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3、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4、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江淹《古离别》
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6、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7、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8、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9、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10、绮席凝尘,香闺掩雾。——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11、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胡适《生查子》
12、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13、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14、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5、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严仁《玉楼春·春思》
1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
1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8、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
19、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20、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21、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22、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翦重云。——吴文英《风流子·黄钟商芍药》
23、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24、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纳兰性德《虞美人》
2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6、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7、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
28、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29、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30、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31、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
32、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3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34、飞霞半缕,收尽天风和雨。——王灼《减字木兰花》
35、砌花含露两三枝。——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36、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37、柳梢残日弄微晴。——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38、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39、席上看君,竹清松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40、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41、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天净沙·冬》
42、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宋自逊《蓦山溪·自述》
43、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4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45、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46、绮席凝尘,香闺掩雾。——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47、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48、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49、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50、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51、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52、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唐·卢照邻《曲池荷》
53、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隋·弘执恭《秋池一株莲》
54、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唐·温庭筠《莲》
55、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蝴蝶正愁飞不过,鸳鸯拍水自双双。——明·徐渭《荷花》
56、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宋·杨万里《荷花》
57、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宋·王月浦《荷花》
58、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竹枝词》元·丁鹤年
59、夜深庭院寂无声,明月流空万影横。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秋风生。——元·赵雍《秋初夜坐》
60、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宋·杨万里《红白莲》
61、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棹忙。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宋·何应龙《采莲曲》
62、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宋·杨公远《月下看白莲》
63、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64、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65、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梁·吴均《采莲曲》
66、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宋·秦观《采莲》
67、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一双鸂鶒忽飞去,为惊花底兰桡鸣。兰桡荡漾谁家女,云妥髻鬟黛眉妩。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宋·邹登龙《采莲曲》
68、三千美女学宫妆,占断薰风水一方。试问画工何处在,移来五月鉴湖凉。高擎万柄绿参差,匹练横铺锦一机。喜对薰风描写得,秋风夜雨不敢知。——宋·释云岫《画荷花二首》
69、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70、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鹧鸪天。赏荷》金·蔡松年
71、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倩香深处住,看伊颜色。——宋·苏东坡《荷花媚·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