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7、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5、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8、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9、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2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1、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2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2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2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2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韦庄《谒金门》
2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7、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
2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29、飞霞半缕,收尽天风和雨。——王灼《减字木兰花》
30、砌花含露两三枝。——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31、柳梢残日弄微晴。——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32、席上看君,竹清松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3、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天净沙·冬》
34、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35、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36、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37、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杜甫《贫交行》
38、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黄庭坚《秋怀二首》
39、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吴伟业《遇旧友》
40、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41、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骆宾王《萤火赋》
42、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43、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44、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无名氏《别诗四首》
4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二首》
4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7、松江上,念故人老矣,甘卧闲云。——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48、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张籍《没蕃故人》
49、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吕岩《梧桐影·落日斜》
50、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苏轼《送顿起》
51、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52、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
53、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54、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晋·乐府《青阳渡》
55、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唐·李白《渌水曲》
56、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唐·卢照邻《曲池荷》
57、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唐·温庭筠《莲》
58、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唐·李群玉《北亭》
59、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宋·杨万里《荷花》
60、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宋·杨万里《红白莲》
61、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宋·杨公远《月下看白莲》
62、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63、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64、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梁·吴均《采莲曲》
65、荷花含笑调薰风。两情着意尤浓。水精栏槛四玲珑。照见妆容。醉里偷开盏面,晓来暗坼香风。不知何事苦匆匆。飘落残红。——宋·沈瀛《画堂春(风中荷花)》
66、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唐·李白《采莲曲》
67、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宋·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68、诗曰: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宋·秦观《词笑令(采莲)》
69、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艳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不会频偷眼,意如何?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恰似轻盈女,好风姿。——唐·欧阳炯《女冠子》
7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7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7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7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7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76、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7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7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7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0、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8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8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8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8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8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86、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8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88、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89、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9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9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9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9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4、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