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社会教案我的爸爸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幼儿大都生活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呵护之中,他们感受不到爸爸妈妈的辛苦,他们认为他们的幸福是理所当然的,作为大班的孩子,也该学会明白一些道理,为了让孩子知道感恩父母,感恩长辈,在家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考虑搞这样一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讲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期望,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一个懂事的乖宝宝。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不足,以后注意纠正。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讲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讲述具体事例,能引起孩子们对父母的敬意,感恩父母。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不足,以后注意纠正。
活动准备
1、 提前要求幼儿了解父母的生日、喜好(爱吃的食物、喜欢穿
的衣服样式、颜色、业余爱好等)
2、了解父母的职业
3、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1、请孩子们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父母的职业、爱好、喜欢吃的食物、喜欢的运动等。
活动开始,要找一个胆子大的、语言表达流畅的孩子起一个带头作用,然后再鼓励想说又不敢主动站起来的孩子。营造一个融洽的课堂气氛。
2、分组交流,让每位小朋友都有讲话的机会。
二、夸夸我的爸爸妈妈
1、讲讲自己的爸爸妈妈起早贪黑、整天忙碌的典型事例。
引导孩子讲,让孩子知道讲什么?该怎么讲?(工作多么辛苦呀、家务活重呀等等)
2、讲讲爸爸妈妈怎么疼你、爱你?
引导孩子从吃的、穿的、玩的,害怕摔着、碰着,病了又是如何照顾、担心等等,使幼儿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温馨的亲情。
三、如何报答我的爸爸妈妈
1、分组讨论:怎样汇报生我养我的父母?鼓励幼儿互相出主意,提建议。让孩子学会感恩
2、想一想自己能帮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自己原来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怎么办?
四、为表现好的小朋友佩戴小红花,鼓励小朋友们继续努力。
五、老师寄语:我们都应该好好地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小朋友们,既然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的爱我们,我们也应该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话一点也不假。妈妈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给了我们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教学反思
经过几天的敏思苦想,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课,我感觉现在的孩子太需要从小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生在幸福里,长在甜蜜里,没有丝毫的苦可言,大人不管多累,也舍不得让孩子受苦,但是孩子们并不知道大人的苦和累,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父母就应该这样做,为了让孩子知道父母爱的伟大、爱的无私,知道感恩父母。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让孩子们介绍父母;第二,让孩子们夸夸父母;第三如何报答父母;第四,表现好的孩子佩戴红花;第五,老师呼吁大家都要爱自己的父母。通过这样几个环节的交流,让同学们从新去认识父母的辛苦,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呵护充满泪和汗水,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孩子们经过爱的回味,一定会在未来的人生历程中,知道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2、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爱爸爸妈妈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分享爸妈对自己的细心照顾,并尝试关注爸妈的需要。
2. 愿意学习用语言、力所能及的行动表达自己对爸妈的感激和关爱。
3.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 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自编故事:《眼里的宝贝》、砖块若干、小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起——创设情景,引发活动
讲述故事第一段。
主要提问:鸟妈妈眼里的宝贝是谁?
二、承——鼓励分享,感受亲情
1. 回顾、分享爸妈对自己的关爱,感受被爱的快乐。
主要提问:你是谁眼里的宝贝?他是怎么宝贝你的?
2. 讲述故事第二段
主要提问:鸟妈妈为什么会累得病倒了?
三、转——认知冲突,引发领悟
1. 爸妈有生病、有累的时候吗?
2. 你是怎么知道爸妈累了或者病了?爸妈的一天到底有多累?
3. 小实验:搬砖块。(体验爸妈的辛苦)
四、合——整合经验,促成成功
1. 教师举例:我感受到的宝宝的爱。
2. 解析信中的秘密(对爸妈爱的表达方法)
3. 幼儿分享爱爸妈的方法
尾声:延伸教育,关注未来
对每个爱我们的人及时、时时表达自己的感激和爱。
一起道一声:爸爸妈妈辛苦了。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大班社会活动,从这个活动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升华的是孩子爱的情感,要让孩子知道爱父母,怎样爱父母。由于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孩子都表现出了自私,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回报,所以对孩子的关爱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孩子首先爱的是自己,然后再是亲人,再是身边的人,再往后就是对祖国的爱,在大班进行爱身边亲人的教育是非常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也是极为需要的。
1、这个活动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也都在与自己的父母相处,孩子能 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一点一滴,这些都为这个活动奠定了情感基础,也使孩子在活动中有话可说,但是很多孩子只是能感受,却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方式去表达 对父母的爱,这个活动以此为切入点,不仅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更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也应该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及做哪些事。
2、分享爸妈对自己的细心照顾,并尝试关注爸妈的需要。愿意学习用语言、力所能及的行动表达自己对爸妈的感激和关爱。两个目标进行活动。
3、活动中教师态度温和,声音轻柔,非常得有亲和力,这就使整个活动氛围轻松,孩子在活动中没有一丝紧张感,孩子都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为活动创编了手的情境表演,虽然很简单,却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诠释故事的情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在活动中准备了砖块、爱心卡和音乐,这些材料是随手可得的,但却都体现了教师的用心:所选取的音乐紧扣活动主题,又能给活动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砖块是让孩子来体验付出和分担的,更能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该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爱心卡是鼓励孩子让旁边听课的老师画的,增进了全场的融洽,而且最后汇集爱心卡,让孩子集中交流,互相分享彼此的经验。
活动建议:
今天这个活动是让孩子表达对父母的爱,我觉得以后可以生成一个有关爱的主题教育活动,从对自己的爱,到对父母的爱,再让孩子学习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爱,比如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残疾人、各行各业辛苦工作的人,还可以让孩子知道要爱各种小动物、爱大自然、爱祖国等等,相信在这样一系列的爱的主题教育活动之后,孩子的心胸会更宽广,爱的涓涓细流会连绵不断。
3、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妈妈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幼儿大都生活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呵护之中,他们感受不到爸爸妈妈的辛苦,他们认为他们的幸福是理所当然的,作为大班的孩子,也该学会明白一些道理,为了让孩子知道感恩父母,感恩长辈,在家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考虑搞这样一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讲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期望,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一个懂事的乖宝宝。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不足,以后注意纠正。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讲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讲述具体事例,能引起孩子们对父母的敬意,感恩父母。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不足,以后注意纠正。
活动准备
1、 提前要求幼儿了解父母的生日、喜好(爱吃的食物、喜欢穿
的衣服样式、颜色、业余爱好等)
2、了解父母的职业
3、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1、请孩子们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父母的职业、爱好、喜欢吃的食物、喜欢的运动等。
活动开始,要找一个胆子大的、语言表达流畅的孩子起一个带头作用,然后再鼓励想说又不敢主动站起来的孩子。营造一个融洽的课堂气氛。
2、分组交流,让每位小朋友都有讲话的机会。
二、夸夸我的爸爸妈妈
1、讲讲自己的爸爸妈妈起早贪黑、整天忙碌的典型事例。
引导孩子讲,让孩子知道讲什么?该怎么讲?(工作多么辛苦呀、家务活重呀等等)
2、讲讲爸爸妈妈怎么疼你、爱你?
引导孩子从吃的、穿的、玩的,害怕摔着、碰着,病了又是如何照顾、担心等等,使幼儿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温馨的亲情。
三、如何报答我的爸爸妈妈
1、分组讨论:怎样汇报生我养我的父母?鼓励幼儿互相出主意,提建议。让孩子学会感恩
2、想一想自己能帮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自己原来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怎么办?
四、为表现好的小朋友佩戴小红花,鼓励小朋友们继续努力。
五、老师寄语:我们都应该好好地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小朋友们,既然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的爱我们,我们也应该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话一点也不假。妈妈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给了我们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教学反思
经过几天的敏思苦想,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课,我感觉现在的孩子太需要从小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生在幸福里,长在甜蜜里,没有丝毫的苦可言,大人不管多累,也舍不得让孩子受苦,但是孩子们并不知道大人的苦和累,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父母就应该这样做,为了让孩子知道父母爱的伟大、爱的无私,知道感恩父母。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让孩子们介绍父母;第二,让孩子们夸夸父母;第三如何报答父母;第四,表现好的孩子佩戴红花;第五,老师呼吁大家都要爱自己的父母。通过这样几个环节的交流,让同学们从新去认识父母的辛苦,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呵护充满泪和汗水,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孩子们经过爱的回味,一定会在未来的人生历程中,知道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4、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爱妈妈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语言课上,当我提到“谁最爱你?”这个话题时,孩子们都很高兴的说出是自己的妈妈,而却没有一个孩子能说出自己是“如何去爱妈妈”这个问题。为了培养孩子关心体贴长辈的良好品质,特此设计此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妈妈平时如何关爱自己。
2.培养孩子关心自己妈妈的良好品质并能用语言来描述:如何关心自己的妈妈。
3.了解妈妈辛苦的劳动与自己的关系,爱惜妈妈劳动成果。
4.爱妈妈,乐于帮妈妈做力所能及事情。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用语言来描述:如何关心自己的妈妈。
活动准备
妈妈关爱自己的孩子的课件;歌曲:《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播放妈妈关爱自己的孩子的课件,孩子们看后,也纷纷争说出自己的妈妈如何关爱自己的事例。
二、师相机提出问题:你爱你妈妈吗?你是怎样爱你妈妈的?
幼1:我吃果时,分一半给妈妈吃。
幼2:妈妈做工回来时,我搬小凳子给妈妈坐,并倒一杯水给妈妈喝。
幼3:早上起床时,我自己穿衣服、鞋子,不用妈妈帮穿。
幼4:我吃生日蛋糕时,先给妈妈吃。
......
三、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歌伴舞)让孩子跟着老师一起做关心体贴妈妈的动作。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有三点体会:
1.通过创设情境,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如亲临其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通过老师的点拨、提问,能震动孩子心灵的大门。
3.适时播放恰当的音乐,活跃了学习气氛,增强孩子尊敬长辈的意识。
5、大班社会我爱爸爸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分享爸妈对自己的细心照顾,并尝试关注爸妈的需要。
2. 愿意学习用语言、力所能及的行动表达自己对爸妈的感激和关爱。
3. 愿意与爸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自编故事:《眼里的宝贝》、砖块若干、小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起——创设情景,引发活动
讲述故事第一段。
主要提问:鸟妈妈眼里的宝贝是谁?
二、承——鼓励分享,感受亲情
1. 回顾、分享爸妈对自己的关爱,感受被爱的快乐。
主要提问:你是谁眼里的宝贝?他是怎么宝贝你的?
2. 讲述故事第二段
主要提问:鸟妈妈为什么会累得病倒了?
三、转——认知冲突,引发领悟
1. 爸妈有生病、有累的时候吗?
2. 你是怎么知道爸妈累了或者病了?爸妈的一天到底有多累?
3. 小实验:搬砖块。(体验爸妈的辛苦)
四、合——整合经验,促成成功
1. 教师举例:我感受到的宝宝的爱。
2. 解析信中的秘密(对爸妈爱的表达方法)
3. 幼儿分享爱爸妈的方法
尾声:延伸教育,关注未来
对每个爱我们的人及时、时时表达自己的感激和爱。
一起道一声:爸爸妈妈辛苦了。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大班社会活动,从这个活动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升华的是孩子爱的情感,要让孩子知道爱父母,怎样爱父母。由于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孩子都表现出了自私,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回报,所以对孩子的关爱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孩子首先爱的是自己,然后再是亲人,再是身边的人,再往后就是对祖国的爱,在大班进行爱身边亲人的教育是非常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也是极为需要的。
1、这个活动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也都在与自己的父母相处,孩子能 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一点一滴,这些都为这个活动奠定了情感基础,也使孩子在活动中有话可说,但是很多孩子只是能感受,却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方式去表达 对父母的爱,这个活动以此为切入点,不仅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更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也应该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及做哪些事。
2、分享爸妈对自己的细心照顾,并尝试关注爸妈的需要。愿意学习用语言、力所能及的行动表达自己对爸妈的感激和关爱。两个目标进行活动。
3、活动中教师态度温和,声音轻柔,非常得有亲和力,这就使整个活动氛围轻松,孩子在活动中没有一丝紧张感,孩子都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为活动创编了手的情境表演,虽然很简单,却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诠释故事的情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在活动中准备了砖块、爱心卡和音乐,这些材料是随手可得的,但却都体现了教师的用心:所选取的音乐紧扣活动主题,又能给活动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砖块是让孩子来体验付出和分担的,更能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该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爱心卡是鼓励孩子让旁边听课的老师画的,增进了全场的融洽,而且最后汇集爱心卡,让孩子集中交流,互相分享彼此的经验。
活动建议:
今天这个活动是让孩子表达对父母的爱,我觉得以后可以生成一个有关爱的主题教育活动,从对自己的爱,到对父母的爱,再让孩子学习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爱,比如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残疾人、各行各业辛苦工作的人,还可以让孩子知道要爱各种小动物、爱大自然、爱祖国等等,相信在这样一系列的爱的主题教育活动之后,孩子的心胸会更宽广,爱的涓涓细流会连绵不断。
6、大班社会我的爸爸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幼儿大都生活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呵护之中,他们感受不到爸爸妈妈的辛苦,他们认为他们的幸福是理所当然的,作为大班的孩子,也该学会明白一些道理,为了让孩子知道感恩父母,感恩长辈,在家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考虑搞这样一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讲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期望,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一个懂事的乖宝宝。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不足,以后注意纠正。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讲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讲述具体事例,能引起孩子们对父母的敬意,感恩父母。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不足,以后注意纠正。
活动准备
1、 提前要求幼儿了解父母的生日、喜好(爱吃的食物、喜欢穿
的衣服样式、颜色、业余爱好等)
2、了解父母的职业 3、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1、请孩子们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父母的职业、爱好、喜欢吃的食物、喜欢的运动等。
活动开始,要找一个胆子大的、语言表达流畅的孩子起一个带头作用,然后再鼓励想说又不敢主动站起来的孩子。营造一个融洽的课堂气氛。
2、分组交流,让每位小朋友都有讲话的机会。
二、夸夸我的爸爸妈妈
1、讲讲自己的爸爸妈妈起早贪黑、整天忙碌的典型事例。
引导孩子讲,让孩子知道讲什么?该怎么讲?(工作多么辛苦呀、家务活重呀等等)
2、讲讲爸爸妈妈怎么疼你、爱你?
引导孩子从吃的、穿的、玩的,害怕摔着、碰着,病了又是如何照顾、担心等等,使幼儿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温馨的亲情。
三、如何报答我的爸爸妈妈
1、分组讨论:怎样汇报生我养我的父母?鼓励幼儿互相出主意,提建议。让孩子学会感恩
2、想一想自己能帮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自己原来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怎么办?
四、为表现好的小朋友佩戴小红花,鼓励小朋友们继续努力。
五、老师寄语:我们都应该好好地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小朋友们,既然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的爱我们,我们也应该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话一点也不假。妈妈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给了我们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教学反思
经过几天的敏思苦想,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课,我感觉现在的孩子太需要从小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生在幸福里,长在甜蜜里,没有丝毫的苦可言,大人不管多累,也舍不得让孩子受苦,但是孩子们并不知道大人的苦和累,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父母就应该这样做,为了让孩子知道父母爱的伟大、爱的无私,知道感恩父母。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让孩子们介绍父母;第二,让孩子们夸夸父母;第三如何报答父母;第四,表现好的孩子佩戴红花;第五,老师呼吁大家都要爱自己的父母。通过这样几个环节的交流,让同学们从新去认识父母的辛苦,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呵护充满泪和汗水,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孩子们经过爱的回味,一定会在未来的人生历程中,知道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7、大班社会活动我爱爸爸妈妈评课稿教案反思
这是一个心理健康活动,从这个活动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的用意,她要升华的是孩子爱的情感,要让孩子知道爱父母,怎样爱父母。由于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孩子都表现出了自私,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回报,所以对孩子的关爱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孩子首先爱的是自己,然后再是亲人,再是身边的人,再往后就是对祖国的爱,在大班进行爱身边亲人的教育是非常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也是极为需要的。
一、 评选材这个活动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也都在与自己的父母相处,孩子能 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一点一滴,这些都为这个活动奠定了情感基础,也使孩子在活动中有话可说,但是很多孩子只是能感受,却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方式去表达 对父母的爱,这个活动以此为切入点,不仅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更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也应该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及做哪些事。
二、 评目标:
虽然我并没有看到过这个活动的目标,但通过观摩整个教学活动,却能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活动的目的所在,那就是对孩子爱的教育,让孩子学习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而且活动目标的达成度是很高的。
三、 评准备:
1、教师自身的准备:活动中教师态度温和,声音轻柔,非常得有亲和力,这就使整个活动氛围轻松,孩子在活动中没有一丝紧张感,孩子都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为活动创编了手的情境表演,虽然很简单,却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诠释故事的情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2、物质准备:教师在活动中准备了砖块、爱心卡和音乐,这些材料是随手可得的,但却都体现了教师的用心:所选取的音乐紧扣活动主题,又能给活动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砖块是让孩子来体验付出和分担的,更能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该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爱心卡是鼓励孩子让旁边听课的老师画的,增进了全场的融洽,而且最后汇集爱心卡,让孩子集中交流,互相分享彼此的经验。
四、 评环节观摩活动之后,我觉得活动主要有四个大的环节组成:引题--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爱--搬砖感受父母的辛苦--表达对父母的爱,四个环节一气呵成,一环紧扣一环,每一环节都能充分地为活动的目标服务。特别是在活动中采用让孩子搬砖的方式,其用意是让孩子体验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应该为父母分担一些事情,减轻他们的负担,这种简单的方式却很好地将付出与分担诠释了出来,非常具体和直观。
五、 评教法教师在活动中运用了很多个提问,但每一个提问都是开放性、发散性的,孩子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教师充分关注到了所有的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表达,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
六、 教师本身的素质教师是非常有亲和力的,说话轻柔,很能让人觉得亲切、放松。在活动中教师都能做到与孩子蹲下来说话,可见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用心与孩子交流,而且对于孩子的每一个回答教师都能给予积极的回应,给予肯定,为孩子营造了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七、 建议今天这个活动是让孩子表达对父母的爱,我觉得以后可以生成一个有关爱的主题教育活动,从对自己的爱,到对父母的爱,再让孩子学习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爱,比如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残疾人、各行各业辛苦工作的人,还可以让孩子知道要爱各种小动物、爱大自然、爱祖国等等,相信在这样一系列的爱的主题教育活动之后,孩子的心胸会更宽广,爱的涓涓细流会连绵不断。
教学反思:
“感恩”一个美丽的词眼,围绕感恩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个系列的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家人,体贴家人,激发爱家人的情感,知道向感恩家人!由关爱家人延伸到关爱身边的人、爱家乡、爱祖国等更高级的情感。本次活动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动形象的生活用品很好地吸引了每个幼儿,让他们始终保持聆听、观看和积极参与的热情。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更加增进亲子关系。不足之处是在活动结束以后还可以通过商讨、研究,更加深入地发掘深层次的精神,使之与主题更加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