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憎恶 调整 有趣 想象
真实 高傲 鄙夷 平整
二、比一比,再组词。
憎(憎恶)傲(高傲)整(整齐)像(好像)调(调整)
曾(曾经)遨(遨游)赦(赦免)象(象征)惆(惆怅)
三、多音字组词。
jiào 教室tiáo 调整
jiāo 教书diào 调头
四、近义词。
曾经—(以前)憎恶—(厌恶)测验—(测试)干脆—(索性)
热爱—(喜爱)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五、反义词。
有趣—(无聊)高傲—(谦虚)皱皱巴巴—(平平整整)全神贯注—(三心二意)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皱皱巴巴)的书 (全神贯注)地看 (鄙夷不屑)的神情 (过去)的日子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吩咐叮嘱
1.妈妈(叮嘱)我在上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2.老师(吩咐)我们几个男生去二楼抬桌子。
实验 试验
3.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证明了 这个假设是成立的。
4.新产品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推广。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全副精神高度集中。(全神贯注)
2.指轻视、看不起。(鄙夷不屑)
3.憎恨;厌恶(憎恶)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请简要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主要写了玛琪对现有教学方式的厌恶以及老式学校和现在学校的不同。
2.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机器老师和教学视察员的主要职责分别是什么?
机器老师职责是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教学和测验,教学视察员的职责是为机器人老师设置程序,并进行维护。
3.从上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玛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玛琪是一个天真可爱、富有好奇心、很有主见的孩子。
2、《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课文重点句子理解等知识点归类预习
作者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年1月-1992年4月),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三、多音字
教:jiào(教室) jiāo(教书)
干:gàn(干活)gān(干净)
调:tiáo(调整)diào(调头)
四、近义词
曾经——以前 憎恶——厌恶 测验——测试
干脆——索性 热爱——喜爱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鄙夷不屑——不屑一顾
屏气凝神——屏气凝神
五、反义词
有趣——无聊 高傲——谦虚
皱皱巴巴——平平整整
全神贯注——三心二意
六、理解词语
不屑:轻视。
鄙夷:轻视,看不起。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憎恶:憎恨;厌恶。
七、句子解析
1.他们翻着这本书,书页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
“发黄”“皱皱巴巴”说明这本书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2.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
从玛琪的神态描写“鄙夷不屑的神情”和语言描写“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可以看出玛琪不喜欢学校的生活。
3.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她一次比一次答得糟,最后她的妈妈发愁地摇了摇头,把教学视察员找了来。
“一次又一次”说明机器人老师测试的次数非常多,这也是玛琪痛恨上学的原因之一。
4.托米非常高傲地瞧了她一眼:“因为那不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傻瓜。那是几百年前的那种老式学校。”接着他一字一顿地说:“几世纪前。”
老式学校是由真人来当老师的,他给孩子们讲讲课,留些作业,提提问题;老师不住在学生家里,他们有一个专门的地方上课,所有的孩子都到那儿去上学;年龄相同的孩子学一样的功课。
5.玛琪叹了口气,去上课了。
体会到了玛琪被老式学校好玩的上课情景深深地吸引着,但她又不得不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
八、问题归纳
1.在2155年5月17日这一天里她写道:“今天,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有什么作用?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使读者产生疑问:为什么这本书是真正的书?2155年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2.纸张印刷的书有什么特点?
纸张印刷的书“字全都静止不动”“读到后面,再翻回来看前面的一页时,刚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
3.“他们那时候刚好不是那么做的。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就干脆别读这本书。”“他们当时不那样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那样做?
“不那样做”是指不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心智情况来教学,做不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为当时的条件比较落后,一两个老师要给几十个孩子上课,时间精力达不到。另外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
九、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3):写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和他们现在的书大不相同。
第二部分(4-25):写玛琪对现有教学方式的厌恶以及老式学校和现在学校的不同。
第三部分(26-30):写玛琪对老式学校的想象和向往。
十、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描述2155年孩子在家上课,机器当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测验,妈妈在家监督孩子学习的事,反映了孩子对这种学习生活的厌恶,启发我们在发展现代教育的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
3、《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多音字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多音字:
屏 píng屏幕 bǐng屏息校 xiào学校 jiào校对
调 tiáo调整 diào调查 将 jiāng将来 jiàng上将
近义词
:
移动——挪动 停留——逗留
高傲——骄傲聪明——聪慧
调整——调节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反义词
:
移动——固定有趣——乏味
讨厌——热爱失望——满意
高傲——谦虚陌生——熟悉
理解词语:
【鄙夷】轻视,看不起。
【不屑】轻视。
【憎恶】憎恨;厌恶。
【测验】考查学习成绩等;用仪器或其他办法检验。
【失望】因为希望落空而不愉快。
【装置】机器、仪器或其他设备中,构造较复杂并具有某种独立功用的部件。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
【皱皱巴巴】形容皱纹多,不舒展。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词语扩展:
AABB式:皱皱巴巴勤勤恳恳平平整整
轻轻松松顺顺利利整整齐齐安安静静
4、《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
句子解析:
1、那天晚上,玛琪甚至把这件事记在自己的日记里了。在2155年5月17日这一天里她写道:“今天,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使读者产生疑问:为什么这本书是真正的书?2155年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2、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
从玛琪的神态描写“鄙夷不屑的神情”和语言描写“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可以看出玛琪不喜欢学校的生活。
3、
“这种类型的学校”指学习地点在家里,有机器老师、教学视察员,用打孔文字写作业和答卷等。“那种老式学校指学生集中在学校的教室里上课,有老师、纸质的课本、手写作业和答卷等。
4、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她一次比一次答得糟,最后她的妈妈发愁地摇了摇头,把教学视察员找了来。
“一次又一次”说明机器人老师测试的次数非常多,这也是玛琪痛恨上学的原因之一。
5、“他们那时候刚好不是那么做的。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就干脆别读这本书。”
“不那样做”是指不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心智情况来教学,做不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为当时的条件比较落后,一两个老师要给几十个孩子上课,时间精力达不到。另外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
6、玛琪叹了口气,去上课了。
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玛琪被老式学校好玩的上课情景深深地吸引着,但她又不得不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2155年的一天,托米发现了一本 很旧的纸质的书,和他们现在的书大不相同。
第二部分(第4―25自然段):写玛琪对现有教学方式的厌恶以及托米与玛琪谈论老式学校和现有学校的不同。
第三部分(第26―30自然段):写玛琪对老式学校的想象和向往,她觉得那样的上学方式很有趣。
5、《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课文原文与朗读
[qq-video vids=n3077jgtjzu]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这是一篇科幻小说。快速默读课文,看看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再大胆想象一下,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那天晚上,玛琪甚至把这件事记在日记里了。在 2155 年5 月17 日这一页,她写道:“今 天,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 这是一本很旧的书。玛琪的爷爷有一次告诉她,当他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的爷爷 曾经对他讲,有那么一个时候,所有的故事都是印在纸上的。 他们翻着这本书,书页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书上的字全都静立不动,一点儿也不像 他们平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书”那样,顺序移动。读到后面,再翻回来看前面的一页,刚 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 她问:“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 “在我们家,”他指了一下,可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在顶楼上。” 他又说道。 “书里写的什么?” “学校。” 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玛琪一向 讨厌学校,而且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憎恶它。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 验题,她一次比一次的糟。最后她的妈妈发愁地摇了摇头,把教学视察员找了来。 视察员把机器调好以后,拍拍她的脑袋,笑着对她妈妈说:“这不是小姑娘的错,琼斯 太太。我认为是这个机器里的地理部分调得太快了些,这种事是常有的。我把它调慢了,已 经适合于十岁孩子的水平了。说实在的,她总的学习情况够令人满意的了。”说着,他又拍 了拍玛琪的脑袋。 玛琪失望极了,她本来希望他们会把这个机器老师拿走。有一次,托米的老师就被搬走 了将近一个月之久,因为历史那部分的装置完全显示不出图像来了。 所以她对托米说:“怎么会有人写学校呢?” 托米用非常高傲的眼光瞧了她一眼:“傻瓜,那不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那是几百年前的一种老式学校。”接着他一字一顿说:“几世纪前。” 玛琪很难过。“嗯,我不知道古时候孩子们上什么样的学校。”她站到托米身后看了一 会儿那本书,说:“不管怎么说,他们总得有一个老师吧?” “当然,他们是有老师,可不是我们这样的老师。是一个真人!” “一个真人?真人怎么会是老师呢?” “是这样的,他只不过给孩子们讲讲课,留些作业,提提问题。” “真人可没那么聪明。” “当然聪明啦,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玛琪不打算争吵下去,便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家里来教我功课。” 拖米大声尖笑。“你不知道的事太多了,玛琪。那些老师才不到你家里上课呢。他们有 一个专门的地方,所有的孩子都到那儿去上学。” “所有的孩子都学一样的功课吗?” “那当然,如果他们年龄一样的话。” “可我妈妈说,老师是需要随时调整的,这样才好适合他所教的每个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智力。另外,对每个孩子的教法也应该是不同的。” “他们那时候的做法可能和现在不一样。好了,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就干脆别读这本书。” “我没说我不喜欢。”玛琪急忙说。她很想知道那些有趣的学校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们还没看完一半,玛琪的妈妈就喊了起来:“玛琪!该上课了!” 玛琪叹了口气,去上课了。她脑子里还在想着当她爷爷的爷爷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们 上的那种老式学校。附近一带所有的孩子都到一处去上学,他们在校园里笑呀、闹呀,他们 一起坐在课堂里上课;上完一天的课,就一块儿回家。他们学的功课都一样,这样,做作业 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互相帮助,有问题还可以互相讨论。 而且他们的老师是真人…… 机器老师正在屏幕上显现出这样的字:“我们把½和¼这两个分数加在一起──” 玛琪在想,在过去的日子里,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她想,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______本文作者是美国的艾萨克.阿西莫夫,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
6、《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1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憎恶 调整 有趣 想象
真实 高傲 鄙夷 平整
二、比一比,再组词。
憎(憎恶)傲(高傲)整(整齐)像(好像)调(调整)
曾(曾经)遨(遨游)赦(赦免)象(象征)惆(惆怅)
三、多音字组词。
jiào 教室tiáo 调整
jiāo 教书diào 调头
四、近义词。
曾经—(以前)憎恶—(厌恶)测验—(测试)干脆—(索性)
热爱—(喜爱)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五、反义词。
有趣—(无聊)高傲—(谦虚)皱皱巴巴—(平平整整)全神贯注—(三心二意)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皱皱巴巴)的书 (全神贯注)地看 (鄙夷不屑)的神情 (过去)的日子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吩咐叮嘱
1.妈妈(叮嘱)我在上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2.老师(吩咐)我们几个男生去二楼抬桌子。
实验 试验
3.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证明了 这个假设是成立的。
4.新产品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推广。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全副精神高度集中。(全神贯注)
2.指轻视、看不起。(鄙夷不屑)
3.憎恨;厌恶(憎恶)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请简要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主要写了玛琪对现有教学方式的厌恶以及老式学校和现在学校的不同。
2.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机器老师和教学视察员的主要职责分别是什么?
机器老师职责是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教学和测验,教学视察员的职责是为机器人老师设置程序,并进行维护。
3.从上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玛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玛琪是一个天真可爱、富有好奇心、很有主见的孩子。
同步练习2
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憎恶 调整 有趣 想象
真实 高傲 鄙夷 平整
二、比一比,再组词。
憎(憎恶)傲(高傲)整(整齐)像(好像)调(调整)
曾(曾经)遨(遨游)赦(赦免)象(象征)惆(惆怅)
三、多音字组词。
jiào 教室tiáo 调整
jiāo 教书diào 调头
四、近义词。
曾经—(以前)憎恶—(厌恶)测验—(测试)干脆—(索性)
热爱—(喜爱)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五、反义词。
有趣—(无聊)高傲—(谦虚)皱皱巴巴—(平平整整)全神贯注—(三心二意)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皱皱巴巴)的书 (全神贯注)地看 (鄙夷不屑)的神情 (过去)的日子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吩咐叮嘱
1.妈妈(叮嘱)我在上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2.老师(吩咐)我们几个男生去二楼抬桌子。
实验 试验
3.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证明了 这个假设是成立的。
4.新产品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推广。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全副精神高度集中。(全神贯注)
2.指轻视、看不起。(鄙夷不屑)
3.憎恨;厌恶(憎恶)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请简要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主要写了玛琪对现有教学方式的厌恶以及老式学校和现在学校的不同。
2.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机器老师和教学视察员的主要职责分别是什么?
机器老师职责是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教学和测验,教学视察员的职责是为机器人老师设置程序,并进行维护。
3.从上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玛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玛琪是一个天真可爱、富有好奇心、很有主见的孩子。
8、《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课文知识点预习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憎恶 调整 有趣 想象
真实 高傲 鄙夷 平整
二、比一比,再组词。
憎(憎恶)傲(高傲)整(整齐)像(好像)调(调整)
曾(曾经)遨(遨游)赦(赦免)象(象征)惆(惆怅)
三、多音字组词。
jiào 教室tiáo 调整
jiāo 教书diào 调头
四、近义词。
曾经—(以前)憎恶—(厌恶)测验—(测试)干脆—(索性)
热爱—(喜爱)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五、反义词。
有趣—(无聊)高傲—(谦虚)皱皱巴巴—(平平整整)全神贯注—(三心二意)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皱皱巴巴)的书 (全神贯注)地看 (鄙夷不屑)的神情 (过去)的日子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吩咐叮嘱
1.妈妈(叮嘱)我在上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2.老师(吩咐)我们几个男生去二楼抬桌子。
实验 试验
3.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证明了 这个假设是成立的。
4.新产品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推广。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全副精神高度集中。(全神贯注)
2.指轻视、看不起。(鄙夷不屑)
3.憎恨;厌恶(憎恶)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请简要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主要写了玛琪对现有教学方式的厌恶以及老式学校和现在学校的不同。
2.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机器老师和教学视察员的主要职责分别是什么?
机器老师职责是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教学和测验,教学视察员的职责是为机器人老师设置程序,并进行维护。
3.从上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玛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玛琪是一个天真可爱、富有好奇心、很有主见的孩子。
9、部编六下语文第17课《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同步练习
[danger]同步练习[/danger]
[danger]参考答案如下:[/danger]
一、读拼音,写词语。
憎恶 调整 有趣 想象
真实 高傲 鄙夷 平整
二、比一比,再组词。
憎(憎恶)傲(高傲)整(整齐)像(好像)调(调整)
曾(曾经)遨(遨游)赦(赦免)象(象征)惆(惆怅)
三、多音字组词。
jiào 教室tiáo 调整
jiāo 教书diào 调头
四、近义词。
曾经—(以前)憎恶—(厌恶)测验—(测试)干脆—(索性)
热爱—(喜爱)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五、反义词。
有趣—(无聊)高傲—(谦虚)皱皱巴巴—(平平整整)全神贯注—(三心二意)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皱皱巴巴)的书 (全神贯注)地看 (鄙夷不屑)的神情 (过去)的日子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吩咐叮嘱
1.妈妈(叮嘱)我在上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2.老师(吩咐)我们几个男生去二楼抬桌子。
实验 试验
3.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证明了 这个假设是成立的。
4.新产品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推广。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全副精神高度集中。(全神贯注)
2.指轻视、看不起。(鄙夷不屑)
3.憎恨;厌恶(憎恶)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请简要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主要写了玛琪对现有教学方式的厌恶以及老式学校和现在学校的不同。
2.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机器老师和教学视察员的主要职责分别是什么?
机器老师职责是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教学和测验,教学视察员的职责是为机器人老师设置程序,并进行维护。
3.从上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玛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玛琪是一个天真可爱、富有好奇心、很有主见的孩子。
10、《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学设计与反思
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描写了未来的学习方式。文章通过未来的小学生托米发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书作为故事的开始,通过主人公玛琪的读书经历,抒发对过去学习方式的向往之情。也留给了我们一定的思考:机器代替人的活动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了课前导读作用,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品读、想象,了解作者笔下未来的学习方式是怎样的,与今天的有什么不同。与100多年前的现在进行比较,寻找合适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句段的教学PPT;推荐阅读书目。
学生准备:根据预学卡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题质疑
1.导入:同学们,你想知道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吗?你能想象100多年以后,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们是怎样学习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让我们看看未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
2.板书课题。
引导质疑,梳理问题:
引导学生抓住课题的关键词质疑,如“那时候”“有趣”。
(1)“他们那时候”在做什么?
(2)现在的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3)我们需要怎样的学习方式?
…………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在交谈中快速导入课文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质疑,为下面的学习找准切入点。
二、利用导读,明确任务
1.出示课前导读。“导读”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建议?
a.快速默读课文,看看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b.大胆想象一下,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2.讲解:什么是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这个概念暂时还没有一个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认的定义标准。
科幻小说,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里,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科幻小说与一般的传统小说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它又是一种文艺创作,并不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任务。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的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给学生一个学习任务作为驱动,无疑是最好的帮助。所以文前导读,是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最好的建议。
三、自读课文,完成任务
1.快速默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1)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提示:可以找关键句,借助关键句进行概括。
(课文主要讲了2155年的一天,玛琪和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书里记载着100多年前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玛琪觉得当时的孩子在学习时一定很快乐。)
(2)快速默读课文,看看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圈画出关键词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预设:
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未来的学习方式是怎样的?
①学生学习不用纸质书,而用电子书。
②阅读的文字可以移动。
③阅读时,屏幕上可以承载很多。
④教学的不是真人老师,而是机器老师。
⑤学生不到学校上课,而是在自己家上课。
⑥每个孩子学的内容不同,根据每个孩子的智力来因材施教。
…………
2.你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吗?
设计意图: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能力。在这里指导学生通过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借助关键句来进行概括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拓展迁移,培养能力
对学生的想象要给予评价,渗透科幻小说的特点。
1.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2.交流,说说依据。
3.再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编写这个故事的。给你怎样的启示?
(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要有一定的体验;要展开丰富的想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阅读到写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由学习到运用,突出了文字的语用功能。
五、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结束语:本文作者是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他曾说:“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在9岁或10岁,不能晚于11岁。”科幻小说一直深受全世界儿童的喜爱,今天给同学们推荐三本科幻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作者是儒勒·凡尔纳,被尊为科幻小说之父,这三本书是他的代表作,被人们称为他的“科幻三部曲”。
设计意图:推荐阅读课外书目,意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体现了“1+x”的阅读方式。
板书设计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教学反思
科幻故事,讲述的是故事,启迪的却是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文前的导读,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通过课文的阅读,了解科幻故事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明白科学幻想是建立在一定科学基础上的,不能毫无根据地胡说。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学习,联系已有科学知识,展开想象,感受科幻故事的特点,从而为自己创编科幻故事打下良好的基础。
11、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
一、学习目标
1.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到答案所在位置。
2. 感受科幻小说的特色,发挥想象力,幻想未来的学习生活。
二、作者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年1月-1992年4月),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三、多音字
教:jiào(教室) jiāo(教书)
干:gàn(干活)gān(干净)
调:tiáo(调整)diào(调头)
四、近义词
曾经——以前 憎恶——厌恶 测验——测试
干脆——索性 热爱——喜爱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鄙夷不屑——不屑一顾
屏气凝神——屏气凝神
五、反义词
有趣——无聊 高傲——谦虚
皱皱巴巴——平平整整
全神贯注——三心二意
六、理解词语
不屑:轻视。
鄙夷:轻视,看不起。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憎恶:憎恨;厌恶。
七、句子解析
1.他们翻着这本书,书页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
“发黄”“皱皱巴巴”说明这本书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2.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
从玛琪的神态描写“鄙夷不屑的神情”和语言描写“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可以看出玛琪不喜欢学校的生活。
3.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她一次比一次答得糟,最后她的妈妈发愁地摇了摇头,把教学视察员找了来。
“一次又一次”说明机器人老师测试的次数非常多,这也是玛琪痛恨上学的原因之一。
4.托米非常高傲地瞧了她一眼:“因为那不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傻瓜。那是几百年前的那种老式学校。”接着他一字一顿地说:“几世纪前。”
老式学校是由真人来当老师的,他给孩子们讲讲课,留些作业,提提问题;老师不住在学生家里,他们有一个专门的地方上课,所有的孩子都到那儿去上学;年龄相同的孩子学一样的功课。
5.玛琪叹了口气,去上课了。
体会到了玛琪被老式学校好玩的上课情景深深地吸引着,但她又不得不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
八、问题归纳
1.在2155年5月17日这一天里她写道:“今天,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有什么作用?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使读者产生疑问:为什么这本书是真正的书?2155年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2.纸张印刷的书有什么特点?
纸张印刷的书“字全都静止不动”“读到后面,再翻回来看前面的一页时,刚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
3.“他们那时候刚好不是那么做的。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就干脆别读这本书。”“他们当时不那样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那样做?
“不那样做”是指不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心智情况来教学,做不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为当时的条件比较落后,一两个老师要给几十个孩子上课,时间精力达不到。另外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
九、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3):写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和他们现在的书大不相同。
第二部分(4-25):写玛琪对现有教学方式的厌恶以及老式学校和现在学校的不同。
第三部分(26-30):写玛琪对老式学校的想象和向往。
十、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描述2155年孩子在家上课,机器当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测验,妈妈在家监督孩子学习的事,反映了孩子对这种学习生活的厌恶,启发我们在发展现代教育的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