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大树挠痒痒》PPT课件中班音乐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幼儿园课件 > 中班ppt > 中班音乐ppt

《我给大树挠痒痒》PPT课件中班音乐

时间:2022-10-04 11:44:52

《我给大树挠痒痒》PPT课件中班音乐

1、中班音乐我给大树挠痒痒教案

  活动目标:

  1、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引导孩子进行歌词创编,并大胆地表现。

  4、通过朗读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分三声部朗诵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农场的一家

  背景图:大树、花朵、草地、蘑菇

  小动物:毛毛虫、蜻蜓、蝴蝶、蚂蚁、小鸟

  活动过程:

  一、节奏听辩:

  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哪儿?(出示农家小院画面)

  生答:“农家小院。”

  在这美丽的农家小院里,住着花公鸡先生一家。(出示图片)教师介绍:这是花公鸡先生,这是他的太太老母鸡,这是他们的女儿小鸡宝宝。大公鸡先生一家平时说话的声音是各具特点:你们猜猜大公鸡是怎样说话的?老母鸡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小鸡宝宝呢?(教师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模仿大公鸡先生一家说话的声音。)我们来听听小鸡宝宝是怎样说话的。课件:叽叽叽叽|叽叽叽||提醒:小鸡的叫声中间不能断开来呀!

  二、节奏练习和分声部练习:

  1、小朋友们你们根据我的提示来学学花公鸡一家的叫声,好吗?

  出示儿歌:

  美丽的农场里,花公鸡早早起,喔喔喔︳喔喔喔︳,

  公鸡叫得真开心,叫醒了大母鸡,咯咯咯咯嗒︳咯咯咯咯嗒

  母鸡下了蛋,焐出了小小鸡,

  叽叽叽叽︳叽叽叽︳小鸡小鸡笑嘻嘻。

  公鸡啼:喔喔喔︳喔喔喔︳

  母鸡叫:咯咯咯咯嗒︳咯咯咯咯嗒︳

  小鸡唱:叽叽叽叽︳叽叽叽︳

  2、分角色朗诵儿歌。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有趣吗?如果我们分角色读会更有趣。

  哪一组愿意当大公鸡?大公鸡怎样叫?儿歌里大公鸡的叫声都交给你们了,哪一组愿意当老母鸡?哪一组愿意当小小鸡?

  我们先来试一试。

  公鸡啼:喔喔喔︳喔喔喔︳

  母鸡叫:咯咯咯咯嗒︳咯咯咯咯嗒︳

  小鸡唱:叽叽叽叽︳叽叽叽︳

  小朋友们你们真棒!我们来完整地朗诵一遍,轮到小动物叫时你们要各自负责好自己的声部

  三、导入新课:

  花公鸡先生一家上学的上学,工作的工作,农家小院渐渐静了下来。(出现哭泣声)咦,是谁在哭呀?(出现动画)原来是大树妈妈在伤心地哭呢!你有什么办法使她高兴起来吗?

  1、激发兴趣:

  “我有办法!我有办法!我要给大树挠痒痒。”哇!瞧!谁来了?毛毛虫爬出来了,它想给大树挠痒痒,小朋友们想一想毛毛虫会怎样给大树挠痒痒?(幼儿创编挠痒痒的动作)毛毛虫躲进大树的手臂和胳肢窝里挠痒痒,毛毛虫的身体扭呀扭呀,大树一下子笑了。

  (2)提问:毛毛虫是怎么挠大树的痒痒的?幼儿自由做扭屁股的动作。

  边扭边念歌词,呀,毛毛虫扭屁股的节奏和小鸡唱歌的节奏是一样的。出示课件:扭扭扭扭︳扭扭扭︳

  (3)提问:大树会怎样笑起来呢?听我学一学:哈哈哈哈|哈哈哈||(课件)

  2、学习歌曲。

  (1)、小朋友们,听,毛毛虫边挠痒痒边唱起了好听的歌曲。(教师边演示边清唱歌曲)幼儿倾听歌曲音乐。

  (2)、熟悉歌曲,提问:歌曲中毛毛虫是怎样挠大树的痒痒?你能把这句话唱出来吗?大树是怎样笑的?谁来唱一唱。

  (3)、我们看着图片来唱一唱,你们觉得“挠痒痒”有趣吗?怎样做动作才更有趣?请幼儿自由想象“挠痒痒”的动作怎样表现。

  (4)、我们用最有趣的动作来给大树挠挠痒痒,好吗?(课件大树哭)

  3、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1)、课件:看看,这片绿草地上还有些什么?(花朵、小草、蘑菇)它们高兴吗?(不高兴)附图片:

  怎样使它们高兴起来?(给它们挠痒痒)教师讲述歌词:毛毛虫呀,扭出来呀,扭扭扭扭扭扭扭,谁笑了呢?花朵花朵笑起来呀,哈哈哈哈哈哈哈。你能把花朵也唱到歌曲里去吗?

  (2)、依次类推,仿编出有关小草、蘑菇的歌曲。

  (3)、呀,我们编出了三首好听的歌曲,我们联起来唱一唱,好吗?

  看课件唱歌曲。

  4、我们来变一条大毛毛虫,到草地上去玩一玩吧!谁来当毛毛虫的头,其他小朋友一个一个地跟上来,我们跟客人老师再见。

  附歌曲:

  1=C3/4

  5654∣3521∣135363∣5--∣

  毛毛虫呀,扭出来呀,扭扭扭扭扭扭扭,

  5654∣3521∣135432∣1--||

  小树小树,笑起来笑呀,哈哈哈哈哈哈哈

2、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我给大树挠痒痒》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挠痒痒》

  活动目标:

  1、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引导幼儿进行歌词创编,并大胆地表现。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重点: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难点:幼儿进行歌词创编,并大胆地表现。

  活动准备:

  课件:课件、毛毛虫头饰

  活动过程:

  一、节奏听辩:

  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哪儿?(出示农家小院画面)

  在这美丽的农家小院里,住着花公鸡先生一家。(出示图片)教师介绍:这是花公鸡先生,这是他的太太老母鸡,这是他们的女儿小鸡宝宝。大公鸡先生一家平时说话的声音是各具特点:你们猜猜大公鸡是怎样说话的?老母鸡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小鸡宝宝呢?(教师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模仿大公鸡先生一家说话的声音。)我们来听听小鸡宝宝是怎样说话的。课件:叽叽叽叽|叽叽叽||提醒:小鸡的叫声中间不能断开来的!

  二、导入新课:

  花公鸡先生一家上学的上学,工作的工作,农家小院渐渐静了下来。(出现哭泣声)咦,是谁在哭呀?(出现动画)原来是大树妈妈在伤心地哭呢!你有什么办法使她高兴起来吗?

  1、激发兴趣:

  “我有办法!我有办法!我要给大树挠痒痒。”哇!瞧!谁来了?毛毛虫爬出来了,它想给大树挠痒痒,小朋友们想一想毛毛虫会怎样给大树挠痒痒?(幼儿创编挠痒痒的动作)毛毛虫躲进大树的手臂和胳肢窝里挠痒痒,毛毛虫的身体扭呀扭呀,大树一下子笑了。

  (2)提问:毛毛虫是怎么挠大树的痒痒的?幼儿自由做扭屁股的动作。

  边扭边念歌词,呀,毛毛虫扭屁股的节奏和小鸡唱歌的节奏是一样的。出示课件:啦啦啦啦啦啦啦︳

  (3)提问:大树会怎样笑起来呢?听我学一学:哈哈哈哈|哈哈哈||(课件)

  2、学习歌曲。

  (1)、小朋友们,听,毛毛虫边挠痒痒边唱起了好听的歌曲。(教师边演示边清唱歌曲)幼儿倾听歌曲音乐。

  (2)、熟悉歌曲,提问:歌曲中毛毛虫是怎样挠大树的痒痒?你能把这句话唱出来吗?大树是怎样笑的?(3)请幼儿找到好朋友,一个做大树,一个做毛毛虫,表演歌曲。

  3、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1)、课件:看看,这片绿草地上还有些什么?(花朵、蘑菇)它们高兴吗?(不高兴)附图片:

  怎样使它们高兴起来?(给它们挠痒痒)教师讲述歌词:毛毛虫呀,爬出来呀,啦啦啦啦啦啦啦,谁笑了呢?花朵花朵笑起来呀,哈哈哈哈哈哈哈。你能把花朵也唱到歌曲里去吗?

  (2)、依次类推,仿编出有关蘑菇的歌曲。

  (3)、呀,我们编出了三首好听的歌曲,我们联起来唱一唱,好吗?

  看课件唱歌曲。

  4、我们来变一条大毛毛虫,到草地上去玩一玩吧!谁来当毛毛虫的头,其他小朋友一个一个地跟上来。

  活动反思:

  挠痒痒是出自小班建构书里的一节音乐课,是一首非常有趣快乐的儿歌。活动目标为:体验歌曲带来的愉悦情绪;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现挠痒痒的乐趣。幼儿天性喜欢快乐,快乐的活动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挠痒痒是小班幼儿嬉戏和用来表达亲密的方式之一。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考虑到小班的年龄特点,纯粹的歌唱活动,就会很单调,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会很高,所以设计成了音乐游戏,以游戏为主。幼儿喜欢,参与性高,课堂就会活跃。这次活动《挠痒痒》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旨在通过师幼和幼幼在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的同时,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3、中班音乐优秀教案《我给大树挠痒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课件:农场的一家

  背景图:大树、花朵、草地、蘑菇

  小动物:毛毛虫、蜻蜓、蝴蝶、蚂蚁、小鸟

  活动过程:

  一、节奏听辩:

  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哪儿?(出示农家小院画面)

  生答:“农家小院。”

  在这美丽的农家小院里,住着花公鸡先生一家。(出示图片)教师介绍:这是花公鸡先生,这是他的太太老母鸡,这是他们的女儿小鸡宝宝。大公鸡先生一家平时说话的声音是各具特点:你们猜猜大公鸡是怎样说话的?老母鸡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小鸡宝宝呢?(教师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模仿大公鸡先生一家说话的声音。)我们来听听小鸡宝宝是怎样说话的。课件:叽叽叽叽|叽叽叽||提醒:小鸡的叫声中间不能断开来呀!

  二、节奏练习和分声部练习:

  1、小朋友们你们根据我的提示来学学花公鸡一家的叫声,好吗?

  出示儿歌:

  美丽的农场里,花公鸡早早起,喔喔喔︳喔喔喔︳,

  公鸡叫得真开心,叫醒了大母鸡,咯咯咯咯嗒︳咯咯咯咯嗒

  母鸡下了蛋,焐出了小小鸡,

  叽叽叽叽︳叽叽叽︳小鸡小鸡笑嘻嘻。

  公鸡啼:喔喔喔︳喔喔喔︳

  母鸡叫:咯咯咯咯嗒︳咯咯咯咯嗒︳

  小鸡唱:叽叽叽叽︳叽叽叽︳

  2、分角色朗诵儿歌。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有趣吗?如果我们分角色读会更有趣。

  哪一组愿意当大公鸡?大公鸡怎样叫?儿歌里大公鸡的叫声都交给你们了,哪一组愿意当老母鸡?哪一组愿意当小小鸡?

  我们先来试一试。

  公鸡啼:喔喔喔︳喔喔喔︳

  母鸡叫:咯咯咯咯嗒︳咯咯咯咯嗒︳

  小鸡唱:叽叽叽叽︳叽叽叽︳

  小朋友们你们真棒!我们来完整地朗诵一遍,轮到小动物叫时你们要各自负责好自己的声部

  三、导入新课:

  花公鸡先生一家上学的上学,工作的工作,农家小院渐渐静了下来。“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出现哭泣声)咦,是谁在哭呀?(出现动画)原来是大树妈妈在伤心地哭呢!你有什么办法使她高兴起来吗?

  1、激发兴趣:

  “我有办法!我有办法!我要给大树挠痒痒。”哇!瞧!谁来了?毛毛虫爬出来了,它想给大树挠痒痒,小朋友们想一想毛毛虫会怎样给大树挠痒痒?(幼儿创编挠痒痒的动作)毛毛虫躲进大树的手臂和胳肢窝里挠痒痒,毛毛虫的身体扭呀扭呀,大树一下子笑了。

  (2)提问:毛毛虫是怎么挠大树的痒痒的?幼儿自由做扭屁股的动作。

  边扭边念歌词,呀,毛毛虫扭屁股的节奏和小鸡唱歌的节奏是一样的。出示课件:扭扭扭扭︳扭扭扭︳

  (3)提问:大树会怎样笑起来呢?听我学一学:哈哈哈哈|哈哈哈||(课件)

  2、学习歌曲。

  (1)、小朋友们,听,毛毛虫边挠痒痒边唱起了好听的歌曲。(教师边演示边清唱歌曲)幼儿倾听歌曲音乐。

  (2)、熟悉歌曲,提问:歌曲中毛毛虫是怎样挠大树的痒痒?你能把这句话唱出来吗?大树是怎样笑的?谁来唱一唱。

  (3)、我们看着图片来唱一唱,你们觉得“挠痒痒”有趣吗?怎样做动作才更有趣?请幼儿自由想象“挠痒痒”的动作怎样表现。

  (4)、我们用最有趣的动作来给大树挠挠痒痒,好吗?(课件大树哭)

  3、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1)、课件:看看,这片绿草地上还有些什么?(花朵、小草、蘑菇)它们高兴吗?(不高兴)附图片:

  怎样使它们高兴起来?(给它们挠痒痒)教师讲述歌词:毛毛虫呀,扭出来呀,扭扭扭扭扭扭扭,谁笑了呢?花朵花朵笑起来呀,哈哈哈哈哈哈哈。你能把花朵也唱到歌曲里去吗?

  (2)、依次类推,仿编出有关小草、蘑菇的歌曲。

  (3)、呀,我们编出了三首好听的歌曲,我们联起来唱一唱,好吗?

  看课件唱歌曲。

  4、我们来变一条大毛毛虫,到草地上去玩一玩吧!谁来当毛毛虫的头,其他小朋友一个一个地跟上来,我们跟客人老师再见。

  附歌曲:

  1=C3/4

  5654∣3521∣135363∣5--∣

  毛毛虫呀,扭出来呀,扭扭扭扭扭扭扭,

  5654∣3521∣135432∣1--||

  小树小树,笑起来笑呀,哈哈哈哈哈哈哈

  活动反思:

  挠痒痒是出自小班建构书里的一节音乐课,是一首非常有趣快乐的儿歌。活动目标为:体验歌曲带来的愉悦情绪;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现挠痒痒的乐趣。幼儿天性喜欢快乐,快乐的活动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挠痒痒是小班幼儿嬉戏和用来表达亲密的方式之一。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考虑到小班的年龄特点,纯粹的歌唱活动,就会很单调,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会很高,所以设计成了音乐游戏,以游戏为主。幼儿喜欢,参与性高,课堂就会活跃。这次活动《挠痒痒》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旨在通过师幼和幼幼在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的同时,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4、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给大树挠痒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引导孩子进行歌词创编,并大胆地表现。

  4、通过朗读儿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分三声部朗诵的能力。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6、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课件:农场的一家

  背景图:大树、花朵、草地、蘑菇

  小动物:毛毛虫、蜻蜓、蝴蝶、蚂蚁、小鸟

  活动过程:

  一、节奏听辩:

  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哪儿?(出示农家小院画面)

  生答:“农家小院。”

  在这美丽的农家小院里,住着花公鸡先生一家。(出示图片)教师介绍:这是花公鸡先生,这是他的太太老母鸡,这是他们的女儿小鸡宝宝。大公鸡先生一家平时说话的声音是各具特点:你们猜猜大公鸡是怎样说话的?老母鸡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小鸡宝宝呢?(教师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模仿大公鸡先生一家说话的声音。)我们来听听小鸡宝宝是怎样说话的。课件:叽叽叽叽|叽叽叽||提醒:小鸡的叫声中间不能断开来呀!

  二、节奏练习和分声部练习:

  1、小朋友们你们根据我的提示来学学花公鸡一家的叫声,好吗?

  出示儿歌:

  美丽的农场里,花公鸡早早起,喔喔喔︳喔喔喔,

  公鸡叫得真开心,叫醒了大母鸡,咯咯咯咯嗒︳咯咯咯咯嗒

  母鸡下了蛋,焐出了小小鸡,

  叽叽叽叽︳叽叽叽︳小鸡小鸡笑嘻嘻。

  公鸡啼:喔喔喔︳喔喔喔︳

  母鸡叫:咯咯咯咯嗒︳咯咯咯咯嗒︳

  小鸡唱:叽叽叽叽︳叽叽叽︳

  2、分角色朗诵儿歌。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有趣吗?如果我们分角色读会更有趣。

  哪一组愿意当大公鸡?大公鸡怎样叫?儿歌里大公鸡的叫声都交给你们了,哪一组愿意当老母鸡?哪一组愿意当小小鸡?

  我们先来试一试。

  公鸡啼:喔喔喔︳喔喔喔︳

  母鸡叫:咯咯咯咯嗒︳咯咯咯咯嗒︳

  小鸡唱:叽叽叽叽︳叽叽叽︳

  小朋友们你们真棒!我们来完整地朗诵一遍,轮到小动物叫时你们要各自负责好自己的声部

  三、导入新课:

  花公鸡先生一家上学的上学,工作的工作,农家小院渐渐静了下来。(出现哭泣声)咦,是谁在哭呀?(出现动画)原来是大树妈妈在伤心地哭呢!你有什么办法使她高兴起来吗?

  1、激发兴趣:

  “我有办法!我有办法!我要给大树挠痒痒。”哇!瞧!谁来了?毛毛虫爬出来了,它想给大树挠痒痒,小朋友们想一想毛毛虫会怎样给大树挠痒痒?(幼儿创编挠痒痒的动作)毛毛虫躲进大树的手臂和胳肢窝里挠痒痒,毛毛虫的身体扭呀扭呀,大树一下子笑了。

  (2)提问:毛毛虫是怎么挠大树的痒痒的?幼儿自由做扭屁股的动作。

  边扭边念歌词,呀,毛毛虫扭屁股的节奏和小鸡唱歌的节奏是一样的。出示课件:扭扭扭扭︳扭扭扭︳

  (3)提问:大树会怎样笑起来呢?听我学一学:哈哈哈哈|哈哈哈||(课件)

  2、学习歌曲。

  (1)小朋友们,听,毛毛虫边挠痒痒边唱起了好听的歌曲。(教师边演示边清唱歌曲)幼儿倾听歌曲音乐。

  (2)熟悉歌曲,提问:歌曲中毛毛虫是怎样挠大树的痒痒?你能把这句话唱出来吗?大树是怎样笑的?谁来唱一唱。

  (3)我们看着图片来唱一唱,你们觉得“挠痒痒”有趣吗?怎样做动作才更有趣?请幼儿自由想象“挠痒痒”的动作怎样表现。

  (4)我们用最有趣的动作来给大树挠挠痒痒,好吗?(课件大树哭)

  3、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1)课件:看看,这片绿草地上还有些什么?(花朵、小草、蘑菇)它们高兴吗?(不高兴)附图片:

  怎样使它们高兴起来?(给它们挠痒痒)教师讲述歌词:毛毛虫呀,扭出来呀,扭扭扭扭扭扭扭,谁笑了呢?花朵花朵笑起来呀,哈哈哈哈哈哈哈。你能把花朵也唱到歌曲里去吗?

  (2)依次类推,仿编出有关小草、蘑菇的歌曲。

  (3)呀,我们编出了三首好听的歌曲,我们联起来唱一唱,好吗?

  看课件唱歌曲。

  4、我们来变一条大毛毛虫,到草地上去玩一玩吧!谁来当毛毛虫的头,其他小朋友一个一个地跟上来,我们跟客人老师再见。

  附歌曲:

  1=C3/4

  5654∣3521∣135363∣5--∣

  毛毛虫呀,扭出来呀,扭扭扭扭扭扭扭,

  5654∣3521∣135432∣1--||

  小树小树,笑起来笑呀,哈哈哈哈哈哈哈

  活动反思:

  挠痒痒是一首欢快、有趣的歌曲,它以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为切入口,表现了挠痒痒时那种快乐的情感。幼儿好动,好模仿,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而乐曲中可爱的毛毛虫,快乐的大树更是幼儿模仿的对象,通过情景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夸张的进行表现,同时,也促进了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5、中班语言教案:我给奶奶挠痒痒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给奶奶挠痒痒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知道要关心老人。

  2、通过观看情景表演的方式,感知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3、能与同伴合作轮流抓痒痒,体验抓痒痒的感受和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和一位小朋友排练儿歌情景表演。

  2、扮演奶奶的道具,例如:头巾、眼镜等。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故事表演,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谁?对了,我是老奶奶,哎哟!我的背后痒痒了,让我自己来抓一抓吧,哎,够不着,抓不到怎么办?

  幼儿:奶奶别着急,我来帮你抓痒痒。

  幼儿边念儿歌边根据儿歌内容表演相应的抓痒动作。老师配合表现奶奶笑哈哈的样子。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你看见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小宝宝为什么要帮奶奶抓背?他是怎样帮奶奶抓背的?奶奶高兴吗?

  3、再次欣赏儿歌表演。

  4、看表演儿歌,鼓励幼儿跟着小朋友一起朗诵儿歌。

  5、学习表演儿歌《抓痒》。

  启发并鼓励幼儿根据每一句儿歌的内容,尝试探索用身体动作表演儿歌。教师:奶奶年纪大,背痒没办法,做什么动作表演呢?……

  带领幼儿完整地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重点引导幼儿感知练习:轻轻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抓痒痒。

  6、感知体验抓痒痒的身体反应,体验痒痒的乐趣。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抓到胳肢窝,奶奶就笑哈哈呢?

  教师:你知道抓哪里会有痒痒的感觉?你知道怎样抓会有痒痒的感觉呢?幼儿与同伴相互抓一抓痒痒,探索感知抓痒痒的奇妙感受,提醒幼儿注意动作不要太重,以免伤寒对方。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抓痒的感受,交流抓痒痒的经验。

  7、教育幼儿关心老人。

  教师:小宝宝真可爱,奶奶背痒能主动关心她,小朋友,你在家里也关心老人吗?你是怎样关心他们的?

  欣赏教师表演歌曲《好娃娃》。鼓励幼儿也做个关心、尊敬老人的好娃娃。  活动开始时教师与幼儿表演儿歌内容,引起幼儿的 兴趣。活动中让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上的画面,让幼儿看图了解儿歌内容,倾听教师朗诵儿歌。

6、小班音乐我给花儿挠痒痒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毛毛虫的服装,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活动教具讲故事:哇!毛毛虫爬出来了,花朵说:"我才不怕!"毛毛虫使劲的喊:"我来了--,我来了--"花朵一点都不怕,毛毛虫躲进花朵的手臂和胳肢窝里挠痒痒,花朵一下子笑了,许多花瓣就掉下来了。

  (2)提问:小花瓣是怎样掉下来的?幼儿自由做花瓣掉下的动作。

  2、激发兴趣:

  (1)幼儿倾听歌曲音乐。

  (2)熟悉歌曲,提问:歌曲中哪里是毛毛虫在挠花宝宝的痒痒?花朵是怎样笑的?

  (3)你们觉得"挠痒痒"有趣吗?怎样做动作才更有趣?请幼儿自由想象"挠痒痒"的动作怎样表现。

  (4)请幼儿进行趣味表演。

  3、趣味游戏:

  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花朵,唱到"笑呀,笑起来"时,教师挠花朵的痒痒,幼儿自由笑,并作出花瓣落地的样子。(角色可互换)附歌曲: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是不错的,我做到以点带面,循环渐进并以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我觉得孩子对整个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我的不足之处是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学具准备得不够,加上讲解游戏规则的时候不够明确,导致有的孩子对角色模糊,还有在游戏中给孩子定的位置比较呆板,并且对歌曲节奏掌握得不太到位。

  我要改进的是:1.教学具一定要准备好20个,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知道带有头饰的是花朵,没有带头饰的是毛毛虫,,明确幼儿先是一对一的进行游戏,再进行一对二或一对三的游戏。2.幼儿进行第二次游戏的时候,我把毛毛虫和花朵分成两边,面对面,距离拉大点,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自己的角色,让幼儿自由发挥扭的动作去给花朵挠痒痒。3.自己要抓稳歌曲的节奏,要求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游戏。

7、小班音乐活动我给花儿挠痒痒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毛毛虫的服装,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活动教具讲故事:哇!毛毛虫爬出来了,花朵说:“我才不怕!”毛毛虫使劲的喊:“我来了——,我来了——”花朵一点都不怕,毛毛虫躲进花朵的手臂和胳肢窝里挠痒痒,花朵一下子笑了,许多花瓣就掉下来了。

  (2)提问:小花瓣是怎样掉下来的?幼儿自由做花瓣掉下的动作。

  2、激发兴趣:

  (1)幼儿倾听歌曲音乐。

  (2)熟悉歌曲,提问:歌曲中哪里是毛毛虫在挠花宝宝的痒痒?花朵是怎样笑的?

  (3)你们觉得“挠痒痒”有趣吗?怎样做动作才更有趣?请幼儿自由想象“挠痒痒”的动作怎样表现。

  (4)请幼儿进行趣味表演。

  3、趣味游戏:

  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花朵,唱到“笑呀,笑起来”时,教师挠花朵的痒痒,幼儿自由笑,并作出花瓣落地的样子。(角色可互换)

  附歌曲:

  1=C 3/4

  5 6 5 ∣ 3 1 2∣1 3 5 3 6 5∣3 - -∣××××××∣×- -∣

  毛毛虫 扭扭扭 扭呀 扭出 来 呀 扭扭扭扭扭扭 扭

  5 6 3 ∣ 2 1 2∣1 3 5 3 6 5∣3 - -∣××××××∣×- -∣

  小花朵 笑起来 笑呀 笑呀 笑 呀 哈哈哈哈哈哈 哈

  活动反思:

  在教材的选材上我着重趣味性,艺术性,这首歌曲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有模拟叫声并具有游戏性质,孩子们十分喜欢,学起来就有积极性。教学的设计上也十分新颖,首先用活动的教具向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幼儿很快掌握。其后配以有趣的音乐游戏,使整个活动充满童趣。在组织教学中,教师的语气是儿童化、趣味性的;表情是丰富的、多彩的;动作是有童趣的、夸张的,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高涨,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孩子们做出了让你忍俊不禁的种种有趣动作表现,他们自己也被这种活跃的气氛感染每个人的脸上充满笑容。此次活动使我感到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首要前提,只有幼儿的主动参与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愿将每一个幼儿带进艺术的美好的境界中,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8、小班音乐优质课我给花儿挠痒痒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挠痒痒是每个孩子都有的经验,每当挠痒痒都会发出愉快的笑声,而快乐的情绪总能感染周围的人,因此就设计本次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与同伴接触与交流,彼此成为好朋友,引发孩子对音乐感知和情感表达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会亲近同伴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2.运用有趣的动作,表现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与伙伴合作游戏

  难点:区分花朵和毛毛虫的动作和音乐

  活动准备

  毛毛虫指偶、花朵头饰、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学动作入场。

  2.幼儿倾听歌曲,熟悉内容并模仿毛毛虫和花的动作。

  (1)听音乐,提问:歌曲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它为什么笑?(.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出示毛毛虫及花朵,让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做毛毛虫和花的动作。)

  ( 2 ) 教师:哇!毛毛虫扭的可真好,毛毛虫刚才是怎么扭的,谁来试一试?如果你是花儿你是怎样笑的?(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肢体部位来大幅度的扭,并带领幼儿练习。)

  3.游戏:我给花儿挠痒痒。通过毛毛虫和花朵来示范“挠痒痒”的游戏玩法。

  (1)第一次游戏:女孩扮演花儿,男孩扮演毛毛虫,幼儿合作游戏。

  (2)第二次游戏:女孩扮演毛毛虫,男孩扮演花儿,让幼儿有表情有节奏的玩游戏。

  (3)第三次游戏:幼儿自由选择毛毛虫和花朵的角色,听音乐做游戏,学会有礼貌的合作游戏。

  4.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是不错的,我做到以点带面,循环渐进并以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我觉得孩子对整个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我的不足之处是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学具准备得不够,加上讲解游戏规则的时候不够明确,导致有的孩子对角色模糊,还有在游戏中给孩子定的位置比较呆板,并且对歌曲节奏掌握得不太到位。

  我要改进的是:1.教学具一定要准备好20个,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知道带有头饰的是花朵,没有带头饰的是毛毛虫,,明确幼儿先是一对一的进行游戏,再进行一对二或一对三的游戏。2.幼儿进行第二次游戏的时候,我把毛毛虫和花朵分成两边,面对面,距离拉大点,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自己的角色,让幼儿自由发挥扭的动作去给花朵挠痒痒。3.自己要抓稳歌曲的节奏,要求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游戏。

9、小班音乐《我给花儿挠痒痒》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挠痒痒是每个孩子都有的经验,每当挠痒痒都会发出愉快的笑声,而快乐的情绪总能感染周围的人,因此就设计本次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与同伴接触与交流,彼此成为好朋友,引发孩子对音乐感知和情感表达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会亲近同伴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2.运用有趣的动作,表现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与伙伴合作游戏

  难点:区分花朵和毛毛虫的动作和音乐

  活动准备

  毛毛虫指偶、花朵头饰、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学动作入场。

  2.幼儿倾听歌曲,熟悉内容并模仿毛毛虫和花的动作。

  (1)听音乐,提问:歌曲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它为什么笑?(出示毛毛虫及花朵,让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做毛毛虫和花的动作。)

  ( 2 ) 教师:哇!毛毛虫扭的可真好,毛毛虫刚才是怎么扭的,谁来试一试?如果你是花儿你是怎样笑的?(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肢体部位来大幅度的扭,并带领幼儿练习。)

  3.游戏:我给花儿挠痒痒。通过毛毛虫和花朵来示范“挠痒痒”的游戏玩法。

  (1)第一次游戏:女孩扮演花儿,男孩扮演毛毛虫,幼儿合作游戏。

  (2)第二次游戏:女孩扮演毛毛虫,男孩扮演花儿,让幼儿有表情有节奏的玩游戏。

  (3)第三次游戏:幼儿自由选择毛毛虫和花朵的角色,听音乐做游戏,学会有礼貌的合作游戏。

  4.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是不错的,我做到以点带面,循环渐进并以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我觉得孩子对整个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我的不足之处是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学具准备得不够,加上讲解游戏规则的时候不够明确,导致有的孩子对角色模糊,还有在游戏中给孩子定的位置比较呆板,并且对歌曲节奏掌握得不太到位。

  我要改进的是:1.教学具一定要准备好20个,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知道带有头饰的是花朵,没有带头饰的是毛毛虫,,明确幼儿先是一对一的进行游戏,再进行一对二或一对三的游戏。2.幼儿进行第二次游戏的时候,我把毛毛虫和花朵分成两边,面对面,距离拉大点,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自己的角色,让幼儿自由发挥扭的动作去给花朵挠痒痒。3.自己要抓稳歌曲的节奏,要求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游戏。

10、小班音乐公开课我给花儿挠痒痒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毛毛虫的服装,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活动教具讲故事:哇!毛毛虫爬出来了,花朵说:"我才不怕!"毛毛虫使劲的喊:"我来了--,我来了--"花朵一点都不怕,毛毛虫躲进花朵的手臂和胳肢窝里挠痒痒,花朵一下子笑了,许多花瓣就掉下来了。

  (2)提问:小花瓣是怎样掉下来的?幼儿自由做花瓣掉下的动作。

  2、激发兴趣:

  (1)幼儿倾听歌曲音乐。

  (2)熟悉歌曲,提问:歌曲中哪里是毛毛虫在挠花宝宝的痒痒?花朵是怎样笑的?

  (3)你们觉得"挠痒痒"有趣吗?怎样做动作才更有趣?请幼儿自由想象"挠痒痒"的动作怎样表现。

  (4)请幼儿进行趣味表演。

  3、趣味游戏:

  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花朵,唱到"笑呀,笑起来"时,教师挠花朵的痒痒,幼儿自由笑,并作出花瓣落地的样子。(角色可互换)附歌曲: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是不错的,我做到以点带面,循环渐进并以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我觉得孩子对整个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我的不足之处是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学具准备得不够,加上讲解游戏规则的时候不够明确,导致有的孩子对角色模糊,还有在游戏中给孩子定的位置比较呆板,并且对歌曲节奏掌握得不太到位。

  我要改进的是:1.教学具一定要准备好20个,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知道带有头饰的是花朵,没有带头饰的是毛毛虫,,明确幼儿先是一对一的进行游戏,再进行一对二或一对三的游戏。2.幼儿进行第二次游戏的时候,我把毛毛虫和花朵分成两边,面对面,距离拉大点,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自己的角色,让幼儿自由发挥扭的动作去给花朵挠痒痒。3.自己要抓稳歌曲的节奏,要求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游戏。

11、中班语言领域《我给奶奶挠痒痒》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知道要关心老人。

  2、通过观看情景表演的方式,感知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3、能与同伴合作轮流抓痒痒,体验抓痒痒的感受和乐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和一位小朋友排练儿歌情景表演。

  2、扮演奶奶的道具,例如:头巾、眼镜等。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故事表演,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谁?对了,我是老奶奶,哎哟!我的背后痒痒了,让我自己来抓一抓吧,哎,够不着,抓不到怎么办?

  幼儿:奶奶别着急,我来帮你抓痒痒。

  幼儿边念儿歌边根据儿歌内容表演相应的抓痒动作。老师配合表现奶奶笑哈哈的样子。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你看见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小宝宝为什么要帮奶奶抓背?他是怎样帮奶奶抓背的?奶奶高兴吗?

  3、再次欣赏儿歌表演。

  4、看表演儿歌,鼓励幼儿跟着小朋友一起朗诵儿歌。

  5、学习表演儿歌《抓痒》。

  启发并鼓励幼儿根据每一句儿歌的内容,尝试探索用身体动作表演儿歌。教师:奶奶年纪大,背痒没办法,做什么动作表演呢?……

  带领幼儿完整地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重点引导幼儿感知练习:轻轻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抓痒痒。

  6、感知体验抓痒痒的身体反应,体验痒痒的乐趣。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抓到胳肢窝,奶奶就笑哈哈呢?

  教师:你知道抓哪里会有痒痒的感觉?你知道怎样抓会有痒痒的感觉呢?幼儿与同伴相互抓一抓痒痒,探索感知抓痒痒的奇妙感受,提醒幼儿注意动作不要太重,以免伤寒对方。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抓痒的感受,交流抓痒痒的经验。

  7、教育幼儿关心老人。

  教师:小宝宝真可爱,奶奶背痒能主动关心她,小朋友,你在家里也关心老人吗?你是怎样关心他们的?

  欣赏教师表演歌曲《好娃娃》。鼓励幼儿也做个关心、尊敬老人的好娃娃。

  活动开始时教师与幼儿表演儿歌内容,引起幼儿的 兴趣。活动中让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上的画面,让幼儿看图了解儿歌内容,倾听教师朗诵儿歌。

12、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反思《我给花儿挠痒痒》

  【活动经验】

  1、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毛毛虫的服装,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活动教具讲故事:哇!毛毛虫爬出来了,花朵说:“我才不怕!”毛毛虫使劲的喊:“我来了——,我来了——”花朵一点都不怕,毛毛虫躲进花朵的手臂和胳肢窝里挠痒痒,花朵一下子笑了,许多花瓣就掉下来了。

  (2)提问:小花瓣是怎样掉下来的?幼儿自由做花瓣掉下的动作。

  2、激发兴趣:

  (1)幼儿倾听歌曲音乐。

  (2)熟悉歌曲,提问:歌曲中哪里是毛毛虫在挠花宝宝的痒痒?(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花朵是怎样笑的?

  (3)你们觉得“挠痒痒”有趣吗?怎样做动作才更有趣?请幼儿自由想象“挠痒痒”的动作怎样表现。

  (4)请幼儿进行趣味表演。

  3、趣味游戏:

  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花朵,唱到“笑呀,笑起来”时,教师挠花朵的痒痒,幼儿自由笑,并作出花瓣落地的样子。(角色可互换)

  附歌曲:

  1=C 3/4

  5 6 5 ∣ 3 1 2∣1 3 5 3 6 5∣3 - -∣××××××∣×- -∣

  毛毛虫 扭扭扭 扭呀 扭出 来 呀 扭扭扭扭扭扭 扭

  5 6 3 ∣ 2 1 2∣1 3 5 3 6 5∣3 - -∣××××××∣×- -∣

  小花朵 笑起来 笑呀 笑呀 笑 呀 哈哈哈哈哈哈 哈

  【活动反思】

  在教材的选材上我着重趣味性,艺术性,这首歌曲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有模拟叫声并具有游戏性质,孩子们十分喜欢,学起来就有积极性。教学的设计上也十分新颖,首先用活动的教具向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幼儿很快掌握。其后配以有趣的音乐游戏,使整个活动充满童趣。在组织教学中,教师的语气是儿童化、趣味性的;表情是丰富的、多彩的;动作是有童趣的、夸张的,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高涨,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孩子们做出了让你忍俊不禁的种种有趣动作表现,他们自己也被这种活跃的气氛感染每个人的脸上充满笑容。此次活动使我感到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首要前提,只有幼儿的主动参与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愿将每一个幼儿带进艺术的美好的境界中,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13、小班音乐教案《我给花儿挠痒痒》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挠痒痒是每个孩子都有的经验,每当挠痒痒都会发出愉快的笑声,而快乐的情绪总能感染周围的人,因此就设计本次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与同伴接触与交流,彼此成为好朋友,引发孩子对音乐感知和情感表达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会亲近同伴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2.运用有趣的动作,表现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与伙伴合作游戏

  难点:区分花朵和毛毛虫的动作和音乐

  活动准备

  毛毛虫指偶、花朵头饰、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学动作入场。

  2.幼儿倾听歌曲,熟悉内容并模仿毛毛虫和花的动作。

  (1)听音乐,提问:歌曲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它为什么笑?(.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出示毛毛虫及花朵,让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做毛毛虫和花的动作。)

  ( 2 ) 教师:哇!毛毛虫扭的可真好,毛毛虫刚才是怎么扭的,谁来试一试?如果你是花儿你是怎样笑的?(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肢体部位来大幅度的扭,并带领幼儿练习。)

  3.游戏:我给花儿挠痒痒。通过毛毛虫和花朵来示范“挠痒痒”的游戏玩法。

  (1)第一次游戏:女孩扮演花儿,男孩扮演毛毛虫,幼儿合作游戏。

  (2)第二次游戏:女孩扮演毛毛虫,男孩扮演花儿,让幼儿有表情有节奏的玩游戏。

  (3)第三次游戏:幼儿自由选择毛毛虫和花朵的角色,听音乐做游戏,学会有礼貌的合作游戏。

  4.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是不错的,我做到以点带面,循环渐进并以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我觉得孩子对整个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我的不足之处是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学具准备得不够,加上讲解游戏规则的时候不够明确,导致有的孩子对角色模糊,还有在游戏中给孩子定的位置比较呆板,并且对歌曲节奏掌握得不太到位。

  我要改进的是:1.教学具一定要准备好20个,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知道带有头饰的是花朵,没有带头饰的是毛毛虫,,明确幼儿先是一对一的进行游戏,再进行一对二或一对三的游戏。2.幼儿进行第二次游戏的时候,我把毛毛虫和花朵分成两边,面对面,距离拉大点,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自己的角色,让幼儿自由发挥扭的动作去给花朵挠痒痒。3.自己要抓稳歌曲的节奏,要求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游戏。

14、幼儿小班音乐教案《我给花儿挠痒痒》含反思

  游戏目标:

  1、能够运用身体动作大胆创编花的各种姿势及毛毛虫爬行的动作。

  2、尝试与同伴随着音乐玩游戏,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游戏准备:课件、伴奏、头饰、

  游戏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二、欣赏音乐,听听乐曲里面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三、观看课件

  (1)请幼儿模仿花的各种姿势--集体听音乐模仿花的各种姿势。(重点引导花的表情、脚的各种动作、可以是跳舞的花)

  (2)请幼儿模仿毛毛虫爬行的动作--集体听音乐模仿毛毛虫爬行。(可引导幼儿有跟随音乐节奏地爬行)

  (3)知道毛毛虫是怎样给花儿挠痒痒的,并模仿花笑的样子。

  四、听音乐完整游戏。

  五、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六、小结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是不错的,我做到以点带面,循环渐进并以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我觉得孩子对整个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我的不足之处是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学具准备得不够,加上讲解游戏规则的时候不够明确,导致有的孩子对角色模糊,还有在游戏中给孩子定的位置比较呆板,并且对歌曲节奏掌握得不太到位。

  我要改进的是:1.教学具一定要准备好20个,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知道带有头饰的是花朵,没有带头饰的是毛毛虫,,明确幼儿先是一对一的进行游戏,再进行一对二或一对三的游戏。2.幼儿进行第二次游戏的时候,我把毛毛虫和花朵分成两边,面对面,距离拉大点,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自己的角色,让幼儿自由发挥扭的动作去给花朵挠痒痒。3.自己要抓稳歌曲的节奏,要求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游戏。

15、小班音乐欣赏教案《我给花儿挠痒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毛毛虫的服装,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活动教具讲故事:哇!毛毛虫爬出来了,花朵说:"我才不怕!"毛毛虫使劲的喊:"我来了--,我来了--"花朵一点都不怕,毛毛虫躲进花朵的手臂和胳肢窝里挠痒痒,花朵一下子笑了,许多花瓣就掉下来了。

  (2)提问:小花瓣是怎样掉下来的?幼儿自由做花瓣掉下的动作。

  2、激发兴趣:

  (1)幼儿倾听歌曲音乐。

  (2)熟悉歌曲,提问:歌曲中哪里是毛毛虫在挠花宝宝的痒痒?花朵是怎样笑的?

  (3)你们觉得"挠痒痒"有趣吗?怎样做动作才更有趣?请幼儿自由想象"挠痒痒"的动作怎样表现。

  (4)请幼儿进行趣味表演。

  3、趣味游戏:

  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花朵,唱到"笑呀,笑起来"时,教师挠花朵的痒痒,幼儿自由笑,并作出花瓣落地的样子。(角色可互换)附歌曲: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是不错的,我做到以点带面,循环渐进并以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我觉得孩子对整个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我的不足之处是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学具准备得不够,加上讲解游戏规则的时候不够明确,导致有的孩子对角色模糊,还有在游戏中给孩子定的位置比较呆板,并且对歌曲节奏掌握得不太到位。

  我要改进的是:1.教学具一定要准备好20个,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知道带有头饰的是花朵,没有带头饰的是毛毛虫,,明确幼儿先是一对一的进行游戏,再进行一对二或一对三的游戏。2.幼儿进行第二次游戏的时候,我把毛毛虫和花朵分成两边,面对面,距离拉大点,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自己的角色,让幼儿自由发挥扭的动作去给花朵挠痒痒。3.自己要抓稳歌曲的节奏,要求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游戏。

16、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给花儿挠痒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毛毛虫的服装,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活动教具讲故事:哇!毛毛虫爬出来了,花朵说:“我才不怕!”毛毛虫使劲的喊:“我来了——,我来了——”花朵一点都不怕,毛毛虫躲进花朵的手臂和胳肢窝里挠痒痒,花朵一下子笑了,许多花瓣就掉下来了。

  (2)提问:小花瓣是怎样掉下来的?幼儿自由做花瓣掉下的动作。

  2、激发兴趣:

  (1)幼儿倾听歌曲音乐。

  (2)熟悉歌曲,提问:歌曲中哪里是毛毛虫在挠花宝宝的痒痒?花朵是怎样笑的?

  (3)你们觉得“挠痒痒”有趣吗?怎样做动作才更有趣?。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请幼儿自由想象“挠痒痒”的动作怎样表现。

  (4)请幼儿进行趣味表演。

  3、趣味游戏:

  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花朵,唱到“笑呀,笑起来”时,教师挠花朵的痒痒,幼儿自由笑,并作出花瓣落地的样子。(角色可互换)

  附歌曲:

  1=C 3/4

  5 6 5 ∣ 3 1 2∣1 3 5 3 6 5∣3 - -∣××××××∣×- -∣

  毛毛虫 扭扭扭 扭呀 扭出 来 呀 扭扭扭扭扭扭 扭

  5 6 3 ∣ 2 1 2∣1 3 5 3 6 5∣3 - -∣××××××∣×- -∣

  小花朵 笑起来 笑呀 笑呀 笑 呀 哈哈哈哈哈哈 哈

  活动反思:

  在教材的选材上我着重趣味性,艺术性,这首歌曲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有模拟叫声并具有游戏性质,孩子们十分喜欢,学起来就有积极性。教学的设计上也十分新颖,首先用活动的教具向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幼儿很快掌握。其后配以有趣的音乐游戏,使整个活动充满童趣。在组织教学中,教师的语气是儿童化、趣味性的;表情是丰富的、多彩的;动作是有童趣的、夸张的,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高涨,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孩子们做出了让你忍俊不禁的种种有趣动作表现,他们自己也被这种活跃的气氛感染每个人的脸上充满笑容。此次活动使我感到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首要前提,只有幼儿的主动参与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愿将每一个幼儿带进艺术的美好的境界中,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17、小班艺术挠痒痒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2)学看图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在乐句的最后不漏拍。

  (3)感受音乐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能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中的形象

  活动准备:

  1、游戏“点小动物”。

  2、“扭”的动作。

  物质准备:音乐图谱一张,毛毛虫、大树胸饰各10个。

  活动过程:

  (一)点小动物引出歌曲。(3分钟)

  1、伴着歌曲旋律和幼儿做游戏“点小动物”。

  游戏2-3个动物后教师直接用歌曲中的.第一句歌词游戏。“毛毛虫呀,扭出来呀,扭扭扭扭扭扭扭”。后让点到的幼儿用不同动作来表现“扭”。

  (二)学唱歌曲(10分钟)

  1、熟悉乐曲第一乐句。

  利用乐曲第一乐句游戏“点小动物”若干遍,可以让幼儿轻声跟唱。

  2、用图谱帮助记忆歌词,熟悉歌曲的三拍子节奏。

  出示第一乐句图谱。用手的节奏和歌曲的演唱帮助幼儿理解三拍子乐句。

  3、情境引出歌曲第二乐句。

  大树爷爷想和毛毛虫做一个游戏,挠痒痒。你们会挠痒痒吗?(幼儿同伴间互相体验挠痒痒的愉悦感受。)

  出示第二乐句图谱,再次用手的动作和歌曲的演唱让幼儿感受三拍子乐句的节奏特点。

  4、完整跟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2)幼儿跟着图谱学唱歌曲1——2遍。

  中间根据幼儿学唱情况解决难点:唱满每一乐句最后音的三个节拍。

  (3)幼儿跟着图谱和老师的口型演唱歌曲1遍。

  (三)游戏“挠痒痒”。(5分钟)

  1、讲解游戏玩法。

  每个小朋友从椅子下面拿出自己的胸饰,明确自己的角色意识,扮演大树的孩子在场地中找个位置站好,并摆好造型。(要求幼儿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造型)。扮演毛毛虫的孩子找一棵大树做自己的好朋友。跟着音乐边唱歌边用各种能表现歌曲的动作进行游戏。游戏一遍后互换角色。

  活动反思:

  挠痒痒是出自小班建构书里的一节音乐课,是一首非常有趣快乐的儿歌。活动目标为:体验歌曲带来的愉悦情绪;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现挠痒痒的乐趣。幼儿天性喜欢快乐,快乐的活动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挠痒痒是小班幼儿嬉戏和用来表达亲密的方式之一。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考虑到小班的年龄特点,纯粹的歌唱活动,就会很单调,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会很高,所以设计成了音乐游戏,以游戏为主。幼儿喜欢,参与性高,课堂就会活跃。这次活动《挠痒痒》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旨在通过师幼和幼幼在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的同时,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是不错的,孩子们很可爱一直跟着我学毛毛虫爬。在进行情景游戏时,大家兴趣浓厚,表演投入,游戏反复进行了多遍都不尽兴。

  不足:

  1、 活动的某些环节的引导还不够具体深入,从而导致难点没有很好的突破,重点不够突出,我在讲解游戏规则时,引导语可以再明确具体些,我想这样活动效果会更好。“挠痒痒”这个动作幼儿非常感兴趣,幼儿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挠痒痒”上了,影响了歌曲节奏的感受,在节奏方面没有做到位。如果在游戏之前让幼儿先感受一下音乐或者把这两句乐句直接拿出来唱几遍,会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在第三环节,让幼儿扮演大树宝宝时,大树宝宝和大树爷爷站的很近,毛毛虫爬过去挠痒痒的时候,显得比较挤。如果让大树宝宝们分开站,空间会更加大,效果会更好。

  2、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我班的孩子的自主表演不够,很多孩子虽然学会了根据音乐做动作,但没有自已的创造.配合表演时,有些孩子不敢帮树宝宝挠痒痒.说明孩子与老师和同伴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虽然本次活动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重要是是孩子在活动中学习了知识,体验了快乐.

  经过反思认识到音乐活动中小班幼儿应该注意哪一些事项,实现教师角色从大班到小班的转换,从小班的年龄特点和现有基础出发,寻找适合幼儿的方法进行活动,不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更要从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实现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与发展。

18、小班音乐:毛毛虫挠痒痒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设计:毛毛虫挠痒痒

  作者:赵红芳 来源:广饶县李鹊镇小张幼儿园

  【设计意图】

  在培养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通过给幼儿挠痒痒为游戏作铺垫。充分给予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促进同伴间的交流,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鼓励幼儿用动作和声音大胆表现歌曲。

  2、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会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难点:学看图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在乐句的最后不漏拍。

  【活动准备】

  《毛毛虫挠痒痒》音乐磁带、毛毛虫指偶和大树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放《毛毛虫挠痒痒》的音乐,让幼儿随音乐做挠痒痒的动作。

  2、创设情境,学习歌词。

  (1)小朋友,你是怎样挠痒痒的?别人挠你痒痒时你会怎么样?

  (2)(教师一手食指戴上小毛毛虫指偶,一手五指张开立起胳膊肘当做白菜爷爷,边说边表演。)哇!毛毛虫跑出来了!白菜爷爷说:“我才不怕呢。”毛毛虫使劲喊:“我来了—”白菜爷爷还是一动也不动。忽然,毛毛虫躲进白菜爷爷的腋窝里挠痒痒。白菜爷爷一下子哈哈的笑出声来了。教师提问幼儿白菜爷爷为什么笑呢?

  3、放录音,引导幼儿学做“挠痒痒”的动作。

  老师扮演毛毛虫给幼儿挠痒痒(鼓励小朋友互相挠一挠)

  4、教师带领幼儿愉快的随录音边唱边做动作。

  5、师幼共同玩游戏“毛毛虫挠痒痒”

  (1)老师扮毛毛虫,请一幼儿扮大树,表演一遍。

  (2)请几位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扮演大树,在音乐声中表演一遍。

  (3)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两遍。

  6、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可随机用以蔬菜的名称替换白菜爷爷,如:豆角姐姐、冬瓜爷爷等。

  【活动延伸】

  外面的小草也想和毛毛虫做挠痒痒的游戏,那我们应该怎么唱这首歌呢?教师带着幼儿边创编歌曲边做动作出活动室,去户外找更多的朋友创编歌曲。

19、小班音乐挠痒痒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2)学看图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在乐句的最后不漏拍。

  (3)感受音乐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能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中的形象。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难点:学看图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在乐句的最后不漏拍。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游戏“点小动物”。

  2、“扭”的动作。

  物质准备:音乐图谱一张,毛毛虫、大树胸饰各10个。

  活动过程:

  (一)点小动物引出歌曲。(3分钟)

  1、伴着歌曲旋律和幼儿做游戏“点小动物”。

  游戏2——3个动物后教师直接用歌曲中的第一句歌词游戏。“毛毛虫呀,扭出来呀,扭扭扭扭扭扭扭”。后让点到的幼儿用不同动作来表现“扭”。

  (二)学唱歌曲(10分钟)

  1、熟悉乐曲第一乐句。

  利用乐曲第一乐句游戏“点小动物”若干遍,可以让幼儿轻声跟唱。

  2、用图谱帮助记忆歌词,熟悉歌曲的三拍子节奏。

  出示第一乐句图谱。用手的节奏和歌曲的演唱帮助幼儿理解三拍子乐句。

  3、情境引出歌曲第二乐句。

  大树爷爷想和毛毛虫做一个游戏,挠痒痒。你们会挠痒痒吗?(幼儿同伴间互相体验挠痒痒的愉悦感受。)

  出示第二乐句图谱,再次用手的动作和歌曲的演唱让幼儿感受三拍子乐句的节奏特点。

  4、完整跟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2)幼儿跟着图谱学唱歌曲1——2遍。

  中间根据幼儿学唱情况解决难点:唱满每一乐句最后音的三个节拍。

  (3)幼儿跟着图谱和老师的口型演唱歌曲1遍。

  (三)游戏“挠痒痒”。(5分钟)

  1、讲解游戏玩法。

  每个小朋友从椅子下面拿出自己的胸饰,明确自己的角色意识,扮演大树的孩子在场地中找个位置站好,并摆好造型。(要求幼儿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造型)。扮演毛毛虫的孩子找一棵大树做自己的好朋友。跟着音乐边唱歌边用各种能表现歌曲的动作进行游戏。游戏一遍后互换角色。

  (四)活动的延伸。(2分钟)

  外面的花儿姐姐也想和毛毛虫做挠痒痒的游戏,那我们应该怎么唱这首歌呢?教师带着幼儿边创编歌曲边做动作出活动室,去户外找更多的朋友创编歌曲。

  活动反思:

  挠痒痒是一首欢快、有趣的歌曲,它以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为切入口,表现了挠痒痒时那种快乐的情感。幼儿好动,好模仿,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而乐曲中可爱的毛毛虫,快乐的大树更是幼儿模仿的对象,通过情景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夸张的进行表现,同时,也促进了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20、小班音乐毛毛虫挠痒痒教案

  设计意图

  在培养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通过给幼儿挠痒痒为游戏作铺垫。充分给予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促进同伴间的交流,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鼓励幼儿用动作和声音大胆表现歌曲。

  2、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会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难点:学看图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在乐句的最后不漏拍。

  活动准备

  《毛毛虫挠痒痒》音乐磁带、毛毛虫指偶和大树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放《毛毛虫挠痒痒》的音乐,让幼儿随音乐做挠痒痒的动作。

  2、创设情境,学习歌词。

  (1)小朋友,你是怎样挠痒痒的?别人挠你痒痒时你会怎么样?

  (2)(教师一手食指戴上小毛毛虫指偶,一手五指张开立起胳膊肘当做白菜爷爷,边说边表演。)哇!毛毛虫跑出来了!白菜爷爷说:“我才不怕呢。”毛毛虫使劲喊:“我来了—”白菜爷爷还是一动也不动。忽然,毛毛虫躲进白菜爷爷的腋窝里挠痒痒。白菜爷爷一下子哈哈的笑出声来了。教师提问幼儿白菜爷爷为什么笑呢?

  3、放录音,引导幼儿学做“挠痒痒”的动作。

  老师扮演毛毛虫给幼儿挠痒痒(鼓励小朋友互相挠一挠)

  4、教师带领幼儿愉快的随录音边唱边做动作。

  5、师幼共同玩游戏“毛毛虫挠痒痒”

  (1)老师扮毛毛虫,请一幼儿扮大树,表演一遍。

  (2)请几位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扮演大树,在音乐声中表演一遍。

  (3)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两遍。

  6、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可随机用以蔬菜的名称替换白菜爷爷,如:豆角姐姐、冬瓜爷爷等。

  活动延伸

  外面的小草也想和毛毛虫做挠痒痒的游戏,那我们应该怎么唱这首歌呢?教师带着幼儿边创编歌曲边做动作出活动室,去户外找更多的朋友创编歌曲。

21、小班艺术活动:挠痒痒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挠痒痒

  活动背景

  “挠痒痒”是《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小班“落叶飘飘”主题中的一个歌唱活动,其旋律优美、内容简单,很适合小班幼儿进行学唱和游戏。我们都知道挠痒痒是一种生活现象,许多幼儿也都有和父母长辈玩过挠痒痒的切身体验,那种又怕又喜欢的感受非常美妙;而歌曲“挠痒痒”则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把落叶飘飘的自然现象想象成是毛毛虫给大树挠痒痒的结果,活动内容富有情趣,为幼儿所熟悉和喜爱。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幼儿的生活体验和歌曲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创设轻松愉悦地教学环境和心理环境,运用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和游戏情节,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挠痒痒的快乐情绪。

  2.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尝试情景表演。

  (二)活动准备:

  配班老师弹琴,毛毛虫胸饰一个,歌曲课件,歌曲录音。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体验挠痒痒的快乐

  (1)(大树画面)师:这是谁呀?大树爷爷年纪大了,整天一个人站在那里很孤单:“哎!我一点都不开心,谁来陪我玩呀?!”“大树爷爷,我来陪你玩……!”咦!是谁来了呢?(一条毛毛虫)它们在一起会玩什么游戏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2)欣赏故事课件

  欣赏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身上干什么呀?(给大树爷爷挠痒痒)

  大树爷爷痒不痒?你怎么知道的?学一学大树爷爷大声地笑起来?

  (3)我也想玩挠痒痒的游戏,你们会挠痒痒吗?挠哪些地方会痒痒?(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互相挠痒痒)

  (评析:以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由毛毛虫挠痒痒,给大树爷爷带来快乐,唤起幼儿情感共鸣,引申到我们也来挠痒痒。通过师生之间,同伴之间互相挠痒痒,在一种轻松愉悦地氛围中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

  2、学唱歌曲,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1)师:挠痒痒真开心,这里还有一首挠痒痒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欣赏课件歌曲一次)

  (2)提问:歌曲好听吗?(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相应要求:跟着音乐拍拍手,点点头,再次欣赏歌曲)

  (评析: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给幼儿带来了视听的双重体验,配上拍拍手,点点头等身体动作,幼儿对歌曲的内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3)教师手指表演及范唱歌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字叫“挠痒痒”,唱得是谁给谁挠痒痒?(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瞧!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啦!(用手部动作表现毛毛虫和大树爷爷,即一根手指弯弯曲曲表现毛毛虫爬出来,另一只手张开五指表现大树形象)

  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的哪里停下来了?(树脚下)

  语言提示:毛毛虫要从树脚下往上爬,去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喽!(范唱第三、四乐句)大树爷爷笑得树枝都抖起来,树叶都抖落下来了,挠痒痒挠得真舒服呀!

  师:我们的小手也来变条毛毛虫,一边唱歌一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好吗?

  (评析:手指游戏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形式,教师范唱和示范性的手指游戏,将幼儿带入一个游戏的情境中,激发起幼儿进一步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4) 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动作

  师:一条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了。“大树爷爷,我来啦!”,(边唱边表演手指游戏)师:一条毛毛虫又来了一条是几条?两条毛毛虫挠痒痒一定更开心。

  (三条,四条……,分别用不同数量的手指表现毛毛虫爬行和挠痒痒动作)

  (评析:手指游戏的运用,增进了幼儿学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动参与性。幼儿在一条、两条等多条毛毛虫出来挠痒痒的手指游戏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反复表演和学唱歌曲,体验到了歌唱活动的轻松和快乐。)

  3、尝试表演,体验情境游戏的快乐

  (1)教师扮演毛毛虫,请一幼儿扮演大树,其他幼儿唱歌。

  边唱边表演:第一、第二乐句毛毛虫爬出来停在树脚下;第三、第四乐句毛毛虫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师:谁愿意来做大树?做大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请部分幼儿做大树,部分幼儿扮演毛毛虫,听歌曲录音表演游戏)

  (3)全体幼儿一起参加游戏。

  (评析:从教师与个别幼儿的游戏,到部分幼儿的参与,再到集体的共同游戏,为小班幼儿搭建了一个积极模仿、学习的平台。其次,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游戏,更主动更愉快。)

  三、教学反思

  活动生动有趣,层次清晰。教师在遵循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对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创设轻松愉悦地心理环境和游戏情境,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情绪愉悦,积极参与。其次,游戏情境的创设,包括手指游戏和情境表演游戏。尤其是手指游戏的创新运用,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在玩中学,手指动一动,唱一唱,体验到歌唱活动的轻松和愉悦。 艺术活动的价值在于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达。而幼儿的学习有个慢慢内化的过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必操之过急,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内化的时间,情绪到了幼儿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四、活动评价

  1、内容的适宜性

  新《纲要》指出音乐相当于兴奋的语言,它对年幼儿童具有愉悦的功能。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歌曲“挠痒痒” 旋律优美、内容简单而富有情趣,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非常适合在小班幼儿中组织开展。

  2、过程的趣味性

  幼儿的生活即游戏,幼儿的学习即游戏。而小班幼儿又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情绪性强、自制力差、认知以具体形象为主等年龄特点。因此,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善于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师生之间互相挠痒痒体现一个“趣”字,手指游戏学唱歌曲体现一个“趣”字,情景表演游戏同样体现一个“趣”字。

  3、学习的主动性

  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才是有效地学习。活动过程中无论是宽松的心理环境还是有趣的游戏情境的创设,都较好地调动起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与此同时,在活动的最后一个游戏环节中,幼儿通过向老师学,向同伴学,再到自主选择角色进行表演游戏,则体现了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式。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幼儿有效地发展。

22、小班教案《毛毛虫挠痒痒》

【活动目标】

  1、乐意模仿毛毛虫爬,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2、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毛毛虫胸饰人手一个,一老师扮树爷爷,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老师扮毛毛虫妈妈,随着进行曲音乐,带着小毛毛虫四肢着地向前爬: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快,跟着妈妈,出发!

  2、快快爬!毛毛虫真能干!妈妈真喜欢你们。找个朋友拉拉手,头碰头,肩碰肩,抱一抱,我们是快乐的毛毛虫。

  3、我们一起来拍拍手,点点头、提提肩膀,伸伸腿,跟着音乐扭、扭、扭……

  二、跟着歌曲游戏,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1、带毛毛虫爬到大树爷爷身边:树爷爷好!树爷爷好!咦?树爷爷怎么不理我们,怎么办?看妈妈的!

  2、放“挠痒痒”音乐,老师边唱歌边动作,伸手挠树爷爷痒痒,树爷爷哈哈大笑起来:毛毛虫好!引导毛毛虫说:树爷爷好!

  3、妈妈让树爷爷笑起来了,我是怎么做的?(挠树爷爷痒痒)。

  4、学学挠痒痒的动作:你会挠痒痒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引导孩子边唱“哩哩哩哩哩哩哩”,边动作。

  5、我来找几棵树宝宝,和树爷爷在一起。毛毛虫们,给树爷爷、树宝宝挠痒痒喽!边唱全曲,边动作两遍。

  6、大树爷爷痒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学。边唱“大树爷爷,笑起来啦,哈哈哈哈哈哈哈”,边模仿树爷爷大笑、怕痒的样子。

  7、也给妈妈来挠痒痒,妈妈喜欢!哈哈哈哈……真痒!

  8、给旁边的毛毛虫也挠挠痒痒,互相挠痒痒。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三、游戏《挠痒痒》

  毛毛虫妈妈与树爷爷搭起一座小桥,请毛毛虫一个跟一个从桥下爬过,念“毛毛虫爬爬,毛毛虫扭扭,爬到这里抓住他!”被抓住的孩子要被挠痒痒。重复若干次。

  四、结束毛毛虫们,我们要回家了!快跟树爷爷说再见吧!随着进行曲爬出活动室。

23、小班音乐活动挠痒痒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挠痒痒是一首欢快、有趣的歌曲,它以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为切入口,表现了挠痒痒时那种快乐的情感。幼儿好动,好模仿,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而乐曲中可爱的毛毛虫,快乐的大树更是幼儿模仿的对象,通过情景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夸张的进行表现,同时,也促进了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鼓励幼儿用动作和声音大胆表现歌曲。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运用动作和声音大胆地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毛虫和大树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激发兴趣。

  1 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树叶宝宝怎么了? 毛毛虫出来啦,大树爷爷怎么了?它是怎么笑的?

  2 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还有一首好听的歌了,让我们边看边听。

  (二)学唱歌曲。

  1 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毛毛虫是怎么出来的?

  2 幼儿边做动作边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

  3 老师扮演毛毛虫给幼儿挠痒痒(鼓励小朋友互相挠一挠)

  (三)情景游戏。

  1 老师扮毛毛虫,请一幼儿扮大树,表演一遍。

  2 请几位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扮演大树,在音乐声中表演一遍。

  3 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两遍。

  4 交互角色再次表演。

  (四)结束部分。

  幼儿边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1 观看课件,以故事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为理解歌词作铺垫。

  2 在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

  3 通过给幼儿挠痒痒为情景游戏作铺垫。

  4 充分给予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促进同伴间的交流,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情景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5 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幼儿边演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24、小班艺术活动挠痒痒教案反思

  一、活动背景

  "挠痒痒"是《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小班"落叶飘飘"主题中的一个歌唱活动,其旋律优美、内容简单,很适合小班幼儿进行学唱和游戏。我们都知道挠痒痒是一种生活现象,许多幼儿也都有和父母长辈玩过挠痒痒的切身体验,那种又怕又喜欢的感受非常美妙;而歌曲"挠痒痒"则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把落叶飘飘的自然现象想象成是毛毛虫给大树挠痒痒的结果,活动内容富有情趣,为幼儿所熟悉和喜爱。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幼儿的生活体验和歌曲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创设轻松愉悦地教学环境和心理环境,运用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和游戏情节,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挠痒痒的快乐情绪。

  2.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尝试情景表演。

  (二)活动准备:

  配班老师弹琴,毛毛虫胸饰一个,歌曲课件,歌曲录音。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体验挠痒痒的快乐

  (1)(大树画面)师:这是谁呀?大树爷爷年纪大了,整天一个人站在那里很孤单:"哎!我一点都不开心,谁来陪我玩呀?!""大树爷爷,我来陪你玩……!"咦!是谁来了呢?(一条毛毛虫)它们在一起会玩什么游戏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2)欣赏故事课件欣赏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身上干什么呀?(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大树爷爷痒不痒?你怎么知道的?学一学大树爷爷大声地笑起来?

  (3)我也想玩挠痒痒的游戏,你们会挠痒痒吗?挠哪些地方会痒痒?(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互相挠痒痒)(评析:以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由毛毛虫挠痒痒,给大树爷爷带来快乐,唤起幼儿情感共鸣,引申到我们也来挠痒痒。通过师生之间,同伴之间互相挠痒痒,在一种轻松愉悦地氛围中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

  2.学唱歌曲,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1)师:挠痒痒真开心,这里还有一首挠痒痒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欣赏课件歌曲一次)

  (2)提问:歌曲好听吗?(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相应要求:跟着音乐拍拍手,点点头,再次欣赏歌曲)(评析: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给幼儿带来了视听的双重体验,配上拍拍手,点点头等身体动作,幼儿对歌曲的内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3)教师手指表演及范唱歌曲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字叫"挠痒痒",唱得是谁给谁挠痒痒?(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瞧!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啦!(用手部动作表现毛毛虫和大树爷爷,即一根手指弯弯曲曲表现毛毛虫爬出来,另一只手张开五指表现大树形象)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的哪里停下来了?(树脚下)语言提示:毛毛虫要从树脚下往上爬,去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喽!(范唱第三、四乐句)大树爷爷笑得树枝都抖起来,树叶都抖落下来了,挠痒痒挠得真舒服呀!

  师:我们的小手也来变条毛毛虫,一边唱歌一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好吗?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评析:手指游戏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形式,教师范唱和示范性的手指游戏,将幼儿带入一个游戏的情境中,激发起幼儿进一步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4) 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动作师:一条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了。"大树爷爷,我来啦!",(边唱边表演手指游戏)师:一条毛毛虫又来了一条是几条?两条毛毛虫挠痒痒一定更开心。

  (三条,四条……,分别用不同数量的手指表现毛毛虫爬行和挠痒痒动作)(评析:手指游戏的运用,增进了幼儿学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动参与性。幼儿在一条、两条等多条毛毛虫出来挠痒痒的手指游戏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反复表演和学唱歌曲,体验到了歌唱活动的轻松和快乐。)

  3.尝试表演,体验情境游戏的快乐

  (1)教师扮演毛毛虫,请一幼儿扮演大树,其他幼儿唱歌。

  边唱边表演:第一、第二乐句毛毛虫爬出来停在树脚下;第三、第四乐句毛毛虫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师:谁愿意来做大树?做大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请部分幼儿做大树,部分幼儿扮演毛毛虫,听歌曲录音表演游戏)(3)全体幼儿一起参加游戏。

  (评析:从教师与个别幼儿的游戏,到部分幼儿的参与,再到集体的共同游戏,为小班幼儿搭建了一个积极模仿、学习的平台。其次,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游戏,更主动更愉快。)

  三、教学反思

  活动生动有趣,层次清晰。教师在遵循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对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创设轻松愉悦地心理环境和游戏情境,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情绪愉悦,积极参与。其次,游戏情境的创设,包括手指游戏和情境表演游戏。尤其是手指游戏的创新运用,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在玩中学,手指动一动,唱一唱,体验到歌唱活动的轻松和愉悦。 艺术活动的价值在于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达。而幼儿的学习有个慢慢内化的过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必操之过急,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内化的时间,情绪到了幼儿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四、活动评价

  1.内容的适宜性新《纲要》指出音乐相当于兴奋的语言,它对年幼儿童具有愉悦的功能。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歌曲"挠痒痒" 旋律优美、内容简单而富有情趣,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非常适合在小班幼儿中组织开展。

  2.过程的趣味性幼儿的生活即游戏,幼儿的学习即游戏。而小班幼儿又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情绪性强、自制力差、认知以具体形象为主等年龄特点。因此,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善于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师生之间互相挠痒痒体现一个"趣"字,手指游戏学唱歌曲体现一个"趣"字,情景表演游戏同样体现一个"趣"字。

  3.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才是有效地学习。活动过程中无论是宽松的心理环境还是有趣的游戏情境的创设,都较好地调动起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与此同时,在活动的最后一个游戏环节中,幼儿通过向老师学,向同伴学,再到自主选择角色进行表演游戏,则体现了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式。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幼儿有效地发展。

25、大班语言小猴挠痒痒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尝试运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玩具大树、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挠痒痒

  1.师:宝宝们,你们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今天老师来和你们一起挠痒痒好吗?

  2.老师挠几位幼儿,提问:“挠痒痒是什么感觉?”

  3.师:我又要来挠痒痒咯。老师再次挠幼儿痒痒。提问:“被人家挠痒痒,你会发出什么声音啊?”

  二、学唱歌曲。

  1.师: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也要来玩挠痒痒的游戏,我们来看看是谁啊?“哦,是毛毛虫,我们一起来跟它打声招呼,好不好?毛毛虫你好!”

  2.师:听,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的。范唱啦啦啦……毛毛虫怎么唱的歌?学唱啦啦啦……

  3.出示大树,师:毛毛虫唱着歌要去哪里呢?看,毛毛虫唱着歌爬到大树爷爷的身上了,大树爷爷会怎么笑呢?

  4.幼儿自由学学。

  5.师:我们来听听大树爷爷是不是像你们一样笑的。

  6.师范唱:哈哈哈哈。师:大树爷爷怎么笑?

  7.师: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还有一段好听的音乐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8.幼儿欣赏音乐。

  9.师:我们跟着音乐也用好听的声音唱唱这个有趣的事吧。

  10.学唱歌曲两遍。

  三、听音乐玩游戏。

  1.师幼扮演毛毛虫,唱到13 53 63 |5--|处,教师引导幼儿挠“大树”痒痒。

  师:我们小朋友唱得这么好听,真棒!我们一起来当一回毛毛虫也去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好吗?

  2.请幼儿用一个手做毛毛虫,另一只手做大树,进行游戏,可反复进行。

  师:我们的两只小手就是毛毛虫和大树爷爷,我们接下来听着音乐一边唱一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吧!”

  3.在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挠痒痒是出自小班建构书里的一节音乐课,是一首非常有趣快乐的儿歌。活动目标为:体验歌曲带来的愉悦情绪;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现挠痒痒的乐趣。幼儿天性喜欢快乐,快乐的活动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挠痒痒是小班幼儿嬉戏和用来表达亲密的方式之一。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考虑到小班的年龄特点,纯粹的歌唱活动,就会很单调,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会很高,所以设计成了音乐游戏,以游戏为主。幼儿喜欢,参与性高,课堂就会活跃。这次活动《挠痒痒》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旨在通过师幼和幼幼在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的同时,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幼儿园中班音乐ppt推荐 《快乐身体演奏会》微课动态PPT课件中班音乐节奏游戏 《小黄鸭减肥记》公开课视频课件PPT音乐中班音乐活动 《咖喱咖喱》PPT课件中班音乐打击乐 《蝴蝶花》PPT课件中班音乐 《小小粉刷匠》PPT课件中班音乐优质课 《种瓜》PPT课件中班音乐活动 《蔬菜的打扮》PPT课件中班音乐 《数鸭歌》PPT课件中班音乐 《螃蟹歌》PPT课件中班音乐 《冬天的花》PPT课件中班音乐 《猜猜现在谁出场》PPT课件中班音乐 《吹泡泡》PPT课件中班音乐活动 《数高楼》PPT课件中班音乐活动 《小老鼠打电话》PPT课件中班音乐学唱歌曲 《我为老师唱首歌》PPT课件中班音乐 《勤快人和懒惰人》PPT课件中班音乐 《快乐的鞋匠》PPT课件中班音乐 《三个和尚》PPT课件中班音乐

最新中班音乐ppt 中班《我不是懒惰虫》PPT课件音乐 《小树和小精灵》PPT课件中班音乐 《小蜘蛛》PPT课件中班音乐游戏 《快乐身体演奏会》微课动态PPT课件中班音乐节奏游戏 《金孔雀轻轻跳》公开课视频课件PPT教案中班音乐活动 《小黄鸭减肥记》公开课视频课件PPT音乐中班音乐活动 《机灵鼠小弟》公开课视频中班音乐律动 《小老鼠和泡泡糖》韵律优质课视频PPT课件中班音乐 《四小天鹅舞曲》公开课视频PPT课件中班音乐舞蹈 《爷爷为我打月饼》公开课视频PPT课件教案中班音乐活动

相关信息 中班音乐我给大树挠痒痒教案 小班音乐我给花儿挠痒痒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优质课我给花儿挠痒痒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公开课我给花儿挠痒痒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教案我给奶奶挠痒痒 中班音乐大树和小鸟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我是一片树叶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游戏名称挠痒痒教案反思 橙光游戏《【叫我女王大人】》音乐歌曲BGM 橙光游戏《【极速-小说】曾有旧时光给我们幸福》音乐歌曲B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