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健康左右转弯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左右转弯走,提高幼儿对左右概念的认识。
2、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和集中注意力的学习习惯。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
幼儿练习左右转弯走,提高幼儿对左右概念的认识。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和集中注意力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图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排队入操场。
2、队形变化:走圆——小动物走。
3、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听教师口令做相反的动作,如:口令向前走,幼儿向后走,口令向左走,幼儿向右走等。
2、组织幼儿认识场地标记的含义,并交待游戏的名称。
教师讲解左右转弯走的要点:幼儿听教师的口令有节奏的一个跟着一个,沿着场地上的要点:幼儿听教师的口令有节奏的转弯走,排头幼儿立即向左右转弯(教师可先做示范)并继续向前走,其余的幼儿必须走到排头幼儿转弯的地方后像排头幼儿一样转弯并跟着前面的幼儿继续走。
3、先由教师带领幼儿练习左右转弯走。
4、请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带领幼儿练习左右转弯走,重复数次。
5、游戏:比一比看哪一组走得快玩法:将幼儿分为四组,每组十人。在每组前面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两侧标上向左、向右两个箭头。听教师的口令幼儿开始比赛,根据哪一组走完为胜利。
3、结束活动小结活动情况,集体玩“反方向”,放松幼儿的肢体。
活动反思:
日常活动时要加强幼儿纪律性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在倍的效果。可以有个教具辅助。幼儿还不能完全分清左和右,虽然进行多次练习,可是还是有部分幼儿不能很好地区分左右,这时可以借助用细绳或卡片,在教学实践前出示给幼儿看,使其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明确的表象,接下来的活动就方便了些。另外选中的排头的反应能力与方向感必须较好,能较好、较快的明白老师的意图、掌握老师教的动作,不然的话,排头一错,下面的队伍就更乱了。
2、大班健康公开课左右转弯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左右转弯走增强幼儿走的能力,提高幼儿对左右概念的认识。
2、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和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
3、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在场地上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两侧标上向左向有两个箭头。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队形变化:六路纵队 圆形 切段分队走。
(2)听教师口令做相反动作,如:口令向前走,幼儿向后走;口令向左走,幼儿向右走等。
2、基本部分。
(1)织幼儿认识场地标记的含义,并交代游戏名称。
(2)教师讲解左右转弯走的要点。
(3)先有教师带幼儿练习左右转弯走。
(4)请一能力强的幼儿领队练习左右转弯走。
(5)玩游戏“拍三巴”。
3、结束部分。
小结活动情况,集体玩“请你跟我这样做”游戏,放松幼儿肢体教后感:这节课重点让幼儿认识,辨别了方向。知道听指挥才行动。由于是第一次玩,有部分幼儿不是能够听指挥,要多练习。
活动反思:
1.必须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能认真听课,明白上课的内容,这样对以后的上课都有帮助,能起到事半功在倍的效果。
2.对于新授的“左右转弯走”,最好有教具辅助。比如说,用小黑板或卡片,老师在上面画好具体的走向图,在教学实践前出示给学生看,使其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明确的表象,接下来的上课就方便了些。
3.选中的排头的反应能力与方向感必须较好,能较好、较快的明白老师的意图、掌握老师教的动作。不然的话,排头一错,下面的队伍就更乱了。
3、大班体育活动教案《左右转弯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左右转弯走增强幼儿走的能力,提高幼儿对左右概念的认识。
2、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和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在场地上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两侧标上向左向有两个箭头。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队形变化:六路纵队 圆形 切段分队走。
(2)听教师口令做相反动作,如:口令向前走,幼儿向后走;口令向左走,幼儿向右走等。
2、基本部分。
(1)织幼儿认识场地标记的含义,(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并交代游戏名称。
(2)教师讲解左右转弯走的要点。
(3)先有教师带幼儿练习左右转弯走。
(4)请一能力强的幼儿领队练习左右转弯走。
(5)玩游戏“拍三巴”。
3、结束部分。
小结活动情况,集体玩“请你跟我这样做”游戏,放松幼儿肢体教后感:这节课重点让幼儿认识,辨别了方向。知道听指挥才行动。由于是第一次玩,有部分幼儿不是能够听指挥,要多练习。
活动反思:
日常活动时要加强幼儿纪律性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在倍的效果。可以有个教具辅助。幼儿还不能完全分清左和右,虽然进行多次练习,可是还是有部分幼儿不能很好地区分左右,这时可以借助用细绳或卡片,在教学实践前出示给幼儿看,使其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明确的表象,接下来的活动就方便了些。另外选中的排头的反应能力与方向感必须较好,能较好、较快的明白老师的意图、掌握老师教的动作,不然的话,排头一错,下面的队伍就更乱了。
4、大班幼儿体育教案《左右转弯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左右转弯走,提高幼儿对左右概念的认识。
2、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和集中注意力的学习习惯。
活动重点:
幼儿练习左右转弯走,提高幼儿对左右概念的认识。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和集中注意力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图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排队入操场。
2、队形变化:走圆——小动物走。
3、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听教师口令做相反的动作,如:口令向前走,幼儿向后走,口令向左走,幼儿向右走等。
2、组织幼儿认识场地标记的含义,并交待游戏的名称。
教师讲解左右转弯走的要点:幼儿听教师的口令有节奏的一个跟着一个,(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沿着场地上的要点:幼儿听教师的口令有节奏的转弯走,排头幼儿立即向左右转弯(教师可先做示范)并继续向前走,其余的幼儿必须走到排头幼儿转弯的地方后像排头幼儿一样转弯并跟着前面的幼儿继续走。
3、先由教师带领幼儿练习左右转弯走。
4、请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带领幼儿练习左右转弯走,重复数次。
5、游戏:比一比看哪一组走得快
玩法:将幼儿分为四组,每组十人。在每组前面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两侧标上向左、向右两个箭头。听教师的口令幼儿开始比赛,根据哪一组走完为胜利。
三、结束活动
小结活动情况,集体玩“反方向”,放松幼儿的肢体。
活动反思:
日常活动时要加强幼儿纪律性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在倍的效果。可以有个教具辅助。幼儿还不能完全分清左和右,虽然进行多次练习,可是还是有部分幼儿不能很好地区分左右,这时可以借助用细绳或卡片,在教学实践前出示给幼儿看,使其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明确的表象,接下来的活动就方便了些。另外选中的排头的反应能力与方向感必须较好,能较好、较快的明白老师的意图、掌握老师教的动作,不然的话,排头一错,下面的队伍就更乱了。
5、大班上学期健康教案《左右转弯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左右转弯走增强幼儿走的能力,提高幼儿对左右概念的认识。
2、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和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在场地上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两侧标上向左向有两个箭头。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队形变化:六路纵队 圆形 切段分队走。
(2)听教师口令做相反动作,如:口令向前走,幼儿向后走;口令向左走,幼儿向右走等。
2、基本部分。
(1)织幼儿认识场地标记的含义,并交代游戏名称。
(2)教师讲解左右转弯走的要点。
(3)先有教师带幼儿练习左右转弯走。
(4)请一能力强的幼儿领队练习左右转弯走。
(5)玩游戏“拍三巴”。
3、结束部分。
小结活动情况,集体玩“请你跟我这样做”游戏,放松幼儿肢体。
教后感:这节课重点让幼儿认识,辨别了方向。知道听指挥才行动。由于是第一次玩,有部分幼儿不是能够听指挥,要多练习。
活动反思:
1.必须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能认真听课,明白上课的内容,这样对以后的上课都有帮助,能起到事半功在倍的效果。
2.对于新授的“左右转弯走”,最好有教具辅助。比如说,用小黑板或卡片,老师在上面画好具体的走向图,在教学实践前出示给学生看,使其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明确的表象,接下来的上课就方便了些。
3.选中的排头的反应能力与方向感必须较好,能较好、较快的明白老师的意图、掌握老师教的动作。不然的话,排头一错,下面的队伍就更乱了。
6、小班安全不急等一等教案
活动目标:
1、在需要的时候暂时不满足是能耐心等待。
2、运用观察、记忆的方法,尝试需找自己的饿玩具。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教学大书、幼儿用书、教学CD、幼儿带来的各种玩具,用布盖好
活动过程:
1、猜猜,这个下面藏着什么?哇是这么多的玩具
2、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自己的玩具所在位置和玩具大小及玩具的颜色
3、幼儿自由认识玩具
4、玩具想和你们玩捉迷藏的 游戏它们藏在下面,你们找对了,就可以拿出来玩了。
5、引导幼儿找到自己的玩具,使每个幼儿都有玩具。
6、如果幼儿没有拿到自己的玩具,别急,等一等我们再来一次。
7、小班社会学会拨打报急电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知道几个常用的报急电话,并学会拨打报急电话。
2、教育幼儿不玩火,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幻灯机、幻灯片;电话一部;图画 3 幅。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观看第一张幻灯,引起幼儿的兴趣。
1、一天,小明独自在家,忽然有人来敲门,透过窗子,他看到一个陌生人,小明没开门,这时,陌生人开始撬小明家的门。
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明该怎么办呢?”
2、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3、教师说:“下面我们来看小明是怎么做的。”(拨打110)二、教幼儿学习打“110”。
1、出示电话机,请个别幼儿上来拨打。
2、教师示范讲解拨打报警电话:先拿起听筒,拨号码110,听到嘟嘟的几声长音,表示电话通了,对方接了电话以后,向对方讲清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警察叔叔接到电话后就会马上赶来把坏人抓住。
三、幼儿观看第二张幻灯,引导幼儿学习拨打急救电话。
1、小玲和奶奶在家正看着电视,奶奶突然昏倒在地上,小玲急得哭了起来。
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玲该怎么办?”(请小朋友动脑筋帮小玲想办法。)2、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3、教师说:“我们来看小玲是怎么做的。”(打电话给爸爸)4、让小朋友想一想最快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打急救电话。
5、教幼儿学打“120”。
四、观看第三张幻灯,引导幼儿学习拨打火警电话。
1、小强一个人在家时,玩起了火,不小心火烧到了床单上。
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强该怎么办?
2、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3、教师:我们来看看小强是怎么做的?(小强拿小杯子装了水去灭火)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不对?他应该怎么做?(拨打119)4、教师小结:在拨打电话之前,首先要记住你所要拨打的电话号码,电话接通后,就可以和对方通话了,别忘了告诉消防队的叔叔什么地方着火了。
五、游戏:“该打什么电话”
1、出示第一幅图画,一个小朋友在玩火,一不小心,火把窗帘烧着了。
师:这个时候,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请说对的小朋友来拨打电话进行模拟练习,学会如何向消防队叔叔报警)2、出示第二幅图画,有一个人骑车摔倒在地,这时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师:该打什么电话呢?(请说对的小朋友来拨打电话进行模拟练习,学会如何向急救中心报警)3、出示第三幅图画,有一位小朋友在街上迷路了。
师: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请个别小朋友来拨打电话进行模拟练习,学会如何向警察叔叔报警)六、教师引导幼儿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当我们遇到意外情况时,要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避开危险,保护自已和家人。
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在小朋友的心中产生了相互关爱的感体验,语言表达的更加流畅了。在以前的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不是很强,打电话这个活动带有很强的情境性,幼儿非常喜欢。此类活动中应让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活动还适合在家庭中进行!
8、中班体育太极你不急教案反思
摘要:当今的孩子被当做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我们幼儿园位于城郊结合的地方,大部分的幼儿是爷爷奶奶带的,他们只一味的娇惯孩子,不加强对孩子身体的锻炼。导致天气稍微一变化就会有很多幼儿容易生病。结合我园的情况特制定这次主题。
关键词:中班体育、武术、国粹、太极、素质
一、活动主题:国粹-武术
二、活动背景:
有一天早晨,我刚到幼儿园就接到一个电话,是家长打来给孩子请假的,问其原因是生病了。我们幼儿园位于城郊结合的地方,大部分的幼儿是爷爷奶奶带的,他们只一味的娇惯孩子,不加强对孩子身体的锻炼。导致天气稍微一变化就会有很多幼儿容易生病。结合我们幼儿园的特殊状况,抓住这个机会特制定了这次主题:国粹-武术。通过对武术的学习,增加幼儿的身体素质,远离疾病。
三、活动内容:《太极你不急》
四、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对武术太极的学习,增强幼儿身体素质。
2、幼儿在活动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太极拳套路,及推掌、收掌等动作。
3、通过活动让幼儿对中华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五、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马步;掌握太极顺口溜。
2、背景音乐两段,幼儿打太极视屏一段。
3、班级区角中已布置有太极动作分解图。
4、幼儿已掌握"切西瓜"游戏的玩法。
六、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视频,了解太极。
1、请幼儿欣赏视频-太极。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对中华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老师小结:在这段视频里我们小朋友看到的是:我们中华武术"太极拳",你们想学吗?那我们就一起出去玩个游戏吧。
(在音乐声中,孩子跟着老师做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到达活动场地。)
(二)、游戏"切西瓜":
幼儿围成圆站好,师发出口令"一个大西瓜",幼儿就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师发出口令"一个西瓜切两半",幼儿分开拉成两个圆圈,以此类推。
(三)、师幼共同学习太极拳:
1、播放音乐,教师进行太极拳表演。
师:老师今天打的这套太极拳和一个水果有关,谁能告诉我是哪种水果呢?(西瓜)
3、幼儿一边说顺口溜一边练习太极动作。
一个西瓜圆又圆(双手在胸前作太极抱球动作)
一刀下去成两半(一只手作扶西瓜状,另一只手作刀状绵绵地向下劈) 你一半来 (双手左捋)
他一半 (右捋)
给你你不要 (双掌略蓄劲向左前推)
给他他不收 (双掌略蓄劲向右前推)
那我怎么办 (双掌微快回收)。
4、教师分解动作,幼儿进一步学习:
教师分句教幼儿说顺口溜边分步教幼儿打太极拳。
(幼儿练习时教师提醒幼儿马步要稳,呼吸要自然)
(四)、播放音乐,师幼共同练习:
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说顺口溜打太极拳。
(五)、放松活动:
幼儿一边说顺口溜,一边做放松活动。
(123抖一抖,抖抖手臂,抖抖腿,抖呀抖呀抖呀抖;345拍一拍,拍拍手臂,拍拍腿,拍呀拍呀拍呀拍;567敲一敲,敲敲手臂,敲敲腿,敲呀敲呀敲呀敲。)
七、活动简析:
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很高,通过观看视频增加幼儿对学习太极的欲望。在教学中我采用先动后静的方法,开始我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而在学习太极动作时让孩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调整状态,使自己尽快的投入到太极动作的学习中。然而自编的顺口溜给本是缓慢、枯燥的太极动作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也更加吸引幼儿,使幼儿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资料收集:
《幼儿体育特色教育研究与设计》、《幼儿体育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9、小班安全教案《不急等一等》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需要的时候暂时不满足是能耐心等待。
2、运用观察、记忆的方法,尝试需找自己的饿玩具。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教学大书、幼儿用书、教学CD、幼儿带来的各种玩具,用布盖好
活动过程:
1、猜猜,这个下面藏着什么?哇是这么多的玩具
2、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自己的玩具所在位置和玩具大小及玩具的颜色
3、幼儿自由认识玩具
4、玩具想和你们玩捉迷藏的 游戏它们藏在下面,(.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你们找对了,就可以拿出来玩了。
5、引导幼儿找到自己的玩具,使每个幼儿都有玩具。
6、如果幼儿没有拿到自己的玩具,别急,等一等我们再来一次。
活动反思:
幼儿知道了游泳时不能随便离开大人,要远离水深的地方,不要玩水。
10、中班下学期体育教案《太极你不急》含反思
摘要:当今的孩子被当做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我们幼儿园位于城郊结合的地方,大部分的幼儿是爷爷奶奶带的,他们只一味的娇惯孩子,不加强对孩子身体的锻炼。导致天气稍微一变化就会有很多幼儿容易生病。结合我园的情况特制定这次主题。
一、活动主题:国粹-武术
二、活动背景:
有一天早晨,我刚到幼儿园就接到一个电话,是家长打来给孩子请假的,问其原因是生病了。我们幼儿园位于城郊结合的地方,大部分的幼儿是爷爷奶奶带的,他们只一味的娇惯孩子,不加强对孩子身体的锻炼。导致天气稍微一变化就会有很多幼儿容易生病。结合我们幼儿园的特殊状况,抓住这个机会特制定了这次主题:国粹-武术。通过对武术的学习,增加幼儿的身体素质,远离疾病。
三、活动内容:《太极你不急》
四、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对武术太极的学习,增强幼儿身体素质。
2、幼儿在活动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太极拳套路,及推掌、收掌等动作。
3、通过活动让幼儿对中华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五、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马步;掌握太极顺口溜。
2、背景音乐两段,幼儿打太极视屏一段。
3、班级区角中已布置有太极动作分解图。
4、幼儿已掌握"切西瓜"游戏的玩法。
六、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视频,了解太极。
1、请幼儿欣赏视频-太极。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对中华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老师小结:在这段视频里我们小朋友看到的是:我们中华武术"太极拳",你们想学吗?那我们就一起出去玩个游戏吧。
(在音乐声中,孩子跟着老师做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到达活动场地。)
(二)游戏"切西瓜":
幼儿围成圆站好,师发出口令"一个大西瓜",幼儿就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师发出口令"一个西瓜切两半",幼儿分开拉成两个圆圈,以此类推。
(三)师幼共同学习太极拳:
1、播放音乐,教师进行太极拳表演。
师:老师今天打的这套太极拳和一个水果有关,谁能告诉我是哪种水果呢?(西瓜)
2、幼儿一边说顺口溜一边练习太极动作。
一个西瓜圆又圆(双手在胸前作太极抱球动作)
一刀下去成两半(一只手作扶西瓜状,另一只手作刀状绵绵地向下劈)你一半来(双手左捋)
他一半(右捋)
给你你不要(双掌略蓄劲向左前推)
给他他不收(双掌略蓄劲向右前推)
那我怎么办(双掌微快回收)。
3、教师分解动作,幼儿进一步学习:
教师分句教幼儿说顺口溜边分步教幼儿打太极拳。
(幼儿练习时教师提醒幼儿马步要稳,呼吸要自然)
(四)播放音乐,师幼共同练习:
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说顺口溜打太极拳。
(五)放松活动:
幼儿一边说顺口溜,一边做放松活动。
(123抖一抖,抖抖手臂,抖抖腿,抖呀抖呀抖呀抖;345拍一拍,拍拍手臂,拍拍腿,拍呀拍呀拍呀拍;567敲一敲,敲敲手臂,敲敲腿,敲呀敲呀敲呀敲。)
七、活动简析:
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很高,通过观看视频增加幼儿对学习太极的欲望。在教学中我采用先动后静的方法,开始我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而在学习太极动作时让孩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调整状态,使自己尽快的投入到太极动作的学习中。然而自编的顺口溜给本是缓慢、枯燥的太极动作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也更加吸引幼儿,使幼儿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资料收集:《幼儿体育特色教育研究与设计》、《幼儿体育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11、中班优秀体育活动教案《国粹―太极你不急》含反思
当今的孩子被当做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我们幼儿园位于城郊结合的地方,大部分的幼儿是爷爷奶奶带的,他们只一味的娇惯孩子,不加强对孩子身体的锻炼。导致天气稍微一变化就会有很多幼儿容易生病。结合我园的情况特制定这次主题。
一、活动主题:国粹-武术
二、活动背景:
有一天早晨,我刚到幼儿园就接到一个电话,是家长打来给孩子请假的,问其原因是生病了。我们幼儿园位于城郊结合的地方,大部分的幼儿是爷爷奶奶带的,他们只一味的娇惯孩子,不加强对孩子身体的锻炼。导致天气稍微一变化就会有很多幼儿容易生病。结合我们幼儿园的特殊状况,抓住这个机会特制定了这次主题:国粹-武术。通过对武术的学习,增加幼儿的身体素质,远离疾病。
三、活动内容:《太极你不急》
四、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对武术太极的学习,增强幼儿身体素质。
2、幼儿在活动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太极拳套路,及推掌、收掌等动作。
3、通过活动让幼儿对中华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五、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马步;掌握太极顺口溜。
2、背景音乐两段,幼儿打太极视屏一段。
3、班级区角中已布置有太极动作分解图。
4、幼儿已掌握"切西瓜"游戏的玩法。
六、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视频,了解太极。
1、请幼儿欣赏视频-太极。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对中华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小结:在这段视频里我们小朋友看到的是:我们中华武术"太极拳",你们想学吗?那我们就一起出去玩个游戏吧。
(在音乐声中,孩子跟着老师做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到达活动场地。)
(二)、游戏"切西瓜":
幼儿围成圆站好,师发出口令"一个大西瓜",幼儿就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师发出口令"一个西瓜切两半",幼儿分开拉成两个圆圈,以此类推。
(三)、师幼共同学习太极拳:
1、播放音乐,教师进行太极拳表演。
师:老师今天打的这套太极拳和一个水果有关,谁能告诉我是哪种水果呢?(西瓜)
3、幼儿一边说顺口溜一边练习太极动作。
一个西瓜圆又圆(双手在胸前作太极抱球动作)一刀下去成两半(一只手作扶西瓜状,另一只手作刀状绵绵地向下劈)你一半来(双手左捋)他一半(右捋)给你你不要(双掌略蓄劲向左前推)给他他不收(双掌略蓄劲向右前推)那我怎么办(双掌微快回收)。
4、教师分解动作,幼儿进一步学习:
教师分句教幼儿说顺口溜边分步教幼儿打太极拳。
(幼儿练习时教师提醒幼儿马步要稳,呼吸要自然)
(四)、播放音乐,师幼共同练习:
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说顺口溜打太极拳。
(五)、放松活动:
幼儿一边说顺口溜,一边做放松活动。
(123抖一抖,抖抖手臂,抖抖腿,抖呀抖呀抖呀抖;345拍一拍,拍拍手臂,拍拍腿,拍呀拍呀拍呀拍;567敲一敲,敲敲手臂,敲敲腿,敲呀敲呀敲呀敲。)
七、活动简析:
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很高,通过观看视频增加幼儿对学习太极的欲望。在教学中我采用先动后静的方法,开始我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而在学习太极动作时让孩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调整状态,使自己尽快的投入到太极动作的学习中。然而自编的顺口溜给本是缓慢、枯燥的太极动作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也更加吸引幼儿,使幼儿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反思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体和谐发展。它将“体”放在首位,强调了“体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体育活动《好玩的沙包》是培养幼儿练习双腿夹住大沙包跳的动作,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能用双腿内侧夹住沙包,控制腿部肌肉,双腿连续向前跳;培养幼儿坚持完成任务的习惯,体验玩沙包的乐趣。整堂课以幼儿喜欢的袋鼠小动物贯穿整个活动过程程。课中,我做了以下几点:
1.创设宽松的氛围,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激活幼儿的自信心。
2.在活动中,我和幼儿是母女(子)关系,让幼儿信赖老师,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得到教师的肯定更有益于幼儿产生自信心。
3.扮演角色,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当然也需改进的地方,如全体幼儿都是一次性参加,活动中因幼儿人数多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会寻找空地方,所以在运动时显得拥挤,可以将全班幼儿分两组进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