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主题做个快乐的孩子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这个学期以来,本班出现有大部分幼儿孤言寡语,不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们交流,甚至不喜欢玩,参加各种活动越来越少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性格内向,总是认为自己不行,觉得自己不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有多种方法能使人快乐。
2、大胆的与同伴交往。
3、让幼儿参加游戏活动。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1、激发幼儿理解图片的兴趣。
2、让幼儿扮演图片上的人物,练习说话。
活动准备
1、录音机1台、录影带1盒。
2、每个幼儿《我爱学语言》(学前班秋季)1册、彩色水笔1支。
活动过程
1、在音乐中感受快乐。
选择一段幼儿喜爱的、欢乐的歌曲,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
2、教师交流。
提问:“刚才小朋友在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时,心情怎么样?”教师将自己一些快乐的事情讲述给幼儿听,请幼儿也说说自己觉得高兴的事情。帮助幼儿理解:快乐呗心情与别人共同分享,能让自己更快乐。
3、看图讲述。
请幼儿翻看《我爱学语言》(学前班秋季)第48——49页,观察并说一说,图片上有谁?在干什么?请幼儿猜猜,那些小朋友会比较快乐?为什么?请幼儿在快乐的小朋友旁边画一个笑脸。
4、分组讨论。
提出问题让幼儿分组讨论:图片上,哪些小朋友不快乐?请你帮他(她)想个办法,怎样才能快乐起来?你有没有不快乐的事情?怎样让自己快乐起来?教师将各组幼儿的讨论结果归纳起来,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情况进行小结。
5、语言游戏:(看图)他们在做什么?谁最开心!请幼儿翻开课文,观察图上的内容,谁最开心,鼓励幼儿用句式学说完整的语句。
6、竞赛游戏
分组竞赛,按课文的一些图片,学说一句完整的话,比一比哪组说得又多又好,教师在黑板上记录竞赛的情况。表扬大胆发言的幼儿。
7、户外游戏:《快乐的小兔》
(1)以故事的形式创造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幼儿两人一组,老师带领小兔跳到“草地”上,练习向前跳,然后两人进行比赛跳,看谁最快。
(3)在“打蚊子”的游戏中,练习向上跳,鼓励幼儿大胆跳跃
(4)当听到“大灰狼来了”的信号时,快速跑回家里。
(5)游戏反复一遍,第二遍为摘苹果。
8、自选器械游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9、听音乐做放松动作回到原位。
活动延伸
在活动室创设心情角,提供大张的纸和彩色水笔,让幼儿在心情角中随意涂鸦,将自己快乐或不快乐的事情画在大纸上,互相交流。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认为是很成功的,教师引用了教学图片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幼儿观察课文图片进行练习说话,在活动中能让孩子动脑、搜集、整理、编排完成练习。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使孩子积极的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孩子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孩子想象、实践、孩子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能做一个真正快乐的孩子。
2、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快乐的生日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班级有小朋友过生日,孩子们都很兴奋
活动目标
1.能清楚连贯地谈论自己过生日的情景,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
2.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谈话,会从同伴的话语中学到新的经验和词语。
3.感受大家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有爱父母的感情。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会从同伴的话语中学到新的经验和词语
活动准备
1. 班上大部分孩子在本版庆祝过生日
2. 幼儿会唱生日歌
3. 用泡沫板,皱纹纸,油泥等材料制作一个大蛋糕,上面插上四支蜡烛,请幼儿各带一件过生日时父母或者同伴送的礼物,围放在蛋糕周围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创设谈话情景,引出话题
基本环节:1.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幼儿自由结伴进行交谈,向同伴清楚地介绍过生日时老是组织了哪些祝贺活动,小朋友说了哪些祝福的话,送了哪些礼物。。。。
2.集中谈话,引导幼儿进一步拓展话题。
结束环节:大家懂得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知道要热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朋友。要懂的报答他们
延伸环节:1.泥工:为爸爸妈妈做生日蛋糕
2.爸爸妈妈过生日时会说祝贺的话,帮助他们做些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幼儿的表现大部分都很好,也能照着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只是有些孩子过于兴奋,课堂秩序有点混乱。我想造成秩序混乱的原因一方面应该是上课前没有给孩子说清上课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学设计不太合理。
3、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快乐的小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屋里黑乎乎的,没有灯,也没有漂亮的窗帘,小屋觉得自己又丑又孤单,一点都不快乐。今天来了这么多小动物,我们想个办法帮帮它,让它快乐起来吧。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表现诗歌美好的意境。
2、情意目标:通过学习诗歌鼓励幼儿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联系生活,理解什么是快乐。
3、技能目标:能够用表演、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欣赏诗歌的快乐感受。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诵,体验共同创造的快乐。
教学难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1、快乐的小屋背景图〔在一个大纸板上画一扇门,门上挂着牌子:快乐的小屋,在相应位置划开一个小口,可以插图片〕。
2、萤火虫、蜘蛛、麻雀、纺织娘、蛐蛐、蚂蚁图片。
3、幼儿已经知道萤火虫、蜘蛛、麻雀、纺织娘、蛐蛐、蚂蚁等小动物的基本特征。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利用背景图,引导幼儿想象描述“快乐的小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完整地朗诵一遍诗歌后提问:为什么这是一间快乐的小屋?
谁给小屋带来了快乐?它们都是怎样装扮小屋的?引导幼儿理解不同的小动物根据自己的特点装扮了小屋,如蜘蛛会织网,所以它织了窗帘......
教师边念儿歌边将各种小动物图片插入背景图上。
〔二〕基本环节
1、带幼儿一起学习朗诵诗歌。
2、幼儿分角色、分句朗诵儿歌。
3、教师:“萤火虫给小花屋点亮了灯”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引导幼儿加入一至两个动作进行表达,例如:灯亮了是什么样子的?用什么动作表示?后面的内容依次引导幼儿加入动作表达,幼儿尝试为儿歌创编动作。
4、和幼儿一起仿编一句诗歌。
教师:小动物们用自己的劳动装扮小花屋,小花屋变成了快乐的小屋。想一想,看还有哪些小动物也能装扮小屋呢?他们会怎样装扮小屋呢?
教师:我们可以怎么说啊?带幼儿一起用诗歌中的语言结构说出小朋友想的办法。例如:小蝴蝶给小花屋贴上了画;大象在小花屋门前装上了滑梯。
〔三〕结束环节:
和幼儿一起装扮活动室
教师:我们的活动室也是我们的小屋,我们怎样做也能使它变成快乐的小屋呢?
引导幼儿想出将活动室变成快乐小屋的好主意。
〔四〕延伸环节: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绘画方式描绘还有什么小动物参与装扮漂亮的小屋。
2、和幼儿一起装扮活动室,使它变成大家的快乐小屋。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选择的是中班语言活动《快乐的小屋》,诗歌既符合幼儿发展特点,也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适合幼儿学习。
我认为这节课的优点是在第二环节基本环节,我通过鼓励幼儿参与与猜测和想象等活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通过组织表演和仿编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利用诗歌中的语言,表达个人的经验,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
同时,我的这节课也存在缺点,最后一个环节,在让幼儿仿编诗歌诗时,因为我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所以没有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幼儿的表现能力不太强,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讲一堂同样的课,这个环节我会稍有改变,我会提前出示卡片:大象,蝴蝶.....一边插入图片,一边引导幼儿想象进行仿编。
最后的结束环节我设计的是让幼儿绘画装饰自己的小屋,由于时间把握的不准确,所以导致结束匆忙,幼儿没有完全设计好自己的小屋活动就停止了。
以上是我对自己这次活动总结的不足和进步之处。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吸取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也会认真的准备自己的每一次教学活动,达到真正的有效教学。
4、中班主题活动做个快乐的孩子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这个学期以来,本班出现有大部分幼儿孤言寡语,不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们交流,甚至不喜欢玩,参加各种活动越来越少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性格内向,总是认为自己不行,觉得自己不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有多种方法能使人快乐。
2、大胆的与同伴交往。
3、让幼儿参加游戏活动。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1、激发幼儿理解图片的兴趣。
2、让幼儿扮演图片上的人物,练习说话。
活动准备
1、录音机1台、录影带1盒。
2、每个幼儿《我爱学语言》(学前班秋季)1册、彩色水笔1支。
活动过程
1、在音乐中感受快乐。
选择一段幼儿喜爱的、欢乐的歌曲,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
2、教师交流。
提问:“刚才小朋友在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时,心情怎么样?”教师将自己一些快乐的事情讲述给幼儿听,请幼儿也说说自己觉得高兴的事情。帮助幼儿理解:快乐呗心情与别人共同分享,能让自己更快乐。
3、看图讲述。
请幼儿翻看《我爱学语言》(学前班秋季)第48——49页,观察并说一说,图片上有谁?在干什么?请幼儿猜猜,那些小朋友会比较快乐?为什么?请幼儿在快乐的小朋友旁边画一个笑脸。
4、分组讨论。
提出问题让幼儿分组讨论:图片上,哪些小朋友不快乐?请你帮他(她)想个办法,怎样才能快乐起来?你有没有不快乐的事情?怎样让自己快乐起来?教师将各组幼儿的讨论结果归纳起来,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情况进行小结。
5、语言游戏:(看图)他们在做什么?谁最开心!请幼儿翻开课文,观察图上的内容,谁最开心,鼓励幼儿用句式学说完整的语句。
6、竞赛游戏
分组竞赛,按课文的一些图片,学说一句完整的话,比一比哪组说得又多又好,教师在黑板上记录竞赛的情况。表扬大胆发言的幼儿。
7、户外游戏:《快乐的小兔》
(1)以故事的形式创造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幼儿两人一组,老师带领小兔跳到“草地”上,练习向前跳,然后两人进行比赛跳,看谁最快。
(3)在“打蚊子”的游戏中,练习向上跳,鼓励幼儿大胆跳跃
(4)当听到“大灰狼来了”的信号时,快速跑回家里。
(5)游戏反复一遍,第二遍为摘苹果。
8、自选器械游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9、听音乐做放松动作回到原位。
活动延伸
在活动室创设心情角,提供大张的纸和彩色水笔,让幼儿在心情角中随意涂鸦,将自己快乐或不快乐的事情画在大纸上,互相交流。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认为是很成功的,教师引用了教学图片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幼儿观察课文图片进行练习说话,在活动中能让孩子动脑、搜集、整理、编排完成练习。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使孩子积极的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孩子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孩子想象、实践、孩子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能做一个真正快乐的孩子。
5、中班社会活动做快乐的孩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用多种方法为他人带来快乐,愿意大胆的与同伴交往。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在一起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1、能够理解图片的内容。
2、愿意扮演图片上的人物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1.图片
2.录音机1台、录影带1盒。
活动过程
1.在音乐中感受快乐。
选择一段幼儿喜爱的、欢乐的歌曲,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表演。
2.师幼交流。
提问:“刚才小朋友在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时,心情怎么样?”
教师将自己一些快乐的事情讲述给幼儿听,请幼儿也说说自己觉得高兴的事情。
帮助幼儿理解:快乐呗心情与别人共同分享,能让自己更快乐。
3.看图讲述。
观察并说一说,图片上有谁?在干什么?请幼儿猜猜,哪些小朋友会比较快乐?为什么?请幼儿在快乐的小朋友旁边画一个笑脸。
4.分组讨论。
提出问题让幼儿分组讨论:图片上,哪些小朋友不快乐?请你帮他(她)想个办法,怎样才能快乐起来?你有没有不快乐的事情?怎样让自己快乐起来?
教师将各组幼儿的讨论结果归纳起来,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情况进行小结。
5、语言游戏:(看图)他们在做什么?谁最开心!
请幼儿观察图上的内容,谁最开心,鼓励幼儿用句式学说完整的语句。
6、户外游戏:《快乐的小兔》
(1)以故事的形式创造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幼儿两人一组,老师带领小兔跳到“草地”上,练习向前跳,然后两人进行比赛跳,看谁最快。
(3)游戏反复一遍,第二遍为摘苹果。
活动延伸
在活动室创设心情角,提供大张的纸和彩色水笔,让幼儿在心情角中随意涂鸦,将自己快乐或不快乐的事情画在大纸上,互相交流。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通过图片的引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给幼儿提供观察图片进行表达的机会和条件,在活动中能让孩子动脑、搜集、整理、编排完成练习。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使幼儿积极的参与教学,处处从幼儿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幼儿想象、实践、获得成功的喜悦,能做一个真正快乐的孩子。
个别幼儿不能积极参与的原因是性格内向,喜欢听,看周围的活动,不喜欢在同伴中一起游戏。针对此种现象在活动组织中,教师应尽可能为他们设计可以参与的游戏。多鼓励,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逐步引领他们参与集体活动,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