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音乐顽皮的小绅士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顽皮的小绅士》,能用右脚起步,有节奏地随音乐走踢踏步。
2、知道手套在舞蹈动作转换及队形变化、交换同伴时对方位的提示作用,知道儿歌也能帮助记忆舞蹈动作。
3、体验小绅士散步时的愉悦心情,并能表现其神气活现的样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二、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顽皮的小绅士》,投影仪。
2、绅士帽1顶,每人右手戴白手套。音乐磁带、录音机。
3、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帮助幼儿定位在里外圈。
三、活动过程1 、教师出示绅士投影图,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小绅士神气的姿态。
教师出示绅士图片,引导幼儿自由表现小绅士抬头挺胸的神气姿态。
师:你们看这是谁?小绅士是怎么走路的?
教师示范,幼儿学习行绅士礼。
师:小绅士是很有礼貌的,看到别人都会行礼打招呼呢!我们也来学一学。
2、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了解ABA三段体音乐结构及绅士走路、跳舞、逗狗等情节。
教师戴帽子扮绅士,念儿歌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情节。
师:我是顽皮的小绅士,三步倒广场去跳舞,路边的小狗我逗一逗。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踢、踏步。
教师示范踢、踏步并引导幼儿观察舞步。
师:小绅士用哪条腿走路的?
教师带领幼儿坐在椅子上练习舞步。
教师哼唱A段音乐旋律,幼儿练习踢、踏步行进走。
教师引导幼儿站双圈、手拉手,面向圈上顺时针方向听A段音乐做踢、踏步。
师:女孩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圈(内圈),男孩找一个女孩,站在她身后(外圈),然后面向圈上。这次我们要到广场上跳舞了,男孩和女孩戴手套的那只手拉起来,不戴手套的手也拉起来,想一想应该怎样啦?(右手拉右手、左手拉左手)1、教师引导幼儿在手套的提示下,学习舞伴的交换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找下一位舞伴的方法。
教师站内圈,与外圈上一名男孩子示范交换舞伴的动作。
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用戴手套的手练习找舞伴、交换舞伴的动作。
师:外圈的男孩不动,内圈的女孩找下一个朋友,转一圈,行个礼。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手套的提示作用。
教师哼唱B段音乐,幼儿在手套的提示下,练习交换舞伴。
教师引导幼儿跟随完整的音乐,练习踢、踏步和交换舞伴的动作。
2、教师启发幼儿在音乐尾声处表现逗狗神情及动作。
师:最后是什么声音?小绅士是怎么逗狗的?
3、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完整地表演集体舞《顽皮的小绅士》。
师:我们一起跟随音乐完整地进行表演。
4、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手套的作用。
师:今天跳舞,手套帮了我们什么忙?
5、幼儿再次完整地跳集体舞,验证手套的作用。
师:我们再完整地表演一遍舞蹈,看看手套是不是有那么大的作用。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2、大班音乐顽皮的小绅士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顽皮的小绅士》,能用右脚起步,有节奏地随音乐走踢踏步。
2、知道手套在舞蹈动作转换及队形变化、交换同伴时对方位的提示作用,知道儿歌也能帮助记忆舞蹈动作。
3、体验小绅士散步时的愉悦心情,并能表现其神气活现的样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二、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顽皮的小绅士》,投影仪。
2、绅士帽1顶,每人右手戴白手套。音乐磁带、录音机。
3、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帮助幼儿定位在里外圈。
三、活动过程1 、教师出示绅士投影图,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小绅士神气的姿态。
教师出示绅士图片,引导幼儿自由表现小绅士抬头挺胸的神气姿态。
师:你们看这是谁?小绅士是怎么走路的?
教师示范,幼儿学习行绅士礼。
师:小绅士是很有礼貌的,看到别人都会行礼打招呼呢!我们也来学一学。
2、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了解ABA三段体音乐结构及绅士走路、跳舞、逗狗等情节。
教师戴帽子扮绅士,念儿歌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情节。
师:我是顽皮的小绅士,三步倒广场去跳舞,路边的小狗我逗一逗。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踢、踏步。
教师示范踢、踏步并引导幼儿观察舞步。
师:小绅士用哪条腿走路的?
教师带领幼儿坐在椅子上练习舞步。
教师哼唱A段音乐旋律,幼儿练习踢、踏步行进走。
教师引导幼儿站双圈、手拉手,面向圈上顺时针方向听A段音乐做踢、踏步。
师:女孩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圈(内圈),男孩找一个女孩,站在她身后(外圈),然后面向圈上。这次我们要到广场上跳舞了,男孩和女孩戴手套的那只手拉起来,不戴手套的手也拉起来,想一想应该怎样啦?(右手拉右手、左手拉左手)1、教师引导幼儿在手套的提示下,学习舞伴的交换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找下一位舞伴的方法。
教师站内圈,与外圈上一名男孩子示范交换舞伴的动作。
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用戴手套的手练习找舞伴、交换舞伴的动作。
师:外圈的男孩不动,内圈的女孩找下一个朋友,转一圈,行个礼。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手套的提示作用。
教师哼唱B段音乐,幼儿在手套的提示下,练习交换舞伴。
教师引导幼儿跟随完整的音乐,练习踢、踏步和交换舞伴的动作。
2、教师启发幼儿在音乐尾声处表现逗狗神情及动作。
师:最后是什么声音?小绅士是怎么逗狗的?
3、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完整地表演集体舞《顽皮的小绅士》。
师:我们一起跟随音乐完整地进行表演。
4、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手套的作用。
师:今天跳舞,手套帮了我们什么忙?
5、幼儿再次完整地跳集体舞,验证手套的作用。
师:我们再完整地表演一遍舞蹈,看看手套是不是有那么大的作用。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3、大班音乐顽皮的杜鹃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我们现阶段的主题是《春天的歌》,这一段时间,我们已经给幼儿丰富了许多关于春天的知识和歌曲等,幼儿也不同程度地对春天有了许多的了解,也充满了兴趣。一直以来,我对幼儿的音乐教育比较重视,因为音乐教育能够丰富幼儿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纲要指出: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其次,我们幼儿园是陈鹤琴教育基地,今年陈研会的重点是研究幼儿艺术教育,所以,我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这次我选择的《顽皮的小杜鹃》,不仅结合主题,而且歌曲活泼、欢快,也有一定的挑战性,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的兴趣。活动中,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再次尝试采用图谱记忆的方式让幼儿记忆和了解歌词,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充满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整个活动,我以情感渗透为主线,充分尊重幼儿,注重让幼儿感受与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丰富关于杜鹃鸟的一些知识2、图谱(图文并茂)3、幼儿已认识“远方”“不理”“咕咕”“顽皮”四个词语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语言导入师:春天是个怎么样的季节?(幼儿自由回答)我们学过很多赞美春天的歌曲和舞蹈,你们想唱哪首歌来表达你对春天的喜欢?我们怎么样才能唱得更好听?(要求:用好听的声音、抒情优美地演唱)2、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二、欣赏并学唱《顽皮的杜鹃》
师:小朋友动听的歌声吸引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让我们来看看它是谁?
1、 出示杜鹃鸟的图片:
(1)师:原来是快乐的杜鹃鸟,它的叫声可真好听啊!谁能模仿一下杜鹃鸟的叫声?
(2)简单了解杜鹃鸟叫声的特点。
师:杜鹃鸟“咕咕”的叫声和别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不一样,它的“咕咕”的叫声第一声比第二声怎么样?(第一声比第二声声音要高,仿佛在唱歌一样。)2、欣赏歌曲《顽皮的杜鹃》。
(1)师:今天金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很有趣的,关于杜鹃鸟的歌曲,我们先来听一下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第一遍,欣赏歌曲录音,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清唱,边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歌曲里哪一句话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出示图谱:
(1)提问:
师:这首歌曲有点难,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尽快学会呢?
(2)简单讲解图谱上的图文:(共有两张,一张代表一段歌曲,共有两段;要求幼儿讲话完整)(3)教师清唱一遍,让幼儿再次熟悉歌词。
(4)幼儿尝试有节奏地根据图谱念歌词(适当加入动作提醒幼儿)。
4、幼儿学唱歌曲:
(1)师:我们先跟着FLASH,试着用慢的速度唱这首歌。(幼儿轻声跟唱)(2)解决问题:
师:歌曲中还有哪句话唱起来有点困难?(难句练唱)(3)幼儿跟着图谱集体演唱歌曲。(教师提醒幼儿跟着钢琴的节奏、听清前奏,唱准第一句)(4)幼儿再次演唱歌曲师:你们喜欢杜鹃鸟吗?那我们应该怎么演唱这首歌?
(要求:唱出喜爱杜鹃的感情;轻快、跳跃、有感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5、教师介绍歌曲。
师:这是一首外国的非常有名的童谣,名字叫《顽皮的小杜鹃》,以后我们再来学习其它好听、有趣的外国童谣,好吗?
活动反思:
孩子们非常乐于参加表演,能把要唱的歌曲变成自己喜欢唱的歌曲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
4、小班音乐活动顽皮的小绅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绅士,体验表演小绅士的乐趣。
2、感知乐曲不同的演奏形式,感受其轻松、愉快的氛围。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顽皮的小绅士》
2、小狗、绅士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学小鸟飞进入活动室
2、出示可课件:
“看,我们飞到哪里啦?这里有这么多的大树,绿绿的树叶真美呀!中间还有一条林荫大道呢?我们在这里休息休息,好吗?”
二、基本部分
1、导入音乐
(1)、“你们看,谁来了?原来是位小哥哥,你们猜猜小哥哥来做什么呢?”
(2)、幼儿自由想象,后欣赏音乐
2、感受音乐的不同演奏形式及轻松快乐的氛围
(1)、你在音乐里听到了小哥哥在干什么呢?他的心情怎么样呢?
(2)、你觉得小哥哥是怎样顽皮地边吹口哨边散步的呢?
(3)、幼儿模仿小绅士
3、出示各种图片介绍绅士
4、幼儿听音乐模仿小绅士,教师跟随音乐进行提示
5、引出小狗 “听!小绅士还有一个好朋友呢?是谁呀?”(小狗)
“小绅士是怎样叫小狗的?”(幼儿尝试学吹口哨)
“我们一起学学小绅士,一起把小狗叫出来吧!”
三、介绍音乐名称及作者
有一天,一位美国的作曲家普莱亚,在路上看见了一位小绅士吹着口哨,牵着他心爱的小狗在林荫大道上散步,觉得很有趣,于是写下了着首歌曲“顽皮的小绅士”。乐曲是很多口哨艺术家吹着口哨表演的,用口哨来表现了一个顽皮的小绅士。
四、结束部分
1、“小朋友们,你们想跟着这位小绅士,带着心爱的小狗在林荫大道上散步吗?”
2、幼儿随音乐扮演小绅士与小狗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老师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自主学习,老师适时引导,整个活动教师角色较好的定位在观察、倾听、支持、合作、引导者上,以“发现”为主,以“活动”为主,以“鼓励”为主。在组织上既注重良好游戏规则的养成,又注重幼儿主动、合作、不怕困难、自信的学习态度,在这个活动中,我更多注重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教学内容的整合。
5、小班音乐顽皮的小绅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绅士,体验表演小绅士的乐趣。
2、感知乐曲不同的演奏形式,感受其轻松、愉快的氛围。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课件《顽皮的小绅士》
2、小狗、绅士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1、幼儿学小鸟飞进入活动室2、出示可课件:
“看,我们飞到哪里啦?这里有这么多的大树,绿绿的树叶真美呀!中间还有一条林荫大道呢?我们在这里休息休息,好吗?”
二、基本部分1、导入音乐(1)、“你们看,谁来了?原来是位小哥哥,你们猜猜小哥哥来做什么呢?”
(2)、幼儿自由想象,后欣赏音乐2、感受音乐的不同演奏形式及轻松快乐的氛围(1)、你在音乐里听到了小哥哥在干什么呢?他的心情怎么样呢?
(2)、你觉得小哥哥是怎样顽皮地边吹口哨边散步的呢?
(3)、幼儿模仿小绅士3、出示各种图片介绍绅士4、幼儿听音乐模仿小绅士,教师跟随音乐进行提示5、引出小狗“听!小绅士还有一个好朋友呢?是谁呀?”(小狗)“小绅士是怎样叫小狗的?”(幼儿尝试学吹口哨)“我们一起学学小绅士,一起把小狗叫出来吧!”
三、介绍音乐名称及作者有一天,一位美国的作曲家普莱亚,在路上看见了一位小绅士吹着口哨,牵着他心爱的小狗在林荫大道上散步,觉得很有趣,于是写下了着首歌曲“顽皮的小绅士”。乐曲是很多口哨艺术家吹着口哨表演的,用口哨来表现了一个顽皮的小绅士。
四、结束部分1、“小朋友们,你们想跟着这位小绅士,带着心爱的小狗在林荫大道上散步吗?”
2、幼儿随音乐扮演小绅士与小狗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一个较完整的音乐活动应该欣赏在前,学习在后,从而挖深价值,促进幼儿发展。而如何使幼儿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导入则很重要。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歌曲,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欣赏。并且我们教师要苦练基本功,这样才能驾驭一个音乐活动,从而提高孩子的音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