别幼儿的生成活动中,把握住幼儿 待解决的问题,创设相适应的环境,帮助幼儿扫清游戏发展中的潜在障碍,使教育有的放矢,同时也将幼儿的生成活动中有意义的个体经验引发为群体经验,将个别生成的活动引发为小组或集体的学或游戏活动;
“推”的策略,即当幼儿由于缺乏经验,生成的游戏情节留于表面时,教师就需要“推”幼儿一把,借助当时的游戏情境和游戏材料,直接把幼儿的游戏经验推向高潮。教师要成为幼儿生成活动的支持者,也就是教师“支持”策略。是顺是引还是推,都要见机行事,最终与幼儿活动状态和游戏发展来决定策略有效的反思依据。
  游戏是幼儿自己参与和建构的生活世界,也是与同伴、成人相互交往的过程。角色游戏源于生活,是适合幼儿生活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角色游戏中生成无处不在,是幼儿生成的“主战场”。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通过虚拟的游戏情境中模拟周围生活 ,建构自己的世界。而幼儿是社会群体中的人,通过体验与理解成人的生活,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不断在游戏中进行转化、迁移,且将不断改造的经验建构自己的游戏生活,具有无穷无尽生成的空间。因而,教师如何正确地观察、判断、回应幼儿的生成活动,其策略运用对幼儿游戏发展的成功与衰败有何影响呢?我们课题组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探,力图寻找到一种教师回应幼儿生成活动的科学、有效的策略。
 
一、 面对游戏现场——我们的思考与分析
1、教师的顺应指导并不适用于每一次的生成
  场景 (一)
  在娃娃家,郑禹瑶(扮妈妈)为了照顾孩子(家杰)而失火了,刘嘉怡、吴子豪各拿一个“水龙头”(饮料瓶),口中不停地喊着“着火了,着火了,快灭火呀。”,郑禹瑶连忙打电话,教师我(扮演消防员)临时当上了“消防员”,组织队员门灭火,医生们听到电话后,宇翔急忙随手拿起一个纸箱(救护车)开着出发了,进行抢救,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游戏也因此开展得有声有色。
  场景(二)
  在玩新主题 “图书馆”的游戏中,张子悦、陈亮宇自愿当上了“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游戏刚开始时,他俩模仿“图书馆”工作人员,严格地执行借书,阅读图书的规章制度,游戏有些生机。但玩着玩着,幼儿之间却渐渐地把它变成了“卖书”的游戏,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到“图书馆”了买书,非常的兴奋。看着孩子们这种神情,我想,既然幼儿不喜欢教师预设的活动,那就让他们玩自己生成的游戏“新华书店”吧,可是好景不长,幼儿不满足这“买来”“卖去”的过程,顾客就渐渐地离开了“新华书店”,因此“新华书店”走向了衰败。
 
思考与分析:
  任何幼儿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爱好,幼儿随时都会在动态的活动中以各种形式自然地表露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爱好,由此引出的活动都是生成的,生成在兴趣中、在热点中、在争议中、在意外中……向这样的列举的生成空间也许无法穷尽,教师该怎样回应幼儿的生成活动呢?
 
  在场景(一)中,教师采取了顺应幼儿的策略,即不介入,也不干预,而是以等待和观察为主,在必要的时候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兴趣与活动开展的需要,促使游戏开展得有声有色,同样的策略使用在场景(二)时,却适得其反。可见,面对幼儿的生成活动采取追随幼儿、顺从幼儿的策略并不意味着教师被动顺从幼儿的兴趣、需要,而是意味着对预设进行调整,也就是对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顺应和支持的同时也要对突发事件隐含的教育价值做出正确地判断。场景(二)中,教师忽略了对幼儿生成活动及时地出价值判断,而是跟着幼儿的兴趣跑,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结果游戏好景不长,一下子走向了衰败。
 
2、教师的适当点拨将有利于集体经验的提升
  场景(三)
  在“走近美食城”的游戏中,孩子们扮演顾客到各家小吃馆吃小吃,每个馆子里人挤得水泄不通,嘈杂声也很大,看样子各馆子的生意红火着呢。娃娃家的张子豪打电话给饺子馆的服务员(陈亮宇),要求买一碗饺子,陈亮宇一时间被唤醒了,拿起一碗饺子送进娃娃家,自行搞起了外卖,可是却得不到伙伴的共鸣,孩子们照挤不务,此时,我便以顾客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给饺子馆的服务员(陈亮宇)打电话要求送一碗“鱼丸”到我家,(我有意将自己的声音放大),有几个馆子的服务员和顾客好像也听到了什么,转过头,只看陈亮宇将饺子装进瓶子送到我的家,教师的这一举措,引起幼儿极大的共鸣,有些顾客也拿起电话要求外卖了,就这样外卖走近了“美食城”,的游戏中。可是由于幼儿外卖经验不足,具体的操作程序不够明白,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讨论、调查有关“德克士”和“水煮馆”如何外卖,以获悉经验。
 
思考与分析:
  幼儿受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等特点的制约,对事物的探索往往缺乏深度,这时教师就要适当的“引”。教师在观察个别幼儿的生成活动中,把握住幼儿 待解决的问题,创设相适应的环境,帮助幼儿扫清游戏发展中的潜在障碍,使教育有的放矢,同时也将幼儿的生成活动中有意义的个体经验引发为群体经验,将个别生成的活动引发为小组或集体的学或游戏活动。场景(三)中,教师及时观察到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做出价值判断,以角色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中,使个别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外卖”引发到群体中去,从而引领幼儿进入精彩的游戏www.chinajiaoan.cn情境中。由此看来,如果生成的问题是个别幼儿感兴趣的,但对全体幼儿都是有意义的,教师可将个别幼儿的兴趣引发为集体幼儿共同的活动,使个体幼儿的生活经验迁移游戏中成为集体经验,案例中教师的“引”激活了个别幼儿的经验,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个别幼儿的生成转化为集体共享的活动。
 
3、教师对游戏的“拉一把”可能有效引发游戏向生动化发展
  场景(四)
  新主题“理发店”的游戏,不知怎么,渐渐地顾客少了,理发师望着“德克士”生意红火,心里非常的着急,此时,阮旭荣自称自己是广告公司的员工,愿意给“理发店”的员工做广告宣传,“理发店”的老板同意,只见阮旭荣张开嘴巴喊:“快来呀,理头发不要钱呀。” 喊了一会儿,还是没有顾客进来光顾,可见他自己宣传的经验也是比较的贫乏,于是我扮演上门应聘的“理发师”,和他们一起商量宣传的办法,选缪祉靖、吴梓欣、陈思宇等幼儿当“模特”,设计各种发型开着宣传车到处宣传,不料,吸引来了许多的顾客,生意一下子又红火起来,只见理发师张子悦洋洋得意。
 
思考与分析:
  当幼儿由于缺乏经验,生成的游戏情节留于表面时,教师就需要“推”幼儿一把,即借助当时的游戏情境和游戏材料,直接把幼儿的游戏经验推向高潮。场景(四)中,教师运用“推”的策略,促使幼儿生成的广告宣传栩栩如生,取得成效,不仅将游戏推向了高潮,同时提升、丰富了幼儿的经验,也培养了幼儿创造性地拓展游戏进程的能力。
 
二、反思游戏现场——我们的提升和领会
  在面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生成的活动,教师采取的回应策略的对与错直接影响了游戏活动的成功与衰败,教师适时地提供适当的回应策略支架,给幼儿“适宜的唤醒”,让幼儿掌握必要的关键经验的同时也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游戏环境中充满自信、快乐地发展。反思游戏现场我们或多或少有所感悟,并从中提炼出几点在角色游戏中回应幼儿生成活动的可行性策略。
 
1、顺——
  顺应幼儿的生成内容,一方面是教师对幼儿自发活动的尊重,不拿自己所认为更有价值的活动取代之;有时又意味着一种冒险,因为生成活动具有突发性、偶然性、意外性,面对幼儿的生成,教师的判断、取舍极具挑战。在角色游戏的开展中,幼儿在与同伴、材料的互动中,幼儿会产生新的兴趣和需要,这种新的兴趣和需要未必符合教师预设的想法,因此,教师应在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敏感而正确的挖掘其中隐含的价值,教师不必要也不可能全部回应幼儿——顺应幼儿,但需要教师善于抓住契机进行价值判断,根据当前幼儿生成的内容是否是幼儿感兴趣并与其发展相吻合;生成的内容是否引起幼儿认知的冲突且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生成内容是否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等。因此,在回应幼儿生成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关注、解读他们的游戏行为,及时发现、判断幼儿游戏兴趣、需要与教育目标,幼儿的基本经验的关系和背后的价值,从而对幼儿的游戏行为,采取顺应,还是否定、忽略的策略。
 
但“顺”也有一定的尺度,过渡的顺应幼儿的生成将使幼儿只有无主,没有规则,呈现一片泛滥的景象。生成活动虽然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可也别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幼儿的兴趣点是零散、多样的,教师必须对幼儿的生成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在必要时加以指导。如受电视的影响幼儿在游戏中常模仿奥特曼打怪兽,这对幼儿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教育价值,这种生成就不应予以支持,反之,如果生成的行为内容具有发展的价值,教师就要及时的把握,激发幼儿更大的兴趣,使其萌发主动学习愿望,如在玩娃娃家的游戏中,有些幼儿有时会突然玩起“死人”的游戏,把娃娃或自己当做“死人”哭啊,拜啊,做花圈等,这种行为可以激发幼儿对“送葬”这一文化的了解、调查,因而教师可以顺应幼儿的游戏行为,给以适当的帮助。
 
2、引——
  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有时产生于个体,有时产生于同伴的共鸣,有时由教师的互动或外界刺激诱发的,面对幼儿个别的生成活动,教师要把握住其对幼儿的经验需要,根据其价值判断和教育的意义,通过适当的介入,或是游戏同伴、或是角色参与间接指导、或是刻意“设难”,引发“解难”中发展游戏,将游戏引向深入。在对个体生成的活动可以根据其对个体和集体的价值,在回应时机和方式进行策略选择,将幼儿生成的活动加以深化,转化为面向全体的预设性的回应活动。根据生成事件的性质,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或与幼儿共同探讨个体经验是否被集体推崇,是否有利于推进游戏,为此经过一系列的推断,将幼儿的生成活动转化为集体共享的学习活动。
 
3、推——
  面对幼儿生成活动中,教师为了推进幼儿生成游戏生动地发展,教师要成幼儿生成活动的支持者,即教师“支持”策略。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中,成为幼儿生成活动的伙伴,不把自己当作权威,不以自己的想法左右幼儿,教师以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支持者与幼儿对话,提供生成的建议和经验让幼儿参考,通过师幼互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从而推动幼儿生成游戏的发展。有时幼儿生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游戏活动,但因幼儿自身行为意识和能力、知识经验都比较的薄弱,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的困难。因此当教师捕捉到幼儿一些有价值的生成游戏行为时,却因幼儿自身经验的原因,而使游戏停滞不前时,教师必须“推”幼儿一把,拓展幼儿游戏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对游戏中产生的游戏问题进行讨论,引发主题的调查、探索,让幼儿在查阅、调查、分析、讨论与模仿中,丰富有关的经验,并将获得的新经验来建构自己的游戏,推动游戏发展,使得游戏高潮迭起,异彩纷呈。
 
  角色游戏来源于生活,幼儿乐于其中,表现出淋漓尽致的社会态行为,孩子们会时时冒出一些“假想情节”,表现出无处不在的生成“灵感”。这种开放性、发展性的活动状态,使得教师置身其中时,必须变得“三头六臂”灵活运用多种策略,随机应对幼儿的突发现场,是顺是引还是推,都要见机行事,最终与幼儿活动状态和游戏发展来决定策略有效的反思依据。

幼儿园游戏推荐 从幼儿园管理改善游戏活动的实践 幼儿游戏兴趣度降低的因素 幼儿园游戏教育中的“五重五轻” 幼师在幼儿游戏中的引导作用 记一次有趣的拼图游戏 在游戏中带领幼儿成长 幼师在角色游戏中的随机教育 一日活动怎样选用民间游戏 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能力 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浅谈角色游戏的组织 谈谈幼儿玩中学 最适合的玩具才是最好的玩具 游戏,让孩子自己选择 论创造性游戏中教师的作用 在游戏中成长 游戏可以使幼儿获得的数学关键经验 幼儿园里处处有“游戏”

最新游戏 悄悄地支持幼儿自主建构 老师要把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幼儿园里处处有“游戏” 幼儿园如何开展角色扮演游戏 皮亚杰与儿童游戏理论 游戏可以使幼儿获得的数学关键经验 幼儿游戏辅导中的放松活动 幼儿园玩沙游戏初探 游戏的发展和指导 在游戏中成长

相关信息 活动方案发布会方案参考模板 游戏可以使幼儿获得的数学关键经验 游戏教案大班100篇及反思 活动方案幼儿六一节方案最新合集 游戏室_幼儿园教室布置图片 活动方案周年庆活动方案合集 游戏室(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图片) 活动计划作文500字左右 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评课稿 活动策划专员工作职责精编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