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天气,如何避雷》PPT课件大班安全活动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幼儿园课件 > 大班ppt > 大班安全ppt

《雷雨天气,如何避雷》PPT课件大班安全活动

时间:2022-10-04 15:37:24

《雷雨天气,如何避雷》PPT课件大班安全活动

1、大班安全如何防雷电,如何安全用电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随着自然环境的污染,自然灾害也随之增多。其中雷电的安全事故现象也有发生。家居的危险用电事故也有发生,并且多是幼儿事故。让幼儿从小就认识如何防雷电和在家时如何安全用电,是我们教师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于是,特此设计了此活动。

  安全知识,理性的东西比较强,我考虑到这一点之后,于是,在活动的前端,便设计了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让幼儿自由地发挥,老师在旁边仔细地观察、引导,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之后,再让他们来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样便会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再者,通过表演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更快、更好地掌握住所学的安全知识。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2、教育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

  3、锻炼幼儿对事情的判断能力和想像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如何防雷电》;躲雷雨闪电的情景场地布置(即游戏场地):大树一棵、电线杆一条,房子一座,雨的形成:用银色的包装纸剪成一条条细小的长带,挂在场地的房顶上面飘落下来;情景演习的准备:电烫斗一个,一件破了一个洞的衣服;小兔子头饰、木篮子各40个;音乐《下雨了》。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今天,一位小朋友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现在,我们出发吧。

  二、躲雷雨闪电的情景:

  1、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雨了,打雷啦,赶快躲"。仔细观察孩子们躲在哪里。

  2、雨停了,继续走,来到了黄可芳的家里坐下,她妈妈热情招待我们。

  三、围绕刚才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进行提问:

  1、刚才我们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你们是怎样避雷雨闪电的?躲在哪里?

  3、今天小可爱也遇到了像我们同样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怎样做的?

  四、观看课件《如何防雷电》。

  五、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故事里的小可爱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2、小帅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3、小可爱、小帅哥谁做得对呢?请幼儿自由讨论,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4、老师小结应该怎样防雷电。

  (1) 不可以跑到大树下躲雷雨闪电。

  (2) 不可以躲在电线杆下。

  (3) 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 不可以躲在潮湿的地方。

  六、情景演习:突然在黄可芳家里的一个角落里冒出一阵阵烟和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

  七、与幼儿一起讨论应该如何安全用电。

  1、寻找出冒烟的苗头(原来是黄可芳贪玩,用电烫斗烫衣服忘了关掉电源,把衣服烧焦了)。

  2、与幼儿一起讨论在家该如何安全用电?请幼儿各抒已见,这时候,要运用灵巧的引导语言来开发幼儿的想像力和对事情的判断力。

  3、老师小结该如何安全用电:

  (1)不玩弄电器的插头,需要时请大家帮忙插和拔。

  (2)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

  (3)在没有学会操作前不能随便按动电器上的旋钮及各种键,有的家电只有大人才能操作,不能随便乱动。

  (4)、注意节约用电,要随手关灯,没人时不开灯,电视看完要及时关掉。

  八、表演游戏:《下雨啦》。

  情景设计:播放音乐《下雨了》,兔妈妈和兔子们随着轻快的音乐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啦,兔妈妈和兔子们赶快躲雨,雨停了,兔妈妈表扬躲得好、躲得对的小兔。

  活动反思:

  1、幼儿对安全用电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大部分幼儿都有这方面的经验,这说明,家长们在家都有教育幼儿如何安全用电。

  2、幼儿对参与表演性质的游戏非常感兴趣,幼儿在玩中学得更好、更快。这个活动环节如此吸引幼儿,应该让幼儿多玩几次游戏,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要安排插入这个游戏让孩子们玩。

  3、幼儿的想像力比以前有所进步,并且对事情的判断能力也提高了不少,这真是可喜可贺,我发觉孩子们在玩中、在动态中更有积极性,更能发挥他们自己潜在的能力,思维都变得活跃而富有前进性。

2、大班安全活动如何防雷电,如何安全用电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2、教育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

  3、锻炼幼儿对事情的判断能力和想像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如何防雷电》;躲雷雨闪电的情景场地布置(即游戏场地):大树一棵、电线杆一条,房子一座,雨的形成:用银色的包装纸剪成一条条细小的长带,挂在场地的房顶上面飘落下来;情景演习的准备:电烫斗一个,一件破了一个洞的衣服;小兔子头饰、木篮子各40个;音乐《下雨了》。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今天,黄可芳小朋友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现在,我们出发吧。

  二、躲雷雨闪电的情景:

  1、 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雨了,打雷啦,赶快躲”。仔细观察孩子们躲在哪里。

  2、 雨停了,继续走,来到了黄可芳的家里坐下,她妈妈热情招待我们。

  三、围绕刚才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进行提问:

  1、刚才我们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你们是怎样避雷雨闪电的?躲在哪里?

  3、今天小可爱也遇到了像我们同样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怎样做的?

  四、观看课件《如何防雷电》。

  五、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故事里的小可爱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2、小帅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3、小可爱、小帅哥谁做得对呢?请幼儿自由讨论,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4、老师小结应该怎样防雷电。

  (1) 不可以跑到大树下躲雷雨闪电。

  (2) 不可以躲在电线杆下。

  (3) 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 不可以躲在潮湿的地方。

  六、情景演习:突然在黄可芳家里的一个角落里冒出一阵阵烟和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

  七、与幼儿一起讨论应该如何安全用电。

  1、寻找出冒烟的苗头(原来是黄可芳贪玩,用电烫斗烫衣服忘了关掉电源,把衣服烧焦了)。

  2、与幼儿一起讨论在家该如何安全用电?请幼儿各抒已见,这时候,要运用灵巧的引导语言来开发幼儿的想像力和对事情的判断力。3、老师小结该如何安全用电:

  (1)、不玩弄电器的插头,需要时请大家帮忙插和拔。

  (2)、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

  (3)、在没有学会操作前不能随便按动电器上的旋钮及各种键,有的家电只有大人才能操作,不能随便乱动。

  (4)、注意节约用电,要随手关灯,没人时不开灯,电视看完要及时关掉。

  八、表演游戏:《下雨啦》。

  情景设计:播放音乐《下雨了》,兔妈妈和兔子们随着轻快的音乐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啦,兔妈妈和兔子们赶快躲雨,雨停了,兔妈妈表扬躲得好、躲得对的小兔。

  活动反思:

  1、幼儿对安全用电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大部分幼儿都有这方面的经验,这说明,家长们在家都有教育幼儿如何安全用电。

  2、幼儿对参与表演性质的游戏非常感兴趣,幼儿在玩中学得更好、更快。这个活动环节如此吸引幼儿,应该让幼儿多玩几次游戏,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要安排插入这个游戏让孩子们玩。

  3、幼儿的想像力比以前有所进步,并且对事情的判断能力也提高了不少,这真是可喜可贺,我发觉孩子们在玩中、在动态中更有积极性,更能发挥他们自己潜在的能力,思维都变得活跃而富有前进性。

3、大班安全优质课教案《如何防雷电,如何安全用电》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2、教育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

  活动准备:

  课件《如何防雷电》;躲雷雨闪电的情景场地布置(即游戏场地):大树一棵、电线杆一条,房子一座,雨的形成:用银色的包装纸剪成一条条细小的长带,挂在场地的房顶上面飘落下来;情景演习的准备:电烫斗一个,一件破了一个洞的衣服;小兔子头饰、木篮子各40个;音乐《下雨了》。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今天,黄可芳小朋友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现在,我们出发吧。

  二、躲雷雨闪电的情景:

  1、 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雨了,打雷啦,赶快躲”。仔细观察孩子们躲在哪里。

  2、 雨停了,继续走,来到了黄可芳的家里坐下,她妈妈热情招待我们。

  三、围绕刚才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进行提问:

  1、刚才我们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你们是怎样避雷雨闪电的?躲在哪里?

  3、今天小可爱也遇到了像我们同样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怎样做的?

  四、观看课件《如何防雷电》。

  五、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故事里的小可爱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2、小帅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3、小可爱、小帅哥谁做得对呢?请幼儿自由讨论,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4、老师小结应该怎样防雷电。

  (1) 不可以跑到大树下躲雷雨闪电。

  (2) 不可以躲在电线杆下。

  (3) 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 不可以躲在潮湿的地方。

  六、情景演习:突然在黄可芳家里的一个角落里冒出一阵阵烟和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

  七、与幼儿一起讨论应该如何安全用电。

  1、寻找出冒烟的苗头(原来是黄可芳贪玩,用电烫斗烫衣服忘了关掉电源,把衣服烧焦了)。

  2、与幼儿一起讨论在家该如何安全用电? ;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请幼儿各抒已见,这时候,要运用灵巧的引导语言来开发幼儿的想像力和对事情的判断力。

  3、老师小结该如何安全用电:

  (1)、不玩弄电器的插头,需要时请大家帮忙插和拔。

  (2)、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

  (3)、在没有学会操作前不能随便按动电器上的旋钮及各种键,有的家电只有大人才能操作,不能随便乱动。

  (4)、注意节约用电,要随手关灯,没人时不开灯,电视看完要及时关掉。

  八、表演游戏:《下雨啦》。

  情景设计:

  播放音乐《下雨了》,兔妈妈和兔子们随着轻快的音乐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啦,兔妈妈和兔子们赶快躲雨,雨停了,兔妈妈表扬躲得好、躲得对的小兔。

  活动反思:

  1、幼儿对安全用电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大部分幼儿都有这方面的经验,这说明,家长们在家都有教育幼儿如何安全用电。

  2、幼儿对参与表演性质的游戏非常感兴趣,幼儿在玩中学得更好、更快。这个活动环节如此吸引幼儿,应该让幼儿多玩几次游戏,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要安排插入这个游戏让孩子们玩。

  3、幼儿的想像力比以前有所进步,并且对事情的判断能力也提高了不少,这真是可喜可贺,我发觉孩子们在玩中、在动态中更有积极性,更能发挥他们自己潜在的能力,思维都变得活跃而富有前进性。

4、大班安全教案详案评价《如何防雷电,如何安全用电》含反思

  设计思路:

  随着自然环境的污染,自然灾害也随之增多。其中雷电的安全事故现象也有发生。家居的危险用电事故也有发生,并且多是幼儿事故。让幼儿从小就认识如何防雷电和在家时如何安全用电,是我们教师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于是,特此设计了此活动。

  安全知识,理性的东西比较强,我考虑到这一点之后,于是,在活动的前端,便设计了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让幼儿自由地发挥,老师在旁边仔细地观察、引导,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之后,再让他们来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样便会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再者,通过表演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更快、更好地掌握住所学的安全知识。

  活动目标:

  1、 教育幼儿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2、 教育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

  3、 锻炼幼儿对事情的判断能力和想像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 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课件《如何防雷电》;躲雷雨闪电的情景场地布置(即游戏场地):大树一棵、电线杆一条,房子一座,雨的形成:用银色的包装纸剪成一条条细小的长带,挂在场地的房顶上面飘落下来;情景演习的准备:电烫斗一个,一件破了一个洞的衣服;小兔子头饰、木篮子各40个;音乐《下雨了》。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今天,黄可芳小朋友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现在,我们出发吧。

  二、躲雷雨闪电的情景:

  1、 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雨了,打雷啦,赶快躲"。仔细观察孩子们躲在哪里。

  2、 雨停了,继续走,来到了黄可芳的家里坐下,她妈妈热情招待我们。

  三、围绕刚才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进行提问:

  1、刚才我们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你们是怎样避雷雨闪电的?躲在哪里?

  3、今天小可爱也遇到了像我们同样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怎样做的?

  四、观看课件《如何防雷电》。

  五、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 故事里的小可爱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2、 小帅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3、 小可爱、小帅哥谁做得对呢?请幼儿自由讨论,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4、 老师小结应该怎样防雷电。

  (1) 不可以跑到大树下躲雷雨闪电。

  (2) 不可以躲在电线杆下。

  (3) 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 不可以躲在潮湿的地方。

  六、情景演习:突然在黄可芳家里的一个角落里冒出一阵阵烟和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

  七、与幼儿一起讨论应该如何安全用电。

  1、 寻找出冒烟的苗头(原来是黄可芳贪玩,用电烫斗烫衣服忘了关掉电源,把衣服烧焦了)。

  2、与幼儿一起讨论在家该如何安全用电?请幼儿各抒已见,这时候,要运用灵巧的引导语言来开发幼儿的想像力和对事情的判断力。

  3、 老师小结该如何安全用电:

  (1)、不玩弄电器的插头,需要时请大家帮忙插和拔。

  (2)、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

  (3)、在没有学会操作前不能随便按动电器上的旋钮及各种键,有的家电只有大人才能操作,不能随便乱动。

  (4)、注意节约用电,要随手关灯,没人时不开灯,电视看完要及时关掉。

  八、表演游戏:《下雨啦》。

  情景设计:播放音乐《下雨了》,兔妈妈和兔子们随着轻快的音乐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啦,兔妈妈和兔子们赶快躲雨,雨停了,兔妈妈表扬躲得好、躲得对的小兔。

  活动评价:

  1 幼儿对安全用电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大部分幼儿都有这方面的经验,这说明,家长们在家都有教育幼儿如何安全用电。

  2、幼儿对参与表演性质的游戏非常感兴趣,(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幼儿在玩中学得更好、更快。这个活动环节如此吸引幼儿,应该让幼儿多玩几次游戏,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要安排插入这个游戏让孩子们玩。

  3、幼儿的想像力比以前有所进步,并且对事情的判断能力也提高了不少,这真是可喜可贺,我发觉孩子们在玩中、在动态中更有积极性,更能发挥他们自己潜在的能力,思维都变得活跃而富有前进性。

  活动反思:

  1、幼儿对安全用电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大部分幼儿都有这方面的经验,这说明,家长们在家都有教育幼儿如何安全用电。

  2、幼儿对参与表演性质的游戏非常感兴趣,幼儿在玩中学得更好、更快。这个活动环节如此吸引幼儿,应该让幼儿多玩几次游戏,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要安排插入这个游戏让孩子们玩。

  3、幼儿的想像力比以前有所进步,并且对事情的判断能力也提高了不少,这真是可喜可贺,我发觉孩子们在玩中、在动态中更有积极性,更能发挥他们自己潜在的能力,思维都变得活跃而富有前进性。

5、大班语言活动因为怎样,所以怎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一因多果的扩散,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通过幼儿的大胆假设和表述,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爱思考的习惯,发展幼儿思维的求异性。

  4.通过对讲述内容的指导,教育幼儿从小学会关心他人,关心周围的事物。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有一定的语言表述基础,有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的学习经验。

  物质准备:实物投影机,操作图卡,有关的文字。

  活动过程

  1.以因果关系的问题提问,引入课题。

  例:“为什么今天小朋友穿上绿色的园服?” 幼儿以“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2.利用实物投影机看图:教师提出假设性问题:“假如每个人的衣服都一模一样,就会出现什么情况?”

  3.幼儿议论并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4.幼儿自由分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话题进行假设性练习。教师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图卡。

  例:“如果我是一个会飞的超人,我就……”“假如我的家里有一支火箭,我就……”

  5.请有创意的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述。

  6.互讲、互评的活动:幼儿两人一组互讲练习。

  7.教师小结,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假设句式评析。

  例:“假如我有很多钱,我就会帮助贫穷的孩子,让他们可以上学。” 教育幼儿关心他人,关心周围事物。

  8.各领域渗透

  社会:关心、了解社会敏感性话题。

  健康:多找出与健康有关系的原因和条件,进行因果、条件的句式练习。

  9.生活中渗透

  在生活中找出事情发生的原因、结果或条件,例:不小心撒了饭。为什么会撒了饭?我怎样做,才不会撒饭?

  10.环境中渗透

  将操作图卡摆放在区角中供幼儿讲述练习。

  11.家庭中渗透

  多与孩子一起分析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探讨事情完善的条件。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正确找出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并能正确地用"因为"所以"表达出来,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的逻辑思维在萌芽,所以,我们很有必要让幼儿这种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本节活动就做到了,但在活动中,有时候幼儿会说不完整话,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督促,多培养,让他们养成完整说话的习惯。

6、小班英语head,shoulders,knees,toe教案

  "head,shoulders,knees,toe "

  Head shoulders knees toes

  ·Teaching aims(教学目标):

  1. Kids enjoy to join the English activity

  2. Kids can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song and sing with teacher.

  3. To lean: Head ,shoulders,knees, toes.

  ·Teaching aids(教学准备):

  pictures, flashcards, hammer.

  ·Teaching ste(教学过程):

  A. warm up :

  1. Greeting .

  2.T .P.R: touch your…

  B. Present :

  1. show the pictures : Head /houlders/knees /toes ,let the kids point to their Head ,shoulders,knees,toes.

  2. read after teacher

  C. drill:

  1. follow teacher to sing the song “Head ,shoulders,knees,toes.”.

  2. Game “touching game”

  a. Listen to teacher carefully and touch the flashcards.with a hammer.

  b. T : “Touch your Head,shoulders…

  S : Use their fingers point to their head / shoulders/ knees/ toes.

  sing the song together.

  D.Review: Show the flashcards and review: Head ,shoulders,knees,toes.

7、中班主题头发,肩膀,膝盖,脚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能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学习与同伴合作表演,体验合作的乐趣。

  重点难点

  能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在日常活动环节中播放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活动过程

  1、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并启发幼儿边唱边表演(唱到哪个身体部位时,手就摸到哪里)。

  2、导幼儿编创歌词与动作。

  启发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拍身体的什么部位,并提醒幼儿注意身体各部位的顺序性,要求边做边唱,做与唱要协调。

  3组织幼儿合作表演律动。

  教师示范,边唱边拍一位幼儿相应的身体部位,引发幼儿合作律动的兴趣。

  鼓励幼儿找到同伴合作表演的律动,要求能友好地拍同伴相应的身体部位。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为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我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思考的同时,让幼儿的肢体也动起来,不抑制他们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我安排了幼儿自主表演这首歌,幼儿们都想展示所学,为了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这个活动最终显得有些长,如果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我会注意这一点的。

8、中班英语教案《Father,Mother,Grandmother,Grandfather》

  幼儿园中班英语教案:father,mother,grandmother,grandfather

  English plan

  Date : September 4 Period : 2

  Content : Hour 1

  Item : Uncle mother father grandmother grandfather

  Prepare : Photos picture CD

  Teach step:

  Warm up

  1 Greeting

  T: Hello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

  K: Good morning ,teacher Bell.

  T : How are you?

  K :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

  T: I am also fine ,thank you! How is the weather?

  K: It is su y day .

  T : Yes , it is su y day .Do you like su y day?

  K : Yes ,we are .

  2 TPR

  T: Clap ,clap ,clap your hands.

  K: Clap ,clap ,clap my hands.

  T: Clap your hands as quickly as you can .

  Clap your hands as slowly as you can .

  3 song

  Let’s sing the song How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

  Present

  1 Show Jimmy’s family photo to the kids. Put it on the whiteboard ,and ask Jimmy to introduce the members to the other kids. Jimmy point his father , teacher say:father

  and the kids read after teacher. The same to the other members.

  2 Put the pictures of father ,mother ,uncle , grandfather and grandmother on the whiteboard. Ask 4 kids to touch the picture ,when teacher say :father(mother ,uncle , grandfather and grandmother), they must touch the picture of father quickly . who is quickly and who is the wi er .

  Drill

  1 Finding game

  The kids close the eyes ,and the teacher put the 5 pictures under their chair .when teacher say:Open your eyes .They find the picture under their picture . Then teacher say :

  “Father”( mother ,uncle , grandfather and grandmother ) they must put the pictures on the whiteboard one by one .And read out loudly .

  2 Up and down

  Teacher say “father” the kids must stand up .

  “mother”they must sit down .The same to any two of these new words . Who is slowly ,and he or she must read out the words loudly.

  Review

  1 Say bye-bye to father , moth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and uncle .

  2 Go pee pee and drink some water.

9、小班健康活动1,2,3,木头人教案反思

  目标:

  1.在游戏中提高跑、跨和爬的能力,能根据指令做相应动作。

  2.尝试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体验木头人游戏的乐趣。

  准备:

  1.木块若干。

  2.歌曲《木头人》,游戏背景音乐。

  过程:

  (一)热身运动(5分钟)师:今天天气可真好呀,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出去运动一下吧!

  1.播放儿歌《木头人》,教师带领幼儿在空场地做热身运动。(当音乐行进到"木头人"时,教师有意识地暂停自己的动作,给幼儿以隐形示范作用)

  2.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玩玩木头人的游戏,谁来说说木头人的游戏是怎么做玩的?(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到"1,2,3"就不能动,要定住)我们一起玩玩吧。

  3.师:哇,我们都知道游戏规则--就是在念儿歌的时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当老师喊到"1,2,3"的时候,就要定住不能动。

  二.木头人赢木块(15分钟)

  1.师:真是太棒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请仔细听我的儿歌是怎么念的"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小兔子,1,2,3!"

  2.师:咦,我的儿歌里请小朋友们变成什么呀?(小兔子)对,当儿歌念到"1,2,3"的时候,我们就要变成小兔子,让我瞧瞧,谁的小兔子做的比老师的还要漂亮。接下来我们再一起试试吧。

  3.师:(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一朵花,1,2,3!)这位小朋友和这位小朋友很厉害,当老师念儿歌的时候他们在跳自己喜欢的舞,当老师念到"1,2,3"的时候,他们就定住并且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跟别人不一样的花!

  4.教师继续游戏:(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小猫咪,1,2,3!)哈哈,这回有很多小朋友都成功咯,有没有小朋友没有坚持住,动了的呀?那么没有遵守规则,动了的小朋友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回到起点游戏)是的,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在听到"1,2,3"后一定要停住,不然就要回到起点咯。

  5.今天我们的游戏可是有任务的哦,我们要一起为小白兔搭一个房子,而搭房子的木块则需要我们河对岸取,可是大灰狼来捣蛋,在我们取木块的路上设置了很多难关,我们必须越过这些难关去取木块,请您仔细听儿歌,念儿歌时木头人需要快速前进,但是当"1,2,3"出现时,我们就要停住不能动。老师这儿有四条路,你可以自己选一条你觉得能最快到达河对岸的路,到达河对岸以后每个小朋友只能拿一块积木,然后从外面返回起点,把积木放进篮子里,成功拿到积木回到起点的小朋友如果还想玩,可以再玩几次。让我们一起去挑战一下吧。

  6.师:刚才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木头人在我喊停之后还动的呀?(有)哦,那他没有遵守规则应该怎么办呢?(请他回到起点)请违反规则的幼儿回到起点。

  7.小木头人们可真棒!有这么多小木头人都赢得了木块。播放儿歌背景乐,幼儿进行游戏。

  8.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发出指令,其他幼儿与教师共同游戏。

  9.游戏继续,幼儿继续行进,直到木块全部拿空。

  三、庆祝胜利(3分钟)

  1.庆祝胜利,放松运动。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个好玩的木头人的游戏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玩的游戏呢!他们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却有很多像木头人一样好玩的游戏。今天回家以后,你们可以问问家里人,还有哪些好玩的游戏,再带来跟我们一起分享。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木快去为小兔子搭房子吧!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10、大班主题i,u,ü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3个单韵母,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学会正确认读i、u、ü的带调韵母。知道ü上标声调时,上面的小圆点不写。

  3、会在四线格里抄写i、u、ü三个单韵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单韵母i、u并抄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猜谜语。

  (1)白鹅倒影是什么韵母?

  (2)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这是什么韵母?

  (3)像个圆圈是什么韵母?

  2、抽读字母卡片。

  二、 教学单韵母i。

  1、看图说话引出i。

  图上画着什么?图上画着一件衣服。i的发音与“衣”的音相同。

  2、教学i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发音时嘴比发e时开得更小,只留一条小缝,舌前部升高,接近上腭,舌尖抵住下齿背,让气从舌尖和上腭中间自然流出。

  (2)教师范读、领读。

  (3)记忆字形。

  i像什么?顺口溜:“像支蜡烛i、i、i。”

  3、书写指导:先写竖,再写点,两笔写成。

  三、 教学单韵母u。

  1、看图说话引出u。

  图上画着什么?“树上有一只乌鸦。”乌鸦的“乌”就是u。

  2、教学u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发音时把嘴唇收拢,嘴唇比发o时更圆更小,舌尖后缩,舌根抬高,让气从小洞中出来。

  (2)教师范读,领读。

  (3)记忆字形。

  可用顺口溜:“像只茶杯u、u、u。”

  3、书写指导:u一笔写成。

  四、 巩固复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单韵母ü并抄写。6个单韵母的复习巩固、带调认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二、 教学单韵母ü。

  1、看图说话引出ü。

  “一条大鱼水中游。”还可以说“一条鱼儿吹着泡泡。”

  2、教学ü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唇撮成一小圆洞,舌头位置跟发I一样,让气流经过舌头与上腭之间,由小圆洞中出来。

  (2)教师范读、领读。

  (3)记忆字形。

  顺口溜:“小鱼吹泡ü、ü、ü。”小鱼吐出的泡泡就像ü上的两点。

  三、 教学i、u、ü的四声。

  1、i的四声。

  ī 这件衣服真好看!í 咦!我的铅笔在哪儿?

  ǐ 拿把椅子您请坐。ì 你的意思我明白。

  告诉学生,I标上声调时,上面不写小圆点,因为戴上了帽子,小圆点就看不见了。

  2、u的四声。

  ū、ū、ū,火车呜呜叫。ú、ú、ú,没有就是“无”。

  ǔ、ǔ、ǔ,一二三四五。ù、ù、ù,我们爱公物。

  3、ü的四声。

  他姓於ǖ、ǖ、ǖ。我吃鱼ǘ、ǘ、ǘ。

  天下雨ǚ、ǚ、ǚ。一块玉ǜ、ǜ、ǜ。

  四、 复习巩固。

  1、打乱顺序读i、u、ü的卡片。

  2、用多种方法训练带调读。

  (1) 看教师手势读。

  (2) 教师报声调学生读。

  (3) 教师读带调韵母,指名在黑板上取带调卡片。

  (4) 指定两学生,一人拿出一张韵母卡片,并报声调,另一人读出带调韵母。

  五、 完成课堂作业。

11、小班健康教育教案《1,2,3,木头人》含反思

目标:

  1.在游戏中提高跑、跨和爬的能力,能根据指令做相应动作。

  2.尝试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体验木头人游戏的乐趣。

  3.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4.体验游戏的快乐。

准备:

  1.木块若干。

  2.歌曲《木头人》,游戏背景音乐。

过程:

  (一)热身运动(5分钟)

  师:今天天气可真好呀,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出去运动一下吧!

  1.播放儿歌《木头人》,教师带领幼儿在空场地做热身运动。(当音乐行进到"木头人"时,教师有意识地暂停自己的动作,给幼儿以隐形示范作用)

  2.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玩玩木头人的游戏,谁来说说木头人的游戏是怎么做玩的?(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到"1,2,3"就不能动,要定住)我们一起玩玩吧。

  3.师:哇,我们都知道游戏规则--就是在念儿歌的时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当老师喊到"1,2,3"的时候,就要定住不能动。

  二.木头人赢木块(15分钟)

  1.师:真是太棒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请仔细听我的儿歌是怎么念的"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小兔子,1,2,3!"

  2.师:咦,我的儿歌里请小朋友们变成什么呀?(小兔子)对,当儿歌念到"1,2,3"的时候,我们就要变成小兔子,让我瞧瞧,谁的小兔子做的比老师的还要漂亮。接下来我们再一起试试吧。

  3.师:(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一朵花,1,2,3!)这位小朋友和这位小朋友很厉害,当老师念儿歌的时候他们在跳自己喜欢的舞,当老师念到"1,2,3"的时候,他们就定住并且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跟别人不一样的花!

  4.教师继续游戏:(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小猫咪,1,2,3!)哈哈,这回有很多小朋友都成功咯,有没有小朋友没有坚持住,动了的呀?那么没有遵守规则,动了的小朋友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回到起点游戏)是的,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在听到"1,2,3"后一定要停住,不然就要回到起点咯。

  5.今天我们的游戏可是有任务的哦,我们要一起为小白兔搭一个房子,而搭房子的木块则需要我们河对岸取,可是大灰狼来捣蛋,在我们取木块的路上设置了很多难关,我们必须越过这些难关去取木块,请您仔细听儿歌,念儿歌时木头人需要快速前进,但是当"1,2,3"出现时,我们就要停住不能动。老师这儿有四条路,你可以自己选一条你觉得能最快到达河对岸的路,到达河对岸以后每个小朋友只能拿一块积木,然后从外面返回起点,把积木放进篮子里,成功拿到积木回到起点的小朋友如果还想玩,可以再玩几次。让我们一起去挑战一下吧。

  6.师:刚才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木头人在我喊停之后还动的呀?(有)哦,那他没有遵守规则应该怎么办呢?(请他回到起点)请违反规则的幼儿回到起点。

  7.小木头人们可真棒!有这么多小木头人都赢得了木块。播放儿歌背景乐,幼儿进行游戏。

  8.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发出指令,其他幼儿与教师共同游戏。

  9.游戏继续,幼儿继续行进,直到木块全部拿空。

  三、庆祝胜利(3分钟)

  1.庆祝胜利,放松运动。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个好玩的木头人的游戏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玩的游戏呢!他们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却有很多像木头人一样好玩的游戏。今天回家以后,你们可以问问家里人,还有哪些好玩的游戏,再带来跟我们一起分享。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木快去为小兔子搭房子吧!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12、小班健康优秀教案《1,2,3,木头人》含反思

  目标:

  1.在游戏中提高跑、跨和爬的能力,能根据指令做相应动作。

  2.尝试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体验木头人游戏的乐趣。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准备:

  1.木块若干。

  2.歌曲《木头人》,游戏背景音乐。

  过程:

  (一)热身运动(5分钟)师:今天天气可真好呀,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出去运动一下吧!

  1.播放儿歌《木头人》,教师带领幼儿在空场地做热身运动。(当音乐行进到"木头人"时,教师有意识地暂停自己的动作,给幼儿以隐形示范作用)

  2.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玩玩木头人的游戏,谁来说说木头人的游戏是怎么做玩的?(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到"1,2,3"就不能动,要定住)我们一起玩玩吧。

  3.师:哇,我们都知道游戏规则--就是在念儿歌的时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当老师喊到"1,2,3"的时候,就要定住不能动。

  二.木头人赢木块(15分钟)

  1.师:真是太棒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请仔细听我的儿歌是怎么念的"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小兔子,1,2,3!"

  2.师:咦,我的儿歌里请小朋友们变成什么呀?"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小兔子)对,当儿歌念到"1,2,3"的时候,我们就要变成小兔子,让我瞧瞧,谁的小兔子做的比老师的还要漂亮。接下来我们再一起试试吧。

  3.师:(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一朵花,1,2,3!)这位小朋友和这位小朋友很厉害,当老师念儿歌的时候他们在跳自己喜欢的舞,当老师念到"1,2,3"的时候,他们就定住并且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跟别人不一样的花!

  4.教师继续游戏:(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小猫咪,1,2,3!)哈哈,这回有很多小朋友都成功咯,有没有小朋友没有坚持住,动了的呀?那么没有遵守规则,动了的小朋友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回到起点游戏)是的,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在听到"1,2,3"后一定要停住,不然就要回到起点咯。

  5.今天我们的游戏可是有任务的哦,我们要一起为小白兔搭一个房子,而搭房子的木块则需要我们河对岸取,可是大灰狼来捣蛋,在我们取木块的路上设置了很多难关,我们必须越过这些难关去取木块,请您仔细听儿歌,念儿歌时木头人需要快速前进,但是当"1,2,3"出现时,我们就要停住不能动。老师这儿有四条路,你可以自己选一条你觉得能最快到达河对岸的路,到达河对岸以后每个小朋友只能拿一块积木,然后从外面返回起点,把积木放进篮子里,成功拿到积木回到起点的小朋友如果还想玩,可以再玩几次。让我们一起去挑战一下吧。

  6.师:刚才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木头人在我喊停之后还动的呀?(有)哦,那他没有遵守规则应该怎么办呢?(请他回到起点)请违反规则的幼儿回到起点。

  7.小木头人们可真棒!有这么多小木头人都赢得了木块。播放儿歌背景乐,幼儿进行游戏。

  8.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发出指令,其他幼儿与教师共同游戏。

  9.游戏继续,幼儿继续行进,直到木块全部拿空。

  三、庆祝胜利(3分钟)

  1.庆祝胜利,放松运动。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个好玩的木头人的游戏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玩的游戏呢!他们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却有很多像木头人一样好玩的游戏。今天回家以后,你们可以问问家里人,还有哪些好玩的游戏,再带来跟我们一起分享。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木快去为小兔子搭房子吧!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13、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头发,肩膀,膝盖,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2、学习与同伴合作表演,体验合作的乐趣。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重点难点

  能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在日常活动环节中播放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活动过程

  1、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并启发幼儿边唱边表演(唱到哪个身体部位时,手就摸到哪里)。

  2、导幼儿编创歌词与动作。

  启发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拍身体的什么部位,;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并提醒幼儿注意身体各部位的顺序性,要求边做边唱,做与唱要协调。

  3组织幼儿合作表演律动。

  教师示范,边唱边拍一位幼儿相应的身体部位,引发幼儿合作律动的兴趣。

  鼓励幼儿找到同伴合作表演的律动,要求能友好地拍同伴相应的身体部位。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为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我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思考的同时,让幼儿的肢体也动起来,不抑制他们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我安排了幼儿自主表演这首歌,幼儿们都想展示所学,为了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这个活动最终显得有些长,如果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我会注意这一点的。

14、小班英语句型:Hi, Hello, Thank you, Goodbye!教案及反思

  教学重点:Teddy, Kitty, Puppy, Nicky

  句型:Hi, Hello, Thank you, Goodbye!

  歌曲:Hello, Teddy

  教学步骤:

  1、教师播放光盘歌曲Hello,带领全班小朋友一起边唱边做律动。

  2、教师可以请一些能流利地演唱歌曲的小朋友站在教室中间位大家来表演歌谣。一组请3——4名小朋友,可以做请几组。

  3、故事教学:

  教师播放光盘故事,请小朋友看故事。对其中熟悉的句型,如“Hello”和“Hi.”教师可以带领小朋友一起说。也可以带着小朋友一起说“Goodbye!”并结合光盘内容,做挥手再见的手势,让小朋友们明白goodbye的意思。

  教师将四个主人公的手偶放在大包里,先露出Teddy的手,示意小朋友对Teddy说“Hello.”和“Hi.”只有小朋友们大声说的说出来,教师才能从打包里拿出Teddy的手偶,然后引导小朋友们对Teddy说“Goodbye”并请一名小朋友将Teddy的手偶再放进大包里。

  4、教学游戏:

  游戏名称:有趣的演唱家(Funny Singer)

  教师带领小朋友用很慢、正常和加快的速度唱三遍歌谣。如果有小朋友唱得很好,也可以单独七请他们用不同的速度连唱三遍。

  反思:

  本次活动完成得不错,幼儿的参与性也很好,不足之处是在课堂中缺少了四个小动物的头饰,如果再游戏这个环节用上头饰,效果会更好。

15、幼儿园中班社会《老师,我想出去玩》教案反思(了解雾霾天气)

  知识点名称:《我想出去玩》

  教学对象:中班幼儿

  微课时长:5.45分钟

  设计者:轩菲

  活动领域:社会

  活动名称:《老师,我想出去玩》

  活动目标:

  1、知识:以绘本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了解雾霾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技能:懂得了雾霾天气的成因及危害,熟悉一些基本的预防知识。

  3、情感:激发幼儿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愿意和同伴及家人一起为美好环境助力。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重点:

  了解雾霾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什么是雾霾。

  活动难点:

  从雾霾天气的成因和危害中熟悉基本的预防知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绘本《会走的房子》、内容相关的实例图

  片、视频《pm2.5自白》。

  2、经验准备:幼儿对雾霾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观察绘本故事图片引发思考。

  师:你们见过会走路的房子吗?老师可见过会走路的房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引导幼儿思考“房子为什么会走?”的问题,从而引出什么是雾霾的问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故事叫做《会走的房子》,就是你们看到的,这个房子为什么会走?故事要从这里开始了:故事中有个小镇,这个城镇是什么样的?路上的行人为什么会碰撞到物体?

  (幼儿观察小镇后讨论出小镇是被雾霾笼罩的原因才如此灰暗。)

  二、基本部分

  1、借助动画《PM2.5自白》让幼儿清晰了解什么是雾霾以及雾霾如何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师:原来这个小镇被雾霾所笼罩了。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浓雾镇”,什么也看不清,出门就会撞到物体,这些雾是什么?雾霾又是什么呢?(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视频,进行讨论。)

  2、总结雾霾对人会造成伤害,引发幼儿思考雾霾对我们的影响以及雾霾从何而来的问题。

  师:原来这些就是雾霾,会对我们身体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小朋友你们也来说说雾霾对你们有什么影响?

  (幼儿自由发言说出雾霾天气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3、根据幼儿发言总结出雾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出示绘本图片请幼儿思考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

  师:雾霾对我们影响这么大,老师想知道这雾霾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还记得雾霾镇的那幅图吗?雾霾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对我们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你们知道吗?

  (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自己身边可能形成雾霾天气的因素。教师结合实例图片工业污染、尾气污染、燃煤污染、扬尘污染等告诉幼儿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

  4、和幼儿一同回到故事情节,讨论如何预防雾霾天气。

  师:原来是这些污染对我们造成了伤害,难闻的空气,灰暗的天空。难怪小房子会逃跑!小房子跑呀跑,终于到了一个没有雾霾的地方。

  我住在这样的城市,我也很想逃跑,可是小朋友们,故事里的房子会逃跑,我们的房子是不能逃跑的,那面对这样的雾霾天气,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到满天星星的夜空呢?

  (引导幼儿从自我保护和保护环境方面说出预防的策略。)

  三、结束部分

  师幼共同观看后面的图片,教师鼓励幼儿愿意为保护环境而努力,呼吁更多人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为生活在蓝天下而行动。

  师:你喜欢这两幅中那一副?左边的天空看起来是什么颜色的?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对比两幅图,幼儿发表各自的观点。引起大家的共鸣,共同为了生活在美好环境中而努力。)

  活动延伸:

  回家后幼儿将美好的愿景分享与同伴和家长,尽可能低碳出行,减少污染对环境的危害,还孩子一个明媚的蓝天。 呼吁大家一起为创造美好环境而努力。

16、大班科学活动你猜,我猜,大家猜教案

  活动内容:大班科学活动《你猜,我猜,大家猜》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猜答案,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去思考问题。

  2、在“竞猜”中,丰富孩子的科学知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四张。

  2、《十万个为什么》的碟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森林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基本过程:

  1、(1)出示幻灯片:“你们猜猜看,大象怕老鼠吗?为什么?”

  幼儿自由竞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出示三个答案标志,让幼儿选择,请幼儿想好自己的选择合,等老师说:“1、2、3”后,就到各自的选择的答案所代表位置坐好。如选“1”的坐在左边的一排,选“2”的坐在中间一排,选“3”的坐右边一排。

  请幼儿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

  (3)“到底谁的答案正确呢?请看……”师放碟片。

  (4)幼儿再次回答,哪个答案正确,并说出理由。

  师小结:大象怕老鼠,因为老鼠会钻到大象的鼻子里去。

  2、按上面的方法让幼儿猜:啄木鸟在找虫子的时候,为什么样要先用嘴敲敲树皮?

  (因为它通过用嘴敲可以听出敲的地方是空心的,还是实的,空的疾里面就可能有虫子)

  3、热天狗的舌头为什么要伸出来?(为了散热)

  4、刺猬怕谁?(怕狐狸和黄鼠狼:因为狐狸很聪明,它会把刺猬扔到河里去淹死它再吃;黄鼠狼会放臭屁,小刺猬会把卷起来的身体伸展开来)

  三、“森林还有很多小动物间的有趣的故事,你们还想听吗?”到室外去找(教师布置好动物园)小动物,给小动物编故事,结束。

17、小班游戏教案《石头,剪子,布》含反思

主要领域:

  游戏

相关领域:

  无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弹跳的能力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30分钟

活动准备:

  平坦场地一块

玩法:

  幼儿两人或三人一组,面对面战立,游戏开始,同时用力向上跳,落地时两脚可任意成三种姿势:

  (1)脚并拢表示“石头”

  (2)两脚左右开立表示“布”

  (3)两脚前后开立表示“剪子”。

  注意:石头胜剪子,布胜石头,剪子胜布。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18、小班数学《认识数字1,2,3》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教学反思

  把对1、2、3… 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19、小班教案《1,2,3到动物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将动物按照数量(5以内)从少到多排列,并根据动物喜好和数量进行对应匹配。

  2、积极参与活动和操作,萌发对小动物的喜爱。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事先对动物的习性有简单了解。

  物质准备:

  (1)教师演示用白板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操作卡:一面为五节火车厢,一面为动物表格;五种小动物图片若干张;人手一份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火车音效,导入活动。

  播放火车汽笛声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嘟!嘟!咔擦咔擦,开往动物园的火车进站了。司机叔叔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二、比较数量多少,动物上车。

  1、观察车厢。

  师:这列火车可真长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节车厢。

  2、数小动物。

  师:小动物们都赶到火车站准备上车啦!瞧瞧,来了哪些小动物呢?

  小结:喔,来了大象、狮子、长颈鹿、河马、棕熊。一共有几种小动物?

  师:分别有几只呢?谁来数一数?

  小结:一共来了一头大想、两只河马、三只长颈鹿、四只狮子、五只大象。

  3、听音效,帮小动物们找车厢。

  师:小动物不知道自己应该坐在哪节车厢,我们听听司机叔叔是怎么说的?

  师:司机叔叔说了什么呢?怎么帮助小动物找座位呢?喔,帮助小动物找车厢的时候呀,要按照小动物的数量从少到多找。什么叫做“从少到多排”?喔,最少的排在第一个,那谁坐在第一节车厢呢?大象,因为只有一头大象,数量最少。那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的小动物数量最……?应该是谁做最后一节车厢?棕熊数量最多,有几头?

  师:还有三节车厢空着呢,可别忘了也是要按照从少到多的方法排喔!

  4、幼儿操作,尝试动物与车厢匹配。

  师:孩子们,请你们帮助小动物找车厢吧!

  5、检验并纠错。

  师:火车马上就要出发了,你们帮助小动物们找到自己车厢了吗?谁愿意到前面来试一试?

  三、猜测动物喜好,动物喂食。

  1、出发去动物园。

  师:火车出发啦,咔擦咔擦,嘟嘟!火车到站啦!动物们高高兴兴的来到了动物园,小动物们非常感谢我们的帮忙,邀请大家去动物园玩呢!先来找找小动物们都在哪儿?(池塘边有两只河马,树林边有三只长颈鹿……)

  2、提出问题,帮助幼儿了解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师:啊呀,中午吃饭时间到了。小动物肚子咕噜咕噜叫呢,怎么办呢?你们愿意给小动物喂好吃的吗?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吗?喔,大象喜欢吃黄黄、弯弯的……?那长颈鹿最喜欢吃什么呀?……

  3、个别示范,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来喂小动物吃东西吧,谁来试试看?别忘了,要给小动物吃他们喜欢吃的东西喔。请你告诉大家,为什么你要给河马吃两堆草?喔,因为有两只河马,所以要给他们吃两堆草,不多也不少。

  师:原来,我们在喂小动物吃东西的时候要先想想他喜欢吃什么,然后数一数有几只小动物,有几只小动物就送几个食物。

  师:小朋友们,把你们带的好吃的也送给小动物们吧,记住有几只小动物就给几个爱吃的食物,不多也不少。

  4、检验并纠错。

  师:你们都给小动物喂了好吃的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给小动物都吃了几个食物?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呀我们帮助小动物搭了火车,还给小动物喂了好吃的东西,可真开心呀!火车要开车了,我们要回家了,跟小动物们说再见吧!再见!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开展下来,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幼儿的前期经验准备不充分。整个活动是围绕五种小动物开展的,幼儿不仅要知道五种小动物的名称和特征,并且要了解五种小动物分别喜爱吃的食物。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做好经验的丰富,有了这些经验基础才能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学具的制作。出于节约的目的,操作卡并没有进行塑封,小的操作材料上贴上双面胶以后,幼儿不太会撕,而且很容易就把纸撕坏。有些幼儿的不敢撕、不会撕,就使得活动时间加长。另外,我们在设计操作材料时,在喂食的环节中每个食物设置了三种数量,其中一种是正确的数量,其他两种为干扰项。这里需要幼儿排除两个干扰项选择出正确数量进行匹配,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有比较高的难度。可以将干扰项改成一个,既能对幼儿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是在难度上又有了下降。

  三、课件的制作。课件的背景图颜色太为艳丽,与火车和动物的颜色融合在一起,不利于幼儿观察。火车出场的音效不贴合现代化,显得比较落后。另外,司机叔叔的录音太快、太长,没有突出操作中的要点和方法。导致播放一遍录音后,只有个别幼儿听出了“帮助小动物找车厢”、“多”、“少”等字词。

20、大班教案《认识数字1,2,3》含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教法

  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长长短短,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宽宽窄窄,胖胖瘦瘦,咕噜咕噜1,咕噜咕噜2,咕噜咕噜3,我们大家一起玩。”

  2、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3、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4、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5、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加强对字形的感知和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在草坪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分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

  (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小桶、盒子;数量是2的:苹果、香蕉、梨子;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做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片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

活动反思:

  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21、小班社会玩具,布娃娃,我送你们回家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入园后,为了安抚孩子们的情绪,我收集了好多的玩具,创设了一个玩具区。随着活动的开展,发现很多宝宝不能自觉地收拾玩具,总是由老师跟在后面收拾。为了让幼儿养成自觉收拾玩具的好习惯,于是设计了本节课。

  活动目标

  1 : 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到本领。

  2 : 教育幼儿,让其知道要爱护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3 :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 :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到本领。

  难点: 教育幼儿,让其知道要爱护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活动准备

  1 、 自制影像1个; 2 、各种玩具,布娃娃若干,玩具柜3张(上面贴有相应的标记)

  3、 宝宝收拾玩具的教学碟1张 4、歌曲〈〈送玩具回家〉〉

  活动过程

  一:小玩具,你为什么哭了?

  (1)说一说玩具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具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因为玩具好玩) 玩玩具时 ,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高兴,很开心.....(2)玩具哭了 师:听,这是谁在哭呀?(哭声响起)让我们去看一看!(播放影像,玩具在哭) 是玩具哭了....师:原来是玩具宝宝在哭,请问它为什么在哭呀? (放得不好,乱七八糟的它们没有家了) 我们一起来问问玩具宝宝吧! 齐问:玩具宝宝你为什么哭呀?(播放影像:玩具说话) 师:玩具的家在哪里?(柜子里) 我们一起叫小主人把玩具宝宝送回家吧.(播放影像:玩具回家) (3)送玩具回家(要求送玩具回家要摆放整齐......)

  二:玩具玩具我们一起玩 (1)出示三个柜子,里面放满三种玩具:布娃娃,小汽车,积木 师:哈哈,又到我们玩游戏的时间了。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好多的玩具分别放在三个柜子里,这儿就是他们的家 (2):幼儿玩玩具 (3):收拾玩具 (4):小结 宝贝们都很棒,已经把玩具放回原处,而且放得很整齐,玩具宝宝可喜欢你们啦,加油。

  三:玩具玩具,在家我会收好你

  (1)幼儿交流 师:你们家里有玩具吗?(有)你们是怎样收拾好玩具的?.....(2)播放宝宝收拾玩具教学碟

  (3)师小结

  四:我们一起唱首歌 师:小朋友,我们都学会整理玩具了。老师把收拾整理玩具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看来唱吧。歌曲(送玩具回家)

  (4)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针对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宝宝学习状况和年龄特点,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愉快地学习;通过对宝宝收拾玩具的教学碟的观看,留给宝宝深刻的印象,为宝宝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22、幼教案例分析记录 《孩子,我该何如何引导你》

  案例:涛涛是我们班一个话很少很有个性的孩子,来园不高兴的时候摔椅子,打老师,等他发完脾气后又自己变好了,每次老师组织的活动,他都不怎么爱参与,脱离组织的表现,比较喜欢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对于他想做的事情,他非要要去做,而且不达到目的不罢休。每天排队他喝水来的比较慢,人家小朋友都排了前面了,他慢悠悠的走过来,坚决排在第一位,不管怎么跟他说他都不同意,我对此非常头疼,没有办法,只好跟前面的小朋友说:“涛涛还小,你让他站第一吧,还好这个小朋友很懂事,把位置放给了他。在一次我带小朋友去美工区上绘画课,进行分组,他在下一个组,可是他非要进来,我想我不能老是惯着他,所以我坚决不同意他进去,他就在门口一直等啊,等啊,也不走,一直都我上课结束开门出来还看到他在门口坐着等呢,我算是真的服了他了,除了这些,在一次他爸爸来接的时候给我的触动最大,爸爸叫他回家了,他怎么也不愿意回家,爸爸一下生气了,要打他,他赶紧躲到我的怀里,他爸爸显得非常无奈,只说了一句,你那个性格你妈妈一个样子,你妈妈把你惯坏了,什么都由着你的性子来,做错事情了也批评不得,我批评他要打他,你妈妈还当着孩子的面跟我吵起来……我终于知道原来父母的教育方式不一致,导致孩子性格方面和发泄行为发面都存在着问题。

  分析、措施:

  对于涛涛的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我大概分析有一下原因:对于宝宝的教育,我们一直推崇和坚持是“家园共育”的主旨。他在园的表现我也跟他家长沟通联系过,设法通过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沟通来共同帮助解决宝宝身上出现的问题,而我发现只要一提到宝宝在家中的情况中,父母的大概意思都是我们都很忙,爷爷奶奶都没有时间带孩子,就我们两个人带,白天都忙着生意上的事情,也很少跟他玩,都是他自己一个人玩,我们太忙了,哪有时间管啊,有时候出现问题了,我们父母的意见又不统一,又会当着孩子的面大吵大闹的,你们老师给我好好管管吧!不乖,要打要骂随便你们。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作为老师,我们对于宝宝的各方面教育我们当然会管,但是作为家长,你们是宝宝的家里人是监护人,有义务对她进行照顾和关系,和爱的付出,就算忙,也要抽时间陪陪宝宝,她需要一个适合她成长和健全的环境。

  对于家长对宝宝的过失粗暴方式对待,不仅不能引导宝宝认识到问题,更容易让宝宝有反叛心理。更妥善的做法的是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其中原因,联系实际问题解决。为了更清楚了解宝宝家里具体的情况,我多次利用接孩子的时间跟宝宝妈妈进行沟通,她妈妈把一些基本情况也跟我说了,我们都在一起商量好更好的教育对策,对此一定要要求家庭和幼儿园教育要一致,家庭教育也要达成一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都是在不断的摸索中成长吧。我觉得对于宝宝家长的情感问题对宝宝造成的影响,家长之间的矛盾我们是不能解决,也没有权利过问,但希望不要影响到宝宝,请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舒适,美好的坏境,至少是“心理环境”。

23、大班语言教案《d,t,l教学设计》含反思

  《d,t ,l》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d t n l四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 t n 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3、初步学会朗读音节句,懂得词语连读,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声母d t n l的发音及d t n l与韵母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n l的发音及n l与韵母的拼读。

  教学准备:一根筷子、投影片、声母卡片、一把雨伞、磁带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d t两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

  2、学习d t与单韵母的拼音。

  3、能够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 p m 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为什么?(单韵母)再人带调韵母,教师讲解:声调都标在韵母上面。

  3、复习带调音节bá pá bà mā mù bù mǒ等。

  4、认读生字和词语:爸、妈、我、爸爸、妈妈

  (二)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个声母和它们的拼音。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最认真,最聪明,学得最好,读得最准。

  (三)教学声母d。

  1、看投影说话引出d:图上画了什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说话:鼓棒敲鼓,咚咚咚。

  师引出:鼓声“咚”的声母就是d,板书:d。

  2、教学d的发音,记清形。

  (1)听:教师示范发音,舌尖顶住上颚,堵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让气流冲出来。

  (2)看:教师范读时的口形,发音部位。

  (3)读:领读,齐读,正音。

  (4)记:马蹄声响d d d 像个反6 d d d 左下半圆d d d

  3、教学d的书写。

  (1)范写:两笔写成,半圆也在2楼。

  (2)书空:作业本上写三个。

  4、教学d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板书d,声母是→d。板书ì,韵母是→ì。声音不中断,紧接着带出ì,直呼→dì。板书:dì。

  (2)开火车读di的四声,组词读。

  (四)做课中操。

  (五)教学声母t。

  1、出示雨伞,引出t:请同学看弯弯的伞柄,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二个声母“t”的样子就像一把弯弯的伞柄。板书:t,将雨伞打开,伞面张开后,在伞柄上加一横,就是t了。

  2、教学t的发音,记清形。

  (1)看、听:用薄纸放在嘴前,示范d t的区别。(发t时,嘴里有一股气送出。)p、t一样。

  (2)读、记:领读、轮读、正音。顺口溜记:伞柄朝下t t t。

  3、指导t的书写。

  4、拼读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t---ī---tī谁会读?t---ū---tū?

  (2)拼读ta te ti tu及四声连读。

  (六)巩固复习。

  1、卡片读d t。

  2、对比读:b---p---d f---t (念顺口溜,做动作强化记忆。)

  3、看实物猜字母。

  拿一把小花伞,伞柄朝上,(f),伞柄朝下,(t),学生读字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n、l两个声母,能记清形,读准音。

  2、学会n、l与单韵母的拼音。

  3、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复习字母:b p d t m f a

  2、拼读音节:dì di、mā ma、bà ba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两位新朋友,出示课题。看谁学得又好又正确。

  (三)教学声母n。

  1、猜谜引入:两个门洞是什么字母?齐复习,两个门洞m m m。今天我们要学一个门洞的n,板书n。

  2、教学n的发音,认清形。

  (1)谁能看图,自己编一个顺口溜?(一个门洞n n n,一扇小门n n n,像只小凳n n n,倒放茶杯n n n。)

  (2)教师范读、领读、齐读、轻读、正音。

  3、教学n和á的拼音。

  板书:n---á---ná,请同学自己试着拼读。(指名读)声母n,韵母á,直呼ná。进行na的四声练习。

  4、指导书写。

  (四)做课中操。

  (五)教学声母l。

  1、看图,说话引出l: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一个小朋友拿着小棒在赶猪,乐得哈哈笑。)“乐”的声母就是“l”。板书:l

  2、读准音,认清形。

  (1)范读,讲解读n时,鼻翼两侧微微振动,而发l时,没有这种感觉。(开火车练习)

  (2)记忆字形:一根小棒l l l。

  (3)教学l和í的拼音。

  板书:l---lí---lí (指名拼读,集体拼读,开火车练习四声。)

  (4)指导书写:在四线格的三楼的四分之三处起笔,往下写到第三条线为止。

  (六)复习巩固。

  1、猜字母游戏:小马蹄印是什么声母?伞柄朝下是什么声母?一个门洞是什么声母?一根小棒是什么声母?

  2、找朋友游戏。

  教师:我请x x找朋友。(全体学生有节奏地拍手)

  学生:我来找个好朋友。(边说边上台)

  教师:声母d,d d d。

  一学生:d是我的好朋友。(取出d的卡片)

  众学生:对对对!d是我们的好朋友。(如错)错错错!请你仔细找朋友。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学过的声母,使学生能牢固掌握。

  2、继续练习拼音读音节。

  3、初步学会朗读音节句,懂得词语连读,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猜字母游戏。

  2、卡片认读声母。

  (二)巩固d t n l的字形。

  1、比较区分:b—d、f—t、m—n、b—p

  (1)请同学看看b和d有什么不同?

  (2)编故事猜谜语区别。(伞柄朝下t t t,伞柄朝上f f f)

  (3)区别m—n,想想这两个声母的儿歌,n和m有什么不同?(两个门洞m m m,一个门洞n n n)

  2、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拼音练习。

  1、开火车拼读音节。

  2、出示卡片:dà mǐ、tǔ dì、mǎ、tù 注意这就是词语,词语单独一个意思。读词语要连读。(范读、领读、开火车。)

  (四)看图拼音节,认生字。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大米、土地、马、兔,根据拼音读一读。

  3、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4、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5、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五)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轻轻地》,请学生自己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说说儿歌讲了什么?

  (六)巩固练习。

  1、拼读音节。

  2、跟录音读课文。

  (七)总结课文。

  这几节课,我们学会了声母d t n l和它们的拼音。并能拼读词语和儿歌,还认识了几个生字。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课后,小朋友们要多用拼音卡片来练习声母和单韵母的拼音。

  活动反思: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秋天的深夜,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听所感。整个画面给人孤独、寂寞、忧愁、寂静的感觉。教学设计中,抓住“愁眠”这个关键词展开教学,让幼儿说说这个愁眠的夜晚,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再结合诗人的心境,让幼儿展开想象,力求想象出画面,入情入境。

24、小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教学反思

  把对1、2、3… 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25、小班分享阅读活动《苍蝇,苍蝇,快走开》 教案设计

  一、活动目标:

  1、掌握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并能准确指认。

  2、能够读懂图画内容,初步理解文本所表述的故事内容。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二、活动准备:

  1、小猪、苍蝇图片、小苍蝇的模型。

  2、课前学会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三、活动过程:

  (一)歌唱活动:

  1、复习歌唱活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2、教师将“头发、肩膀、膝盖、脚”的歌词改成“胳膊、肚子、屁股、脚”,让幼儿再唱一遍。

  (二)故事引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与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关系:‘一群小猪快活地生活在大森林里。有一天,他们看见天气非常好,就决定大家一起去野餐。他们选择在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下休息。小猪们有的吃汉堡、有的跳舞、有的看书、有的摘苹果……偏偏在这非常惬意的时候,出现了一只煞风景的苍蝇。这只苍蝇左飞飞、右停停,把小猪们的野餐搞得一塌糊涂。’下面请小朋友猜猜看,可恶的苍蝇落在了小猪身体的哪些部位。

  (三)引导幼儿阅读图画内容:

  1、出示小猪图片和苍蝇图片,请幼儿上来,将苍蝇落放在他认为可能落在的小猪的身体部位上。并引导幼儿说出:“苍蝇落在小猪的XX上。”

  提问: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这只小猪现在感觉怎么样,难受吗?

  提问: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么做?怎么说?

  引导幼儿说出“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XX上。”

  2、游戏:教师制作小苍蝇的模型,利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习读本中的文字表述。示范:‘嗡嗡嗡,嗡嗡嗡,一只小苍蝇,飞到东来飞到西,看看它要落在哪?’教师说完后,就将苍蝇的模型落在幼儿的某个身体部位上(如,肩膀),然后请幼儿用文本中的句子说话:‘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肩膀上。’

  3、用歌唱形式,唱出文本中的句子。

  引导幼儿在歌唱的时候,语气、表情都要带有生气的样子。

  (四)阅读大书,初步理解文本所表述的故事内容。

  当幼儿看到第6页时(教师将第7页画面遮住),请幼儿猜猜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26、幼儿园英语活动《Candy,Pie,Milk》中班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阶段,幼儿英语学习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为了培养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我特地从幼儿最感兴趣的东西中来选择本次的英语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幼儿都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例如糖果、糕点、牛奶等,根据中班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幼儿比较感兴趣的三种零食:Candy, Pie, Milk进行本次的英语教学,希望能提高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能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英语。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幼儿能够理解单词Candy, Pie, Milk及句子I Like Candy,I Like Pie, I Like Milk的意思。

  2、能力目标:幼儿能正确说出单词和句子。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英语的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到英语活动中。

  4、通过看、听、说等方式,让幼儿初步掌握单词的发音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朗读单词。

  5、听懂并理解老师的一些简单英语指令,乐于模仿。

  重点难点

  1、幼儿能正确说出单词和句子。

  2、激发幼儿对英语的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到英语活动中。

  活动准备

  1、实物准备:单词卡片、糖果、蛋黄派、牛奶

  2、经验准备: 热身童谣、游戏、课堂用语

  活动过程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Warm-up

  1. Greetings

  T : Hello, children!

  Ss: Hello, Miss Zhao

  T: What’s your name?

  Ss: I am…

  T: How old are you?

  Ss: I am 5

  T: How’s the weather?

  Ss: It is...

  2. Chant

  T: All the children stand up, let us do chant together.

  T&Ss: Ready Go!

  Chant: Apple round, apple red, apple juice, apple sweet, apple apple I love, apple sweet I love to eat.

  T: Very good, sit down, please!

  Step2: Presentation

  T: Everybody, close you eyes.

  T: Open you eyes. What’s this?(将事先准备好的糖果展现给孩子)

  Ss:糖果

  T: Very good, candy. Flow me, candy, candy…

  T: Now, look at the card, What’s this?

  Ss: candy

  T:OK, let us play a game Jump and Hit the Card

  T:Follow me, I like candy

  Ss: I like candy

  用同样的方式来呈现Pie

  T:同样请小朋友闭上眼睛,

  Ss:蛋黄派

  T:Great, Pie. Read after me, pie,pie…

  Ss: pie…

  T:出示单词卡片:pie

  T: What is this?

  Ss: pie

  T: Now, let us play a game High and low voice, Blow the balloon

  T: Follow me, I like pie.

  Ss: I like pie.

  用同样的方式来呈现Milk

  T:同样请小朋友闭上眼睛,

  T: Open you eyes. What’s this?

  Ss:牛奶

  T:Very nice, milk. Read after me, milk, milk…

  Ss: milk…

  T:出示单词卡片:milk

  T: What is this?

  Ss: milk

  T: Now,let us play a game Catching finger

  Step3: Practice

  Words---Game1:Wolf is coming

  T:分别出示单词卡片candy, pie, milk,带着学生把单词读一遍

  T:let’s play a game“Wolf is coming”

  T:Who wants to try?

  Ss: Let me try

  Sentence---Game2:Get the chair

  T:分别出示单词卡片candy, pie, milk,带着学生把句子I like candy/pie/milk读一遍

  T: let’s play a game “Get the chair”

  Step4: Closure

  T: You are great today! Let us say bye-bye to these cards

  Ss: Bye-bye candy

  Bye-bye pie

  Bye-bye milk

  T: Let’s sing a bye-bye song

  T &Ss: Bye-bye song

  T: Bye-bye, Children!

  Ss: Bye-bye, Miss Zhao

  活动反思

  通过此次的教学活动,我觉得比较成功的是:教师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加入了很多游戏环节,这样不仅让所学的内容得到很好的操练,还吸引了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英语课不在仅仅是简单的重复跟读单词和句子。由于中班幼儿的注意力时间较短,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对差是这个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很多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使课堂的内容生动形象,争取在幼儿注意力分散之前(15—20分钟)结束主课。通过这次的教学活动也让我收到一些启发,在教学活动中多加入一些体态语,少一些汉语的翻译,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的过程中理解老师所说英语的意思。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气氛很活跃,容易被幼儿所喜欢,并且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因为相对运动的物体更容易引起人的兴趣,尤其是幼儿。

27、小班优秀美术教案《颜色妙,妙,妙》含反思

活动目的:

  1、识别各种颜色,具备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了。

  2、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对美术的兴趣。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纸卡30余张。

  2、各种颜色的水粉笔,蜡笔12盒。

  3、拷贝白纸30余张。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导入幼儿在教室内找认识的颜色。

  2、幼儿拿来色卡对找同颜色的实物,并述说颜色名称。

  3、继续述说各种颜色,并要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实物颜色以。

  4、认识颜色,辨别各种颜色的色彩。

  5、请幼儿自选各种画笔并说为什么选择此颜色。

  6、幼儿自行画出太阳、气球、叶子、棒棒糖、冰棒……

  7、互相评比,欣赏创作的画。

  8、老师总评出有特色的画并给与表扬奖励。

活动延伸:

  由三原色混调能变出更多、更神奇的颜色,进一步理解颜色的奇妙与美丽。在生活中能有意识地去欣赏美,唤起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为造就具有"美的心灵"打好基础。

活动评价:

  运用幼儿感兴趣的题材作为美术内容活动,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学习与动手创作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去创造美,较好地满足幼儿身心需要,也有利于幼儿学会交往技能。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幼儿园大班安全ppt推荐 《不要随便摸我》PPT课件大班安全 《不要随便摸我》保护隐私PPT课件大班安全 《预防传染病》公开课视说课稿课件PPT大班安全健康 《保护眼睛》PPT课件大班安全 《饮食要注意—不乱吃东西》PPT课件大班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PPT课件大班安全教育 《儿童乘车安全》PPT课件大班安全教育活动 《拒绝乘坐黑车》PPT课件大班安全教育 《小小安全员》PPT课件大班安全教育 《小猫小狗会伤人》PPT课件大班安全教育 《食品安全》PPT课件大班安全 《安全用家电》PPT课件大班安全 《安全游玩动物园》PPT课件大班安全教育活动 《遇到火灾怎么办》PPT课件大班安全 《用电教育》PPT课件大班安全 《当坏人闯入》PPT课件大班安全 《安全乘电梯》PPT课件大班安全 《着火了怎么办》PPT课件大班安全教育

最新大班安全ppt 大班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上下楼梯》PPT课件大班安全 《拯救公主大作战》PPT课件大班安全 《保护隐私》PPT课件大班安全 《在走廊和楼梯上》PPT课件大班安全 《不要随便摸我》PPT课件大班安全 《不要随便摸我》保护隐私PPT课件大班安全 《拯救公主大作战》公开课有声课件PPT大班安全 《交通标志我知道》微课视频PPT课件大班安全 《雷电安全》预防雷电知识PPT课件中班大班安全

相关信息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大班安全如何防雷电,如何安全用电教案反思 大班第一学期安全如何防雷电如何安全用电教案反思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北师大八年级上册) 小班安全教育如何防雷电教案反思 大班安全如何防雷电教案 如何保证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 大班安全教育如何防雷电教案反思 中班安全教育如何防雷电教案反思 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消防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